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字词、文言文重点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现代文字词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现代文字词知识点整理【01邓稼先】⑴可歌可泣(qì);⑵鲜为人知(xiǎn);⑶元勋(xūn);⑷至死不懈(xiè);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cuì);⑹奠基(diàn);⑺当之无愧;⑻家喻户晓;⑼截然不同;⑽锋芒毕露(lù);⑾妇孺皆知(rú);⑿难堪;⒀选聘(pìn);⒁谣言;⒂热泪满眶;⒃马革裹尸;⒄平沙无垠(yín);⒅夐不见人(xiòng);⒆河水萦带(yíng);⒇黯兮惨悴(àn)(cuì);(21)风悲日曛(xūn);(22)凛若(lǐn);(23)兽铤亡群(tǐng);(24)昼夜;(25)稳健;(26)戈壁(gē);(27)峨峨昆仑;(28)燕然勒功(yān)(lè);(29)殷红(yān);【0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⑴诗作不兴(xìng);⑵典籍⑶地壳(qiào);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⑸锲而不舍(qiè);⑹炯炯目光(jiǒng);⑺望闻问切(qiè);⑻目不窥园(kuī);⑼兀兀穷年(wù);⑽沥尽心血;⑾无暇及此(xiá);⑿心不在焉;⒀秩序;⒁深宵;⒂伴侣;⒃小楷;⒄群蚁排衙(yá);⒅硕果(shuò);⒆卓越(zhuó);⒇校补(ji ào);(21)赫然(hè);(22)潜心贯注(qián);(23)心会神凝;(24)迥乎不同(ji ǒng);(25)一反既往;(26)独裁;(27)迭起(dié);(28)大无畏;(29)慷慨淋漓;(30)气冲斗牛(dǒu);(31)澎湃;(32)高标;【03回忆鲁迅先生】⑴咳嗽(ké sou);⑵调羹(tiáo gēng);⑶舀(yǎo);⑷绞肉机(jiǎo);⑸薪金(xīn);⑹瞿秋白(qú);⑺草率;⑻深恶痛绝(wù);⑼校样(jiào);⑽揩油(kāi);⑾细腻(nì);⑿悠然;⒀阖一阖(hé);⒁吩咐;⒂碟盘;⒃抹杀(mǒ);⒄捆扎(zā);⒅疙瘩(gēda);⒇不以为然;【05黄河颂】⑴冼星海(xiǎn);⑵气魄(pò);⑶巅(diān);⑷狂澜(lán);⑸浊流(zhu ó);⑹宛转;⑺九曲连环(qū);⑻劈(pī););⑽一泻万丈;⑾浩浩荡荡;⑿哺育(bǔ);⒀榜样;【06老山界】⑴惊惶(huáng);⑵攀谈;⑶苛捐杂税(kē);⑷篱笆(lí)(ba);⑸峭壁;⑹骨碌(gū)(lu);⑺酣然入梦(hān);⑻蜷(quán);⑼矗立(chù);⑽不可捉摸;⑾咀嚼(jǔ)(jué);⑿呜咽(yè);⒀督促;【07土地的誓言】⑴挚痛(zhì);⑵胸膛;⑶泛滥;⑷标直;⑸山涧;⑹高粱;⑺斑斓(lán);⑻谰语(lán);⑼怪诞(dàn);⑽缠绕(rào);⑾亘古(gèn);⑿默契(qì);⒀田垄(lǒng);⒁蚱蜢(zhà měng);⒂镐头(gǎo);⒃土壤;⒄碾(niǎn);⒅辘辘(lù);⒆丰饶;⒇污秽(huì);(21)耻辱;【09阿长与山海经】⑴憎恶(zēng);⑵切切察察;⑶絮说(xù);⑷搁(gē);⑸菩萨(pú sà);⑹惶急(huáng);⑺辟头(pī);⑻大抵(dǐ);⑼土匪;⑽掷(zhì);⑾辫子;⑿骇(hài);⒀胸脯(pú);⒁掳(lǔ);⒂灸(jiǔ);⒃疮疤(chuāng bā);⒄深不可测;⒅诘问(jié);⒆惧惮(dàn);⒇哀悼(dào);(21)茉莉;(22)莫名其妙;(23)竹竿;(24)搁;(25)咒骂;(26)书斋;(27)霹雳(pīlì);(28)震悚(s ǒng);(29)粗拙(zhuō);(30)脐;(31)执干戚而舞(qī);(31)刑天;(33)守寡;(34)孤孀(shuāng);【10老王】⑴蹬(dēng);⑵惶恐(huáng);⑶田螺(luó);⑷肿胀;⑸荒僻(pì);⑹塌败(tā);⑺载客(zài);⑻取缔(dì);⑼降格;⑽镶嵌;⑾门框(kuàng);⑿翳(yì);⒀骷髅(kūlóu);⒁绷;⒂捎;⒃攥(zuàn);⒄滞笨(zhì);⒅侮辱(wǔ);⒆愧怍(kuì zuò);【11台阶】⑴凹凼(āo dàng);⑵门槛(kǎn);⑶啃;⑷蹦;⑸唿嗒(hūdā);⑹自言自语;⑺言外之意;⑻低眉顺眼;⑼瓦罐;⑽微不足道;⑾揩(kāi);⑿烟瘾;⒀铜盏;⒁嘎嘎(gā);⒂筹划;⒃黏性(nián);⒄掺(chān);⒅胯骨(kuà);⒆尴尬(gān gà);⒇撬(qiào);(21)磕(kē);(22)醒悟;(23)晌午(shǎng);(24)大庭广众;(25)硌(gè);(26)烦躁;(27)若有所失;(28)模样(mú);(29)头颅;(30)庄稼茬(chá);【01邓稼先】⑴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字词、文言文重点知识梳理

精品文档. 第一单元鲜为人知()元勋() qīnɡ弹()至死不懈()彷徨()夐()chóu划()选pìn()鞠躬()尽cuì()殷红()弥高()锲而不舍()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漂白()抹杀()无xiá及此()群蚁排衙()潜心贯注()迭起()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咳嗽()调羹()姓瞿()岂止()深恶痛绝()揩桌子()疙瘩()上卿()涉猎()孰若()遂()邪()即更()tǐng()而走险深xiāo()():指每家每户都知道。
与“众所周知”区别开,不能理解为大家全都知道。
():指能认识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
不能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与“自知之明”区别开。
():形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与“气冲霄汉”区别开,不能用来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
():指很不一样。
不能用来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与“截然不同”区别开。
():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要与“不屑一顾”区别开,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一看,极端轻视。
1.杨振宁,家。
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
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奖。
2.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
他被誉为“”,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成名。
代表作有长诗《》,诗集《》《》《》等。
3.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牛车上》等4.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迁叟。
北宋家、家、家。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通史《》。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5.传记,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地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实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初一语文1-3单元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孙权劝学》知识梳理一、一词多义当:卿今当.涂掌事(动词,掌管)但当.涉猎(动词,应当)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一起构成动词,认为)见:见.往事耳(动词,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就:蒙乃始就.学(动词,从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动词,完成)二、古今异义1.蒙辞.以军中多务(古义:推托。
今义:告别;文辞;言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义:单独,孤单,孤独。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5.见往事...耳(古义:知晓。
今义:看到,看见)(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6.但.当涉猎..(古义:只,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古义:粗略地阅读。
今义:接触,涉及)7.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义:很;今义:指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8.蒙乃始就.学(古义:从事。
今义: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
)9.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等到。
今义:达到;连词,以及。
)10.即更.刮目相待(古义:另,另外。
今义:更加。
)三、通假字1.卿今当涂.掌事(“涂”同“途”,道路)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吗)四、特殊句式〖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是宾语前置,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五、成语积累吴下阿蒙:阿蒙,指吕蒙。
吴下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后泛指学识浅陋的人。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刮,擦拭。
六、名句默写1.孙权向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表现吕蒙才干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吕蒙表明自己今非昔比的句子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1-3单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一、单元字词汇总1.邓稼先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pìn:挑选聘用。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铤tǐng:疾走。
(铤而走险)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仰之弥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炯jiǒng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沥lì尽:滴完。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深宵xiāo独裁cái: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非常危险。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本文整理了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主要内容如下:一、文言虚实词1. 文言虚词:是文言中的一类虚词,常见的有「之、其、者、乎、耳、而、所、也、矣、尔」等。
2. 文言实词:是文言中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种实义词。
二、文言名词1. 土地财产:指土地、房屋等财产。
2. 营生:指谋生的职业和劳动。
3. 亲眷:指亲戚。
4. 德行:指人的品德、行为。
5. 瑕疵:指缺点、毛病。
6. 端庄:指仪态庄重、举止得体。
7. 衣食住行:指生活日常所需的衣服、食物、住所和出行。
8. 生活必需品:主要指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物品。
三、文言动词1. 谦虚:指自己不自夸,待人谦恭。
2. 慷慨:指大度慷慨,不吝啬。
3. 思忖:指认真思考、考虑。
4. 捧腹:指大笑。
5. 荡漾:指很美的景色,如湖泊、草原等在水下或风中的摇曳。
6. 策划:指制定计划、策略。
7. 敷衍:指马马虎虎地应付。
8. 走遍:指走完所有的地方。
9. 刻画:指形象地描绘事物。
10. 侵害:指侵犯、伤害。
四、文言形容词1. 神秘:指神奇、不可思议。
2. 惊奇:指大为惊讶。
3. 紧张:指精神上的紧张、拘束。
4. 温和:指性格平和、不强硬。
5. 热烈:指热情、热心、诚挚。
6. 严谨:指思维严密、不敢马虎。
7. 优美:指美好、悦目。
8. 勤劳:指勤奋劳动。
五、文言连词1. 而:连接的是并列成分,有转折关系。
2. 以:连接的是手段或方法与目的。
3. 及:连接的是并列成分,无转折关系。
4. 若:连接条件状语从句。
5. 虽:连接让步状语从句。
6. 因:连接原因状语从句。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可以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参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3单元知识清单

人教版七下1-3单元知识清单一、生字词(“四会”:会读(给加点字注音)会写会解释会应用)第一单元:16+17+17:1、元勋.;2、奠.基;3、选聘.;4、谣言;5、背诵;6、昼夜;7、昆仑;8、挚.友;9、可歌可泣.;10、鲜.为人知;11、至死不渝.;12、鞠.躬尽瘁.;13、当之无愧.;14、家喻户晓;15、锋芒毕露;16、妇孺.皆知1、梳头;2、抱歉;3、秩序;4、深宵.;5、伴侣;6、小楷;7、硕.果;8、卓越;9、迭.起;10、澎.;17、湃.;11、大无畏;12、锲.而不舍;13、目不窥.园;14、沥.尽心血;15、心不在焉.;16、慷慨淋漓....气冲斗牛..1、舀.;2、揩;3、碟;4、捆;5、咳嗽;6、调羹.;7、绞肉;8、薪金;9、校.对;10、草率;11、洗澡;12、悠然;13、吩咐;14、抹.杀;15、疙瘩;16、深恶.痛绝;17、不以为然第二单元:10+10+181、巅.;2、劈;3、气魄;4、狂澜.;5、浊流;6、宛转;7、屏障;8、哺.育;9、榜样;10、浩浩荡荡;5、呜咽.;6、督促;7、灌输;8、苛捐杂税;9、酣.然入梦;1、攀谈;2、峭壁;3、骨碌.;4、咀嚼..10、不可捉摸1、碾.;2、誓言;3、胸膛;4、嗥.鸣;5、山涧;6、高粱;7、斑斓;8、缠绕;9、亘.古;10、默契.;11、田垄.;12、埋葬;13、镐.头;14、土壤;15、禾稻;16、丰饶;17、污秽.;18、耻辱第三单元:19+13+151、搁.;2、掷.;3、脐.;4、憎恶.;5、菩萨;6、竹竿;7、烦琐;8、土匪;9、辫子;10、胸脯;11、疮.疤;12、诘.问;13、哀悼.;14、茉莉;15、书斋.;16、霹雳;17、震悚.;18、粗拙.;19、守寡;10、门框;11、1、蹬.;2、绷;3、捎;4、惶恐;5、肿胀;6、荒僻;7、取缔.;8、降格;9、镶嵌..滞.笨;12、侮辱;13、愧怍.1、啃;2、蹦;3、撬.;4、磕.;5、门槛.;6、厚道;7、槽糕;8、醒悟;9、晌.午;10、烦躁;11、头颅;12、自言自语;13、言外之意;14、微不足道;15、大庭广众二、文言文词语(会解释下列加点词)《孙权劝学》22个p22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及.鲁肃过.寻阳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木兰诗》25个p41、421、唯.闻女叹息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4、愿为市..鞍马 5、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7、朔.气传金柝 8、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9、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0、出郭.相扶将..11、著.我旧时裳 12、对镜帖.花黄 13、出门看火伴..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卖油翁》19个p691、陈康肃公善射..2、公亦以此自矜..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4、但.微颔.之5、但手熟尔..曰6、康肃忿然..敢轻.吾射7、尔安..8、以.我酌油知之.9、以.钱覆.其口10、徐.以杓酌.油沥之.11、康肃笑而遣之..三、单元语文阅读要点(理解,构成自己语文学习知识树)第一单元:1、抓住关键语句或段落(文章结构上具有重要作用、主旨句段、深刻含义句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鲜为人知()元勋()qīnɡ弹()至死不懈()彷徨()夐()chóu划()选pìn()鞠躬()尽cuì()殷红()弥高()锲而不舍()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漂白()抹杀()无xiá及此()群蚁排衙()潜心贯注()迭起()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咳嗽()调羹()姓瞿()岂止()深恶痛绝()揩桌子()疙瘩()上卿()涉猎()孰若()遂()邪()即更()tǐng()而走险深xiāo()
():指每家每户都知道。
与“众所周知”区别开,不能理解为大家全都知道。
():指能认识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
不能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与“自知之明”区别开。
():形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与“气冲霄汉”区别开,不能用来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
():指很不一样。
不能用来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与“截然不同”区别开。
():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要与“不屑一顾”区别开,不能理解为不
值得一看,极端轻视。
1.杨振宁,家。
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
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奖。
2.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
他被誉为“”,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成名。
代表作有长诗《》,诗集《》《》《》等。
3.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牛车上》等
4.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迁叟。
北宋家、家、家。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通史《》。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5.传记,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地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实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可细分为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等等
6.散文,一种体裁,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
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
散文的特点主要有:;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散文、散文、散文、散文等。
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例: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
古义:
治今义:及今义:。
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例:见往事耳。
古义:。
古义:。
博士今义:。
往事今义:。
(1)记忆型: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理解型:①《孙权劝学》中,表明吕蒙已经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的语句
是:,。
②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第二单元
pénɡ pài()狂lán()九曲连环()哺育()捂着()气氛()chà异()
踱来踱去()惩罚()钥匙()亘古()字tiè()qídǎo()
zhì痛()háo鸣()默qì()田垄()蚱蜢()镐头()
辘辘()污秽()唧唧()机杼()胡骑()可汗()鞍鞯
()pèi头()溅溅()燕山()啾啾()shuò气()金
tuò()斑lán()xuān()闹一xiè()万丈
():形形容江河水流迅速或文笔奔放、流畅。
不能用来形容其他事物。
():本指水势广阔浩大。
后来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
多用于形容众多事物或人群,
不能用来形容少许人或事物。
():指难辨兔兔的雄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不能用来形容事物的变化多端。
1.小说是以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和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是小说的三要素。
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国作家。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柏林之围》等。
3.“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主要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被后世称为“”。
它是继《》《楚辞》之后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其代表作品有《木兰诗》。
对镜帖(tiē)花黄(同“
”,粘贴)
例:双兔傍地走。
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
古义:
走今义:但今义:。
例:策勋十二转。
古义:。
转今义:。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翻译:。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翻译:
?
(1)记忆型:①,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②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
③,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歌《木兰诗》)
(2)理解型:①《木兰诗》中表现花木兰不慕荣华富贵,甘愿过普通生活的诗句是:,,。
②《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表现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第三单元
憎恶()tǎnɡ使()xù说()jié问()惧dàn()震sǒnɡ()粗拙()荒僻()取缔()攥()侮辱()愧zuò()伛()涎水()蹿上()ɡān ɡà()晌午()胯()黏性()自矜()忿然()惊hài()huánɡ()急
():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惊恐。
不能用来形容人憔悴。
():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也形容不易捉摸。
使用时应注意与“高深莫测”区别开。
“高深莫测”多用于形容学问或神情等,有时还还用于讽刺故弄玄虚者,含贬义;“深不可测”则比喻情况捉摸不透或道道理深奥难懂。
():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神情怅惘、心思不定之状。
注意与“怅然若失”区别开。
“怅然若失”是形容不如意、不痛快。
像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
():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不是指庭院很大,人很多。
注意与“众目睽睽”“光天化日”区别别开。
1《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
他曾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代表作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等
2.《老王》一文的作者是作家、文学学翻译家。
文章赞扬了像老王那样不被人重视、生活艰难的人的善良与真诚,呼吁人们关怀不幸者。
3.《卖油翁》一文的作者是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之一。
这篇文章通过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4、“唐宋八大家”分别是、、、、
、、、。
1.但手熟尔(ěr)(同“”,)
2.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同“”,)
例:尔安敢轻吾射!尔(古义:今义:)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翻译: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