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的症状体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IgM肾病
IgM肾病:免疫病理诊断。IgM系膜区沉 积为主的系膜增生性肾炎
NS为主,也可表现为隐匿性肾炎
C1q肾病
C1q肾病:免疫病理诊断。 C1q系膜区沉 积为主的系膜增生性肾炎
NS或大量蛋白尿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LM:病变肾小球由于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 的增生而造成系膜区增宽,而毛细血管 壁的形态基本正常。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sangi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esPGN)
25%为NS(非选择性蛋白尿),多有血 尿(70%,1/2有肉眼血尿),高血压可 见(30%),肾功能一般正常(疗效与病变轻重有关
IF:IgM、C3系膜区沉积(IgG、IgA弱), 中国人IgG沉积多,占57%-60%
EM:系膜区可见细颗粒状或均一性的致密 沉积物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轻度:增生的系膜宽度不超过毛细血管 直径,毛细血管开放好,无挤压现象
中度:增生的系膜宽度超过毛细血管直 径,毛细血管有轻重不等的挤压现象
重度:增生的系膜在弥漫性指状分布的 基础上,呈团块状聚集,系膜基质明显 增多,团块状增生聚集的部位毛细血管 结构破坏,血管消失。
MesPGN-PAS
MesPGN-PAS
MesPGN-HE
MesPGN-HE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名: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英文名: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缩写:MPGN别名:membranous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esangiocap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mesangi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持续性低补体肾炎;低补体血症性肾炎;分叶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小叶性肾炎ICD号:N05.3分类:肾内科概述: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少见的类型之一,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此病曾有多种名字,包括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CGN、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小叶性肾炎、低补体血症性肾炎等。
本病是一种具有特定病理形态及免疫学表现的综合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炎、肾病或肾炎肾病同时存在和低补体血症;组织学上可见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肾小球呈分叶状,故又称分叶性肾炎。
其病理改变的主要特点是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及基底膜双轨。
根据电镜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的部位可将MPGN分为3型:Ⅰ型为内皮下致密物沉积;Ⅱ型为特征性基膜内致密物沉积;Ⅲ型是上皮下和内皮下致密物同时出现;大多认为Ⅱ型是一种独特的肾小球疾病,Ⅲ型可能是Ⅰ型膜增生性肾炎的一种变异。
本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大多患者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因而病程较长、难以治愈且预后差。
流行病学:本病虽然可见于任何年龄,但90%的Ⅰ型和70%的Ⅱ型病人发病是在8~16岁,也有报道本病的发病年龄多在5~30岁,2岁以下和老年人很少见。
Ⅰ型中男性稍多于女性,Ⅱ型男女均等。
在本病中65%~70%病人为Ⅰ型,20%~35%为Ⅱ型,剩余病人为其他类型。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概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一般指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尿常规检查发现异常,不伴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及体征,仅部分患者可有腰酸、乏力,肉眼血尿等非典型表现。
病理病理改变多较轻,如可见轻微性肾小球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类型。
根据免疫病理表现,又可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为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一)无症状性血尿以持续性镜下血尿和(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共同临床表现,发病多为青年人,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是在体检时发现显微镜下肾小球源性血尿,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部分患者于剧烈运动、感染发热等情况是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并于短时间内迅速消失。
(二)无症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男性,呈持续性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通常在2g/d以下,以白蛋白为主。
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正常,血液生化检查无异常表现。
一般可以持续多年,预后相对良好。
组织学上可能是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肾病早期。
(三)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有血尿和蛋白尿,但是蛋白尿往往仅在1.0-2.0g/d;此类患者甚至可以是非静止的进展性肾小球疾病,疾病和预后较单纯血尿重。
由于临床无高血压,无水肿和肾功能减退,易于被患者和医生忽略而漏诊。
实验室检查血尿:①离心尿高倍视野下>=3个RBC称镜下血尿;100ml尿液中有0.5ml血或红细胞多于5*109/l称为肉眼血尿。
②肾小球源性血尿: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若表现为多种形态的红细胞(草莓状、荷叶状、棘性等),可诊断为肾小球源性血尿③自动红细胞计数器测定尿中红细胞容积及分布曲线。
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值55+-6.0fl④镜检发现红细胞管型。
(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以及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远曲)、集合管中凝固后,可形成圆柱形蛋白聚体而随尿液排出,称为管型。
什么是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是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导语: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肾炎的一种,对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来说,了解此病的相关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什么是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肾炎的一种,对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来说,了解此病的相关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什么是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呢?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症状呢?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儿童和成人,主要病变是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和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常有蛋白尿、血尿。
约半数病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并常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晚期,整个肾小球硬化,病程长,对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易转为肾功能衰竭。
有些病人的血清补体降低,所以又称为低补体血症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常常比较困难。
小剂量、隔天泼尼松治疗可能有利于改善肾功能。
West等使用隔天口服激素长期治疗,在治疗前后比较肾活检,结果证明此法有利于肾脏的存活。
大部分肾病学家仅做对症治疗。
Ⅰ型的治疗,除糖皮质激素外,还可用其他药物如免疫抑制药和抗凝剂。
对于各年龄段MPGN患者,如肾功能正常且仅表现为无症状轻度蛋白尿时,无须接受激素免疫抑制药治疗,仅需每3—4个月随访1次,密切观察肾功能、蛋白尿和血压控制情况。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系膜增生肾炎好治吗及如何治疗

系膜增生肾炎好治吗及如何治疗系膜增生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内病,对患者的影响挺辛苦挺累的,一般需要及时正确的治疗。
那么,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系膜增生肾炎好治吗?又该如何治疗呢?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系膜增生肾炎的介绍,有没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一起了解下。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根据光镜所见的一种病理形态学诊断的肾炎,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系膜增生性肾炎是病理形态学的一个术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表现为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慢性肾小球炎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好治吗?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是世界卫生组织IgA 肾病分型标准中的第2级,该分型校准一共有5个分级。
分级越高,肾脏病变越严重,病情也越严重,分级高的病人往往是在1~2级时重视度不够,甚至有的病人认为靠自身的免疫力就能让病不治痊愈,结果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发展恶化。
肾炎不治痊愈微乎其微,而在肾炎早期确诊后就进行正规合理治疗的病人,则多数都实现了病情长期稳定,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
因此,只要谨慎,进行正规治疗,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是可以治好的,相对好治。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该如何治疗?治疗方法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理特点选择使用,并须通过长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同其他肾脏疾病一样。
单纯血尿病理改变仅有轻度系膜增生,中度以下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24h尿蛋白定量小于1.5g,病理改变为轻度或中度系膜增生的患者,轻者无须特殊治疗。
对于尿蛋白定量1~2g/24h的患者,给予常规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缩短缓解时间,减轻肾脏的病理改变。
看过了的关于系膜增生肾炎的介绍,希望能为患者带来一点点的帮助。
不是患者的朋友们,也可以一起了解下。
其实疾病都是恃强凌弱的,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但是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以最好的心情,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每一天。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随病程及病变的轻重而有所不同,轻者肾脏活组织检查仅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轻度增殖,肾小球基底膜上免疫复合物沉积不显著,在电镜下无致密物沉着。
在肾小球肾炎中有时可发生下列严重情况,大多数发生于起病后不注意休息或治疗不当的儿童。
近年来医疗条件改善,此类症状已少见。
但是,临床医师对下列严重情况的病理生理、诊断和处理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1.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为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排出减少,但肾小管再吸收并未相应地减少,再吸收仍相对增加,导致水、钠滞留于体内,加上肾缺血肾素分泌可能增加,产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加重了钠的滞留,因而血浆容量扩大。
有作者用放射性铬标记的红细胞测定了10例典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的血容量平均为79ml/kg,血浆容量为51ml/kg,到恢复期分别回到63m1/kg及37ml/kg。
高血压也为一个促进因素,会因左心排出阻力加大,而使心脏负担加重。
与心肌本身病变也有关,从本症尸解资料分析,部分病例有心肌间质水肿及/或浆液性心肌炎症变化,但病变轻微,一般未见心肌细胞坏死或明显的间质炎症浸润。
可渐起或突然发病。
常发生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后的第1~2周内。
起病缓急、轻重不一。
一般病人表现为少尿,水肿加重,逐渐出现咳嗽、气急,并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检查时可在肺底闻及水泡音或哮鸣音,还可发现心界扩大,心率加快,第一心音变钝和奔马律,此外还有肝大,颈静脉怒张。
少数严重病例可以急性肺水肿而突然起病,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其他表现可能完全被掩盖。
出现急性肺水肿的原因与正常的肺循环中肺动脉低阻力,仅为主动脉1/8;低压力,仅为主动脉压力的1/8及大流量有关。
肺血管虽小,但血流量基本上与体循环量相等,而且肺组织的结构疏松,胸腔内又系负压,所以水份易从肺微血管渗出,但由于血浆胶体压为3.33~4.27kpa(25~32mmhg),大大超过0.667~1.47kpa(5~11mmhg的肺微血管压力,因此正常时肺循环内不致发生肺水肿。
肾炎的早期症状表现

肾炎的早期病症表现肾炎的早期病症1、肾炎早期病症最常见为感染为首发因素。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急性发作常常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及皮肤等感染相关。
因此,当患有上述感染性疾病时应检查尿常规。
2、肾小球肾炎患者虽然缺乏特异性病症,但早期常常出现疲劳,乏力,腰痛,眼睑、颜面、踝关节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异常。
因此,出现这些病症时,应到医院检查尿常规。
3、早期尿毒症患者经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
因此,有这些病症,特别是合并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检查肾脏功能。
4、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并贫血,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病症。
贫血的患者如除外血液系统疾病,应注意是否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
5、1/3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病症等。
因上述病症就医、并且发现血压升高的患者一定要检查尿常规,特别是年轻患者。
6、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早期可能仅仅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和尿量的增多。
健康人如果睡前没有大量饮水,夜间睡眠后应不排尿或仅排尿1次,如果经常夜间排尿2次以上,应到医院检查尿常规和肾脏功能。
男人早期肾炎的病症表现一、男性患者在早期的时候一般会出现浮肿,一般是从脸上开始,然后才会涉及到下肢,严重的时候患者的睁眼、闭眼握拳以及走路和手掌都会有肿胀感。
二、患者还会出现少尿的病症,一般急性肾炎的少尿鱼腹中是同时出现的,而且患者的尿色深,个别的患者还会出现无尿的病症,肉眼可以发现尿色呈浓茶色,还有一局部患者会出下血尿,一般肾炎多见于壮年男性。
三、患者还会出现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的病症,像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齿龈脓肿以及猩红热、水痘、麻疹和皮肤脓疮等,慢性肾炎一般没有什么感染史,因此病情很难确定。
四、患者还时不时的伴有高血压,但是患者如果开展到尿毒症的时候,就会伴有高压,而且很难控制,一般有高血压的患者在预防上常常比没有高血压的病人差。
女性早期肾炎的病症表现1、不同程度的感染肾炎的发病在一定程度上和患者的感染关系密切,比方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等等。
肾小球肾炎综合征的分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肾小球肾炎综合征的分类
导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担忧,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给自身的肾脏带来多种疾病,肾小球肾炎综合征是典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担忧,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给自身的肾脏带来多种疾病,肾小球肾炎综合征是典型的肾病之一。
一般的患者在患病时都会出现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水肿现象,偶尔也会出现头晕与头痛的情况。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肾小球肾炎综合征的分类,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判别自己的病情。
(一)按基本类型分
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脏的独立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脏。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以分为四种①轻微性肾小球病变;②局灶性节段性病变;③弥漫性肾小球肾炎;④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又可以分为三种①狼疮性肾小球肾炎;②紫癜性肾小球肾炎;③糖尿病肾病。
此外,血管病变如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都可引起肾小球病变。
(注意:一般临床所称肾小球肾炎如不加说明常指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
(二)按大体类型分
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按病理分又可以分为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慢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③膜性肾病;④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⑤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三)按临床分型标准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参照1992年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型标准,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轻度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的症状体征
导语:任何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发生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尤其是年龄较大的青年和儿童的发病率较高。
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在年龄为15-30岁的人
任何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发生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尤其是年龄较大的青年和儿童的发病率较高。
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在年龄为15-30岁的人群较多,男性的病例更是比女性的略高。
这类炎症的起病原因多数是因为呼吸道感染了没有及时就医而导致的。
每年发生的病例主要是夏天较多。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多样化,几乎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均可见于其中。
轻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及慢性肾小球肾炎,重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患者中30%~100%的病例有镜下血尿,20%~30%有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蛋白尿从微量到大量或肾病综合征表现者均有,多数患者表现为中等量选择性蛋白尿;30%病例出现轻度高血压,发病初期绝大多数肾功能正常,后期有10%~25%的病例出现肾功能减退。
此外,部分病人有腰痛,可能与肉眼血尿有关。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有明显关系,如显著弥漫性系膜增生和典型的肾病综合征病例,其发展倾向于持续性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不全。
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硬化者,临床上也易发生肾功能不全。
而部分系膜增生不明显的病人,其病变进展缓慢预后较好。
患这类炎症的病患者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理特点去选择使用,并且需要通过长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医院一般都会和其他的肾病类似治疗。
病情的轻重与具体治疗方法都是需要医院详细检查之后做出决定的。
病患者若是有疼痛感应及时告知医院,病情轻者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