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安全检查
安全行车检查制度

安全行车检查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城市公交车辆安全、高效、准时地服务于市民,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安全行车检查制度。
本制度旨在通过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行车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降低违法、违章行为发生,切实减少行车事故。
二、检查内容1. 进出站(场)检查:检查车辆进出站(场)是否按照规定线路行驶,是否遵守交通信号灯,是否按规定车道行驶,是否存在随意变道、违规上下客等行为。
2. 路口检查:检查车辆在路口是否遵守交通信号灯,是否按规定车道行驶,是否存在随意变道、超速行驶等行为。
3. 路段检查:检查车辆在路段行驶是否遵守交通规则,是否存在超速行驶、随意变道、违规使用灯光等行为。
4. 站点检查:检查车辆在站点是否按规定停靠,是否存在违规上下客、使用手机等危及行车安全的行为。
5. 首末站检查:检查车辆在首末站是否按规定进行车辆例保,是否存在车辆故障、违规使用灯光等行为。
6. 酒精检测: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确保驾驶员未饮酒。
7. 服药询问:询问驾驶员是否服用影响驾驶的药物,确保驾驶员身体健康。
8. 疲劳及健康情况观察:观察驾驶员是否出现疲劳驾驶、身体不适等情况,确保驾驶员精神状态良好。
9. 车辆例保执行情况:检查车辆例保执行情况,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10. 发车准点率检查:检查车辆发车准点率,确保车辆准时发车。
三、检查方式1. 现场检查:通过实地观察、询问等方式,对驾驶员和车辆进行检查。
2. 视频监控:利用车载摄像头、监控设备等,对驾驶员和车辆进行检查。
3.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车辆行驶数据,对驾驶员和车辆进行检查。
四、检查要求1. 驾驶员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行车。
2. 驾驶员应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不吸烟、不使用手机、不闲谈,保持专注驾驶。
3. 驾驶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驾驶要求。
4. 车辆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技术状况良好。
5. 驾驶员和车辆应接受定期检查,确保安全行车。
安全行车检查制度(5篇)

安全行车检查制度一、出车前检查1.擦拭玻璃、清洁车身、检查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及时处理,检查燃油、机油液、冷却液是否加足。
2.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3.检查方向盘、离合器,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情况;4.检查电动机有无异响,电动机各部位工作是否正常;5.检查灯泡是否完好;6.查看上班行车记录,是否有行车故障,如有故障,严禁出车。
二、行车时检查1.注意车辆行驶状况,如有异动、异味,应立即下车检查,严禁开故障车;2.检查转向装置和脚制动装置的工作情况;3.检查仪表和信号装置的工作情况。
三、收车检查1.清洁车身外部驾驶室,收拾好携带物品,检查车身状况;2.收车时将车辆停放到位,关闭所有电路系统;3.检查胎压,清除胎间及表面异物,检查钢板弹簧有无损坏,检查各转动体系有无过热现象;4.检查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及时处理;5.做好行车记录。
安全行车检查制度(2)是指制定车辆安全检查的规定和程序,以确保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能够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安全行车检查制度中的要点:1. 定期检查车辆:制定规定,要求驾驶员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械状况、油水液位、刹车系统、轮胎磨损、灯光照明等,在确保车辆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行驶。
2. 快捷检查程序:制定快捷的车辆检查程序,例如事前和事后检查。
事前检查包括检查刹车、喇叭、灯光和轮胎的状况;事后检查则包括检查车辆是否有任何损坏或故障。
3. 司机资质要求:要求司机在驾驶车辆之前必须通过相应的培训和考试,确保其具备必要的驾驶技能和知识。
4. 紧急情况应急方案: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方案,包括如何面对事故、故障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5. 管理和监督:建立相关机构和人员负责车辆安全检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检查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
通过实施安全行车检查制度,可以提高驾驶员和车辆的安全水平,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护驾驶员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行车检查制度(3)是指一种为了保障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管理制度。
行车检查周期以及检查内容

行车检查周期以及检查内容一、行车检查周期为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定期进行行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普通来说,车辆的行车检查周期可以按照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划分:1. 日常检查:这是最基本的检查,应该在每次使用车辆之前进行。
日常检查包括检查轮胎气压、机油液位、冷却液液位、刹车液液位、雨刮器、车灯、转向灯、制动灯等。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应该在每隔一段时偶尔行驶一定里程后进行。
普通来说,车辆的定期检查周期为每5000公里或者每3个月,以较短的时间为准。
定期检查包括检查发动机机油、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火花塞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电池、传动系统等。
3. 年度检查:年度检查是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的一次机会,可以在每年的特定时间进行。
年度检查包括对车辆的机械部件、电子设备、车身结构等进行全面检查。
同时还需要进行底盘检查、排放检查、安全气囊检查等。
二、行车检查内容1. 轮胎检查: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气压是否正常,是否有裂纹或者异物卡入轮胎中。
轮胎是车辆行驶的关键部件,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
2. 刹车系统检查:检查刹车片的磨损程度,刹车油液位是否正常,刹车盘是否有变形或者裂纹。
刹车系统的正常工作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
3. 发动机检查:检查发动机机油液位、冷却液液位、空气滤清器、火花塞等。
发动机是车辆的心脏,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状态对车辆的性能至关重要。
4. 灯光检查:检查车灯、转向灯、制动灯、示宽灯等的工作情况,确保灯光的亮度和正常工作。
5. 悬挂系统检查:检查悬挂系统的减震器、弹簧等部件,确保悬挂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良好的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6. 电池检查:检查电池的电量和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电池能够正常供电,启动车辆时不会浮现问题。
7. 底盘检查:检查底盘的各个部件,包括底盘的螺栓、螺母、悬挂系统等,确保底盘的结构完整和连接可靠。
8. 排放检查:检查排气系统的工作情况,包括排气管、催化器等,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行车检查周期以及检查内容

行车检查周期以及检查内容一、行车检查周期1. 日常检查:每次驾车前应进行简要检查,确保车辆的基本状况良好,包括检查轮胎气压、燃油、润滑油、冷却液等。
2. 每周检查:每周进行一次较为详细的检查,包括检查车辆外观是否有损坏,灯光是否正常,制动系统是否灵敏,悬挂系统是否有异常等。
3. 每月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检查发动机油、变速箱油、制动液等润滑油的使用情况,检查电瓶是否正常,检查轮胎磨损情况等。
4. 季度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较为细致的检查,包括检查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情况,检查转向系统是否正常,检查底盘和悬挂系统是否有松动等。
5. 半年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检查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系统的清洁度,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检查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等。
6. 年度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检查车辆的底盘和车身结构是否有损坏,检查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功能是否正常,检查排放系统是否达到环保标准等。
二、行车检查内容1. 轮胎: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轮胎花纹深度是否足够,是否有破损或异物,轮胎是否磨损不均匀等。
2. 刹车系统:检查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情况,制动液是否充足,刹车踏板是否灵敏,制动时是否有异响等。
3. 灯光:检查前后大灯、雾灯、示宽灯、刹车灯、转向灯等各类灯光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灯泡破损等。
4. 发动机:检查发动机油量和质量,发动机皮带是否松弛,发动机冷却液是否充足,是否有漏水现象等。
5. 电瓶:检查电瓶的电量和充电状态,电瓶是否有腐蚀现象,电瓶线路是否正常连接等。
6. 悬挂系统:检查悬挂系统是否有异常噪音,悬挂弹簧是否变形,减震器是否正常工作等。
7. 排放系统:检查排气管是否有漏气现象,排放是否达到环保标准,催化转化器是否正常工作等。
8. 底盘和车身结构:检查底盘和车身结构是否有损坏、锈蚀等情况,车身是否有异响,车门、车窗是否正常开合等。
以上仅为行车检查周期以及检查内容的一般参考,具体检查项目和周期可能因车型和使用情况而有所不同。
行车检查周期以及检查内容

行车检查周期以及检查内容行车检查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定期进行行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行车检查的周期以及常见的检查内容。
一、行车检查周期1. 日常检查:日常检查是指每次驾车出行前的简单检查,可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建议每次出车前进行以下检查:- 轮胎气压: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车辆制造商的要求,确保轮胎充气正常。
- 轮胎磨损:检查轮胎花纹深度和磨损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
- 灯光检查:检查车辆的前后大灯、刹车灯、转向灯等灯光是否正常工作。
- 油液检查:检查发动机机油、刹车油、冷却液等油液的液位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 雨刮器检查:检查雨刮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需要可以更换雨刮器片。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详细检查,以确保车辆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能。
一般建议按照以下周期进行定期检查:- 每5000公里:更换机油和机滤,检查刹车片和刹车盘磨损情况,检查轮胎磨损情况。
- 每1万公里:检查火花塞、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等部件的状况,检查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工作情况。
- 每2万公里:检查变速器油、传动轴油封等部件的状况,检查车辆的底盘和悬挂系统的螺栓是否松动。
- 每3万公里:检查发动机皮带、水泵、刹车总泵等关键部件的状况,检查车辆的底盘和悬挂系统的螺栓是否松动。
3. 年度检查:年度检查是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以确保车辆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年度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发动机系统:检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密封性和散热情况,检查发动机皮带、水泵、正时皮带等部件的状况。
- 制动系统:检查刹车片、刹车盘、制动油管等部件的磨损情况,检查制动系统的工作性能。
- 车身外观:检查车身的漆面状况、车窗玻璃是否有裂纹或破损,检查车门、引擎盖、后备箱盖等部件的开闭情况。
- 车内设备:检查安全带、座椅、空调、音响等设备的工作情况,确保乘车的安全和舒适性。
驾驶员行车三检记录

驾驶员行车三检记录一、出车前检查1、检查证照是否齐全,包括驾驶证、行驶证、车辆保险等。
2、检查车辆的灯光、刹车、转向、轮胎等是否正常。
3、检查车辆的油、水、电是否正常,包括汽油、机油、冷却水等。
4、检查车辆的外部是否有损坏或异常情况。
5、检查车辆内部是否有异常声响或异味。
二、行车中检查1、检查车辆的仪表盘是否正常,包括车速表、转速表、水温表等。
2、检查车辆的发动机、底盘、悬挂等是否有异常声音或震动。
3、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包括刹车力度、制动盘磨损等。
4、检查车辆的转向系统是否稳定,包括方向盘抖动、转向沉重等。
5、检查车辆的油、水、电是否正常,包括汽油、机油、冷却水等。
三、收车后检查1、检查车辆的外观是否有损坏或异常情况。
2、检查车辆的轮胎是否正常,包括轮胎磨损、气压等。
3、检查车辆的发动机、底盘、悬挂等是否有漏油或损坏。
4、检查车辆的油、水、电是否正常,包括汽油、机油、冷却水等。
5、对车辆进行清洁和维护,保证车辆的整洁和安全。
驾驶员三检制度一、出车前检查1、检查驾驶证、行车证、准驾证、营运证、车辆购置证、建档卡、运营证等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并随车携带。
2、检查车辆号牌是否清晰,有无私自涂改、挖补、拼装等异常情况。
3、检查车辆转向、制动、灯光、轮胎等关键部位是否完好有效。
4、检查车辆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是否充足,随车工具是否齐全。
5、检查车内是否配备消防器材(灭火器)、防滑链等必要的防护设备。
6、检查乘客座椅、安全带、车门等部位是否完好有效。
7、检查车辆是否超载,若超载需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出站。
二、行驶中检查1、检查车辆仪表盘是否正常,注意观察车速表、发动机转速表、水温表、油压表等指示是否正常。
2、检查车辆各部位是否有异常响声或气味。
3、检查转向、制动、灯光等关键部位是否正常有效。
4、检查车辆轮胎温度和气压是否过高或过低。
5、检查车内音响、空调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6、根据路况及时调整车速和挡位,保持安全车距,合理使用灯光和喇叭。
行车检查周期以及检查内容

行车检查周期以及检查内容一、行车检查周期定期行车检查是保障车辆正常运行和驾驶安全的重要环节。
根据车辆类型和使用情况的不同,行车检查周期也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私家车主要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季度检查三个周期。
1. 日常检查:日常检查是指车主每天或每次驾驶前进行的简单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轮胎检查:检查轮胎胎压是否正常,是否有破损或磨损严重的情况。
b. 灯光检查:检查车灯、转向灯和刹车灯是否正常工作。
c. 油液检查:检查机油、冷却液、制动液等油液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 车身检查:检查车身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异响。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指车主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详细检查,一般建议每3个月或5000公里进行一次。
定期检查的内容包括:a. 发动机系统检查:检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机油是否需要更换等。
b. 制动系统检查:检查制动片、制动盘、制动液等制动系统的磨损情况。
c. 轮胎和悬挂系统检查:检查轮胎磨损情况、悬挂系统是否有异常。
d. 车身底盘检查:检查底盘是否有损坏、漏油等情况。
e. 电气系统检查:检查电瓶、电路等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3. 季度检查:季度检查是指每季度进行的更加详细的检查,一般建议每6个月或10000公里进行一次。
季度检查的内容包括:a. 车辆底盘检查:检查底盘的螺丝是否松动、底盘是否有损坏等。
b. 空调系统检查:检查空调系统是否正常制冷或制热。
c. 轮胎和刹车系统检查: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情况。
d. 车身外观检查:检查车身漆面是否有划痕、褪色等情况。
e. 安全气囊检查:检查安全气囊是否正常工作。
二、行车检查内容行车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车辆外观、车身内部、底盘和动力系统等方面。
1. 车辆外观检查:a. 车身漆面:检查车身漆面是否有划痕、褪色等情况。
b. 灯光系统:检查前后大灯、转向灯、刹车灯等是否正常工作。
c. 车窗玻璃:检查车窗玻璃是否完好无损。
d. 车身零部件:检查车身零部件是否有松动或损坏。
车辆安全隐患排查内容

车辆安全隐患排查内容一、胎压检查。
车辆胎压不足或过高都会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定期检查胎压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每隔一个月或每行驶5000公里就要检查一次胎压,确保轮胎气压在正常范围内。
二、制动系统检查。
制动系统是车辆行车安全的关键,需要定期检查制动油液、制动片和制动盘的磨损情况,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另外,还要检查制动灯和制动踏板的灵敏度,确保制动系统的可靠性。
三、灯光系统检查。
车辆的灯光系统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需要定期检查各种灯泡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前大灯、示宽灯、制动灯、转向灯等。
另外,还要检查灯光的调校情况,确保夜间行车时能够有效照明,提高行车安全性。
四、转向系统检查。
转向系统是车辆行驶的基础,需要定期检查转向机构、转向拉杆、转向助力油液等部件的磨损情况,确保转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五、悬挂系统检查。
悬挂系统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定期检查悬挂弹簧、减震器、悬挂橡胶支撑等部件的磨损情况,确保悬挂系统的正常工作。
六、发动机系统检查。
发动机是车辆的“心脏”,需要定期检查机油、机滤、空气滤清器、火花塞等部件的磨损情况,确保发动机系统的正常工作。
另外,还要检查发动机的排放情况,确保环保要求。
七、车身结构检查。
车身结构的完好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需要定期检查车身的变形、裂纹、生锈等情况,确保车身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八、安全带和气囊检查。
安全带和气囊是车辆 pass 安全保障的重要装备,需要定期检查安全带的张紧情况和气囊的敏感度,确保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九、车辆外观清洁。
车辆外观的清洁不仅美观,还能帮助发现车辆的潜在问题,比如漏油、漏水等。
因此,定期对车辆进行外观清洁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十、定期保养。
定期保养是车辆保持良好状态的关键,建议按照车辆使用手册的要求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更换机油、机滤、空气滤清器、刹车油、变速箱油等。
结语。
车辆安全隐患排查内容涉及到车辆的各个方面,定期检查和保养是确保车辆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中如制动器、轴承和电器等部位有过热、有异常声音或危险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检查处理。
17
出厂技术技术及使用说明书、安全合格证、安全验收及检验报告
18
操作完后,应将行车停止在指定位置,吊钩上不准悬挂重物以及吊装附件和钢丝绳,将吊钩升至上极限位置,切断主机电源,并清扫擦拭,保持整洁。
9
操作人员必须按标准穿戴好劳保用品。
10
操作人员工作严禁饮酒。
11
各类防护罩、盖、栏、护板等完备可靠,安装符合要求。
12
日常点检表、维修保养清单、设备应急预案
13
操作者在大车行走时必须注意观察行车无抖动现象。
14
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15
禁止行车吊着重物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吊着重物时,操作者和挂索人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填写说明:
“O”表示正常或已执行;
“X”表示故障、损坏或未执行;
“N”表示该项不适用本车。
检查人:
检查日期:
行车使用安全检查表
编号
检查项目
检查
结果
问题说明
1
吊钩钩头无缺陷,防脱装置安全可靠。
2
钢丝绳完好,在卷筒上固定牢固,无脱槽现象。
3
大车、小车及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安全可靠。
4
刹车瓦有无松动、破损、变形、油污
5
各安全开关灵敏可靠。
6
起升限位及大小车限位正常。7ຫໍສະໝຸດ 行车时无异响,轨道上无障碍物。
8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其工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