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下册《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 (2)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_《军民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军民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军民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舞剧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感受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丰富音乐审美体验,加强文化理解,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力和表现力。

2、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剧情,并通过学生对歌曲的欣赏与交流、学唱、创造表现等活动,提高对音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3、欣赏舞剧《红色娘子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同时能够感受舞剧作品的渲染作用,领略在芭蕾舞台上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

二、教材分析:《军民团结一家亲》是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舞剧之魂中的一节歌唱课。

该歌曲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的歌曲。

歌曲运用了黎族民歌《五指山歌》的音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歌曲为一段体,四个乐句,节奏平稳,旋律优美。

第一乐句使用了黎族民歌《五指山歌》的音调,从2音开始先下行后上扬,表现了万泉河水清又清的明朗情绪。

第二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旋律委婉柔和。

第三乐句转为以6为主音,色彩的变化使人感到更加明亮。

第四乐句一改前面三个乐句的平稳节奏,加上附点音符的运用突出了音乐的力度,表现了“军民团结打敌人”的决心。

在舞剧中,歌曲开始是齐唱,两遍之后转调,并由齐唱改为合唱,把情绪推向高潮,使音乐的气氛更加明朗,歌颂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重点:解决歌唱中的前倚音、重音,用亲切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难点:感受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

四、教具使用:多媒体、钢琴五、教学过程:(一)、听出鱼水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聆听器乐曲《军民团结一家亲》问题:聆听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并思考请同学们听一听播放歌曲中歌唱了什么内容?生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景音乐播放歌曲,创设自然的音乐情景,让学生带着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进入音乐课堂)(二)、讲出鱼水情1、通过文字了解剧情和词曲作者。

(故事发生在1930年,在海南岛的椰林寨有一个地主叫南霸天,在他的家里有个苦命的Y鬟叫琼花,琼花由于不堪忍受地主的残酷欺压在一个夜晚冒死逃出地主的庄园,在逃跑的途中她被红色娘子军的党代表洪常青所救,洪常青指引她参加了红色娘子军,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在红色娘子军这个革命的大家庭里,琼花很快地成长为一名勇敢的红军战士,她作战勇敢,顽强,爱憎分明,活捉了南霸天,解放了椰林寨的穷苦百姓。

最新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教案 2《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02

最新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教案 2《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02

谢谢观赏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

《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教学内容: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教学目标:1、用热爱解放军得情感演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感受这首歌曲与海南黎族民歌得关系。

2、了解我国文化艺术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再次感受舞剧题材得特点及音乐在舞剧中得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视频《军民团结一家亲》提问:画面中表现得是我国哪个时期得历史?你是怎样看出来得?2、介绍舞剧《红色娘子军》。

(播放视频)3、感受歌曲《红色娘子军连连歌》、《军民团结一家亲》不同得音乐情绪。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舞剧《红色娘子军》得两个片段,请你们欣赏时注意区别一下这两个片段得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音乐得情绪有什么不同?(播放两段视频)二、新授《军民团结一家亲》师:这两个片段都是《红色娘子军》中脍炙人口得选曲,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得第二首《军民团结一家亲》。

1、出示歌片播放音乐师:让我们一起来听范唱,边听边想这首歌表达得主题是什么?(播放音乐)生:歌曲表达了军爱民来,民爱军,军民情深。

师:《军民团结一家亲》是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斗笠舞》得配乐,通过老百姓编斗笠送给红军战士得情景,表现人民热爱子弟兵得情感。

2、学唱歌曲:1)、听音乐熟悉曲调2)、随音乐轻声哼唱:找一找歌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倚音、八度大跳、重音记号)3)、学生视唱歌曲。

4)、歌曲处理:师:我们在5 2 1 处为什么要加重音记号?要特别强调。

生:要表现出打敌人得决心。

5)、视唱曲谱3、对比、比较《五指山歌》与《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何相似之处?师:学完歌曲之后,我们再来听一首黎族民歌《五指山歌》,听一听它得旋律和《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什么相似之处?生:旋律接近。

师:《军民团结一家亲》就是取材于这首民歌,许多优秀得音乐都是从民间音乐中吸取素材得。

上节课我们欣赏得《花香鼓舞》有《茉莉花》得音调。

这说明我们许多地方得民歌就是我们音乐文化得宝典。

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军民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军民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知识点梳理
1.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旋律和节奏分析:通过音乐软件展示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旋律和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
2.歌曲《我的祖国》的和声分析:通过音乐软件展示和声的构成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和声特点。
3.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展示一些关于军民团结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军民团结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3.请简述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答案: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反映了我国军民团结、共同奋斗的历史。歌曲中融入了军民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强意志。
4.请分析歌曲《我的祖国》的演唱技巧。
答案:歌曲《我的祖国》的演唱技巧包括声音的稳定、音色的饱满以及情感的投入。在演唱过程中,要注重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通过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投入,将歌曲的内涵和情感传达给听众。
音乐表现方面,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演唱和演奏,表达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展现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文化理解方面,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了解我国军民团结、共同奋斗的历史和现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旋律和节奏分析:通过音乐软件展示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旋律和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

九年级下册音乐 第二单元 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

九年级下册音乐 第二单元 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

《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舞剧、舞剧音乐及其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体验芭蕾舞基础手位。

②能用适当的演唱形式、准确的演唱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视听结合的音乐教学中,学唱歌曲、认识歌曲,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感受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通过学唱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内涵,并能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第二乐段的旋律演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柯尔文手势练唱①单音练习 1 2 3 5 6 (巩固音准)②音的组合练习(学唱歌曲前两乐句)2 1 23 5 .|. 2 1 2 5 |1 323 1 5.| 5 3 2 1 2 |设计意图:通过柯耳文手势快速学唱歌曲前两乐句,以减少后面的学习任务。

二、学唱歌曲,掌握歌曲音乐表现力(一)初听歌曲,找出刚才唱过的旋律并模唱设计意图:找出熟悉旋律模唱,巩固学习引出课题。

(二)教师范唱,歌曲讲述的故事设计意图:简单了解歌曲,便于学唱(三)学唱第一乐段①跟音乐轻声哼唱②跟琴轻声填词唱(找难点并突破,纠错)③跟琴放声填词唱④分析该乐段⑤随音乐完整演唱乐段旋律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学唱,易于掌握(四)学唱歌曲第二乐段①聆听乐段旋律,体验旋律变化②跟音乐学唱第二乐段(找出不同和相同的乐句)③跟琴学唱第二乐段前两句旋律④随琴填词唱第二乐段旋律(难点处理)⑤齐唱第二乐段设计意图:对比第一乐段易于掌握乐段旋律和情绪变化,更好的把握地表现乐段。

(五)用不同演唱形式完整演唱歌曲(师唱第二旋律声部)设计意图:简单体验二声部合唱,为下节二声部合唱做准备。

三、拓展延伸(一)播放视频《红色娘子军》选段《斗笠舞》引出舞剧、舞剧音乐及其在舞剧中的作用设计意图:简单了解舞剧及舞剧音乐,引出单元主题舞剧之魂——音乐。

(二)体验芭蕾舞基础手位设计意图:感受体验芭蕾舞的神韵。

☆军民团结一家亲-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军民团结一家亲-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军民团结一家亲 -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案,主要围绕主题“军民团结一家亲”展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军民团结的意义和作用,深入了解军人和平时代的重要性,并学习到与军人有关的歌曲和音乐作品。

二、教学目标1.了解军民团结意义与作用。

2.了解军人和平时期的重要性。

3.能够听辨与军人相关的歌曲和音乐作品。

4.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集体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课前导入】军民团结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了解军民团结的意义与作用。

例如:为什么要强调军民团结?如何理解军民团结?军民团结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1】歌曲欣赏与分析:《军中绿花》通过听取《军中绿花》这首歌曲,了解军人和平时期的工作和生活。

具体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以及配合场景词汇等加深理解。

【知识点2】音乐作品学习:《士兵突击》通过音乐作品《士兵突击》的学习,了解军事行动的严密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并结合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分析其表现形式及情感表达。

【课后小结】课程思考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

例如:在军民团结中,我们作为普通民众应该怎样做?我们对军人应该怎样尊重和崇拜?四、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法】本节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

【听音乐与识谱】本节课程通过歌曲欣赏和音乐作品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本节课程补充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后作业1.完成听力题目的回答。

2.学习歌曲《军中绿花》并进行分析。

3.学习音乐作品《士兵突击》并进行分析。

4.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思考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六、教学指导与建议本节课程主要围绕主题“军民团结一家亲”展开,让学生了解并参与到这个主题中来。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集体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要重点突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音版初中音乐 ☆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 ☆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运用节奏律动、合唱卡农以及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2、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来演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3、培养学生热爱解放军热爱党的情感,通过本课了解芭蕾舞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音乐的欣赏鉴赏能力、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实践与创新,体验与感受上还表现在不好意思参与的心理特点,本课通过节奏律动、体态律动、以及合唱卡农的形式,让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3重点难点重点:学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难点:通过节奏律动,分声部卡农以及体态律动综合表现歌曲,感受音乐。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师生问好,欢迎同学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下面一起来做个有趣的的节奏练习,老师想测试下同学们和老师的默契程度。

1、师示范:手手肩肩吼哈2、生模仿练习3、熟练后分两组卡农。

活动2【讲授】教师范唱,介绍歌曲刚才同学们的节奏卡农表现的这么好,我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在聆听的同时请同学们加入我们刚才学的节奏。

一首《军民团结一家亲》让我们重温了军民间的鱼水情深。

同学们在聆听的时候脑海里都出现了那些画面。

(抗洪、救灾、保卫国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能找到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事迹。

汶川大地震,他们在余震中徒手刨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7.5事件,我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吧活动3【活动】2.师:自弹自唱3、学生用LU和LA跟钢琴哼唱歌曲旋律。

(强调轻声唱,音准)4、歌词演唱,学生随琴轻声演唱歌词。

5、熟练演唱歌曲.重点:附点节奏\重音记号\装饰音\延长音\结束句的减弱处理.引导学生在歌曲第一段齐唱,歌曲第二段运用卡农的形式分声部演唱。

活动4【活动】引入舞剧师:海南有一支由妇女组成的革命队伍——红色娘子军,她们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他们是海南人民的光荣。

《红色娘子军》这部舞剧诞生于1964年,它成功地运用芭蕾这一西方艺术形式演绎了中国的红色经典,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人音版音乐九下2《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02

人音版音乐九下2《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02

《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教学内容: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教学目标:1、用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演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感受这首歌曲与海南黎族民歌的关系。

2、了解我国文化艺术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再次感受舞剧题材的特点及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视频《军民团结一家亲》提问:画面中表现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介绍舞剧《红色娘子军》。

(播放视频)3、感受歌曲《红色娘子军连连歌》、《军民团结一家亲》不同的音乐情绪。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两个片段,请你们欣赏时注意区别一下这两个片段的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音乐的情绪有什么不同?(播放两段视频)二、新授《军民团结一家亲》师:这两个片段都是《红色娘子军》中脍炙人口的选曲,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二首《军民团结一家亲》。

1、出示歌片播放音乐师:让我们一起来听范唱,边听边想这首歌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播放音乐)生:歌曲表达了军爱民来,民爱军,军民情深。

师:《军民团结一家亲》是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斗笠舞》的配乐,通过老百姓编斗笠送给红军战士的情景,表现人民热爱子弟兵的情感。

2、学唱歌曲:1)、听音乐熟悉曲调2)、随音乐轻声哼唱:找一找歌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倚音、八度大跳、重音记号)3)、学生视唱歌曲。

4)、歌曲处理:师:我们在5 2 1 处为什么要加重音记号?要特别强调。

生:要表现出打敌人的决心。

5)、视唱曲谱3、对比、比较《五指山歌》与《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何相似之处?师:学完歌曲之后,我们再来听一首黎族民歌《五指山歌》,听一听它的旋律和《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什么相似之处?生:旋律接近。

师:《军民团结一家亲》就是取材于这首民歌,许多优秀的音乐都是从民间音乐中吸取素材的。

上节课我们欣赏的《花香鼓舞》有《茉莉花》的音调。

这说明我们许多地方的民歌就是我们音乐文化的宝典。

现在让我们完整地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初中音乐人音九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舞剧之魂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 文档

初中音乐人音九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舞剧之魂军民团结一家亲教案 文档

军民团结•家亲教案大竹县安吉乡中心小学李亚玲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芭蕾舞剧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感受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

丰富音乐审美体验,加强文化理解,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力和表演力。

2、了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剧情以及产生过程。

3、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选段,让学生领略在芭蕾舞台上塑造的英姿飒爽的“中国娘子军”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欣赏学唱舞剧音乐《军民团结・家亲》。

三、教学难点1、倚音及附点音符时值的掌握。

2、音乐的情绪把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一边唱歌一边走进教室2、师生互相问好3、师生对话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刚才唱的歌曲片段出自哪•首歌曲吗?引导学生说出《军民团结一家亲》。

(-)作品简介1、《军民团结一家亲》也叫《万泉河水清又清》,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的选曲。

2、简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1)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产生“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是1931年5月1 口在海南省琼崖市成立的。

里面所有的成员是当时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村妇女,所以人们称他们为“红色娘子军”,他们的英雄事迹被拍成电影,家喻户晓,后来1964年改编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2)剧情介绍海南恶霸地主南霸天家的女奴琼花,后改名吴清华,因不堪压迫逃出南家,经红军干部洪常青的指引加入红色娘子军,后在革命队伍中成长为优秀指挥员。

经过艰苦的斗争,红军解放了吴清华的家,建立了海南革命根据地。

(三)欣赏音乐《军民团结一家亲》1、边听边思考:歌曲表现得是什么情景?旋律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播放视频)明确:(1)、通过老百姓编斗笠送给红军战士的情景,表现人民热爱子弟兵的情感,也表现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2)、热情优美婉转抒情亲切2、再次聆听音乐,请思考(播放音乐,并出示乐谱)歌曲的速度如何?有几种演唱形式?情绪和力度有怎样的变化?明确:中速三种3、分段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1、在视听结合的音乐教学中,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

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感受音乐。

2、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来演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3、培养学生热爱解放军热爱党的情感,通过了解革命历史从而更加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2、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舞剧中音乐的作用。

3、通过欣赏音乐和画面,感受歌曲情感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看过很多很多关于战争的影片,大家能说出几个吗?(……)这些电影有一个共同点,大家发现没,与敌人搏杀的革命战士从性别上看,都是(男的)。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一支红军队伍,她们都是由年轻的女子组成的,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支队伍。

(观看视频片段《红色娘子军连连歌》)
这是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一个片段,视频中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这段旋律烘托出人物怎样的性格?(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打碎贴锁链,翻身闹革命!我们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谁给大家介绍一下红色娘子军的剧情?
故事发生在1930年,在海南岛的椰林寨有个地主叫南霸天,在他的家里有个苦命的丫鬟叫琼花,琼花由于不堪忍受地主的残酷欺压在一个夜晚冒死逃出地主的庄园,在逃跑的途中她被红色娘子军的党代表洪常青所救,洪常青指引她参加了红色娘子军,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在红色娘子军这个革命的大家庭里,琼花很快地成长为一名勇敢的红军战士,她作战勇敢,顽强,爱憎分明。

在洪常青牺牲后,琼花担任了党代表,带领红色娘子军打进椰林寨,活捉了南霸天,解放了椰林寨的穷苦百姓。

师: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正是表现了这段历史。

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芭蕾舞剧第四场中的《斗笠舞》的配乐,通过老百姓编斗笠送给红军战士的情景,表现人民热爱子弟兵的情感。

二、学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1、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个舞剧片段(播放《军民团结一家亲》斗笠舞视频)。

师:由于海南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姑娘们亲手编斗笠送给红军,为的是让他们遮阳避雨,那么通过观看片段,大家还了解到那些剧情?
生1:送水果。

生2:军民关系非常融洽。

生3:从服装可以看出当时的生活很艰苦,但人们的革命热情很高。

师:老师再播放一遍,这次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都有那些特点?
生:这首歌曲旋律很优美、抒情、舒展。

师:点题:这首歌曲的名字叫
(板书):《军民团结一家亲》。

2、视唱曲谱
师: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曲谱,老师弹琴,你们在心里默唱曲谱。

(学生熟悉曲谱,默唱曲谱)
师:现在我们轻声随琴演唱曲谱,注意曲谱中的前倚音、附点音符和重音的演唱。

(教师指导纠正)
3、歌词演唱
师:学生随琴轻声演唱歌词一遍
师:姑娘们亲手编斗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表达了姑娘们对解放军的热爱之情。

4、生生合作,个别学生演唱。

5、讨论:师:同学们认真看看歌谱,结合谱子上面的音乐标记,讨论一下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

(学生讨论)
生:我觉得整首歌曲应该用中速来演唱,力度不要太强
生:我觉得前半部分力度轻一点,最后的“打敌人”处有重音记号,要唱的重一些。

师:那你觉得为什么要在这里加上力度记号呢?
生:因为敌人太可恨了,打敌人要狠狠的打,所以加上重音记号,唱的要有力量,要坚定一些。

师:你说的太好了,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同学们对歌曲的处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全体跟琴有感情的齐唱。

(左右两部分学生分唱、合唱)
7、师生合作跟伴奏演唱
三、了解舞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