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知识
体育的原理

体育的原理体育是指以运动为媒介,通过规则和技术的操作,以强身健体和提升竞技水平为目的的活动。
体育原理是指体育活动背后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基础,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力学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体育原理的详细介绍。
一、运动生理学1. 能量代谢原理:运动过程中,人体需要消耗能量以维持正常的运动功能。
能量的来源主要有糖原、脂肪和蛋白质。
能量代谢原理研究了不同运动强度下的能量供应机制,帮助运动员合理调配能量,提高运动表现。
2. 心血管系统原理:心血管系统是保证血液流通的重要机制。
运动时,心脏收缩加快,可使血液更有效地输送至各个器官,增加氧气供应和废物清除,从而提升身体的运动能力和耐力。
3. 呼吸系统原理:运动活动将增加肌肉的氧化代谢,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废物。
呼吸系统通过加快呼吸速率和深度,增加肺部通气量,促进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供氧。
4. 神经系统原理:神经系统是运动活动的指挥中枢,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神经系统原理研究了运动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递和肌肉协调,帮助运动员提高速度、力量和灵敏度。
二、运动心理学1. 动机原理:运动的最初动机通常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求,如健康、成就感和社交需求。
动机原理帮助人们理解为什么会参与运动,以及如何培养和激发个体的运动兴趣和动力。
2. 学习和技能发展原理: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和不断练习而获得的。
学习和技能发展原理研究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练习策略,帮助运动员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运动表现。
3. 专注和注意力原理:运动时,注意力的集中和专注度对提高表现至关重要。
专注和注意力原理研究了如何提高运动员的集中力和分心抑制能力,以增加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4. 竞技心理原理:竞技心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所采取的心理调节和应对策略。
竞技心理原理研究了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自信心和压力管理,为运动员提供心理素质培养和竞技表现的支持。
三、运动力学1. 运动学原理:运动学研究了运动的基本要素,如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体育理论知识大全

体育理论知识大全(一)1.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3、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4、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5、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6、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7、竞技健美操比赛的项目有: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8、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的节奏相配合。
以鼻呼吸为主,以嘴呼吸为辅,呼吸均匀要有节奏。
10、三级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
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11、体育锻炼的六项原则:(自觉性)、(经常性)、(个别性)、(全面性)、(渐进性)、(适量性)。
12、篮球场地的长为(28m),宽为(15m),3分线半径(6.25)米;排球场地的长为(18m)宽为(9m)。
13、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14、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
15、现代奥运会于(1894)年由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发起成立。
16、人体所需营养素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17.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
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其中体育知识理论和田径系列为必修必选内容。
18.中学体育课属于教学课,根据每次课教材种类的多少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根据每次课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和综合课。
19.某学校高二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共有7 轮。
轮数=N-1场数=N (N-1)/220.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总目标细分为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高中体育2024年会考知识点整理

高中体育2024年会考知识点整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2024年的高中体育年会考,我们整理了以下知识点。
这份整理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体育年会考的相关内容。
一、体育理论部分1.1 体育基础知识- 体育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1.2 体育锻炼与健康- 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运动营养基础知识-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与维护1.3 体育与社会- 体育与社会的关系-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 体育政策法规的了解二、体育运动技能部分2.1 田径运动- 短跑、中跑、长跑的技术要领- 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的技术要领- 铅球、标枪、铁饼的技术要领2.2 球类运动- 篮球、足球、排球的基本技术- 篮球、足球、排球的战术运用- 篮球、足球、排球的竞赛规则2.3 体操运动- 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单杠的技术要领- 队列队形变化、集体操的动作要领2.4 水上运动- 游泳的技术要领与竞赛规则- 划船、帆板的技术要领与竞赛规则2.5 冰雪运动- 速度滑冰、冰球的技术要领与竞赛规则- 雪橇、雪车、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的技术要领与竞赛规则三、体育道德与行为规范部分3.1 体育道德- 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团结协作的道德观念- 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的职业道德3.2 行为规范- 课堂纪律、训练纪律、比赛纪律- 运动着装、运动器材的使用规范- 安全运动、文明观众的要求四、体育实践部分4.1 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4.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4.3 教学实践- 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学文件的编写与使用-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指导与反馈-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份知识点整理涵盖了高中体育年会考的各个方面,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这份整理进行系统地学习和复习,以期在2024年的年会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体育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初一

体育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初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运动中,下列哪项不是基本运动技能?A. 跑B. 跳C. 投D. 游泳答案:D2.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哪些方面?A. 心肺功能B. 肌肉力量C. 协调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运动前的热身活动有什么作用?A. 预防运动损伤B. 提高运动表现C. 促进血液循环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运动后的拉伸活动有什么好处?A. 减少肌肉酸痛B. 促进肌肉恢复C. 增加肌肉柔韧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A. 运动频率B. 运动强度C. 运动时间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对身体有益。
()答案:错误7. 运动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答案:正确8. 运动时穿紧身衣物可以提高运动表现。
()答案:错误9. 运动时应该保持呼吸均匀,避免憋气。
()答案:正确10. 运动后立即坐下休息是正确的恢复方式。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它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
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12. 描述运动时如何正确呼吸。
答案:运动时应该保持深呼吸,即通过鼻子吸入空气,使肺部充分膨胀,然后通过嘴巴慢慢呼出。
这样可以增加氧气的摄入,减少二氧化碳的积累,提高运动效率。
13. 解释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答案: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包括: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遵循正确的运动技巧,避免过度训练,以及在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恢复活动。
14. 阐述运动对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答案:运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它能够增强大脑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和记忆力。
体育老师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点

体育老师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点一、运动生理学1.人体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骨骼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2.运动代谢的机制及对人体的影响: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糖原代谢、脂肪酸代谢等。
3.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最大摄氧量、心率、血压等指标。
4.运动对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影响:肌肉结构、力量训练方法、肌肉疲劳原理等。
二、运动心理学1.运动行为与人格特质:运动个性、运动动机、运动信念等。
2.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运动与压力、抑郁症、焦虑症等。
3.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提高:运动学习理论、技能迁移等。
4.运动领导与团队合作:领导风格、团队建设等。
三、训练学1.运动训练方法: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敏捷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2.训练计划的编制与评价:目标设定、训练时期划分、训练负荷控制等。
3.运动伤害与预防:常见运动伤害、预防措施、急救处理等。
4.运动技能与战术训练:技术要求、训练方法、比赛策略等。
四、运动生态学1.运动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体育与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
2.运动对健康的影响:运动与慢性病、生活习惯、长寿等。
3.运动的社会化过程:运动社会化与运动参与、运动社交化等。
4.运动市场与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运动经济、体育产业等。
五、教育学1.教育理论与方法:教育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
2.体育教育的特点与任务:身体素质教育、运动技能教育等。
3.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开发、评价方式、教材选择等。
4.班级全体教育管理:班级管理、学生体育组织与活动等。
综上所述,体育老师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点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训练学、运动生态学和教育学等。
这些理论知识可以帮助体育老师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良好的体育习惯。
体育专业知识汇总

体育专业知识汇总1.体育科学知识:体育科学研究的是对人体运动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发育学等。
了解体育科学知识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
2.体育训练知识:体育训练是指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
了解体育训练知识,包括训练规律、训练方法、训练计划等,可以更好地指导训练工作。
3.体育教育知识:体育教育是指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环境中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形式。
了解体育教育知识,包括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可以更好地实施体育教育工作。
4.运动生理知识:运动生理研究的是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规律。
了解运动生理知识包括运动的能量代谢、肌肉力量和耐力、心肺功能等,可以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
5.运动心理知识:运动心理研究的是人体在运动中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适应规律。
了解运动心理知识包括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训练,可以更好地调节运动员的情绪状态和提高竞技表现。
6.运动解剖知识:运动解剖研究的是人体在运动中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运动解剖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机理和运动技术的要领。
7.运动康复知识:运动康复是通过合理的运动训练和治疗手段,促进运动员康复并提高其运动能力。
了解运动康复知识,包括身体损伤的康复原理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实施运动康复工作。
8.体育经济知识:体育经济研究的是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管理问题。
了解体育经济知识,包括体育市场、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等相关内容,可以更好地进行体育经济管理和决策。
9.体育规律和规则知识:了解各项体育运动的规律和规则,包括足球、篮球、网球、游泳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体育比赛的过程和结果。
10.运动营养知识:了解运动营养知识,包括运动员的饮食营养需求、饮食搭配和补给,可以更好地满足运动员的营养需求,提高运动表现和恢复速度。
这些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也有助于从事体育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更好地实施工作。
教资体育知识点整理

教资体育知识点整理体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需要熟悉相关的体育知识点,以便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并提供全面的体育教育。
本文将对教资体育知识点进行详细整理。
一、体育知识点概述体育知识点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应掌握的与体育相关的知识要点,包括体育运动规则、体育项目特点、体育教育理论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二、体育运动规则1.篮球:篮球是一项球类运动,球场为长方形,各队以传球、运球、投篮等方式进行比赛。
篮球比赛分为四个节,每个节有规定的时间,比赛结束时得分多的队伍获胜。
2.足球:足球是一项球类运动,球场为长方形,两支队伍以踢球、传球等方式进行比赛。
足球比赛分为两个半场,每个半场有规定的时间,比赛结束时进球多的队伍获胜。
3.乒乓球:乒乓球是一项球类运动,球台为长方形,双方选手以球拍击打乒乓球进行比赛。
乒乓球比赛分为三个局,每个局有规定的分数,先赢得指定局数的选手获胜。
4.羽毛球:羽毛球是一项球类运动,球场为长方形,选手以球拍击打羽毛球进行比赛。
羽毛球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先得分达到指定分数的选手获胜。
三、体育项目特点1.田径:田径是一项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包括短跑、长跑、跳远、跳高、铅球等多个项目。
田径项目注重速度、力量、技巧等方面的训练与表现。
2.游泳:游泳是一项需要在水中完成的运动项目,包括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等。
游泳项目注重身体协调性、耐力和呼吸控制等方面的训练。
3.健身操:健身操是一种集合了舞蹈、气功、体操等元素的体育项目,通过音乐的配合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健身操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心肺功能。
4.篮球:篮球是一项集合了速度、力量、敏捷度等要素的团体球类运动,需要队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体育教育理论1.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肌肉协调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篮球比赛,球场长米,宽米,篮圈高米。
2、运动时出现腹部疼痛,其原因是①②③④3、人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
三、简答题。
说一说科学锻炼身体有哪些主要六法?一、填空题25分1、我们现在做的是第()套广播体操,写出第一节()第三节()第五节()动作名称,跳跃运动是第()节。
2、跳绳分跳()和跳()两种。
3、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技术包括预备姿势、()、起跳、腾空和()五个部分。
4、下午第()节后上活动课。
5、上午第()节上课间操。
6、上午第()节课后和下午第()节后做眼睛保健操。
7、写出下列队形变换的名称:()()()()8、图形行进9、第()届奥运会于()年()月()日在()举行。
二、判断题8分1、参加身体锻炼前或上课前先做准备活动。
()2、饭前宜做剧烈运动,饭后不宜做剧烈运动。
()3、运动后马上喝生冷食品补充能量。
()4、行进间向右转走,动令落在右脚上。
()5、参加锻炼应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6、上体育课应背向xx。
()7、少年儿童每天不少于2小时活动。
()8、课间活动时间是20分钟。
()三、简答题8分1、写出少年拳第一套八个动作名称:预备式:2、写出xx分腿腾越的六个过程:(1)助跑3、请你写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名称、含义和色彩来源?小学四年级体育复习题1、在《大纲》中,明确的规定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2、小学体育的基本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2)初步掌握体育基础常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简称"三基")(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简称"三浴"。
4、人体吸入(空气)呼出(二氧化碳)。
这种呼吸活动叫做(气体交换)。
5、参加呼吸活动的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总称为(呼吸系统)。
6、尽最大力吸气后再呼出的最大空气量叫做(肺活量)7、准备活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避免运动性损伤。
)8、整理运动的作用是(积极地消除疲劳;及时地偿还"氧债"。
)9、为了确保运动安全,应该(树立安全意识;检选好场地器材;注意着装卫生;做好准备活动;遵守锻炼原则;掌握项目规律;维护练习秩序。
)10、运动前,既要做全身的(一般性)准备活动,也要做好与运动前内容提要有关的(专门性)准备活动。
11、经验说明,做好准备活动是(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
12、在小学,课间操和体育课练习的体操属于(基本体操)。
13、田径包括(走、跑、跳跃、投掷)等技能组成的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
14、跑分为(快速跑、耐久跑、途中跑、接力跑、障碍跑)。
15、跳跃有(跳高、跳远等)。
16、投掷有(掷垒球、扔沙包、投铅球等)。
17、基本体操有(队列和体操队形;徙手操和轻器械体操、棍棒操;跳短绳;攀登和爬越)。
18、技巧有(前滚翻;跪跳起;侧手翻)。
19、身体素质练习有(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
二、问答题1、在相对安静时,测一测自己每分钟呼吸次数,与经常锻炼有没有关系?答:一般少年儿童每分钟呼吸为了19次左右,而经常锻炼的少年儿童为了16次左右。
2、在冬季怎样做就可以避免冻伤?(1)坚持冬季户外锻炼是预防冻伤的有效效方法,它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人体耐寒能力。
(2)冬季户外锻炼穿的衣服、鞋、袜,要适合、温暖,防止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气候非常寒冷时,皮肤外露的部分应涂防冻膏或凡士林油,可戴上手套、耳套。
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更换潮湿的鞋袜。
小学五年级体育复习题1、在《大纲》中,明确的规定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2、小学体育的基本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2)初步掌握体育基础常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简称"三基")(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经常走步,能使(肺活量)增加,呼吸(氧气量)比平时能增加(2至3)倍。
4、爬山能使全身(肌肉)(关节)(韧带)以及(内脏器官)都得到锻炼。
5、紧张的学习一节课后,安排10分钟休息,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活动活动)身体,使大脑思维细胞由(紧张转向轻松)状态。
6、由于课间活动时间短,所以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上课后(心跳剧烈)情绪稳定不下来,影响(学习)。
7、心脏的位置在身体胸腔的(正中偏左),两肺(中间),大约有自己的(拳头)那么大,形状像个(桃子)尖向(下)偏(左)。
8、心脏主要是由(心肌)构成的。
内部分为四个腔,上面的两个腔叫(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两个腔叫(左心室)和(右心室)。
9、在血液循环中,心脏是一个(动力)器官,它有很强的(收缩)和(舒张)能力,靠它的(收缩和舒张)能力,推动(血液)周流全身。
所以形象地比喻为(生命的马达)。
10、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心搏频率)简称(心率)。
11、小学生的安静脉搏,每分钟为(85次)左右。
12、学校各项体育活动所达到的目的和任务,都是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健康地成长),也就是为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基础。
13、田径包括(走、跑、跳跃、投掷)等技能组成的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
14、跑分为(快速跑、耐久跑、途中跑、接力跑、障碍跑).(径赛)15、跳跃有(跳高、跳远等)。
(xx)16、投掷有(掷垒球、扔沙包、投铅球等)。
(田赛)17、小学生必须重视自己正确的(坐、立、行、走)姿态的形成,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动作,不然就会影响(姿态的正确形成),甚至造成(畸形)18、技巧有(前滚翻;跪跳起;侧手翻)。
19身体素质练习有(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
20、"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提倡勇于在(最寒冷)(最酷暑)的气候里坚持锻炼,以增强(适应环境能力)。
21、武术也称(国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22、流传在我国民间的养生保健方法,常见的有(气功、摔跤、骑马、射箭、舞蹈、拔河、跳绳、跳绳、放风筝、荡秋千,等等。
二、问答题1、在相对安静时,测一测自己每分钟呼吸次数,与经常锻炼有没有关系?答:一般少年儿童每分钟呼吸为了19次左右,而经常锻炼的少年儿童为了16次左右。
2、在冬季怎样做就可以避免冻伤?a)坚持冬季户外锻炼是预防冻伤的有效效方法,它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人体耐寒能力。
b)冬季户外锻炼穿的衣服、鞋、袜,要适合、温暖,防止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气候非常寒冷时,皮肤外露的部分应涂防冻膏或凡士林油,可戴上手套、耳套。
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更换潮湿的鞋袜。
3、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和方法答:(1)使大脑从紧张转向轻松.(2)使脑部供血充分.(3)使全身得到放松。
4、怎样开展课间体育活动呢?答: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伸懒腰(2)深呼吸(3)远眺(4)转动头颈(5)唱游活动。
5、在体育活动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方法有哪些?答:(1)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2)穿好运动服和鞋袜。
(3)戴防护器具。
6、上体育课时经常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为什么?答:做准备活动可以增加体温,增强神经反应的灵活性和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的弹性、伸展性,扩大活动幅度,避免肌肉、关节、韧带拉伤扭伤,做整理活动可以使肌肉得到放松,是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自我保护"的重要方法。
综合学科比赛复习题——体育基础知识类1、身体素质是指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
2、第二套小学生广播操的名称为《雏鹰起飞》、除预备节外,共有八节;动作名称依次是伸展运动、肩胸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俯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3、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跳、过竿、落地四部分组成。
4、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
10、蹲踞式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预备、跑。
健康常识1、人体的气体交换站是肺泡,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2、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3、肺分左右两部分,呈圆锥形,位于胸腔内。
4、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5、眼保健操的四节动作名称按序分别是:揉天应穴、挤按晴明穴、揉四白穴、按太阳穴轮括眼眶。
6、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
5度——37度左右。
7、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分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
10、骨与骨之间有连结,通常叫做关节。
11、全身肌肉约有六百多块,其重量约是体重的40%。
肌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收缩与放松。
体育常识1、正式游泳比赛采用的姿势有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
2、现代体操,起源于欧洲,其种类很多,大体可以分两大类:基本体操、竞技性体操。
3、竞技性体操是目前国际上开展比赛的体操,包括竞技体操、技巧运动、艺术体操4、体操是徒手、手持器械或在器械上进行各种操练的一种体育项目。
5、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之分。
6、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有夏季运动会与冬季运动会之分;夏季运动会也是每四年一次,夏季运动会从第一届起,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已举行了27届,其中有两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三届。
7、奥运会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8、奥运会的会旗(会徽)为白底、无边,中间为蓝、黑、红、黄、绿色五个相套连的圆环。
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与全世界运动员的紧密联系和友好相聚。
9、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
10、奥林匹克的精神是“和平与xx”。
12、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
我国首次承办的单项国际比赛是1961年4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3、亚洲最大的体育盛会——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
每四年举行一届,自1951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第一届亚运会以来,到2002年已举办了14届。
14、1990年,我国首都北京成功的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
15、亚运会第次不超过16天,不得少于8个比赛项目,其中必须包括田径、游泳。
16、全运会是全国运动会的简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17、新中国成立后,从1959年在北京举办第一届,至2001年在广东举办的第九届,已举办了九届全运会。
并规定第四年举办一次。
18、走、跑、跳、投掷是田径运动的主要内容。
田径比赛可分为田赛(比高、比远)、径赛(比快)、全能(记分)。
xx1、我国少年儿童一般在11-12岁左右开始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春发育期。
2、人体的司令部——大脑。
3、心脏的马达——心脏。
位于胸腔内,在两肺之间,呈斜位,外形呈倒置的圆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