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句式变换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英语句型转换

四年级上册英语句型转换

四年级上册英语句型转换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句型转换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重要一环。

合理运用句型转换不仅能丰富句子结构,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上册英语常见句型的转换方式。

一、陈述句转一般疑问句陈述句转一般疑问句是指将简单陈述句转化为能够通过"yes"或"no"回答的问句。

转换时需要将句子的主语和助动词位置互换,并在句末加上问号。

例如:陈述句:She is my sister.一般疑问句:Is she my sister?二、一般疑问句转陈述句一般疑问句转陈述句是指将一般疑问句转化为陈述句形式,用以陈述一个事实或情况。

转换时需要将助动词提前至句首。

例如:一般疑问句:Do you like ice cream?陈述句:You like ice cream.三、陈述句转否定句陈述句转否定句是指将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转换时需要在动词前加上否定词"Not"或其缩写形式"don't/doesn't"。

例如:陈述句:He goes to school.否定句:He doesn't go to school.四、反义疑问句反义疑问句是指在陈述句的基础上构成一个根据前面句子意义相反的疑问句。

转换时需要根据主句的情态动词或助动词来选择反义形式,并在句末加上问号。

例如:陈述句:You like apples, don't you?反义疑问句:You don't like apples, do you?五、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是指在陈述句的基础上构成一个提供两个或多个选择的疑问句。

转换时需要在陈述句后使用or连接两个或多个选项,并在句末加上问号。

例如:陈述句:She can swim in the pool.选择疑问句:Can she swim in the pool or in the sea?六、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句是指用来询问特定事物或情况的句子,一般以疑问词开头。

四年级上册句式变换

四年级上册句式变换

四年级上册句式变换一、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2、院中的花草被小花猫折腾得枝折花落。

3、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4、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5、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6、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7、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8、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9、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二、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1、我到草地上抓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

2、它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3、大花猫把几朵小梅花踩印在稿纸上。

4、两岸栽着杨柳。

5、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6、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7、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8、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9、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10、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三、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1、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火烧云下去了。

4、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5、爬山虎的那些细小的脚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6、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7、长城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8、颐和园是公园。

9、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0、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11、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1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3、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14、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15、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6、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四、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1、魏格纳难道不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吗?2、难道这不是一种巧合吗?3、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难道它不是架子十足吗?4、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呢?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6、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7、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8、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9、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10、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11、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五、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句式变换(有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句式变换(有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句式变换(有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金奎叔握住了鹅的长脖子。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静寂的、梦幻的。

(改为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用加点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巫婆在河里沉下去了就扑腾了几下。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0分)1.会场上很安静,静得能听见同学们的呼吸声。

(仿写句子)小溪里的水真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仔细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照样子写一种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生气”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生命力;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运动会上,赛事都是热烈。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秋天的夜晚,蟋蟀住在它舒服的住宅里悠游自在地唱着歌。

第07天培优加分-句式变换(讲义)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07天培优加分-句式变换(讲义)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07天培优加分句式变换【知识要点】根据语言环境的需要,我们经常会进行句式的变换,就是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把一个句子变换成为另一个句子。

常见的变换方式有:①“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2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3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⑤扩句和缩句。

下面,我们重点讲后面的三个知识点。

一、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双重否定句就是含有两个否定词,但表示肯定意思的句子。

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所表达的语气更强烈或更委婉。

常见的双重否定词有“不……不”“没有……不”“非……不”“无……不”等。

二、直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把直接叙述改成间接叙述的一般方法:①提示语部分不变;②将[:“”]改为[x×x说,];③直接引用语句中,只出现了一个人称和出现了两个人称的句式变换时人称变换的方法不同;④认真读一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三、扩句和缩句1.扩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修饰部分,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2.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3.扩句、缩句时的注意事项:(1)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分,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2)缩句时要注意三点:①不改变原句的意思;②不改变原句的结构;③缩写后仍然是一个结构完成的句子。

【加分窍门】1.下列句型转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敢再讨厌母鸡吗?B.我们把眼前的垃圾清理了。

改为“被”字句:眼前的垃圾被我们清理了。

C.雨来摇着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改为转述句:雨来摇着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D.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爱自己的祖国。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能不爱自己的祖国。

【分析】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解答】A.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转换方法计划讲解及练习学生专用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转换方法计划讲解及练习学生专用

适用标准文档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复习---- 句式方法汇总与练笔一、知识梳理(一)反问句与陈说句(二)对话转述(三)缩句、扩句(四)修辞(五)病句(六)关系词二、初出茅庐(一)反问句与陈说句方法宝典◇句型含义:1、陈说句。

(表达一个事实,句末标点用句号)如:这支笔是我的。

2、反问句。

(答案在句中)如:发生了这样的事,怎么不叫人生气呢?3、设问句。

(自问自答)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自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得是现代科学技术。

”◇反问句变陈说句的方法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莫非、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合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实战操练◇反问句变陈说句的练习:1、我们怎能忘掉老师的淳淳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喜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里的风景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来回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案大全适用标准文档4、这点小事,莫非还要妈妈担忧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宝典◇陈说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同样。

1、先删去“很”“都”等,有的句子可适合再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莫非、哪里等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变换练习(把字句、被字句)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变换练习(把字句、被字句)

句式变换变换句式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改变成为另一种形式。

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

(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

(被字句)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1.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 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训练题一、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同学们交还给我一项任务。

2.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3.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乌云遮住了太阳。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北纬 17 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8.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17.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8.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20.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人民空军击落了。

二、下面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型转换方法整理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型转换方法整理

扩句和缩句01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添上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例子:1、太阳升起。

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可以看出,前一个句子的意思是完整的,但是不具体、不明确。

后一个句子在前一个句子的基础上加了“金色的”“东方地平线”、“缓缓”等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扩写句子应注意的问题是:1. 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成分、基本意思、语气和语调。

2. 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搭配得当。

3. 添加的词语要注意排列顺序。

02缩句与扩句刚好相反,要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既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简洁,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写小麻雀。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宁宁同学光荣的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不通,词语搭配不当。

缩写句子应注意的问题是:1. 删去“的”前修饰成分。

2. 删去“地”前的修饰、限制成分。

3. 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

4. 删去数量短语。

5. 起修饰限制的时间地点要去掉。

6.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7. “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8. “不、无、没有”等否定词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陈述句与反问句03陈述句直接陈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调比较平稳。

04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更加肯定,感情强烈,语调更高。

如:作为一个市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

作为一个市民,难道不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吗?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1.修改的时候,去掉开头“怎么、难道”……2、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也就是将句子中原来的:“不是”改为“是”、“不能”改为“能”,“不会”改为“会”……3、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也就是将句子中原来的:“是”改为“不是”,“能”改为“不能”,“会”改为“不会”……4、结尾的时候去掉“呢”、“吗”,最后,句末的“?”改为“。

小学四年级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

小学四年级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

小学四年级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一、扩句和缩句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时要注意:(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缩句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方法:其实,缩句就是去掉修饰的部分,只要留下句子的主干。

哪些是修饰部分呢?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例: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这个例句只要去掉“深红的”和“夺目的”就行了。

可是,有些句子中的?的?字不出现隐含在句中,我们可以先不起来,然后再缩句。

例:船夫而驾驶技术特别好。

此句只要变成“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的好”,缩句就容易多了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例: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

此句在去掉“古老的”同时,还要去掉‘地’字前的“沉沉地”。

同样有些“地”字也会隐含起来,方法同上。

例:清澈的小河缓缓流向远方。

我们同样得在“缓缓”后补“地”,然后将它去掉。

3、去掉‘得’字后面的词语例:调皮的小姑娘高兴得跳起来。

“得”字后面的“跳起来”要去掉。

4、去掉表示数量的词语例:月台两头的杏树引来一群蜜蜂。

“一群的”要去掉,当然,“月台两头的”也要去掉。

5、去掉表示介绍时间、处所、方向、方式、目的等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有固定格式,如“在”、“上”、“从”、“到”、“用”等等,很容易将他们找出来。

例:胜利的红旗在陆堑小学上空迎风飘扬。

“在陆堑小学上空”介绍了红旗所在的位臵,所了以我们应将它去掉。

6、“着、了、过”不能删除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除的。

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二、陈述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这三种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

三、“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的互换1、改换人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句式变换一、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2、院中的花草被小花猫折腾得枝折花落。

3、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4、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5、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6、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7、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8、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9、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二、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1、我到草地上抓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

2、它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3、大花猫把几朵小梅花踩印在稿纸上。

4、两岸栽着杨柳。

5、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6、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7、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8、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9、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10、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三、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1、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火烧云下去了。

4、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5、爬山虎的那些细小的脚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6、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7、长城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8、颐和园是公园。

9、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0、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11、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1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3、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14、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15、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6、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四、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1、魏格纳难道不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吗?2、难道这不是一种巧合吗?3、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难道它不是架子十足吗?4、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呢?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6、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7、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8、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9、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10、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11、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五、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六、把下列句子改为引述句。

1、树根他回答,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2 鸟儿问女孩,请小姑娘告诉它,知道火柴在哪儿吗?3 第二个青年说他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

4、小明对爸爸说他放学的时候爸爸来接他5、老师教你们把试卷交上来。

1、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

(改为否定句)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

(调换顺序,意思不变)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改为“被”字句)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

(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10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

(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16、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改为反问句)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

(改为“被”字句)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改为反问句)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改为反问句)23、我完成了这幅作品。

(改为感叹句)24、我做成了这个试验。

(改为反问句)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改为肯定句)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改为反问句)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

(改为反问句)32、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

(改为间接引用)3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3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改为间接引用)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3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3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39、雨下得很大。

(改为比喻句)40、田里的青蛙叫。

(改为拟人句)41、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

(改为反问句)4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4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44、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改为双重否定句)45、凡卡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

(改为反问句)46、这个足球场太小了。

(改为夸张句)47、他的鞋真大。

(改为夸张句)48、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改为夸张句)49、这里一只鸟飞起来,那边鸟又落下去,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改为夸张句)50、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

(改为“被”字句)51、小窗户里望见的能有多大呢?(改为陈述句)52、凶狠的老板打凡卡。

(变换语序,意思不变)53、溪水哗哗地流向远方。

(改为拟人句)54、“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

(改为反问句)55、天空中飘着大雪。

(改为比喻句)56、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改为双重否定句)57、地球资源枯竭了,人类否能活吗?(改为陈述句)58、曹操气得脸都红了。

(变换语序,意思不变)59、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改为反问句)60、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改为比喻句)61、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莺儿,我们回唐山去。

”(改为间接引用)62、越过岷山,不能不使红军战士喜笑颜开。

(改为反问句)63、绵延不断的王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却很细小。

(改为比喻句)64、漓江的水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

(改为反问句)65、大家老师热爱自己的祖国。

(改为反问句)66、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改为间接引用)67、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1、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这不是真理吗?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

(调换顺序,意思不变)我一定要做这件事。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它们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

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改为“被”字句)海里的泥沙被澎湃的波涛卷到岸边。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又短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如果多读多练,作文就会进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

(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他很自私,所以算不上好学生。

1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这不正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他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

(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我微笑着在星星的怀抱中。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16、多学些知识不是坏事。

(改为反问句)多学知识难道是坏事吗?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

(改为“被”字句)老师交给小李的画版报任务被小李完成了。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有许多鸟巢在这树上。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海上日出不正是伟大的奇观吗?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外祖父把一幅墨梅送给了莺儿。

一幅墨梅被外祖父送给了莺儿。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改为反问句)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不正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吗?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改为反问句)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不也是遥远的事情吗?23、我完成了这幅作品。

(改为感叹句)我们终于完成了这幅作品!24、我做成了这个试验。

(改为反问句)我不是做成了这个试验吗?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改为肯定句)你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应该牢记。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狂风把地上的落叶刮飞了。

地上的落叶被狂风刮飞了。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改为反问句)没有太阳,还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吗?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有关系。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

(改为反问句)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会不跳起来吗?32、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这本书是你的。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

(改为间接引用)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他们一起去滑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