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茶叶重金属元素含量现状及累积特点

合集下载

普洱茶重金属指标

普洱茶重金属指标

普洱茶重金属指标介绍普洱茶,是一种中国特产的发酵茶,以其独特的味道和保健功效而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一些环境污染和不合规茶叶处理,普洱茶中常常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

本文将对普洱茶中的重金属指标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普洱茶的安全性和质量。

什么是重金属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高、具有一定毒性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金属元素。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锑等。

这些重金属在环境中的积累和生物链的传递,往往会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慢性中毒。

普洱茶与重金属作为一种由大叶种茶树嫩叶制成的特殊茶叶,普洱茶的生长环境以及后期的加工工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重金属含量。

以下是一些普洱茶中常见的重金属及其来源:1. 铅铅是普洱茶中最常见的重金属之一。

它主要来自于土壤、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以及农药、化肥的残留。

普洱茶叶长时间暴露在含铅的环境中,容易吸收铅元素。

2. 锑锑是一种微量的重金属,其含量通常较低。

它的来源包括土壤、大气和水源中的自然存在,以及部分农药的残留。

3. 汞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

普洱茶中汞的来源主要包括土壤和水源中含汞的污染物。

汞元素会通过土壤被茶树吸收,随后进入茶叶。

4. 镉镉是一种高毒性的重金属,容易在土壤、水源和农产品中积累。

普洱茶中的镉通常来自土壤中的镉污染。

普洱茶重金属指标检测与标准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了普洱茶的重金属指标检测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普洱茶中铅、锑、汞、镉等重金属的限量要求。

普洱茶生产企业在销售前需要对产品进行重金属指标检测,确保其不超出标准规定的限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普洱茶重金属指标检测标准:1. 铅(Pb):≤10mg/kg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在普洱茶制品中的含量不应超过10mg/kg。

这一限量值的制定主要基于对人体健康的考虑。

2. 锑(Sb):≤0.5mg/kg锑是一种微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

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者:杜蕾郎红邵辉曾艳陈亚王永佳李霞雪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24期摘要:随着国内外对茶的食用安全和卫生问题的日益关注,茶叶重金属含量已成为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

围绕茶树种质资源、成品茶制作生产工艺和茶树生长环境,该文总结了目前茶叶重金属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成果,分析了茶叶中重金属的来源、影响因素及其转运富集机理,为茶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为茶叶质量评价及提高提供依据,为重金属污染防控和茶叶安全管理明确方向。

关键词:茶叶;重金属;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0-0040-3Abstract:As the attention of tea safety and hygiene has increased,heavy metal content in te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ea qualit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achievements of heavy metals in tea around the tea germplasm resources,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mmodity tea and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f tea plant.We analyzed the sources,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ransport enrichment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s in tea. 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 garden base,provide a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ea quality,and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ea.Key words:Tea;Heavy metals;Influence factors;Progress我國饮茶历史悠久,可追溯上千年,由于茶叶中含有较多有益成分,如氨基酸、茶多酚等均有益于身体健康,所以古话云“早上一杯茶,饿死卖药人” [1]。

茶叶中重金属铅的测定

茶叶中重金属铅的测定

02
茶叶中重金属铅的来源
土壤污染
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来源
01
工业废弃物、采矿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等。
茶叶从土壤中吸收重金属铅
02
茶叶的根部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铅,并将其转运至叶片中。
土壤pH值对重金属铅的影响
03
酸性土壤有利于重金属铅的释放和迁移,增加茶叶吸收重金属
铅的风险。
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重金属铅来源
茶叶中重金属铅 的含量与标准
不同茶叶品种和不同产地之 间的铅含量存在差异,但大 多数茶叶中的铅含量低于国 家标准限值。然而,仍需关 注一些特定产地和特定品种 的茶叶中铅含量较高的现象 。
茶叶中重金属铅 的安全风险评估
长期饮用铅含量超标的茶叶 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如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因此 ,需要加强茶叶中重金属铅 的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控,以 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01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
空气中的重金属铅对茶叶的影响
02 空气中的重金属铅可以通过叶片气孔进入茶叶内部。
气候条件对茶叶吸收重金属铅的影响
03
湿润气候有利于重金属铅在茶叶叶片上的沉积和吸收

水源污染
1 2
水源中重金属铅的来源
工业废水排放、采矿活动、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 用等。
茶叶通过灌溉水吸收重金属铅
重金属铅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影响神经系 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因此,对茶叶中重金属铅的测定和监控具有重要 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对茶叶中重金属铅的测定,了解茶叶中铅的 含量水平及分布情况。
分析茶叶中铅的来源,为控制茶叶中铅的污染提 供科学依据。

茶叶中的重金属与农残问题解析

茶叶中的重金属与农残问题解析

茶叶中的重金属与农残问题解析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近年来,茶叶中的重金属和农残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正确对待茶叶的安全性。

一、茶叶中的重金属问题重金属是一类具有较高相对密度和毒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它们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也容易进入茶叶中。

主要原因包括茶树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以及农药、肥料等的使用。

首先,茶树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是重要原因之一。

茶叶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养分,但某些土壤中可能含有较高的重金属含量。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一片茶叶都会含有过量的重金属。

茶叶种类和产地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茶叶产区为了确保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会进行定期的土壤检测和茶叶抽检。

其次,农药、肥料等的使用也与茶叶中的重金属含量有关。

为了保护茶叶免受病虫害的侵害,农药的使用在茶叶生产中是非常常见的。

然而,若农药使用不当或超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农残超标,并进一步影响茶叶中的重金属含量。

因此,茶农应严格遵循农药使用的规定,并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正确使用和控制农药。

同时,茶叶生产中,可选择使用有机肥料等替代化学合成肥料,以减少重金属的积累。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判断茶叶是否含有过量的重金属是值得注意的。

购买来自合规茶叶产区的产品,选择有明确生产标准的茶叶品牌是重要的。

此外,茶叶在泡制过程中也可通过目测、嗅觉等感官来初步判断其质量。

如果茶叶呈现出明显的颜色异常或异味,则有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

二、茶叶中的农残问题农残是指农药在农作物中残留的残余物。

农残问题是茶叶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茶叶因其叶表相对较大,容易吸附农药残留,而茶叶的加工过程通常要经过烘焙等高温处理,这可能导致部分农药残留物在茶叶中残留。

农残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

首先,茶叶种植阶段的合理农药使用是关键。

农药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照剂量和农药使用期限进行操作。

茶叶国家重金属标准

茶叶国家重金属标准

茶叶国家重金属标准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茶叶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我国制定了茶叶国家重金属标准,对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严格规定。

首先,茶叶国家重金属标准明确了茶叶中允许的重金属种类和含量限值。

目前,我国茶叶国家标准规定了茶叶中铅、镉、汞和砷等重金属的含量限值,严格控制了茶叶中重金属的安全标准。

这些限值的设定是基于对茶叶生长环境、茶叶种类、人体摄入量等多方面因素的科学考量,能够有效保障茶叶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其次,茶叶国家重金属标准规定了茶叶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监测和控制要求。

茶叶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土壤、水源和施肥等环节,以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输入。

同时,茶叶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重金属监测体系,对原料茶叶、生产环境和成品茶叶进行定期监测,确保茶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这些监测和控制要求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保障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另外,茶叶国家重金属标准还规定了茶叶产品的标识和管理要求。

茶叶生产企业应在产品包装上标注重金属含量,向消费者公开产品的质量信息。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茶叶产品的抽检和监管,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进行处置和追溯,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些标识和管理要求的实施,能够提高茶叶产品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促进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茶叶国家重金属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茶叶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我们还应加强茶叶重金属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茶叶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重金属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树对重金属的积累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茶树对重金属的积累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部分地区同烟草一样作为扶贫产业意义重大。

茶叶在中国的受众范围较广,自古就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虽然茶排在最后一位,但也称得上生活必需品。

因此,茶叶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茶叶年产量巨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茶叶产量高达316.4万t ,比2020年增加23万t ,首次突破300万t 大关。

同时茶叶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因此茶叶安全不容忽视。

近年来茶园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重金属污染便是其中之一。

重金属是植物生长发育非必需的元素,因其难以被降解而具有生物毒性。

在植物生产中,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重金属一般以缓慢的形式持续在人体内富集,以慢性中毒最为多见[1]。

目前在茶树中研究最多的重金属有铅、镉、砷和汞等。

有研究表明,安徽、福建和贵州等地茶叶的铅污染相对较为严重[2]。

开展茶树对重金属的积累规律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对减少乃至防止茶叶生长、加工等环节的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相关研究已有大量成果,本文就茶树对重金属的积累和调控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生产优质安全茶叶提供一定参考。

1茶树概述1.1生长特性茶树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

茶树和大多数植物一样有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茶树的种植可以直接播种茶籽,也可以采用茶苗移栽的方式。

直接播种相较于移栽而言更为简单方便、成活率高,但个体差异大,长势一致性差,成苗后原料品质的一致性不如后者。

为保证产品质量,目前新建茶园多为移栽的无性系扦插良种茶苗。

移栽茶苗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覆土浇水到位才能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旱季种后1周应每天浇水1次,以后依次减少。

浇水应在每天下午或傍晚进行,雨天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

茶树喜温湿气候,生长适宜温度在23℃左右。

影收稿日期:2022-10-21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酸性转化酶基因家族在植物适应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作用与应用”(202102310026);河南中烟科技项目“破解成熟过晚提升豫西烟叶质量的技术体系构建”(2021410001300050)。

茶叶生产中重金属控制及检测技术

茶叶生产中重金属控制及检测技术

汞( №) 、铜 ( c u ) 等, 很容易通过茶树来吸收这些重金属 , 使之进入到茶 叶中 【 2 J 。虽然铁 、铜等重金属是人体所必需 的微 量元素 ,但除此之外 ,绝大多数的重金属元素都不 是人体所需 要的 ,一旦摄入量过多 ,那么就很容易伤害到人体身体健康 。 目前 ,茶 叶生 产 中重 金属 控制及 检测技 术颇 受人们 关注 。主 要的重金属控制及检测技术包括离子体质谱分 析法 ( 如 电感耦 合) 、 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如电化 学分 析法 、 分光光度法 、
果 准确 。有 学者 采用 原子 吸收光谱 法来 对茶 叶 中锰 、铁 、 锌 、铜 的含 量进行 了测定 ,该 方法检 出 限为 F e ( 5 . 0 ×1 0 g /
mL)、Mr I 2 、z I l 2 、C L 1 . 2 ( 1 . 0×1 0 _ 9 g / mL)。Z 含量在 0 . 3 0 0
农业 与技 术
第3 3 卷
第4 期
2 0 1 3年 4月
茶 叶生产 中重金属控 制及检测技术
鱼 江 ,张知贵 ,伍朝君 ,封 家福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乐山 6 1 4 0 0 0 ) 摘 要 :随 着我 国加入 WT O 之后 , 越 来越 多的茶 叶进 口国对我 国出口茶叶设置了 “ 绿 色壁 垒” , 我国茶 叶产业 的发展前景直接受到 茶叶卫生质量 的影 响。绝大多数 的重金属元素都 不是人体 所需要的 ,一旦摄入量过 多,那么就很 容 易伤 害到。探 讨茶叶 中重金属检 测方法 ,同时 ,就茶叶生产 中重金属控 制技 术提 出了 自己的看 法,具有 一定的
参考价值。
关键 词 :茶叶生产 ;重金属 ;检测技术 中图分 类号 :S 1 4 1 4 文献标识码 :B

茶叶中重金属的污染途径与预防

茶叶中重金属的污染途径与预防

茶叶与茶园中重金属的污染途径
土壤 加工 肥料

大气 水
茶叶与茶园中重金属的污染途径
土壤 加工 肥料

大气 水
土壤
大气
Pb

•水
• 主要是茶园附近的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使 主要是茶园附近的工业、 得浇灌茶园的水源受较大污染
• 肥料
• 长期施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化学肥料 长期施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化学肥料 重金属含量较高的
10mg/kg
• 我国农业部无公害食 品——茶叶卫生标准 茶叶卫生标准 (5mg/kg) • 我国现行的国家茶叶 卫生标准(2mg/kg) 和 卫生标准 农业部的有机茶标准 (1mg/kg) • 市场低端茶很难达标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土壤与空气的 污染加重
• 工业“三废”、乡镇企业排污和农药污染耕地面 工业“三废” 积达3 亿亩, 每年损失粮食100 亿斤。 积达3 亿亩, 每年损失粮食100 亿斤。环境污染 还导致4000 万人和8000 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还导致4000 万人和8000 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茶学0701 陈莹林 2007305203225
重金属在土壤—茶树系统 重金属在土壤 茶树系统 中迁移积累的关键过程及 平衡规律仍未查明, 平衡规律仍未查明, 机理 不清

对于重金属污染及其途径可实施的 防治办法
从源头上解决茶叶中的重金属问题
• 市场茶叶中,铅含量≥2mg/kg,为5%, 市场茶叶中,铅含量≥2mg/kg, 1~2mg/kg, 38.75%, 1mg/kg, %,≤ 1~2mg/kg,为38.75%,≤1mg/kg,为 56.25%。 56.25%。 • 少用、不用含铅的肥料,在汽车的汽油使 少用、不用含铅的肥料, 用中推广无铅汽油,防护林带降低风速、 用中推广无铅汽油,防护林带降低风速、 阻碍污染物的扩散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茶叶重金属元素含量现状及累积特点第一讲:一岍:茶叶重金属元素含量现状及累积特点石元值金李孟祝幼松(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嵊州市三办镇农办)随着现代无机生物化学的发展与进步,已发现茶叶中含有50多种矿质元素,这些元素中有很多种属于重金属元素,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有些重金属元素如锌,锰,铜,铁等对人体或茶树来说都是必需的微量矿质营养元素,若人体或茶树摄入量不足,均易导致多种疾病,但如果摄入过多,也易产生毒副作用.而有些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及茶树来说都为非必需元素,如铅,汞,镉等,这些元素对人体或茶树来说均只有害处,没有益处.通常来说,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4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铁,钴,镍,钒,铌,钽,钛,锰,镉,汞,钨,钼,金,银等.从环境亏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元素,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着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它们在危害环境方面的特点是:微量浓度即可产生毒性(一般为1~10mg/1,汞,镉为0.001—0.010mg/1),在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洋一甲基汞);可被生物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慢性中毒.亲硫重金属元素(汞,镉,铅,锌,硒,铜,砷等)与人体组织某些酶的巯基(一SH)有特别大的亲合力,能抑制酶的活性.亲铁元素(铁,镍)可在人体的肾,脾,肝内累积,抑制精氨酶的活性.六价铬可能是蛋白质和核酸的沉淀剂,可抑制细胞内谷胱甘肽还原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可能致癌.过量的钒和锰(亲岩元素)则能损害神经系统的机能.重金属的污染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13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病,都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所以应严格防止重金属污染.一,茶叶中主要的重金属元素及其特性1.铅铅是一种有神经毒性的微量重金属元素,为生物体非必需元素,对人体无任何生理功用,理想血液中浓度为零.但因全球现代工业和交通的迅猛发展,使铅在环境中普遍存在, 如涂料油漆,铅笔,教科书的彩色封面,玩具,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等都含铅;煤在燃烧中释放铅;含铅焊锡在罐头食品, 水管等的应用,使食物和饮用水中也含铅.铅通过手一口途径,或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铅被人体吸收后,90%储存在骨骼,其余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铅在生物体中会作用于生物体全身,并能使卟啉代谢产生障碍,进而阻碍血红蛋白的合成.铅对人体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的侵害,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多发性神经炎,铅中毒性脑病,产生消化不良和铅I生贫血等.值得一提的是,铅对人体的影响是个"剂量一效应"持续累积的过程,随血铅水平的提高,可对全身血液,?17?神经,肾脏,内分泌和免疫等各系统产生毒性作用,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铅对儿童智能发育及体格生长的影响更为显着,常会引起智能下降,生长迟缓等.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l0g/1,儿童智力下降6~8分.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会使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g/ml下降到0.10g/ml,WHO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lg/ml;由于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和生长发育的影响难以逆转,所以对儿童铅中毒应早发现,早治疗,使铅的毒性作用下降到最低程度;同时,积极的预防比治疗显得更为重要.茶叶中的铅是目前人们关注最多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含量一般在未检出到几十毫克每千克之间,大多在2.0mg/kg 左右.茶叶中的铅溶出率很低,一般均小于10%,而我国茶叶中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茶叶中铅的最高限量为5.0mg/kg(以Pb计),因此绝大部分茶叶都是安全的.2.铜铜是生物体必需微量元素,参与造血过程及铁的代谢,参与一些酶的合成和黑色素合成.由于铜器具有杀菌作用, 有人称铜是"健康的卫士",并提倡使用铜管作为有益于公共健康的自来水供水管材;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也是铜制的;用铜壶烧开水泡茶喝,不仅好喝而且有益健康;佩带铜制饰品也是有利健康的.铜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肌肉中,组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铜蛋白,但是人体内铜含量过多,会引起低血压,咯血,黄胆,肝小叶中心坏死等疾病,增加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据报道,铅的过量摄入会引起体内铜的增加,当铜的浓度或在体内的积蓄量达到一定阀值时,就会对人体或茶树产生毒性, 严重危害健康.有研究表明,缺铜会导致营养性贫血,白癜风,骨质松脆和胃癌,食道癌等病症.3.砷砷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以及一般食物包括茶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长期以来人们把砷和砷化物看成是污染元素,其实砷的毒性比硒还要低.有研究表明,砷是一种人类生命必需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恒定,参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缺砷,就会导致机体功能的减弱,但若摄入过量就会损坏人体健康.2000多年前砷化物在我国就已入药,我们的祖先利用砷化物灭菌防腐,除湿祛寒,消肿祛病.微量砷对许多植物有刺激作用并能改善其品质.我国茶叶行业标准中类重金属元素砷的残留限量为2mg/kg(以As计).4.镉可溶性镉化合物属中等毒类金属毒物,能抑制体内的各种巯基酶系统,使组织代谢发生障碍,也能损伤局部组织细胞,引起炎症和水肿.镉被吸收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存在于红细胞中.以后逐渐进入肝肾等组织,并与组织中的金属巯蛋白结合.在各脏器中的分布以肾最多, 其次为肝,胰,甲状腺等.可溶性镉化合物对人体产生毒性的浓度为15~30mg/kg.我国茶叶中重金属残留限量行业标准规定镉的残留限量为lmg/kg(以Cd计).5.铬铬在由胰岛素参与的糖或脂肪代谢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也是维持正常胆固醇所必需的元素.我国茶叶行业标准中重金属元素铬的残留限量为5mg/kg(以Cr计),而我国大部分茶叶中的铬含量都低于1mg/kg(以Cr计).二,茶叶中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现状近几年,茶叶中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重金属元素方面目前人们关注较多的是茶叶中的铅元素含量,前几年一度成为焦点问题.茶叶中的铅超标问题曾一度呈现出13渐严重的趋势.如近几年,浙江省食品检测站对浙江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结果统计后发现,龙井茶类铅含量平均为:1996年0.63mg/kg,1997年0.74mg/kg,1998年0.87mg/kg,1999年2.1lmg/kg.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对2004~2006年全国各地茶叶样品中铅元素的检测统计结果(表1)来看,我国茶叶中铅含量平均值一直维持在3mg/kg左右,超过5mg/kg的茶叶比例仍有20%左右,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需引起茶叶界的重视.茶叶中铜含量的超标率一直很低.近几年的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其超标率基本上都小于1%,新的国家标准中也取消了对茶叶中铜的限制.目前茶叶国家卫生标准中没有砷,镉的限量指标,但在农业部行业标准NY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中提出了限量指标,其中砷不得超过2mg/kg,镉不得超过lmg/kg.以该标准的限量指标为衡量标准,发现目前茶叶中砷,镉的超标现象并不严重,砷的超标率基本上在3%以内,镉的超标率控制在1%以内.然而从历年的数据统计结果中发现,与1998年以前比,近几年茶叶中砷元素虽然平均含量变化不大,但大于lmg/kg的比例有所增加,超过农业部行业标准的也基本上维持在1%左右(表2);茶叶中镉含量水平基本上保持稳定,但也不难发现,与1998年相比,镉含量在0.1~0.5mg/kg之间的茶叶比例增加幅度较大(表3).三,重金属元素在茶树体内的富集规律有关茶树各器官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累积近几年已有一定的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铅,镉,砷等元素在茶树体内的分布均有着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就茶树中的铅元素而言,在没有铅污染的情况下,不同品种茶树中的铅元素分布呈现出相同的趋势.茶树中铅的主要蓄积部位是吸收根,要比其他部位高出很多,其次茶树茎杆中的铅含量也较高(表4).铅元素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为:吸收根,茎(生产枝),老叶(当年生成熟表12004—2006年测定的茶叶样品中铅含量情况样本数平均值含量范围<2mg/kg比例2-5mg/kg比例5~10mg/kg比例>10mg/kg比例年份(只)(mg/kg)(mg/kg)(%)(%)(%)(%)2Oo47523.86ND--64.6546.5426.06l9.557-852oo56372.73ND~55.4953.8532.65l1.771.732oo67062.99ND~24-3748.0234.5614.163.26年份平均值(mg/kg)表2近几年茶叶样品中砷元素含量情况含量范围<0.5mg/kg比例0.5-1.0mg/kg比例1.0-2.0mg/kg比例>2.0mg/kg比例(mg/kg)(%)(%)(%)(%)1998328『0-307526357060.650.280-27ND~2.00ND~3.55ND~20.88ND~4.9384.162.987.683.4l3.630.1l1.0l3.02-34.90.92.62.10.51.0表3近几年茶叶样品中镉元素含量情况样本数平均值含量范围<0.1mg/kg比例0.1-0.5mg/kg比例0.5-1.0mg/kg比例>1.0mg/kg比例年份(只)(mg/kg)(mg/kg)(%)(%)l(%)(%)19983280.055ND~1.5994.21『4.571.22020047480.100ND~7-2289.409.800.400.42oo56290.100ND~2.0470.7028.500-300.52oo67030.1ooND~3-8l87.5011.700.400.4?18?456∞∞∞222叶),主根,新梢(一芽二叶),其中吸收根中的铅含量约为茎杆中的2倍,为主根,老叶中的7-8倍,为新梢中的20倍.其分布规律与其他植物大体相似.在没有砷,镉污染的情况下,不同品种茶树中的砷,镉元素分布呈现出了相近的趋势.茶树中砷,镉的主要蓄积部位是吸收根,要比其他部位高出很多,特别是镉元素,表现尤其明显.其次茶树茎杆和主根中的砷,镉含量也较高(表5).砷,镉元素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为:吸收根,茎(生产枝)/主根,老叶(当年生成熟叶),新梢(一芽二叶).其中,吸收根中的砷,镉含量为茎杆与主根中的2~50倍,为老叶中的5-100倍,为新梢中的25~600倍.从表4,表5也可看出,不同品种茶树中的铅,砷和镉含量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生长环境所造成的.但同时也可看出,不同的茶树品种都表现出了相同的规律,即从茶树根部至茶树新梢自下而上铅,砷和镉含量依次表4茶树体内铅元素含量分布情况mg/kg不础^自1吸收根主根茎老叶新梢中茶所A茶园龙井群体种50-386_3126.086.901.97中茶所B茶园龙井群体种55.216.0729.748.741.66中茶所C茶园龙井4343.256.8820.838.751.72中茶所D茶园银霜种22.083.749.044.552.03中茶所E茶园银霜种38.724.8015.395.121.98平均值41.935.5620.226.811.87递减.这反映了铅,砷,镉在茶树体内的吸收累积过程,茶树的主根和茎杆是铅,砷,镉在茶树体内传输的主要通道,也是主要的累积部位.注:从本期开始,将连载"茶叶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技术"内容.表5茶树体内镉,砷元素含量分布情况mg/kg茶树器官吸收根主根茎老叶新梢群体种16.037~0.0920.138~0.Oo60.411±0.O900.086~0.0080.017~0.012 '群体种21.507~0.0380.261±00040.476~0.0260.244~0.0600.100~0.015 ;镉龙井434.330~1.0520.2O6±0.o050.428~0.0750.076~0.0390.032±0.021 碧云种6.1O9±o.2160.153~0.o020.413~0.o060.146~0.0100.056~0.014迎霜种1.530~0.1290.078~0.0340.384~0.1100.078~0.0390.036~0.017群体种14.567~0.1940.238±0.0480.459~0.0250.180~0.0790.035~0.018群体种20.545~0.0190_383±0.1830.361±0.115:0.055~0.0020.020±0.021 砷龙井432,056~0.8540.516~0.1670.606~01060.266~0.0970.074~0.049碧云种1,544±0.0190.240~0.o070.375~0.0100.067~0.0540.031±0.022迎霜种1.192~0.3650.463~0.2060.936~0.3010.266~0.0970.O48±0.029茶叶有效成分首次获美国FDA批准为处方药上市本刊讯尽管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证明茶叶中的茶多酚对人体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但美国的食品和药物管理署(FDA)一直没有批准茶多酚作为处方药物在市场销售,这种状况现已有改观.2006年10月31日,美国FDA批准了一种绿茶的提取物作为新的处方药,用于局部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生殖器疣和肛周疣.这种被称为Veregen(PolyphenonE)的新药是FDA根据1962年药品修正案条例首个批准上市的植物药(草本药).它是一种儿茶素和其他绿茶组分的混合物.这是美国近50年来首次批准中国原创复合成分的植物药(中草药)在美国上市.该研究在400名患有外生殖器和肛疣的成人中进行,患者所患疣数2~30个.每天使用药膏3次,直至所有疣被清除为止.在两组实验中,完全清除所需时间为16周和10周.该药由德国MedigeneAG公司生产.据估计,该药最高潜在销售额每年可达1亿美元.该药的批准上市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因为这是美国首个?19?批准的中国原创复合成分植物药(中草药)在美国的上市.国际舆论认为:"FDA批准这一新药上市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这是一次监管的突破",并称"这将开拓新的制药工业前景","一个新的药物行业在美国诞生了".据认为, "其成功的关键主要是选择了以外用药作为突破口进行注册","德国人走在世界前列".茶叶有效成分在美国首次被批准作为处方药在市场上市将为中药作为处方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可期望的前景.(陈宗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