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含解析)

1.如图是北京地铁一号线部分站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以正东为正方向建立数轴,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3.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6;②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2;③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④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4;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D解析:D【分析】数轴上单位长度是统一的,利用图象,根据两点之间单位长度是否统一,判断即可.【详解】:①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3.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6,故①说法正确;②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2,故②说法正确;③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故③说法正确;④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4,故④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表示数,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因此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原点的位置和单位长度.2.2--的相反数是()A.12-B.2-C.12D.2D解析:D 【分析】|-2|去掉绝对值后为2,而-2的相反数为2.【详解】--的相反数是2,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本题的关键是首先要对原题进行化简,然后在求这个数的相反数;其中,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3.若1<a<2,则化简|a-2|+|1-a|的结果是()A.a-1 B.1 C.a+1 D.a-3B解析:B【解析】【分析】绝对值的化简求值主要需要判断绝对值里面的正负,从而去掉绝对值,再对式子进行计算进而得到答案.【详解】∵1<a<2∴a-2<0,1-a<0∴|a-2|+|1-a|= -(a-2)-(1-a)=-a+2-1+a=1,因此答案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化简求值,注意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还是0.4.下列说法中,其中正确的个数是()(1)有理数中,有绝对值最小的数;(2)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3)当a表示正有理数,则-a一定是负数;(4)a是大于-1的负数,则a2小于a3A.1 B.2 C.3 D.4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有理数,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有理数的乘方意义判断即可.【详解】解:(1)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符合题意;(2)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符合题意;(3)当a表示正有理数,则-a一定是负数,符合题意;(4)a是大于-1的负数,则a2大于a3,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利用有理数,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有理数的乘方意义判断即可.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正数与负数,有理数,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5.正方形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A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正方形ABCD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为2;则翻转2016次后,数轴上数2016所对应的点是()A.点C B.点D C.点A D.点B B解析:B【分析】由题意可知转一周后,A、B、C、D分别对应的点为1、2、3、4,可知其四次一次循环,由此可确定出2016所对应的点.【详解】当正方形在转动第一周的过程中,1对应的点是A,2所对应的点是B,3对应的点是C,4对应的点是D,∴四次一循环,∵2016÷4=504,∴2016所对应的点是D,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应用,解本题的要点在于找出问题中的规律,根据发现的规律可以推测出答案.6.绝对值大于1且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A.6 B.–6 C.0 D.4C解析:C【解析】绝对值大于1且小于4的整数有:±2;±3,–2+2+3+(–3)=0.故选C.7.如果向右走5步记为+5,那么向左走3步记为( )A.+3 B.-3 C.+13D.-13B解析:B【解析】试题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向右记为正,则向左就记为负,由此得:如果向右走5步记为+5,那么向左走3步记为﹣3.故选B.8.6-的相反数是()A.6 B.-6 C.16D.16- B解析:B【详解】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化简|-6|,再由相反数的概念解答即可.解:∵|-6|=6,6的相反数是-6,∴|-6|的相反数是-6.故选B.9.把实数3⨯用小数表示为()6.1210-A.0.0612 B.6120 C.0.00612 D.612000C解析:C【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6.12×10−3=0.006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数之和为正,则两数均为正B.两数之和为负,则两数均为负C.两数之和为0,则这两数互为相反数D.两数之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C解析:C【详解】A. 两数之和为正,则两数均为正,错误,如-2+3=1;B. 两数之和为负,则两数均为负,错误,如-3+1=-2;C. 两数之和为0,则这两数互为相反数,正确;D. 两数之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错误,如-1+0=-1,故选C.【点睛】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可得出结果.11.计算-2的结果是()A.0 B.-2 C.-4 D.4A解析:A【详解】解:因为|-2|-2=2-2=0,故选A.考点:绝对值、有理数的减法12.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3-7=-3+7=4B.4.5-6.8=6.8-4.5=2.3C .-2-13⎛⎫- ⎪⎝⎭=-2+13=-213 D .-3-12⎛⎫-⎪⎝⎭=-3+12=-212D 解析:D【分析】本题利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求解各选项,即可判断正误.【详解】A 选项:3710--=-,故错误;B 选项:4.5 6.8 4.5( 6.8) 2.3-=+-=-,故错误;C 选项:1122()21333---=-+=-,故错误; D 选项运算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按照对应法则仔细计算即可.13.已知 1b a 0-<<< ,那么 a b,a b,a 1,a 1+-+-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a b a 1a 1+<-<-<+B .a 1a b a b a 1+>+>->-C .a 1a b a b a 1-<+<-<+D .a b a b a 1a 1+>->+>- C 解析:C【分析】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分别进行解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b <a <0,∴a+b <a+(-b)=a-b .∵b >-1,∴a-1=a+(-1)<a+b .又∵-b <1,∴a-b=a+(-b)<a+1.综上得:a-1<a+b <a-b <a+1,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的比较,熟练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826(82)6--⨯=--⨯B .434322()3434÷⨯=÷⨯C .20012002(1)(1)11-+-=-+D .-(-22)=-4C解析:C【分析】原式各项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 、82681220--⨯=--=-,错误,不符合题意;B 、433392234448÷⨯=⨯⨯=,错误,不符合题意; C 、20012002(1)(1)110-+-=-+=,正确,符合题意;D 、-(-22)=4,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若2020M M +-=+,则M 一定是( )A .任意一个有理数B .任意一个非负数C .任意一个非正数D .任意一个负数B解析:B【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解:∵M +|-20|=|M |+|20|,∴M≥0,为非负数.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应用,灵活应用绝对值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 ☆2b a b =-,则3☆(2)-=__.【分析】根据新定义把新运算转化为常规运算进行解答便可【详解】解:3☆(﹣2)=32﹣|﹣2|=9﹣2=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新定义运算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分析】根据新定义把新运算转化为常规运算进行解答便可.【详解】解:3☆(﹣2)=32﹣|﹣2|=9﹣2=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新定义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一条数轴上有点A 、B 、C ,其中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16-、9,现以点C 为折点,将放轴向右对折,若点A对应的点A'落在点B的右边,若3A B'=,则C点表示的数是______.【分析】根据可得点为12再根据与以为折点对折即为中点即可求解【详解】解:翻折后在右侧且所以点为12∵与以为折点对折则为中点即【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得到为中点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分析】根据3A B'=可得点A'为12,再根据A与A'以C为折点对折,即C为A,A'中点即可求解.【详解】解:翻折后A'在B右侧,且3A B'=.所以点A'为12,∵A与A'以C为折点对折,则C为A,A'中点,即1216:22C-=-.【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得到C为A,A'中点是解题的关键.3.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研究的某种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820千克,某地今年计划栽种这种超级杂交稻30万亩,预计今年这种超级杂交稻的产量_____千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6×108【分析】本题已知的是亩产量和亩数要求总产量就要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先计算总产量通过简单的计算后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总产量=亩产量×总亩数(注意:单位换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依题意得:解析:46×108【分析】本题已知的是亩产量和亩数,要求总产量,就要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先计算总产量.通过简单的计算后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总产量=亩产量×总亩数(注意:单位换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依题意得:820×300000=246000000=2.46×108.故答案为:2.46×10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a⨯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等边三角形ABC(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ABC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翻转1次后,点C所对应的数为1,则再翻转3次后,点C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4【分析】结合数轴不难发现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再翻转3次后点C 在数轴上∴点C 对应的数是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的 解析:4【分析】结合数轴不难发现,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再翻转3次后,点C 在数轴上,∴点C 对应的数是113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的变化规律,根据翻转的变化规律确定出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5.我们知道,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肥城市区海拔大约100米,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为16℃,泰山的海拔大约为1530米,那么此时泰山顶部的气温大约为______.℃【分析】首先用泰山的海拔减去肥城市区海拔求出泰山的海拔比肥城市区海拔高多少米进而求出泰山顶部的气温比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低多少;然后用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减去此时泰山顶部低的温度即可【详解】解:解析:7.42【分析】首先用泰山的海拔减去肥城市区海拔,求出泰山的海拔比肥城市区海拔高多少米,进而求出泰山顶部的气温比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低多少;然后用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减去此时泰山顶部低的温度即可.【详解】解:()1615301001000.6--÷⨯1614301000.6=-÷⨯168.58=-7.42=(℃);答:此时泰山顶部的气温大约为7.42℃.故答案为:7.4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6.下面是七年级一班在学校举行的足球赛中的成绩,现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请按照示例填空:例:若上半场输了2个球,下半场输了1个球,则全场输了3个球,也就是(-2)+(-1)=-3;(1)若上半场赢了3个球,下半场输了2个球,则全场赢了____个球,也就是____;(2)若上半场输了3个球,下半场赢了2个球,则全场输了___个球,也就是_____;(3)若上半场赢了3个球,下半场打平,则全场赢了___个球,也就是____.3+(-2)=11(-3)+2=-133+0=3【分析】根据定义赢球记为正输球记为负打平记为0先用有理数表示出输赢情况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求解【详解】(1)上半场赢了3个为3下半场输了2个记为(解析:3+(-2)=1 1 (-3)+2=-1 3 3+0=3【分析】根据定义,赢球记为“正”,输球记为“负”,打平记为“0”,先用有理数表示出输赢情况,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求解.【详解】(1)上半场赢了3个,为3,下半场输了2个,记为(-2),也就是:3+(-2)=1; (2)上半场输了3个,为(-3),下半场赢了2个,记为2,也就是:(-3)+2=-1; (3)上半场赢了3个,为3,下半场打平,记为0,也就是:3+0=3.【点睛】本题考查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并求解有理数的加法,解题关键是用正负数正确表示出输赢球的数量关系.7.A ,B ,C 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50-米,70-米,20米,则最高点比最低点高______米.90【分析】先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得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再列出运算式子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详解】因为所以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20米最低点的海拔高度米则(米)即最高点比最低点高90米故答案为:90【解析:90【分析】先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得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再列出运算式子,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详解】因为205070>->-,所以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20米,最低点的海拔高度70-米,则20(70)207090--=+=(米),即最高点比最低点高90米,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依据题意,正确列出运算式子是解题关键.8.在数轴上,与表示-2的点的距离是4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_.2或-6【分析】分在-2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在-2的左边时-2-4=-6在-2右边时-2+4=2所以点对应的数是-6或2故答案为-6或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难点在于分情解析:2或-6【分析】分在-2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在-2的左边时,-2-4=-6,在-2右边时,-2+4=2,所以,点对应的数是-6或2.故答案为-6或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9.若2(1)20a b -+-=,则2015()a b -= _______________.-1【分析】直接利用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得出a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得:a -1=0b ﹣2=0解得:a =1b =2故=(1﹣2)2015=-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析:-1【分析】直接利用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得:a -1=0,b ﹣2=0,解得:a =1,b =2,故2015()a b -=(1﹣2)2015=-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正确得出a ,b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0.用计算器计算:(1)-5.6+20-3.6=____;(2)-6.25÷25=____;(3)-7.2×0.5×(-1.8)=____;(4)-15×(-2.4)÷(-1.2)=____; (5)4.6÷113-6×3=____; (6)42.74.23.5-≈____(精确到个位).【分析】(1)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得;(2)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即可得;(3)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乘法即可得;(4)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乘除法即可得;(5)利用计算器先计算有理解析:10.8 0.25- 6.48 30- 14.55- 76【分析】(1)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得;(2)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即可得;(3)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乘法即可得;(4)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乘除法即可得;(5)利用计算器先计算有理数的乘除法、再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6)利用计算器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与减法、再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即可得.【详解】(1)原式14.4 3.610.8=-=;(2)原式0.25=-;(3)原式 3.6 1.8() 6.48-==-⨯;(4)原式 1.236()30=÷-=-;(5)原式434.618 4.618 4.60.7518 3.451814.5534÷-=⨯-=⨯-=-=-; (6)原式53.1441760.7=≈; 故答案为:10.8,0.25-,6.48,30-,14.55-,76.【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与乘方运算、近似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是解题关键.11.绝对值小于4.5的所有负整数的积为______.24【分析】找出绝对值小于45的所有负整数求出之积即可【详解】解:绝对值小于45的所有负整数为:-4-3-2-1∴积为:故答案为:2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解析:24【分析】找出绝对值小于4.5的所有负整数,求出之积即可.【详解】解:绝对值小于4.5的所有负整数为:-4,-3,-2,-1,∴积为:4(3)(2)(1)24-⨯-⨯-⨯-=,故答案为:2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一名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从球门线出发,向前记作正数,返回记作负数,他的记录如下:(单位:米)+5,﹣4,+10,﹣8,﹣6,+13,﹣10.(1)守门员最后是否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2)在练习过程中,守门员离开球门线最远距离是多少米?(3)守门员全部练习结束后,他共跑了多少米?解析:(1)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2)11米;(3)56米【分析】(1)由于守门员从球门线出发练习折返跑,问最后是否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只需将所有数加起来,看其和是否为0即可;(2)计算每一次跑后的数据,绝对值最大的即为所求;(3)求出所有数的绝对值的和即可.【详解】解:(1)(+5)+(﹣4)+(+10)+(﹣8)+(﹣6)+(+13)+(﹣10)=(5+10+13)-(4+8+6+10)=28-28=0.答:守门员最后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2)(3)|+5|+|﹣4|+|+10|+|﹣8|+|﹣6|+|+13|+|﹣10|=5+4+10+8+6+13+10=56(米).答:守门员全部练习结束后,他共跑了56米.【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以及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应用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计算下列各题:(1)(14﹣13﹣1)×(﹣12);(2)(﹣2)3+(﹣3)×[(﹣4)2﹣6].解析:(1)13;(2)-38【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14﹣13﹣1)×(﹣12)=14×(﹣12)﹣13×(﹣12)﹣1×(﹣12)=(﹣3)+4+12=13;(2)(﹣2)3+(﹣3)×[(﹣4)2﹣6]=(﹣8)+(﹣3)×(16﹣6)=(﹣8)+(﹣3)×10=(﹣8)+(﹣30)=﹣38.【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计算,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利用简便运算简化运算是解题关键.3.计算(1)2125824(3)3 -+-+÷-⨯(2)71113 ()24 61224-+-⨯解析:(1)113-;(2)-19【分析】(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使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详解】解:(1)2125824(3)3 -+-+÷-⨯=11 4324()33 -++⨯-⨯=8 433 -+-=11 3 -(2)71113 ()24 61224-+-⨯=71113242424 61224-⨯+⨯-⨯=-28+22-13=-19【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4.计算:(1)6÷(-3)×(-32)(2)-32×29-+(-1)2019-5÷(-54)解析:(1)3;(2)1.【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6×1-3⎛⎫⎪⎝⎭×(-32)=3;(2)原式=-9×29+(-1)-5×4-5⎛⎫⎪⎝⎭=-2-1+4=1.【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武汉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1.丁丁做了4道计算题:① 2018(1)2018-=;② 0(1)1--=-;③ 1111326-+-=;④11()122÷-=-请你帮他检查一下,他一共做对了( )道 A .1道 B .2道C .3道D .4道A解析:A 【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以及有理数的减法、乘法、除法法则,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即可判断. 【详解】①2018(1)1-=,故本小题错误; ②0(1)1--=,故本小题错误; ③1113267-+-=-,故本小题错误; ④11()122÷-=-,正确; 所以,他一共做对了1题.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加法以及除法法则,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20,积( ) A .缩小到原来的12B .扩大到原来的10倍C .缩小到原来的110D .扩大到原来的2倍A解析:A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乘法算式,计算即可. 【详解】设一个因数为a ,另一个因数为b ∴两数乘积为ab 根据题意,得1110202a b ab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乘法运算,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3.某测绘小组的技术员要测量A ,B 两处的高度差(A ,B 两处无法直接测量),他们首先选择了D ,E ,F ,G 四个中间点,并测得它们的高度差如下表: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A ,B 之间的高度关系为( ) A .B 处比A 处高 B .A 处比B 处高 C .A ,B 两处一样高 D .无法确定B解析:B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A ,B 之间的高度差A B h h -,结果大于0,则A 处比B 处高,结果小于0,则B 处比A 处高,结果等于0,则A ,B 两处一样高. 【详解】 根据题意,得:()()()()()A D E D F E G F B G h h h h h h h h h h ---------=A D E D F E G F B G h h h h h h h h h h --+-+-+-+ =A B h h -将表格中数值代入上式,得()()4.5 1.70.8 1.9 3.6 1.5A B h h -=------= ∵1.5>0 ∴A B h h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去括号时注意符号变号问题是本题的关键.4.下列各式中,不相等的是( ) A .(﹣5)2和52 B .(﹣5)2和﹣52 C .(﹣5)3和﹣53 D .|﹣5|3和|﹣53|B解析:B 【分析】本题运用有理数的乘方,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的概念进行求解. 【详解】选项A :22(5)(5)(5)5-=--=选项B :22(5)(5)(5)525-=--==;25(55)25-=-⨯=- ∴22(5)5-≠-选项C :3(5)(5)(5)(5)125-=---=-;35(555)125-=-⨯⨯=- ∴33(5)5-=-选项D :35555555125-=-⨯-⨯-=⨯⨯=;35(555)125125-=-⨯⨯=-=∴3355-=-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相反数(只有正负号不同的两个数互称相反数),绝对值(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其中正数和零的绝对值是其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5.下列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与-2B .+(+2)与-(-2)C .-(-2)与2D .-|-2|与+(+2)D 解析:D 【解析】 【分析】先将各选项中的数字化简,然后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 +(-2)=-2,-2=-2,故A 选项中的两个数不互为相反数;B. +(+2)=2, -(-2)=2,故B 选项中的两个数不互为相反数;C. -(-2)=2,2=2,故C 选项中的两个数不互为相反数;D. -|-2|=-2,+(+2)=2,-2与2互为相反数,故D 选项中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概念,涉及了绝对值化简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有理数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 .11910⎛⎫-->- ⎪⎝⎭B .010>-C .33-<+D .10.01->- A解析:A 【分析】先化简各式,然后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即可. 【详解】 ∵1199⎛⎫--= ⎪⎝⎭,111010--=-,11910>-, ∴11910⎛⎫-->--⎪⎝⎭,故选项A 正确; ∵1010-=,010<, ∴010<-,故选项B 不正确; ∵33-=,33+=,∴33-=+,故选项C 不正确;∵11-=,0.010.01-=,10.01>, ∴10.01-<-,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7.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 .|a|>|b|B .|ac|=acC .b <dD .c+d >0B解析:B 【分析】先弄清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及大小,根据实数大小比较方法可以解得. 【详解】从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 <b <0,d >c >1; A 、|a|>|b|,故选项正确;B 、a 、c 异号,则|ac|=-ac ,故选项错误;C 、b <d ,故选项正确;D 、d >c >1,则c+d >0,故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实数大小比较. 解题关键点:记住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8.如果|a |=-a ,下列成立的是( ) A .-a 一定是非负数 B .-a 一定是负数 C .|a |一定是正数 D .|a |不能是0A解析:A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确定出a 的取值范围,再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a|=-a , ∴a≤0,A 、正确,∵|a|=-a ,∴-a≥0;B 、错误,-a 是非负数;C 、错误,a=0时不成立;D 、错误,a=0时|a|是0.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9.绝对值大于1小于4的整数的和是( ) A .0 B .5C .﹣5D .10A解析:A 【解析】 试题绝对值大于1小于4的整数有:±2;±3. -2+2+3+(3)=0. 故选A .10.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若a ,b 异号,则a ·b <0,ab <0 B .若a ,b 同号,则a ·b >0,a b>0 C .a b -=a b-=-a bD .a b--=-ab D解析:D 【解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可得选项A 、B 正确;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可得选项C 正确;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可得选项D 原式=ab,选项D 错误,故选D. 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2-21÷= B .311-2-8327⎛⎫= ⎪⎝⎭C .1352535-÷⨯=- D .133( 3.25)6 3.2532.544⨯--⨯=- D解析:D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可判断A 、B ,根据有理数的乘除运算可判断C ,利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即可判断D . 【详解】A 、()22-2-2441÷=-÷=-,该选项错误;B 、33343191217-2-332727⎛⎫⎛⎫==-=- ⎪ ⎪⎝⎭⎝⎭,该选项错误;C、1335539355-÷⨯=-⨯⨯=-,该选项错误;D、13132713273( 3.25)6 3.25 3.25 3.25 3.25()32.5444444⨯--⨯=-⨯-⨯=-⨯+=,该选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12.如果用+0.02克表示一只乒乓球质量超出标准质量0.02克,那么一只乒乓球质量低于标准质量0.02克记作().A.+0.02克B.-0.02克C.0克D.+0.04克B解析:B【解析】-0.02克,选A.13.一名粗心的同学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将“-5”错写成“+5”进行运算,这样他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答案()A.少5 B.少10 C.多5 D.多10D解析:D【解析】根据题意得:将“-5”错写成“+5”他得到的结果比原结果多5+5=10.故选D.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个①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②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1.③如果a大于b,那么a的倒数小于b的倒数.④任意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⑤x2﹣2x﹣33x3+25是五次四项.⑥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⑦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小于或等于这个数.⑧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任何次幂都是负数.A.4个B.5个C.6个D.7个C解析:C【分析】分别根据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的定义及数轴的特点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判断.【详解】解:①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故本小题错误;②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1在a、b均为0的时候不成立,故本小题错误;③∵如果a=2,b=0,a>b,但是b没有倒数,∴a的倒数小于b的倒数不正确,∴本小题错误;④任意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故本小题正确; ⑤x 2-2x-33x 3+25是三次四项,故本小题错误;⑥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故本小题正确; ⑦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大于负数,故本小题错误; ⑧负数的偶次方是正数,故本小题错误, 所以④⑥正确,其余6个均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的定义及数轴的特点,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若1<x <2,则|2||1|||21x x x x x x---+--的值是( ) A .﹣3 B .﹣1C .2D .1D解析:D 【分析】在解绝对值时要考虑到绝对值符号中代数式的正负性,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详解】解:12x <<,20x ∴-<,10x ->,0x >, ∴原式1111=-++=,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代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解此题的关键是在解绝对值时要考虑到绝对值符号中代数式的正负性,再去掉绝对值符号.1.23(2)0x y -++=,则x y 为______.﹣8【分析】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和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x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中计算即可【详解】解:∵∴x-3=0y+2=0解得:x=3y=﹣2∴==﹣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绝对值乘方解析:﹣8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和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x 、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中计算即可. 【详解】解:∵23(2)0x y -++=, ∴x-3=0,y+2=0, 解得:x=3,y=﹣2, ∴x y =3(2)-=﹣8, 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绝对值、乘方运算,熟练掌握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性是解答的关键.2.在|﹣3|、﹣32、﹣(﹣3)2、﹣(3﹣π)、﹣|0|中,负数的个数为_____.2个【分析】分别计算出题目中所给的每一个数即可作出判定【详解】∵|﹣3|=3﹣32=﹣9﹣(﹣3)2=﹣9﹣(3﹣π)=π﹣3﹣|0|=0∴﹣32﹣(﹣3)2是负数故答案为2个【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解析:2个【分析】分别计算出题目中所给的每一个数,即可作出判定.【详解】∵|﹣3|=3,﹣32=﹣9,﹣(﹣3)2=﹣9,﹣(3﹣π)=π﹣3,﹣|0|=0,∴﹣32、﹣(﹣3)2是负数.故答案为2个.【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数和负数,关键是理解负数的概念,而且要把这些数化为最后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这就又要理解平方、绝对值,正负号的变化等知识点.3.已知|a|=3,|b|=2,且ab<0,则a﹣b=_____.5或﹣5【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出ab的值然后根据ab<0确定ab的值最后代入a﹣b中求值即可【详解】解:∵|a|=3|b|=2∴a=±3b=±2;∵ab<0∴当a=3时b=﹣2;当a=﹣3时b解析:5或﹣5【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出a、b的值,然后根据ab<0确定a、b的值,最后代入a﹣b中求值即可.【详解】解:∵|a|=3,|b|=2,∴a=±3,b=±2;∵ab<0,∴当a=3时b=﹣2;当a=﹣3时b=2,∴a﹣b=3﹣(﹣2)=5或a﹣b=﹣3﹣2=﹣5.故填5或﹣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法、绝对值、有理数的减法,熟练掌握相关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绝对值不大于2.1的所有整数是____,其和是____.﹣2﹣10120【分析】找出绝对值不大于21的所有整数求出之和即可【详解】绝对值不大于21的所有整数有﹣2﹣1012之和为﹣2﹣1+0+1+2=0故答案为:﹣2﹣1012;0【点评】此题考查了绝对值解析:﹣2,﹣1,0,1,2 0【分析】找出绝对值不大于2.1的所有整数,求出之和即可.【详解】绝对值不大于2.1的所有整数有﹣2、﹣1、0、1、2,之和为﹣2﹣1+0+1+2=0,故答案为:﹣2,﹣1,0,1,2;0【点评】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5.运用加法运算律填空:(1)[(-1)+2]+(-4)=___=___;(2)117+(-44)+(-17)+14=____=____.(-1)+(-4)+2-3117+(-17)+(-44)+1470【分析】(1)根据同号相加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先计算(-1)+(-4);(2)利用抵消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解析:[(-1)+(-4)]+2 -3 [117+(-17)]+[(-44)+14] 70【分析】(1)根据同号相加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先计算(-1)+(-4);(2)利用抵消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详解】(1)同号相加较为简单,故:[(-1)+2]+(-4)=[(-1)+(-4)]+2=-3(2)117和(-17)可通过抵消凑整,(-44)和14也可通过抵消凑整,故:117+(-44)+(-17)+14=[117+(-17)]+[(-44)+14]=7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加法的简算,解题关键是灵活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凑整进行简算.6.计算-32+5-8×(-2)时,应该先算_____,再算_____,最后算_____.正确的结果为_____.乘方乘法加法12【分析】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解答即可【详解】解:原式=-9+5+16=12故答案为:乘方乘法加法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解析:乘方乘法加法12【分析】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解答即可.【详解】解:原式=-9+5+16=12.故答案为:乘方,乘法,加法,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7.校运动会的拔河比赛真是紧张刺激!规定拔河时,任意一方拉过30cm就算获胜.小胖他们班在每次喊过“拉”声之后都可拉过7cm,但又会被拉回3cm.如此下去,该班在第________次喊过“拉”声后就可获得胜利.7【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离胜利还差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超过了即可取得胜利【详解】解:由题意得喊过一次拉声之后可拉过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离胜利还差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超过了即可取解析:7【分析】⨯-=,离胜利还差根据题意得到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6(73)24(cm)-=,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7cm,超过了30cm,即可取得胜利.30246(cm)【详解】解:由题意得喊过一次“拉”声之后可拉过4cm.⨯-=.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6(73)24(cm)-=,离胜利还差30246(cm)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7cm,超过了30cm,即可取得胜利.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掌握有理数的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8.气温由﹣20℃下降50℃后是__℃.-70【分析】先将-20-50转化为-20+(-50)再由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详解】解:零上的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来表示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解析:-70【分析】先将-20-50转化为-20+(-50),再由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详解】解:零上的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来表示,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将有理数的减法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来进行计算.∵-20-50=-20+(-50)=-70∴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之一:(同号两数相加,和的正负号取任何一个加数的正负号,和的绝对值取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熟记并灵活运用这两个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9.下列各组式子:①a﹣b与﹣a﹣b,②a+b与﹣a﹣b,③a+1与1﹣a,④﹣a+b与a ﹣b,互为相反数的有__.②④【分析】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a-b与-a-b=-(a+b)不是互为相反数②a+b与-a-b是互为相反数③a+1与1-a不是相反数④-a+b与a-b是互为相反数故答案解析:②④【分析】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a-b与-a-b=-(a+b),不是互为相反数,②a+b与-a-b,是互为相反数,③a+1与1-a,不是相反数,④-a+b与a-b,是互为相反数.故答案为: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互为相反数,正确把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0.截至2020年7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051万例,其中数据1051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051×107【分析】绝对值大于10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n为整数位数减1【详解】解:1051万=10510000=1051×107故答案为:1051×107【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解析:051×107【分析】绝对值大于10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n为整数位数减1.【详解】解:1051万=10510000=1.051×107.故答案为:1.051×107.【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11.(1)圆周率π=3.141 592 6…,取近似值3.142,是精确到____位;(2)近似数2.428×105精确到___位;(3)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 592 6精确到百分位是____,近似数3.0×106精确到____位.(1)千分(2)百(3)314十万【分析】(1)根据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2)根据一个数精确到了哪一位应当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解答即可;(3)根据精确到哪位就解析:(1)千分 (2)百 (3)3.14 十万【分析】(1)根据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2)根据一个数精确到了哪一位,应当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解答即可; (3)根据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以及科学记数法的精确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1)圆周率π=3.141 592 6…,取近似值3.142,是精确到千分位;(2)近似数2.428×105中,2.428的小数点前面的2表示20万,则这一位是十万位,因而2.428的最后一位8应该是在百位上,因而这个数是精确到百位;(3)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 592 6精确到百分位是3.14,近似数3.0×106精确到十万位. 故答案为: (1)千分; (2)百; (3)3.14、十万.【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掌握确定近似数精确的位数和科学记数法的精确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探索代数式222a ab b -+与代数式2()a b -的关系(1)当5a =,2b =-时,分别计算两个代数式的值.(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2220182201820192019-⨯⨯+解析:(1)49, 49;(2)a 2−2ab +b 2=(a−b )2;(3)1.【分析】(1)将a 、b 的值分别代入a 2−2ab +b 2与(a−b )2计算可得;(2)根据(1)中的两式的计算结果即可归纳总结出关系式;(3)原式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可得结果.【详解】解:(1)当a =5,b =−2时,a 2−2ab +b 2=52−2×5×(−2)+(−2)2=25+20+4=49,(a−b )2=[5−(−2)]2=72=49;(2)根据(1)的计算,可得规律:a 2−2ab +b 2=(a−b )2;(3)20182−2×2018×2019+20192=(2018−2019)2=(−1)2=1.【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代数式的求值方法以及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简便运算.2.点A 、B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A 在数轴上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9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求出B 、C 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2)若点B 在数轴上移动了m 个单位长度到点D ,且A 、D 两点间的距离是3,求m 的值.解析:(1)B 、C 两点间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2)m 的值为2或8.【分析】(1)利用数轴上平移左移减,右移加可求点C 所表示的数为﹣3﹣1+9=5,利用绝对值求两点距离BC =|2﹣5|=3;(2)分类考虑当点D 在点A 的左侧与右侧,利用AD=3,求出点D 所表示的数,再利用BD=m 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解:(1)点C 所表示的数为﹣3﹣1+9=5,∴BC =|2﹣5|=3.(2)当点D 在点A 的右侧时,点D 所表示的数为﹣3+3=0,所以点B 移动到点D 的距离为m =|2﹣0|=2,当点D 在点A 的左侧时,点D 所表示的数为﹣3﹣3=﹣6,所以点B 移动到点D 的距离为m =|2﹣(﹣6)|=8,答:m 的值为2或8.【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平移,两点距离问题,利用AD 的距离分类讨论点D 的位置是解题关键. 3.计算:2202013(1)(2)4(1)2-÷-⨯---+-. 解析:33【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详解】 解:2202013(1)(2)4(1)2-÷-⨯---+- =1(2)4192-÷⨯--+ =192(2)4-⨯⨯--+ =3641-+=33.【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4.计算:(1)13|38|44⎛⎫--+- ⎪⎝⎭(2)2202111(1)236⎛⎫-+⨯-÷ ⎪⎝⎭(3)221 10.51 339⎛⎫⨯-÷⎪⎝⎭(4)157 (48)2812⎡⎤⎛⎫-⨯--+⎪⎢⎥⎝⎭⎣⎦解析:(1)4;(2)13;(3)14-;(4)26.【分析】(1)先把绝对值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可得答案;(2)先计算乘方、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进一步计算即可;(4)先算括号里面的,再把除法化为乘法,进一步计算即可;(4)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详解】(1)13 |38|44⎛⎫--+- ⎪⎝⎭=13 544 --=5-1 =4;(2)2202111 (1)236⎛⎫-+⨯-÷⎪⎝⎭=1 1269-+⨯⨯=-1+4 3=13;(3)221 10.51 339⎛⎫⨯-÷⎪⎝⎭=211 1()1 369⨯-÷=519() 3610⨯-⨯=14 -;(4)157 (48)2812⎡⎤⎛⎫-⨯--+⎪⎢⎥⎝⎭⎣⎦=157 (48)()(48)(48)2812 -⨯---⨯+-⨯=24+30-28=2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 知识点归纳(含例题)

1.1正数和负数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的数就是负数。
例1、3.2、0.4、25%、15等都是正数;-3.2、-0.4、-25%、-15等都是负数。
正数前面可以加上符号“+”,也可以省略这个符号。
但负数前面的符号“-”不能省略。
例2、13可以写成+13,+13也可以省略“+”号,写成13 。
但是-13不能省略“-”号写作13 。
0和正数统称为非负数,0和负数统称为非正数。
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例3、存入100元记为+100,则取出200元记为-200 。
例4、向北走50米记为+50,则向南走70米记为-70 。
0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它意思。
例5、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例6、0℃不代表没有温度,相反,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
1.2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即:整数{ 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即: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按定义分类 按性质分类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0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与小学不同,在初中,如果一个小数能化成分数,那么这个小数也是分数。
例1、因为0.2=15,1.5=32,2.666=223,所以0.2、1.5、2.666都是分数。
例2、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1.010010001…等都不是分数。
引入负数之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扩大了。
例3、不仅1、3、5、7……是奇数,而且-1、-3、-5、-7……也是奇数。
例4、不仅0、2、4、6、8……是偶数,而且-2、-4、-6、-8……也是偶数。
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①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②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下为负方向。
《好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定义: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32,读作“2的下3次方”,一般地,把n 个(0)a a ≠相除记作n a ,读作“a 的下n 次方”.理解:(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32=_______.(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①21a =(0)a ≠;②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n =;③433=4;④负数的下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下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应用:(3)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例如:241111222222()2222=÷÷÷=⨯⨯⨯=(幂的形式) 试一试:将下列除方运算直接写成幂的形式: 65=_______;91()2-=________; (4)计算:3341()(2)2(8)24-÷--+-⨯-.解析:(1)12;(2)①②④;(3)41()5,7(2)-;(4)26-. 【分析】(1)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计算判断即可;(3)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表示出56,91()2-=7(2)-,进而得出答案; (4)按照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23=2÷2÷2=2×12×12=12, 故答案为:12; (2)当a≠0时,a 2=a÷a =1,因此①正确;对于任何正整数n ,1n =1÷1÷1÷…÷1=1,因此②正确;因为34=3÷3÷3÷3=19,而43=4÷4÷4=14,因此③不正确; 根据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可得,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 (3)56=5÷5÷5÷5÷5÷5=5×15×15×15×15×15=(15)4, 同理可得,91()2-==(−2)7, 故答案为:(15)4,(−2)7; (4)3341()(2)2(8)24-÷--+-⨯- =16×(-18)-8+(-8)×2 =-2-8-16=−26.【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理解“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是正确计算的前提. 2.给出四个数:3,4--,2,6,计算“24点”,请列出四个符合要求的不同算式. (可运用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用括号;注意:例如4(123)24⨯++=与(213)424++⨯=只是顺序不同,属同一个算式.)算式1:_________________;算式2_______________;算式3:_________________;算式4_______________;解析:()()342624,-⨯-+⨯=()()342624,-⨯-+-=()()643224,⨯-⨯-+=()()()()43624624.-⨯--÷=-⨯-=【分析】由241212,=+ 可得()342624,-⨯-+⨯=由()2438=-⨯-,可得()()342624,-⨯-+-=由()24124,=-⨯- 可得()()643224,⨯-⨯-+=由()2446=-⨯-,可得()()()()43624624-⨯--÷=-⨯-=,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算式1:()()3426121224,-⨯-+⨯=+=算式2:()()()()34263824,-⨯-+-=-⨯-=算式3:()()()()643224124,⨯-⨯-+=-⨯-=算式4:()()()()()()43624334624,-⨯--÷=-⨯--=-⨯-=故答案为:()()342624,-⨯-+⨯=()()342624,-⨯-+-=()()643224,⨯-⨯-+=()()()()43624624.-⨯--÷=-⨯-=【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注意本题答案不唯一,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同时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3.计算:(1)412115(2)5⎡⎤⎛⎫----⨯-÷- ⎪⎢⎥⎝⎭⎣⎦(2)1111243812⎛⎫÷-+- ⎪⎝⎭(要求简便方法计算) 解析:(1)-21;(2)17-【分析】 (1)先进行幂的运算,再算括号里面的,去括号应注意括号前的负号,再算加减. (2)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24可得1111243812⎡⎤⎛⎫÷⨯-+- ⎪⎢⎥⎝⎭⎣⎦再算括号里的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原式=﹣16﹣[-11+1]÷(-2)=﹣16-5=-21;(2)原式=1111243812⎡⎤⎛⎫÷⨯-+- ⎪⎢⎥⎝⎭⎣⎦=[]1832÷-+-1(7)=÷- =17-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某儿童自行车厂计划一周生产儿童自行车1400辆,平均每天生产200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生产量与计划每天的生产量有出入.实际情况如下表(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2)这周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3)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可得5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出部分每辆另奖12元;少生产一辆扣20元,那么该工厂这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解析:(1)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1409辆;(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26辆;(3)该厂工人这一周工资总额是70558元.【分析】(1)根据每天的增减量,依次相加,可得答案;(2)根据每天的增减量,用最多的一天减去最少的一天即可;(3)该厂一周工资=实际自行车产量×50+超额自行车产量×12.【详解】解:(1)1400+5-2-4+13-10+16-9=1409(辆),答: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1409辆;(2)16-(-10)=26(辆),答: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26辆;(3)50×1409+12×9=70558.答:该厂工人这一周工资总额是70558元.【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应用,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明白“+”是比计划多、“-”是比计划少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cm)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6,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________cm;(2)图中点A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点B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3)由(1)(2)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妙妙去问奶奶的年龄,奶奶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7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9岁啦!”请问奶奶现在多少岁了?解析:(1)8;(2)14,22;(3)奶奶现在的年龄为67岁.【分析】(1)由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的长度,即可求出这根木棒的长;(2)由所求出的这根木棒的长,结合图中的已知条件即可求得A和B所表示的数;(3)根据题意,设数轴上小木棒的A端表示妙妙的年龄,小木棒的B端表示奶奶的年龄,则小木棒的长表示二人的年龄差,由此参照(1)中的方法结合已知条件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长为30624cm -=,则这根木棒的长为2438cm ÷=;(2)由这根木棒的长为8cm ,所以A 点表示为6+8=14,B 点表示为6+8+8=22;(3)借助数轴,把妙妙和奶奶的年龄差看做木棒AB ,奶奶像妙妙这样大时,可看做点B 移动到点A ,此时点A 向左移后所对应的数为37-,可知奶奶比妙妙大()11937352⎡⎤⎣÷⎦--=,则奶奶现在的年龄为1195267-=(岁). 【点睛】此题考查认识数轴及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和有理数的加减法,难度一般,读懂题干要求是关键.6.计算:(1)()21112424248⎛⎫-+--+⨯- ⎪⎝⎭(2)()()1178245122-÷-⨯--⨯+÷ 解析:(1)9;(2)34【分析】 (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乘法分配律计算各项,即可求解;(2)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即可求解.【详解】解:(1)()21112424248⎛⎫-+--+⨯- ⎪⎝⎭ ()()()11144242424248=-+-⨯-+⨯--⨯- 01263=+-+9=;(2)()()1178245122-÷-⨯--⨯+÷ ()()1174204+=---- 34=.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7.定义:数轴上给定不重合两点A ,B ,若数轴上存在一点M ,使得点M 到点A 的距离等于点M 到点B 的距离,则称点M 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点A 表示的数为-3,点B 表示的数为1,点M 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则点M表示的数为_______;(2)若点A 表示的数为-3,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M 表示的数为1,则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__;(3)点A 表示的数为-5,点C ,D 表示的数分别是-3,-1,点O 为数轴原点,点B 为线段CD 上一点.①设点M 表示的数为m ,若点M 可以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②当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时,点C 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 (0t >)秒,求t 的取值范围,使得点O 可以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解析:(1)-1;(2)5;(3)①43t -≤≤-;②26t ≤≤且 5t ≠【分析】(1)根据平衡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平衡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3)①先得出点B 的范围,再得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②根据点A 和点C 移动的距离,求得点A 、C 表示的数,再由平衡点的定义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1)(1)点M 表示的数=312-+=−1; 故答案为:−1;(2)点B 表示的数=1×2−(−3)=5;故答案为:5;(3)①设点B 表示的数为b ,则31b -≤≤-,∵点A 表示的数为-5,点M 可以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m 的取值范围为:43m -≤≤-,故答案为:43m -≤≤-;②由题意得:点A 表示的数为5t -,点C 表示的数为33t -,∵点O 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点B 表示的数为:5t -,∵点B 在线段CD 上,当点B 与点C 相遇时,2t =,当点B 与点D 相遇时,6t =,∴26t ≤≤,且 5t ≠,综上所述,当26t ≤≤且 5t ≠时,点O 可以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掌握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以及两点的中点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计算:(1)()()30122021π--+---; (2)()41151123618⎛⎫---+÷ ⎪⎝⎭. 解析:(1)18-;(2)-17.【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代数意义进行化简,第二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第三项利用零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2)原式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去括号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30122021π--+---=1118-- =18-;(2)()41151123618⎛⎫---+÷ ⎪⎝⎭ =115118236⎛⎫--+⨯ ⎪⎝⎭=115118+1818236-⨯⨯-⨯ =1-9+6-15=-17.【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 ,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点B 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 (2)在数轴上找一点D ,使点D 到,A C 两点的距离相等,写出点D 表示的数; (3)在数轴上找出点E ,使点E 到点A 的距离等于点E 到点B 的距离的2倍,写出点E 表示的数.解析:(1)1- (2)0.5 (3)3-或7-【分析】(1)根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结合数轴即可回答;(2)根据题意可知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3)在点B 左侧找一点E ,点E 到点A 的距离是到点B 的距离的2倍,依此即可求解.【详解】解:(1)点B 表示的数为-4+5=1,∵-1<1<2,∴三个点所表示的数最小的数是-1;(2)点D 表示的数为(-1+2)÷2=1÷2=0.5;(3)点E 在点B 的左侧时,根据题意可知点B 是AE 的中点,AB=|-1+4|=3则点E 表示的数是-4-3=-7.点E 在点B 的右侧时,即点E 在AB 上,则点E 表示的数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的认识,找出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0.计算:(1)()()674-+--;(2)()3232--⨯. 解析:(1)17-;(2)1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原式134=-17=-(2)原式()86=--1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1.计算:(1)23(2)14⎛⎫-⨯- ⎪⎝⎭;(2)2331(2)592-+-⨯--÷. 解析:(1)1-;(2)47-.【分析】(1)原式先计算乘方和括号内,然后再计算乘法即可得到答案;(2)原式先计算乘方和化简绝对值,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3(2)14⎛⎫-⨯- ⎪⎝⎭3414⎛⎫=⨯- ⎪⎝⎭ 144⎛⎫=⨯- ⎪⎝⎭1=-.(2)2331(2)592-+-⨯--÷ 21(8)593=-+-⨯-⨯ 1406=---4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计算:()2213113244812⎛⎫-+--⨯-- ⎪⎝⎭. 解析:13【分析】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去括号,再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详解】解:原式()19692=-+---()85=--1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3.计算:(1)[]2(2)18(3)24-+--⨯÷ (2)()()243513224⎡⎤----⨯÷-⎢⎥⎣⎦ 解析:(1)10;(2)-15【分析】(1)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1)解:原式=4+[18-(-6)]÷4=4+24÷4=4+6=10;(2)解:原式=-1-[9-10÷(-2)]=-1-[9-(-5)]=-1-14=-1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4.计算:(1)22123()0.8(5)35⎡⎤-⨯--÷-⎢⎥⎣⎦(2)5233(2)4()(12)1234⨯-+-+--⨯- 解析:(1)13;(2)10. 【分析】(1)依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依次运算即可;(2)分别计算乘法、绝对值和后面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再将结果相加、减.【详解】解:(1)原式=12790.8()95⎡⎤-⨯-÷-⎢⎥⎣⎦ =95()()527-⨯-=13; (2)原式=52364[(12)(12)(12)]1234-++⨯--⨯--⨯- =64(589)-++-++ =6412-++=1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运算顺序和每一步的运算法则.注意运算律的运用.15.计算(1) ()375244128⎛⎫---⨯- ⎪⎝⎭ (2) ()212382455-+--÷-⨯解析:(1)47;(2)4925 【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2)先计算乘方及绝对值运算,再计算乘除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 ()375244128⎛⎫---⨯- ⎪⎝⎭ =18+14+15=47(2)()212|38|2455-+--÷-⨯ =11452455⎛⎫-+-⨯-⨯⎪⎝⎭ =24125+ 492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16.计算:(1)()11270.754⎛⎫--+-+ ⎪⎝⎭; (2)()()202023111242144⎛⎫-++-⨯--⨯- ⎪⎝⎭; 解析:(1)6;(2)11.【分析】(1)先变成省略括号和形式,同时把小数化分数,把分数相加,同号相加,最后异号相加即可;(2)先算乘方,去绝对值和带分数化假分数,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法即可.【详解】解:(1)()11270.754⎛⎫--+-+ ⎪⎝⎭, =1312744+-+, =1217+-,=13-7,=6;(2)()()202023111242144⎛⎫-++-⨯--⨯- ⎪⎝⎭, =()351124444⎛⎫++⨯--⨯- ⎪⎝⎭=11235++-=11.【点睛】本题考查含有乘方的有理数混合,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17.计算:(﹣1)2014+15×(﹣5)+8 解析:8【分析】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由此顺序计算即可.【详解】原式=1+15×(﹣5)+8=1﹣1+8=8.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运算的顺序与符号的判定.18.计算:(1)()()34287⨯-+-÷;(2)()223232-+---.解析:(1)16-;(2)6.【分析】(1)先算乘除,后算加法即可;(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化简绝对值,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原式12416=--=-(2)原式34926=-+-=【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计算(1)2125824(3)3-+-+÷-⨯ (2)71113()2461224-+-⨯ 解析:(1)113-;(2)-19【分析】(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使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详解】解:(1)2125824(3)3-+-+÷-⨯=114324()33-++⨯-⨯ =8433-+- =113- (2)71113()2461224-+-⨯ =7111324242461224-⨯+⨯-⨯ =-28+22-13=-19【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0.计算:2202013(1)(2)4(1)2-÷-⨯---+-. 解析:33【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详解】 解:2202013(1)(2)4(1)2-÷-⨯---+- =1(2)4192-÷⨯--+ =192(2)4-⨯⨯--+ =3641-+=33.【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1.计算:(1)45(30)(13)+---;(2)32128(2)4-÷-⨯-. 解析:(1)28;(2)-2【分析】 (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即可;(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详解】解:(1)45(30)(13)+---=4530+13-=15+13=28(2)32128(2)4-÷-⨯- =18844-÷-⨯ =11--=-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22.计算:(1)-8+14-9+20(2)-72-5×(-2) 3+10÷(1-2) 10解析:(1)17;(2)1.【分析】(1)原式利用加法结合律相加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814920--++ ()()=891420--++=17-+34=17(2)2310752+()(1012)--⨯-÷-()1=4958+10--⨯-÷=49+40+10-=1【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3.计算:(1)2×(-3)3-4×(-3)(2)-22÷(12-13)×(-58)解析:(1)-42;(2)15【分析】(1)先算乘方、乘法,再算加减法即可;(2)先算括号和乘方,再算乘除即可.【详解】(1)原式 =2(27)12⨯-+=-54+12= 42-.(2)原式 =15 4()68 -÷⨯-=5 468⨯⨯=1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掌握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是关键.24.如图,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0,有一根木棒MN,设MN的长度为x.MN数轴上移动,M始终在左,N在右.当点N移动到与点A,B中的一个重合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9,当点N移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解析:点M所对应的数为24或-6.【分析】设MN=x,然后分类计算即可:①当点N与点A重合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9,则点N对应的数为x+9;②当点N与点B重合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9,则点N对应的数为x+9.【详解】设MN=x,①当点N与点A重合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9,则点N对应的数为x+9,∵AB=30,∴当N移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点N对应的数为x+9+15=x+24,∴点M所对应的数为x+24-x=24;②当点N与点B重合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9,则点N对应的数为x+9,∵AB=30,∴当N 移动到线段AB 的中点时,点N 对应的数为x+9-15=x-6,∴点M 所对应的数为x-6-x=-6;综上,点M 所对应的数为24或-6.【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数轴的有关内容,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数形结合并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5.计算:(1)152|18|()263-⨯-+; (2)20203221124(2)3()3-+÷--⨯. 解析:(1)6;(2)-5【分析】(1)先去掉绝对值,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可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152|18|()263-⨯-+ =18×(12﹣56+23) =18×12﹣18×56+18×23=9﹣15+12=6;(2)20203221124(2)3()3-+÷--⨯ =﹣1+24÷(﹣8)﹣9×19=﹣1+(﹣3)﹣1=﹣5.【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26.某路公交车从起点经过A ,B ,C ,D 站到达终点,一路上下乘客如下表所示.(用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下车人数0-3-4-10-11(1)到终点下车还有多少人;(2)车行驶在____站至___ 站之间时,车上的乘客最多;(3)若每人乘坐一站需买票0.5元,问该车出车一次能收入多少钱?列式计算.解析:(1)30;(2)B,C;(3)71.5元.【分析】(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上车为正数,下车为负数,求出A、B、C、D站以及终点站的人数,即可得解;(2)根据(1)的计算解答即可;(3)根据各站之间的人数,乘票价0.5元,然后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得:到终点前,车上有16+15-3+12-4+7-10+8-11=30,即30人;故到终点下车还有30人.故答案为:30;(2)根据图表:A站人数为:16+15-3=28(人)B站人数为:28+12-4=36(人)C站人数为:36+7-10=33(人)D站人数为:33+8-11=30(人)易知B和C之间人数最多.故答案为:B;C;(3)根据题意:(16+28+36+33+30)×0.5=71.5(元).答:该出车一次能收入71.5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图表信息,求出各站点上的人数是解题的关键.27.画一条数轴,把1-12,0,3各数和它们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号连接.解析:数轴表示见解析;-3<112-<0<112<3.【分析】先画出数轴,把各数依次表示出来,从左到右用“<”把各数连接起来即可.【详解】解:112-的相反数是112,0的相反数是0,3的相反数是-3,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从左到右用“<”连接为:-3<112-<0<112<3.故答案为:-3<112-<0<112<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的特点、相反数的定义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8.计算: (1)4222(37)2(1)-+--⨯-; (2)157(36)2912⎛⎫-+⨯- ⎪⎝⎭. 解析:(1)-2;(2)-19【分析】(1)先括号里,再计算乘方、乘法,最后相加减即可;(2)利用乘法的分配率进行计算.【详解】(1)4222(37)2(1)-+--⨯-=16162-+-=-2;(2)157(36)2912⎛⎫-+⨯- ⎪⎝⎭=157(36)(36)(36)2912⨯--⨯-+⨯- =-18+20-21=-19【点睛】 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29.计算(1)21145()5-÷⨯-(2)21(2)8(2)()2--÷-⨯-. 解析:(1)4125;(2)2. 【分析】第(1)和(2)小题都属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并利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21145()5-÷⨯-11116()55=-⨯⨯-16125=+4125=;(2)21(2)8(2)()2--÷-⨯-1148()()22=-⨯-⨯-42=-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并运用运算法则准确计算.30.计算(1)(-1)2019+0.25×(-2)3+4÷2 3(2)21233()12323-÷+-⨯+解析:(1)3;(2)-2【分析】(1)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2)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原式=-1+0.25×(-8)+6=-1-2+6=3;(2)原式=12 931212323-÷+⨯-⨯+=-3+6-8+3=-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正确的进行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有理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有理数一.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正、负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按有理数的意义来分:⎪⎪⎩⎪⎪⎨⎧⎩⎨⎧⎪⎩⎪⎨⎧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三.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辽宁沈阳市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含答案)

一、选择题1.(0分)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A .(2)(3)236-⨯-=⨯=B .()144282⎛⎫÷-=⨯-=- ⎪⎝⎭C .363(6)3--=-++=D .()()2399--=--= C解析:C【分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逐一判断即可.【详解】 (2)(3)236-⨯-=⨯=,故A 选项正确;()144282⎛⎫÷-=⨯-=- ⎪⎝⎭,故B 选项正确; 363(6)9--=-+-=-,故C 选项错误;()()2399--=--=,故D 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重点是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2.(0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3B .﹣2﹣2=0C .﹣14=1D .0.1252×(﹣8)2=1D 解析:D【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方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A 、原式=3,故A 错误;B 、原式=﹣4,故B 错误;C 、原式=﹣1,故C 错误;D 、原式=[0.125×(﹣8)]2=1,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的运算法则是本题的关键,要注意符号变号问题.3.(0分)据报通,国家计划建设港珠澳大桥,估解该项工程总报资72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726亿正确的是( )A .7.26×1010B .7.26×1011C .72.6x109D .726×108A 解析:A【解析】【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详解】726亿=7.26×10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确定a与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4.(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似数5千和5000的精确度是相同的B.317500精确到千位可以表示为31.8万,也可以表示为5⨯3.1810C.2.46万精确到百分位D.近似数8.4和0.7的精确度不一样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近似数5千精确度到千位,近似数5000精确到个位,所以A选项错误;B.317500精确到千位可以表示为31.8万,也可以表示为5⨯,所以B选项正确;3.1810C.2.46万精确到百位,所以C选项错误;D.近似数8.4和0.7的精确度是一样的,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精确到第几位”和“有几个有效数字”是精确度的两种常用的表示形式,它们实际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体现出误差值绝对数的大小,而后者往往可以比较几个近似数中哪个相对更精确一些.5.(0分)正方形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A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正方形ABCD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为2;则翻转2016次后,数轴上数2016所对应的点是()A.点C B.点D C.点A D.点B B解析:B【分析】由题意可知转一周后,A、B、C、D分别对应的点为1、2、3、4,可知其四次一次循环,由此可确定出2016所对应的点.【详解】当正方形在转动第一周的过程中,1对应的点是A,2所对应的点是B,3对应的点是C,4对应的点是D,∴四次一循环,∵2016÷4=504,∴2016所对应的点是D,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应用,解本题的要点在于找出问题中的规律,根据发现的规律可以推测出答案.6.(0分)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A.若|a|=|b|,则a=b B.若|a|=b,则a=bC.若|a|=﹣b,则a=b D.若a=﹣b,则|a|=|b|D解析:D【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详解】选项A、B、C中,a与b的关系还有可能互为相反数,故选项A、B、C不一定成立,D.若a=﹣b,则|a|=|b|,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熟练掌握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关系是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7.(0分)2020年5月7日,世卫组织公布中国以外新冠确诊病例约为3504000例,把“3504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3504×103B.3.504×106C.3.5×106D.3.504×107B解析:B【分析】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10的指数n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详解】3504000=3.504×106,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8.(0分)若1<x<2,则|2||1|||21x x xx x x---+--的值是()A.﹣3 B.﹣1 C.2 D.1D 解析:D【分析】在解绝对值时要考虑到绝对值符号中代数式的正负性,再去掉绝对值符号.【详解】解:12x <<,20x ∴-<,10x ->,0x >,∴原式1111=-++=,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代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解此题的关键是在解绝对值时要考虑到绝对值符号中代数式的正负性,再去掉绝对值符号.9.(0分)按键顺序是的算式是( ) A .(0.8+3.2)÷45= B .0.8+3.2÷45= C .(0.8+3.2)÷45= D .0.8+3.2÷45=B 解析:B【分析】根据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结合各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按下列按键顺序输入:则它表达的算式是0.8+3.2÷45=,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器的应用,根据有理数的输入方法正确输入数据是解题关键. 10.(0分)已知实数m 、n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 >0B .n <0C .mn <0D .m -n >0C解析:C【解析】从数轴可知m 小于0,n 大于0,从而很容易判断四个选项的正误.解:由已知可得n 大于m ,并从数轴知m 小于0,n 大于0,所以mn 小于0,则A ,B ,D 均错误.故选C . 二、填空题11.(0分)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 ☆2b a b =-,则3☆(2)-=__.【分析】根据新定义把新运算转化为常规运算进行解答便可【详解】解:3☆(﹣2)=32﹣|﹣2|=9﹣2=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新定义运算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分析】根据新定义把新运算转化为常规运算进行解答便可.【详解】解:3☆(﹣2)=32﹣|﹣2|=9﹣2=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新定义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2.(0分)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_______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3;-101等【分析】当一个数为非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当这个数是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详解】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包括绝对值等于0的整数和绝对值等于1的整数它们是0±1共有3个故答案为(1解析:3; -1,0,1等.【分析】当一个数为非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当这个数是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详解】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包括绝对值等于0的整数和绝对值等于1的整数,它们是0,±1,共有3个.故答案为(1). 3; (2). -1,0,1等.【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熟悉掌握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3.(0分)在整数5-,3-,1-,6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的积的最大值为______.90【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所得乘积最大为:(-5)×(-3)×6=5×3×6=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解析:90【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所得乘积最大为:(-5)×(-3)×6,=5×3×6,=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记运算法则并准确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14.(0分)已知|a|=3,|b|=2,且ab<0,则a﹣b=_____.5或﹣5【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出ab的值然后根据ab<0确定ab的值最后代入a﹣b中求值即可【详解】解:∵|a|=3|b|=2∴a=±3b=±2;∵ab<0∴当a=3时b=﹣2;当a=﹣3时b解析:5或﹣5【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出a、b的值,然后根据ab<0确定a、b的值,最后代入a﹣b中求值即可.【详解】解:∵|a|=3,|b|=2,∴a=±3,b=±2;∵ab<0,∴当a=3时b=﹣2;当a=﹣3时b=2,∴a﹣b=3﹣(﹣2)=5或a﹣b=﹣3﹣2=﹣5.故填5或﹣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法、绝对值、有理数的减法,熟练掌握相关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5.(0分)用计算器求2.733,按键顺序是________;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按键顺序为,则计算结果为________.73xy3=-2【分析】首先确定使用的是xy键先按底数再按yx键接着按指数最后按等号即可【详解】解:(1)按照计算器的基本应用用计算机求2733按键顺序是273xy3=;(2)-8×5÷20=-40解析:73,x y,3,=-2【分析】首先确定使用的是x y键,先按底数,再按y x键,接着按指数,最后按等号即可.【详解】解:(1)按照计算器的基本应用,用计算机求2.733,按键顺序是2.73、x y、3、=;(2)-8×5÷20=-40÷20=-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计算器进行数的乘方,关键是计算器求幂的时候指数的使用方法.16.(0分)阅读理解:根据乘方的意义,可得:22×23=(2×2)×(2×2×2)=25.请你试一试,完成以下题目:(1)a3•a4=(a•a•a)•(a•a•a•a)=__;(2)归纳、概括:a m•a n=__;(3)如果x m=4,x n=9,运用以上的结论,计算:x m+n=__.a7am+n36【分析】(1)根据题意乘方的意义7个a相乘可以写成a7即可解决;(2)根据题意总结规律可以知道是几个相同的数相乘指数相加即可解决;(3)运用以上的结论可以知道:xm+n =xm•xn 即解析:a 7 a m+n 36【分析】(1)根据题意,乘方的意义,7个a 相乘可以写成a 7即可解决;(2)根据题意,总结规律,可以知道是几个相同的数相乘,指数相加即可解决; (3)运用以上的结论,可以知道:x m+n =x m •x n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根据材料规律可得a 3•a 4=(a•a•a )•(a•a•a•a )=a 7;(2)归纳、概括:a m •a n =m n a a a a ⎛⎫⎛⎫ ⎪⎪ ⎪⎪⎝⎭⎝⎭=a m+n ; (3)如果x m =4,x n =9,运用以上的结论,计算:x m+n =x m •x n =4×9=36.故答案为:a 7,a m+n ,36.【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的认识,能够读懂乘方的意义并且能够仿照例题写出答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0分)下列各组式子:①a ﹣b 与﹣a ﹣b ,②a +b 与﹣a ﹣b ,③a +1与1﹣a ,④﹣a +b 与a ﹣b ,互为相反数的有__.②④【分析】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a -b 与-a-b=-(a+b )不是互为相反数②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③a+1与1-a 不是相反数④-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故答案解析:②④【分析】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a -b 与-a-b=-(a+b ),不是互为相反数,②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③a+1与1-a ,不是相反数,④-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故答案为: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互为相反数,正确把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8.(0分)A ,B ,C 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50-米,70-米,20米,则最高点比最低点高______米.90【分析】先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得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再列出运算式子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详解】因为所以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20米最低点的海拔高度米则(米)即最高点比最低点高90米故答案为:90【 解析:90【分析】先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得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再列出运算式子,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详解】>->-,因为205070-米,所以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20米,最低点的海拔高度70--=+=(米),则20(70)207090即最高点比最低点高90米,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依据题意,正确列出运算式子是解题关键.19.(0分)在数轴上,与表示-2的点的距离是4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_.2或-6【分析】分在-2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在-2的左边时-2-4=-6在-2右边时-2+4=2所以点对应的数是-6或2故答案为-6或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难点在于分情解析:2或-6【分析】分在-2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在-2的左边时,-2-4=-6,在-2右边时,-2+4=2,所以,点对应的数是-6或2.故答案为-6或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20.(0分)(1)用四舍五入法,对5.649取近似值,精确到0.1的结果是____;(2)用四舍五入法,把1 999.508取近似值(精确到个位),得到的近似数是____;(3)用四舍五入法,把36.547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是____.(1)56(2)2000(3)3655【分析】(1)精确到哪一位即对下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据此解答即可;(2)把十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3)把千分位上的数字7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解析:(1)5.6 (2)2000 (3)36.55【分析】(1)精确到哪一位,即对下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据此解答即可;(2)把十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3)把千分位上的数字7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1)5.649≈5.6.(2)1999.58≈2000(3)36.547≈36.55故答案为:5.6;2000;36.55【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为近似数.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的说法.三、解答题21.(0分)计算(1)21145()5 -÷⨯-(2)21(2)8(2)()2--÷-⨯-.解析:(1)4125;(2)2.【分析】第(1)和(2)小题都属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并利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21145()5-÷⨯-11116()55=-⨯⨯-16125=+4125=;(2)21(2)8(2)()2--÷-⨯-1148()()22=-⨯-⨯-42=-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并运用运算法则准确计算.22.(0分)定义: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32,读作“2的下3次方”,一般地,把n个(0)a a ≠相除记作n a ,读作“a 的下n 次方”.理解:(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32=_______.(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①21a =(0)a ≠;②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n =;③433=4;④负数的下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下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应用:(3)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例如:241111222222()2222=÷÷÷=⨯⨯⨯=(幂的形式) 试一试:将下列除方运算直接写成幂的形式: 65=_______;91()2-=________; (4)计算:3341()(2)2(8)24-÷--+-⨯-.解析:(1)12;(2)①②④;(3)41()5,7(2)-;(4)26-. 【分析】(1)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计算判断即可;(3)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表示出56,91()2-=7(2)-,进而得出答案; (4)按照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23=2÷2÷2=2×12×12=12, 故答案为:12; (2)当a≠0时,a 2=a÷a =1,因此①正确;对于任何正整数n ,1n =1÷1÷1÷…÷1=1,因此②正确;因为34=3÷3÷3÷3=19,而43=4÷4÷4=14,因此③不正确; 根据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可得,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3)56=5÷5÷5÷5÷5÷5=5×15×15×15×15×15=(15)4, 同理可得,91()2-==(−2)7, 故答案为:(15)4,(−2)7; (4)3341()(2)2(8)24-÷--+-⨯- =16×(-18)-8+(-8)×2 =-2-8-16=−26.【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理解“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是正确计算的前提. 23.(0分)计算:(1)[]2(2)18(3)24-+--⨯÷ (2)()()243513224⎡⎤----⨯÷-⎢⎥⎣⎦ 解析:(1)10;(2)-15【分析】(1)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1)解:原式=4+[18-(-6)]÷4=4+24÷4=4+6=10;(2)解:原式=-1-[9-10÷(-2)]=-1-[9-(-5)]=-1-14=-1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4.(0分)计算:()2213113244812⎛⎫-+--⨯-- ⎪⎝⎭. 解析:13【分析】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去括号,再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详解】解:原式()19692=-+---()85=--1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5.(0分)计算:(1)23(2)14⎛⎫-⨯- ⎪⎝⎭;(2)2331(2)592-+-⨯--÷. 解析:(1)1-;(2)47-.【分析】(1)原式先计算乘方和括号内,然后再计算乘法即可得到答案;(2)原式先计算乘方和化简绝对值,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3(2)14⎛⎫-⨯- ⎪⎝⎭ 3414⎛⎫=⨯- ⎪⎝⎭ 144⎛⎫=⨯- ⎪⎝⎭1=-.(2)2331(2)592-+-⨯--÷ 21(8)593=-+-⨯-⨯ 1406=---4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0分)计算:(1)()()674-+--;(2)()3232--⨯. 解析:(1)17-;(2)1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原式134=-17=-(2)原式()86=--1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7.(0分)计算:(1)32(1)(2)(34)5⎡⎤--+---⨯⎣⎦(2)121123436⎛⎫⎛⎫-+-÷- ⎪ ⎪⎝⎭⎝⎭ 解析:(1)10;(2)3 【分析】(1)先算乘方和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后算加减即可;(2)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的分配率计算即可.【详解】解:(1)32(1)(2)(34)5⎡⎤--+---⨯⎣⎦ 1[4(1)5]=+--⨯1(45)10=++=;(2)1211121(36)23436234⎛⎫⎛⎫⎛⎫-+-÷-=-+-⨯- ⎪ ⎪ ⎪⎝⎭⎝⎭⎝⎭ 121(36)(36)(36)234=-⨯-+⨯--⨯- 18249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有时也可以根据运算定律改变运算的顺序.28.(0分)(1)在图所示的数轴上标出以下各数:52-,-5.5,-2,+5, 132 (2)比较以上各数的大小,用“<”号连接起来;(3) 若点A 对应 5.5-,点B 对应132,请计算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解析:(1)画图见解析;(2) 5.5-<52-<2-<132<+5;(3)9. 【分析】(1)先画数轴,根据数轴上原点左边的为负数,原点右边的为正数,在数轴上描出对应各数的点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直接用“<”连接即可得到答案;(3)数轴上点A 与点B 对应的数分别为,a b ,则AB a b =-或b a -,根据以上结论代入数据直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解:(1)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各数如下:(2)因为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所以按从小到大排列各数为:5.5-<52-<2-<132<+5 (3)因为:A 表示 5.5-,B 表示132, 所以: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为: ()13 5.5 3.5 5.599.2A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含义,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运算中,其值最小的是( )A .2(32)---B .(3)(2)-⨯-C .22(3)(2)-+-D .2(3)(2)-⨯-2.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A .(2)(3)236-⨯-=⨯=B .()144282⎛⎫÷-=⨯-=- ⎪⎝⎭C .363(6)3--=-++=D .()()2399--=--=3.如图是北京地铁一号线部分站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以正东为正方向建立数轴,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3.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6;②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2;③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④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4;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 4.2--的相反数是( )A .12-B .2-C .12D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似数1.50和1.5是相同的B .3520精确到百位等于3600C .6.610精确到千分位D .2.708×104精确到千分位6.2017年12月17日,第二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飞行时间两个小时,飞行的高度达到15000英尺.1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 A .0.15×105 B .15×103 C .1.5×104 D .1.5×1057.计算4(8)(4)(1)+-÷---的结果是()A.2 B.3 C.7 D.4 38.计算11212312341254 2334445555555555⎛⎫⎛⎫⎛⎫⎛⎫⎛⎫-+++---+++++⋯++⋯+⎪ ⎪ ⎪ ⎪ ⎪⎝⎭⎝⎭⎝⎭⎝⎭⎝⎭的值()A.54 B.27 C.272D.09.一件商品原售价为2000元,销售时先提价10%;再降价10%,现在的售价与原售价相比()A.提高20元B.减少20元C.提高10元D.售价一样10.下列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1123<B.1123->-C.1123->-D.1123-->-+11.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3)2和﹣32B.(﹣3)2和32C.(﹣2)3和﹣23D.|﹣2|3和|﹣23| 12.6-的相反数是()A.6 B.-6 C.16D.16-13.一个数大于6,另一个数比10的相反数大2,则这两个数的和不可能是()A.18 B.1-C.18-D.214.某市11月4日至7日天气预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表:其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A.11月4日B.11月5日C.11月6日D.11月7日15.在数3,﹣13,0,﹣3中,与﹣3的差为0的数是()A.3 B.﹣13C.0 D.﹣3二、填空题16.数轴上表示 1 的点和表示﹣2 的点的距离是_____.17.大肠杆菌每过2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_____个.18.截至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20年6月7日10时,全球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7000000例;其中累计死亡病例超过40万例,数据7000000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19.在如图所示的运算流程中,若输出的数y=5,则输入的数x=_____.20.观察下面一列数:—1,2,—3,4,—5,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9个数是______;数—201是第______行从左边数第______个数21.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为5,另一个数的绝对值为3,且两数之积为负,则两数之差为____.22.运用加法运算律填空:(1)[(-1)+2]+(-4)=___=___;(2)117+(-44)+(-17)+14=____=____.23.计算-32+5-8×(-2)时,应该先算_____,再算_____,最后算_____.正确的结果为_____.24.绝对值小于100的所有整数的积是______.25.点A ,B 表示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且点A 向左平移8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则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且0a ≠,则200720082009()()()a a b cd b++-=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7.计算:2202013(1)(2)4(1)2-÷-⨯---+-. 28.给出四个数:3,4--,2,6,计算“24点”,请列出四个符合要求的不同算式.(可运用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用括号;注意:例如4(123)24⨯++=与(213)424++⨯=只是顺序不同,属同一个算式.)算式1:_________________;算式2_______________;算式3:_________________;算式4_______________;29.计算(1)18()5(0.25)4+----(2)2﹣412()(63)7921-+⨯- (3)1373015-⨯ (4)22220103213()2(1)43⎡⎤--⨯-⨯--÷-⎢⎥⎣⎦. 30.某粮仓原有大米132吨,某一周该粮仓大米的进出情况如下表:(运进大米记作“+”,运出大米记作“-”,例如:当天运进大米8吨,记作8+吨;当天运出大米15吨,记作15-吨)若经过这一周,该粮仓存有大米88吨.(1)求星期五粮仓大米的进出情况;(2)若大米进出粮仓的装卸费用为每吨15元,求这一周该粮仓需要支付的装卸总费用.。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1.下列说法中,①a - 一定是负数;② a -一定是正数;③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④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⑤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⑥如果两个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正数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A解析:A【分析】根据正数和负数、绝对值、倒数等相关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详解】①-a 不一定是负数,若a 为负数,则-a 就是正数,故说法不正确;②|-a|一定是非负数,故说法不正确;③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为±1,说法正确;④0的平方为0,故说法不正确;⑤一个数减去一个负数,差大于被减数,故说法不正确;⑥如果两个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正数,故说法正确.说法正确的有③、⑥,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法、正数和负数、绝对值、倒数,能熟记相关的定义及其性质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2.若b<0,刚a ,a+b ,a-b 的大小关系是( )A .a<a <+b -b aB .<a<a-b a+bC .a<<a-b a+bD .<a<a+b a-b D 解析:D【分析】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两两做差即可求解.【详解】∵b<0∴()0a a b b -+=->,()0a b a b --=->∴()a a b >+,()a b a ->∴()()a b a a 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减法运算,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某测绘小组的技术员要测量A ,B 两处的高度差(A ,B 两处无法直接测量),他们首先选择了D ,E ,F ,G 四个中间点,并测得它们的高度差如下表: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A ,B 之间的高度关系为( )A .B 处比A 处高B .A 处比B 处高C .A ,B 两处一样高D .无法确定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A ,B 之间的高度差A B h h -,结果大于0,则A 处比B 处高,结果小于0,则B 处比A 处高,结果等于0,则A ,B 两处一样高.【详解】根据题意,得: ()()()()()A D E D F E G F B G h h h h h h h h h h ---------=A D E D F E G F B G h h h h h h h h h h --+-+-+-+=A B h h -将表格中数值代入上式,得()()4.5 1.70.8 1.9 3.6 1.5A B h h -=------=∵1.5>0∴A B h h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去括号时注意符号变号问题是本题的关键.4.如图是北京地铁一号线部分站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以正东为正方向建立数轴,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3.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6;②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2;③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④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4;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D解析:D【分析】 数轴上单位长度是统一的,利用图象,根据两点之间单位长度是否统一,判断即可.【详解】:①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3.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6,故①说法正确;②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2,故②说法正确;③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故③说法正确;④当表示天安门东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表示天安门西的点所表示的数为﹣5时,表示东单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4,故④说法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表示数,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因此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原点的位置和单位长度.5.已知︱x ︱=4,︱y ︱=5且x >y ,则2x-y 的值为( )A .-13B .+13C .-3或+13D .+3或-1C 解析:C【分析】 由4x =,5y =可得x=±4,y=±5,由x >y 可知y=-5,分别代入2x-y 即可得答案.【详解】 ∵4x =,5y =,∴x=±4,y=±5,∵x >y ,∴y=-5,当x=4,y=-5时,2x-y=2×4-(-5)=13,当x=-4,y=-5时,2x-y=2×(-4)-(-5)=-3,∴2x-y 的值为-3或13,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地判断出x ,y 的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计算4(8)(4)(1)+-÷---的结果是( )A .2B .3C .7D .43C 解析:C【分析】先计算除法、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计算加法可得答案.【详解】=++解:原式421=,7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7.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a|>|b| B.|ac|=ac C.b<d D.c+d>0B解析:B【分析】先弄清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及大小,根据实数大小比较方法可以解得.【详解】从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b<0,d>c>1;A、|a|>|b|,故选项正确;B、a、c异号,则|ac|=-ac,故选项错误;C、b<d,故选项正确;D、d>c>1,则c+d>0,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实数大小比较. 解题关键点:记住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8.正方形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A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正方形ABCD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为2;则翻转2016次后,数轴上数2016所对应的点是()A.点C B.点D C.点A D.点B B解析:B【分析】由题意可知转一周后,A、B、C、D分别对应的点为1、2、3、4,可知其四次一次循环,由此可确定出2016所对应的点.【详解】当正方形在转动第一周的过程中,1对应的点是A,2所对应的点是B,3对应的点是C,4对应的点是D,∴四次一循环,∵2016÷4=504,∴2016所对应的点是D,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应用,解本题的要点在于找出问题中的规律,根据发现的规律可以推测出答案.9.绝对值大于1小于4的整数的和是()A.0 B.5 C.﹣5 D.10A解析:A【解析】试题绝对值大于1小于4的整数有:±2;±3.-2+2+3+(3)=0.故选A.10.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A.若|a|=|b|,则a=b B.若|a|=b,则a=bC.若|a|=﹣b,则a=b D.若a=﹣b,则|a|=|b|D解析:D【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详解】选项A、B、C中,a与b的关系还有可能互为相反数,故选项A、B、C不一定成立,D.若a=﹣b,则|a|=|b|,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熟练掌握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关系是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11.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长度为()A.312⎛⎫⎪⎝⎭米B.512⎛⎫⎪⎝⎭米C.612⎛⎫⎪⎝⎭米D.1212⎛⎫⎪⎝⎭米C解析:C 【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和题意可知:第2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2米,那么依此类推得到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6米.【详解】∵1-12=12,∴第2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2米;依此类推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6米.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方的意义.其中解题是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能够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是解题主要步骤.12.一个数大于6,另一个数比10的相反数大2,则这两个数的和不可能是( ) A .18B .1-C .18-D .2C 解析:C【分析】本题可先通过比10的相反数大2确定其中一个数,继而按照题目要求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一个数比10的相反数大2,∴这个数为1028-+=-.A 选项:18(8)26--=,因为26大于6,故符合题意;B 选项:1(8)7---=,因为7大于6,故符合题意;C 选项:18(8)10---=-,因为10-小于6,不符合题意,故选该选项;D 选项:2(8)10--=,因为10大于6,故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运算,此类型题理清题意最为重要,当涉及不确定性问题时,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次注意计算仔细.13.下列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625B .324C .412D .116C 解析:C【分析】首先,要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再根据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能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详解】A 、625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5,所以625能化成有限小数; B 、31248=,18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所以324能化成有限小数; C 、41123=,13的分母中含有质因数3,所以41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D 、116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所以116能化成有限小数.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根据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能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14.某市11月4日至7日天气预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表:其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 )A .11月4日B .11月5日C .11月6日D .11月7日C解析:C【分析】运用减法算出每一天的温差,再进行比较即可.【详解】11月4日的温差为19415-=(℃);11月5日的温差为12(3)15--=(℃);11月6日的温差为20416-=(℃);11月7日的温差为19514-=(℃).所以温差最大的一天是11月6日.故选C .【点睛】考核知识点:有理数减法运用.根据题意列出减法算式是关键.15.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发布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1159.56亿元投资,数据1159.5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81159.5610⨯元B .1011.595610⨯元C .111.1595610⨯元D .81.1595610⨯元C 解析:C【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1159.56亿=115956000000,所以1159.56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15956×101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在有理数3.14,3,﹣12,0,+0.003,﹣313,﹣104,6005中,负分数的个数为x,正整数的个数为y,则x+y的值等于__.4【解析】负分数为:﹣﹣3共2个;正整数为:36005共2个则x+y=2+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熟记有理数的分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析:4【解析】负分数为:﹣12,﹣313,共2个;正整数为: 3, 6005共2个,则x+y=2+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熟记有理数的分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在整数5-,3-,1-,6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的积的最大值为______.90【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所得乘积最大为:(-5)×(-3)×6=5×3×6=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解析:90【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所得乘积最大为:(-5)×(-3)×6,=5×3×6,=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记运算法则并准确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3.在数轴上,若点A与表示3-的点相距6个单位,则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9或3【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两种情况:当点在表示-3的点的左边时当点在表示-3的点的右边时列出算式求出即可【详解】分为两种情况:①当点在表示-3的点的左边时数为-3−6=−9;②当点在表示-3的点的解析:−9或3【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两种情况:当点在表示-3的点的左边时,当点在表示-3的点的右边时,列出算式求出即可.【详解】分为两种情况:①当点在表示-3的点的左边时,数为-3−6=−9;②当点在表示-3的点的右边时,数为-3+6=3;故答案为:−9或3.【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应用,注意符合条件的有两种情况,不要漏数.4.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数值,请你确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有______.012【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确定被污染部分的取值范围继而求出答案【详解】设被污染的部分为a由题意得:-1<a<3在数轴上这一部分的整数有:012∴被污染的部分中共有3个整数分别为:012故答案为012解析:0,1,2【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确定被污染部分的取值范围,继而求出答案.【详解】设被污染的部分为a,由题意得:-1<a<3,在数轴上这一部分的整数有:0,1,2.∴被污染的部分中共有3个整数,分别为: 0,1,2.故答案为0,1,2.【点睛】考查了数轴,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被污染部分的取值范围,理解整数的概念.5.若两个不相等的数互为相反数,则两数之商为____.-1【分析】设其中一个数为a (a≠0)它的相反数为-a然后作商即可【详解】解:设其中一个数为a(a≠0)则它的相反数为-a所以这两个数的商为a÷(-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和解析:-1【分析】设其中一个数为a(a≠0),它的相反数为-a,然后作商即可.【详解】解:设其中一个数为a(a≠0),则它的相反数为-a,所以这两个数的商为a÷(-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和除法法则,根据题意设出这两个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定义一种正整数的“H运算”:①当它是奇数时,则该数乘3加13;②当它是偶数时,则取该数的一半,一直取到结果为奇数停止.如:数3经过1次“H运算”的结果是22,经过2次“H运算”的结果为11,经过3次“H运算”的结果为46,那么数28经过2020次“H运算”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_.16【分析】从28开始分别按照偶数和奇数的计算法则依次计算直到出现循环即可得解【详解】解: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等于第5次所以从第5次开始奇数次等于1偶解析:16【分析】从28开始,分别按照偶数和奇数的计算法则依次计算,直到出现循环即可得解.【详解】⨯⨯=;解:第1次:280.50.57⨯+=;第2次:371334⨯=;第3次:340.517⨯+=;第4次:3171364⨯⨯⨯⨯⨯⨯=;第5次:640.50.50.50.50.50.51⨯+=;第6次:311316⨯⨯⨯⨯=,等于第5次.第7次:160.50.50.50.51所以从第5次开始,奇数次等于1,偶数次等于16.因为2020是偶数,所以数28经过2020次“H运算”得到的结果是16.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发现循环规律,是解题的关键.7.截至2020年7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051万例,其中数据1051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051×107【分析】绝对值大于10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n为整数位数减1【详解】解:1051万=10510000=1051×107故答案为:1051×107【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解析:051×107【分析】绝对值大于10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n为整数位数减1.【详解】解:1051万=10510000=1.051×107.故答案为:1.051×107.【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8.在-1,2,-3,0,5这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除,其中商最小是________.-5【分析】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所以取两个相除其中商最小的是:5÷(-1)=-5【详解】∵-3<-1<0<2<5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任取两个解析:-5【分析】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所以取两个相除,其中商最小的是:5÷(-1)=-5.【详解】∵-3<-1<0<2<5,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任取两个相除,其中商最小的是:5÷(-1)=-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有理数除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和有理数除法法则.9.已知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0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千米.5×108【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 解析:5×108【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150 000 000将小数点向左移8位得到1.5,所以1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5×108,故答案为1.5×108.【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0.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且0a ≠,则200720082009()()()a a b cd b++-=___________.2【分析】利用相反数倒数的性质确定出a+bcd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0cd=1则原式=0+1-(-1)=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解析:2【分析】利用相反数,倒数的性质确定出a+b ,cd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0,cd=1,1a b =- 则原式=0+1-(-1)=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1.绝对值小于4.5的所有负整数的积为______.24【分析】找出绝对值小于45的所有负整数求出之积即可【详解】解:绝对值小于45的所有负整数为:-4-3-2-1∴积为:故答案为:2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解析:24【分析】找出绝对值小于4.5的所有负整数,求出之积即可.【详解】解:绝对值小于4.5的所有负整数为:-4,-3,-2,-1,∴积为:4(3)(2)(1)24-⨯-⨯-⨯-=,故答案为:2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计算(1)2125824(3)3-+-+÷-⨯ (2)71113()2461224-+-⨯ 解析:(1)113-;(2)-19 【分析】(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使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详解】解:(1)2125824(3)3-+-+÷-⨯=114324()33-++⨯-⨯ =8433-+- =113- (2)71113()2461224-+-⨯ =7111324242461224-⨯+⨯-⨯ =-28+22-13=-19【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2.计算(1) ()375244128⎛⎫---⨯- ⎪⎝⎭ (2) ()212382455-+--÷-⨯解析:(1)47;(2)4925【分析】 (1)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2)先计算乘方及绝对值运算,再计算乘除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 ()375244128⎛⎫---⨯- ⎪⎝⎭=18+14+15=47(2)()212|38|2455-+--÷-⨯ =11452455⎛⎫-+-⨯-⨯⎪⎝⎭ =24125+ 492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3.计算(1)1140336177⎛⎫⎛⎫-+-+-- ⎪ ⎪⎝⎭⎝⎭(2)()()341110.5123⎡⎤---⨯⨯--⎣⎦解析:(1)-6;(2)52-【分析】(1)根据加法运算律计算即可;(2)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的即可;【详解】(1)1140336177⎛⎫⎛⎫-+-+-- ⎪ ⎪⎝⎭⎝⎭, ()1140363177⎛⎫=-++-+ ⎪⎝⎭, 42=--,=-6;(2)()()341110.5123⎡⎤---⨯⨯--⎣⎦, 111923=--⨯⨯, 312=--, 5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准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解题的关键.4.计算:329(1)4(2)34⎛⎫--÷-+-⨯ ⎪⎝⎭. 解析:12-. 【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然后算加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 原式311222⎛⎫=-++-=-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田教育 1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知识框图
如升高3米与下除2米;盈利3万与亏损5万;收入4万与支出8万等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与之意义相反 的量规定为负
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数轴
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数轴比较法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法则比较法
自然数 1 ! 分数 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计数 测量 标号或排序
可以看做两个整数相除。所有的分数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但 并不是所有的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如圆周率 n
绝对值 J 绝对值的法则
绝对值的概念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
相反数 春田教育 2
将考点与相应习题联系起来 考点一、关于“……说法正确的是……”的题型( 只可能是选择题) 1、下列语句:① 带“-”号的数是负数;② 如果a为正数,则-a 一定是负数;③ 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
数的数;④0°C表示没有温度,正确的有( )个 A.0 B.1 C.2 D.3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5、 若| a + b| =—( a + b),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 b < 0 B.a + b<0 C.a + b=0 D.a + b>0 6、 下列说法:① 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② 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 正数和零的绝
对值都等于它本身;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错误的个数是 () A.3 个 B.2个 C.1 个 D.0 个 7、 如果a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与-(-a)互为相反数 B. +a与-a 一定不相等 C.-a 一定是负数 D. -(+a) 与+(-a) —定相等
8、 已知字母a、b表示有理数,如果 a + b=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中一定有一个是负数 B. a、b都为0 C. a与b不可能相等 D. a与b的绝对值相等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定是负数 B.只有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绝对值才相等 C.若|a|=|b|,则a与b互为相反数 D.若一个数小于它的绝对值,则这个数为负数 10、 给出下面说法: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不是负数; ③若|m|>m,贝U m<0 :④若|a|>|b|,贝U a>b,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分类等概念的直接考题 1、 某项科学研究,以 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每天上午 10时为0, 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 例如9: 15记为-1 , 10: 45记为1等等,以此类推,上午 7: 45应记为 __________ 1 2、 在时钟上,把时针从钟面数字“ 12”按顺时针方向拨到“ 6”,计做拨了“ +— ”周,那么,把时针从“ 12” 2
1 开始,拨了“ 一”周后,该时针所指的钟面数字是 ______________ 4
3、 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① a+b=0;②a=-b :③|a|=|-b| :④a=b,其中一定成立的序号为 _________ 4、 数轴上到数-1所表示的点的距离为 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5、 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________ ;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____________ ; | 3.14 —n |= ________
A.数轴是一条直线; B.表示-1的点,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
C.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表示-1的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 D.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一3或3。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5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 C.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不是负数;
4、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比b大 B.b比a大 C.a
B.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相等.
b 一样大 D.a
、b的大小无法确定 b 春田教育 3
6、 写出所有不小于 -4并且小于 3.2 的整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田教育 4 (2)你能模仿(1)得出 ——与——两者的大小关系吗?举例说明 n 1 n
D.4个 是正数,不是负数;③ 不是整数,是有理数;④ 是整数, 10、一滴墨水洒在一个数轴上,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是
(1) 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多少个?并说明理由。 (2) 直接写出被盖住的这些整数中有多少对相反数?
n 11、 1 ; - ; 8.9;— 2.8; +100 ; — ; - 0.03; 0;- (- 7); -3.12112111211112……;-3.141414 ……; ;|-35| 3 5 7
正整数: _______________ ;负整数: ________________ ;正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数: 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负整数集合的有 ________________ : 非负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正整数集合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 12、 式子4+|x-1|能取得的最小值是 ____ ,这时x= ;式子3-|2x-1|能取得的最大值是 ,这时x= 1 一 一
13、 将下面一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一 0.6,- 8, 0.212121…,一809, 2- , 89.9 , 0, +4,你能说出图中重叠 2
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数吗?
A.1 个 B.2 个 C.3 个 8、下面关于 0的说法:① 是整数, 也是有理数;② 也是自然
数, 正确的是( )
A.①② B . ②③ C.①④ D. ①③
亠 3 9、在 15, ,0.15,-30, 8
分数的个数是( )
22 -128 —,-1.010010001, 7
C.5个 D.6 个
n ,-3.12112111211112 7
-3.141414……中,负
1、 比较大小 2011 2009 ____ ; - n ______ -3.14 2012 2010
2、 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 八 1-2 2-3 3_4 (1) 与 ; 与 ; 与 _ 2 3 3 4 4 5
n _ n 1 与 ——
n 1 n 2
7、绝对值小于6且大于3的整数有( ) 考点三、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春田教育 5 考点四、绝对值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判断某些产品是否合格,求汽车来回运动所行驶的路程以及耗油量
1、正式比赛时,乒乓球的直径有严格的规定。现在四个乒乓球,超过规定的尺寸记为正数,不足规定的尺寸记 为负数。为了选择一个乒乓球进行比赛, 裁判对这四个乒乓球进行了测量, 得到结果:A球+0.2mm , B球-0.1mm, C球+0.3mm, D球-0.2mm,你认为应选哪一个乒乓球用于比赛?为什么?
2、出租车司机小王某天上午的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光明大道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2, +5,— 1, +10,- 15,— 3 若出租车的耗油量为 0.1升/千米,这天上午小王开车共耗油多少升?
考点六、几个非负数和的形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将分数拆成两数之差的形式求和 1、若 |a|+|b-1|=0 ,贝U a= ____ ; b= ____
2、若 |ab-2 |+|b-1|=0,求 丄 + 1 + 1 +…… -— ab (a 1)(b 1) (a 2)(b 2) (a 2012)(b 2012)
考点七、关于输入一个数后,进行某种变化后,会得出一个数的程序性题目 1、某计算程序是:当输入一个数时,显示的结果总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与 2的和。若输入-2,则显示的结果是 ____ ;若输入某数后,显示的结果是 4,则输入的数是 ________ 考点八、点在数轴上有规则左右运动的创新题型 1、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向右移动 1个单位,再向左移动 3个单位,得到点 A1,称为第一次跳跃,然后 又向右移动3个单位,再向左移动 5个单位,得到点 A2,称为第二次跳跃……这样下去一直到点 An,若点An表 示的数是-18,则这次是第 次跳跃
那么 考点五、关于带绝对值的简单加、减、乘、 1 (1) |+64| 十 8-卜4| (2) |+3 | X |
3
9 5 3
20 | (3) |-35| X(- )-40 X |-10%|
7 5
附加题: I1 1|+|〔 2 3
1
2|+| 1
1111
—|+ ....... +| | + | | 3 99 98 100 99
除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