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林》导学案
《牲畜林》导学案(教师版)教学内容

《牲畜林》导学案(教师版)《牲畜林》导学案(意大利)卡尔维诺【学习目标】1、把握小说脉络,理清层层推进的结构;品味平实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2、了解结构推进的方式——“延迟法”的使用。
3、了解作者谴责战争珍视生命的思想情感,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知识链接】1、作者与作品简介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暖和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穷、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代表作:小说《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织的城堡》《我们的先人》《宇宙谐趣》。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2、结构是一个“容器”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种因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地位、顺序相互连接与影响的一种形式,是生活长河之水的一个“容器”。
这个“容器”能够把生活这条大河中的水舀起一瓢来,让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展示其丰富的姿态。
比如《牲畜林》,德军扫荡和游击战争,可写之事很多,在一个短篇小说的篇幅里,只可能选择一部分来写。
因此,一个好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够将生活中的某些点滴事件、情绪固定下来,二是还能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
3、延迟法为了保持小说层层推进的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
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幻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我们在《牲畜林》中就看到了这样的安排:每当朱阿举起猎枪要向德国兵射击的时候,就会被阻止,而阻止的理由也在情在理。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课文。
1、积累词语圈养juàn 苔藓tái xiǎn哞mōu 咩miē 蹩脚bié扳机bān 岔路chà挣脱zhèng 挣扎zhēng 腼腆miǎn tiǎn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小鸡仔zǎi栖息qī趴pā 鹪鹩jiāoliáo挨门挨户āi 膘肥体壮biāo 大腹便便pián 蹑手蹑脚niè2、列出提纲,概括情节内容。
《牲畜林》导学案PPT共30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牲畜林》导学案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牲畜林》导学案

《牲畜林》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情节,体会小说结构的“延迟法”。
2、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3、领会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美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及其作用。
(2)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性的光辉。
2、难点(1)领会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2)理解牲畜林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奇特的结构和深刻的寓意而著称。
主要作品有《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命运交叉的城堡》《寒冬夜行人》等。
2、写作背景《牲畜林》写于二战后期,当时意大利人民处于法西斯的统治之下,饱受战争的痛苦。
卡尔维诺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笔触,通过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展现了战争中人民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
四、文本研读1、整体感知请快速阅读小说,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小说讲述了一个德国兵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庄里追逐农民朱阿的牲畜,朱阿在村民的帮助下,与德国兵在牲畜林中展开了一场追逐战,最终德国兵被游击队活捉的故事。
2、情节结构(1)小说在情节上多次使用“延迟法”,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示例:朱阿每次准备射击德国兵时,总会被各种牲畜打断,如母鸡、小猪、小羊等。
这种“延迟法”的作用:一是使情节跌宕起伏,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二是让读者在一次次的期待和失望中,更加关注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三是为了拖延时间,让更多的人物出场,展现村民们对德国兵的反抗和对和平的渴望。
(2)小说的结局有什么特点?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德国兵最终被活捉,看似偶然,实则是村民们团结反抗的必然结果。
这种结局既让读者感到惊喜,又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3、人物形象(1)分析朱阿的形象特点。
朱阿是一个胆小、善良、有些笨拙但又充满正义感的农民。
他一开始因为害怕而不敢射击德国兵,但在保护牲畜和村民的过程中,逐渐克服了恐惧,展现出了勇敢的一面。
牲畜林导学案

《牲畜林》导学案编写人:余丽华审定人:王宏伟编写时间:2015/11/4班级: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2、体会平实又隐含幽默的语言3、认识与理解小说层层递进的结构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难点: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
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2.写作背景:《牲畜林》的背景是二战期间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入侵。
虽然从中我们一点也嗅不到血腥的气味。
事实上这篇《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1.阅读全文,分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两项是()A.卡尔维诺,西班牙作家。
他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看不见的城市》。
B.朱阿之所以拿起武器,是因为他在世上唯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德国兵带走,所以结尾处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对他的嘲讽。
C.小说中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 德国兵像猴子掰玉米一样, 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 去抓另外一个 , 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 生怕误伤了牲畜。
…朱阿一共有五次打算射击, 其中四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
D.“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展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
小说中,作者故意地使用了多次“延迟”手法——朱阿举起猎枪准备射杀德国兵时多次被阻止——使得读者觉得希望不至于完全破灭,在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了小说的结构张力。
《牲畜林》导学案

《牲畜林》导学案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体会平实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认识与理解小说层层递进的结构。
重点难点1、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2、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
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亲历过战争,但我们从新闻报道、电影电视以及文学作品里或多或少感受过战争。
我们学过的《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桥边的老人》,《在桥边》,这些作品,让你对战争有怎样的感受?(沉重、愤怒、悲伤、无奈……)那么,在读了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轻松、搞笑、诧异……)二、用文中语句表述故事发生的背景“在那扫荡的日子里”“逃难的时候” “德国鬼子” “最伟大的游击队员”,这些都暗示了故事的背景: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入侵。
三、如此沉重的主题,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学的手段使之轻松化的?1、我们一般都是怎样看待英雄的?以崇敬的目光仰视英雄:横槊赋诗的曹操、刺秦未遂的荆轲、自刎乌江的项羽都以凛然之姿立于历史长河之中。
2、《牲畜林》里有英雄吗?在文中找出有关他的描写。
朱阿和传统的英雄形象有什么区别?有,朱阿。
这显然是一个马戏团小丑,这根本不是一个英雄!3、小说里还有另一个关键人物——“农民模样的德国兵”,将文中比较集中描写这一形象的语句找出来。
德国军服带有浓重的欧洲古典风格,加上德国人高大的身材,该是很威武的。
4、英雄和敌人都成了小丑,树林成了集市——拍着翅膀的成群的鸭子、不给让路的山羊、性情温顺而固执的“花大姐”、漂亮的粉红色小猪、又老又瘦的母鸡……战争的严肃与残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
战争是沉重与残酷的,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英雄和敌人都成了小丑,战争的严肃与残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
同时正是由于朱阿拙劣的射击技术,使得他不得不随德国兵进入牲畜林。
这样,林中的牲畜得以一一轮番上场,以及看到德国兵在牲畜林中的表演,朱阿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也延迟了小说的进展。
牲畜林学案 打印 (1)

《牲畜林》导学学案学习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使学生理解本小说层层推进的结构“延迟”手法的使用。
知识衔接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
(伊塔洛:“意大利”的意思)出生于古巴,父母都是植物学家;自幼与大自然结下不解之缘,并使其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色彩。
二次大战期间加入抗德游击队。
他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院,除了写小说,卡尔维诺还收集编写民间故事。
卡尔维诺走遍意大利,终于编写出一部《意大利童话》,这部《意大利童话》可以和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媲美。
有人说卡尔维诺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他的小说,往往故事性和寓言性兼备,寓深层的思考与奇妙的故事之中。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课文1、在牲畜林里到底发生怎样的故事?复述故事情节2、读完全文,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二、文本探究1、表现战争主题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牲畜林这个特殊的地方呢?你对林子的第一感觉是什么?2、作者选牲畜林这个地点有什么用意?3、鬼子抢走了朱阿在世上唯一的财产,朱阿想抢回来。
但是每次当朱阿举枪射击时,就会被阻止,朱阿一共举了几次枪?朱阿举枪时的表现和人们的反应如何?三、探讨主题四、把握文章结构——延迟及其作用1、朱阿一共六次举枪射击,其中五次准备射击却因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直到第六次才发射,这样的设计在情节上称之为什么?在结构上又称之为什么?2、“延迟”法的使用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五、课堂检测编一篇小故事,运用延迟手法。
高中语文《牲畜林》导学案

第10课 牲畜林作品导读 小说描写了一个传奇故事: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玉米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实际上小说写的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
“牲畜林”是一个特殊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与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完全没有对战争的恐惧。
正是这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这希望,是杀死战争这妖魔的基础。
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课前自主学习1.记字音(1)栖.息(qī) (2)毡.帽(zh ān ) (3)马厩.(jiù) (4)鹪鹩..(jiāo _liáo) (5)豚.鼠(tún) (6)绰.号(chuò) (7)膘.肥体壮(biāo ) (8)大腹便便.(pián) (9)打量.(li ɑng) (10)挨.门挨户(āi ) (11)不寒而栗.(lì) 2.识字形(1)⎩⎨⎧ chóu (稠)密chóu (惆)怅 (2)⎩⎨⎧ 板lì(栗)罂sù(粟) (3)⎩⎨⎧ xiù(嗅)觉xiù(溴)元素 (4)⎩⎨⎧chuò(绰)号泥nào (淖) (5)⎩⎨⎧ sī(厮)杀sī(撕)裂sī(嘶)叫(6)⎩⎨⎧ miǎn (腼)腆沉miǎn (湎)miǎn (缅)怀 (7)⎩⎨⎧ bié(蹩)脚biē(憋)闷鱼biē(鳖)(8)⎩⎨⎧ miáo (瞄)准扫miáo (描)抛máo (锚)3.辨词语 (1)贸然 冒然①你这样 下结论、不好。
②她急着把这件事告诉丈夫,又不敢 地跑到地里去。
(2)比比皆是 俯拾即是①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珍宝 ,吸引了许多顾客。
②松树林里,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
辨析:(1)两者都有“轻率”的意思。
《牲畜林》导学案

高二语文 YW-10-02-089对重力的挑战——《牲畜林》导学案编写人:黄媛审核人:殷春兰编写时间:2010-1-1组别:组名:姓名:导学案完成等级Array【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及作品;2、理解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即“减少沉重”在小说中的运用;3、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学习重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即“减少沉重”在小说中的运用。
【知识链接】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他的小说几乎都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
曹文轩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还有人说他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学习过程】一、基础过关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
马厩()蹩脚()膘肥()毡帽()豚鼠()大腹便便()蹑手蹑脚()腼腆()不寒而栗()沧海一粟()二、文本解读导入: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在新闻报道里、电影电视上、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感受过战争,面对战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么,在读了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说道:“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
”那么,对《牲畜林》的解读是不是也可以围绕着“减少沉重”即“轻松”进行呢?这篇文章我们就尝试着从轻松与形象、轻松与结构两个个方面解读《牲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