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道路国内外应用案例汇总

合集下载

海内外优秀海绵城市实践案例研究

海内外优秀海绵城市实践案例研究

绿道 小径 社区花园 宠物公园 极限公园 大草地 网球场 篮球场 种植花园 雨水花园 大运动场
社区集会 公园
生态多样性
一项新奥尔良景观类型学的深入分析显示,不同的群落交错区展现了拉菲特走廊和绿廊的景观特
色。植物群落随地貌而发生的细微变化,表明了植物不同的适意性与景观特性。
社区支持与参予式规划 社区参与的方法涵盖了新奥尔良市的所有社区,重点关注拉菲特走廊附近的社区和组织。整体策 略包括3个公开会议,8个公共展示和至少75场利益相关人会议,通过13583名走廊群众对公园规 划的建议,整理出的结果可以为顾问团队提供参考,从而制定出一个符合当地风格的公园规划标 准,将来也可以作为其他公园规划的范例。
人与自然动植物的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动植物的协同发展河滩两侧雨洪管理规划河滩生态护坡地河滩两侧雨洪管理规划剖面示意图生物过滤雨水草沟屋顶雨水收集雨水管理主要路径雨水收集吸引水生动植物制造生态多样性河滩生态缓冲带改善计划河滩生态缓冲带改善计划剖面图河滩生态缓冲带与多样性野生动物栖息地改善计划水生植物水深小于03m水生植物水深0306m可淹没的水生植物吸引水生动植物制造生态多样性利用枯木与水体结合形成自然的生态浮岛与生物栖息地材料的再利用与场地挖填平衡利用原有的水泥防洪堤材料作为场地的行人布道铺面利用场地的土方工程尽量形成挖填平衡项目小结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本项目代表的是寻找城市扩张平衡的生态新方法本项目结合建设宁波东部新城区的计划以一条绿色线型网络为主轴线且包括155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多功能用地共同组成供人类和野生动植物和谐相的生态组团扩大生态走廊的环境影响力
最终将曾经的老工业 轨道打造成了遐迩闻 名的绿荫走廊。
地理位置 拉菲特绿廊占地面积达 21.85公顷,这里曾经是航 运和铁路优先通道,将历 史上有名的法语区和圣约 翰岛海湾、庞恰特雷恩湖 连接起来。拉菲特走廊全 区面积151.75公顷,其中 包括拉菲特绿廊和住宅、

【深度剖析】海绵城市工程案例详解系列—城市道路的海绵化改造

【深度剖析】海绵城市工程案例详解系列—城市道路的海绵化改造

【深度剖析】海绵城市工程案例详解系列—城市道路的海绵化改造导读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而这样的描述也正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所力求最终达到的生态本质。

如何妥善解决传统的城市道路雨水规划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把低影响开发措施(LID)因地制宜地应用于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中,本期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城市道路的海绵化改造“。

一、传统的城市道路雨水规划所面临的问题1传统城市道路雨水规划带来的问题快速城市化导致道路面积不断增大,道路在建成区占比高,极大改变径流特征,同时成为面源污染重要影响因素。

传统“边沟-雨水口-市政管线”的道路雨水排放方式有三个不足:1、雨水直接经过排水管道排水,汇流速度快,无法蓄存;2、雨水冲刷速度快,导致雨水污染;2、道路绿化带耗水严重。

道路雨水口不足或不畅造成的路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我国道路排水设计规定较为简单,未规定具体的计算方法,但排水口的具体距离应根据计算确定,位置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不根据实际需要、距离等布置雨水口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由于地势较低或城市不同地区存在明显高差造成道路排水倒灌当城市降水量大于道路总体排水能力时,必会造成地势较低地区积水水位不降反而上升的现象,在沿海城市或者河流众多的城市,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城市道路要从雨水问题的重要“诱发地”转变为雨水问题的首要“解决地”是非常重要的。

“海绵化”道路改造能使道路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排放等环节有机地统一并协调运用,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二、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具体方式1道路两侧改造1丨人行道外侧镶边石抬高从“滞”和“蓄”两个方面控制雨水,由于部分道路人行道外侧绿化带高于人行道,因此把人行道外侧镶边石抬高,使外侧绿化带雨水滞留在绿化带内,从而达到减缓降水进入排水系统的速度。

2丨下沉式树池带改变以往单个树坑的方式,把4~5个树坑连成一个树池带,以增大蓄水能力。

海绵城市的微实践 ·上海陆家嘴案例!

海绵城市的微实践 ·上海陆家嘴案例!

海绵城市的微实践·上海陆家嘴案例!2017-09-08市政工程宝典案例上海陆家嘴环路(世纪大道-百步街路段)的人行空间铺装透水设计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生态示范段人行空间铺装透水设计,强调的是在利用大面积花岗岩不透水材料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四种透水模式:通行空间内的沟缝式、平面组合式和边界空间内的明沟式以及绿地休憩空间的雨水花池式,并将四种透水模式应用于东方明珠附近的陆家嘴环路(世纪大道-百步街路段)的人行空间铺装上,探讨在金融城这种特定环境中,在对人行空间需要满足高密度人群步行以及短暂停留的整体步行环境下的铺装透水综合设计应用,实现人行空间的景观效果、空间利用以及生态透水性能三大特性的优化组合,并起到积极的生态推广示范作用。

刘月琴、林选泉《人行空间透水铺装模式的综合设计应用——以陆家嘴环路为例》发表于《中国园林》2014/71.引言目前常用的透水材料有透水砖类,彩色透水混凝土地坪,钢渣透水路面以及透水沥青道路等,这些透水材料尽管都具有一定的透水性,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以透水砖类为例,就算砖体本身强度够,但整体铺设的结构稳定性容易受到基层强度或是刚度的影响,易导致砖体松动等问题。

各项性能比较好的是彩色透水混凝土,但大面铺开,视觉效果不是很理想(表1)。

表1 各类透水材料的各项性能比较材料透水性整体铺设结构稳定性色彩多变性可塑性复杂图案实现成本混凝土透水砖良好差差差较难较低陶瓷透水砖良好差一般差较难较高沙基透水砖良好无可靠依据一般一般较难很高彩色透水混凝土良好整体成型,连续铺设,结构稳定丰富,可根据要求特殊配色强容易中等钢渣透水材料良好一般一般差较难较高透水沥青道路一般稳定性高单一差较难中等2铺装材料的选择陆家嘴金融城生态透水铺装示范段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全国金融类行业最为集聚的区域。

其中陆家嘴中心区,俗称小陆家嘴更是高楼林立,人群密度高。

△图1:示范段位置图本文选择小陆家嘴东方明珠附近的陆家嘴环路(世纪大道-百步街路段)的人行空间改造为生态示范区。

国外海绵城市案例分析

国外海绵城市案例分析

国外海绵城市案例分析一.德国弗莱堡市扎哈伦广场Zollhallen Plaza, Freiburg, Germany项目地址:德国弗莱堡市项目面积:整体规划180公顷建成时间:2011年项目特点:该广场完全摆脱了污水处理系统,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水敏性城市设计的案例。

美丽的种植池提供了渗透点,拥有创新式内置过滤基质的地下砂石沟渠减轻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水压负载。

缩进的广场区域创建了一个地表防洪区。

雨水没有汇入地下污水处理系统,而是补给地下水位。

二、新加坡JTC清洁科技园 JTC – Clean Tech Park项目地址:新加坡项目面积:50公顷(5公顷中央绿地)建成时间:2012年项目特点:JTC清洁科技园区被构想为设置于热带雨林地区的首个商业园区,作为设计的园区绿肺,此绿色核心既为人类居住者同时也为该场地内的生物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所。

建筑群的一侧与城市相接,而另外一侧则朝向森林。

自然地形被保留,天然的水元素被应用,以支持现有的场地水文流动 - 生态洼地净化雨水,同时引导雨水从路边的排水渠进入中心地带。

在那里,雨水将被保留在沼泽湿地之中,并通过生态净化群落进行循环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被重新利用成为厕所冲刷用水。

三、澳大利亚墨尔本金斯敦市议会2001年开始,金斯敦市议会设计和建造了一大批水敏性设计项目(包括200多个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个术语,通常被用于描述一个植被繁茂的区域,从雨水径流当中去除污染物质(也称为生物滞留系统)。

雨水流入到花坛中,通过一层工程土进行过滤。

净水被收集在有沟槽的管道中并引到传统的排水系统中。

这个表面会留住雨水径流中的垃圾、树叶和沉积物,同时土壤(和植物根部系统结合)帮助过滤和分解微观污染物例如营养物、重金属和碳氢化合物。

设计雨水花园是利用它在频繁的低强度降雨中过滤污染物。

传统的排水系统依然需要适应稀少的较大型降水,防止洪涝灾害。

蒙通镇的Stawell街项目这个设计结合运用了具有表现力的岩石、更加有趣的形状、裸露的聚合混凝土铺路材料,以及对松树梯田地的妙用。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1和永康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1和永康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1和永康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框架也越来越大,各个区域的联系需要道路作为纽带,但是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求市政道路的功能必须得到完善,例如作为降雨的行泄通道等,所以应运而生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这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产物,极具代表性,也使市政道路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满足了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应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应用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

在城市中罗列着许多的大楼。

然而在这高楼林立的环境下,人们更加重视城市对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弹性。

因为城市化的环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用水的需求量与车辆都急剧增加。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一协调各种水系统与道路交通,具体落实到各个具体的环节,并针对其使用的实用性和长期性。

1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理念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在城市雨洪管理方面的理念,意指使城市建设拥有海绵一般的同等性质,可以很好地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并对不同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产生缓解的效果。

在雨水充足的时候把有限的雨水储存起来,在缺乏雨水的时候把储存的雨水进行合理地释放并对其加以利用。

这样既符合生态优先的原则,又能够维护城市的生态系统。

采用有效的方法和低影响的技术进行开发,可以达到对水资源的掌控与利用,这样才能够确保对雨水径流的有效控制,促进城市生态的有效修复和加强城市防灾的能力。

从2012年开始,我国与其他国家一同发起低影响的开发技术倡议,并推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以有效处理城市中所存在的排水问题,并且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城市的水生态不遭受破坏。

我国有许多城市已经成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性2.1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品质有所增强,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生活垃圾增多,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环境的改革完善受到影响。

海绵城市在道路建设工程的应用

海绵城市在道路建设工程的应用

海绵城市在道路建设工程的应用导读:近年来,城市暴雨带来的自然灾害问题日益显著。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通过吸、蓄、渗、净的方式,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应对雨水灾害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弹性。

文章以珠海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为例,结合当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提出有效可行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对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低影响开发;植草沟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东省珠海保税区,属于市政道路改造工程。

道路断面为“3m人行道+16m车行道+3m人行道”,道路两侧有绿化退缩带,总长度为860m。

珠海属于南方滨海城市,河网分布密集、规划绿地面积比例大,其自然条件适合建设海绵城市。

珠海气候具有降水丰富、暴雨强度大的特点,其海绵城市建设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防治内涝。

2设计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58);《珠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5-2020);《珠海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标准与导则》;《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一书两证”、施工图审查阶段海绵城市管控的通知》。

3海绵设计目标根据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一书两证”、施工图审查阶段海绵城市管控的通知》,结合《珠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排水系统方案及相关规范,由于本项目属于改建、扩建项目,研究范围的规划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本项目设计目标如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目标:60%;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以TSS计)设计目标:50%;管网设计重现期为5年一遇。

4海绵计算方法4.1排水标准。

(1)雨水量计算公式。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设计雨水量按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公式计算,即:Q=qψF。

海绵城市道路改造设计案例分析

海绵城市道路改造设计案例分析

周湾路设计案例
2. 雨洪管理
LID组件 快车道路面径流通过开口路牙进入侧分带 植草沟系统;慢车道和人行道路面径流通 过立篦式路牙进入雨水花园或通过人行道 暗涵进入道路两侧 15米绿化带内设置的生 态化雨水沟(采用植草沟或多塘形式) 在植草沟系统和雨水花园系统内,雨水通 过入渗,输送、溢流的方式得到净化、调 蓄和蒸发。同时,生态沟防山洪能力按 20 年一遇设计,排水系统按 50年一遇进行灾 害性评估。 雨水花园 植草沟 人行道暗涵
3.1 自然排水系统替换原有绿化带
金山湖大道的自然排水系统为两侧布置的截面是 3.5米宽、0.2~0.3米深的生态草沟。单侧自然排 水系统的长度约590米,坡度沿道路纵向坡度设 置,有两处高点和两处低点,形成三处雨水花园 和出水口。 生态草沟混合土壤采用透水性土壤、水洗砂、水 洗碎石由上至下配置而成,并在草沟内种植本地 的常绿乔木和灌木。通过道路横坡设置和路牙开 口,使路面雨水自然收集进入生态草沟。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金山湖大道设计案例
1. 简介

金山湖大道区域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规 划以休闲旅游、低密度居住和高档商务为主。

在这个案例研究中,我们利用金山湖大道的道路绿化 侧分带建立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利用渗透、滞留、 传输相结合的方式对道路和周围汇水区径流进行管理, 沿着道路没有布置纵向排水管道,径流通过植草沟和
每个雨水花园面积约10平米。雨水花园的基础建 设方法类似于以上所描述的自然排水系统,但其 表面不种植植物,以一层厚粒径河卵石铺面代替, 目的是沉积并阻拦来自植草沟径流的泥水和悬浮 垃圾,减少溢流雨水对下游水系的污染。雨水花 园表面河卵石需要定期清洁维护,以保证它的使 用功效。

雨水花园

案例分析:国内外成功的海绵城市项目

案例分析:国内外成功的海绵城市项目

案例分析:国内外成功的海绵城市项目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管理和防灾风险的挑战。

作为应对这一挑战的解决方案之一,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以其综合治理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适应能力的特点,备受国内外关注。

本文将从工程专家的角度,分析并总结国内外成功的海绵城市项目,并探讨其成功之道。

一、项目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是国际上最早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之一。

该项目通过创新的工程技术和策略,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和城市环境。

项目中采用了多种措施,如建造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水池等,实现了雨水的回收与再利用,改善了城市的水环境。

二、项目二:荷兰鹿特丹项目荷兰鹿特丹项目是一个成功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该项目以“水管理城市”为理念,并在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中加以实践。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如建造水中心和水廊道、利用建筑物屋顶进行雨水收集等,有效地增加了城市的雨水收集能力,解决了城市雨水排放问题。

此外,项目还通过改善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建设,提高了城市的防洪和自然环境质量。

三、项目三:中国深圳滘西河治理项目中国深圳滘西河治理项目是国内成功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之一。

在该项目中,透过综合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有效地解决了城市面临的水污染和洪涝等问题。

项目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如建设湿地、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实现了雨水的自然净化和保持,改善了城市的水环境。

四、成功之道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实践之道。

首先,全面综合考虑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确保项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其次,采用创新技术和工程手段,如雨水收集系统、湿地建设等,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

此外,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合作,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

结论:作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管理和防灾风险的重要手段,海绵城市项目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海绵道路
3、国内外应用情况
济南济大路等六条海绵道路人行道铺设了3万平方米透
水花砖,路下蓄水池超过6000立方米,存水随时取用。
深圳海绵登良路10s吸干400ml
纯净水,普通市政路需要20s
济大路蓄水池
齿状雨水进水口
工程范围内达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的目标。 能积极缓解下游行洪压力、减少城市内涝和涵养地下水源
三、海绵道路
3、国内外应用情况
英国2015年开始,采用透水路
面建设海绵道路, 普通道路每小时能够顺利吸收 300mm的降雨, 海绵道路每小时能顺利吸收 36000mm的降水,确保道路 不积水。
Topmix Permeable(高级混合透水)路面道路与传统的砂石混凝土道路不同,它首先将体积较小 的花岗岩碎石拼接在一起,留下更大的缝隙让水流通过,形成表面穿透力极强的碎石层;然后中间 是堆积较大卵石的储水层和相对松软的毛石底层,最后才是我们
3、国内外应用情况
日本涩谷车站在地下25米深
处,将建造一个4000吨的地下 储水池,相当于8个标准游泳池 的储水量。这种储水池一池多 用,当降雨量超过每小时50毫 米时,它可以把周边一带的雨 水集中储存,解决附近瞬间排 水能力的不足,同时与东京庞 大的地下排水系统相连,在大 雨高峰过后再陆续把雨水排放。 日本涩谷地站地下蓄水池 这一工程反映了日本对处理雨 水的思路从单纯排放到排放与 利用有效结合的变化。
日本东京地下蓄水池
日本洪水过后的地下蓄水管道
三、海绵道路
1、现状问题及需求
城区雨期积水
人行道被淹
城区热岛效应
北京
深圳
雨水突至,内涝严重
北京
天津
路侧积水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出行不便,影响生活品质,有损城市形象,雨期内涝、热岛效应亟待解决
三、海绵道路
3、国内外应用情况
中 国
海 绵 城 市 应 用 案 例 及 原 理
三、海绵道路
3、国内外应用情况
C–完全衰减型 该系统通常用于需要对水进行回 收,水可能被污染或地基透水性 不好的地方。 不透水膜安装在安 装在底基层上,出口管铺设在底 基层内。 收集水可用于非饮用水 应用,例如灌溉,冲厕等。
三、海绵道路
3、国内外应用情况
柏林的下水管道分为两种,即污水
雨水合流管道和污水雨水分流管道。 其中,近1/5 为污水和雨水共用管道, 主要在市中心,管道合用可以节省地 下空间。另外4/5的下水道为污水专 用管道或雨水专用管道。 为了收集利用雨水,柏林还实施“雨 水费”制度。如果直接向下水道排放 雨水,则必须按房屋的不渗水面积, 交纳每平方米约 1.84 欧元(约合人 民币 13.5 元)的费用,而采取雨水 处理措施的房屋可获得减免优惠。许 多德国家庭会在自家庭院地下安装蓄 水器或储水罐,雨水经过自然沉淀后 通过压力输送到上面,可用来洗衣服、 冲厕所、浇花园、洗车等
三、海绵道路
3、国内外应用情况
A–完全渗透型 所有的水都透过表层,通过下 层路面进入地下层。 该系统不 会将任何水排放到传统的排水 系统中,但是一些水可能会在 渗透到地下之前保留在路面内。
B–非完全渗透型 地基提供一定程度的渗透性,渗 透是可以接受的。 出水管安装在 底基层内,以允许多余的水不能 渗透到现有的地下,排入水道, 洼地,下水道等。
天津中新生态城,展现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
雨过路干无积水,中新生态城用事实展现了海绵城市 的建设成果
三、海绵道路
3、国内外应用情况
天津文化中心,雨洪收集、预处理净化、调蓄和强排结合的综合排水防涝海绵系统
2012年7月26日天津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市中心24小时平均降雨量高达147mm。文化中心场地在极端天气的考验 面前,排水情况良好,调蓄设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截至上午10时约4万多方径流被收集和蓄留,中心湖湖面上升约40cm。 湖面水位在连续的降雨过程中缓慢上升,在降水后期湖水位超过最高设计洪水位后,紧急溢流阀门自动启动,以限量错峰的 形式排入外部市政管网。
三、海绵道路
3、国内外应用情况
南京2016年7月7日24h降雨量达到140260mm ,对比天保街海绵道路和普通市 政道路,排水优势明显
武汉首段海绵道路——青山临江大道在接连两天的
雨天里,路面无积水。
临江大道机非隔离带下凹式绿地
两天雨天的临江大道
• 控制园区径流总量70%,综合雨量径流系数为0.43 • 雨污分流制,面源污染削减率50% • 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