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名词解释汇总

合集下载

历年历史考研的名词解释

历年历史考研的名词解释

历年研究生考试的名词解释1.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是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和四弟,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2.绍兴和议:是中国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

宋朝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取得可一定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hui唯恐有碍对金和议,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拍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反对。

1141年双方达成和约。

3.亚罗号事件: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

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了“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事件”是中国近代时期英国一系列粗暴践踏中国主权和损害中国管辖权事件中的一个。

亚罗号事件成为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一个借口,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4.《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1898年6月9日由清朝政府和英国在北京签订。

该条约中,中国将1860年英国所夺占的尖沙咀以外的九龙半岛的其余部分,即从深圳湾到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租与英国99年,租期内租借地归英国管辖。

接接地陆地面积是376平方英里,其中大陆286平方英里,岛屿90平方英里,较原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约11倍,租借地水域较前扩大了四五十倍。

5.黄兴:1874——1916,汉族,原名是轸,改名兴,字克强,号庆午、竟武。

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1916年10月31日于上海去世。

著有《黄克强先生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刊行。

6.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日——8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

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历年考题名词解释篇

历年考题名词解释篇

历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基准(环境管理学):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同一污染物在不同的环境要素中或对不同的保护对象有不同的基准值。

2.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结构,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的特殊人工生态系统。

3.灰霾(大气学):也称为霾。

空气中大量的灰尘,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微小粒子使大气混浊,导致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空气普遍混浊现象称为霾。

4.残留期(土壤):污染物在通过环境的自净作用,在环境中的含量减少75%所需的时间。

5.环境激素(基本概念):环境激素是一类能干扰生物和人体正常内分泌功能的外来化学物质,它破坏生物体正常的自身稳定性及调节发育过程中激素的产生,释放,代谢等作用。

其大多具有雌激素的效应,又称为“环境雌激素”。

6.水体富营养化(水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7.等效声级(环境评价/声环境):即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主要用于评价非稳态声级。

8.暴露评价(环境评价):暴露评价是对人群暴露于环境介质中有害因子的强度,频率和时间进行测量,估算和预测的过程,是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的定量依据,包括暴露人群的特征鉴定和被评物质的浓度与分布的确定。

9.环境承载力(环境管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即指在某一个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

10.光化学烟雾(大气):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反应生成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高活性自由基等二次污染物。

历年考试名词解释.doc

历年考试名词解释.doc

历年考试名词解释2、“自动”出口配额制: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在一定时期内“自动”限制某项或某类商品对进口国的出口额。

3、gatt:gatt是generalagreemnetotariffandtrade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工业品及半制成品,普遍给予关税优惠待遇的制度。

其主要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和非互惠的。

13、商品倾销是指出口企业以低于正常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的贸易行为。

14、汇票: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的,要求其将一定金额立即或在特定的日期或在将来可以确定的日期支付给特定的人或其指定的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书面支付命令。

15、市场营销组合指企业可以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的综合运用。

这些因素包括:产品、渠道、定价、促销。

16、公共关系:指企业为搞好与公众的关系而采用的策略和技术,其目的是改善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公众舆论。

17、不可撤消可转让信用证:指在有效期内未经受益人及有关当事人同意,开证行无权修改或取消,并且允许受益人可将信用证的权利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二受益人的信用证。

18、国际贸易惯例:在国际贸易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较为明确、有固定内容的贸易习惯和一般做法,其中主要是由商业组织制定的国际贸易的准则和规则。

19、外汇指外币或以外币表示的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20、拖收指银行受委托人的指示处理金融单据或商业单据,目的在于取得承兑或付款。

21、f.i.o.s.t中文含义为船方不负责装卸和理仓、平仓费,指在程租船运输合同中,租船双方约定,船方不负责装卸和理舱、平舱费。

22、协调编码制(hs)它是由海关合作理事会主持制定的一部系统的具有多功能的商品分类目录。

23、edi中文含义为“电子数据交换”或“电子资料交换”。

指按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的标准信息,经过电子数据通讯络,在商业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

又称无纸贸易。

24、gatt的国民待遇原则:指缔约国成员一方保证缔约成员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的同等待遇。

真题里的200个名词解释

真题里的200个名词解释

地球日
电子商务 杜马 多边贸易
多党合作
鳄鱼的眼泪
法兰克福
法律关系
反分裂国家法
反倾销
梵蒂冈
封建王朝
佛教四大名山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犹太人,奥地利精 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 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浮士德是德国传说中的一位著名人物,相传是占星师或是巫师。传说中, 他为了换取知识而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许多文学、音乐、歌剧或电影均 取材自该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歌德的长诗《浮士德》 。 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 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 治革命。另有人名、电影名以及肖邦乐曲名亦为“革命”。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 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 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 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是指西汉期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联结地 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从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 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 线。 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 “安拉启示”的汇集。 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 征收的税收。 鲧,姓姬,字熙。黄帝的后代,昌意之孙,姬颛顼之子,姒文命(大禹) 之父。 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所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 从而引起国际范围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种经济现象。 又称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 最高权力。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 利。 《海国图志》是魏源撰写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命题,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 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风气。 汉赋是在汉代出现的一种有韵的散文, 它的特点是散、 韵结合, 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 志”。作为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前后400年间,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 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又称《前汉书》 ,有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 传体断代史。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由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 准公布,1982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藏语意为“产玉石的地方”。是丝绸之路南道上 的重镇。 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为西北—东南走 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重大历年名词解释

重大历年名词解释

2014年01、紧凑城市:是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发展而提出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紧凑城市的形态取决于城市中人口和建筑的密度,强调土地混合使用和密集开发的策略,主张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点及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服务设施的地方。

紧凑城市是一种基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城市精致发展的新思维,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功能紧凑、规模紧凑、结构紧凑。

02、有机更新:由吴良镛教授提出,认为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局部,如同生物体一样是有机关联、和谐共处的,主张城市建设应按照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顺应城市肌理,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发展,不断提高规划设计的质量,使得城市改造区的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保持一致。

03、邺城:是曹操为加强其后方根据地建立的都城,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漳河沿岸,其平面为横长方形,城市中间有一条通向东西主要城门的干道,将城市分成两半部分,北半部全为统治阶级专用地区,正中宫城,宫城东为一组宫殿官署,再东则为戚里。

宫城西为铜雀院,供王室专用的园林,靠近西城为粮食武器库。

东西轴南半部为官衙和一般居住区,划分为若干方正的坊里,有三个市还有手工作坊。

城中水系由城西北引漳河水,宫殿建筑群布置严整。

邺城分区明确,将中轴对称的手法由一般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对后世都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04、精明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人意识到“郊区化”发展带来的问题,城市畸形蔓延。

1997年美国马里兰州州长首先提出精明增长的概念:实现精明增长是目标,实施增长管理是手段。

其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

精明增长是一项综合的应对“城市蔓延”的发展策略,目标是通过规划紧凑型社区,发挥已有基础设施的效力,同时也是一项交通和土地利用综合考虑的政策。

经济学专有名词解释汇总

经济学专有名词解释汇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学专有名词解释:
1.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国际贸易等。

2.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等。

3.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给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不同商品组合。

4.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5.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相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具有更高的效率。

6.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7.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8. 市场均衡: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状态,此时价格和数量达到稳定。

9.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10.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实际获得的收入与他们愿意接受的最低收入之间的差额。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学专有名词解释,经济学领域还有很多其他的专有名词和概念。

如果你对特定的经济学名词有疑问,可以提供更具体的信息,我将尽力为你解答。

历年新闻理论真题名词解释盘点

历年新闻理论真题名词解释盘点

历年新闻理论真题名词解释盘点1、新闻与信息(1991)( 1993)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信息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包括一切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知识,期刊,资料等,新闻是信息的一部分。

2、“有偿新闻”(1991) 是企事业单位,组织或个人以酬金或实物等方式报偿新闻机构,以换取一定的新闻作品,版面,播出时间,为该人或该单位及其产品,社会活动进行宣传的所谓的“新闻报道”,往往带有浮夸虚伪的成分,损害新闻真实性。

3、舆论监督(1991)( 1999)( 2005) 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

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

4、新闻真实性(1991)( 199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与文学相区别最重要的特征,包括具体真实(微观真实)和整体真实(宏观真实)。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报道中反映的情况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5、“集体的组织者”(1991)( 1993) 指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既是参与社会变革的产业,更是担负道义的伟大事业,在这个意义上,肩负特殊社会重任的新闻媒介不能满足于反映社会现实,而应充当“集体的组织者”的角色,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主动承担舆论引导的历史使命。

6、新闻客观性(1993)( 2005) 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

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要求。

7、客观报道(1993) 是新闻本源对新闻实践的要求,就是依据事物的是非曲直如实的报道新闻。

8、客观主义(1993) 一种标榜“超阶级”“无党性”,主张对社会现实进行“纯客观”的报道和评述的资产阶级新闻观点。

9、新闻本源(1993)( 2000)( 2001) 即新闻的客观来源,是新闻报道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在事实和新闻的关系当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新闻是事实的派生物,对事实可以进行能动的反映和报道。

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汇总(全集)名词大全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及其应用》历年名词解释汇总
课程代码:03142
第一章互联网概述
1.互联网(p25)
答:互联网又称因特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集合,( l 分)以TCP/I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 l 分)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l 分)
2.计算机网络(p32)
答: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l分)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分)
3.网络体系结构(p34)
答:是用层次结构设计方法提出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

也就是说,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能完成的各种功能的精确定义。

4. Intranet网络(p40)
答:是基于Internet 的TCP/ IP 协议构建的企业内部网络,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纯局域网,不与外网互连;另一种是与外网有限互连,即在局域网与互联网互连处连接有防火墙等安全设备,以保证内部网络信息安全。

第二章互联网技术
1.DNS(p60)
答:DNS实际上是一个服务器软件,(l分)运行在指定的计算机上,(l分)完成域名和IP 地址之间的转换。

(1分)
2.IP组播技术(p63)
答:IP 组播(也称多址广播或多播)技术,是一种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组播源)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台主机(一次的,同时的)的TCP/IP网络技术。

(3 分)
第三章网络技术基础
1.中继器(p86)
答:是局域网环境下用来延长网络距离的互连设备,工作于OSI的物理层,对在线路上衰减的信号具有放大再生的功能。

2.动态交换(p90)
答:动态交换是指在一个系统内同时存在许多点对点会话(l分),在不改变标准以太网节点设备的同时,提高网络的带宽(2分)。

3.虚拟局域网(p92)
答:虚拟网络(VLAN )是把处于同一桥接网络上的不同主机及网络设备逻辑地分割成不同的组,( 1 分)组与组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就避免了不同组间相互干扰,也保证同一组内数据的安全。

(2 分)
第四章网络应用技术
1.远程登录(p111)
答:远程登录(Telnet )是指用户计算机通过网络注册到另一台远程计算机上,( 2 分)允许使用远地系统的资源。

(l 分)
2.网络社区(p124)
答:是指以论坛(BBS )为基础核心应用,包括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络互动平台,同一主题的网络社区集中了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

3.网络电话(p129)
答:网络电话(IP Phone)是利用互联网作为传输载体,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普通电话与普通电话、计算机与普通电话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的技术。

4.电子商务(p136)
答:是指在网络上通过计算机进行业务通信和交易处理的相关商务活动。

5.外置网络打印服务器(p142)
答:外置网络打印服务器与网络相连(l分),打印机通过打印服务器的并口或串口与网络间接相连(2 分)。

第五章网络应用制作技术
1.分布式数据库(p172)
答:分布式数据库是指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系统结构集中的数据库。

第六章常用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域名解析器(p189)
答:域名解析器是在客户方负责查询域名服务器,解释域名服务器应答,并将查询到的有关信息返回请求的程序或用户。

2.BBS(p206)
答:是一种很流行的信息服务系统,(2分)它实际上是一个远程访问服务器,分布在各地的用户可以自由连接到这个服务器上,互相交换信息,还可以享受其提供的娱乐服务。

(3分)
3.代理服务器(p221)
答:相当于一个中间人,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向互联网网站提出的网络服务请求都由它代为办理,由它向网站提出服务请求,得到服务后,再将服务转发给局域网中提出请求的计算机。

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管理技术
1.计算机安全(p231)
答:是指保护数据处理系统而采取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会因偶然或人为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密。

2.数据加密(p233)
答:数据加密就是通过加密系统把原始的数字信息(明文),按照加密算法变换成与明文完全不同的数字信息(密文)。

3.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p233)
答:SHTTP是常用的WWW 安全传输技术,它定义了信息的封装、加密、密钥传输、认证传输及信息过滤等功能。

4. PGP(Pretty Good Privacy)技术(p234)
答:是一种基于RSA加密技术的邮件加密系统,主要用于防止非授权者对邮件的阅读和修改,同时还能为邮件提供数字签名以保证邮件的真实性。

5.PKI技术(p235)
答:PKI 技术就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是CA 认证、数字证书、数字签名以及相关安全应用组件模块的集合。

6.拒绝服务攻击(p242)
答:是指占据了大量的系统资源,没有剩余的资源给其他用户,系统不能为其他用户提供正常的服务。

7.防火墙(p242)
答:是一个位于局域网和外网之间,或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硬件设备。

主要是对流经的通信流量进行访问控制,过滤和阻断未经容许的访问。

8.入侵检测技术(p246)
答: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3分)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

(2分)
9.负载均衡(p266)
答:负载均衡是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拱服务而无须其他服务器的辅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