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在线作业答案
北交《材料力学》在线作业二 15秋答案

北交《材料力学》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中性轴上的切应力(). 最大. 最小. 为零. 不确定正确答案:2. 在矩形截面扭转轴中,横截上()的剪应力为零。
. 短边中点. 形心. 四个角点与形心. 长边中点正确答案:3. 阶梯圆轴的最大剪应力发生在:(). 扭矩最大的截面. 直径最小的截面. 单位长度扭转角最大的截面.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4. 在拉(压)杆的截面尺寸急剧变化处,其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
. 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与未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 削弱截面上的最大应力与未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 削弱截面上的最大应力与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 未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与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正确答案:5. 铸铁扭转破坏的断面是:()。
. 横截面拉伸. 45度螺旋面拉断. 横截面剪断. 45度斜面剪断;正确答案:6. 剪应力互等定理是由()导出的。
. 单元体的静力平衡. 几何关系. 物理关系. 强度条件;正确答案:7. 在拉压静定结构中,温度均匀变化会()。
. 仅产生应力、不产生变形. 仅产生变形、不产生应力;. 既不引起变形也不引起应力. 既引起应力也产生变形正确答案:8. 不会引起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因素是(). 集中力. 集中力偶. 分布力. 温度变化正确答案:9. 平面弯曲梁的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出现在(). 中性轴. 左边缘. 右边缘. 离中性轴最远处正确答案:10. 对于下列的两个剪应力计算公式:①τ=T/2πR2t 和②τ=Tρ/IP,下列结论中是正确的是()。
. ①只适用于各种空心圆轴,②既适用于各种空心圆轴,也适用于实心圆轴;. 对于空心薄壁圆管①、②虽然形式不同,但描述的剪应力的分布规律是完全相同的;. ①式仅利用平衡条件导出,②式曾利用平面假设和平衡条件;. ①、②两式均根据平面假设导出。
正确答案:北交《材料力学》在线作业二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材料力学习题册1-14概念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是非判断题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同。
( × ) 内力只作用在杆件截面的形心处。
( × )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 × ) 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 ∨ )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方向都相同。
( ∨ )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弹性常数在各点处都相同。
( ∨ ) 同一截面上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必相互垂直。
( ∨ )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σ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τ必相互平行。
( × ) 应变分为正应变ε和切应变γ。
( ∨ ) 应变为无量纲量。
( ∨ ) 若物体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 ∨ ) 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 × ) 平衡状态弹性体的任意部分的内力都与外力保持平衡。
( ∨ ) 题图所示结构中,AD 杆发生的变形为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 )题图所示结构中,AB 杆将发生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 )-二、填空题材料力学主要研究 受力后发生的 ,以及由此产生的 。
[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B题图题图外力的合力作用线通过杆轴线 杆件 变形 应力,应变是。
剪切的受力特征是,变形特征是。
扭转的受力特征是,变形特征是。
弯曲的受力特征是,变形特征是。
组合受力与变形是指。
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和三个方面。
所谓,是指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所谓,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所谓,是指材料或构件保持其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根据固体材料的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
认为固体在其整个几何空间内无间隙地充满了组成该物体的物质,这样的假设称为。
根据这一假设构件的、和就可以用坐标的连续函数来表示。
天大17秋《材料力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正确答案:A
29.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曲率最大发生在()处
A.挠度最大
B.转角最大
C.剪力最大
D.弯矩最大
满分:2.5分
正确答案:D
30.判断:吊车起吊重物时,教室中大梁的变形是弯曲变形;螺旋千斤顶中的螺杆受压杆受拉变形。
A.正确
B.错误
满分:2.5分
正确答案:B
31.
题目见图片
正确答案:C
35.
题目见图片
A.
B.
C.
D.
满分:2.5分
正确答案:B
36.挤压面为半圆柱面时,计算挤压面积按(?)计算
A.投影面积
B.最小面积
C.实际面积
D.接触面积?
满分:2.5分
正确答案:A
37.
题目见图片
A.
B.
C.
D.
满分:2.5分
正确答案:A
38.
题目见图片
A.
B.
C.
D.
满分:2.5分
11.小变形是指
A.很小的变形
B.线弹性范围内的变形
C.远小于构件原始尺寸的微小变形
D.卸载后,构建中的残余变形
满分:2.5分
正确答案:C
12.当剪切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则()
A.剪切胡克定律不成立
B.剪应力互等定理不成立
C.剪切胡克定律和剪应力互等定理均成立
D.材料发生剪切破坏
满分:2.5分
正确答案:B
39.具有外棱角(凸角)和内棱角(凹角)的棱柱杆,其表面无切向力作用,则杆件受扭时,任意横截面上外棱角顶点处的应力状态()
A.正应力最大
B.剪应力为零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一、是非题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F1-F2;②F2-F1;③F1+F2;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1.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2.已知力F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与A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度。
西交《材料力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西交《材料力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厚壁玻璃杯倒入开水发生破裂时,裂纹起始于()。
A. 内壁;B. 外壁;C. 壁厚的中间;D. 整个壁厚。
正确答案:B2. 阶梯圆轴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
、A. 扭矩最大截面;B. 直径最小的截面;C. 单位长度扭转角最大的截面;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D3. 应用叠加原理求梁横截面的挠度、转角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A. 梁必须是等截面的;B. 梁必须是静定的;C. 变形必须是小变形;D. 梁的弯曲必须是平面弯曲。
正确答案:C4. 梁在某一段内作用有向下的分布力时,则在该段内M图是一条()。
A. 上凸曲线;B. 下凸曲线;C. 带有拐点的曲线;D. 斜直线。
正确答案:A5. 应用叠加原理求梁横截面的挠度、转角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A. 梁必须是等截面的;B. 梁必须是静定的;C. 变形必须是小变形;D. 梁的弯曲必须是平面弯曲。
正确答案:C6. 非对称的薄壁截面梁承受横向力时,若要求梁只产生平面弯曲而不发生扭转,则横向力作用的条件是()。
、A. 作用面与形心主惯性平面重合;B. 作用面与形心主惯性平面平行;C. 通过弯曲中心的任意平面;D. 通过弯曲中心,平行于主惯性平面。
正确答案:D7. 在以下措施中()将会降低构件的持久极限。
A. 增加构件表面光洁度;B. 增加构件表面硬度;C. 加大构件的几何尺寸;D. 减缓构件的应力集中。
正确答案:C8. 滚珠轴承中,滚珠和外圆接触点处的应力状态是()应力状态。
A. 单向;B. 二向;C. 三向;D. 纯剪切。
正确答案:C9. 材料的持久极限与试件的()无关。
A. 材料;B. 变形形式;C. 循环特征;D. 最大应力。
正确答案:D10. 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B. 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C. 应力是内力的集度;D. 内力必大于应力。
材料力学作业及练习题参考答案(8、9章)

八章2题: 解:查槽钢表,每根槽钢,A=25.669 cm2,W=141 cm3, 则两根槽钢制成的梁:A=2A=51.538 cm2, W=2W=282 cm3 在B截面左侧的上边缘处: =-FN/A+M/W=-50×103/(51.538×10-4)+37.5×103/(282×10-6) =123.24×106 Pa, 即在该处为拉应力123.24 MPa ; 在B截面左侧的下边缘处: =-FN/A-M/W=-50×103/(51.538×10-4)-37.5×103/(282×10-6) =-142.72×106 Pa, 即在该处为压应力142.72 MPa ; 在B截面右侧的上边缘处: =M/W=37.5×103/(282×10-6)=132.98×106 Pa, 即在该处为拉应力132.98 MPa ; 在B截面右侧的下边缘处: =-M/W=-37.5×103/(282×10-6)=-132.98×106 Pa, 即在该处为压应力132.98 MPa。
理论力学_习题集答案

《理论力学》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理论力学》(编号为06015)共有单选题,计算题,判断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判断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 作用在刚体上仅有二力A F 、B F ,且0+=A B F F ,则此刚体________。
⑴、一定平衡⑵、一定不平衡 ⑶、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2. 作用在刚体上仅有二力偶,其力偶矩矢分别为A M 、B M ,且A M +0=B M ,则此刚体________。
⑴、一定平衡 ⑵、一定不平衡 ⑶、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3. 汇交于O 点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二力矩形式。
即()0=∑A i m F ,()0=∑B im F ,但________。
⑴、A 、B 两点中有一点与O 点重合⑵、点O 不在A 、B 两点的连线上⑶、点O 应在A 、B 两点的连线上⑷、不存在二力矩形式,∑∑==0,0Y X 是唯一的4. 力F 在x 轴上的投影为F ,则该力在与x 轴共面的任一轴上的投影________。
⑴、一定不等于零⑵、不一定等于零 ⑶、一定等于零 ⑷、等于F5. 若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与简化中心无关,则该力系的简化结果为________。
⑴、一合力 ⑵、平衡 ⑶、一合力偶 ⑷、一个力偶或平衡6. 若平面力系对一点A 的主矩为零,则此力系________。
⑴、不可能合成一个力⑵、不可能合成一个力偶⑶、一定平衡 ⑷、可能合成一个力偶,也可能平衡7. 已知1F 、2F 、3F 、4F 为作用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因此可知________。
⑴、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⑵、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⑶、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⑷、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8. 已知一平衡的平面任意力系1F 、2F ……1n F ,如图,则平衡方程∑=0A m ,∑=0B m ,∑=0Y 中(y AB ⊥),有________个方程是独立的。
理论力学作业及答案

理论力学作业题解析解 (1)节点D,坐标及受力如閤2・£b,由平衡理论得=0. F DS -抵 co" = 0三巧=0. sill -F = 0解得F DB =F cot e讨论:也可以向垂克于尸庞方向投影,有接得FD3 二 Fcote(2)节点B,坐标及受力如图2・8c 所示。
由半衡埋论得三巧=0,心 sin 0 - F D3. = 0三巧=0. F CB sin 0 - F A3 - 0解得F OQA N =F DS coW = Fcot 26 = — == 80 kN02 0.122-16在2-16a 9T 示结构中,备构件的口車略去不计,在构件匕作用1力偶矩为M 的力偉各尺寸如图。
求支座X 的约束力。
解(1)研究对象受力如阳2・16b 所示■为构成约束力偶,右F 厂尸。
(2)研究刈埶ADC,受力如图2-16C 所示工耳=0, -F C ^F A COS 45° = 0F A = ^2F C =:址(方向如图)LAf =0 • 一竹・/十A/ =0\f_V<a)(b) (c)图2・1634 图 3-la+,已知斤=150N, K =200N,巧二 300N, F 二 F=200N. 求力系向点O 简化的结果;并求力系合力的大小及其与原点Q 的距离九图3・1解(1)求合力F R 的人小1 12£片=_百 x-=-X -=-F 3 X- V2 ' V10 21 1 1=-150Nx-^-200Nx-^-300Nx-=^ =-437.62 N 、2 V1O 岳巧"恥才脅r 盼斗= -150Nx —-200Nx-^- +300Nx — =-161.62 N y/2 <10 V5F R = {(叭+(诃=@437.62)2 + 主矩 叫二饕ui + Ex 燈m-FxO.08111 ° r ro 10 (P0= 150Nx —m+300Nx —m-200Nx0.08m = 21.44 N m (逆 V2V5合力尸卩在原点0的左側上方,如图3・lb 所示,且F R 二斤二466.5N(2)求距离d如4466.5 N主矢 I 44N-H1 — = 0.0459m = 4.59cm (图3・lb ) 466.5 N200三巧二 0, 比+丄<7 * 4 m- Fcos45° - 0 ,= 02三 A/詁二 0.3/^ - g x 4 m x m - Al -F sin 45° x 3 m + F cos45° x 4 m = 0M* =12 kN m (逆)3-13 ill VC 和CD 构戎的纟H 合梁通过饺琏C 连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最新在线作业答案
2
———————————————————————————————— 作者: ———————————————————————————————— 日期: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在线作业_A 一 单项选择题 1. 二力平衡定律适用的范围是( ) (5.0 分)
变形体 任何物体或物体系统 刚体 刚体系统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刚体
2. 关于平面弯曲,对称弯曲和非对称弯曲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论述是正确的?( ) (5.0 分)
对称弯曲一定是平面弯曲,非对称弯曲必为非平面弯曲 对称弯曲必为平面弯曲,非对称弯曲不一定是平面弯曲 对称弯曲和非对称弯曲都可能是平面弯曲,也可能是斜弯曲 只有对称弯曲才可能是平面弯曲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对称弯曲必为平面弯曲,非对称弯曲不一定是平面弯曲
3. 纯弯时的正应力合曲率公式推广到横弯时,误差较小的条件是( ) (5.0 分)
实心截面细长梁 细长梁平面弯曲 细长梁 4
弹性范围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细长梁平面弯曲
4. 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1-4所示,由此可知( )
图 1-4 (5.0 分)
该力系的合力R=2F4 该力系的合力R=0 该力系平衡 该力系的合力R=F4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该力系的合力R=2F4
5.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 (5.0 分)
只适用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只适用于变形体 只适用于刚体 对刚体和变形体的适用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对刚体和变形体的适用
6. 如果力R是F1、F2两力的合力,用矢量方程表示为R=F1+F2,则其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 5
(5.0 分) 可能有R不可能有R=F1+F2 必有R=F1+F2 必有R>F1、R>F2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可能有R
7. 图2-2所示结构中,各段杆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材料的拉压许用应力均为[σ],可以算得其许可载荷[P]=3A[σ]/2。 现将BC段杆改名为中空的,横截面面积减小为A/2,这时结构的许可载荷[P]等于
( ) 图 2-2 (5.0 分)
A[σ]/2 3A[σ]/2 A[σ] 3A[σ]
知识点: 用户解答: A[σ]
8. 关于弹性体受力后某一方向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如下哪个论述是正确的?( ) (5.0 分)
有应力不一定有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有应力一定有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有应力一定有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6
有应力不一定有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有应力不一定有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9. 图1-2a 示一简易起重架,起吊重物的重量为W,各构件的重量不计,则起重架连同起吊重物整
体的受力图为( ) 图 1-2 (5.0 分)
图1-2d 图1-2b 图1-2e 图1-2c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图1-2e
10. 下列关于纯弯曲应力和变形公式的适用条件,哪个是正确的( ) (5.0 分)
仅适用于对称弯曲和弹性范围 平面弯曲,弹性范围 7
所有平面弯曲 弹性范围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平面弯曲,弹性范围
11. 由正应变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导致正应力沿截面高度方向线性分布,只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 (5.0 分)
直杆和曲杆,弹性范围 直杆,弹性范围 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 直杆和曲杆、塑性范围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直杆,弹性范围
12. F1、F2两力对某一刚体作用效应相同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 (5.0 分)
F1、F2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且必须作用在同一点上 F1、F2两力大小相等 力矢F1与力矢F2相等 F1、F2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作用点可不相同
知识点: 用户解答: F1、F2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作用点可不相同 8
13. 如图1-6所示力F1、F2、F3、F4在坐标轴x上投影的计算式为( ) 图 1-6 (5.0 分)
X4=-F4sinaα4 X2=-F2sinaα2 X3=-F3sinaα3 X1=-F1sinaα1
知识点: 用户解答: X1=-F1sinaα1
14. 低碳钢加载-卸载-加载途径有以下四种,如图2-1( ) 图 2-1 (5.0 分)
OAB-BAO-ODB OAB-BAO-ODB OAB-BD-DB OAB-BC-COAB
知识点: 用户解答: OAB-BD-DB
15. 平面任意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一点O简化的主矢和主矩分别用R′和M0表示,则( ) 9
(5.0 分) 当R′≠0、M0=0、力系简化为一作用线过简化中心O的合力R时,合力R与主矢量 R′相等 当力系合成的结果为一合力R时,可能有R≠R′ 当力系合成的结构为一合力R时,必有R=R′ 当R′=0、M0≠0、力系合成为一力偶时,该力偶与主矩M0相等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当力系合成的结构为一合力R时,必有R=R′
16. 如图2-5一圆轴上安有5个皮带轮,其中2轮为主动轮,由此输入功率80马力;1、3、4、5均为从动轮,它们输出功率分别为25、15、30、10马力。若圆轴设计成等截面的,为使设计更合理地利用材料,各轮位置可以相互调整,请判断下列位置中哪一种最好?( )
图 2-5 (5.0 分)
1与3互换位置 2与3互换位置 现在的位置最合理 2与4互换位置
知识点: 用户解答: 2与3互换位置
17. 扭转应力变形公式 的应用条件是( ) (5.0 分)
等截面圆轴,弹性范围加载 等截面圆轴、椭圆轴,任意加载范围 等截面圆轴,任意加载范围 10
等截面圆轴,椭圆轴,弹性范围加载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等截面圆轴,弹性范围加载
18. 如图2-4悬臂梁的截面有a、b、c、d四种形状,关于最大切应力作用位置,有四种答案( )
图 2-4 (5.0 分)
a、c的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处;b、d则不在 a、b的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处,c、d则不在 a、b、c、d的最大切应力都在中性轴处 除c之外,其余的最大切应力均在中性轴处
知识点: 用户解答: a、c的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处;b、d则不在
19. 一刚体受平面力系F1、F2、F3、F4、F5、F6作用,其力矢关系如图1-5所示正六边形,由此可
知( ) 图 1-5 (5.0 分)
若该力系为力偶系,则刚体不平衡 若该力系为力偶系,则刚体必平衡 若该力系为汇交力系,则刚体必平衡 若该力系为汇交力系,则刚体必不平衡 11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若该力系为汇交力系,则刚体必平衡
20. 拉压杆变形公式的应用条件是( ) (5.0 分)
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并在弹性范围内加载 只要在长度L内轴力为常量 BC两条件同时具备 弹性范围加载,在长度L内轴力为常量
知识点: 用户解答: BC两条件同时具备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在线作业_B
一 单项选择题 1. 对于任何一个平面力系( ) (5.0 分)
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 总可用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来平衡 总可用一个力来平衡 总可用一个力偶来平衡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
2. 弯曲变形时截面保持平面导致正应变沿截面高度方向线性分布,只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 (5.0 分)
直杆和曲杆、塑性范围 12
直杆,弹性范围 直杆和曲杆,弹性范围 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
3. AB、CD两杆铰接于E,AB、BG两杆铰接于B,CD、BG在D处为光滑接触(如图1-3a),各杆件的重量不计,在G点作用有一铅垂向下的力P。杆件CD的受力图是( )
图 1-3 (5.0 分)
图1-3b 图1-3d 图1-3c 图1-3e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图1-3d
4. 仁兴材料冷作硬化之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 (5.0 分)
屈服强度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屈服强度提高,韧性降低 屈服强度不变,韧性不变 屈服强度提高,弹性模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