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合并右半结肠癌16例临床诊断分析

合集下载

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例分析

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例分析

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例分析右半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症状类似于阑尾炎,容易被误诊。

本文将通过一例患者的案例分析,探讨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情况。

患者先容本次综述的患者是一位63岁的男性,于2019年5月在医院就诊。

患者主要症状为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在首次检查中,患者被诊断为右侧急性阑尾炎,因此被行了阑尾切除手术。

然而,在手术后的病理学检查中,发现切除的组织中存在恶性肿瘤细胞,经进一步检查诊断为右半结肠癌。

分析对于这一例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 病情相似右半结肠癌的主要症状为腹部肿块、腹痛、便血等,而阑尾炎的主要症状为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由于两者的主要症状相似,容易引起误诊。

2. 诊断方法缺乏对于右半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目前缺乏有效的筛查工具。

很多患者在发现症状后,都已经处于晚期。

对于晚期右半结肠癌和阑尾炎,常常需要通过手术才能确定诊断。

因为手术后再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更加准确。

3. 门诊观察不够细致在病例中,患者在医院门诊接受了多次检查。

然而,由于医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缺乏充分的了解,加之门诊观察不够仔细,导致病情未被及时发现。

4. 临床检查不够全面在患者就诊时,医生应该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

除了常规检查外,还应该进行肠镜检查、CT检查等辅助检查,以便及时诊断病情。

结论以上是对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分析。

对于右半结肠癌的发现和治疗,要充分了解病情和病史,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

同时,更要加强医生对病人的门诊观察和病史了解,以便早期发现病情,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16例伴急性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的临床分析

16例伴急性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的临床分析

16例伴急性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的临床分析陈建华【摘要】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首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右半结肠癌首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术中和术后近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局限性腹膜炎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并发切口感染3例,经对症治疗愈合.结论结肠癌合并阑尾炎误诊率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术前检查、术中探查,可减少该病的误诊.【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2(025)004【总页数】2页(P351-352)【关键词】结肠癌;阑尾炎;误诊【作者】陈建华【作者单位】如皋市勇敢医院,江苏,如皋,2265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R730.6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由于右半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解剖学特点,其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右半结肠癌合并阑尾炎并不少见,两者并存时常以阑尾炎的表现为主,而结肠癌表现隐匿,故易漏诊,从而延误治疗。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6例伴急性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41~73岁;临床症状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腹痛9例,固定右下腹腹痛7例,恶心、呕吐11例,畏寒发热6例,腹泻或黏液血便5例,右下腹扪及包块2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109~24×109L-1,中性粒细胞>75%12例。

1.2 诊断与治疗全组16例患者首诊时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手术切口:右下腹麦氏切口6例,右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10例。

16例患者手术中均发现阑尾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术中发现肿瘤与阑尾炎并存而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12例;首次手术仅行阑尾切除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黏液血便、呕吐等症状,在CT或结肠镜等检查后发现肿瘤而再次手术。

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误诊漏诊分析

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误诊漏诊分析

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误诊漏诊分析作者:周兵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的误诊漏诊原因,减少结肠癌误诊漏诊。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的26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的诊断治疗经过。

结果病理诊断阑尾: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慢性阑尾炎3例。

结肠:腺癌22例,黏液腺癌3例,回盲部恶性淋巴瘤1例。

肿瘤的部位:回盲部17例,升结肠6例,结肠肝曲2例,横结肠1例。

结论合并急性阑尾炎表现的近端结肠癌,很难与单纯地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常易误诊漏诊。

对40岁以上中老年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系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是减少急性阑尾炎合并近端结肠癌误诊漏诊的关键。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阑尾炎;误诊近年来,结肠癌发病率有所增高,早期诊断率低,有些结肠癌患者以急性阑尾炎发病就诊,且急性阑尾炎症状、体征典型,故而部分患者单纯行阑尾切除术,而结肠癌被漏诊,以致延误了结肠恶性肿瘤的治疗时机。

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以急性阑尾炎入院或出院后再次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26例,首次入院正确诊断率仅占本组30.4%(7/23)。

现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31-87岁,平均52岁,其中40岁以上患者24例(占92.3%)。

本组病例均有右下腹疼痛,其中有转移性右下腹痛17例(65%),持续性腹痛9例(35%),伴有恶心、呕吐13例、便秘2例、腹泻5例、黏液血便4例。

全组均有右下腹麦氏点附近固定压痛,右下腹腹肌张力轻者6例,右下腹有压痛的包块3例。

实验室血常规检查,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升高1.1-2.1*109,血红蛋白低于90g/L者有7例。

2 诊断及治疗全组均以急性阑尾炎诊断入院,入院后23例急诊手术,其中7例术中发现结肠癌与急性阑尾炎并存,急诊行结肠癌根治术一期肠吻合术;15例仅行阑尾切除术,在术后4-12个月内发现结肠癌再次入院行结肠癌根治术一期肠吻合术;3例保守治疗出院后3-8个月因结肠癌再次入院行结肠癌根治术一期肠吻合术。

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

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

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实施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治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患者22例,对其实施治疗。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均实施化疗,首次手术中检出阑尾炎与结肠癌并存者14例,均通过6个疗程化疗;第2次手术中又检查到7例结肠癌的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仅1例,6例分别于第4、3、2、1年由于肿瘤复发、转移而死亡。

结论:临床上右半结肠癌被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的情况时有发生,必须要重视对结肠癌与阑尾炎鉴别诊断,询问病史以及体检过程必须认真负责并全面综合分析,避免发生误诊。

关键词外科学右半结肠癌急性阑尾炎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发病率都在较高水平,国内达到最高25%左右,国外也有10%~22.8%的发生率。

而临床上被误诊为阑尾脓肿或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情况时有发生[1]。

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并存急性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患者22例,对其实施治疗。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并存急性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患者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38~67岁,平均53岁。

其中带有血便或腹泻7例,8例发热畏寒,13例伴有呕吐、恶心现象,同时右下腹有痛症状7例,具转移性右下腹痛患者15例。

诊断及治疗:本组22例手术治疗患者均因诊断为阑尾脓肿或而急性阑尾炎而实施,阑尾炎并存肿瘤则在术中实际发现。

其中右侧横结肠1例,结肠肝曲4例,回盲部肿瘤15例,升结肠处2例。

14例患者实施右半结肠切除术。

所有患者均为腺癌,较大肿块可达13cm×11cm×7cm,根据肿瘤分期Dukes,1例慢性阑尾炎,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7例患有并存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C期10例,B期12例,包括淋巴结转移13例。

患者首次仅仅切除阑尾手术7例,肿瘤是在表现出血便、腹痛与消瘦等术后症状,分别进行检查钡灌肠、胃镜、结肠镜、B超等后发现,确定需要行2次手术,所有患者间隔为20天~6个月不等。

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结肠癌17例临床分析

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结肠癌17例临床分析

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结肠癌17例临床分析
廖伟敏;曾达才;张凌武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4(26)7
【摘要】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结肠癌并不少见,有报道阑尾炎并存回盲部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11%~15%。

而且临床上多以阑尾炎为主要表现,容易漏诊结肠癌,导致结肠癌治疗的延误,造成严重后果。

1993~2003年我院共收治17例,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025)
【作者】廖伟敏;曾达才;张凌武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北海,53600;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北海,53600;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北海,53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5
【相关文献】
1.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误诊漏诊分析 [J], 周兵
2.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J], 韩爱平
3.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分析 [J], 万仁辉;温宜清;邓浩财;闵英运;吕勇
4.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误诊漏诊分析 [J], 陈至生;张铭
5.回盲部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一例误诊原因分析 [J], 薛光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癌或盲肠癌的诊治分析

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癌或盲肠癌的诊治分析

有 皮 肤 软 组 织 坏 死 、缺 损 伴 肌 腱 或 关 节 足 踝 部 离 断 伴 胫 腓 骨粉 碎 性 骨折 再植 术 线 : 内踝 后 上 缘 一 骨 内髁 连 线 为 轴 心 股 外 露 , 需 用 皮 瓣 或 肌 皮 瓣 修 复 。 取 方 后 皮 肤 软 组 织 缺 损 伴 骨 外 露 : 必 切 2例 为 胫 线 ; : 据 受 区创 面 大 小 设 计 皮 瓣 , 面 根 前
【 关键词 】 皮瓣 ; 足部缺损 ; 复 修 【 中图分类号 】 R 2 +1 62 . 【 文献标识码】 A
足 小 腿 复 合 伤 越 来 越 多见 ,其 合 并 4例 ; 龄 1~ 7岁 , 均 3 年 84 平 4岁 。 1例 为
设 计 点 : 支 穿 出点 为 皮 瓣 旋 转 点 : 皮
道 如 下
踝 开 始 向 上 1c 多普 勒 血 流 仪 沿 胫 皮支 血 管 .辨 清皮 支血 管 进 入 皮 瓣 区后 0m 用 后 动 脉 走 向 探 测 皮 支 位 置 。一 般 皮 支 在 ( 要 时 可 根 据 皮 支 血 管 位 置 调 整 皮 瓣 必
l 资 料 与 方 法
征( 详见 表 1 。 ) 率 低 及 无 特 殊 症 状 ,术 前很 难得 到 明确 术 后 经 仔 细 追 问病 史 .病 人 右 下 腹 不 适
表 1 本 组 患 者一 般 临 床 资 料
达 4周 以上 。 因此 对 怀 疑 急 性 阑 尾 炎 的
病 人应 详 细 询 问 病 史 . 别 是 年 龄 在 4 特 0 岁 以上 的患 者 ,术 中若 发 现 阑 尾 病 变 和 症 状 病 程 不 相 符 时 应 仔 细 排 查 有 无 阑尾 周 围肿 瘤 存 在 ,都 要 仔 细 探 查 阑尾 周 围 组 织 , 中包 括 回盲 部 、 结 肠 近 端 、 其 升 回

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19例临床分析

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19例临床分析

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19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以避免结肠癌的漏诊、漏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入院时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0例术中探查发现结肠肿瘤与阑尾炎并存,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5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瘘5例,9例行阑尾切除后,症状未缓解,0.5个月~0.5年经相关检查确诊为结肠癌,再次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结论:右半结肠癌与急性阑尾炎并存易误诊、漏诊,遇有急性阑尾炎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并行相关检查,对可疑病例选用探查切口是减少右半结肠癌误诊及漏诊的关键。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阑尾炎误诊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往往与阑尾炎并存,极容易造成漏诊、误诊,从而延误结肠癌的治疗。

2005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19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9~78岁,平均57岁;全组病例转移性右下腹痛15例,持续性右下腹痛4例,发热6例,腹胀5例,大便次数增多4例,合并黏液血便3例。

右下腹触及包块3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109/L 15例。

B超检查提示混合性包块4例。

诊治经过:所有患者均以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

手术切口取右下腹麦氏切口11例,右下腹探查切口8例。

术中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1例,单纯性阑尾炎8例。

10例探查发现结肠肿瘤分别位于回盲部2例,升结肠4例,结肠肝曲4例均与阑尾炎并存,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5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瘘5例,9例行阑尾切除术后0.5个月~0.5年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黏液便或黏液血便,部分患者出现乏力,消瘦等症状,经B超、CT、钡灌肠造影及纤维结肠镜等检查发现肿瘤而再次行手术治疗,行结肠癌根治术7例,姑息性切除2例。

术后病理检查:中高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7例,肠系膜淋巴结转移6例。

结肠癌被误诊为阑尾炎16例分析

结肠癌被误诊为阑尾炎16例分析

癌即使癌灶溃疡出血 ,如出血量不大 , 液和肠 内容物混 血 合 亦 不 易被 患 者 发 现 。 视 高 危人 群 的诊 断 , 疑 问可 行 纤 重 有 维结肠镜 或钡灌肠 检查 , 不应满足于一般性诊断 。 在术 中 由于结肠癌与 阑尾炎并存 ,故术中如见 阑尾病理改变不明 显 , 认 真 检 查 结肠 。对 阑尾 切 除 术 后症 状 复现 , 缓 解 或 应 无
【 关键词 】 右半 ; 结肠癌 ; 阑尾炎; 误诊
我 院 自20 0 2年 至 2 0 0 9年 共 有 1 结 肠 癌 被 误 诊 为 6例 阑尾炎。现将其误诊原 因分析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1 一 般 资 料 . 本组患者 l 6例 ,男 性 5例 ,女性 1 例 ,年 龄 4 ~ 2 1 57 岁 , 经 手 术 和 病 理 检 查 证 实 为结 肠 癌 。肿 瘤 部 位 : 均 回肓 部 2例 , 结肠 9 , 肠 肝 曲 5例 。 理 诊 断 及 分期 : 结 肠 : 升 例 结 病 ①
结 肠 癌 被 误 诊 为 阑尾 炎 1 分 析 6例
张 日金 李爱梅
潍 坊 ,6 10 22 O ) ( 丘市 人 民 医院 , 东 安 山
【 摘要 】 目的 : 探讨 右半结 肠癌误诊 为阑尾炎 的原 因及教训 , 以减少误诊率 , 探讨其预 防方法 。方法 : 回顾 分析 1 6例误诊 为阑尾炎的结肠癌的诊治经过。 结论 : 仅表现为右 F腹痛的右半结肠癌易误诊 为单纯性阑尾炎 、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脓肿 。 右半 结 肠 癌 术 前 详 细 的 病 史 及检 查 , 中必 要 的探 查 是避 免 误 诊 的 有 效 措 施 。 术
不重视早 期临床症状 。②部分患者畏惧检查时器械所带来 的痛苦 , 拒绝做进一 步检查 。医生方面的原因: ①缺乏对早 期症状 的认识 与科学分 析及对右 半结肠 癌常见 并发症认 识 。本组 病例 中, 人临床表现均为伴发症状 明显 , 病 仅满足 于 伴 发症 状 的诊 断 , 略 了右 半 结 肠 癌 的存 在 致 误 诊 。 右 忽 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阑尾炎合并右半结肠癌16例临床诊断
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诊断也较困难。

而结肠癌又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易误诊。

现将我院近8年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同时合并右半结肠癌16例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6例中,男10例,女6例。

年龄18~68岁,平均43岁。

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者12例,右下腹固定性压痛者14例,有反跳痛者12例,触诊扪及肿块4例。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超过10×109/L者16例。

B超检查提示为阑尾周围脓肿4例。

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2例,阑尾脓肿4例。

12例急性阑尾炎行急诊手术,术中发现阑尾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

其中8例术中当即发现盲肠或升结肠有癌肿。

3例阑尾切除术后腹部隐痛持续存在,并出现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均于术后3个月内进行钡剂灌肠摄片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升结肠癌。

1例术后2月发生肠梗阻行剖腹探查发现升结肠癌。

4例阑尾脓肿有3例经抗感染治疗5~10d,腹痛减轻,包块缩小不明显,经气钡结肠造影拟诊为结肠肿瘤再次手术,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结肠腺癌与坏疽性阑尾炎。

另1例因腹痛症状减轻或消失而自行停止治疗和复查,后因腹痛复发而至我院就诊确诊。

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盲肠癌9例,升结肠癌6例,结肠肝曲部癌1例。

右半结肠切除15例,肿瘤旷置加回、结肠吻合1例。

本组16例中,腺癌13例,黏液癌2例,未分化癌1例,均合并阑尾炎性变。

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化脓性阑尾炎8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

2讨论
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阑尾管腔阻塞,而阑尾管腔阻塞的最常见原因是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和粪石梗阻。

肿瘤则是较少见的原因[1]。

结肠癌是较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

如果是肿块型结肠癌,若阻塞阑尾管腔则可导致阑尾炎。

我们认为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同时合并右半结肠癌,可能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2.1病史询问不详细,对急性阑尾炎合并右半结肠癌的认识不足对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的病人,满足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体检时若发现有右下腹饱满,扪及压痛性包块,边界不清,固定,则考虑阑尾周围脓肿[2]。

但若详细询问病史,右半结肠癌者早期常有慢性腹部隐痛、贫血、消瘦、乏力等改变。

最早还可出现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2.2过于相信某一辅助检查的结论而忽视综合检查B超探及肿块及右侧麦氏点探头有压痛,往往提示阑尾炎症。

若血白细胞数增高,则更加倾向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从而忽视大便隐血的检查。

血清癌胚抗原(CEA)虽然特异性不高,但有60%的结肠癌病人CEA高于正常值,均可作为筛选指标。

尤其做X线钡剂灌肠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不难确诊。

2.3没有动态观察发病情况本组有15例均是在腹痛发作后1~48h
内行B超检查而探及肿块。

而脓肿的形成一般需要3~7天左右。

此点应作为一个重要提示。

2.4对治疗效果重视不够抗感染治疗后,复查B超,若肿块未见缩小甚或增大,应想到结肠癌的可能。

不应停留在脓肿对抗生素是否敏感的问题上。

反复更换抗生素种类,以至于拖延数周,至切开脓肿时才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陈孝平,石应康,段德生.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