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大屋
广州特色建筑

一.广州民居(P69~76)1.西关大屋西关大屋,俗称古老大屋,是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西关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主要分布在多宝路、宝华路、龙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
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的钟家花园等,但现已不复存在。
现在硕果仅存的名宅只有小画舫斋。
南至三连直街,东至龙津西路,西至西关上支涌,北至逢源沙地一巷。
清末至民国初年西关的传统民居建筑,从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构成、剖面到细部装饰等都有浓厚的广州地方特色和风格,其规模较大的建筑被称为“西关大屋”。
一般每座大屋面积400平方米,从入门起设有门厅、天井、轿房、神厅、内房、房厅,还有青云巷、挂廊、花局、庭院等布置,内部装饰多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风和满州花窗,门前有水磨青砖石墙、矮角门、趟龙门、回字门廊等。
西关大屋平面布局狭长,独特的结构又利于穿堂风,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199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构成这些住宅高大明亮,厅园结合,装饰精美。
基本布局是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
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二房(尾房)。
每厅为一进。
厅与厅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水窗)或天窗通风采光。
正间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
最后为厨房。
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小品,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游憩观赏。
庭院后部为书房。
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意),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花木等多种功用。
门面装修与竹筒屋相同。
外为矮脚双扇门,中为趟栊,内为大门,均由高级硬木制成。
室内装修讲究,陈设家具、灯具、条幅、对联、书籍、古董、字画、瓶花、盆栽、笼鸟、镜台及各种艺术品。
西关大屋 PPT课件

.
4
三间两廊 ,左右对 称,中间 为主要厅 堂。
.
5
.
6
.
7
.
8
.
门廊装修,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 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
.
11
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
.
12
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
.
13
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 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 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
通 右 山 有 巷 栽花风 对 、 一 等厅 、称 条。 石 ,清与中 布 青 具景运厅轴 置 云 有、粪之线 巷 交。 鱼便间两 通油门 ,垃以旁厅取(或圾小主右“女荷等天要边平眷花多井有一步或池种隔书般,青仆功开房设云役以能,有出、”供。天小入偏之主井庭厅意)人上院、。、或加卧,青通来小室内云风客屋和栽巷、游盖楼种又采憩,梯 名 称光观依间 贵 冷、赏靠等 花 巷。 排高木, 大 、水侧大 , 火 、屋窗体 巷布 两 晾采上 、置 侧 晒光水 、左石 各
.
19
.
20
.
21
屋内构架
大 梁 为使厅 油大是 红厅大 漆更屋〕加的黑明桷主亮(体,木建屋角筑顶油,错黑面落色积装)最以白大明瓦,瓦(屋即衬脊玻瓦最璃涂高瓦以。。白整色座)大,厅宽红敞栋宏(大主。 高窗正采光厅。后面是头房(或称长辈房),是长辈们居住之所,以明瓦、 二房头又称房尾后房依,次是是中二轴厅线(上饭最厅后)的、房二间房。(供儿子婚后夫妇居住)。
岭南建筑
西关大屋
.
1
广州西关大屋
.
2
西关大屋,俗称 古老大屋,是中 国广州市荔湾区 西关一带兴建的 富有岭南特色的 传统民居。
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大 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 间。
西关大屋

中国特色民居——广州西关大屋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
西关在明朝已成为广州城区的商业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渐形成。
而西关角形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范围包括文昌桥、大观桥、泮塘、昌华园周围一带。
西关大屋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
后来又扩展到西关的其他地区,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199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
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
这些住宅高大明亮,厅园结合,装饰精美。
基本布局是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
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二房(尾房)。
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
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
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
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
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厅与厅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水窗)或天窗通风采光。
正间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
最后为厨房。
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小品,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游憩观赏。
庭院后部为书房。
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意),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风、采光、排水、晾晒、栽花、清运粪便垃圾等多种功能。
下图是西关大屋的布局图,从其布局来看西关大屋平面布局狭长,结构独特,利于通风,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且在风水学上也有吸纳有利于屋主的先天之气之意。
西关大屋对风水格局很讲究,典型的西关大门一般左上位奉有天官神位,左下角供奉门口土地神,天官主赐福,土地以驱邪,借此以避凶趋吉、保合家之平安。
西关大屋

西 关 大 屋 概 述 地 理 位 置
自 然 气 候 旅 游 景 区
( 一 ) 旅 游 景 区 ( 二 )
旅 游 景 区 ( 一 ) 旅 游 景 区 ( 二 )
西 关 大 屋 概 述 地 理 位 置
广州现存3间石屋之一。严格来说,黄宝间石屋不应算西关大屋, 因为这栋建于1910年的楼房是彻头彻尾的西洋建筑,当年建房的图纸 是黄的哥哥从美国带回来的。 整栋房子由有凸凹花纹的大石头垒砌而成,窗户是西洋式的铸铁花 窗,内部灯饰也都为西洋风格,楼前小院内布局属中西结合,最有意思 的是墙上两组欧洲人头浮雕,一组3个头像,人物均作大笑状,却又笑 得神态各异,非常生动。 黄宝间石屋位于文昌北路敬善里东端,敬善里本身也是一个旧屋较 为集中的巷子,巷中的屋子多有趟栊和吊脚门,不过未经修缮,一派没 落景象。相比之下,黄宝间石屋因为一直由屋主的后代居住,保护得较 好,更显其华贵
多保坊27号“泰华楼”是一处雅致的院落, 我只是隔着木门望了它那么一眼,便一直 惦记到现在。可惜去了两次,都是屋门紧 闭,虽知园内有人,但任怎么叫门都不见 出来,奈何? 泰华楼是清代探花李文田探花第的书 轩。因此轩原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 本和汉《西岳华山庙碑》拓本,故取名 “泰华楼”。
自 然 气 候
西关大屋概述 地理位置
自然气候 旅游景区(一) 旅游景区(二) 结语
西 关 候 旅 游 景 区
( 一 ) 旅 游 景 区 ( 二 )
西关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这种巷 又称冷巷、火巷、 水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 晒晾、交通、栽种花木等功能。一般每座大屋面积400平 方米,从入门起设有门厅、天井、轿房、神厅、内房、房 厅,还有青云巷、挂廊、花局、庭院等布置,内部装饰多 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风和满州花窗,门前有水磨青 砖石墙、矮角门、趟拢门、回字门廊等。西关大屋平面布 局狭长,独特的结构又利于穿堂风,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地理——西关大屋

钟子鸣&洪豪
目录“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的建筑 西关大屋现状
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俗称古老大屋,是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西关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
门厅西
关
大
屋
的
建
筑
大门装饰西
关
大
屋
的
建
筑
木窗西
关
大
屋
的
建
筑
西关大屋的建筑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有通风、防火、排水,栽种花木等功能。
西
关大屋的位置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
西
关大屋现状 西关古老大屋现存数量已经是不到100间,其中只有几十座得到了整修的地步,而其余的旧屋已经要失修,有些已经变成危房,现在大约不多了。
西关大屋现状西关大屋现状
在今天的西关大屋,我们会可以找到有趟栊门(趟栊门是古老的“防盗门”)的大屋,但是里面的屋内的家具和其他的东西已经不是那些我们以前看到的西关大屋,现在他们使用现代化的电器和家具。
清代西关大屋图
片
危房。
广州西关大屋简介

广州西关大屋简介
我去过广州西关大屋哦!那里的房子可大了,屋子里有好多好多的房间,天花板高高的,像一座大山一样!西关大屋的墙壁是白色的,上面还画着漂亮的花花草草,像花园一样。
走进屋里,一下子就闻到了一种特别的香味,哇,好像是从古老的木头里传出来的。
西关大屋的窗子很特别,不是玻璃窗哦,是用木头做的,窗户上面还画着彩色的图案。
我的奶奶说,这种窗子叫“花格窗”,是西关的老房子才有的呢。
在西关大屋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榕树,树叶沙沙响,像在跟我们说话一样。
树下有个小池塘,里面有好多小鱼游来游去,嘻嘻,好可爱呀!
我在西关大屋玩得好开心啊,里面的一切都好像很古老,又很特别,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下次我还想再去看看,嗯,西关大屋真是好玩啊!
—— 1。
西关大屋简介

西关大屋简介
西关大屋是广州市著名的历史建筑群之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西关大马路,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建筑。
这座大屋建于清代,并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成为了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
西关大屋占地面积广阔,建筑风格典雅,采用了典型的岭南建筑特色,如四合院的布局、飞檐斗拱的屋顶、精美的木雕装饰等等。
整个建筑群由多个独立的建筑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庭院和院落,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
在西关大屋中,游客可以领略到广州传统的建筑艺术和岭南文化的魅力。
大屋内部的房间布置典雅,装饰精美,展示了古代广州市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游客可以参观不同的房间,了解当时的居住环境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此外,大屋内还设有各种陈列展览,展示了广州历史的文物和艺术品,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广州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展示历史和文化,西关大屋还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
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民俗展览、传统手工艺制作、音乐演奏等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的来说,西关大屋是广州市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之一。
它不仅展示了广州传统的建筑艺术和岭南文化的魅力,还举办了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广州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还是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在西关大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西关大屋 课件)

西关大屋的大门是
用红木或樟木等高
级木材制造,厚约 8厘米,门钮铜环 ,门脚藏石臼中, 门后用横闩扣门, 以防盗贼。
满洲窗
满洲窗是由传统的木框架镶嵌套色玻璃蚀刻画组成的窗子 。
满洲窗的称谓由来有两个版本, 都是针对镶嵌的玻璃而言,一个版 本是说在满族人执政的清朝引入来 自欧洲的彩色玻璃,第二个版本号 是在伪满洲国时期由日本转口出自 欧洲的彩色玻璃而形成。
三间两廊 ,左右对 称,中间 为主要厅 堂。
基本布局
西关大屋的门廊装修,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 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
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
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
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 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 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
脚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 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 的建筑构件。
Hale Waihona Puke 热屋顶构造为架空的双层瓦屋面,上层瓦为下层瓦遮阳, 俗称“隔热瓦”。平天台前部瓦盆栽花,后搭遮阳凉棚 来改善隔热效果,晴天测试凉棚可减少太阳总辐射的 85%。二层临街的满周窗,采用彩色玻璃或压花玻璃窗、 活动竹帘、遮阳棚或凹阳台等来遮阳。
通风散热
传统民居通风设计,更多考虑的是热压通风,前 大后小的天井便是如此产生。而民居二楼主要倚 赖风压通风,随着旧城改造,高楼出现,已削弱 此项功能,加上二层屋顶隔热较差,故有谓“暑 不登楼”。
套色玻璃蚀刻画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实用工艺品,采用进口玻璃 材料进行蚀刻、磨刻或喷沙脱色的技术处理,以传统题材为内 容,有红、黄、蓝、绿、紫、金等颜色,加上不同的形状设计 ,使窗户典雅秀丽。后来因原材料缺乏等原因,此工艺品渐渐 匿迹。
屋内构架
大厅是大屋的主体建筑,面积最大,屋脊最高。整座大厅红栋(主 梁 为使油大红厅漆更〕加黑明桷亮(,木屋角顶油错黑落色装)以白明瓦瓦(即衬玻瓦璃涂瓦以。白色),宽敞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关大屋的特色
——大门“三件头”
• 开为趟,合为栊。趟栊是大门三件头里的第二件,位于矮 脚吊扇门之后。趟栊是栅栏式拉门,由大圆木横向开合组 成,横木的数目为单数,据说是因为民间传统习惯以单数 为阳数。门上部设有轨道,下部装有滑轮。在趟栊的后部 有时还会装上小铃铛,移动时,小铃铛就会响起来。 • 那为什么要设置趟栊呢?这是由于广州的炎热气候所导致 的。如果只是设置一个门,一旦关上就没有办法进行通风, 在广州这个炎热气候的城市里,这样显然是不好的。而为 了防盗,又不可能总是把门开着。所以,广州人就设置了 趟栊。平日里,人们常常是关起趟栊而开大门,既可以通 风纳凉,又可以起到防盗作用。
西关大屋的特色
——满洲窗
• 满洲窗是由传统的木框架镶嵌套色玻璃蚀刻画组成的窗子, 以传统题材为内容,有红、黄、蓝、绿、紫、金等颜色, 加上不同的形状设计,满洲窗显得十分典雅秀丽。 • 颜色方面,极具岭南特色的紫色和红色深受人们喜爱,这 不仅代表着显赫的身份地位,同时也是富贵的标识,所以 旧式西关的有钱人家特别喜欢紫色和红色搭配的满洲窗。 而有着书香门第渊源的人家则偏向于典雅低调的色系,比 如绿色和天蓝色,又或者黄色和深蓝色的搭配。 • 窗户的构造上会选用带有类似中国结形状的圆形压纹,大 块的颜色组合套在压纹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窗户的纹 理,如果有灯光的投射,玻璃还能反射出分外透亮的光泽。
建筑特征
一.平面布局紧凑,空间处理巧妙 二.开门见厅,大厅小房的居住模式 三.细腻精湛的装饰艺术 四.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推进
建筑特征
平面布局紧凑,空间处理巧妙
• 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 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 堂。中轴线由前而后,由南而北,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 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 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二房(尾房)。 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厅与 厅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水窗)或 天窗通风采光。正间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 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 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 厨房等。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 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现代设计中的传承方法
• 西关大屋的设计形式上造型华美,装修考究,造工精湛,集工 艺美术于大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建筑立面为青砖石砌筑, 大门由矮脚门、趟拢和硬木门组成,造型别具特色。室内装修 和陈设讲究,木石砖雕,格扇屏门、蚀刻彩色玻璃、满洲窗等 应有尽有。 • 西关大屋的人性化设计空间的运用和功能的满足值得后人学习。 西关大屋的室内空间设计正正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所追求的形 式与功能的统一,将设计形式个使用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也将会是往后建筑界的发展方向。 • 虽然如今遗留下来的西关大屋为数不多,而且破旧沉默在城市 寂静的角落里,但是它给我们的是最宝贵的设计经验,对今后 的建筑设计有着深厚的影响。对于西关大屋,许多装饰仍是现 代设计师的灵感来源。比如“趟拢门”作为室内设计,而且许 多中式酒楼大量利用西关大屋的装饰。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设 计,西关大屋字现代的都是里仍然绽放生命的美丽。
建筑特征 细腻精湛的装饰艺术
• 西关大屋的门面装设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等门扇。 室内装修典雅,堪称集工艺美术之大成,木石砖雕、陶塑 灰塑、壁画石景、玻璃及铁漏花、满洲窗、刻彩图案、红 木家具、木雕花饰、槛窗等,均极富岭南韵味与风采
建筑特征 西关大屋的特色
• 第一,它是砖木结构,而采用的一律是青砖,没 有柱子。 • 第二,大门采用可推移的“木趟栊”。 • 第三,是采用图案色彩缤纷的“满洲窗”。
西关大屋的特色
——大门“三件头”
• 趟栊之后是大木门,这才是真正 的大门。此门有3m高,30cm厚。 多用坤旬木或樟木制造的。(原 因是广州的气候湿热,容易滋生 白蚁,而坤甸木和樟木材质硬重, 抗蛀力强,且不怕潮温,不易腐 蚀,做成的门扇不易变形大门。) 门纽是铜环,门脚旋转在石臼中, 内有横闩扣门。
现代设计中的传承方法
青砖瓦墙当玄关
青砖筒瓦墙搭造的吧台
现代设计中的传承方法
用木趟栊当门防已经过时了,但它的通风 采光功能,转为居室内部的空间隔断却是 极妙。
现代设计中的传承方法
中西结合的满洲窗的新应用。在充满西方设计风格的 空间中,放置了充满广式味道的满洲窗,而且窗户也是通 过西方的窗户形式,配以满洲窗的彩色玻璃风格制造而成。 现代装饰设计中对满洲窗的创新应用。满洲窗,不再 只局限于窗户的用途,更多的是被广泛应用为装饰元素使 用,点缀室内空间,带出岭南风味。
内部构造的各项功能
• 大厅是大屋的主体建筑,面积 最大,屋脊最高。整座大厅红 栋(主梁油红漆〕黑桷(木角 油黑色)白瓦(衬瓦涂以白 色),宽敞宏大。为使大厅更 加明亮,屋顶错落装以明瓦即 玻璃瓦。是家庭聚集、白祭祖 先、接待贵客的地方。家具摆 设有明显轴线对称,具有严肃 庄严的特点。
内部构造的各项功能
西关大屋的特色
——满洲窗
建筑特征 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推进
• 西关文化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 西关文化是商贸文化,商业性极强。实用性就是 讲究实惠,从观念到行动都体现实用价值。开放 性体现在思想解放,不自我封闭。兼容性体现在 能接受各种各样的文化。最大特色就是景观与人 文景观的浑然同道、互为一体。
平面布局
内部构造的各项功能
• 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意),又 称“冷巷”、“火巷”、“水巷”等,有通风、防火、 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花木等多种功用。 • (门厅门官厅)中设天宫和土地神仕,其后有中门四 扇,平时不开,只有乘轿贵客来访才开,以示隆重迎 接。仅留左右两门出入,使路人看不见门内情景。 • 轿厅是供乘轿客人及主人出入停轿之所。 • 头房(或称长辈房),是 长辈们居住之所,以明瓦、 高窗采光。
• 头房后依次是二厅(饭厅)、二房(供儿子婚后夫妇居 住)。二房又称尾房,是中轴线上最后的房间。 • 厅与厅之间以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依靠高侧窗 采光通风。中轴线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 等,大体上左右对称布置。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小庭院,内 栽种名贵花木,布置石山、石景、鱼油或荷花池,以供主 人或来客游憩观赏。
谢谢观赏西关大屋的特色源自——砖木结构西关大屋的特色
——大门“三件头”
• 首先,临街的第一扇门叫矮 脚吊扇门,是四扇对开的 小折门,高约1.7m ,花门 上部为木雕通花,镶着花玻 璃或衬以钩花布帘,顶端两 角通常还会对称地雕一串葡 萄或松鼠之类的木雕作为装 饰。这扇门对外街它是一个 屏障,对内屋则既可保证屋 内的隐私性,又可通风采光。
中国民居调研报告 ----西关大屋
• 一个城市各时期的建筑,都是一部 史书,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
蔡智斌
谭云峰
目录
• 历史背景 • 建筑特征 • 传承方法
历史背景
• 清朝时期,清政府实行了闭关政策,只准广州一地对外通 商,这导致了广州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成为中国接触世界的 窗口和中心,商业经济发达。清代光绪中叶的数十年间, 由于内城区已满足不了商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因此,城 中绅士和富豪商贾们相继在被称为“西关”地域的城西门 外太平街至泮塘一带的农村空旷区域购置土地,大量建造 住宅,此为西关大屋大规模建设之始。它的发展主要经历 了西洋建筑的传入,中西建筑的融合等阶段,使这一独具 风格的岭南建筑逐步走向成熟。 • 主要分布在多宝路、宝华路、龙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 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 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 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的钟家花园等,但现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