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2.2《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荆州开发区滩桥高中余光彩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中,通过激素的调节是必修3第2章第2节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考试要求:1.激素调节的发现(I),2.激素调节的实例(II),3.激素调节的特点(II),4.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II),共有3 个II级目标。

分析历年高考生物试题,可以看出本节教学内容覆盖有多个高频考点,考试题型丰富,有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识图、表、曲线及图文转换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针对考试要求及学生己经具备的基础知识,为了更有效地提高高三生物课堂复习的效率、效果,我将本节内容分两课时教学,第1课时重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全面回顾及突破重要考点,第2课时开展对激素种类、化学本质、产生、生理作用及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的学习,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温习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提升学生实验分析、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熟悉内容。

2、构建血糖调节模型,并展开血糖调节模型分析、归纳、运用。

3、建立寒冷时机体体液调节模型,通过分析、归纳,加强对激素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
节的理解、运用。

4、了解激素调节的机理,提高对激素调节认识的系统性及理解激素调节特点。

教学难点:
1、血糖调节模型理解与运用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通过激素的调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本节课遵循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的理念,紧密围绕着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和六个维度而设计的。

实现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给学生充分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亲和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都有较好的体现,同时通过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为课堂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又在不断的探索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及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获得学习的经验及体验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今后继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教材试图以发现促胰液素的科学史实,让学生了解有关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要迷信权威,应该在对实验事实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教材以血糖调节为素材,安排了一个模型建构活动,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更好地理解人体内是如何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的,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体内激素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同时,也力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构模型,尤其是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A类:(1)理解激素调节的概念。

(2)掌握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B类:(3)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掌握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4)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理解反馈调节的原理。

C类:(5)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重要作用。

(6)关注糖尿病等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血糖平衡的调节(2)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四、学生者特征分析高二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方面已具备了一定能力,在归纳、总结和推理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的的教学理念,试图通过高质量的思维对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素调节》教学设计(通用5篇)

《激素调节》教学设计(通用5篇)

《激素调节》教学设计(通用5篇)《激素调整》教学设计篇1第1节植物的激素调整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同学知道植物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讨论熟悉生长素的过程;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通过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整的基本原理。

力量目标:通过引导同学设计试验,进行试验观看,培育同学投身科学试验的参加精神;通过组织同学活动,培育同学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训练同学细致观看的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态度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和试验、实习活动,培育同学“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培育同学的探究意识;使同学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仔细的工作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

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殊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这些问题同学过去很少接触。

本节内容沿着科学家的脚印向同学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产生影响的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学问。

有关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规律以及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学问,能够使同学能够从化合物、细胞的角度理解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缘由,了解有关生长素的学问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成为本节的重点学问。

由于不同植物器官要求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植物产生“向地性”与产生“向光性”、“背地性”的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假如在老师在叙述的过程中未能赐予明确的区分,将会造成同学理解上的混乱,而成为同学学习上的一个难点。

在介绍主干学问的同时,教材并没有把同学的眼光局限在学问本身,局限在对某一种激素的熟悉上,而是准时介绍了科学讨论成果怎样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以及与植物产生向光性有关的生长抑制物和其他植物激素,使同学能够熟悉到科学讨论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机理有一个较全面的熟悉。

《激素调节》教案(精选5篇)

《激素调节》教案(精选5篇)

《激素调节》教案(精选5篇)《激素调节》篇1激素调节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教材在“神经调节”一章的后面,紧接着安排“激素调节”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因为在现代生活中,这类物质已被用于化妆品、营养品中,激素还作为特殊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激素的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呢?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

近些年来我国正在进行防治碘缺乏病的宣传,计划在本世纪末消灭碘缺乏病,本章内容对学生认识碘缺乏病及其危害也有帮助。

综上所述,本章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阐明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这些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讲也比较生疏,所以建议教师在课前多准备些形象生动的挂图、照片、实验或实例,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应尽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启发他们的思维,进行过程式教学,这样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内分泌腺、激素、体液调节等概念,了解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内、外分泌腺的特点,总结激素的概念,分析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关系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介绍促胰液素的发现史,激素作用的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激素、内分泌腺和体液调节的概念。

教学难点激素的概念和激素的功能。

教学准备内、外分泌腺结构图。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剪贴图或复合胶片。

甲状腺功能失调症的照片或挂图。

正常人、侏儒症、巨人症患者的比较图,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照片。

演示实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所需材料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

(完整版)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doc

(完整版)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doc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 1 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揭阳第一中学高二生物刘翠云一、 [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 2 章第 2 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 1 课时。

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以激素调节的两个实例即“血糖平衡的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作为重难点内容,第 1 课时就上完了“激素调节发现的过程”、“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以及“血糖平衡的调节”这三部分内容。

其中“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这部分内容往往被许多老师在上课时一带而过,并未加以重视。

事实上,激素调节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和科学史实,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好素材,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迷信权威,应该在对实验事实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因此,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不容忽视。

考虑到时间安排的问题,第 1 课时安排“激素调节发现的过程”、“激素调节的概念”“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以及“激素调节的特点”这四部分内容。

第 2 课时内容为“血糖平衡的调节” 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

二、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提高实验设计与探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掌握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三、 [ 教学重点 ] 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四、 [ 教学难点 ] 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真正领悟探究实验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并很好地运用到设计实验中。

五、 [ 教学方法 ]探究与发现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六、 [ 教学媒体 ]视频、多媒体课件七、 [ 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人体身高的调节是不是只有神经调节讨论、交流,引入课题:通过激素的调节科学探究: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回忆: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学生上讲台讲述)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激素调节的共同特点小结与巩固练习八、 [ 教学过程 ]教学教师活动内容创设播放姚明和侏儒症患者为apple 笔记本电脑拍的广告情景,创设情境:人体身高的调节是不是只有神经调节?引入新课引入语: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它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2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2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2第一篇:《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2《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3、能力方面: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物理模型和图解式概念模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2)血糖平衡的调节2、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三、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随时发现生命的美丽与神奇,欣赏到生命系统展现出那一幅幅协调稳态的画卷,倾听到生命系统谱写出的那一曲曲和谐优美的旋律。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几个精彩瞬间。

【音像资料:风鸟、孔雀、角雉的求偶行为】提问:鸟儿们风趣、生动的行为是生命系统通过复杂精巧的调节,指令全身各个器官保持高度协调的结果。

你们认为这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包括哪些类型?生答: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调节方式?生答:通过激素的调节。

(性激素的调节)师:大家总结得很好。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有关。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激素调节。

(板书)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师提问1:关于激素调节的知识我们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过了。

谁还记得什么是激素?生:激素概念:由内分泌腺分泌产生的物质,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师提问2:我们人体主要有哪些内分泌腺?能分泌哪些激素?请看图。

谁能说出这些腺体的名称?师:这些腺体能分泌各种激素,其中,……(生答).当激素分泌异常时,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

师展示CAI: 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图片生:借助图片回忆相关知识,理解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巨人症:图中这个人因过分生长,导致身材过高,他患了什么病?病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侏儒症:这是沈阳市第51中的郝众同学和他校长的合影。

他身高不足一米,却在今年高考中考了476分,快乐跃入龙门!他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患有侏儒症!病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生物高中通过激素调节教案

生物高中通过激素调节教案

生物高中通过激素调节教案
课程名称:生物学
主题:激素调节
学习目标:
1. 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2. 掌握主要的激素种类及其功能。

3. 理解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激素?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2. 激素调节的作用机制。

3. 以人类激素系统为例,探讨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内的调节系统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2. 概念解释:介绍激素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激素调节的概念。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

4. 实验展示:展示一些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激素调节的作用机制。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激素在人体内的调节作用,加深他们对激素调节的理解。

6.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展示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评估方式:
1. 口头提问:询问学生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

2. 小组讨论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不同激素的作用机制。

3. 实验分析:要求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激素调节的作用原理。

延伸阅读:
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深入了解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描述血糖调节。

能力目标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1.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2.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任务分析1.知识容分析:(注:以上的知识容分析,也是本节的主板书)2.能力分析:通过模拟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的活动,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1)通过对促胰液素的发现史的研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4.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的初中学习基础:初中已经学习过人体中主要的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以及缺乏某种激素导致的病症等知识。

目标参照试题1. 糖尿病、坏血病、侏儒症、呆小症、脚气病的致病原因,按顺序是()A.缺乏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维生素C、维生素B1B.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生长激素C.缺乏维生素C、生长激素、胰岛素、维生素B1、甲状腺激素D.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各种激素或维生素的作用以及缺乏导致的疾病。

)2.下面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3种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状腺的活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3.让一位健康人和一位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1 kg体重1 g计算。

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两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1)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__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丙、丁4种曲线能正确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__________。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_________,而血糖浓度_________。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B.促进肝糖原的分解C.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____________和肾上腺分泌____________,来提高血糖浓度。

(此题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以及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学程序教学阶段(或容)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意图设问导入呈现问题:1.什么叫稳态?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什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补充:人和动物体的血糖的含量,体液的pH、温度及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等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在变化中又可以维持相对稳定。

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复杂的调节实现的。

20世纪之前,联系已有知识回答温故知新回顾前面学过的容,导入新课。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其实后来人们发现除了神经调节外,还有激素调节等其他调节方式。

板书: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咱们得从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说起。

进入“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们屏幕展示教材P24“狗的胃、小肠和胰腺的位置”图片。

讲述:关于胰液分泌是如何调节的这个问题,在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法国学者沃泰默做过这样一组实验:①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分泌胰液②稀盐酸—〉狗的血液中—〉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分泌胰液教师给出沃泰默的解释: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教师引导:有没有敢于向权威观点做出挑战的人呢?导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设问:如果是你,你认为怎样设计实验才能证明这个假设呢?引导:沃泰默之所以能够得出那样的结论是因为他认为微小的神经没有剔除干净,怎样做才能彻底的切除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呢?对学生的回答给与肯定,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设计此实验。

讲解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过程:把狗的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

将提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容,说出沃泰默的实验过程讨论并归纳: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有关,但与神经无关。

学生产生争议,并对沃泰默的解释做出评价:受当时权威观点的影响,囿于定论!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提出:将小肠切下来一段。

学生完成讨论题培养学生阅读以及对资料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树立严谨、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验的设计能力。

领略科学家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

结果: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结论:小肠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种物质被称为促胰液素。

简单介绍巴甫洛夫的感慨讲述: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此人们也意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有有另一种调节方式——体液调节:由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引导: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人体主要的分泌器官及其分泌的激素,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

(大屏幕出示教材P25图2-8)过渡: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两个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设计问题情境,进行探究: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的了体,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教师进行引导:1.葡萄糖是单糖,那么动物体的多糖主要是什么?2.为什么有的人不敢多吃甜食?大屏幕显示学生归纳的血糖去向示意图。

并指出,构成人体的氨基酸大概有20种,可以分成两大类,那么,这里说的“某些氨基酸是指哪类呢?”(非必需氨基酸)设计问题情境,进行探究: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 km、历时2 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 g糖类。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

正常人全身的血量大约为 5 L,正常人血糖含量0.8~1.2 g/L。

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分泌腺的名称及所分泌的激素。

学生讨论并归纳血糖的去向。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读题联系数学知识,计算并回答。

讨论并回答回答:肝脏和肌肉联系已有知识,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

从生活的实例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已有知识,形成知识系统。

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学科间知识整合。

构建血糖来源及去向模式图。

(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左右。

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师生共同归纳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引导学生利用图解进行分析: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血糖的含量?研究发现,机体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激素来调节这些代速率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胰岛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大屏幕出示教材P26图2-10。

设问:胰岛素的作用?教师讲解: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下降。

胰高血糖素有什么作用?它可以调节哪些生理过程?拟通过模拟活动,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

细胞中糖原分解和合成的快慢,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等。

学生回答: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

学生回答: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根据活动中所理解的体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解的机制,学生说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怎样调节血糖含量的。

画出血糖调解的图解式模型。

思考回答学生讨论回答:血糖上升,可能会引发糖尿病。

利用已有知识及常识。

通过分组活动,构建模型,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理解概念联系实际设计情境,激发兴趣。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通过模拟活动,教师介绍反馈调节的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设计问题: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由此引出反馈调节的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应用: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想一想,这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没有关系?为什么?怎样防治糖尿病?问题情境: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的机体为了抵御寒冷作了哪些反应?这些反应是通过怎样的调节机制实现的?补充知识:(1)促进新代,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

因此,寒冷可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往往基础代率增高,喜凉怕热。

(2)促进生长发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期。

此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患呆小症。

(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师生共同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分析:寒冷条件下,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应该增多。

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模式图。

学生分析归纳:因为存在着反馈调节。

学生归纳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

学生回答:通过血液运输。

学生举例补充知识点,帮助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

归纳,建立模型。

利用具体数字,进行分析归纳。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列举实例,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学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三、激素调节的特点:小结练习节图:教师引导,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因为天气冷使甲亢病人增多,为什么?教师强调:在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甲状腺,可见这是种分级调节机制。

教师举例:美国学者肯德尔从3 t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 g的甲状腺激素。

在人体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4 mg/mL,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产热增加4200 kJ。

回顾激素的发现过程,思考激素是如何运输的。

教师总结:激素除了可以通过血液运输外,还可以通过淋巴和组织液进行传递,因此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的。

临床上也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分泌系统的疾病。

你能不能举出实例?教师补充举例:比如可以通过检查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分析是否患肝病;另外可以检测孕妇血液中有关激素的含量确定是否有流产的前兆,等等。

设问:1.众多的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是不是对所有细胞都起作用呢?2.什么是靶器官,靶细胞?(大屏幕出示教材P29图2-13)引导: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