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收购价
国家粮食收购政策_2022年粮食收购政策

国家粮食收购政策_2022年粮食收购政策1、今年农民最关心的最低价收购价格问题2022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18元、130元、136元和150元(三等)。
折合成斤价格如下(注:该粮食收购价对应的质量等级为三级):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18元/斤;早汕稻最低收购价为1.3元/斤;中晚汕稻最低收购价为1.36元/斤;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5元/斤;油菜籽今年采取市场化收购政策,即没有最低收购价;2、有哪些省份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1)小麦主产区为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安微六省在内。
(2)早稻主产区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西五省。
(3)中晚稻主产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11省(区)。
3、哪些企业参与粮食收购农地圈获悉,最低收购价的企业为:(1)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受中储粮总公司委托的中粮、中纺、中航工业、农垦集团所属企业及有关地方骨干企业;(2)上述省份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3)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主销区省级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
4、三等的标准具体是什么标准品粳稻的具体质量指标为:杂质1%以内,水分14.5%以内,出糙率77%~79%(含77%,不含79%),整精米率55%~58%(含55%,不含58%)。
5、最低收购价包括运费吗最低收购价是指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标准品的到库价。
执行最低收购价的粮食为当年生产的等内品,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
1、粮食收储制度将进一步改革,未来可能涉及到水稻、小麦从2022年起取消糖料甘蔗临时收储政策,2022年起取消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2022年起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每一步的改革都影响这农民的钱包,会中韩俊透露:“接下来还要继续深化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
国家今年将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麦 每 市 斤 最 低 收 购 价 分 别 提 高 到
08 元 、 08 元 、 08 元 . 比 .7 .3 .3
20 0 8年 分 别提 高 01 . 0元 、0 1 元 、 .1 01 .1元 , 提 高 幅 度 分 别 为 1 % 、 3 1 _% 、 1 -% , 谷 最 低 收 购 价 53 53 .稻
—
—
…
…
…
一
一
童■■重 蕾…一
、一
政纛
策I f 信l i
摩一 场地 安 排 ຫໍສະໝຸດ 扶 持政 策 。 四是拓 宽 融
各 界 意 见 。征 求 意见 稿 规 定 每 年 8
资 渠道 。积 极推 动 金 融 产 品 和金 融 服 务方 式 创 新 .建 立 健 全 创业 投 资 机 制 ,探 索 抵 押 担 保 方 式 的创 新 . 鼓 劝 金 融 机 构 积极 提 供 融 资支 持 。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部 等 部
门 发 布 《 于 促 进 以创 业 带 动 就 关 业 ] 作 的指 导 意 见 》 《 见 》 明 一 , 意 确 提 出 了 四方 面 政 策 重 点 。 首 先
是 放 宽 市 场 准 入 。 允 许 创 业 者 注
加 大 小 额 担 保 贷 款 对 符 合 条 件 的 劳动 密 集 型 小 企业 的支 持 力度 。
生 产和农 村 发展 的投 入 。 从今 年 新 粮上 市起 ,自小 麦 、红 小 麦 、混 合
并 加 快 清 理 和 消 除 阻 碍 创 业 的各
种 行 业 性 、地 区 性 、经 营 性 壁 垒 。 适 当放 宽 高 校 毕 业 生 、失 业 人 员 以及 返 乡 农 民 _ 创 业 的 市 场 准 入 T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
政策背景及目的
•
政策实施及调整
•
政策影响及效果
•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结论及总结
政策背景及目的
01
政策背景
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
受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政策影响,国
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对国内粮
食市场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国内粮食生产成本上升
国内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特别是
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涨,对粮食
价格形成一定压力。
保障农民利益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避免“卖粮难”和“谷贱伤农”的问题,国家采取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通过设定最低收购价,保障农民的收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避免价格大幅波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造成不利影响。
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够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最低收购价政策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促进农业发展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政策目的及意义
政策实施及调整
02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主要针对粮食主产区,如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省份,以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和稳定。
实施地区
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是该政策的实施对象,其中以小麦和稻谷为主。
实施品种
实施地区及品种。
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研究

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探究引言:粮食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基本物质条件,而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资源压力,确保粮食安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
为了保障农夫的利益和稳定粮食市场供应,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本文将对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行探究,探讨其对粮食产业和农夫生计的影响,并就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沉思。
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中国政府依据国家需要,对粮食进行收购和定价的一种政策手段。
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卫农夫的利益、增进农业稳定进步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1.1 政策的主要内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通过对主要粮食品种(如稻谷、小麦、玉米等)进行收购,并制定一定的最低收购价,保证农夫的合理收益。
政府通过国家谷物局等机构在粮食产区设立粮食收购站,统一收购来自农夫的粮食,保障农夫供销两旺。
1.2 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中国政府依据各种粮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了相应的最低收购价。
以2019年为例,中国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4元,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1元,玉米的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05元。
政府的最低收购价通常高于市场价格,以保证农夫的收益。
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影响2.1 农夫收益的保障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保障了农夫的利益。
在市场供求波动和农产品价格下跌的状况下,最低收购价政策为农夫提供了一种稳定的销售渠道,确保他们的收益不会过低。
这对于许多农夫家庭来说,意味着能够维持生计和稳定的经济来源。
2.2 粮食市场供应的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通过向农夫提供合理的收益,鼓舞农夫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投入,保持了粮食产量的相对稳定。
这种稳定的供应可以有效应对粮食市场的一些风险和波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3 农业稳定进步的推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使农夫乐观性得到激发,有利于农业的稳定进步。
通过确保农夫的收益,政府增加了农夫对种植粮食的热忱,从而增进了农业生产的乐观性和效益。
粮票回收价格表

粮票回收价格表粮票类型面额回收价格一级粮票100元90元50元45元20元18元二级粮票100元88元50元43元20元16元三级粮票100元85元50元40元20元14元粮票回收价格说明在过去的几年里,粮票一直被当作一种重要的社会福利措施,用于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粮食供应的逐渐充足,粮票的作用越来越被淡化。
与此同时,由于存在一些不良商家和利益链条,一些民众也开始转手出售闲置的粮票。
为了规范粮票回收市场,确保合理的交易价格,特制定了该粮票回收价格表。
根据粮票的等级和面额,给出了相应的回收价格。
以下是对不同粮票等级和面额的回收价格的详细说明。
一级粮票一级粮票是最高等级的粮票,通常由政府颁发给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困难群体使用。
一级粮票的面额较大,可以满足较长时间的粮食需求。
对于1级100元面额的粮票,回收价格为90元;对于1级50元面额的粮票,回收价格为45元;对于1级20元面额的粮票,回收价格为18元。
二级粮票二级粮票相对于一级粮票等级稍低,面额较小。
一般情况下,二级粮票更多地发放给一些中等收入群体。
对于2级100元面额的粮票,回收价格为88元;对于2级50元面额的粮票,回收价格为43元;对于2级20元面额的粮票,回收价格为16元。
三级粮票三级粮票是最低等级的粮票,一般由个人或家庭闲置过多的粮票进行转手回收。
三级粮票的面额相对较小,回收价格相对较低。
对于3级100元面额的粮票,回收价格为85元;对于3级50元面额的粮票,回收价格为40元;对于3级20元面额的粮票,回收价格为14元。
回收价格说明回收价格的设定是根据市场供需、粮票的稀缺程度和兑换方便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回收价格只是一个参考数值,实际回收价格可能因市场波动、供求变化等原因而有所调整。
在进行粮票回收交易时,建议与信誉良好的回收商进行交易,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总结以上是粮票回收价格表,根据粮票等级和面额的不同,回收价格也有所区别。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改革与思考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改革与思考◎王 瑾 摘 要:粮食安全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于2004年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稻谷、小麦先后执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此后,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不断完善调整,政策的实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护农民收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通过对政策梳理与分析提出要完善生产者补贴,创新粮农增收思路,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与服务以保证粮食长治久安。
关键词: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改革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1.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出台自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粮食产量节节攀升,至1996年粮食产量突破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增至414.39公斤,我国粮食生产进入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我国农业也开始进入了以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的发展时期。
但这些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了隐患,一方面粮食连年丰产,但粮食价格持续下跌,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致使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粮食产量严重滑坡,200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降至9941万公顷,比1996年减少了1314万公顷,粮食产量降至43069.53万吨,比1996年减少了7384万吨,粮食人均占有量降至334.29公斤,比1996年减少了80公斤,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2004年国务院先后发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文件指出“要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由市场供求形成粮食收购价格,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证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以此为标志,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进入到全面市场化的新阶段,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出台。
2.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执行(1)执行主体。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执行主体是中国储备粮总公司及其分公司,各省的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研究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和粮食市场的稳定,我国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本文将对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行深入研究,介绍该政策的意义、相关法规、实施情况以及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和优化建议。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指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指定的收购主体必须按照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交售的粮食。
该政策旨在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是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重要法规之一,其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有关措施和要求。
《关于完善粮食应急预案的通知》中也涉及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有关内容,要求各地制定和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做好粮食市场调控和供应保障工作。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策实施范围覆盖了小麦、稻谷、玉米等多种粮食作物,有效保护了农民利益,稳定了粮食市场。
在收购量方面,国家通过加强政策性粮库的建设和管理,确保了粮食的充足储备和市场的稳定供应。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政策稳定了粮食市场,避免了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政策还对调整粮食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效能,以下优化建议值得:调整收购价格: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生产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因此需要适时调整最低收购价,以保障农民利益和市场稳定。
扩大政策实施范围:目前政策实施范围主要覆盖小麦、稻谷、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可以考虑将其他重要粮食品种纳入政策实施范围,以全面提高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加强市场监管: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政策性粮库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粮食储备的真实有效,同时打击市场投机和恶意炒作行为,以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
2023年粮食价格走势回顾

2022年粮食价格走势回顾2022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粮食价格呈先持稳后连续回落的走势,总体看,至今年年底,全国粮食主产区小麦、稻谷、大豆收购价格低于今年年初水平,玉米价格高于年初水平,但和2022年同期相比,小麦、稻谷、大豆、玉米均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
今年一季度,粮食价格连续了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平稳走势,除大豆价格波动幅度略大外,其余7种粮食品种平均价格月度环比波动幅度均在每100斤1元之内。
二、三、四季度,除玉米、大豆价格上升外,其余品种粮食价格普遍回落,四季度玉米、大豆价格也消失下降。
稻谷价格先涨后跌,低于2022年同期。
今年一季度,稻谷价格呈小幅上升趋势,但4月份以后逐月回落,年底已经降至70元四周的水平。
3月份,主产区早籼稻混等品平均收购价为76.76元,比1月份的7..64元略涨0.2%,随后连续下降。
到11月,全国主产区收购价格下降到70.35元,比3月份下降了8.3%,比年初低8.2个百分点,比2022年同期低5.5个百分点。
11月份,湖南、广东、广西早籼稻价格分别下降到68元、72.92元、75元,比3月份下降了6.35%、10.71%、6.23%。
前3个月小幅上升后,4月份以来全国晚籼稻收购价也持续下降。
11月,全国主产区收购价格下降到73.18元,比3月份下降了7.38%,比年初低5.9个百分点,比2022年同期低6个百分点。
11月份,江西、湖北、湖南晚籼稻价格分别下降到72.3元、69.25元、71.25元,比3月份下降了9.12%、5.36%、9.1%。
粳稻价格持续上升后也大幅下跌,9月份上升到92.28元的今年最高价,但11月份下降至88.64元,略高于年初水平,比2022年同期高5.38%。
小麦价格持续回落,较大幅度低于2022年水平。
今年以来,除因3月上旬混合麦价格有所上升导致3月份其收购价格略有上涨外,其余月份白小麦、混合麦、红小麦的价格均呈下降态势,其中二、三季度降幅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