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试验研究 推荐

合集下载

提高采收率——精选推荐

提高采收率——精选推荐

提⾼采收率国内外三次采油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学⽣姓名:冯超学号:S0902230专业名称:油⽓⽥开发⼯程所在学院:⽯油⼯程学院东北⽯油⼤学研究⽣院2010年6⽉国内外三次采油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摘要:通过最近阶段的理论学习与各⽅⾯资料的查找分析,本⽂从个⼈观点对三次采油进⾏综述性分析探讨。

以继承和发展为主线,从三次采油技术的外延层⾯上构建了技术预见过程中的三次采油技术体系,它包括化学驱、热⼒驱、⽓驱、微⽣物驱、物理驱、其它等六⼤类技术,并对其进⾏了机理及特点⽅⾯的粗略总结与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三次采油技术的前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研究,分析了不同国家采取的不同三次采油⽅法,以及相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油价情况下采取不同三次采油⽅法的项⽬数、产量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结合⼤庆油⽥具体油藏情况及原油性质,分析了发展三次采油的主要发展⽅向。

关键词:三次采油;采油技术;EOR;⼤庆油⽥;技术预见前⾔随着世界对⽯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油作为有限的不可再⽣能源,再发现较⼤储油油⽥的机遇减少,已开发油⽥正在⽼化,未开采的油⽥多为稠油、超稠油等难采储量,这就迫使⼈们把注意⼒投向提⾼⽼油⽥采收率技术。

三次采油(EOR)技术是⼀项利⽤物理、化学和⽣物等新技术提⾼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油⽥开发技术。

在过去数⼗年内,美国、加拿⼤和委内瑞拉等⽯油⼤国都把如何提⾼原油采收率作为研究⼯作的重点⽬标。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油⽓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因此,运⽤三次采油技术来提⾼原油采收率,是减缓我国多数油⽥产量递减速度、保持原油稳产的战略需要。

1三次采油的基本概念、类型及驱油机理1.1三次采油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在油⽥开发过程中,通常称利⽤油藏天然能量开采的采油⽅式为⼀次采油。

⽽在⼀次采油后,通过注⽔或⾮混相注⽓提⾼油层压⼒并驱替油层中原油的驱油⽅式称为⼆次采油。

三次采油是指油⽥在利⽤天然能量进⾏开采和传统的⽤⼈⼯增补能量(注⽔、注⽓)之后,利⽤物理的、化学的、⽣物的新技术进⾏尾矿采油的开发⽅式。

生物活性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

生物活性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

生物活性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和化工》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生物活性复合驱技术在子长采油厂等应用两年来,累计增油6.2万吨,预计将使采收率提高4.2%。

【总页数】1页(P77-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
【相关文献】
1.三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应用理论与技术探究 [J], 鞠强;廖丁;李佳旭
2.乳化作用在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进展 [J], 曾晓飞;郑晓宇;魏乾乾;侯军伟;马玉华
3.三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应用理论与技术 [J], 杨巧红;董斌华;李彦飞
4.泡沫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 [J], 郭小宝; 冯振平; 孙波; 赵文; 张世阔
5.三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关键理论与技术 [J], 程杰成;吴军政;胡俊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酶解堵驱油技术材料(吐哈介绍)

生物酶解堵驱油技术材料(吐哈介绍)

油井增产生产曲线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4- 04- 04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1 2-1 3-1
日液 日油 含水
胜利海洋开发KD80井
2005年2月28日-3月12日,KD80井由井下施 工悬挂精密滤砂管防砂自喷投产不成功后转电泵,2005年7 月2日油压为零,不出液关井,累计出液69m³。分析原因作 业污染,压差变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堵塞,随后用防水伤害剂 和柴油进行解堵处理,每日出液不到10方,产油7吨,到7月 2日油压为零,不出液关井,累出液才69方。
﹤15 ﹥25 ﹤70 ﹥0.1 ﹥25 砂岩 5 不适宜 ﹤0.16
﹤10000 ﹥10 ﹤180 ﹥0.0001 不受限制 砂岩 不受限制 不受限制 不受限制
应用于低渗透油田驱油增产增效
渗透率低,一般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水平为10-48%,平
均水平为25.8%;特低和超低(二三类)渗透油田,一般提高采
生物酶技术在油田增产领域 的应用和发展
东营盛世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工艺与环境 友好的要求不断提高,以达到生产过程中HSE 标准的要求。具有明显环保特征和独特效果 的生物酶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到油田化 学工艺增产领域,取得工业开发和环境相协
调的目的。
经过多年致力于生物酶石油增产技术的持续开 发,我们的技术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可为油田 开发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基于卓越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我们的SUN和 APOLLO生物酶增产技术已经被广泛接受,成为当今 石油清洁解堵驱油,增产效果最好的高科技技术。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国内成功增产60万吨的原 油,经济效益比达到1:10以上。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优化研究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优化研究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优化研究第一章:引言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环保的燃料,与传统的石油燃料相比,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了80%。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路线,它使用酶作为催化剂,将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低成本、换向性好、不含有毒的催化剂等优点。

然而,生物柴油的制造仍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如选择适宜的酶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提高生产效率等。

因此,优化酶法生产生物柴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基本原理和产物特性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酶催化作用将油脂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再通过酯化和转酯化反应得到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与传统的石油燃料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是环保性好,其污染物排放量少,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二是可再生性强,使用生物柴油可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

三是经济性好,生物柴油产业链可使许多非农地区农民转向产业化经营,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章:酶催化剂的选择酶催化剂是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关键,其影响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率。

脂肪酶是目前使用较多的酶催化剂之一,其能够催化脂肪酸与醇之间的酯交换反应,将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

但是,脂肪酶催化剂存在居中处理难、催化不稳定等缺点。

近年来,蛋白酶、水解酶、细胞壁水解酶等新型酶催化剂被人们研究和应用,其中水解酶得到了广泛应用。

酶催化剂的选择应根据所要处理原料的性质、反应条件、环保性及应用成本等多种因素加以考虑。

第四章: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条件是酶催化剂催化反应的重要参数,包括温度、pH、酶量、反应时间等。

对于每种酶催化剂而言,其反应条件不同。

温度和pH是影响酶活性和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通常,酶催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和pH范围应在酶催化剂说明书中注明。

酶量和反应时间直接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转化率。

实验表明,在酶量饱和的情况下,增加反应时间可以增加酯化率,但减少醇的浓度会影响酯化率。

第五章: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酶法生产生物柴油需要采用一系列手段。

LS生物酶井组驱油技术应用

LS生物酶井组驱油技术应用

LS生物酶井组驱油技术应用王建国;姜振海;金海军;吴超【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年(卷),期】2009(028)006【摘要】为了确定某油田区块进行LS生物酶驱油的可行性,用该油田油砂装填岩心进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LS生物酶驱油剂的最佳使用浓度为4%,最佳段塞大小为0.2 PV,能够使原油采收率在水驱至极限含水的基础上再提高6%以上,具有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在该油田某井组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注入LS生物酶驱油剂后,产液量基本保持稳定,产油量明显增加,含水率明显降低.达到产量高峰后日增油12.5 t,含水率降低12.9%,原油黏度由180 mPa·s降低至95 mPa·s,凝固点由28 ℃降低至23 ℃,油品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LS生物酶驱油剂的注入对注水井起到了一定的解堵作用,注水井油压由8.75 MPa降低至7.60 MPa,吸水能力大大增强.措施后的6个月累计增产原油1 708.2 t,投入产出比1:10.5.【总页数】4页(P295-298)【作者】王建国;姜振海;金海军;吴超【作者单位】北京风林天元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11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113;北京风林天元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9【相关文献】1.生物酶技术应用于面包焙烤暨生物酶技术应用于溴酸钾的替代方案 [J],2.利用测试资料对朝阳沟50区块井组微生物驱油效果分析 [J], 刘岩岩3.子长老草湾区7247井组调剖驱油技术研究 [J], 何亚斌;徐岗;赵自斌4.纳米驱油技术应用研究——以QSS-46井组为例 [J], 陈刚;王伟龙;朱锦艳;代刚5.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水平井组三元驱油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驱油剂调研报告

驱油剂调研报告

驱油剂调研报告目录1 提高采收率与驱油剂概述1.1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意义1.2 驱油剂在提高采收率中的作用2 化学驱油剂的发展现状、应用、存在问题2.1 聚合物驱油剂...........................................................................2.1.1 聚合物驱油的发展 .........................................................2.1.2 目前我国聚合物驱油的现状...........................................2.1.3 聚合物驱油的应用 (3)2.1.4 聚合物驱技术现在存在问题...........................................2.2 表面活性剂驱油剂....................................................................2.2.1 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发展 ..................................................2.2.2 常用驱油表面活性剂使用现状2.2.3 表面活性剂驱研究前景2.3 碱驱油剂2.3.1 碱驱的发展2.3.2 碱水驱主要的应用方法及特点 .......................................2.4 复合驱油剂 ..............................................................................2.4.1 复合驱问题的提出 .........................................................2.4.2 二元复合驱 (8)2.4.3 三元复合驱 (9)2.4.4 复合驱油体系的深化:从三到二,从有碱到无碱 (9)2.4.5 ASP 三元复合驱技术中的几个问题................................2.5 几种新型的前沿驱油剂 ............................................................2.5.1 超份子化学驱油剂 .........................................................2.5.2 份子沉积膜驱油剂2.5.3 纳米液驱油剂2.5.4 生物酶驱油剂3 化学驱油剂新发展4 国内外化学驱油技术发展趋势4.1 国外化学驱油技术发展趋势4.2 国内化学驱油技术发展趋势4.2.1 聚合物驱大规模工业应用及配套技术4.2.2 复合驱油技术及配套工艺技术 .......................................4.2.3 高温高盐高粘高蜡等苛刻条件油藏聚合物驱技术..........4.2.4 泡沫复合驱油技术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4.2.5 扩大驱油剂的原料来源 (17)4.2.6 驱油剂与驱油强化剂共同发展 (17)石油作为极其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世界范围内的需求持续增长。

提高采收率技术与方法

提高采收率技术与方法
Nhomakorabea01
02
03
04
05
06
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与方法
一、注气驱发展现状
注气驱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 蒸发混相驱:始于1950年,美国Texas(德克萨斯州)Block31油田,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第一个高压蒸发混相驱,至今仍在进行。 凝析气驱:水平状油藏,始于1953年。 垂直重力稳定驱油藏,始于1965年 。 一次接触混相驱:始于1950年。 CO2驱:始于1950年 。初次工业性试验始于1960年,但失败了。 一系列先导试验始于1970年。
目前在国外,注气已成为除热采之外发展较快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将1992年与1990年的数据作比较,近几年采用热采的数量基本稳定,采用化学驱的数量下降了 44.0%,而注气数量则增加 36%(其中烃和非烃混相驱增加5l%)。
2
迄今为止,有3%的世界原油产量由注气提高采收率(EOR)获得,而加拿大的EOR增产则为原油总产量的20%,美国的EOR增产为10%。1994年美国、加拿大提高采收率项目见表l。
01
传统上将一次和二次采油之后的原油开采方法称为”三次采油” ,但是由于有些技术(如 CO2驱)既可用于二次也可用于三次采油方法,而有的技术则对于二次采油比对三采更为有效,因此后来一般将这些技术统称为“强化采油技术”(Enhanced Oil Recovery,简称 EOR),或称提高采收率技术。
二、注气提高采收率机理
1.注气的相态 (1)用三角相图表示三组分相态 通常油藏流体是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表示其相态的一种近似方法是三角(或称三元)相图(图1-1)。
(2)用拟三角相图表示多组分的相态 为了表示多组分油藏流体,可把流体组分划分成三种拟组分,并在三角相图上近似地表示出来,称“拟三元相图”。一种常用的划分方法将其分为:挥发拟组分(N2十CH4); 中间拟组分(C2~C6);相对不挥发组分(C7+)。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科技进步二等奖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科技进步二等奖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研究随着石油储量的逐渐枯竭,原油采收率的提高成为了石油工业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了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各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化学驱作为一种重要的增油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研究成果,并着重讨论该技术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应用。

一、化学驱的原理化学驱是指向油层中注入一定类型的化学品,通过改变油水界面的张力及岩石表面的性质等方式,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常见的化学驱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碱性物质等。

这些化学品能够减少原油与岩石表面的黏附,使原油更容易地与岩石分离。

二、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优势1. 提高原油采收率化学驱通过改变原油和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原油更容易地从油层中被驱出,从而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 降低采油成本采油过程中,使用化学驱需要的设备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相比于其他的增油技术,化学驱在经济上更具优势。

由于采收率的提高,也为石油公司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三、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研究成果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

其中的大部分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新型化学驱剂的研发科研人员通过合成和改进,研发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新型化学驱剂。

这些新型化学驱剂能够在不同的油层条件下发挥出更好的改善效果,并且对环境的影响也更小。

2. 优化注驱工艺通过对注驱工艺的优化,科研人员找到了更加合理的化学驱注入方案。

这些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注入效果,还可以降低采油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

3. 油层微观结构研究科研人员对油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化学驱对油层的作用机理。

这些研究成果为更好地应用化学驱提供了理论支撑。

四、化学驱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目前,化学驱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