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语文专题练习4.《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2
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归去来兮辞

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归去来兮辞一个课时的内容讲完之后,课后就会有课时练习,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手曰②:“咄!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鲁心敬之而无言。
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揖鲁入,曰:“印待公久矣。
”鲁拱手曰:“观公状貌、被服,非豪纵者,且贤称嗓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毕,泣。
鲁曰:“吾暍,具汤浴我。
”径诣别室,且浴且思,竟不能无动。
良久,击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曰③:“之省。
”与之印,不受;强之,曰④:“毋累公。
”鲁掷印铿然,厉声曰⑤:“君非知鲁亮侪者!”竟怒马驰去。
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注:中暑,很热。
1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田文镜督河南严督:督察。
B.鲁为微行微行:隐藏身份,改装出行。
C.无游目视者游目:左右顾盼。
D.合邑士民焚香送之合:全。
14.文中标序号的五个“曰”字编为四组,说话人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②B.②④C.③⑤D.④⑤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A.草冠骑驴入境B.鲁心敬之而无言C.径诣别室,且浴且思D.且贤称噪于士民16.“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4分)A.看见一些貌似书生的人惊慌地在一起商量B.看见一些穿着读书人衣服的人聚集在一起谋划C.看见一些衣冠整齐的读书人小心翼翼地在一起谋划D.看见一些书生打扮的人聚集在一起商量17.“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4分)A.依照平常的办法去办事的人,不是真正的读书人B.按照一般的方法去做事的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C.按照平庸的方法去做事的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D.依照平凡人的办法去行事的,不是真正的读书人18.能表现鲁亮侪“奇男子”举动的句子是(只填序号)(3分)①鲁效力麾下②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③与之印,不受④良久,击水誓曰⑤鲁掷印铿然,厉声曰⑥吾暍甚,具汤浴我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鲁亮侪谨言慎行,遇事不轻易表态,因而被田文镜派往中牟取代李令。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四课《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四课《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加线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 . 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B . 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C . 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D . 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B . 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书籍出版过程中的其他环节他就望尘莫及,无可奈何了。
C . 县里下了死命令,限三天内将罪犯捉拿归案,违者严惩不贷。
D . 小小说虽小,若认真琢磨,精益求精,也可以创作得独出心裁,玲珑剔透。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________看不到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②________外面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他还是按约定的时间赶到了病人家里。
③家庭养花,________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________能陶冶人的情操。
A . 进而不管既又B . 因而尽管既又C . 因而不管不仅而且D . 进而尽管不仅而且4. 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A . 美丽的南海之花——鼓浪屿,假如有十分姿色,三分姿色应该分给这朵朵白帆。
B . 片中,婉怡是个托戏、衬戏、接戏的人物,演婉怡的我是排球场上的“二传手”,自己跳起来“扣球”就不对了。
C . 五四时代介绍了一个易卜生,名声倒还好,今年介绍了一个肖伯纳,可就糟了,至今还有人肚子发胀。
D . 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话剧来。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对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园日涉以成趣⑤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2、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足以极视听之娱B.时矫首而遐观C.眄庭柯以怡颜D.或命巾车,或棹孤舟3、下列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舟遥遥以轻飏B.临清流而赋诗C.乃瞻衡宇D.抚孤松而盘桓4、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规劝B.善万物之得时羡慕C.知来者之可追追补D.感悟生之行休将要5、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可追:可以补救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征夫:出征的人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情话:知心话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乘化:顺随自然6、下列各项中对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①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术:方法②彭泽去家百里去:距离B.①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寻求②悟已往之不谏谏:进谏C.①会有四方之事会:恰逢②田园将芜胡不归芜:田地荒废D.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接近②怀良辰以孤往怀:怀念,回忆7、下列句中加粗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有老交情的人,老朋友B.求之靡途途:门路,途径C.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惮:期盼D.眷然有归欤之情情:情绪,想法8、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
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B.《归去来兮辞》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可以错落参差。
一般都比较讲究文采,内容上以抒情为主。
C.“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来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岁十一月..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也。
归去来兮,因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张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题,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滕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乌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宛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体。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吏,是指职位较高的官吏。
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记载,“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B.乙已,本指乙已年,为干支纪年法。
我国古代以天为干,以地为支,简称干支,每60年为一周期。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回答“序”后的问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为德。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是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②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③,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注释: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
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①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
①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即去祭祀。
1.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①耕植不足以自给①诸侯以惠爱为德①家叔以余贫苦①足以为酒A.①①相同①①不同B.①①不同①①不同C.①①相同①①相同D.①①不同①①相同3.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
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辞官而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序”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荒芜.(w ú) 惆怅.(ch àn ɡ) 稚.子(zh ì) 轻飏.(ch àn ɡ) B .倚.靠(y ǐ)装载.(z ǎi) 僮仆.(p ú)熹.微(x ī) C .窈窕..(y ǎo ti ǎo)东皋.(ɡǎo) 出岫.(xi ù)矫.首(ji ǎo) D .遑.遑(hu án ɡ)斟酌.(zhu ó) 怡.颜(y í) 翳.翳(y ì) 2.下列各句加线的词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 .请息交以绝游。
息交:断绝交游B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范围比现代汉语广C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耕种之事D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行休:将要得以休息一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为什么 B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快要C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D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遐:远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悟已往之不谏.:谏止,劝止 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 B .觉今是.而昨非:这样 园日涉.以成趣:牵连,牵涉 C .策扶老..以流憩:拐杖 抚孤松而盘桓..:徘徊、留恋不去 D .请息交以绝游.:交往 帝乡不可期.:至,及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园日涉以成趣.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 策.扶老以流憩策.之不以其道C.⎩⎪⎨⎪⎧ 景.翳翳以将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D.⎩⎪⎨⎪⎧ 曷不委.心任去留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6.比较下边两组句子中带点的字的意思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③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A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行”字也相同B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行”字不同C .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行”字相同D .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行”字也不同7.比较下列句子中一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家叔以.余贫苦 A .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不同 B .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也相同C .①和③不同 ②和④相同D .①和③不同 ②和④也不同8.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 .①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C .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②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D .①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②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9.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园日.涉以成趣 ②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③善.万物之得时 ④眄庭柯以怡.颜 ⑤范增数目.项王 ⑥吾得兄.事之 ⑦项伯杀人,臣活.之 ⑧乐.琴书以消忧 ⑨策.挟老以流憩 ⑩携幼.入室 A .①⑥/②⑤⑨/③⑧/④⑦/⑩B .①⑥/②⑤⑨/③⑩/④⑦/⑧C .①⑥/②⑤/③⑨/④⑦/⑧⑩D .①⑥/②⑤/③⑧/④⑦⑩/⑨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悦亲戚..之情话B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D .既窈窕..以寻壑 11.下列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B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C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D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12.以下句子与“而君幸于赵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 .乐夫天命复奚疑C .遂见用于小邑D .复驾言兮焉求E .问征夫以前路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舟遥遥..以轻飏 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②景翳翳..以将入 翳翳:阴暗的样子 B.⎩⎪⎨⎪⎧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役:奴役②审.容膝之易安 审:觉察C.⎩⎪⎨⎪⎧ ①悟已往之不谏. 谏:劝止,谏正②觉今是.而昨非 是:对,正确D.⎩⎪⎨⎪⎧ ①归去来.兮 来:回来②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或:有时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一样的是( )A .曷.不委心任去留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 .奚.惆怅而独悲 D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15.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既窈窕以寻.壑②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①悟已往.之不谏②怀良辰以孤往.A .两个“寻”字相同,两个“往”字不同B .两个“寻”字相同,两个“往”字相同C .两个“寻”字不同,两个“往”字相同D .两个“寻”字不同,两个“往”字不同1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生生.所资 维持B .求之靡.途 没有 C .彭泽去.家百里 距离 D .因事顺心..顺遂心愿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亲故.多劝余为长吏②故.便求之⎩⎪⎨⎪⎧ ③寻.程氏妹丧于武昌④闻之,欣然规往。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眷.然(juàn)西畴.(chóu)眄.庭柯(miǎn) 载.欣载奔(zài) 盈樽.(zūn) 壶觞.(shāng) 矫.(jiǎo)首出岫.(xiù) 翳.翳(yì) 盘桓.(huán) 幽壑.(hè) 流憩.(qì)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乘⎩⎪⎨⎪⎧聊乘化以归尽(动词,顺随)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动词,趁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动词,乘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量词,辆)2.绝⎩⎪⎨⎪⎧请息交以绝游(动词,断绝)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动词,横渡)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形容词,走不通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形容词,与世隔绝的)3.引⎩⎪⎨⎪⎧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动词,端起)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塞下曲》)(动词,拉)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引用)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 雪》)(动词,吸引)4.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介词,因为)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介词,按照)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5.而⎩⎪⎨⎪⎧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但)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眄庭柯以怡.颜(使动用法,使……愉快)2.悦.亲戚之情话(意动用法,以……为悦)3.策.扶老以流憩(名词作动词,拄着)4.或棹.孤舟(名词作动词,用桨划)5.时.矫首而遐观(名词作状语,常常)6.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7.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作动词,喜好,羡慕)8.乐.琴书以消忧(意动用法,以……为乐)9.实迷途..其未远(名词作动词,指出来做官)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多比喻纠纷或乱子。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眄庭柯以怡颜()③云无心以出岫()④景翳翳以将入()⑤或棹孤舟()2.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乐琴书以消忧(lè )B.既窈窕以寻壑(yǎo)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wéi)D.聊乘化以归尽(chéng)3.解释下列红色的词①悟已往之不谏()②知来者之可追()③三径就荒,松菊犹存()④眄庭柯以怡颜()⑤策扶老以流憩()⑥云无心以出岫()⑦请息交以绝游()⑧曷不委心任去留()4.下列红色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策扶老以流憩手杖B.帝乡不可期期待C.景翳翳以将入太阳D.善万物之得时喜好,羡慕5.下列句中红色字活用和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眄庭柯以怡颜B.乐夫天命复奚疑C.或棹孤舟D.悦亲戚之情话6.与“感吾生之行休”中“行”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C.行将灭亡。
D.则知明而行无过也7.对下列句中“以”字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拿②引壶觞以自酌相当于“而”,表承接③倚南窗以寄傲连词,来④园日涉以成趣相当于“而”,表承接⑤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拿,把⑥既窈窕以寻壑连词,来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⑤/②④/③⑥C.①⑥/②④/③⑤ D.①⑥/②③/④⑤二、能力训练(句读练习)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下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附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1.①yáng②miǎn③xiù④yì⑤zhào2.C,应为wèi3.①止,挽回②补救③接近④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⑤拄着⑥山穴⑦停止⑧随,顺从4.答案:B应为“至,及”5.答案:C A、B、D都是形容词的意动,C是名词作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45分钟)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 吾与汝毕力平险
C.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D. 毕礼而归之
2.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曾不知老之将至
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③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④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 对下面两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
4. 与“齐彭殇为妄作”中“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范增数目项王 B.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人
C. 沛公欲王关中 D. 亲贤臣,远小人
5. 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义不同的两项是( )
A. 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E. 曷不委心任去留
F.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6. 下列句中省略内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或因寄所托,放流形骸之外
B.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C.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D.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以经丘
7.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8.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② 而绝秦赵之欢
③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④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9. 对下列两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悟已生之不谏
② 复驾言兮焉求
A. ①规劝 ②语助词
B. ①挽回 ②疑问代词
C. ①挽回 ②兼词于+之
D. ①规劝 ②疑问代词
10. 下列对加点词的用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①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②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③ 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1. 对下面两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实迷途其未远 ③ 感吾生之行休
② 不知其何许人也 ④ 巨是凡人,行将为人所并
A. 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不同
12. 下面五个句子分编为四组,从语意关系的角度看,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田园将芜,胡不归
②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③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④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⑤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A. 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⑤
二. 阅读下文,完成13~19题
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
下。一日,令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父老数百扶
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代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谩曰:“若问云何?”
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①:“好官去可惜!伺鲁公
来,盍诉之?”或摇手曰②:“咄!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
肯舍己从人耶?”鲁心敬之而无言。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揖鲁入,曰:“印待公久矣。”
鲁拱手曰:“观公状貌、被服,非豪纵者,且贤称嗓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李曰:
“某,滇南万里外人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
未毕,泣。鲁曰:“吾暍 ,具汤浴我。”径诣别室,且浴且思,竟不能无动。良久,击水
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曰③:“之省。”
与之印,不受;强之,曰④:“毋累公。”鲁掷印铿然,厉声曰⑤:“君非知鲁亮侪者!”
竟怒马驰去。合邑士民焚香送之。(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中暑,很热。
13.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田文镜督河南严 督:督察。
B. 鲁为微行 微行:隐藏身份,改装出行。
C. 无游目视者 游目:左右顾盼。
D. 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合:全。
14. 文中标序号的五个“曰”字编为四组,说话人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⑤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
A. 草冠骑驴入境
B. 鲁心敬之而无言
C. 径诣别室,且浴且思
D. 且贤称噪于士民
16.“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4分)
A. 看见一些貌似书生的人惊慌地在一起商量
B. 看见一些穿着读书人衣服的人聚集在一起谋划
C. 看见一些衣冠整齐的读书人小心翼翼地在一起谋划
D. 看见一些书生打扮的人聚集在一起商量
17.“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4分)
A. 依照平常的办法去办事的人,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B. 按照一般的方法去做事的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C. 按照平庸的方法去做事的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D. 依照平凡人的办法去行事的,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18. 能表现鲁亮侪“奇男子”举动的句子是 (只填序号)(3分)
① 鲁效力麾下
② 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
③ 与之印,不受
④ 良久,击水誓曰
⑤ 鲁掷印铿然,厉声曰
⑥ 吾暍甚,具汤浴我
19.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鲁亮侪谨言慎行,遇事不轻易表态,因而被田文镜派往中牟取代李令。
B. 鲁亮侪声称天热,要求洗澡,是想借此独自思考一下。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C. 鲁亮侪沿途察访士民对李令的反映,到中牟后又观察他的外貌和衣着,对李令十分敬佩。
D. 鲁亮侪下不顾利害,保护李令,中牟士民都感谢他,而李令认为鲁会受到牵连。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C 3. D 4. D 5. CF 6. C
7. D 8. D 9. B 10. C 11. C 12. A
二. 阅读下文,完成13~19题:
13. A 14. C 15. B 16. D 17. B 18. ②④⑤ 19. A
【励志故事】
你与目标之间有多远
威廉·科贝特辞掉了报社的工作,一头扎进文学创作中去。可他心中的“鸿篇巨制”却一直
写不出来,他感到十分痛苦和绝望。
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朋友,便不由地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朋友听了后,对他说:
“咱们走路去我家好吗?”“走路去你家?至少也得走上几个小时吧……”朋友见他退缩,
便改口说:“那咱们就到前面走走吧。”
一路上,朋友带他到射击游艺场观看射击,到动物园观看猴子。他们走走停停,不知不觉,
竟走到了朋友的家里。几个小时走下来,他们都没有一点疲惫的感觉。在朋友家里,威廉·科
贝特听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席话:“今天走的路,你要记在心里,无论你与目标之间有多
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只有这样,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你才不会感到烦闷,才不会被
遥远的未来吓倒。”
就是这番话,改变了威廉·科贝特的创作态度。他不再把创作看作一件苦差事,而是在轻松
的创作过程中,尽情地享受创作的快乐。不知不觉间,他写出了《莫德》《交际》等一系列
名篇佳作,成为美国一位知名的专栏作家。
[寄语]我们的目光不可能一下子看到数十年之后的变化,我们的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触摸
到数十年后的那个目标,其间的过程,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快乐的心态去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