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以下是 8 条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1.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睡眠就像给身体充电!要是晚上不好好睡觉,那第二天不就像没电的手机一样,干啥都没劲儿啊!就像小明,有一次晚上熬夜玩游戏,第二天上课直犯困,这能学好知识吗?所以啊,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哟,这样才能活力满满!2. 嘿,健康饮食也超级重要呀!食物就是我们身体的燃料,可不能乱加!像那些垃圾食品,吃多了不就像给身体加了劣质汽油一样吗?看看隔壁班的小红,总爱吃薯片啥的,结果老生病。

我们要多吃蔬菜水果,那才是身体喜欢的好“燃料”呢,对不对?3. 运动啊,简直就是开启健康的钥匙!不运动的话,身体就像生了锈的机器。

你们想想,要是你天天坐着不动,那不就跟个雕塑似的啦?就像小刚,以前不爱运动,后来开始跑步,身体越来越好,学习也更有精神了!大家也赶紧动起来吧。

4. 同学们,心理卫生可不能忽视呀!我们的心情就像天气,有时候阳光明媚,有时候也会乌云密布。

要是心情不好,就像心里下起了雨,多难受啊!那我们就得学会调整,和朋友聊聊天,听听音乐,把心里的乌云赶跑。

难道你们不想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吗?5. 注意个人卫生,这可是最基本的呢!不洗手就吃东西,那不就等于把细菌往嘴里送吗?就像小李,有次不洗手就吃苹果,结果肚子疼了。

所以呀,一定要勤洗手,勤洗澡,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多好呀!6. 爱护眼睛多重要呀,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要是不好好保护,那窗户不就模糊啦?好像小张,天天躺着看书,现在都近视了。

我们可不能学他呀,看书要保持距离,还要经常让眼睛休息呢,不然以后怎么看清这美丽的世界呀?7. 喝水也有大学问呢!水就像身体的润滑油,不及时补充怎么行?你们看那些不爱喝水的人,嘴唇干干的,多难看呀!咱们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让身体的各个零件都能顺畅运转,好不好呀?8. 大家一定要牢记呀,健康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健康,啥都干不了,就像房子没有了地基一样。

所以,一定要把这些健康知识放在心上,好好照顾自己。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旨在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知和理解,以促进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是一种常见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听众传授有关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中,通常会涉及以下内容:1. 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讲解健康的概念,强调健康对个人幸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介绍健康的多维度,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等方面。

2. 常见疾病和预防:介绍一些常见的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并讲解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和措施。

提醒听众定期进行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3. 营养和饮食:讲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介绍各类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提醒听众避免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物。

4. 锻炼和运动:强调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介绍不同类型的运动和适宜的锻炼时间。

鼓励听众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预防慢性病。

5. 心理健康: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解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提供一些缓解压力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如学习放松技巧、寻求社交支持等。

6. 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应对:教育听众如何早期发现疾病的征兆和症状,以及如何应对和寻求医疗帮助。

提醒听众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不要滥用药物。

7. 健康生活方式:介绍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等。

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个人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实用技巧。

8. 健康资源和服务:向听众介绍一些健康资源和服务,如社区健康中心、热线电话等,以便他们获取健康信息和咨询。

提醒听众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中,讲座者应该具备专业的健康知识和良好的演讲技巧,以便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并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讲座应该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复杂的统计数据。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一、引言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和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形式。

本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旨在向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健康知识,匡助大家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二、主题一:饮食健康1. 饮食均衡:合理搭配五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适量的膳食纤维,避免偏食和暴饮暴食。

2. 减少盐摄入:过量的盐分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建议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

3. 多吃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慢性病,建议每天摄入五份。

4. 饮食清淡:减少油腻、糖分和加工食品的摄入,选择清淡、健康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三、主题二:心理健康1. 压力管理:学会正确应对压力,如通过运动、音乐、读书等方式放松自己,避免长期紧张和焦虑。

2. 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足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 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通过交流和表达情感来缓解负面情绪。

4. 社交活动:积极参预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增加社交支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主题三:运动健康1.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和预防慢性病。

2. 动态和静态运动结合: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既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又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骨密度。

3. 避免长期久坐:长期久坐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建议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4. 个人体质和兴趣匹配:根据个人体质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保持长期坚持。

五、主题四:疾病预防1.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疾病。

2. 预防传染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接种疫苗等,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健康教育是一种宣传和教育手段,旨在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是一种常见的健康教育形式,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和交流,向听众传授有关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一、讲座主题:健康饮食与营养健康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次讲座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1. 膳食平衡:讲解合理的膳食结构,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比例,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2. 健康食材选择:介绍优质食材的选择方法,包括有机食品、新鲜蔬菜水果、低盐低糖食品等,以及如何避免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污染物。

3. 饮食习惯养成:探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包括规律进餐、少食多餐、咀嚼慢、不暴饮暴食等,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饮食错误。

4. 营养需求与补充:介绍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包括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补充营养。

二、讲座形式和时间安排本次讲座将采用讲解和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为听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时间安排如下:1. 开场介绍:5分钟,介绍讲座主题和讲者背景。

2. 主题讲解:40分钟,由专业人士对健康饮食与营养进行详细讲解,包括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3. 互动环节:30分钟,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分享实用的健康饮食建议。

4. 总结和结束:5分钟,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目供听众深入学习。

三、讲座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本次讲座的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1. 反馈调查:发放问卷,收集听众对讲座内容、讲者表达和互动环节的评价和建议,以及他们在讲座后是否有意识地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

2. 后续跟踪: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部分听众保持联系,了解他们在讲座后的实际行动和效果,以及是否有进一步的需求和问题。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本次讲座的整体效果和影响。

健康教育知识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大全

健康教育知识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大全

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大全标题: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大全引言概述: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公众传授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目的。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是传达健康知识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大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健康知识。

一、健康饮食1.1 膳食均衡:健康饮食要求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蛋奶、豆类坚果等多种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

1.2 饮食禁忌: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减少烟酒摄入,远离油炸食品等不健康食物。

1.3 饮食习惯:培养规律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健康饮食习惯。

二、运动健身2.1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保持身体柔韧性。

2.2 运动禁忌:避免长时间久坐、剧烈运动、不合理的运动姿势等,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2.3 运动习惯:培养坚持运动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时间,保持运动的持续性和规律性。

三、心理健康3.1 情绪管理:学会正确处理各种情绪,避免压力过大导致情绪失控,保持心态平和、积极乐观。

3.2 心理疏导: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倾诉内心的困扰和压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3.3 心理调适:通过放松训练、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调整心理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四、良好卫生习惯4.1 洗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前、厕所后、接触污染物后等时刻,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4.2 环境清洁: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整洁,定期清洁卫生间、厨房、床上用品等,预防细菌病毒传播。

4.3 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换洗衣物、修剪指甲、清洁牙齿等,预防皮肤病、口腔疾病等。

五、疾病预防5.1 接种疫苗:及时接种各类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5.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有哪些题目和内容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有哪些题目和内容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有哪些题目和内容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教育和宣传,使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们了解并提高健康水平,增强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是传递健康知识和培养良好健康习惯的重要途径。

那么,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中,通常会包含哪些题目和内容呢?1. 饮食与营养在饮食与营养方面,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会涉及以下内容:•合理膳食搭配:讲解各类营养素的作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以及如何科学搭配饮食,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饮食习惯:介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多吃蔬菜水果、控制油盐糖摄入、戒烟限酒等,引导大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预防营养不良:指导人们如何预防营养不良,了解各类营养缺乏症状,如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等,并提供解决方案。

2. 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通常包含以下内容:•锻炼和运动:介绍适宜的锻炼和运动方式,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让人们了解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睡眠:讲解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放松等,引导人们掌握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技巧。

•压力管理:教导人们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如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和调节情绪。

3. 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还会包含以下关于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的内容:•常见疾病防治: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如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提供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慢性病管理:引导人们合理管理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宣传节制饮食、规律服药等方法,帮助慢性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体检:传达体检的重要性,讲解常规体检项目和相关指标的意义,引导人们重视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预防疾病。

4.健康心理与心理疏导健康心理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中,会包含以下内容:•心理健康: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介绍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如正向思维、积极心态培养等。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引言概述: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旨在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和维持。

为了更好地普及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成为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的内容,包括饮食与营养、心理健康、运动与健身以及疾病预防。

一、饮食与营养1.1 饮食均衡:讲解饮食均衡的重要性,介绍不同食物类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1.2 膳食指南:详细介绍膳食指南的内容,包括每个食物类别的推荐摄入量,以及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和饮品。

1.3 饮食相关疾病:讲解饮食与常见疾病的关系,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等,提供预防和控制的建议。

二、心理健康2.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介绍心理健康对人体整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和原因。

2.2 压力管理:提供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如放松技巧、心理疏导和积极应对策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2.3 心理疾病预防:介绍常见的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以及预防心理疾病的措施,如寻求帮助和建立良好的社交支持系统。

三、运动与健身3.1 运动的好处:详细介绍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包括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率和增强免疫力等。

3.2 健身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健身活动,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以及如何制定适合个人情况的健身计划。

3.3 预防运动损伤:提供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如正确的热身和拉伸、适量的运动强度和合理的休息。

四、疾病预防4.1 常见传染病预防:介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如洗手、打疫苗和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4.2 慢性病预防:讲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以及预防慢性病的措施。

4.3 健康体检:强调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和机构。

结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是普及健康知识和促进健康行为的重要途径。

通过讲解饮食与营养、心理健康、运动与健身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从而改善生活方式,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老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精选全文完整版

老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老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健康生活方式是当代人主要生活方式,什么叫健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老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精选6篇),欢迎阅读。

老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篇1如何看待自己健康的问题?当代人的健康生活方式。

疾病的预防很重要,我想说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进步的社会里,在这样一个科技昌明的时代,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健康的问题?如何才能健康众说不一人的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才能健康呢?这个大家就未必能说完全了。

有人说一定要增加营养。

在20年前可能要这样,但现在营养的问题不再是增加的问题,而是一个控制的问题,更应该讨论的是营养如何均衡。

现在很流行进补。

现在是商业社会,广告上做了很多各种各样保健品的宣传,但中医说虚则补之,所以并不是人人都需要补的。

大家可以学习健康生活+、-、×、÷理念:“-”一分浪费、“+”一分绿色、“÷”一分污染、“×”就健康。

提倡新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推崇绿色住房、绿色出行、绿色生活。

人的健康不一定是简单的进补和运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有一个基本的估算,指出:健康有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

健康长寿取决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们需要对健康下一个定义,现在有三种疾病威胁我们的生命,占死亡原因的72%。

第一是心脑血管病。

第二是恶性肿瘤,第三是呼吸道疾病,除此之外还有肥胖症、骨质疏松症、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肝硬化、抑郁症、慢性传染性疾病等,而这些疾病是40岁以上人的常见病,这些病面广量大,是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我们现在的疾病谱与发达国家差不多,但我们的经济水准与发达国家比还差很多,说明这些疾病不是由于经济的原因产生的,我们经济再发展,也不解决疾病的问题。

这些病怎么预防?说到预防,就要讲到传染病上去了。

诸位都知道现在不用给小孩种牛痘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健康教育知识讲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五期
2014年05月
通知
郑集乡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4年5月6日8:30-10:30
地点:郑集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室
讲座内容:树立健康的理念
授课人:王丙军
参加人员:公共卫生科人员及全体乡医
郑集乡卫生院
2014年5月4日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主讲人:王丙军
1.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克~400克的谷类食物。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克~500克,水果200克~400克。

食物可以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大豆、其他干豆类、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2.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食品营养成分齐全,营养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

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从而推迟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中老年人饮奶可以减少其骨质丢失,有利于骨健康。

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对于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人体需要的植物化学物质。

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可防止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

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克~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3.膳食要清淡少盐。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膳食问题。

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脂肪摄入过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

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

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

4.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

成人的正常体重是指体质指数在18.5 kg/m2~23.9 kg/m2之间。

计算公式为: 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2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

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

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

所以,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

5.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生病后要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既可以减少疾病危害,还可以节约看病的花费。

在疾病治疗、康复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要遵从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按照医生的要求调配饮食、确定活动量、改善自己的行为。

不要乱求医使用几个方案同时治疗,更不能凭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治疗。

6.不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指不规范地使用、不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超时超量使用或用量不足或疗程不足等。

滥用抗生素容易引发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导致抗生素逐渐失去原有的功效,起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滥用某些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耳聋(特别是儿童)和人体内菌群失调等,严重时还可能威胁生命。

抗生素是处方药,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42.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饭菜要烧熟煮透再吃。

吃冰箱里的剩饭菜,应重新彻底加热再吃。

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毒。

生的蔬菜、水果可能沾染致病菌、寄生虫卵、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生吃前,应浸泡10分钟,再用干净的水彻底洗净。

7.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把生、熟食品分开,例如用切过生食品的刀再切熟食品,用盛过生食品的容器再盛放熟食品,熟食品就可能被生食品上的细菌、寄生虫卵等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生熟食品要分开放置和加工,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

8.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保质期,指在食品标签上标注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食品质量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的规定。

任何食品都有储藏期限。

储存时间过长或者储存不当就会受污染或者变质。

受污染或者变质的食品不能食用。

食物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变质;用冰箱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熟食品要加盖储存。

不要吃过期食物。

不要吃标识上没有确切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

记录人:朱明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