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1、阅读“等温线的判读”图,了解等温线的含义,知道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的表示方法和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水平变化的关系。
2、运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归纳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3、运用“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归纳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教学模式】读图归纳当堂达标【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对比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识图-析图-总结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分别展示三个地方的图片:A.黑龙江大雪B.抱犊崮秋色C.海南风光点拨:造成这三幅图景观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气温多媒体展示中央气象台近二十天全国最低气温实况图:观察图片,听老师讲解,理解造成三个地方景观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气温,初步了解气温在空间上存在差异。
利用直观鲜明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气温不仅在时间上有很大变化,在空间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认真听讲,思考老师的提问,看课本,积极举手回答,明确:气温的空间差异可以通过等温线图表现出来。
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过渡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课时气温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哪一种图表现出来呢?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学习任务:自学课本第65页文字和“图4-2-4等温线图的判读”,完成学案1题。
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图等高线是________等温线是________用等高线是表示地面的高低。
用等温线图可以表示一个地区______的水平分布状况。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_______相等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_______相等。
等高线数值大,海拔_______;数值小,海拔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 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课标分解】【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测定的方法,学会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
2.阅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说出某地一天之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计算气温的日较差。
3.阅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某地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4.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2.举例说明一下不同季节人们衣着的变化。
学生:冬季穿羽绒服或棉袄,春秋天穿衬衣,夏季穿裤头背心……衔接与过渡人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往往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以便合理安排第二天的生活。
什么是气温?气温又是如何观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观察与探索自主学习(一)观察图片并阅读课本63页的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完成下列问题。
1. 我们把大气的____ 称为气温,一般用_____表示,读作_____。
2. 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______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温度计离地面____米,百叶箱门都朝_____。
3.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____时、____时、____时、____时。
百叶箱温度计合作探究:(1)温度计为什么放置离地面1.5米?(2)百叶箱为什么涂成白色的呢?(3)百叶箱的门为什么都朝北呢?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气温与气温观测知识,完成左侧的问题。
1. 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 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温度计离地面1.5米,百叶箱门都朝北。
3.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观察图片,思考探究左侧的问题,并总结出其中的原因:(1)因为这个高度空气比较稳定,人们观测起来比较方便。
(2)白色会反射阳光。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案1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差异》教案一.教学要求1. 理解气温的涵义,知道怎么测定气温。
2. 理解气温的变化,知道气温的差异跟什么有关。
3.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4. 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三.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四.教学过程1. 对气温的概念在作出解释,然后开始介绍气温观测。
2.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明显感到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引出“气温的变化”这一名词。
3. 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多方面的。
教材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讲述,而是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出发,思考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 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在讲了日变化和年变化。
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午后2时左右)指的是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时间。
讲解平均气温的概念,一个地方的平均气温是理解该地气候特点的基础之一。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是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1)、气温日变化(提问1)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
日常说今天的温度多少度,这是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还是日均温?(日均温怎样计算呢?(4次气温数相加除以4)(提问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最低相差多少,即气温日较差,这又是怎能样计算得来的?(最高值-最低值。
)(2)、气温年变化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P64页活动不仅在一天中气温有最高的时刻和最低的时刻,而且在一年中也有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的时候。
同学们,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前面学过的知识,填写下表。
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南半球 7月1月北半球 1月7月(提问)一年中气温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几月份?(7月)为什么?(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南半球气温最高月出现在几月人份?(1月)为什么?(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提问)北半球气温最低月出现在几月份?(1月)为什么?(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气温最低月出现在几月份?(请看课文《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那么年平均气温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一年中十二个月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12)月平均气温又怎样计算呢?(该月每天的日均温相加除该月的天数)归纳:不同地区,气温的年变化不同。
最新地理七上第4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学案

最新地理七上第4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学案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原因。
二、重点难点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三、基础预习要求:预习课本,根据以下知识提纲在课本上用红笔标出关键词并默记,然后默写完成填空,并结合预习目标用红笔标出重难点作重点记忆。
(三)气温的差异1.读图4-2-4 等温线图的判读,低温中心是指 ,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
3.阅读正文及图 4-2-5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4-2-6 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4-2-7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分析:(1)、;(2)、;(3)、;4.归纳总结: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四、导学问题1. 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的相对高度为()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说明气温差别小B.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高C.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D.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3. 读右边某地1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处在___________半球(北、南)。
(2)造成南北方向上的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A、B均在陆地上,二者在地形地势上有何不同? 假使A地海拔为200米,气温比B 地高0.6℃,那么B地海拔应为多少米?4、通过网络检索关于气温的差异的资料,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四、参考资料世上最冷和最热的10个地方世界上最冷的5个地方:1.俄罗斯沃斯托南极科考站俄罗斯在南极洲建立的沃斯托科考站紧邻地球磁南极,海拔3500米,气候十分寒冷。
1983年7月21日,这里更是达到了零下89.2摄氏度的全球历史最低温。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案

阅读课本找出定义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思与学: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取获取的知识读图:计算:(8℃+ 16℃ + 12℃ + 4℃)÷4=10 ℃读图:计算:30.5℃-24.5℃=6 ℃读图:计算:25℃-(-5 )℃=30 ℃(六)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1)根据表及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步骤,绘制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2)根据绘制的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变化特点。
探究二:气温的分布(一)等温线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直观表示世界各地的冷热状况。
认识亚历山大·冯·洪堡(二)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举一反三:根据等高线的判读方法判读等温线(三)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分析:(1)结合等温线的变化,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2)对比陆地等温线与海洋等温线的差异。
2.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相比哪一个更密集?说明什么?小试牛刀:结合题目,完成相关内容。
为人类的科技发展点赞小组合作:读图分析:分析作答: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更密集,说明北半球1月气温差异比7月更大。
读图:一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3.观察1月份和7月份陆地等温线的凸出方向。
口诀简记:一陆南,七陆北难点突破:该图表示是_____半球___ 季季节的等温线的分布图,请说明理由。
(四)模拟实验用模拟实验解释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的差异明确步骤提出问题七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小组合作:观看视频,了解实验做实验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世界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 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 3、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 降低
摄20℃
氏 度
10
气温值是放在百叶箱里的 温度计测得的。百叶箱的设 0 置:门朝北开,里外都涂上 白漆,温度计距地面1.5米。
-10
气温
对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
14时 2时
8时 20时
日常说今天的气温多少度,这是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 最低值、还是日均温?
日平均气温=( 70C+ 150C+120C+ 40C)/4=9.50C
陆地最高气温
7月(代表夏季)
陆地最低气温 -4℃
1月(代表冬季)
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 30 15 0 -15
气温/℃ 30 15 0 -15
-30
-30
-45 1
3
5
7
9 11 -45 1
3 5 7 9 11
月份
月份
气温的年变化(陆地)
气温的年变化(海洋)
大陆:气温最高月份:__7_月__。
北半球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一物细又长, 红心里面藏。 下去要穿棉, 上来减衣裳。
(答一气温测量工具)
额天天穿棉袄 啊,猜不出,帮 帮额吧?
11月11日 济宁天气预报
多云
6℃~16℃
一、气温和气温观测
1、气温: 指大气的冷热程度。常用摄氏度(°C)来表示。
今天气温真低,冷 得我直哆嗦!
今天气温真高,热 得我直淌汗!
赏析古诗,试分析:气温的差 异还和什么有关系?
乞力马扎罗山
山顶白雪皑皑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有关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的图片和课件、温度计、直尺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与展示提问与思考导入:同学们,通过以下图片中你能说说对气温变化的感受吗?1.哪位同学说说我们家乡一年内气温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同一地点一天内、一年内气温会发生变化。
2.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对气温变化的感受,及时做出指导评价,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3.教师点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今天很冷或很热,实际是指大气的冷和热,那么什么是气温,气温又是如何观测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4.教师出示学习目标1.学生观看的照片,进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
学生1:早晨冷,中午热。
夏天热,冬天冷。
学生2:炎炎夏日,烈日当空,人们在室外活动容易中暑。
学生3:凉爽的秋天过去了,我们都感到了冬天的寒意,我们的衣着也由秋装换成较厚的冬装,这说明气温发生了变化。
学生各抒己见。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讨论气温变化的感受,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
今天中午真热!不过早上上学时候还挺凉爽的!阅读与探索读图与思考(板书)探究一气温与气温观测(读图)观察下列图片,完成问题。
百叶箱温度计1.什么是气温?我们把天气的____ 称为气温,一般用_____表示,读作_____。
2. 气温是如何测定的?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______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温度计离地面____米,百叶箱门都朝_____,安置百叶箱的要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正在取代传统的观测方式。
这种新型观测站的优点:。
3.演示并总结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4.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__时、__时、__时、__时。
某地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4.读出该地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值,计算平均值,得出该地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5. 议一议,如何用类似的方法求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四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教学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培养学生对不同地理区域气候特征的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考虑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协调观:让学生认识到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适应自然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图和等温线图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掌握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能够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说出气温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等温线图的阅读和分析。
难点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季节的风景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不同季节的景色有什么不同?这与气温有什么关系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讲授气温的测量讲解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介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读数方法。
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讲解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即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及原因。
组织学生观察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气温的年变化:介绍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即一年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及原因。
让学生观察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气温数据,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气温的分布等温线图的阅读:讲解等温线图的概念和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等温线的疏密、弯曲等表示的气温变化情况。
气温的分布规律:结合世界等温线图,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即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如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
通过实例和图片进行说明,如赤道地区气温高,两极地区气温低;同纬度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气温差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实用文档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
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1.能说出气温及测定方法 。
2.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 。
第二标:我的任务
任务一:气温和气温的观测
1.气温是指 。气温单位符号记作“ ”,
读作“ ”。
2.气温的观测(读课本p63 “阅读” )
气温是将 放在距离地面 的 内,观测得到。通常一
天要进行4次测量,一般在北京时间 、 、 、 。
任务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叫做气温 。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
叫做气温日较差。
3.气温年较差
⑴北半球陆地最热月为 ,最冷月为 ;海洋最热月为 ,
最冷月为 。南半球相反。
⑵一年中 与 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海陆温差比较:由于陆地升温 ,降温也 ;海洋升温 ,降温
也 ,所以陆地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海洋气温日较差和年较
精品文档
实用文档
差 。
第三标:反馈目标
分值 24 学成情况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
1.“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2.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3.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七月的陆地 B、七月的海洋 C、一月的陆地 D、七月的海洋
4.下列测定气温的几种方法中,较为准确的时( )
A、将温度表放在地上 B、将温度表放在百页箱中
C、将温度表放在阳光下 D、将温度表放在手上
5.我国大陆上的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6.南半球陆地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六月 B、七月 C、十二月 D、一月
7.一天中,陆地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午后2时 C、午后1时 D、中午12时
8.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 )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 D、早晨8时
精品文档
实用文档
9.下列地区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乌鲁木齐 B、拉萨 C、重庆 D、澳门
10.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
生长所需的( )
A、地形条件 B、气温条件 C、肥力条件 D、抗病条件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
B、一个月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叫月平均气温
C、一个月内每天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天数的商叫月平均气温
D、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月平均气温
12.有关气温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放置在百叶箱内
B、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
C、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
D、对气温的观测,都是在北京时间2 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间进行测量的
ji=24314 5EFA 建30287
764F 癏{28332 6EAC 溬 27439 6B2F 欯22166 5696 嚖, 20380 4F9C 侜32435 7EB3 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