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诊断报告模板
放射检查报告单模板

放射检查报告单模板篇一:X射线机性能检测报告模板检测报告编号:QCJC-xxxxx-xxxxxx检测项目:单位名称:检测类别:报告日期: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xxxxxxxxxxxxx 状态检测 XX年x月x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报告一. 项目基本情况1. 委托单位和检测单位委托单位:地址:邮编:负责人:联系人:电话:检测单位:地址:邮编:法人:资质证书编号:电话:2. 检测时间: XX年8月7日3. 检测项目: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4. 检测和评价依据:检测方式:现场检测检测类型:状态检测(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XX年1月(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XX (3)《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76-XX5.性能检测设备6. 主要检测仪器7. 检测质量保证措施:(1)合理选择检测项目。
(2)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实施。
(3)每年定期在有资质的单位对检测仪器进行检定或校准,在其有效期内使用。
(4)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检测人员均经过培训上岗。
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操作。
(5)严格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检测工作程序。
(6)检测数据和报告严格实行四审三校制度。
二、检测结果:(1)基本情况设备名称:生产厂家:技术参数:(2)现场照片牙片机福建梅生 65kV、规格型号: MS(来自: 小龙文档网:放射检查报告单模板)D-Ⅲ出厂日期: XX年9月设备编号: 004966 牙片机(3)检测结果表福建梅生MSD-Ⅲ型牙片机性能检测结果三. 结论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对该单位的牙片机进行了影像质量控制指标检测,所测各项技术参数符合WS76-XX《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的要求。
XX年月日检测人:审核人:签发人:签发日期:篇二:放射科(普放)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医学影像学资料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和(或)功能改变。
放射科报告模板

放射科报告模板篇一:放射科报告书写范文普通X线检查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普通X线检查的重要性在改变,部分的检查项目与检查技术已由CT、MRI与DSA替代。
尽管如此,我们仍认为普通X线检查与诊断仍是整个放射科影像诊断的基础,我们仍建议要对普通X线表现要作全面的描述与讨论。
以下就普通X线常用各个系统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作一描述,供作参考。
一、胸部X线报告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
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
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
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1、平片:(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
(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
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
(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
(5)膀胱充盈情况。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
3、逆行肾盂造影(RCP)(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
(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4、膀胱造影(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影像诊断病例报告范文

影像诊断病例报告范文一、概述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供病灶的形态和位置,还能提供关于病变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的信息。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一位病人的影像学表现,以及给出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建议。
二、病人信息本病例报告描述的病人为一位50岁女性,因慢性咳嗽、血痰和乏力6个月来就诊。
她无肥胖、吸烟史及其他病史。
三、临床表现病人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血痰、体重减轻和乏力。
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四、影像学检查1. 胸部 X 光片:双侧上肺野见多发散在的结节状阴影,最大直径约2厘米,可见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心脏大小、形态正常。
2. 胸部 CT 扫描:双侧上叶见多发结节影,周边可见磨玻璃密度改变以及结节间隔增厚,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
3. 胸部 PET-CT 扫描:多发代谢活跃灶位于双上肺野,最大SUV值(标准摄取值)为6.8,周边磨玻璃密度影表现代谢低下。
五、影像学诊断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双侧上肺野多发结节状病变,需进一步评估。
六、诊断鉴别1. 肺结核:可引起多发结节阴影,但症状常伴有低热、盗汗和食欲减退,结节内常见坏死区。
2. 肺恶性肿瘤:肺癌、转移瘤等可引起多发结节,需排除。
3. 肺炎性假瘤:罕见的炎症性肿瘤,CT 表现可与肺癌相似,但常能见到钙化灶,核素显像或PET-CT 可有所提示。
七、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建议根据初步影像学表现,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1. 胸部穿刺活检:可通过经皮穿刺或内窥镜下行取材,结合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2. 血液检验: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肿瘤标志物等,协助明确病因。
3. 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纳米技术等对病变范围和特点进行进一步评估。
八、讨论本病例中患者表现为双侧上肺野多发结节性病变,根据不同的临床可能性和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鉴别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确立后,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好的临床决策依据。
同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影像技术的应用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放射科CT诊断报告模板

放射科CT诊断报告模板1.头颅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脑液腔系统未见变形、扩张,中线结构未见移位,所示颅骨结构未见异常。
动脉硬化性脑白质病并多发脑梗塞CT表现: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多发斑片状密度减低区,边界不清,双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区见多个点片样低密度灶,大脑半球脑沟略宽深,脑室系统略扩张,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脑出血:脑实质内???侧基底节区近侧脑室前角处可见高密度区,范围约为???×???cm,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区。
侧脑室受压移位。
侧脑室内见高密度液平。
脑挫伤:???额叶及???颞叶可见不均质密度影,以低密度为主,范围约???×???cm。
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
脑室、脑池、脑沟未见明显扩张。
颅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部软组织肿胀。
小血管性脑缺血并多发脑梗塞: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灶,边界不清。
双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区见多个点片样更低密度灶。
大脑半球脑沟略宽深。
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脑室系统未见异常。
基底节区梗塞:?侧基底节区见点片状低密度灶,边界欠清,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脑液腔系统无明显增宽,中线结构无移位。
脑内多发缺血灶:???侧基底节、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区见多发点片状低密度灶,边界欠清,脑液腔系统无明显增宽,中线结构无移位。
脑萎缩:脑回变薄,脑沟脑裂加深,脑室系统扩大。
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垂体CT扫描未见异常:鞍区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垂体内未见异常强化区,垂体未见局限性突起,垂体柄未见增粗及偏移。
鞍区骨质未见破坏。
垂体微腺瘤:垂体显著强化,密度欠均匀,其???侧部可见一低密度区,大小约为???mm,局部突起。
垂体柄增粗且向???偏移。
鞍区骨质???未见破坏。
顶深部小缺血灶:侧顶深部见小点状低密度灶。
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
脑室系统未见异常。
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所示颅骨未见异常。
额部脑膜瘤:???部颅骨内板下见一半球形高密度影,大小约???X???cm,边界清晰,以广基底与颅骨内板相连,病灶呈明显强化。
影像报告模板

影像报告模板一、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岁民族,XXX 住院号,XXXXXX 床号,XXX。
二、临床资料。
主诉,XXXXX。
现病史,XXXXX。
既往史,XXXXX。
个人史,XXXXX。
家族史,XXXXX。
体格检查:XXXXX。
三、影像学检查结果。
1. X光片/CT/MRI/超声等检查部位,XXXXX。
影像学表现,XXXXX。
诊断意见,XXXXX。
2. X光片/CT/MRI/超声等检查部位,XXXXX。
影像学表现,XXXXX。
诊断意见,XXXXX。
3. X光片/CT/MRI/超声等检查部位,XXXXX。
影像学表现,XXXXX。
诊断意见,XXXXX。
四、影像学诊断意见。
1. 主要诊断,XXXXX。
2. 次要诊断,XXXXX。
3. 鉴别诊断,XXXXX。
五、诊疗经过。
1. 治疗方案,XXXXX。
2. 用药情况,XXXXX。
3. 治疗效果,XXXXX。
六、出院情况。
1. 出院诊断,XXXXX。
2. 出院医嘱,XXXXX。
3. 门诊复查时间,XXXXX。
七、医生签名,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以上为影像报告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撰写影像报告时,需要注意临床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的诊断意见。
同时,在诊疗过程中也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出院情况,以便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观察和评估。
希望医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影像报告模板的要求进行撰写,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放射科报告模板

放射科报告模板篇一:放射科报告书写范文普通X线检查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普通X线检查的重要性在改变,部分的检查项目与检查技术已由CT、MRI与DSA替代。
尽管如此,我们仍认为普通X线检查与诊断仍是整个放射科影像诊断的基础,我们仍建议要对普通X线表现要作全面的描述与讨论。
以下就普通X线常用各个系统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作一描述,供作参考。
一、胸部X线报告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
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
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
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1、平片:(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
(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
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
(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
(5)膀胱充盈情况。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
3、逆行肾盂造影(RCP)(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
(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4、膀胱造影(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ct诊断报告模板

ct诊断报告模板
CT诊断报告模板。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岁。
临床诊断,XXX。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临床症状描述:
患者主要症状为XXX(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病程XXX(如几天、几周、几个月等),伴随XXX(如发热、咳嗽、胸痛等)。
检查部位及方法:
本次检查部位为XXX(如头部、胸部、腹部等),采用XXX(如增强CT、平扫CT等)方法。
影像表现:
1. 检查部位的正常结构,(如脑组织、肺部、肝脏等)形态大小、密度、信号均匀,无明显异常。
2. 异常表现及定位,(如肿块、出血、梗塞、炎症、积液等)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程度等具体表现。
3. 其他特殊发现,(如钙化灶、囊肿、结石等)具体描述。
结合临床,考虑诊断:
根据以上影像表现,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考虑以下可能诊断:
1. 主要诊断,XXX(如脑卒中、肺部感染、肝脏肿瘤等)。
2. 鉴别诊断,XXX(如脑肿瘤与脑膜炎鉴别、肺炎与肺结核鉴别等)。
诊断意见及建议:
1. 诊断意见,XXX(如脑卒中、肺部感染、肝脏肿瘤等)。
2. 诊疗建议,XXX(如血管内溶栓治疗、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
结论: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出以上诊断意见和建议。
备注:
1. 本报告仅供临床参考,具体诊疗方案应结合临床全面评估。
2. 本报告由XXX医院放射科医师XXX出具,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我院联系。
以上就是本次CT诊断报告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放射诊断报告模板

放射诊断报告模板1. 患者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门诊号•检查日期2. 报告时间•报告日期3. 检查部位•部位名称(例如:头部、胸部、腹部等)4.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名称(例如:X光、CT、MRI等)•使用的设备型号5. 检查结果在这一部分,记录详细的检查结果,可以按照不同部位或系统进行分段描述。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以下内容:5.1 头部•头颅结构是否正常•颅骨是否有骨折或骨质改变•脑部是否有血肿、瘤块、卒中等病变•神经系统是否正常5.2 胸部•纵膈是否正常•肺部是否有斑点状阴影、结节、肿块、积液等病变•心脏及大血管是否正常•胸部骨骼是否异常5.3 腹部•胃肠道是否正常•肝脏、胆囊、胰腺、脾脏是否正常•肾脏、膀胱、生殖器官是否正常•腹腔是否有积液或其他异常5.4 骨骼•骨骼是否有骨折、骨质疏松、肿瘤等异常•关节是否正常•脊柱是否有异常5.5 其他部位根据具体检查部位的不同,描述相应的结论和异常情况。
6. 结论根据检查结果的分析,给出综合性的结论。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正常或未见明显异常•异常结论的具体描述,例如病变位置、大小、性质等•定性诊断,例如炎症、肿瘤、感染等•引起异常的原因或可能的病因分析7. 注意事项•若发现异常情况或诊断需进一步确诊,请及时转至相关科室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8. 接诊医生•医生姓名•医生职称•医院名称以上是放射诊断报告模板的基本要求,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在编写报告时,注意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并确保准确传达检查结果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诊断报告模板
篇一: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1、一般项目完整,登记时必须准确登记检查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申请医生。
住院病人要准确登记住院科室、床号、住院号。
打印报告才能准确反映上述各项目。
2、平片、CT报告正文上方必须标明检查部位、方位、检查名称。
如‘右膝正侧位片’、‘胸部CT轴位平扫+增强扫描’。
特检、MR只标出检查部位、名称。
3、对病变的描写要客观准确,表达清楚,说明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内部结构、边缘,增强扫描者(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放射科诊断报告模板)说明增强程度及特点。
正常部分按顺序提及重要的阴性征象,特别是与临床疑诊有关的。
必须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可出现俗称等非专业用语、外文缩写、诊断名词。
4、诊断结论要准确,与描写内容相符,应包括部位、病名、并发症。
病名要写全名,不能用缩写(如‘支扩’)。
诊断不明确的按可能性从大至小可用‘考虑XX’(或‘符合XX影象学表现’)、XX可能、XX?,不能列出任何病名者可写出主要异常征象。
对临床疑诊而无相应疾病表现者,应特
别提示。
5、审核下级医生的报告时,要复核阳性征象和重要的阴性征象,修改所有错误及不妥之处。
描写中错漏较多时可退回重写。
6、并考虑上次影像学诊断是否合适,如认为不妥,应与上次报告医生勾通商讨,如不能达成一致,应由上级医生决定。
如无充分证据,不可随意更改影像学诊断。
诊断结论之后应提示本次检查与上次检查所见的变化。
篇二:放射报告模版
循环系统
先天性心脏病
心房间隔缺损
主动脉结小,肺动脉突隆,心左缘圆隆,心右缘向肺野突出,右心房段延长。
两肺血管纹理增多增粗,呈明显肺多血改变,右下肺动脉宽径约。
心房间隔缺损(二孔型)。
心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结小,肺动脉平直,心影明显向左增大,心尖部向下延伸,心胸比率。
两肺纹理增粗,右下肺动脉宽径。
心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结增大,肺动脉段明显突隆,心影明显向两侧增
大,以左侧为著,心影呈“葫芦形”改变,心胸比率。
右下肺动脉宽约,两肺血管纹理增多增粗,显著肺多血改变。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隆,心影向两侧扩大,心尖圆隆上纤细稀疏,肺野清亮,明显肺少血改变。
肺动脉瓣狭窄。
法洛四联症
右上纵隔增宽,主动脉结小,心影向左侧增大,心左缘圆隆,心尖上翘,肺动脉段凹陷,心影呈“木靴形”改变,心胸比率。
右下肺动脉变细,两肺纹理纤细稀疏,肺野透亮度增
高。
法洛四联症。
法洛三联症
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隆,心左缘圆隆,心影呈“梨形”改变,心胸比率。
两肺血管纹理略减少,左肺门影大于右肺门影,右下肺动脉影不增宽。
法洛三联症。
三尖瓣下移畸形
主动脉结小,心影显著向两侧增大,以左侧增大为主,心影呈“烧瓶状”,心右缘下段明显向右向上膨隆突出,心脏与右房高度比值。
心底部大血管蒂影缩小,两肺纹理纤细稀疏,肺野透亮度增高,心胸比率。
三尖瓣下移畸形。
右旋心(单发右位心不伴内脏反位)
胸部仰卧位
双侧肺纹理稍增粗,肺门影稍增浓,心影位置向右移位,心脏长轴指向右下方,心尖位于右胸腔,但主动脉弓似位于脊柱左缘,心影右缘明显右侧扩展,心胸比率约,左膈下见胃气囊影,双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影增大伴位置异常改变:考虑先天性心脏病伴右旋心(单发右位心不伴内脏反位),建议进一步检查。
镜像性右位心
心影形状、大小正常,但心尖朝右,心影大部分位于右侧胸腔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位于胸椎右侧,左肺门的形态呈〈形,右侧肺门呈反逗号状,肝脏浓密阴影位于左膈下。
镜像性右位心。
镜像性右位心?
胸部后前位
双现野纹理稍粗,心影形状、大小正常,但心尖朝右,心影大部分位于右侧胸腔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位于胸椎右侧,左肺门的形态呈〈形,右侧肺门呈反逗号状,肝脏浓密阴影位
于左膈下。
镜像性右位心?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升主动脉萎陷,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平直,左心耳突隆,左心缘呈“四弧征”,心左缘圆隆。
心右缘见“双房影”,心影呈“梨形”改变。
心胸比率。
两上肺静脉增粗,示肺静脉高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常见风心
胸部后前位
双侧肺门影稍增浓,结构尚清,升主动脉萎陷,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稍隆起,左心耳突隆,左心缘呈“四弧征”,心左缘圆隆。
心右缘未见明显“双房影”,气管分叉角度增大,心影呈“梨形”改变。
心胸比大于。
双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
符合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双侧肺野尚清,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欠清,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稍突隆,心影向两侧增大,心左缘向左下延伸,心右缘见“双房影”,心胸比率。
两肺门影增浓,两上肺静脉增粗,两下肺透亮度减低。
心影增大,符合风心(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胸部后前位
双侧肺门影稍增浓,结构尚清,心影向两侧增大,心腰平直,呈梨形,心胸比率约;心左缘向左下延伸,心右缘隐约见“双弧征”,主动脉结相对小。
两肺门结构模糊,肺纹理增粗、模糊;膈面光滑,肋膈尚为锐利。
心影增大,符合风心(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冠心病
主动脉影迂曲增宽,心左缘圆隆,心尖上翘,为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增大,肺动脉凹陷,心影呈主动脉型,心胸比率。
两下肺透亮度减低,右下肺心缘旁有片状模糊阴影,右肺叶间胸膜增厚,为间质性肺水肿。
透视下左心缘搏动明显减弱。
冠心病(心肌梗死)。
高血压性心脏病
胸部后前位
双侧肺野尚清,肺纹理稍粗,主动脉影增宽,主动脉结增大,心左缘明显向左侧增大,心尖部圆隆,心影呈“靴形”改变,右下肺动脉宽,心胸比率。
双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
高血压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两肺满布多量散在点状及小斑片状模糊阴影,且有网状纹理,病灶大多集中在中下肺野。
左心缘圆隆,肺动脉段突隆,心影呈梨形改变,心胸比率。
右下肺动脉增宽,其宽径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扩张型心肌病
心影明显向两侧扩大,以左侧为著,肺动脉段较平直,心影呈主动脉型,心胸比率。
右一肺动脉较为增宽。
扩张型心肌病。
心包积液
心脏两缘正常弧度消失,主动脉结小,心脏明显向两侧增大,心影呈烧瓶状,两侧心膈角呈锐角,心胸比率。
大量心包积液。
缩窄性心包炎
后前位示主动脉结小,心脏轻度向两侧增大,心缘正常弧度消失且僵直,心影呈三角形,食管向右移位,心左缘有弧形钙化影。
左侧位片见心前缘有明显弧形不规则钙化影,食管受压向后移位,食管影与心影后缘之间有清晰线状透亮影。
缩窄性心包炎。
主动脉窦瘤
主动脉影增宽,主动脉结大,肺动脉段平直,心影稍向两侧增大,心影呈主动脉型,心胸比率,两下肺纹理显著增粗增多。
主动脉窦瘤破裂。
胸主动脉瘤
后前位片示左上纵隔有圆形块状阴影,密度均匀,轮廓光整,其直径约,食管明显局限性受压向右移位。
左侧位片见主动脉处呈局限性梭形扩张,部分与脊柱重叠。
胸主动脉瘤。
主动脉硬化
主动脉结见弧型钙化。
主动脉硬化。
心脏起博器安装后复查
两肺野清晰,肺内未见实质病变,肺纹理稍粗、分布
规则、边清。
主动脉结左外缘见指甲状钙化影,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两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起博器位于左胸壁,所见导管完整、边光滑,其远端(左侧位片观察)位于心影内(相当于右房室)。
1、主动脉粥样硬化。
2、心肺膈未见异常。
3、心脏起博器形状、位置未见异常征。
篇三:放射科医疗质量检查核查标准
放射科医疗质量检查核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