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第十五讲维特根斯坦XXXX
西方哲学智慧课后作业答案

作业标题:智慧的痛苦(一)1在西方,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以下哪个属性?∙A、普遍性∙B、必然性∙C、独立性∙D、科学性正确答案:C2在西方哲学史中,古代哲学即古希腊哲学。
正确答案:√3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古典哲学不包括以下哪位哲学家的思想?∙A、柏拉图∙B、卢梭∙C、苏格拉底∙D、哈贝马斯正确答案:D4哲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大约有多少年的历史?∙A、一千多年∙B、两千多年∙C、三千多年∙D、四千多年正确答案:B5哲学是一门具有普遍性而不具有必然性的学科。
正确答案:×6《西方哲学十五讲》的作者是谁?∙A、张志伟∙B、张汝伦∙C、邓晓芒∙D、甘阳正确答案:A7黑格尔是哪个国家的?∙A、德国∙B、英国∙C、法国∙D、英国正确答案:A8哲学是什么至今为止仍未有统一的定论。
正确答案:√9哲学不具备一门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正确答案:√10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被称为∙A、古希腊哲学∙B、中古哲学∙C、近代哲学∙D、现代哲学正确答案:B11西方哲学分期中,古希腊哲学的时间是∙A、公元六世纪以前∙B、公元前六世纪以前∙C、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D、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十世纪正确答案:C12“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正确答案:×13在本课程中,西方哲学史被划分为四个阶段正确答案:√14以下关于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A、哲学没有统一的标准∙B、哲学为我们确立了价值取向∙C、哲学和自然科学存在界限∙D、哲学是一门科学正确答案:D15科学知识并不是中性的。
正确答案:√16科学知识和技术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正确答案:√17哲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作业标题:智慧的痛苦(二)1科学知识的研究对象一般具有以下哪种特性?∙A、实用性∙B、盈利性∙C、可推理性∙D、现实性正确答案:D2哲学是带有乌托邦性质的。
正确答案:√3学哲学肯定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
西方哲学智慧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哲学是城邦的女儿
首先,城邦制度意味着话语具有压倒其他一切权力手 段的特殊优势。话语成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国家一切权力的 关键,指挥和统治他人的方式。于是原来那些由国王解决的 属于最高领导权范围的涉及全体人利益的问题,现在都交给 了论辩的艺术,通过论战来解决。
其次,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都被赋予了完全的公 开性,甚至可以说只有当一个公共领域出现时,城邦才能存 在。最后,那些组成城邦的公民,不论他们的出身、地位和 职务有多么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同类人”。
二、哲学的诞生
哲学与神话
哲学从宗教神话止步的地方开始思考。
命运--必然性--规律
“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由此生成的也是它们灭 亡后的归宿,这是命运注定的。根据时间的安排, 它们要为各自对他物的损害而互相补偿,得到报 应。” --阿那克西曼德
XX学院 XX 专业
西方哲学智慧
【全套课件】
授课人:XX XX
精品课程
目录
第1章 智慧的痛苦
第2章 哲学的诞生 第3章 苏格拉底的问题 第章 柏拉图的理念论 第5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6章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精品课程
目录
第7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8章 主体性的觉醒 第9章 大陆唯理论 第10章 英国经验论
对话=辩证法
1、问 2、对 题 话
3、理 解
带有理想性,哲学的世界就是“乌托邦”。 哲学家们不满足于现实世界,所以在此之上营建了 一个理想世界。
公元前六世纪米利都的泰勒斯有一天仰观天 象,不留神掉到了井里,旁边的女仆嘲笑他:连 眼前的东西都还没有看清楚,却想知道天上的事! 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由此开始:我们人类恰 恰是一些不只关注眼前的事情,同时也关注未来, 关注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的生物。
西方哲学智慧所有课后作业答案

作业标题:智慧的痛苦(一)1在西方,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以下哪个属性?•A、普遍性•B、必然性•C、独立性•D、科学性正确答案:C2在西方哲学史中,古代哲学即古希腊哲学。
正确答案:√3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古典哲学不包括以下哪位哲学家的思想?•A、柏拉图•B、卢梭•C、苏格拉底•D、哈贝马斯正确答案:D4哲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大约有多少年的历史?•A、一千多年•B、两千多年•C、三千多年•D、四千多年正确答案:B5哲学是一门具有普遍性而不具有必然性的学科。
正确答案:×6《西方哲学十五讲》的作者是谁?•A、张志伟•B、张汝伦•C、邓晓芒•D、甘阳正确答案:A7黑格尔是哪个国家的?•A、德国•B、英国•C、法国•D、英国正确答案:A8哲学是什么至今为止仍未有统一的定论。
正确答案:√9哲学不具备一门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正确答案:√10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被称为•A、古希腊哲学•B、中古哲学•C、近代哲学•D、现代哲学正确答案:B11西方哲学分期中,古希腊哲学的时间是•A、公元六世纪以前•B、公元前六世纪以前•C、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D、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十世纪正确答案:C12“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正确答案:×13在本课程中,西方哲学史被划分为四个阶段正确答案:√14以下关于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A、哲学没有统一的标准•B、哲学为我们确立了价值取向•C、哲学和自然科学存在界限•D、哲学是一门科学正确答案:D15科学知识并不是中性的。
正确答案:√16科学知识和技术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正确答案:√17哲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作业标题:智慧的痛苦(二)1科学知识的研究对象一般具有以下哪种特性?•A、实用性•B、盈利性•C、可推理性•D、现实性正确答案:D2哲学是带有乌托邦性质的。
正确答案:√3学哲学肯定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
西方哲学十五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十五讲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十五讲》是一本介绍西方哲学的读物,本书分为十五讲,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主要的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观点。
下面是我对每一讲的读书笔记。
第一讲:希腊哲学的奇迹这一讲主要介绍了希腊哲学的起源和基本特点。
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它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和思辨性,这与古希腊社会的特点相对应。
希腊哲学家注重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并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哲学观点。
其中,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是希腊哲学的两个重要方面。
第二讲:柏拉图的不朽思想本讲详细介绍了柏拉图的哲学观点。
柏拉图以其形式本体论和理念哲学而著名。
他认为真理存在于理念的世界,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一种影子。
他还提出了思想家王国的观念,即理念统治者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关于道德和政治哲学的理论。
第三讲: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他对逻辑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他主张通过逻辑来进行推理和论证,他的分类学和演绎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科学和哲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中世纪的哲学思想。
第四讲:波义耳的变革本讲介绍了笛卡尔、休谟和康德等思想家对西方哲学的重要影响。
笛卡尔是第一个在哲学上试图建立一个无疑真理的思想家,他的“我思故我在”成为现代欧洲哲学的基础。
休谟则对知识和认识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我们的知识只是基于习惯和经验的。
康德则试图合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了他著名的“理性的边界”。
第五讲:黑格尔与历史辩证法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哲学家,他对历史辩证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认为历史是逐步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动力。
黑格尔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关于社会和历史的观点。
第六讲:尼采的力量哲学尼采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他对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维特根斯坦_一个西方哲学的幽灵讲解

维特根斯坦:一个西方哲学的幽灵江怡著今年4月29日,是维特根斯坦逝世50周年的日子。
他在弥留之际说过的那句让后人难以揣摩的话似乎又在我们耳边响起:“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我曾向不少西方哲学家询问,,他们会是谁。
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对我说,无论其他人是谁,。
我在英国访问期间也惊奇地发现,,居首,这还不包括那些其他主题、一个深刻印象:,,无时不有。
用达米特的话说,。
甚至可以说,没有维特根斯坦,当,“维特根斯坦现象”,当然也就不。
那么,我们这样说是不是过分夸大了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了呢?是不是有爱屋及乌之嫌呢?有的哲学家就曾提出过这样的怀疑,甚至认为维特根斯坦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后人如此厚待,因为无论是在人品上还是在学术上,维特根斯坦都算不上伟大和崇高,如英国哲学家格雷林等人。
更有哲学家将这种把原本并不伟大的人或物说成是伟大的现象称作“维特根斯坦现象”,这更反映了这些哲学家对维特根斯坦在当代哲学中引起的这种影响所表现出的不满,如我国哲学家邱仁宗等人。
当然,反对和不满只是哲学家们对维特根斯坦的态度,这些并没有削减维特根斯坦哲学本身的价值。
那么,他的哲学价值何在呢?其实,我们从当代哲学的文献中就已经看到了这种价值的存在,从他那游荡的哲学幽灵中就已经感受到这种价值的重要。
我们习惯于把对价值的认定看作一种褒扬的方式,却不知价值的存在往往在于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就维特根斯坦而言,他的哲学恰好有着这样的双面效应: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分析哲学的产生以及语言哲学的最终形成,都植根于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而从消极方面来说,后现代哲学思潮对哲学的消解以及“哲学终结论”的再度泛起,又都与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
可以说,维特根斯坦是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留在西方哲学史记录中的。
仅此一点,我们就无法对他的哲学的历史地位提出置疑。
“维特根斯坦现象”的提出,既是对类似现象的深层反思,更是对维特根斯坦个人的一种具有明显倾向性的评价。
维特根斯坦哲学(整理)

“把日常名称归结为摹状词的本体论意义 就是把日常事物归结为事实。” (教材)
24
2.所发生的事情—事实—乃是事态的存在。 (T.2)(中译本P23:“那发生的东西,即 事实,就是原子事实的存在。”
事实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事态,即时间、 空间、性质等的存在状态。
40
第二章 后期维特根斯坦
参考文献: 1. 维氏:《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1 2. 维氏:《论确定性》,张金言译,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M.麦金:《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
>》,李国山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
一个图式要能描述一个事实,须满足两个 必要条件:
27
1.图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外界现象的每一组 成部分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联结图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方式必须 与联结被描述的现象的结构相一致。这种 结构被称之为“图式的形式”,可叫做 “图式结构与现象结构的同构关系”。
28
维特根斯坦强调,图式的本质特征是逻辑 特征。事实的空间关系在图式中可以用逻 辑符号来表示。
“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 默。”(T.7)
37
我们不能说,但我们能体验。 生活把意志与世界联系起来。“生活与世
界是同一的”。“幸福之人的完全不同于 不幸之人的世界。”(T6.43)不同的人决 定了他们对世界的不同理解。 理解世界的意义就是洞察生活的价值。
38
“世界的意义存在于世界之外。在世界里 的一切都是按照其本来面目而存在、而产 生的:没有价值存在于世界之中。” (T.6.41)
维特根斯坦

• 《1914-1916年笔记》,1979 • 《蓝皮书与棕皮书》The Blue and Brown Books ,
1958 • 《哲学研究》(英文版: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德文版: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 《逻辑哲学论》全文由七个部分组成,这七 个论题按内容可以分作四个方面,即关于世 界的逻辑构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关于命 题与世界关系的“图像论”、关于基本命题 的真值函项理论和关于不可说的神秘之物。
一、语言图象论
• 两个对称的系统:一个是关于“世界” 的存在系统,一个是关于命题或语言的 逻辑系统
• 《文化与价值》,冯·赖特编,许志强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 。
• 马尔康姆: • 《回忆维特根斯坦》 • (Norman Malcolm,
• Ludwig Wittgenstein: • A Memoir), • 李步楼、贺绍甲 译, • 商务印书馆,1984
• 德里克·贾曼 • 《维特根斯坦》 • 1993年上映
• 语言是关于世界的图像,每一个命题都是描 述一个事实的图像,语言是一个由无数小图 像按照逻辑结构组合而成的大图像。
• 一个图像能够描述一个事实,至少要满足两 个条件:第一,图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外界 现象的每一组成部分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图 像关系);第二,联结图像各个组成部分的 结构方式必须与联结被描绘的对象的个够相 一致(图像的形式)。
• “为了能够表达逻辑形式,我们必须能够 和命题一起置身于逻辑之外,也就是说 置身于世界之外。”
二、意义理论
• “全部哲学是语言批判” • 名称无意义,命题才可能有意义,命题是意义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五讲维特根斯坦(XXXX)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9 :53:4 809:5 3:480 9:53Saturda y, October 17,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 0.172 0.10.1 709:5 3:480 9:53: 48Oct ober 17,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 7日上 午9时5 3分20. 10.17 20.10 .17
维特根斯坦在前言中说,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 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可以说的都可以说清楚,对 于不可以说的就必须保持沉默。因此本书想要为思 想划一个界限,或者毋宁说,不是为思想而是为思 想的表达划一个界限。因为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 我们就必须能够想到这界限的两边(这样我们就必 须能够想到把不可能想的东西)。因此这界限只能 在语言中来划分,处在界限那一边的东西纯粹是无 意义的东西。
一个在理论上困惑的哲学家,就象一个想 到屋外去却找不到门的人,或是一只误入捕蝇 瓶到处碰壁想飞出去的苍蝇。维特根施坦认为 他的哲学就是为到处碰壁的苍蝇指出飞出去的 道路(第309节)。
药方
治疗哲学病的办法就是把语词的使用从形而 上学的方式返回到日常语言的使用方式中去, 即对哲学问题进行日常语言的分析,按照日常 语言中使用的意义来理解和使用各种哲学范畴。 “必须把语词从它们的形而上学的用途带回到 它的日常用途中来”(第116节),“哲学绝不 能干涉语言的实际使用,而只能描述语言的实 际使用”(第124节)。
“我以为,哲学问题在根本上已 经最后地解决了。如果我的这个信念 不错的话,则这本著作的价值就在于 它指出了,解决了这些问题,所得是 如何之少” 。
“我先前曾感到他的书里有一股神 秘主义的味道,但当发现他成了一个 彻头彻尾的神秘主义者时,我很惊 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象论
最基本的经验事实是经验世界的“事态”,在 语言中与“事态”对应的是“基本命题”,“基本 命题”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它是由几个语词按照 一定的逻辑语法构成的。由几个“事态”构成一个 复合事实,一切事态和复合事实构成整个经验世界。 与此相对应,几个基本命题构成复合命题,一切基 本命题和复合命题构成整个复杂的语言系统。因而 语言或者严格说来是命题“描写”或“摹写”经验 事实,它们是经验事实的“图象”或“形象”。
经 验――语 言
︱
︱
事 态――基本命题
︱
︱
复合事态――复合命题
︱
︱
经验世界――语言系统
语言与世界是“重合的”,我的语言就 是我的世界的界限。从这一观点出发,维特 根斯坦提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唯我论”: 由于世界――经验世界――与我的语言具有 对应关系,因而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 也可以说“自我”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
“我以为,哲学问题在根本上已 经最后地解决了。如果我的这个信念 不错的话,则这本著作的价值就在于 它指出了,解决了这些问题,所得是 如何之少” 。
“我先前曾感到他的书里有一股神 秘主义的味道,但当发现他成了一个 彻头彻尾的神秘主义者时,我很惊 讶”。
--罗素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中的确具有神秘主义的因素。 在他看来,语言所及的世界是广袤的黑暗中的一点 烛光,我们只能知道(描述、表达、思想)烛光所 及的狭小范围,在此界限之外是不可见的黑暗。真 正动人心弦、充满魅力的是那广袤的黑暗,然而我 们却只能述说光明,对黑暗保持沉默。罗素说维特 根斯坦是神秘主义者,他的眼光确实敏锐。
(1)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2)发生的事情,即事实(Tatsache),是诸事态的存
在(das Bestehen von Sachverhalten)。 (3)事实的逻辑图像(Bild)是思想。 (4)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5)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 (6)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是[P,ξ,N(ξ)]。 (7)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就必须保持沉默。
后期:《哲学研究》
维特根施坦在《逻辑哲学论》一书出版之后 曾经退出江湖,因为在他看来哲学问题都被他解 决了,在哲学上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于是 他改行去作小学教师。但是20年代后期他又重返 哲学,而且在批判自己过去的哲学的基础上对语 言进行了新的探讨。维特根施坦于1951年去世后 留下了几万页手稿,编辑出版的代表作是《哲学 研究》。
所以,人生的意义问题是无意义的。不过这种无意 义的表达式不是无意义的,“我用它们来超越世界,也 就是说,超越有意义的语言。我的整个倾向以及我相信 所有试图写或谈论伦理学和宗教的人的倾向都是要冲出 语言的界限。但要冲出我们笼子的四壁是完全、绝对地 无指望的。只要伦理学是由于想要说一些关于人生的最 终意义、关于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有价值的东西而产生, 它就不能是一门科学,它所说的无论如何都不增加我们 的知识。但它是人类内心一种倾向的证明,我个人对这 倾向不禁深怀敬意,终身不会嘲笑它”。(《伦理学讲 演》)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前期:《逻辑哲学论》 后期:《哲学研究》
《逻辑哲学论》
前期的维特根斯坦相信,哲学家们之所以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源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 经常会出错。为此他试图建立一种严格精确的 人工语言来纠正日常语言,防治哲学家犯错误。
《逻辑哲学论》是一部极富原创性的经典 著作,虽然它只有80页。整部书由一系列短小 精悍的评注性命题组成,并用十进制来标志这 些命题,如1.1、1.2是对命题1的评注,依此 类推,1.1.l。1.1.2等是对命题1.1的评注。
维特根斯坦在前言中说,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 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可以说的都可以说清楚,对 于不可以说的就必须保持沉默。因此本书想要为思 想划一个界限,或者毋宁说,不是为思想而是为思 想的表达划一个界限。因为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 我们就必须能够想到这界限的两边(这样我们就必 须能够想到把不可能想的东西)。因此这界限只能 在语言中来划分,处在界限那一边的东西纯粹是无 意义的东西。
第十五讲 维特根斯坦
张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009年12月
维特根斯坦(L. Wittgenstein,1889-1951)
生于1889年……
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 希特勒
要想确定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渊源是十分困难的, 他不是“科班出身”的哲学家,原来学的是航空工程, 在设计飞机喷气发动机和推进器时,因为需要大量使 用数学而对纯粹数学发生了兴趣,进而开始研究数学 的基础问题。维特根斯坦为此向弗雷格求教,而弗雷 格则把他推荐给了罗素。他先是做罗素的学生,后来 成了罗素的同事。除此之外,影响维特根斯坦思想的 有叔本华、克尔恺郭尔、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 (或许经过叔本华亦包括康德和佛教),还有威 廉·詹姆斯的《宗教经验种种》。
维特根斯坦给L·V·费克的信:
“这本书的观点是一种伦理的观点。我一度想写在 序言里的一句话,事实上并没有写。但现在我要在这里 把它给你写出来,因为它对你来说也许是了解这本著作 的一把钥匙。当时我要写的是:我的著作由两部分组成: 写在这里的再加上所有我没写的。正是这第二部分是重 要的部分。我的书可以说是从内部给伦理的东西的范围 划分了界限。我相信这是划定那些界限唯一严密的方法。 总之,我相信,当代许多其他人正在那里空谈,而我已 在我的书里通过对它保持沉默把一切牢固地放在适当的 位置上了。……我要推荐你读一下序言和结论,因为它 们最直接地表达了这本书的观点”
“我们觉得,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被解答, 人生的问题还没有触及到。当然那时不再有问题留下 来,而这恰好就是解答”(6·52)“人生问题的解答在 于这个问题的消除”(6·521)。
因为“世界和人生是一个东西”(5·621)“我就 是我的世界(小宇宙)”(5·63)。
我们的语言的界限也就是世界的界限,换言之,我们 的世界是语言所及的世界,所以说“我就是我的世 界”――“世界和人生是一个东西”。如果我们追问 “人生的意义”,也就是追问世界的意义,而“世界的 意义在世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