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语言发展顺序及月龄对照表
正常婴幼儿各阶段对外界声音反应及言语表现

正常婴幼儿各阶段对外界声音反应及言语表现听觉发育表现过程0个月:Moro反射、眼睑反射、觉醒反射。
1个月:对突然的声音(伸手、惊醒、闭眼、停止哭闹、向声源转头)。
2个月:睡眠时对较大的声音(抖手、眨眼或惊醒)。
3个月:睡眠时对突然的声音已经无(抖手、眨眼或全身抽动),对环境的声音感兴趣去寻找,对声音有表情。
4个月:关注环境的声音,对熟悉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关注。
对意外的声音感兴趣。
5个月:听到闹钟声时转头,能分辨出亲人与自己的声音,对突然的大声害怕、哭。
6个月:凝视与说话者的面部,叫其名字时转头,对电视、收音机声音敏感。
7个月:对邻室或室外的声音关注,与谈话时也发出声音,对愤怒的声音感到受惊。
8个月:模仿动物叫声并感到喜悦,对母亲的斥责声会哭。
9个月:对外界各种声音有兴趣,能简单对声音做反答(如:再见),听到歌声可手足舞蹈,寻找声源,对声音的强度有反应。
10个月:模仿学话,小声唤名字马上回头。
11个月:随音乐节奏活动,对简单的示意能作出反应。
12个月:寻找大人指出的方向,对邻室的声音表示好奇,可以指出五官的位置。
言语发育过程(0-6个月为学语前期,7-12个月为学语期。
)4个月:发出无意义的多音节元音,称过渡喃语期。
6-8个月:可发出多音节的元音与辅音,无词意,称标准喃语期。
10-12个月:可以伴随声音作出无意义的动作,或自己边发声边做无意义的动作。
称发声伴随动作期。
12个月:开始说出1-2个有意义的单词,称有意义语期。
发现孩子听力问题后该做哪些事情?如何为孩子重建听力?很多家长发孩子听力有问题后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下面几个步骤是可以指导家长如何诊断、干预孩子的听力问题。
发现孩子听力问题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诊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听力问题,确诊听力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检查是:ABR\耳声发射\声导抗,如条件许可还可以加做一个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或40HZ诱发电位;通过这些检查我们不仅可以确诊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听力问题,还可以判断引起听力损失的病变部位,进而对孩子听力损失的性质进行确定(如为感音神经性还是传导性等)。
儿童语言发音标准对照表

儿童语言发音标准对照表
儿童语言发音标准对照表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儿童在3岁之前能掌握大部分元音,但辅音的掌握可能会稍晚。
以下是汉语普通话发音学习的参考时间表:
18月龄-24月龄:能掌握d、t、g、m、n、h、j、q、x等音节。
25月龄-30月龄:能掌握f、s等音节。
31月龄-3周岁:能掌握b、l等音节。
3岁1个月-3岁半:能掌握p、k、ch等音节。
3岁7个月-4周岁:能掌握sh音节。
4岁1个月-4岁半:能掌握z、c、r等音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儿童发音标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语言环境等,如需更多关于儿童语言发音标准对照表的信息,建议查阅儿童语言发展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幼儿各月龄发展对照表

33.试图抓物
婴儿仰卧,将花铃棒拿到婴儿可及的范围内,观察婴儿反应,但不能触碰婴儿
婴儿手臂忒图抬起或有手抓动作即可通过
M.目光对视・
主试者或母亲对婴儿说话,观察婴儿是否与人对视
婆儿能与成人对视,并保持5s或以上
35.高声叫R
观察或询问婴儿在高兴或不满时的发音
会高声叫(非高调尖叫)
抱坐,婴儿手置于桌上,主试者先放一块积木在矍儿手中,再放另•块积木于桌上婴儿可及范围内,适当返引观察婴儿对第二块枳木的反应
36.伊语作声R
观察婴儿安静时的发音
观察或询问,婴儿会类似自言自语,无音节、无意义
37.找到声源
抱坐,主试者在婴儿耳后上方15Cm处轻摇铜铃,观察其反应
可回头找到声源,•侧耳通过即可
38.注视镜中人像
将无边镜子横放在婴儿面前约20Cm处,主试者或母亲可在镜中逗引婴儿,观察婴儿反应
婴儿可经逗引或自发注视镜中人像
39.认亲人R
观察婴儿在看到母亲或其他亲人或听到亲人声音后的表情变化
观察或询问,在见到母亲或其他亲人时,婴儿会变得高兴起来
40.轻拉腕部即坐起
婴儿仰卧,主试者握住腕部,轻拉到坐的位置
婴儿自己能主动用力坐起,拉坐过程中
无头部后滞现象
41.独坐头身前倾
将婴儿以坐姿置于床上
独坐保持5s或以上,头身向前倾
42.抓住近处玩具
婴儿用眼及头跟随红球转动180:,•:
试一成
27.笑出声R
逗引婴儿笑,但不得接触身体
观察或询问,婴儿能发出“咯略”笑声
28.见人会笑
主试者面对婴儿,不做出接近性的社交行为或动作,观察婴儿在无人逗引时的表情
婴儿见到人自行笑起来
0-3岁婴幼儿各月龄发育重点知识

0-3岁婴幼儿各月龄发育重点知识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又令人兴奋的过程。
从出生到3岁,婴幼儿经历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和认知里程碑。
了解婴幼儿在每个月龄阶段的发育重点,有助于家长和保育人员提供恰当的支持和激励,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一个月:感知和亲子情感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幼儿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生活在外部环境中。
他们开始发展对声音、触摸和味道的感知能力。
此时,建立稳定而温暖的亲子情感关系至关重要。
婴幼儿需要得到充分的亲密接触,并通过触摸、呵护和视觉注意力的集中来建立安全感。
第二个月:运动探索和面部表情第二个月的婴幼儿开始发展头部控制能力。
他们能够抬起头部并尝试翻身。
此外,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尝试触摸手脚。
同时,婴幼儿的面部表情变得更加多样化,他们能够用微笑和眼神交流来回应亲人。
第三个月:手眼协调和语言识别到达第三个月,婴幼儿的手眼协调开始发展。
他们能够将目光集中在手指或玩具上,并试图抓住它们。
此时,家长可以通过玩具和互动游戏来帮助他们发展运动技能和手指灵活性。
另外,婴幼儿开始对声音做出反应,并能够辨别语言中的音调和音素。
第四个月:俯卧和开始翻身第四个月是俯卧和开始翻身的关键阶段。
婴幼儿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抬头并以俯卧姿势探索周围环境。
翻身是婴幼儿在这一阶段的重大成就,家长应该创造安全的环境,鼓励他们尝试,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第五个月:坐立和社交能力第五个月的婴幼儿开始展示出坐立的迹象。
尽管他们还不能坐得很稳定,但可以在支撑下保持坐姿一小段时间。
此外,婴幼儿的社交能力也得到增强。
他们通过笑脸、舞动和各种声音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以互动和建立情感连接。
第六个月:爬行和认知发展在第六个月,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迅速提高。
他们开始尝试爬行,并通过探索周围的物体来增加自己的认知经验。
婴幼儿能够辨认家庭成员和熟悉的人物,对于他们的名字有所反应。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提供更多的玩具和刺激,以促进婴幼儿的感知发展。
幼儿语言发育标准对照表

幼儿语言发育标准对照表
幼儿语言发育标准对照表:
* 1月龄:本能地啼哭,对不同刺激有哭的反应。
* 2月龄:能发出「啊」、「咦」、「唔」等喉音,听到声音会有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变化。
* 3月龄:能咿呀发音,会有「咯咯」笑声,会向发出声音的方向扭头。
* 4月龄:开始模仿一些声音,大声发笑,会在安静时有类似自言自语的表现,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微笑。
* 5月龄:可以在看到熟悉的人或者玩具时发出象说话一样的声音,比如:咿咿呀呀、ma、pa、ba等辅元结合音。
* 6月龄:可以理解爸爸妈妈的手势,像伸手要抱,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 7月龄:可以发da-da、ma-ma等声音,但是无所指。
* 8月龄:能重复大人发出的简单音节,可以用动作手势表达,比如会有咂咂嘴表示好吃等动作手势。
* 9月龄:听音乐时显得很高兴。
* 10月龄:对词语和手势有适当的反应(如:在讲再见时能招招手)。
* 11月龄:能做一些简单的要求(如:抓住球)。
* 12月龄:会用比划或手势来表达要求。
请注意,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标准仅供参考。
如果您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有任何疑虑,建议寻求专业儿童语言治疗师的帮助。
0-6个月婴儿言语发展游戏设计与指导

发展特点 设计原则 指导要点
以哭来表达需求,能区别两音之间的差别,发音以单音节 为主。
互动性 趣味性
注意游戏材料的安全。 声音刺激持续的时间要适宜。 婴儿有表情和发音时及时给与回应。Βιβλιοθήκη 月龄言语感知(理解)
言语理解(表达)
言语交际
当人声和其他声音同时出现时,在心情愉悦的时候会发 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
0-3个月 更关注人声;能够寻找声源, 出自言自语的哼哼声; 会对成人的逗弄报以微 特别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妈妈 会发出、ei、ou、mo 笑,发出一些简单的音
的声音能让婴幼儿安静;突然 的元音。
节来吸引成人的注意。
听到大的声音有惊吓的反应。
当他人用愉快、生气的声音和 能够发出连续的辅音节;在交流中能以“一问一
1.家长抱着宝宝或者宝宝躺在床上家长在面前做出张嘴巴,吐舌头或其他 各种表情,并用亲切温柔的声音和宝宝交流,发a、o的声音。
2.让宝宝注意到家长的口型和面部表情,引导宝宝发音。 3.宝宝过程中发出类似的声音与家长沟通时,家长要面带微笑及时给予宝 宝鼓励和回应“宝宝真棒!”,“宝宝你学会了!” 4.反复和宝宝一起交流对话,重复示范发音,看宝宝是否能独立模仿家长 的发音。 温馨提示: 1.在游戏中成人可以多次重复宝宝的语音。 2.游戏中有耐心的引导,同时用微笑、爱抚或语言的方式及时给与宝宝鼓 励。 3.多用夸张的表情及语音语调刺激宝宝的发音。
前语言发 前言语发展展
言语语发言展发展
语音知觉 词义知觉
手势语 语音表达
词义表达 句法表达
听音的发 展
语音的表 达
语音知觉 发展
语音表达 能力
词义理解 词义表达 句型发展
婴幼儿语言发展三个阶段儿童少年卫生学

婴幼儿语言发展三个阶段
总体来说,在正常环境下成长的小儿语言发育有三个阶段,分别为:学习发音阶段、咿呀学语阶段和单词单句阶段。
一、1-6个月,学习发音阶段:这个阶段要经常面对面与小儿说话,语速要慢,口型要适当夸张些。
通过不断听声音和看口型,小儿渐渐会发出的“啊”、“呀”之类的简单音节。
二、7-12个月,咿呀学语阶段:小儿到了这个月龄能逐步理解大人的一部分语言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帮助小儿认识周围的人和物,教小儿把实物和名称一一对应起来,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词汇量的过程。
需要像一个活体“复读机”,每教一个词汇,语言都要统一、准确,而且需要不断重复。
三、13-36个月,单词单句阶段:经过一年多的词汇积累,大部分人都会发现小儿会表达的单词越来越多,进步也越来越快了。
小儿会有意识的叫家长名字,也会用“饭饭”、“奶”等单字词表达需求。
简述0-12月龄婴幼儿的发展特点

简述0-12月龄婴幼儿的发展特点
0-12个月是婴幼儿生命中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内,他们会经历快速而显著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以下是婴幼儿在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
1. 生理发展:
-出生至1个月:婴儿主要通过本能性反应来适应外界环境。
他们对声音、光线和触摸有敏感的反应。
- 1-3个月:开始出现一些头部的控制能力,能够抬起头,对高对比度的图案产生兴趣。
- 3-6个月:婴儿逐渐掌握坐姿和抬头的技能,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更多兴趣。
2. 感知与认知发展:
-出生至1个月:主要通过听觉和触觉来感知世界。
对高音和低音有敏感的反应。
- 1-3个月:开始对移动的物体产生兴趣,逐渐学会追踪视线。
- 3-6个月:对镜子中的自己产生兴趣,开始学会握取物品。
3. 运动发展:
-出生至1个月:运动主要是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如抓握反射。
- 1-3个月:逐渐能够支撑头部,开始追踪运动的物体。
- 3-6个月:能够翻身,开始学会坐起来,对周围的环境更加好奇。
4. 语言发展:
-出生至1个月:主要通过哭声和吮吸来表达需求。
- 1-3个月:开始发出“咿呀”声和对婴语作出反应。
- 3-6个月:开始模仿音调和语调,发出较多的婴儿语言。
5. 社会性发展:
-出生至1个月:对熟悉的人有一定的认知,但主要仍依赖于主要照顾者。
- 1-3个月:开始对人脸产生兴趣,喜欢与照顾者进行眼神交流。
- 3-6个月:建立起与照顾者的亲密关系,表现出一些社交性的行为。
这个时期的发展是迅猛而迅速的,家庭和照顾者的关爱和支持对婴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25.1
28
会说3-4句儿歌
18
25.5
28
会用代名词“我”
18
25.1
27
会用代名词“他”
18
26.1
28
会用代名词“你”
18
26.4
28
会回答“这是什么”
20
26.6
28
会回答“***到哪里去了”
19
27.5
29
会回答“那是谁”
20
28.1
30
会四首以上儿歌
19
29
32
用完整句子表示一件事
20
29.5
35
知道反义词三个
27
29.5
35
会用连接词“和、跟”
23
29.9Biblioteka 32理解饿了、冷了、累了27
30.5
34
会问与答简单生活问题
20
31.1
36
会用形容词两个、副词两个
20
29.9
35
婴儿语言发展顺序及月龄对照表
语言发展项目
开始月龄
常模月龄
发展较晚月龄
能叫自己名字
15
19.9
23
懂得三个提问
18
21.1
25
会回答“这是什么”
18
22.6
25
说3—5个词的句子
18
22.5
26
会说父母名字
18
23.5
29
会用词回答”**到哪去了?”
19
24.1
26
会用词回答“谁来了?”
19
24.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