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龙仿真软件实验报告2

乐龙仿真软件实验报告2
乐龙仿真软件实验报告2

计信学院上机报告

课程名称:配送与配送中心姓名:夏冰山学号:0892110220

指导教师:陈达强班级:物流08乙日期:2010-04-17

一、上机内容及要求:

根据实验三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在乐龙软件种完成模型的建立;

1.根据模型仿真的结果分析瓶颈的所在;

2.改进模型,再次进行模拟;

二、完成报告(预备知识、步骤、程序框图、程序、思考等):

建立模型:根据实验三的要求建立模型,如图1所示。

模拟条件:时间模式为1:1,其他设备的速度为默认状态。

模型瓶颈:

在模拟运行6分钟后产生瓶颈。由于装货平台出的机械手臂速度过慢,导致货物在传送带上堵塞,影响入库速度。为此我们依次加快了机械手臂的速度,AS/RS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速度,瓶颈随着相应设备速度的调整随之转移。但是由于AS/RS堆垛机的最大速度受限,所以加快速度只能够缓解情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瓶颈。

为此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①如果AS/RS的装货平台和卸货平台在同一侧,将入库申请和出库申请分别排序,第一个出

库作业和第一个入库作业组合为一个联合作业任务,从而缩短存取周期、提高存取效率;

②将AS/RS的装货平台和出货平台分设在仓库的两端,合理考虑入库货位和出货货位的位置,

使得堆垛机在巷道中的运行路径不重复或者重复线路最短;

③增加AS/RS的入库/出库平台数量。

实验感想:

模拟后根据直接观察或者通过日志文件的分析得到瓶颈,眼睛直接看到的瓶颈有时未必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例如本次实验,瓶颈直接产生在机械手臂,但是进过分析我们知道真正的瓶颈是AS/RS的堆垛机的速度。所以在寻找瓶颈时不要被假象所误导,随之做出无效的改进方案。

图1 俯视图

图 2 运行图

仓库物流仿真实验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仓库物流仿真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物流仿真试验心得报告 物流仿真试验心得报告 (邱碧云09物流二班20xx1040213) 这次实习是通过软件模拟进行的物流试验,以模拟仿真代替实际操作过程. 一.实习目的 这次试验的目的是我们参与物流软件系统在电脑上的 操作,加深对物流流程的了解和掌握,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步入社会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乐龙软件,结合实际情况,了解物流中心模型构造,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通过实验实习,切入了解大型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流水线操作的过程演示和了解,为以后进入企业,在生产流程这一块,对产品分类装卸程序运行和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物流仿真实验实习,我么了解到,物流仿真技术是 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学手段,采用虚拟现实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实际模仿的一项应用技术。随着物流系统变

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内部关联性越来越强,仿真技术日益成为其研究的重要手段。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现有的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或新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不仅可以避免建立物理试验模拟系统的投资,减少设计成本,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精确计算和验证分析,提高系统方案的可行性。根据物流中心的工艺设备参数和工艺流程建立起来的计算 机仿真系统,可以形成直观立体的三维仿真动画,提供生产系统的生产量,确定瓶颈位置,报告资源利用率。还可以被用来支持投资决定,校验物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对不同的物流策略进行仿真实验来找出最优解。仿真运行结束后可根据统计数据生成仿真报告,显示各个物流设备的利用率、空闲率、阻塞率等数据。最后根据仿真报告提供的数据对物流系统的优缺点进行判断,做出科学决策。同时物流仿真可以降低整个物流投资成本。 通过指导书,我们知道目前几个应用较多的大型仿真软 件有automod、witness、arena、Flexsim、em-plant、simanimation、showFlow、Ralc等专业仿真软件。我们主要学习了乐龙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二.这次实验实习,我们接触了五个实验,分别是: 1.通过型物流中心(logisticscenter)的模型构筑 其目的是本章通过“通过型物流中心”的例子来学习利用部件生成器、传送带(直线、分流、弯曲)、部件消灭器、

乐龙仿真软件实验报告2

计信学院上机报告 课程名称:配送与配送中心姓名:夏冰山学号:0892110220 指导教师:陈达强班级:物流08乙日期:2010-04-17 一、上机内容及要求: 根据实验三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在乐龙软件种完成模型的建立; 1.根据模型仿真的结果分析瓶颈的所在; 2.改进模型,再次进行模拟; 二、完成报告(预备知识、步骤、程序框图、程序、思考等): 建立模型:根据实验三的要求建立模型,如图1所示。 模拟条件:时间模式为1:1,其他设备的速度为默认状态。 模型瓶颈: 在模拟运行6分钟后产生瓶颈。由于装货平台出的机械手臂速度过慢,导致货物在传送带上堵塞,影响入库速度。为此我们依次加快了机械手臂的速度,AS/RS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速度,瓶颈随着相应设备速度的调整随之转移。但是由于AS/RS堆垛机的最大速度受限,所以加快速度只能够缓解情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瓶颈。 为此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①如果AS/RS的装货平台和卸货平台在同一侧,将入库申请和出库申请分别排序,第一个出 库作业和第一个入库作业组合为一个联合作业任务,从而缩短存取周期、提高存取效率; ②将AS/RS的装货平台和出货平台分设在仓库的两端,合理考虑入库货位和出货货位的位置, 使得堆垛机在巷道中的运行路径不重复或者重复线路最短; ③增加AS/RS的入库/出库平台数量。 实验感想: 模拟后根据直接观察或者通过日志文件的分析得到瓶颈,眼睛直接看到的瓶颈有时未必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例如本次实验,瓶颈直接产生在机械手臂,但是进过分析我们知道真正的瓶颈是AS/RS的堆垛机的速度。所以在寻找瓶颈时不要被假象所误导,随之做出无效的改进方案。

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Flexsim实验 学院: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专业班: 141803 姓名:龙振坤 学号: 14180325 2019年5月19日

一、实验目的 用flexsim模拟仓库分拣系统。 二、仿真实验内容(简要阐述仿真模型) 将五种不同货物通过分拣传送带分拣到五条传送带上,再由叉车将这五种货物分别运送到不同的货架之上。 三、仿真模型建模步骤 1、打开软件flexsim,并新建文件。 2、拉出所需要的离散实体: 发生器、暂存区、分拣传送带、传送带(5个)、叉车(3个)、货架(5个)。(如图) 3、设置分拣传送带、传送带、货架参数,并调整位置 分拣传送带布局:第一段平直,长度为5;第二段弯曲,角度为90°,半径为5;第三段平直,长度为20。传送带布局:长度为10。 货架布局:10层10列。

4、连接各个离散实体 将发生器与暂存区用“A”连接;暂存区与分拣传送带用“A”连接; 分拣传送带与传送带1、2、3、4、5分别用“A”连接; 传送带1、2、3、4、5与货架1、2、3、4、5分别用“A”连接; 传送带1、2与叉车1用“S”连接;传送带3、4与叉车2用“S”连接;传送带5与叉车3用“S”连接 5、设置各个离散实体的参数 发生器: 分拣传送带: 传送带:在临时实体流处勾选使用运输工具

6、运行文件 运行结果 四、课程体会及建议 课程体会: 作为flexsim软件的初学者,一开始在完成各种实例,熟悉各种操作的命令时确实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由于老师的耐心解答、同学的帮助、以及自己通过网络所寻求到的帮助,最终能够逐布掌握flexsim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以目前的眼光看来,flexsim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管理类模拟软件,这是我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的。对于我来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不仅让我了解并掌握了一种从新的软件、一种没有见过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我的一种工程思想的培养。在使用flexsim的过程中,深感整体性思想的重要性,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各个离散实体的配合,选择何种实体型,使用何种函数命令,构成怎样的连接,这些都是功能可以最终实现的关键。 课程建议: ①没有使用麦克,声音过小,中后排听课效率低;②投影设备老化,颜色浅,清晰度低,部分操作难以看清,尤其是在输入一些代码的时候;③版本存在差异,属性界面略有区别,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很难跟上老师的脚步,强烈建议以后将该课程改为在机房上课。

计算机仿真实训实验报告实验1-4

实验一 熟悉MATLAB 工作环境 16电气5班 周树楠 20160500529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启动和退出MATLAB 软件的方法。 2.熟悉MATLAB 软件的运行环境。 3.熟悉MATLAB 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设备及条件 计算机一台(带有MATLAB6.0以上的软件境)。 三、实验内容 1.练习下面指令: cd,clear,dir,path,help,who,whos,save,load 。 2.建立自己的工作目录MYBIN 和MYDATA ,并将它们分别加到搜索路径的前面或者后面。 3.求23)]47(*212[÷-+的算术运算结果。 4.M 文件的建立,建立M 文件,求出下列表达式的值: ?? ????-+=++=+= 545.0212),1ln(21 185sin 2222 1i x x x z e z o 其中

5.利用MATLAB的帮助功能分别查询inv、plot、max、round函数的功能和用法。 四、运行环境介绍及注意事项 1.运行环境介绍 打开Matlab软件运行环境有图1-1所示的界面

图1-1 MATLAB的用户界面 操作界面主要的介绍如下: 指令窗( Command Window ),在该窗可键入各种送给 MATLAB 运作的指令、函数、表达式,并显示除图形外的所以运算结果。 历史指令窗( Command History ),该窗记录已经运行过的指令、函数、表达式;允许用户对它们进行选择复制、重运行,以及产生 M 文件。 工作空间浏览器( Workspace Browser ),该窗口罗列出 MATLAB 工作空间中所有的变量名、大小、字节数;并且在该窗中,可对变量进行观察、编辑、提取和保存。 其它还有当前目录浏览器( Current Directory Browser )、 M 文件编辑 / 调试器(Editor/Debugger )以及帮助导航/ 浏览器(Help Navigator/Browser )等,但通常不随操作界面的出现而启动。 利用 File 菜单可方便对文件或窗口进行管理。其中 File | New 的各子菜单, M-file ( M 文件)、 Figure (图形窗口)、或 Model ( Simulink 编辑界面)分别可创建对应文件或模块。 Edit 菜单允许用户和 Windows 的剪切板交互信息。 2.在指令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所有输入的指令、公式或数值必须按下回车键以后才能执行。例如: >>(10*19+2/4-34)/2*3 (回车) ans= 234.7500 2)所有的指令、变量名称都要区分字母的大小写。 3)%作为MATLAB注释的开始标志,以后的文字不影响计算的过程。 4)应该指定输出变量名称,否则MATLAB会将运算结果直接存入默认的输出变量名ans。 5)MATLAB可以将计算结果以不同的精确度的数字格式显示,可以直接在指令视窗键入不同的数字显示格式指令。例如:>>format short (这是默认的) 6)MATLAB利用了↑↓二个游标键可以将所输过的指令叫回来重复使用。按下↑则前一次输入的指令重新出现,之后再按Enter键,即再执行前一次的指令。

乐龙软件操作实验分析报告

乐龙软件操作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2

合肥学院管理系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乐龙软件模拟操作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2013年4月10日 乐龙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及目的 实验一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的模型构筑 通过通过型物流中心的例子来学习利用部件生成器、传送带(直线、分 流、弯曲)、部件消灭器、作业员、笼车等来构筑模型的方法 下面要作成使4种商品从投放口开始在传送带上流动,在分流点根据商品的种类进行分门别类使其按不同分流口流出后作业员把商品装入笼车的模型 实验二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 将以仓储型物流中心的模型为例,学习包括在实验一使用过的设备以及自动立体仓库、装货中转站、卸货中转站、传送带(直角、合流)、机器人托盘供给器等设备来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及关于这些设备的设定方法建立在上次作成的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具有自动立体仓库功能的出货传送线的模型。 实验三复合型物流中心模型1(有轨滑车) 以复合型物流中心模型为例,学习如何用包括在上一章利用过的各种设备以及车铁轨、智能导向物、叉车等来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及关于这些设的设定方法做成由装货机器人将传送过来的4种货物堆放到托盘后,装货托盘由滑车铁轨向3个自动立体仓库分送,并且将从自动立体仓库出库的托盘由滑车铁轨向出货场地搬送,再由叉车向出货口搬运的货物的模型 实验四复合型物流中心2(双层) 将以复合型物流中心模型Ⅱ为例,学习如何用包括在实验三利用过的各种设备以及轨道、卸货中转站、左曲传送带、智能作业员等建立模型的方法。 做成的模型概要是轨道上的平板车把从自动立体仓库第2层部分出库的托盘搬送到指定的出口并把作业员在卸货中转站卸货后的空托盘再运回仓库。卸下的货物在分流点根据其目的地被分流后作业员将其装入对应的笼车内。 二、实验环境: 管理系物流管理实验室,上机操作,并且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说明文档对乐龙软件来进行实验操作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实验项目一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的模型

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题目: 物流仿真实验学院名称: 管理学院 专业: 物流管理 班级: 物流1303 姓名: 孟颖颖 学号: 2 成绩: 2016年7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物流仿真实验 二、实验要求 ⑴根据模型描述与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

⑵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利润分析,找出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三、实验目的 1、掌握仿真软件Flexsim的操作与应用,熟悉通过软件进行物流仿真建模。 2、记录Flexsim软件仿真模拟的过程,得出仿真的结果。 3、总结Flexsim仿真软件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三、实验设备 (1)硬件及其网络环境 服务器一台:PII400/10、3G/128M以上配置、客户机100台、局域网或广域网。 (2)软件及其运行环境 Flexsim,Windows 2000 Server、SQL Server 7、0以上版本、IIS 5、0、SQL Server 数据库自动配置、IIS 虚拟目录自动配置 四、实验步骤 1 概念模型 1个Sink到操作区,如图:

第二步:连接端口 根据配送流程,对模型进行适宜的连接,所有端口连接均用A连接,如图: 第三步:Source的参数设置 为使Source产生实体不影响后面Processor的生产,尽可能的将时间间隔设置尽可能的小,并对三个Source做出同样的设定。 打开Source参数设置窗口,将时间到达间隔设置为常数1,同时为对三个实体进行区别,进行设置产品颜色,点击触发器,打开离开触发的下拉菜单,点击设置临时实体类型,设置不同实体类型,颜色自然发生变化。并对另外两个Source 进行同样的设置,如图:

宇龙数控车床仿真软件的操作

第18章宇龙数控车床仿真软件的操作 本章将主要介绍上海宇龙数控仿真软件车床的基本操作,在这一章节中主要以FANUC 0I和SIEMENS 802S数控系统为例来说明车床操控面板按钮功能、MDA键盘使用和数控加工操作区的设置。通过本章的学习将使大家熟悉在宇龙仿真软件中以上两个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机床操作的基本原理,具备宇龙仿真软件中其它数控车床的自学能力。 就机床操作本身而言,数控车床和铣床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如果大家真正搞清楚编程和机床操作的的一些基本理论,就完全可以将机床操作和编程统一起来,而不必过分区分是什么数控系统、什么类型的机床。 在编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就是在编程时采用工件坐标值进行编程,而不会采用机床坐标系编程,原因有二:其一机床原点虽然客观存在,但编程如果采用机床坐标值编程,刀位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无法计算;其二即使能得到刀位点在机床坐标系的坐标,进而采用机床坐标值进行编程,程序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因为如果工件装夹的位置和上次的位置不同,程序就失效了。实际的做法是为了编程方便计算刀位点的坐标,在工件上选择一个已知点,将这个点作为计算刀位点的坐标基准,称为工件坐标系原点。但数控机床最终控制加工位置是通过机床坐标位置来实现的,因为机床原点是固定不变的,编程原点的位置是可变的。如果告诉一个坐标,而且这个是机床坐标,那么这个坐标表示的空间位置永远是同一个点,与编程原点的位置、操作机床的人都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如果这个坐标是工件坐标值,那么它的位置与编程原点位置有关,要确定该点的位置就必须先确定编程原点的位置,没有编程原点,工件坐标值没有任何意义。编程原点变化,这个坐标值所表示的空间位置也变化了,这在机床位置控制中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在数控机床中是通过机床坐标值来控制位置。为了编程方便程序中采用了工件坐标值,为了加工位置的控制需要机床坐标值,因此需要将程序中的工件坐标转换成对应点的机床坐标值,而前提条件就是知道编程原点在机床中的位置,有了编程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就可以将工件坐标值转换成机床坐标值完成加工位置的控制,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对刀计算出编程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程序执行时实际上做了一个后台的工作,就是根据编程原点的机床坐标和刀位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出对应的机床坐标,然后才加工到对应的机床位置。 这是关于编程的最基本理论,所有轮廓加工的数控机床在编程时都采用这样的理论,无论铣床、车床、加工中心等类型的机床,还是FANUC、SIEMENS、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数控系统,数控机床都必须要对刀,原理都是完全相同的,而对刀设置工件坐标系或刀补则是机床操作中的核心内容,如果大家搞清楚这些理论对机床操作将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18.1 实训目的 本章主要使大家了解宇龙仿真软件车床的基本操作,熟悉并掌握FANUC 0I数控车床的操作界面,在此基础上过渡并熟悉SIEMENS 802S数控车床的界面和操作。 18.2 FANUC 0i数控车床

乐龙软件物流仿真(LCP)实验报告

商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仓储与配送实验学生:专业班级: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制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纸一律采用A4的纸。 实验报告书写说明 实验报告中一至四项容为必填项,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环境与条件;实验容;实验报告。各专业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验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 (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实验报告中所引用的表格、图片,应设置标注,并提供不少于100字的文字描述。 (6)字体选用小四号宋体,设置1.5倍行间距。 (7)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验报告批改说明 实验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实验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由任课教师自行制定。 实验报告装订要求 实验报告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验大纲、二份教务系统打印的成绩登记表、一份考勤表。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仓储及配送管理技能和应用技能。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模拟软件的使用,提高对仓储管理实践的认识,加强对作业仓储过程的了解,体会配送业务流程的运作,掌握企业仓储和配送管理的核心思想和相关业务流程。 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仓储和配送系统中设备的种类、选择依据和操作方法:掌握仓库位编码方法;掌握仓库的入库、出库作业流程;出库作业时间测定和配送车辆等候装车的排队模型寻优;采用路径节约法实现配送路线的优化。 二、实验环境与条件 微型计算机、《仓储与配送》软件 三、实验容 1. 基本课程练习 2. 分组岗位轮换 3. 仓储企业和设施参观

物流系统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通达企业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翟晓燕教授专业:物流管理1101 姓名:李春立 20110402088 吴可为 201104020117 陈诗涵 201104020119 丘汇峰 201104020115

目录 一、企业简介 (2)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2) 1................................ 模型描述:2 2................................ 模型数据:3 3.............................. 模型实体设计4 4.................................. 概念模型4 三、仿真模型内容——Flexsim模型 (4) 1.................................. 建模步骤4 2.............................. 定义对象参数5 四、模型运行状态及结果分析 (7) 1.................................. 模型运行7 2................................ 结果分析:7 五、报告收获 (9) 一、企业简介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1. 模型描述: 仓储的整个模型分为入库和出库两部分,按作业性质将整个模型划分为暂存区、分拣区、

储存区以及发货区。 入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 ①.(1)四种产品A,B,C,D首先到达暂存区,然后被运输到分类输 送机上,根据设定的分拣系统将A,B,C,D分拣到1,2,3,4,端口; ②.在1,2,3,4,端口都有各自的分拣道到达处理器,处理器检验合格 的产品被放在暂存区,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吸收掉;每个操作工则将暂存 区的那些合格产品搬运到货架上;其中,A,C产品将被送到同一货架上, 而B,D则被送往另一货架; ③.再由两辆叉车从这两个货架上将A/B,C/D运输到两个暂存区上; 此时,在另一传送带上送来包装材料,当产品和包装材料都到达时,就可 以在合成器上进行对产品进行包装。 出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包装完成后的产品将等待被发货。 2. 模型数据: ①.四种货物A,B,C,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A: normal(400,50) B: normal(400,50) C: uniform(500,100) D: uniform(500,100) ②.四种不同的货物沿一条传送带,根据品种的不同由分拣装置将其推 入到四个不同的分拣道口,经各自的分拣道到达操作台。 ③.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为60,20s。 ④.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检验器旁的暂 存区;不合格的吸收器直接吸收;A的合格率为95%,B为96%,C的合格 率为97%,D的合格率为98%。 ⑤.每个检验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货物经检验合格后,将货物送至货 架。 ⑥.传送带叉车的传送速度采用默认速度(包装物生成时间为返回60 的常值),储存货物的容器容积各为1000单位,暂存区17,18,21容量为 10;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张斌杰生物医学工程141班学号6103414032 Multisim软件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2、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3、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 4、三极管Beta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 5、宽带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三、Multisim软件介绍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Multisim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一、实验名称: 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3、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功能 4、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信 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的使用 三、设计实验电路图:

四、测量实验结果: 差模分别输入信号1mv第二条线与第三条线:第一条线输出为差模放大为399mv。 共模输入2mv的的电压,输出为2mv的电压。 五、实验心得: 应用Multisim首先要准备好器件的pspice模型,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东西免谈,当然Spice高手除外。下面就可以利用Multisim的元件向导功能制作自己的仿真元件模型了。将刚刚做好的元件保存,你可能注意到了,保存的路径里面没有出现Master Database,即主数据库,这就是Multisim做的较好的其中一方面,你无论是新建元件还是修改主数据库里面的元件,都不会影响主数据库里面的元件,选好路径以后点击Finish即可,一个新元件就被创建了。在应用电子仿真软件 Multisim进行虚拟仿真时,有许多传感器或新器件,只要知道了它们的电特性或在电路中的作用,完全可以灵活采用变通的办法代替进行仿真,本来软件就是进行虚拟实验的,并不一定非要用真实元件不可,这样可以大大地拓宽电子仿真软件 Multisim的应用范围。再说用软件仿真时不存在损坏和烧毁元件、仪器的问题,只要设计好了电路都可以试一试,仿真成功了就可以进行实际电路的组装和调试,不

乐龙软件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配送中心与运作管理课程实验实验报告 学院: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专业年级: 08级物流工程 姓名学号: 菊花大婶 课程: 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 2011 年 10月 26 日

一 .实验名称:仓储型物流中心仿真 二 .试验时间:2011年10月 三 .软件环境:乐龙物流仿真软件 四 .试验内容: 1 实验就绪阶段截图 2试验运行阶段截图 3 货物出入库流程介绍: 货物经过输送机输送至机器手处,机器手把货物送至装货平台,在其上将货物送至铁轨滑车,并将托盘收集处理,铁轨滑车将货物送至卸货平台1卸货平台再将货物送入仓库,进行储存,最后仓储的巷道堆垛机将货物送至装货平台,在经过卸货平台送至铁轨滑车,将货物送至输送带,输送带将货物输送至作业人员处并将货物取走,脱离输送系统,并将托盘收集处理。 3-1 货物始发设备——部件发生器:如下图所示,包括概要、尺寸、要素/控制、

色/形和图层/层面项,此处设置的主要是概要中的条形码、时间间隔以及尺寸中关于发生器外观的设置,用于模拟产生实验所需部件内容,在设置时注意如若需要可按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来生成实验部件以示区分,其中在概要栏的条码选项用来配合之后的分拣制定相应的地点。 3-2 3-3 货物运送流通及其周边设备——主要经过输送带、机械手臂、装货平台、铁轨滑车及其in/out部件、立体仓库及其in/out部件、卸货平台、输送带直至最终的笼车。并且按照如图所示的关系将前后的设备进行连接和排布。 在此过程中的属性设置注意事项: ①输送带在分流处的箭头走向须一致高度和宽度尺寸前后的应该一致. ②铁轨滑车处的靠近装货平台的in部件连接装货平台且形成装货平台→智能导向物→铁轨滑车in部件的三角连接,且在进行智能导向物设置时,在其RULE IF栏共有三个规

物流乐龙RaLC-Brain仿真软件实验指导书

物流乐龙R a L C-B r a i n仿真软件实验指导书

RaLC‐Brain教程2 上海乐龙人工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RaLC-Brain 教程2 -作业员分拣货物模型 在本章主使用菜单栏上的作业管理器菜单和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中的各种作业管理器、管理批处理设备、设定初始库存设备等构筑模型。 此模型中先建立入库部分并确认运行无误后再建立出库部分。 1.模型解说 在此模型中,作业员把1层左侧的卡车卸下的货物拿到暂存区装托盘,然后托盘通过电梯被存放到2层货架上(货物进库)。根据需要进行分拣作业后,作业员把货物放到传送带,通过传送带送到1层,然后货物按目的地分别被装载到相应的卡车上(货物出库)。

2.建立模型 启动RaLC-Brain3.5,点击新建按钮,使新画面表示出来。 ●模型货物入库部分 货物装托盘后通过电梯搬送到2层,存放到相应的货库里。 〈入库流程全图〉 点击菜单栏的[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中的[入库货品生成器(卡车入库)],使入库物品生成器表示出来。

打开入库货品生成器的属性窗口,在概要属性里把名称改成〈Berth01〉,单击[OK]按钮。此名称将成为入库XML文件的OrderSubDevice。 点击设备栏的[直线传送带],使直线传送带表示出来。选择直线传送带的弹出菜 单 中的[逆时针旋转90度旋转],将其设置于入库物品生成器的左侧。双击入库物品生成器 会有红线表示出来,用此红线连接上直线传送带。

从菜单栏的[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选择[暂存区],使暂存区表示出来。点击[顺时针90度旋转],使暂存区的白线面向传送带。 打开暂存区的属性窗口,在尺寸项目把长度和宽度改成〈1500〉。

单片机实验报告含仿真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 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 学号:

实验一、keilC51及proteus软件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keil和proteus软件的基本操作 2、通过具体实例掌握keil和proteus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keil使用步骤,proteus使用步骤 三、程序: 四、实验结果分析: 五、总结:学会了使用keil和proteus软件,掌握了利用keil和proteus 软件进行仿真的步骤。

实验二、并行输入/输出接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 2、了解并熟悉单片机I/O口和LED灯的电路结构,学会构建简单的流水灯电路。 3、掌握C51中单片机I/O口的编程方法和使用I/O口进行输入输出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MCS 51单片机的串行口在实际使用中通常用于三种情况:利用方式 0 扩展并行 i/0 接口:利用方式 1 实现点对点的双机通信;利用方式 2 或方式 3 实现多机通信。利用方式 0 扩展并行 i/0 接口 MCS 5 1 单片机的串行口在方式 0 时,若外接一个串入并出的移位寄存器,就可以扩展并行输出口;若外接一个并入串出的移位寄存器,就可以扩展并行输入口。 三、程序: #include sbit P1_0=P1^0;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int j; SCON=0x00; i=0x01; for(;;) {

P1_0=0; SBUF=I; while(!TI) {i} P1_0=1;TI=0; for(j=0;j<=254;j++){;} i=i*2; if(i==0x00) i=0x01; } } 四、实验结果分析: 五、总结:进一步熟悉了keil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了解并熟悉单片机I/O口和LED灯的电路结构,学会了构建简单的流水灯电路。掌握了C51中单片机I/O口的编程方法和使用I/O口进行输入输出的注意事项。

DELMIA仿真操作流程

第一章软件设置 在进行仿真之前,建议完成培训阶段的DELMIA option设置(参考文件1-Option.pdf); 第二章仿真流程 2.12D布局图导入 1、AutoCAD布局图纸导入DELMIA:AutoCAD的零点坐标系与DELMIA一致,为保证导入的布局图在DELMIA原点附近,建议将CAD图纸导入之前进行偏移,选取某一点作为布局图的参考;如下图,选择布局图左下角为0,0位置; 2、偏移之后保存成较低版本dwg文件(如AutoCAD 2007),直接在DELMIA中打开,File->Open,然后保存成*.CATDrawing文件备用 3、选择进入DELMIA->AEC Plant->Plant Layout模块,如下图所示,建立一Area对象,保存;

4、切换至DELMIA->Resource Detailing->Resource Layout模块,创建Area对象的Foot Print; 勾选“show Footprint”选型,OK。 5、同时打开布局图,点击“Attach Drafting View”,按照图示顺序选择对象,布局图关联到 DELMIA环境;

将Product文件保存,然后插入到Resource节点; 备注:为了后续方便机器人和设备精确布局,可以结合CATIA草图模块,选取布局图机器人基座中心点,创建一组圆柱特征; 2.2机器人模型导入 根据布局图,切换至DELMIA->Resource Detailing->Device Task Definition模块,选择catalog方 式选择机器人型号并插入机器人模型,通过Snap命令将机器人精确定位;

物流仿真实验心得体会

物流仿真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物流仿真实验实训报告 《物流规划与设计》 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题目:仿真实验学院名称:交通与物流学院专业:港口管理班级:港口09-1班姓名:学号:成绩: 《物流规划与设计》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物流仿真模拟实习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仿真软件Flexsim的操作和应用,熟悉通过软件进行物流仿真建模。 2、记录Flexsim软件仿真模拟的过程,得出仿真的结果。 3、总结Flexsim仿真软件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三、实验设备 PC机,Windows XP,Flexsim教学版 四、实验步骤 实验一 1、从库里拖出一个发生器放到正投影视图中,如图1所示:

图1 2、把其余的实体拖到正投影视图视窗中,如图2所示: 1 / 9 图2 3、连接端口 连接过程是:按住“A”键,然后用鼠标左键点击发生器并拖曳到暂存区,再释放鼠标键。拖曳时你将看到一条黄线,释放时变为黑线。 图3 4、根据对实体行为特性的要求改变不同实体的参数。我们首先从发生器开始设置,最后到吸收器结束。 指定到达速率、设定临时实体类型和颜色、设定暂存区容量、为暂存区指定临时实体流选项、为处理器指定操作时间 5、重置,编译,运行得到如下图所示: 2 / 9 6、保存模型。 实验二 1、装载模型1并编译 2、向模型中添加一个分配器和两个操作员 3 / 9 3、连接中间和输入/输出端口 4、xx暂存区临时实体流设置使用操作员

4 / 9 篇二:物流仿真试验心得报告 物流仿真试验心得报告 (邱碧云 09物流二班 20XX1040213) 这次实习是通过软件模拟进行的物流试验,以模拟仿真代替实际操作过程. 一. 实习目的 这次试验的目的是我们参与物流软件系统在电脑上的操作,加深对物流流程的了解和掌握,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步入社会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乐龙软件,结合实际情况,了解物流中心模型构造,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通过实验实习,切入了解大型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流水线操作的过程演示和了解,为以后进入企业,在生产流程这一块,对产品分类装卸程序运行和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物流仿真实验实习,我么了解到, 物流仿真技术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学手段,采用虚拟现实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实际模仿的一项应用技术。随着物流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内部关联性越来越强,仿真技术日益成为其研究的重要手段。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现有的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或新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不仅可以避免建立物理试验模拟系统的投资,减少设计成本,而且可以通过计算

FANUC数控铣床仿真软件操作步骤

FANUC数控铣床仿真实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1.掌握手工编程的编程步骤 2.掌握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操作流程。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背景。 2. 掌握手工编程的编程步 3.掌握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操作流程。 三、实验设备数控加工仿真软件 四、实验操作步骤: 数控铣床床训练零件尺寸(零件厚度为3mm)图 技术要求:零件毛坯为150mm*100mm*20mm,材料为低碳钢。

1.程序编制: 2.打开数控仿真软件 直接选择“快速登陆”(用户名:guest 密码:guest)3.进入仿真系统 1、选择合适的机床

2、回零 3、将所编完的程序导入 4、检查程序 看轨迹 选择合适的坐标 (同FANUC数控车床步骤)

5、装工件、刀具 定义毛坯 选择夹具

放置零件 装刀 6、对刀 将刀具调整到合适位置,先对X方向。刀具移至工件的左端、底部(留有一定的间隙)“塞尺检查”——选择1mm的塞尺 用JOG和HANDLE按钮,调整大小,直至刀具碰到塞尺,显示“合适”,记下X坐标-578.000。“塞尺检查”——收回塞尺。调整刀具和工件位置,对Y方向对刀。刀具移至工件前端、中间(留有一定间隙) “塞尺检查”——选择1mm的塞尺

用JOG和HANDLE按钮,调整大小,直至刀具碰到塞尺,显示“合适”,记下Y坐标-468.000。 “塞尺检查”——收回塞尺。调整刀具和工件位置,对Z方向对刀。刀具移至工件上端、中间(留有一定间隙) “塞尺检查”——选择1mm的塞尺 用JOG和HANDLE按钮,调整大小,直至刀具碰到塞尺,显示“合适”,记下Z坐标-412.000。“塞尺检查”——收回塞尺。 将X坐标-578.000-1(塞尺厚度)-2(刀具半径)-75(工件中心)=-656.000 将Y坐标-468.000+1(塞尺厚度)+2(刀具半径)+50(工件中心)=-415.000 将Z坐标-414.000-1(塞尺厚度)-2(刀具半径)=-415.000 将X、Y、Z的数值写入G54中 按一下,写入刀具直径 再按两下,写入G54的值

物流模拟实训报告(共9篇)

篇一:物流管理模拟实验报告 《物流管理模拟实验》 实习报告 班级: 组(企业)号: 姓名: 学号:电子商务1001班 no. xx 1002110105 目录 1、概述 (3) 1.1实习目的 ............................................................................. (3) 1.2实习手段 ............................................................................. (3) 1.3实习进程安排 ............................................................................. (3) 1.4实习原理 ............................................................................. (3) 1.5实习平台 ............................................................................. .. (3) 2、实习过程及实习内容 ............................................................................. (3) 2.1实习主要阶段性工作安排 ............................................................................. . (3) (1)实习准备 ............................................................................. .. (3) (2)第一阶段 ............................................................................. . (3) (3)第二阶段 ............................................................................. . (4) (4)第三阶段 ............................................................................. . (4) (5)第四阶

物流系统仿真_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 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题目:物流系统仿真学院名称: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2015年5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物流系统仿真 二、实验要求 ⑴根据模型描述和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 ⑵分析仿真实验结果,找出配送中心运作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验目的 1、掌握仿真软件Flexsim的操作和应用,熟悉通过软件进行物流仿真建模。 2、记录Flexsim软件仿真模拟的过程,得出仿真的结果。 3、总结Flexsim仿真软件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三、实验设备 PC机,Windows XP,Flexsim教学版 四、实验步骤 1 货物的入库检验过程模型描述 三种货物以特定的批量在特定的时间送达仓库的暂存区,由两名操作员将它们搬运到相对应的检验台上去,检验时需要操作员对检验设备进行预置,并在完成检验时自动贴上相应的标签。货物经过检验后,通过不同的三个传输带传送到同一个位置。 构建模型布局 为验证Flexsim软件已被正确安装,双击桌面上的Flexsim图标打开应用程序。一旦软件安装好你应该看到Flexsim菜单和工具条、实体库,和正投影模型视窗。

第1步:在模型中生成所需实体 从左边的实体库中拖动一个发生器到模型(建模)视窗中。具体操作是,点击并按住实体库中的实体,然后将它拖动到模型中想要放置的位置,放开鼠标键。这将在模型中建立一个发生器实体,把其余实体按照同样的方法生成。如下图所示。一旦创建了实体,将会给它赋一个默认的名称,在以后定义的编辑过程中,可以对模型中的实体进行重新命名。 完成后,将看到上面这样的一个模型。模型中有1个发生器、1个暂存区、3个处理器、3个输送机、1个分配器、2名操作员和1个吸收器。

仿真实验报告

仿真软件实验 实验名称:基于电渗流得微通道门进样得数值模拟 实验日期:2013、9、4 一、实验目得 1、对建模及仿真技术初步了解 2、学习并掌握sol Multiphysics得使用方法 3、了解电渗进样原理并进行数值模拟 4、运用sol Multiphysics建立多场耦合模型,加深对多耦合场得认识二、实验设备 实验室计算机,solMultiphysics 3、5a软件。 三、实验步骤 1、建立多物理场操作平台 打开软件,模型导航窗口,“新增”菜单栏,点击“多物理场”,依次新增: “微机电系统模块/微流/斯托克斯流(mmglf)” “ACDC模块/静态,电/传导介质DC(emdc)” “微机电系统模块/微流/电动流(chekf)” 2、建立求解域 工作界面绘制矩形,参数设置:宽度6e-5,高度3e-6,中心(0,0)。复制该矩形,旋转90°。两矩形取联集,消除内部边界。5与9两端点取圆角,半径1e-6。求解域建立完毕。 3、网格划分 菜单栏,网格,自由网格参数,通常网格尺寸,最大单元尺寸:4e-7。 4、设置求解域参数 求解域模式中,斯托克斯流与传导介质物理场下参数无需改动,电动流物理场下,D各向同性,扩散系数1e-8,迁移率2e-11,x速度u,y速度v,势能V。 5、设置边界条件 mmglf—入口1与7边界“进口/层流流进/0、00005” 出口5与12边界“出口/压力,粘滞应力/0”; emdc—入口1与7边界“电位能/10V”

出口5与12边界“接地” 其余边界“电绝缘”; chekf—入口1“浓度/1”,7“浓度/0” 出口5与12“通量/向内通量-nmflux_c_chekf” 其余边界“绝缘/对称”。 6、样品预置 (1)求解器参数默认为稳态求解器,不用修改。 (2)求解器管理器设置求解模式:初始值/初始值表达式,点变量值不可解与线性化/从初始值使用设定。 (3)首先求解流体,对斯托克斯流求解,观察求解结果,用速度场表示。 (4)再求解电场,改变求解模式,点变量值不可解与线性化/当前解,对传导介质 DC求解,观察求解结果,用电位能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