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质学1

合集下载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质学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一、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20世纪末,随着世界各地尤其是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学科都在向旅游业渗透。

地球科学亦不例外,它不仅仅只是我们早先理解的采掘地质矿产的学科,而是作为自然资源的基底,地质奇观更是作为山水旅游资源的精灵,逐渐走入我们日益丰富的旅游视野,并越来越影响着我们对新时代旅游的定义。

人们对旅游地质的认识与人们的文化科学素质、灵感有关,随着人们地质知识的不断增多,地质资源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旅游者的兴趣。

用严格的术语讲,旅游地学资源是适用于旅游业中的地学方面的资源的物质基础形式。

在地球几亿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些景象就被叫做地质旅游资源。

通俗的讲,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或者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遗存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直接作用的遗迹,都叫做旅游地质资源。

同时,由于旅游地质资源和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而且大多数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因此它具备空间定位性、永续性、不可再生性,并且更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简而言之,它就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观赏、游乐、考察、科普价值,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乐的心理要求的自然景观及与之有关的人文景观。

2、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个学科都在向旅游业渗透,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中越来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其自身的优越性。

其在旅游业的作用很多,这里仅说三条典型。

(1)、地质资源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

旅游日渐成了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的休闲方式,求新奇成为人们在旅游中竞相追逐的目标,地质学旅游正满足人们这一“求知”的心理,它通过研究旅游资源的地学成因,揭示了旅游资源在观赏、科学及历史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而且为旅游业发展注入的生机与活力。

地质学与地质遗产旅游探索地球历史的旅程

地质学与地质遗产旅游探索地球历史的旅程

地质学与地质遗产旅游探索地球历史的旅程地质学与地质遗产旅游:探索地球历史的旅程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和奇迹。

地质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为我们揭开了地球漫长历史的神秘面纱。

而地质遗产旅游,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亲身感受地球历史的绝佳机会,让我们能够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已经存在了约 46 亿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经历了无数的地质变化和演化过程。

从炽热的岩浆喷发,到板块的漂移碰撞;从古老的山脉形成,到广袤的海洋变迁,每一个地质事件都留下了独特的痕迹。

地质学就像是一本记录地球历史的巨著,通过对岩石、地层、化石等地质遗迹的研究,让我们能够读懂地球过去的故事。

地质遗产,是地球历史的珍贵见证。

它们可以是雄伟壮观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见证了板块运动的巨大力量;也可以是奇特的地貌景观,如丹霞地貌,展示了风化和侵蚀的神奇作用;还可以是珍贵的化石遗址,如恐龙化石群,为我们揭示了远古生物的奥秘。

这些地质遗产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地质遗产旅游,就是让我们走进这些地质奇观,亲身感受地球历史的魅力。

当我们踏上黄山,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奇峰怪石,如“猴子观海”“梦笔生花”,我们不仅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惊叹,更能通过地质学的知识了解到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形成的。

同样,当我们游览云南石林,那些高耸林立的石柱,仿佛在诉说着亿万年来的风雨沧桑,让我们对地球的演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地质遗产旅游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趣的地质学知识。

比如,岩石的分类和形成过程。

岩石是构成地球表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如花岗岩;沉积岩是由沉积物经过压实和胶结作用形成的,如砂岩、页岩;变质岩则是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如大理岩。

通过观察地质遗迹中的岩石,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的形成环境和地质历史。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一.引言本说明书主要是为了介绍中国的旅游地质资源图,并提供相应的说明和解释,以便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

旅游地质资源图是指对中国各地的旅游景点进行地质特征描述和分析的一种图表形式,旨在为游客和地质爱好者提供相关信息和指导。

二.编写目的本文档的编写目的是为了解释和说明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的内容和使用方法,为相关研究者、游客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指导,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地质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图表说明1. 地理位置图在每份旅游地质资源图的开始,都会附上一幅地理位置图,用来标示该地图所覆盖的区域,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景点的地理位置。

2. 地质类型图这一部分会将中国的旅游地质资源划分为不同的地质类型,比如火山地貌、喀斯特地貌、沉积地貌等,简要介绍每种地质类型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特征。

3. 地质景点图这一部分会详细介绍中国的各个地质景点,包括景点的名称、位置、地质特征、旅游价值等信息。

每个地质景点都附有相应的图片和说明文字,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

4. 地质景观保护图这一部分着重介绍中国的地质景观保护工作,包括保护的目标、措施和效果。

同时提出了对于地质景观保护的建议和展望,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附件本说明书附带以下附件:1.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样本:展示了部分地质景点和地理位置图。

2. 旅游地质资源调查数据:包括调查数据的收集来源和处理方法。

3. 相关法律法规:附上与旅游地质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供参考。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旅游法: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其相关机构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2. 地质遗迹:指地质学上对地壳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构造和现象等遗迹。

3. 地质公园:指具有较为完整的地质体系、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地区,具有科普、旅游和保护功能的特定地理区域。

4. 地质遗迹保护区:指为保护地质遗迹及其相关自然环境而划定的特定地理区域。

旅游岩石学的创名及分类

旅游岩石学的创名及分类

旅游 L一 词 , 1 ] 经历 了始于公 元前 8 纪 的观光 世 之后 的旅 行 阶段后 , 至 2 直 O世 纪 6 O年代 才 开始逐 步 使用 , 共经 历 了几千 年 的漫 长 岁月 。紧接 着于 2 O
l 旅 游 岩 石 学 的 定 义及 特 点
1 1 旅 游岩石 学 的定 义 .
广 西 科 学 院学 报
J u n l fGu n x a e fS in e o r a a g i o Acd my o ce cs
2 1 2 ( )7 ~ 8 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 8 0
V0】26。 o Fe r a y 20 0 . N .1 bur 1
旅 游岩 石 学 的创 名 及 分 类
摘 要 : 旅 游 学 、 游 地理 学 、 游 地学 、 游 地质 学 、 以 旅 旅 旅 岩溶 旅 游 地 质 , 和林 柱 状 地 质 景 观 学 为 学 术理 论 基 础 , 充 分 吸 收 这些 学 科 定 义 的 有 益部 分 , 立 一 门新 的旅 游 地 质 分 支 学科 —— 旅 游 岩 石 学 。旅游 岩石 学 定 义 为 研 究 创 具 有旅 游 观 赏 价 值 、 学 研 究 及 普 及 价值 , 有 文化 内涵 的 各 类 像 形 、 型 奇 特 或 组成 、 色 独 特 , 地 致 密 坚 科 富 造 颜 质 实 、 数 珍稀 岩石 ( 头 )及 其 成 因 、 成 、 值 、 为 石 , 组 价 分类 、 发 与 保 护 的 、 旅游 业服 务 的旅 游 地 质 分 支 学科 。旅 开 为 游 岩石 学 共 分 为 固定 和 活 动 两个 类 型 , 4类 ,2 亚 类 ,8 基 本 类 型 。 含 l个 2种 关键词: 旅游 岩石 学 中 图 法分 类 号 : 0 G3 4 创名 分 类 文章 编 号 :027 7 ( 00 0 —0 80 1 0— 38 2 1 ) 10 7 —3

旅游地质学复习

旅游地质学复习

旅游地质学的定义与特点
旅游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质景观的分类与评价、地质景观的演变与形成机制、地质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总结词
在分类与评价方面,主要研究不同类型地质景观的特征、价值及其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在演变与形成机制方面,重点探究地质景观的形成过程、演化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地质景观的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如何实现地质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类
包括地层、古生物、构造等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地质遗迹类
各种美丽的矿物和岩石也是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如水晶、宝石、玉石等。
矿物与岩石类
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
资源特色
评价旅游地质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确定其市场定位和开发价值。
01
旅游地质资源的评价与分类
针对不同类型和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开展评价和分类研究,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02
旅游地质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深入探究旅游地质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其科学内涵和美学价值。
未来旅游地质学的研究方向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多元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旅游地质学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应用于旅游地质景观的展示和体验。
技术创新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旅游地质学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
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地质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旅游地质学面临的机遇之一。

地质学知识:桂林市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的特点、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地质学知识:桂林市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的特点、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地质学知识:桂林市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的特点、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桂林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也是一个拥有丰富石灰岩地质资源的地方。

在桂林市的许多旅游景点中,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是数量众多的重要地貌类型之一。

这种地貌以其独特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地质学爱好者。

本文将介绍桂林市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的特点、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一、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的特点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是一种以崖壁为主要形态的地貌类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貌高差大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常常具有陡峭的崖壁,其高度通常在几十米至数百米不等。

峭壁上的地形起伏较大,其地貌高差常常超过几十米。

2、坡度陡峭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的坡度很大,通常都在50度以上。

这是由于石灰岩岩层比较脆弱,易于受到风化、侵蚀等自然力的影响所造成的。

3、地貌形态复杂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因为其受到多种自然力的作用,所以其形态比较复杂多样。

在这种地貌类型中,丘陵、峡谷、洞穴、沟壑等地貌形态都很常见。

4、岩石特性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的岩石特性十分显著。

在这种地貌中,石灰岩岩石质地细腻,质地柔软,质地均匀。

石灰岩岩层通常呈灰色或白色,露出在地面上时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

以上是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的一些特点。

这种地貌在桂林市非常常见,许多著名景点中都有其身影。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的形成机制。

二、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的形成石灰岩悬崖峭壁地貌是由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这些自然力包括风化侵蚀力、地质构造力、地震力等,它们相互作用、相互牵制,使得石灰岩形态得以不断演化。

1、拆裂作用石灰岩岩体通常存在裂缝缝隙,这些缝隙可以是结构裂隙、溶孔裂隙、裂隙缩水破裂、燕尾状断层或折叠裂隙等多种。

2、溶蚀作用石灰岩岩层很容易受到溶解作用的影响。

当地下水一直穿过石灰岩岩层时,岩石中的溶解物逐渐被搬运,最终形成了许多不同形状的洞穴和溶洞。

这些洞穴还可能在地下水流限制时得到发展,形成了许多竖直的溶穴或管道。

地质学与地质旅游探寻地球的奇观之旅

地质学与地质旅游探寻地球的奇观之旅

地质学与地质旅游探寻地球的奇观之旅地质学与地质旅游:探寻地球的奇观之旅当我们踏上旅途,常常是为了追寻美丽的风景、感受不同的文化。

然而,有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能让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奥秘,那就是地质旅游。

地质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为地质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引领我们走进一场探寻地球奇观的精彩之旅。

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无数的地质作用,塑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从雄伟的山脉到广袤的平原,从深邃的峡谷到辽阔的海洋,每一处地貌都承载着地球演化的历史和故事。

山脉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地貌之一。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它是由板块运动挤压形成的。

地质学告诉我们,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欧亚板块碰撞,使得地壳不断抬升,最终造就了这座世界屋脊。

站在山脚下,仰望高耸入云的山峰,我们不禁感叹地球内部力量的强大。

而像阿尔卑斯山脉,其不仅有壮观的山峰,还有着丰富的冰川地貌。

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了U 形谷、角峰等独特景观,让我们看到了水与冰在地质演化中的巨大作用。

峡谷也是地质旅游中的热门景点。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那层层叠叠的岩石,犹如一本地球历史的巨著。

通过对岩石的研究,地质学家可以推断出不同时期的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

峡谷的形成,往往与河流的侵蚀作用密切相关。

河流凭借着自身的力量,不断切割着大地,经过数百万年的时间,才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深邃而壮观的峡谷景观。

火山,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

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它那优美的锥形山体,是火山喷发时岩浆堆积而成的。

火山活动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地貌,还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地热资源。

在一些火山地区,我们可以看到温泉、间歇泉等奇妙的现象,这些都是地球内部热能的外在表现。

除了这些宏观的地貌景观,地质旅游还能让我们关注到微观的地质现象。

比如,在一些矿山,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矿石和晶体。

矿石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化学成分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观察和了解矿石的特征,我们可以推测出它们形成的环境和过程。

“巨人之路”_旅游地质学

“巨人之路”_旅游地质学

成因
大约五千万年前 , 火山 喷发出的玄武岩熔岩沿 着北爱尔兰海岸流动, 当熔岩流到巨人堤附近 时注入了地表的一片洼 地中 , 形成大面积的熔 岩池 , 后来冷却、凝固。 随着岩浆的凝固 , 其表 面像厚实的干泥层一样 出现了许多裂隙。因为 这种冷却过程呈均衡速 率 , 所以裂隙常显现出 有规则的图形。
韩国济州岛的柱状节理
柱状节理带座落于济州岛西归浦的中文大浦海岸一带,是一个巨 大的玄武岩柱结构,连绵3.5公里。在一些区域,由垂直玄武岩 柱构成的陡崖高度达到20米。
韩国济州岛的柱状节理
图片提供:吴梅怡,2013年3月
漳州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2001年3月26日,国土 资源部批准漳州滨海火 山国家地质公园为首批 全国11个国家地质公园 之一。
同济蔚蓝
“巨人之路”(Giant’s Causeway) 与玄武岩柱状节理
2014年4月4日
巨人之路所在
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 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
截图来自:Google earth
巨人之路所在
巨人之路 Giant’s Causeway
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 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 岸。300年来,地质学家 们研究其构造,了解到它 是在第三纪由活火山不断 喷发而形成的。1986年 “巨人之路”被列为世界 自然遗产。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属基性火山岩。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
质,也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
柱状节理:
说法1.黏度小、流动性大的基性岩浆在流动过程中, 充分散热, 缓慢冷 却收缩, 易在熔岩冷凝面上环绕许多收缩中心, 诱导出促使岩体发生破裂变 形的张应力,形成柱状节理构造, 而黏度大、流动性小的酸性岩浆则相反。 20世纪60年代,人们逐渐发现柱状节理并非玄武岩所特有,在一些非基性 的火山岩中也发现了典型的柱状节理。如美国怀俄明州著名的魔鬼塔柱状节 理发育在响岩(碱性喷出岩) 中。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火山岩柱状节理构造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制约的结果, 而是在熔浆冷却成岩过程中由多种因素 ( 诸如熔岩的均一性、岩石的结构构造、岩浆的黏度、岩浆冷却温度和冷却 速度及其变化的均一性、岩石的产状、古地理条件、平坦的冷凝面以及足够 的熔岩流厚度等) 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由一定应力作用所导致的张性破裂、 变形的产物。(吕惠进,20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地貌旅游资源
1. 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2. 影响与制约着人文旅游资源的发生发展及
其地域分布规律 3. 控制与自然景观演化的促进 4. 能增加美感,强化意境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山岳
绝对高度在500m以上的称为山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峡谷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v 科罗拉多大峡谷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v 科罗拉多大峡谷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v 瑞士冰川公园地质漩涡
堆积作用对地貌进行改造 ➢ 与地质形体有关的人类活动资源,则可称人文地质
旅游资源。如石窟、摩崖石刻、岩画等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卡卡杜公园壁画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内力作用形成的旅游地质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外力作用形成的旅游地质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旅游地质学的分类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四、旅游地质学的发展与未来
1、帝王出行
西周的周穆王:传说享
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周 穆王喜好游历,曾于穆王13年-17年 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 “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观 黄帝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 母做歌相和。据现代学者考证,周穆王西游之地应是里海黑 海之间的旷原,这是中国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 周穆王是个大旅行家,喜好游山玩水,西巡历时2年多,行 程35000多里。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角度
v 正视、侧视、仰视和俯视 v 横看成岭侧成峰 v 仰视产生奇伟、险峻 v 俯视整体效果,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影响旅游欣赏的因素
v 客观因素
™ 形态:轮廓、线条及空间分布 ™ 色彩:色彩组合、变化因素 ™ 动态:水体、生物及时间 ™ 音响:惊涛骇浪 ™ 味道:沁人心脾 ™ 综合:雄、奇、险、秀、幽、旷、野等
自然旅游资源大部分是地质旅游资源。凡 是有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其成因与功能无不 与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地质体密切相关。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 主要包括一国或一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历 史古迹、旅游文化、城乡风光、旅游商品和 风味佳肴等。
人文旅游资源则多依附于自然旅游资源, 所以,通常在旅游资源中自然旅游资源,也 即地质旅游资源是重要基础。
2. 人文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文化艺术等
人文旅游资源多依附于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以地质资源为其主体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 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就其客体属性来说,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
地质遗 迹及与地质体直接相关的人类活动遗迹”。
人们常说的“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天地造化”、“巧夺天工”等等,就是指
地质作用而言。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旅游地质资源的成因
v 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1.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
塑造地貌 2. 外力作用:风、流水、冰川等通过风化侵蚀、搬运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自然旅游资源及功能
v 指自然条件和自然风光,即能使人们产生 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
1. 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环境 2. 拥有自然美的形态、和谐的色彩、声响、
动态等美感,具有游览观赏价值 3. 为人们提供娱乐、探险、猎奇、游泳、登
山、滑雪、狩猎等场所和条件 4. 通过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观赏、游览,人们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城镇类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v山 v水 v 花木 v 建筑
古典园林类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四川乐山大佛(弥勒佛 坐像)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红色根据地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特色城市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三、旅游地质资源
v 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 称地质旅游资源,如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地球表面的自 然地理、山川河流等,均是
地质作用的结果。 v 地质资源是旅游中最常见、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v 备受游客、旅行社、开发者及管理者的重视 v 对其分类、成因及其变化关注不够 v 有其科学内涵和美学价值地质旅游资源是“具有旅游价值的
➢旅游者 ➢旅游媒体 ➢旅游资源
3.旅游地质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一、旅游地质学的涵义
➢ 旅游学是研究旅游活动的一般规律,包括旅 游的资源、文化、心理、经济、美学以及市 场等各方面的学科
➢ 地质学则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包括地球的物 质成分、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各种地质作 用及其演变历史与规律等
旅游者动机
1. 自然动机
➢ 休养、治疗、消除紧张疲劳(观光休闲)
2. 精神动机
➢ 精神享受和满足为目的,访古思乡、朝拜、 遗迹考察,探险及野外生存
3. 社会动机
➢ 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如访友、访问、公务
(科学考察)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激发旅游产生旅游动机的方法
1. 旅游客体
① 景点形、声、色的和谐美感 ② 设施的美观、实用、方便,以刺激旅游者的兴
旅游地质学1
火山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水景旅游资源
v 有海洋水、河流水、湖沼和水库水、冰川水、 地下水等
v 淡水资源显得稀少与珍贵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风景河段
v 除长江、漓江、京杭大运河等开发,潜力很 大
v 开发着眼于:水质和河岸景色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内容
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指山水名胜、自然风光, 如风景区、珍贵动植物生息地、特殊地质构造等。后者 主要指历史古迹、文化遗迹,以及文化艺术、民族习俗、 城乡建设等。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赋予的、尚未作其 他开发利用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 和物象及其地域组合,包括水光山色、江河湖 泊、阳光海滩、奇石异洞、流泉飞瀑、旅游气 候、生物资源等有美学价值的景物。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人文旅游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1. 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 2. 古建筑类旅游资源 3. 古代陵墓类旅游资源 4. 城镇类旅游资源 5. 古典园林类旅游资源 6.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旅游地质学1
历史遗迹类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古建筑类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古陵墓类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旅游资源鉴赏方法
1. 动态观赏 2. 静态观赏 3. 移情观赏:入景、择景和融景,神与物游、
情与景谐 4. 把握距离、时间、位置和角度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时机
v 看潮:农历十五 v 观山: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
冬山如睡 v 瀑布:丰水、枯水 v 云霞: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v 1、重要地质剖面;2、重要化石产地;3、 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矿床产地;4、重 要地质构造遗迹;5、古人类遗址;6、溶洞; 7、碳酸盐岩峰丛、峰林地质景观;8、炭酸 盐山岳丘陵地质景观;9、高山钙华地质景观; 10、砂岩峰林地质景观;11、土林地质景观; 12、丹霞地质景观;13、雅丹地质景观;14、 沙漠地质景观;15、花岗岩山岳丘陵地质景 观;16、火山及溶岩地质景观;
趣爱好
2. 旅游媒体
①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② 树立良好形象 ③ 传播媒介的宣传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2、旅游媒体 ——导游人员的心理要求
1. 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2. 兴趣广泛 3. 性格随和 4. 情感丰富 5. 思维敏捷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3、旅游资源是旅游学的核心
➢ 旅游学必以旅游资源为基础 • 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
游者的旅游动机的,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 价值。 • 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旅游资源的特点
1. 区域性 2. 观赏性 3. 独立性和垄断性 4. 文化属性 5. 不可再生性 6. 整体性 7. 时限性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旅游资源的价值
v 观赏 v 科学 v 文化 v 康娱 v 生态 v 环境 v 教育 v 经济
1. 云海 2. 雾与雾淞 3. 冰、雪 4. 烟雨 5. 蜃景 6. 佛光
地域性、季节性、瞬变性、组合性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美学特征具有 较强的旅游吸引力旅游资源
v 赏花旅游、观鸟旅游、狩猎旅游、垂钓旅游、 科学考察旅游、森林旅游等生态旅游项目
➢ 旅游地质学是结合旅游的地质学,是两个学 科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的新学科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二、旅游构成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