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第6课时_主题写作课_诗心诗歌写作名师教案》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6课《我看》精品实用教案

6. 我看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穆旦的相关知识,积累“忧戚、飘逸、摇曳”等重点词语。
2.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重点)3.分析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情感美。
(难点)4.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风[唐]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这是一首赞颂春风的绝句。
对花而言,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带给自己的花信;而春风也从不厚此薄彼,使它们呈现一派欣然的景象。
诗中将农村百花火热的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
并通过将荠花、榆荚和梅花、桃花等相提并论,说明在春风的眼中,万物都是平等的。
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
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
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zhā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
“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作具有深厚凝重的特点,大大拓展了新诗的表现范围,增强了新诗的表现力度,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局面。
代表诗作有《赞美》《诗八首》等。
2.写作背景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这首诗作于1938年,是诗人穆旦随学校(清华大学)一起来到云南之后创作的第一首诗。
写于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所在地蒙自,诗歌写的是蒙自的春天留给诗人的印象以及诗人从中获得的生命感悟。
3.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是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xiè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流派名称,自1981年《九叶集》出版后,才开始被人称为“九叶诗派”。
2023年秋季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我看

朗读
朗诵欣赏
朗读
自由朗读
注意:
1)读准字音: 2)读准节奏:重音和停连 3)读出感情:读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陶醉,读出诗人的激情与活力。
朗读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
穆旦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朗读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风的力度和温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 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研读分析
第一节:写景的妙处
3.还有哪些字词用得好,找出来并赏析它的精妙。
例1 “丰润”,丰满滋润,写出了小草长得特别的茂盛有生机。 例2 “绿潮”,运用比喻,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绿草在 春风的吹动下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研读分析
第二节
从修辞和用词的角度,赏析第二节诗。
例1 “吸入”一词,化主动为被动,写出了飞鸟滑翔远逝的情 状,将“鸟”的小和“晴空”的空旷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例2 “红晕”“沉醉”“凝望”这些词语运用拟人的手法,写 出了夕阳染红了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的情景。 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6课《我看》课件(共21张PPT)

课堂小结
《我看》这首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是人 的生命与自然的融合。诗人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写,表达 出了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希望同学们能够与自然和谐相 处,享受自然,享受生命。
课后作业
仿写《我看》这首诗歌,写一组描写夏天的句子,亲 临诗歌,感受现代诗歌独特魅力。
板书设计
我看:春风、 青草、绿潮
品味赏析 4、诗人在第5节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了怎 样的愿望?
大自然蕴蓄着蓬勃的新生与无限的希望,诗人热切地 想将自己青春的生命融于自然之中,和天风一起坦荡地漫 游,和自然万物同呼吸共命运,生于斯,奋斗于斯,葬于 斯。
情感探究
这首诗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对 自由的憧憬,诗人通过描写春风荡漾、飞鸟凌空、凝 望大地的自然风景,表达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 终达到自然与生命的融合。
《我看》是穆旦在联大初期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 创作于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
自主预习
2、知识链接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 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 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 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 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我看:飞鸟、 流云、大地
青春的激 越与豪迈
现实生活 的追求、 自然与生 命的融合
大自然孕育了万物,千百年来,它持续而沉静地演 奏着生命和谐的最强音。人的一生转瞬即逝,我们的欢 乐忧伤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 啊!
品味赏析
3、怎样理解第4节中的四句诗?
诗人向远古的哲人致敬,但先哲的咏叹再如何伟大, 在自然和时间面前,终也似静水东流,去而不返。表现诗 人对时间和生命的理想思考。不由让我们想到一句话“子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2023年秋季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6课我看

基础巩固
素素养养提提升升
-12-
6 我 看 穆旦
【解析】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应是昂扬奋进的。 因此,B同学的建议不合理。
基础巩固
素素养养提提升升
-13-
6 我 看 穆旦
②关于诗歌朗诵的一些其他技巧,要提前做好准 备。
诗句中,“我们都是追梦人”“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等佳句感染力强,感情充沛,适合
齐声合诵 (填朗诵形式)。为了突出积极向上 的思想感情,“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中的 “ 奋斗 ”一词,朗诵时要读成重音。
词组就是一个节奏。[例]悄悄/揉过/丰润的/青
草(穆旦《我看》)
②根据词语意思划分:一个意思相对独立的词
或词组就是一个节奏。[例]你不见/那沉甸甸的/
谷穗上(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基础巩固
素素养养提提升升
-17-
6 我 看 穆旦
③根据语法结构划分: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 谓语、宾语等成分组成的,一般主谓之间或动宾 之间需要划分停顿。[例]我们/对着大地/喊, “我们”“对着大地”“喊”分别是句子的主 语、状语和谓语。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基础巩固
素素养养提提升升
-11-
6 我 看 穆旦
①朗诵前同学们提了一些上台朗诵的建议。其中 B (填字母)同学的建议是不合理的。
同学A:精神饱满,姿态大方,服装整洁,衣着得 体,要与诗歌内容相协调。建议穿能彰显青春朝 气又得体的衣服。 同学B: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建议 用沉重严肃的语调朗诵这首致献词。 同学C:配乐要能表达诗歌的情感,比如可以选用 雄浑激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呈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填入诗中空白处)
基基础础巩巩固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第6课时_主题写作课_诗心诗歌写作名师课件》

诗心:诗歌写作 (任务三验收)
·学习目标·
学习诗歌借景或物抒情的 手法,尝试创作诗歌。
·活动一·
读了那么多的诗歌,你认为写一首诗,要注意什么要点?
·示例·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要学会抒情; 语言是诗歌的形体,要凝练简洁; 节奏是诗歌的韵味,要和谐优美;
·活动二· 学写小诗
·示例·
仿写:请你仿照冰心的小诗,模仿创作一首小诗,并现场展示。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活动二·
水中的鱼,
时, 。
, 时,
。பைடு நூலகம்
补写:请将下面为同学写的诗歌补充完整。
我们相识在秋季。 相识时, 你,是花季少女, 你,是阳光少年, 怀揣着各自的理想走进校园。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块黑板, 还有冬日里的那盏灯火。 ……
小组互相点评补充好的诗歌,提出 修改意见,并推荐最佳作品在班级展示。
开始写作,写完后,与小组同学交换阅读,互相点评修改。
·小结·
1.运用意象,发挥想象,才能写好诗歌。 2.用语简介,适当押韵,可以让诗歌读起来有味道。 3.注重情感,借物抒怀,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歌。
·作业·
以“致青春”为题目创作一首短诗,通过反复修改后 提交,收入班级诗集,参与青春诗会评选。
谢谢观赏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将敬业与乐业的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应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敬业与乐业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的实际意义。
4.阅读延伸,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敬业与乐业。
本节课将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敬业与乐业的实质,联系实际生活,培养他们勤奋学习、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敬业与乐业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敬业与乐业》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这个主题的兴趣还是挺高的。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他们对这个话题的思考,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敬业与乐业的含义,并且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们看到了这两个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孜孜不倦”和“津津有味”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敬业与乐业相关的实际问题。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6课《我看》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诗歌意象
相关词语
意象特点
细读诗歌·意境之美
诗歌意象
相关词语
意象特点
第一小 节
春风 向晚的、悄悄、揉 温柔、寂静、有力度
初读诗歌,音韵之美
1.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2.朗读指导。 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本诗的感 情基调,读出感情。
再读诗歌·内容之美
1.解读标题。 怎么理解题目《我看》的含义?这个标题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我看》一题告知了诗歌的写作视角。而且这一题 目能够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我”看到了什么、怎么 看,等等。
知人论世·走进穆旦
揉过(róu) 丰润(rùn) 翅翼(chì) 红晕(yùn) 沉醉 凝望(níng) 忧戚(qī)
枉然(wǎng) 谐奏(xié) 勃发(bó) 飘逸(yì) 漫游 流盼 摇曳(yè)
向晚:天色将晚,傍晚。 丰润:本文指丰茂滋润。 忧戚:忧伤。 枉然:费力而不起作用。 飘逸:飘浮,飘散。 坦荡: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流盼:转动目光看。 摇曳:摇荡,晃动。
知人论世·走进穆旦
了解背景
本诗写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由于战事危急, 穆旦与几百位师友不远千里,奔赴西南联大。一路上他目睹 山河破碎的惨状,经历了现实的苦难,更加坚定了对抗战胜 利的信心。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 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积累字词
我
第二节: 夕阳落照图
看
第三节:回首往事
我
第四节:怀古舒今、赞叹生命
思
第五节: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细读诗歌·意境之美 思考:
(一)赏析第一节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第一单元 第六课 我看-【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6我 看知识助读•细梳理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我看”,即“我"眼中所看到的。
诗人通过自己的双眼来观察大自然中充满生机的万物。
2.作者简介穆旦(1918- 1977),原名查良铮。
翻译家。
代表作品有《穆旦诗集(1939-1945)《旗》等。
主要译作有《普希金抒情诗集》《雪菜抒情诗选》《拜伦抒情诗选X 拜伦诗选X 济慈诗选》等。
3.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38年,是诗人穆旦随学校(清华大学)一起来到西南联大之后创作的第一首诗,写于文法学院所在地蒙自。
诗歌写的是蒙自的春天留给诗人的印象以及诗人从中获得的生命感悟。
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 揉.过(r óu) 丰润.(r ùn) 荡.起(d àng) 绿潮.(ch áo) 沉醉.(zu ì) 凝.望(n íng) 忧戚.(q ī) 枉.然(w ǎng) 谐.奏(xi é) 勃.发(b ó) 哲.人(zh é) 坦.荡(t ěn) 流盼.(p àn) 摇曳.(y è) 吹熄.(x ī) (qi āo)悄悄 (y ùn)红晕 悄 晕(qi ǎo)悄然 (y ūn)晕倒4.词语解析凝望——凝视课文研析•精解读文本解读文句○详解我看穆旦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句解:一个“操”字,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对青草的爱护之情。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句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向晚春风的柔和,使人感到十分亲切。
第一节:描绘一幅春天原野的美丽图画:春风吹拂着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人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句解:“静静”“慢慢”等词营造出了温馨、美丽、和谐的意境。
第二节:描绘一幅美丽的夕阳落照图:在天空中展翅滑翔逐渐消失的飞鸟,夕阳染红互动○点拨?描绘了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柔美恬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时诗心:诗歌写作
(任务三验收)
【课型】主题写作课
【学习内容】
教材:《任务三:尝试写作》
【学习目标】
学习诗歌借景或物抒情的手法,尝试创作诗歌。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懂得写诗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诗意,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创作。
二、学习环节
活动一:
读了那么多的诗歌,你认为写一首诗,要注意什么要点?
明确: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要学会抒情;
语言是诗歌的形体,要凝练简洁;
节奏是诗歌的韵味,要和谐优美。
活动二:学写小诗
1.仿写:请你仿照冰心的小诗,模仿创作一首小诗,并现场展示。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水中的鱼,
时,。
,
时,。
2.补写:请将下面为同学写的诗歌补充完整。
我们相识在秋季。
相识时,
你,是花季少女,
你,是阳光少年,
怀揣着各自的理想走进校园。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块黑板,
还有冬日里的那盏灯火。
……
3.小组互相点评补充好的诗歌,提出修改意见,并推荐最佳作品在班级展示。
三、小结
诗歌创作点拨:
1.运用意象,发挥想象,才能写好诗歌。
2.用语简介,适当押韵,可以让诗歌读起来有味道。
3.注重情感,借物抒怀,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歌。
四、作业
以“致青春”为题目创作一首短诗,通过反复修改后提交,收入班级诗集,参与青春诗会评选。
【板书设计】
情感——学会抒情
语言——凝练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