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概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

合集下载

“概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探索

“概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探索
1 . 1多媒 体课 件制 作要 突 出政 治思 想性
媒体 课件 。
1 . 3多媒体课件制作要 突出合理性 第一, 媒体 的选择要富于变化, 如: 音频、 视频 、 图片等应该交互使用 , 单一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审美
疲劳 。好 的课 件 能够 引导 学 生 由浅 入深 , 积极 思考 , 不知 疲 倦 , 渐 入 佳 境 。第 二 , 课 件制 作 要 要 有 艺 术 性 。“ 概论 课 ’ ’ 课件 的艺 术 性要符 合 思想政 治理论 课
第2 3 卷第 6 期
v o 1 .2 3 No . 6
四川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o l l e g e
Hale Waihona Puke 2 0 1 3年 l 2月
教学规律和人们 的审美规律 , 根据不同的教学 内容
进行一定的艺术创造 , 达到一种和谐、 自 然 的状态, 而 不是 追求 华丽 绚烂 的表 面 形式 。 1 . 4多媒体课件制作要 有可持 续性 高校“ 概论课 ” 多媒体课件, 一般是 由教研室组
织, 每位教师承担一部分制作 , 个 人 完 成 后集 体 讨 论, 最后 统一 教学 大纲 、 教案、 重 点、 难 点而 成 。这有
De c . 2 01 3
“ 概论课 " 由教材体 系 向教 学体 系转化下 的 多媒体课件 制作 探索
徐善玉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四川 遂宁 6 2 9 0 0 0 )
摘要 : 本 文探 索“ 概论课 ” 由教材体 系向教学体 系转化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 , 具体分析“ 概论课”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原则、 “ 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路径初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路径初探
意义 。
教 材体 系是 根 据课 程 目标 、 学 大 纲 的要 求 教
编写 的 , 一 门学 科进 行 系 统 阐述 的科 学 的 理论 对
体系, 以教 材为 载体或 表现 形式 , 在逻辑 结 构上严
密完 整 、 言表 述 上 严谨 、 语 内容 上具 有科 学 性 、 思
想性 、 综合 性 。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 的教 材 是 教 育部 指定 的 , 全 国统一 的 , 是 其核 心是 教科 书及 配套 的
途径 。
课本 , 忠实于课本。如果教材体系不转化为教学
体系 , 就是 照 本 宣科 , 引 起 学生 的厌 学 情 绪 , 会 学 生会 说 : 我们不 是 文盲 。教学体 系脱 离教 材体 系 , 天马 星 空 , 会偏 离 主题 , 符合 教 育教 学 要求 , 就 不 达不到 教育 目标 。学 生会 认 为 老 师瞎 扯 , 学 不 教 认 真 。如果说 教 材 体 系是 稳 定 的静 态 体 系 , 么 那
0引 言
师) 根据教 材 , 对 教 学对 象 , 针 综合 运 用 各 种 教学 方法 和教 学手 段达 到教 育 目的的前后 紧密 衔接 的
完整 的教 学过 程 。它是教 师具有 自主特色 的创造
高 校思想 政治 理论课 教学存 在 的一个 很大 的
难题 , 即怎样 才能 够提高 教学 的生 动性和 吸 引力 , 实 现思 想政 治理论 课教 学 的实 效性 。实 现教 材体 系 向教 学 体 系 的转 化 是 解 决 这 个 问题 的 基 本 途
作者简介 : 蒋冬芹 (9 9 ) 女 , 17 - , 安徽淮南人 , 研究生 , 讲师 , 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 。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意义研究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意义研究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意义研究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教育教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教学体系是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材体系是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构建质量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体系的效果。

因此,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首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体系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授课,照顾到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乐趣。

同时,转化可以促进教师的逐步自我精进和教学反思,让教师充分了解教育教学领域与实践的实际状态,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其次,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育教学体系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所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此外,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能够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适应未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有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分配。

教育教学体系是一个开放和多元化的体系,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让教学资源更加透明和公开。

同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变化的不断更新,提高了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总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分配,为教育教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高职院校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之我见——针对黑龙江职业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思考

高职院校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之我见——针对黑龙江职业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思考
真 假 、 恶等 方面 的能力 有 限 , 善 只要 我 们正 确 的引 导和教 育, 是完全 可以培养他们 学习兴趣 和 良好道德 习惯 的 。
二、重构教 学内容体系 是教材体系 向教学体系转 化的
中心 环 节
尽 , 不过 是某 一学科 的提要 , 上一些 必要 的 范例罢 了 。 也 加 因此 , 教材 只能作 为 教课 的依据 , 教得 好 , 生受 到实 要 使学

学情 分析 是教材体系 向教学体 系转化 的前提
教学对 象 的分 析也就是 学情分析 ,是任课教 师做 到教
材 体 系 向教 学 体 系转 化 的思 想保 障 和认 知前 提 ,通 过分 析, 掌握教 学对 象 的实际情 况 , 中有数 , 心 备课 中才能 做好 取舍, 安排好教 学对策 , 教学 才有针对 性和实效性 。
文 章 编 号 :o 5 9 3 2 l )8 0 9 — 2 lo ~ 1x(0 2 0 — 1 5 0
我们在教 学 的时候 , 能讲 授的太深 奥 、 象 。 不 太抽 其次 ,我们来分 析高职生道德 现状 。现在 的学生多数
是独 生子 女 , 部 分甚 至 出生 在家 境较 好 的家庭 , 母过 有 父
分溺 爱 , 小娇 惯 , 他们 养 成任 性 、 从 使 占有 欲强 、 自私 自利 等坏 习气 , 喜欢独 来 独往 、 我行 我 素 , 致他 们 集体观 念 、 导 社会 责任感 淡 薄 ; 的进高 职 院校是 为 了混 个文 凭 , 有 没有
足够 学习 动力 , 乏进 取心 ; 的因没 考 取本科 而 就读 于 缺 有 高职 院校 , 心理上 自卑失 落 , 思想 上 自暴 自弃 , 活上 消极 生
观、 世界 观 、 值观 和法制 观 , 学生成 为社 会主 义事业 的 价 使 合格建 设者 。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意义研究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意义研究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意义研究1. 引言1.1 背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意义研究引言教育教学领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思想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材体系是指一个教育系统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方面的总体安排,而教学体系则是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材体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多样化,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的增加,传统的教材体系往往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不仅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更能促进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意义研究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此问题有助于深入理解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对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提升。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将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体系。

通过研究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目标,通过合理的转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体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以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进 行研 究成 为必 要与 可能 。
现 研
教材 体 系、 教学体 系及教学 设计 的 内涵及 相互 关 系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和教学设计是任何课程教育教学都涉 及的术语 , 明晰三者内涵、 分析相互关系, 有利于找到三者 内在 联 系 , 决研 究 的问题 。 解 ( ) 一 教学设计与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的内涵 教材体系是指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教 材系统 , 它是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的教学 目的和标准的载体系 统…。教学体系指 由教学主体设计 的使各种教学要素朝向实现
内容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 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 从方法上说 , 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 , 对怎样才能达 到 教学 目标进 行创 造性 的 策 , 决 怎样 教 、 学 的问题 。 以解 怎样 ( 教学设计使 教学效果趋 向最优化。教学设计环节在 二) 先, 教学活动实施环节在后, 体现 目标的可控性。教学设计是 以 系统方法为指导 , 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 , 分析教学问题和 学生需求,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 , 提供总体学 习策略, 让学生感受 到学习该门课程对 自身成长的意义, 使教学改革具有明确 的方 向性, 实现优化教学效果的 目的。 三、 转化研究中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材是“ 物化” 的育人内容的载体 , 具有一般性 ; 教学是从教学对象 实际出发, 按照育人 目标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设计编排 , 以 教学 教材为基础 , 教学是教材“ 物化” 的育人内容“ 活化” 的载体, 具有 特殊性。因而既不能机械地把教材内容等 同于教学内容, 也不
收 稿 日期 :0 1 0— 0 2 1 —1 2
NO.12 2 01
Ge e a n r lNo. 79
以教学设计为切人点实 教材体 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究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基于从岗位能力到行动导向的视角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基于从岗位能力到行动导向的视角

内在的稳定特 方案” ① 实施 8 年以来 , 高等 院校思 其原 因就在 于不能 够有效 地把握 必须具备 的外在 的、
想政治 理论课 程 ( 以下简 称 “ 思政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 。
通过任务设置 课” ) 一直使用统编教材 , 保持 了很 要实 现高 职思政课 教材体 系 向教 境 为教学 的参照 系 ,
强 的整体性 、 科 学性 、 普遍性 和指 学体 系的顺 利转化 , 可 以采取 “ 从 将 工作过程与学 习过程 统一起来 ,
导性 , 并在教学实践 中取得 了较大
岗位胜任力到行动导 向” 的路径。

强调学生是学 习过程 的中心 , 教师 是组织者与协调人 , 师生共同遵循 “ 资讯 、 计划 、 决策 、 实施 、 检查、 评
— —
基于从 岗位 能力到行动导 向的视角
管小青 , 刘 芳
( 广州番 禺职业技术 学院,广东 广 州 5 1 1 4 8 3 )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体 系的
转化 , 其 中岗位胜任力是转化的基本出发点, 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是转化的重要 步骤 , 行动导 向是转化的关键环 节。按照这一路径来实施教 学, 教 师必须明确专业 岗位胜任力, 设置符合专业 需求的思想政 治理论课程 内容模 块, 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 岗位胜任 力, 以项 目活动的科学评价测量 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 教材体 系; 教学体 系; 转化路径 ; 岗位胜任力 ; 行动导 向
凸显 了知行并进 的教 学理念 , 强调
想 道德修 养 与法律 基础 》 《 毛泽东 教学 内容 , 实现思政课 的具体知识 从 职业生 活 中取 材 、 合作式 学 习 、

“概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模块化”教学体系转化探析

“概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模块化”教学体系转化探析


“ 概 论 ” 课 由 教 材 体 系 向 教 学 体 系 转 化 的 必 要 性 和
可行 性。
科 学 发 展观 部 分在 “ 概论” 课和《 马 克思 主义 基 本原 理 》 中
重复出现, 社 会 主义 核 心价 值 体 系在 “ 概论” 课 和《 思 想 道 德 修养 和法律 基础 》 课 中 占比较大 。在 教学 过程 中 , “ 概论 ” 课 如果 不注 重与 其他 课程 教学 内容 的衔接 . 区分 教学 中的 侧 重 点 和特 色 。 必 定 会让 学 生 感 到重 复 学 习 , 没有 丝 毫新 鲜感 。如果 “ 概论 ” 课 教学 内容 由教材体 系 向教学体 系的转
论 成果 的融合 则可 有效 解决 这 一 问题 。另外 , 有 的 内 容 可
至关重要 的作 用 。概论 课只有不 断进行教 学改革 , 提高教学 吸引力 , 才能成为学 生真心喜欢 、 终生受 益的课程 。 目前 , “ 概
论” 课 课 时 分 布 和 教 学 内容 较 多 , 根 据 理 论 的 新 发 展 还 会 不

誊 = “
* i i i
j 爱

… 誊≯ 蠹 登 一
量 …
∞ 叠 糍曼


誊 薹
“ 概论" 课 由教 材 体 系 向 “ 模块化" 教 学 体 系 转 化 探 析
王 瑞 平
( 河南牧业 经济学 院 思想政治理 论教学部 , 河南 郑州 4 5 0 0 4 4 )
化 过程 中注 意 了这一 点并科 学 有效 地 加 以处理 了, 则 可 有 效避 免这 种情况 的发 生 。
“ 概论” 课 由教 材体系 向教学 体 系转 化 能提 高教学 内容 的时效性 , 更符 合教学要求 。“ 概论 ” 课在全 国高校思 想政治 教育 中承担重 要使命 ,该课 的学 习可使 当代 大学 生全 面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 康
( 云 南体 育运 动职 业技 术 学院 ,云 南 昆 明 6 5 0 2 2 8 )

要 :在 高职 毛 泽 东 思想 和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体 系概 论课 教 学 中 ,教 材 体 系与教 学体 系既有 区别 又 紧 密相 联 。构 建教 学体 系的基本 要 求是要 抓住 基 本观 点 、核 心理 论 。教 学材料 的 选取要 紧密联 系社 会政 治经 济 热 点 问题 和 最 新形 势 ,充 分 考虑 高职 学 生 实际状 况 与 需求 。 实现 教材 体 系向教 学体 系的 有 效转 化 , 要 关 注任课 教 师 因素 ,梳 理 并合理 整 合教 学 内容 ,避 免在 方 法和 手段 上走入 误 区 。 关 键词 :高职 教 育 ;毛 泽 东思 想和 中国特 色社会 主 义理论 体 系概论 课程 ;教 材体 系;教 学体 系
s t u d e n t s ’a c ua t l s i ua t t i o n a n d n e e d s .T o r e a l i z e t he e 衔c i e n t c o n v e r s i o n f r o m he t t e a c h i n g ma t e r i a l s y s t e m t o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C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t he t e a c h i n g ma t e r i a l s y s t e m a n d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a r e b o t h d i fe r e n t a n d c l o s e l y 1 i n k e d . Th e b a s i c
Ab s t m ̄ I n t h e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a c h i n g o f a l l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Ma o Z e d o n g t h o u g h t a n d t h e s o c i a l i s m s y s t e m wi t l l
r e q u i r e me n t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i s t o g r a s p t h e b a s i c p o i n t o f v i e w a n d he t c o r e t h e o r y 1 1 1 e s e l e c t i o n o f t e a c h i n g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7 6 0 0( 2 0 1 3 )0 8 一o 0 6 5 —0 4
On t h e Co n v e r s i o n f r o m he t T e a c h i n g Ma t e ia r l S y s t e m t o T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o f
’ ’ A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Ma o Z e d o n g T h o u g h t ” Co u r s e
DI NG Ka n g
( V u r ma n S p o r t s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Ku n mi n g 6 5 0 2 2 8 ,C h i n a )

ma t e i r a l s i S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s o c i a l、 p o l i t i c 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h o t i s s u e s nd a he t 1 a t e s t s i t u a t i o n .f u l l y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v o c a t i o n a l
Cu r r i c u l u m a n d Ma t e r i a s
第 1 5卷
Vo 1 . 1 5,
第 8期
No . 8


高 职


OCATI ONAL
高职 “ 概论 ’ ’课从教材体 系 向 教学体 系转化研 究
* * … 一 ≈ ■ ■目 _ H 目w ■■ ■ ■■ ■ q■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中图 分 类 号 :G 7 1 2
i s e s s e n t i a l t o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e t e a c h e r f a c t o r ,r e o r g ni a z e t he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r e a s o n a b l y e r r o n e o u s z o n e i n he t me ho t d s a n d me ns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