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小麻雀 3教案 语文S版

合集下载

语文S版五年级小麻雀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小麻雀教案

第一课时:小麻雀的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小麻雀的外貌特征和飞行技巧。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爱护动物的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小麻雀的生活习性。

2.掌握小麻雀的外貌特征和飞行技巧。

教学难点:
1.理解小麻雀的飞行技巧。

2.分辨并描述小麻雀的外貌特征。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小麻雀模型、小麻雀图鉴。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图片或播放小麻雀的视频,介绍:“同学们,你们
知道麻雀是怎样生活的吗?”
2.鼓励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测。

Step 2 学习新知
1.教师出示小麻雀模型和小麻雀图鉴,让学生观察,描述其外貌特征。

2.教师介绍小麻雀的外貌特征,如体长、体型、羽毛、嘴巴等。

3.教师出示小麻雀模型,让学生观察,了解小麻雀的飞行技巧。

4.教师介绍小麻雀的飞行轨迹和姿势,如盘旋飞行、急停急起等。

2.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小麻雀的生活习性,如栖息地、筑巢、繁殖等。

Step 4 拓展阅读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本关于小麻雀的科普读物,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Step 5 小结归纳
2.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小麻雀的相关问题,进行复习和巩固。

Step 6 作业布置
1.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推荐的科普读物,写一篇关于小麻雀的文章。

2.鼓励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野外,观察和了解其他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小麻雀的生活》
教后反思:。

《小麻雀》教案 (S版五年级上册)

《小麻雀》教案 (S版五年级上册)

《小麻雀》教案(S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的要求:1、细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中心。

2、体会文章的生动具体。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它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而与想吃小麻雀的猎狗,准备搏斗一事。

)(出示板书)二、细读课文。

(一)师:引读:我打猎回来,……,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往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原来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1、猎狗倒底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麻雀呢?(出示卡片)请您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第3小节。

(出示幻灯)2、哪些词,哪些句告诉了你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①出生不久(样子……)②从巢里掉下(体会谈风大)③无可奈何的,可怜的(为什么会无可奈何?呆呆地,为什么会发呆?害怕陌生的环境)3、生概括:这一段主要讲了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4、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

(稍轻、稍慢)5、齐读第一段。

(二)、1、多么孤单力薄而又无可奈何的小麻雀呀,一起看幻灯,而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出现了(动幻灯)2、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小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3、你找到了哪一句?(出示幻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句。

4、齐读第一句,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谁来演示一下。

我们体会一下老麻雀此刻的心情(十分焦急)因此,应该读时稍快,语气加重)5、老麻雀飞下来后,又是怎样做的?(全体男生读)“扎煞“是什么意思?(是一般的竖起吗?我们知道鸟雀一般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时也会篷起自己的羽毛,那时的毛一定是十分的坚硬,充满了力量。

2语文S版五年级小麻雀教案

2语文S版五年级小麻雀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语文《小麻雀》【教学目标】:1.理解《小麻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尊重生命。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理解《小麻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人物感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

【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小麻雀》2.图片资料:图片资料包括小麻雀的生态环境、麻雀飞翔的场景等。

3.音频资料:收集鸟叫声等自然界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鸟叫声音频,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浓厚兴趣。

然后引入主题,询问学生对于小麻雀这种小鸟的了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首先,教师朗读课文《小麻雀》,让学生跟读。

2.然后,教师呈现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解释词义,让学生理解意思。

3.再次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进行集体讨论,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蕴含的意义。

三、理解课文(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小麻雀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

2.引导学生思考麻雀对人类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尊重和爱护。

四、表演与模仿(15分钟)1.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表演小麻雀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体验小麻雀的生活场景。

2.鼓励学生模仿小麻雀的鸣叫声,感受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五、激发想象(15分钟)1.教师鼓励学生想象自己能与小麻雀相遇的情景,描述与小麻雀的相处经历。

2.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写一篇与小麻雀有关的小故事或诗歌。

六、复习与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同时提醒学生爱护小动物,尊重生命。

【板书设计】:小麻雀潜心摄食,实力强健;藏风待发,翔空飞翔。

《小麻雀》教案

《小麻雀》教案

《小麻雀》教案【精选】《小麻雀》教案3篇《小麻雀》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册第一课问声好里的学习歌曲《小麻雀》。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2.用活泼亲切的情绪表演歌曲;3.用身边熟悉的动物创编歌词,并能表演唱。

重点和难点:1.能有情感地表演歌曲;2.发挥想象创编歌词。

教学理念:1.引导学生要有爱护动物的意识;2.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早上好》1.课前播放歌曲《早上好》,学生边进课室边坐好。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歌曲呢?生:《早上好》。

师:还记得怎么唱吗?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表演好吗?师生一起表演《早上好》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表演得真棒。

二、学习歌曲《小麻雀》1.放课件一:《小麻雀》。

师:这是一只小麻雀,你妈知道他们主要食物是什么吗?怎么生活的吗?生:(略)师:其实小麻雀是以谷子、小虫、野果为食物,它们白天成群地飞来飞去,寻找食物,晚上睡在树上。

但小麻雀很有礼貌,也很爱它们的妈妈。

听听这首歌,你们就知道老师没对你们说假话。

2.放课件二:歌曲《小麻雀》并播放范唱。

师:你们听了这首歌你们也想像小麻雀一样有礼貌、爱妈妈吗?生:想。

师:那就和老师一起来学这首歌好吗?生:好。

3.朗读歌词。

4.学唱旋律。

师: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还记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吗?生:练习(强弱弱)师:大家表现的很好,接着我们一起来慢速度的唱旋律。

①师生一起练唱。

②分组接龙。

5.唱歌词。

①跟着老师的琴声唱②跟着范唱唱③跟着伴唱唱6.创编歌词(采集我们熟悉的动物创编歌词)。

放课件三:《小花狗》歌词:小花狗,汪汪叫,跑起路来,快又快,见了妈妈唱支歌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放课件四:《小花猫》歌词:小花猫,喵喵叫,走起路来,轻又慢,见了妈妈唱支歌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放课件五:《小青蛙》歌词:小青蛙,呱呱叫,走起路来,跳跳跳,见了妈妈唱之歌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就把三种动物的歌词都创编出来了,最后我们要一起来演唱了。

《小麻雀》教案范文八篇

《小麻雀》教案范文八篇

《小麻雀》教案范文八篇《小麻雀》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由于不听妈妈的告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

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这篇童话一方面告诉人们,小孩子自作聪明,往往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又说明,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快地增长起来。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会认“蹈、瞪、舔”3个生字。

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14个字,理解“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__的主要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

3、能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

难点:正确认识麻雀母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看童话故事。

他们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能给我们以启示。

谈谈你都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它使你明白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今天,我们将学习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2、了解作者概况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

并联系上下文和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把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画出来,再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出重点学习的问题。

(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四、通读课文,加深理解1、再读课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概括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五、识记生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3教案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3教案语文S版

小麻雀[内容简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住在屋檐下的窝里,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妈妈不断地告诫它要小心,掉下去会很危险,但是它不听劝告,后来,果然掉到窝下一只大花猫旁边。

妈妈奋不顾身地去救它,小麻雀又怕又急,竟然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设计理念]联系生活,体会童话与现实的关系;品读为主,多读巧思,在读中品味小麻雀(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理解麻雀妈妈的苦口婆心以及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本词语是怎么体现人物的内心想法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

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小麻雀与麻雀妈妈是怎么样的。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具准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不少童话,也一定都喜欢童话。

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前苏联著名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故事《小麻雀》,一起看看小动物的成长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板书:小麻雀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错字,不添不漏字。

A.读后检查认读生字:檐、脖、摔、纠、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B.出示词语卡片:屋檐脖子摔下来蹲着扯开嗓子手舞足蹈绿莹莹瞪眼舔了舔懊恼老鼠光秃秃开火车读后全班齐读。

C.指名读难读句。

2.默读。

标出段落序号,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A.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B.根据成长阶段分段:(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五年级语文上册 小麻雀 3课件 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小麻雀 3课件 语文S版
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 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 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 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 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 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 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 猫。一副凶猛的样子。
花猫。麻雀妈妈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 吃一惊。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 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想着普季克,毫 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 没有想到自己。
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 面?你看到什么?
语文S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单元
1.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 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 的心情。
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 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 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有一只老麻雀挺身而 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此时此?
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 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 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 “怎么样?怎么样?”
普季克终于学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 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 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 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 有想对妈妈说的话吗?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麻雀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麻雀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麻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认识生字词:小麻雀、躲藏、扑腾、摇2.了解小麻雀的生活习性,理解“小而美”的语言,感受自然之美3.能够正确朗读文章,并理解文章大意4.这是这部分教材的第一篇语文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方法、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重点1.认知生字词2.理解“小而美”的语言,感受自然之美3.快速准确朗读整篇文章教学难点学生能否理解“小而美”的语言,感受自然之美教学方法和手段1.我说你做2.课前学生预习3.故事导学教学过程设计导入(10分钟)1.通过唐诗或宋词欣赏介绍自然之美2.引导学生感受美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这些美景,或者用图片、诗歌来表达读前(10分钟)1.播放小麻雀的视频,引导学生猜测小麻雀的特点和生存环境2.阅读标题,并猜测文章的主题3.课外阅读或者教师讲解生字词和词语意思读中(20分钟)1.故事导学,以手势、表情等方式讲述躲藏、扑腾、摇等词语意思及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感受生动的语言和自然的美2.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标点和语调,让学生快速准确朗读3.请学生回答关于文中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提问能力读后(10分钟)1.让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美好的小事,展示生活中“小而美”的景象,然后跟其他小组分享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笔记课后作业1.默写本课生字词2.背诵课文3.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体现在“小而美”的语言上,因此在导入环节和读中环节都要充分体现美好之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而美”和自然之美。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加强生字词和词语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3教案语文S版小麻雀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住在屋檐下的窝里,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妈妈不断地告诫它要小心,掉下去会很危险,但是它不听劝告,后来,果然掉到窝下一只大花猫旁边。

妈妈奋不顾身地去救它,小麻雀又怕又急,竟然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设计理念] 联系生活,体会童话与现实的关系;品读为主,多读巧思,在读中品味小麻雀(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理解麻雀妈妈的苦口婆心以及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本词语是怎么体现人物的内心想法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 4 个生字。

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 10 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初步认识小麻雀与麻雀妈妈是怎么样的。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不少童话,也一定都喜欢童话。

1 / 13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前苏联著名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故事《小麻雀》,一起看看小动物的成长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板书:小麻雀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错字,不添不漏字。

A. 读后检查认读生字:檐、脖、摔、纠、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 B. 出示词语卡片:屋檐脖子摔下来蹲着扯开嗓子手舞足蹈绿莹莹瞪眼舔了舔懊恼老鼠光秃秃开火车读后全班齐读。

C. 指名读难读句。

2. 默读。

标出段落序号,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A. 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B. 根据成长阶段分段:(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最新资料推荐------------------------------------------------------ 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默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 113 自然段。

1. 默读,你从哪里看出普季克天真幼稚,从哪里看出麻雀妈妈的罗嗦,在旁边备注。

2. 指名回答。

师:你从哪里看出麻雀妈妈的罗嗦?师:是呀,麻雀妈妈可真有点罗嗦,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妈妈这么罗嗦,是为了什么呢?生试用慈爱的语气读妈妈的话语。

3. 你从哪里看出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学生回答。

a. 指名用天真的语气读:摔下去会怎么样呢? b. 指名用幼稚的语气读:树为什么要摇来摇去呢?树不摇,风就没了. . . . . 不对!谁都该有翅膀。

我长大了,要让所有东西都能飞。

c. 用好奇的语气读:这这是怎么回事啊?师:3 / 13同学们想一想,你小时候,或者你的弟弟妹妹,有没有像普季克一样提一些可爱可笑的我问题呢?指名回答。

4. 分角色读小麻雀与妈妈的对话。

四、作业。

1. 书写生字、生词。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把握与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小麻雀、麻雀妈妈、大花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读一读。

东张西望手舞足蹈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惊慌失措欢天喜地绿莹莹懊恼光秃秃 2. 导入语。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比较细致地体会一下普季克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二、默读全文。

1. 默读并思考:普季克是个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把能体现普季克和妈妈的心理和精神的词语用小圆点标出来。

---------------------------------------------------------------最新资料推荐------------------------------------------------------ 2. 指名回答:普季克是个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板书:(粘贴小麻雀、麻雀妈妈图片)天真勇敢 3. 品读:A. 他还不会飞,只能拍着翅膀,伸着脖子,往窝外东张西望,想快点儿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合不合自己的心意。

B. 妈妈说不是那么回事儿,可普季克还是不相信,他样样都爱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

三、学习 1418 自然段。

1. 学生默读,思考:普季克遇到了什么危险?麻雀妈妈是怎么做的? 2. 学生回答。

(1)自作聪明又不听劝告的普季克遇到了什么危险?指名读第十四自然段。

A. 出示:(学生齐读)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

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B. 这只天真幼稚的小麻雀,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还在那里自得其乐呢。

学生读一读它自得其乐的句子。

品:5 / 13手舞足蹈 C. 师:普季克掉到窝下边去了,大花猫正瞪着师:如果你是那只大花猫,那绿莹莹的眼睛里,透露的是一个怎样的信息?(充满了喜悦,啊!可以饱吃一顿了。

)学生尝试用喜悦的心情读句子: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

指名读。

师:如果你是小麻雀,大花猫绿莹莹的大眼睛透露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危险!大花猫想吃掉我!)师:这个时候,普季克的表现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词。

解释:惊慌失措你还有表示心里害怕的词语吗?(惊恐万分,大惊失色)学生尝试用惊慌失措的心情读句子: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

指名读。

齐读: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

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

(2)普季克遇到了危险了,麻雀妈妈是怎么做的? A. 齐读第十五自然段。

B. 问:---------------------------------------------------------------最新资料推荐------------------------------------------------------ 读完后,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从那些词语看出来?自由读第十五自然段,把体现麻雀妈妈的词语读出勇敢无畏的语气来。

指名读:妈从树上扑下来。

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

把体现麻雀妈妈的词语读出勇敢无畏的语气来。

C. 品词:扑生齐读句子。

师:扑字除了体现了麻雀妈妈的勇敢无畏,你还读出了麻雀妈妈的什么心情?再读,读出勇敢无畏与急切的心情。

如果把扑字改成飞字,同学们读一读,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预设)生:扑字改成飞体现不出麻雀妈妈心中那种急切,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深深母爱。

生再读,读出勇敢无畏与急切的心情:妈妈从树上扑下来。

(衔接语:妈妈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普季克,在这紧急时刻,普季克)7 / 13(3)指名读第十六自然段。

A.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

师:在第十四自然段里,普季克害怕得拼命扇动翅膀,而这里却加上了着急,它为什么着急?(因为为了它,妈妈正面临着危险。

) B. 出示句子: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被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

不过,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学生读后,师问:你从哪些词语看出麻雀妈妈的心情?师:麻雀妈妈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吗?师:所以它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还欢天喜地地问。

体会:欢天喜地学生尝试用欢天喜地的语气读:怎么样?怎么样?师:两个怎么样,你体会到了什么?齐读一遍句子。

师:麻雀妈妈为什么欢天喜地?(普季克没有被猫吃了,安全了,并且还会飞了) C. 师生分角色对话。

---------------------------------------------------------------最新资料推荐------------------------------------------------------ 师:怎么样?怎么样?生(普季克):恩,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嘛!前面 113 段部分的普季克总是不相信妈妈的话,而现在的普季克是怎样回答妈妈的?你体会到普季克有什么变化?生答。

D. 普季克和妈妈都安全了,大花猫呢?品:懊恼四、学习第十九自然段。

A. 出示全段: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学生齐读。

B. 师读普季克终于会飞了生接他感到十分高兴师读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生接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比较好呢? C. 学生自由读,尝试读出高兴又有一点难过的语气。

师:用关联词既又来说一说普季克的心情,好吗? D。

从觉得鼻子酸酸的。

你体会到了普季克什么变化?生答。

五、拓展:师:9 / 13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于是,小麻雀张开翅膀,绕着屋檐飞了两圈,突然,觉得有一些话想对妈妈说小麻雀想对妈妈说什么呢?请大家动笔写一写。

学生练笔。

全班交流。

六、总结全课。

小普季克小时候是那么天真幼稚,就好象同学们小时候一样,什么都好奇又自以为是,不听妈妈告诫,但是有一天小普季克终于长大一点了,知道许多不明白的事情总得一样一样学,还能体察到妈妈的爱,希望同学们也快一点长大,细心体会爸爸妈妈给自己的爱,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爸爸妈妈。

七、作业超市:(任选其中一题) 1. 你和爸爸妈妈发生过争执吗?写一写或与同学们说一说争执的原因、经过、结果。

2. 用心读几遍《小麻雀》,看自己还能读出什么不同的感受呢?3. 学习用爱的眼光对待爸爸妈妈的罗嗦,看看自己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把自己的心情变化写下来。

附教材: 小麻雀(高尔基) 有只黄嘴小麻雀名叫普季克,住在屋檐下那个温暖的窝里。

他还不会飞,只能拍着翅膀,伸着脖子,往窝外东张西望,想快点儿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合不合自己的心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