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氨纶弹力织物染整工艺综述
棉弹力织物染整工艺探讨

棉弹力织物染整工艺探讨倪明新(杭州美高华颐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231)0 前言棉弹力织物服饰既具有全棉织物服装的吸湿透气、亲肤性好、穿着舒适、色泽柔和、纹路清晰、布面光洁的特点,同时又兼有弹力织物的特性,能充分展现女性人体曲线而无拘紧感,深受消费者亲睐。
棉氨纶包芯纱弹力织物由于氨纶纤维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给印染加工带来一定难度,工艺流程长、加工过程极易产生折皱、卷边、门幅不稳定、弹性损失等诸多弊病,导致生产企业成本上升、产品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的简称,氨纶是由脲基结构的“硬链段”通过氨基甲酸酯基(—NHCOO —)与“软链段”交替相接的大分子。
根据分子链段结构聚氨酯纤维分为聚酯型聚氨酯纤维和聚醚型聚氨酯纤维,氨纶纤维的独特结构赋予氨纶纤维很高的弹性和弹性回复性、耐疲劳性、耐磨性等优异性能。
聚酯型氨纶在150℃以上热塑性显著增加,弹性减小,当温度超过190~195℃纤维弹力会明显下降、弹力损失最终断裂,聚醚型氨纶150℃以上会泛黄,175℃以上会发黏。
氨纶的化学稳定性较好,耐酸性能好,对氧化剂、还原剂较稳定,但不耐含氯氧化剂,不耐强碱,在热碱溶液中迅速水解。
所以在印染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强碱、高温、氯漂工艺。
1 工艺流程的优化织物规格:弹力直贡18.2texX(18.2tex+40D)512根/10cmx315根/10cm 170cm1. 1 直贡类原工艺流程:翻布→缝头→缩幅→烧毛(轧酶堆置)→(水洗)→煮练→氧漂→定型→丝光→定型→染色(印花)→后定型→预缩→成品。
1. 2府绸类原工艺流程:翻布→缝头→烧毛→轧酶堆置→水洗→煮练→氧漂→定型→丝光→定型→染色(印花)→后定型→预缩→成品1. 3改进后工艺流程:翻布→(缩幅)→烧毛→冷轧堆→碱洗(氧漂)→丝光→定型→染色(印花)→后定型→预缩→成品2 前处理工艺2.1烧毛工艺直贡、斜纹织物车速:90~100m/min 、火口温度:800~900℃、三正一反、烧毛级数3~4级、冷却辊温度50℃以、蒸汽灭火。
氨纶弹性织物染整工艺探讨【范本模板】

氨纶弹性织物染整工艺探讨自1959年美国杜邦公司首次实现了聚氨酯溶液干法纺丝的工业化生产以来﹐氨纶在纺织纤维领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来氨纶弹力织物风靡世界.氨纶弹力针织内衣﹑泳装﹑运动服是服装领域中的走俏产品.氨纶是我国的商品名﹐其学名为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国际化纤商品系统中﹐凡至少含有85%的聚氨酸链段的弹性纤维称为“Spandex”(斯潘德克斯)。
目前全世界有18个国家生产氨纶。
如果以生产企业划分则美国杜邦集团商品名“Lycra"(莱卡)的生产规模占全世界市场的50%﹔其次是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Dolarstan”占世界市场的23%﹔第三是日本东丽杜邦公司生产的“Opelon”。
目前我国氨纶年产量约为5000吨﹐预计到2000年可达到8000吨~10000吨。
氨纶的特殊大分子结构﹐决定其具有优异的弹性﹐与其它纤维混合制成的弹力针织物既具有一般纤维优良的性能(如棉纤维的吸湿性)﹐又具有优异的弹性。
用其制成的服装﹑袜子等穿着舒适(有弹性﹐无压迫感)﹐活动自如﹐又能显示形体美﹐是妇女首选的紧身服装.随着体育运动的日益发展﹐对各种紧身运动服﹐休闲服需求量也极大﹐在外衣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氨纶弹力针织物一般是棉﹑毛﹐弹力锦纶等为地组织﹐氨纶丝为衬纬﹑衬垫﹑添纱等方式进行交织的。
近年来随外着服装的内衣化﹐运动装的流行﹐细支高弹纱交织针织经编或纬编织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含高弹丝的纱编织的针织物﹐其弹性可与身体自由活动所需的弹力相当或略为大一些﹐从而满足了人们对服装穿着舒适贴体和保持外形不变的要求。
氨纶弹力针织物染整加工方法与非弹力针织物有所不同.为使弹力织物具有一定弹性﹑尺寸稳定性﹑布面平整性﹑色泽多样性﹐达到所要求的风格﹐必须仔细控制染色和后整理工艺条件.由于过高的张力﹑同温或长时间热﹑湿处理能够改变氨纶物理性能﹐所以还应仔细选择这些工艺条件。
氨纶弹性织物在湿热处理中﹐随着纱线﹑坯布内应力的消除﹐氨纶丝也在急剧收缩﹐易出现幅宽过窄﹑折痕等现象﹐影响成品的服用性能和各项物理指针﹐同量后整理过程中缩水率稳定的控制也是我们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否则会在服装制作过程中片与片﹑面料与辅料缝制时或水洗后产生折皱﹑松弛等现象﹐为此以过反复研究与对比试验﹐采用了热定形和预缩措施﹐从而保证了良好的产品风格和服用性能。
氨纶弹力色织物后整理工艺的探讨

制成率对零疵纱的影响 ,主要是对那些经纬
时的牵伸倍数是多少 。坯布幅宽和成布幅宽 ,经 密 、纬密设计要合理 。 4. 2 氨纶弹力棉色织物后整理 ,烧毛退浆工序要 充分考虑氨纶的耐碱性和损伤 。拟采用冷轧堆工 艺。 4. 3 后整理过程中 ,要采用低张力 ,少用碱 ,快定 形的原则 ,严格按工艺要求稳定生产 ,产品质量及 各项指标就可以达到要求 。
Abstract :Thro ugh t he analysis of t he st ruct ure and p ropert y of spandex ,t he abilize t he widt h and maintain t he elastic recovery and water shrinkage of spandex elastic colored woven fabric were disussed. The finishing p rocess of t he fabric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 :氨纶 ;色织物 ;工艺 ;生产 中图分类号 : TS109. 6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23028 (2008) 0520040203
近年来 ,氨纶弹力色织物在国内外市场上十 分流行 ,发展迅速 。一般与棉 、麻纤维的包缠纱或 包芯纱织成面料 ,产品服用性能好 ,易吸汗 ,手感 柔软 ,同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优异的回弹性能 ,穿 着舒服并能显露出形体美 ,不会产生静电 ,因而广 泛应用于纺织工业 ,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良好 的经济效益 。但一般生产厂家均有织物门幅尺寸 稳定性差 ,弹性回复率不达标 ,缩水率不合格等问 题 ,为此对氨纶弹力色织物后整理工艺进行探讨 很有必要 。
前沿技术│弹力织物(平缩)预定形技术工艺【后整理定型】

前沿技术│弹力织物(平缩)预定形技术工艺【后整理定型】学习导读:弹力织物在印染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皱条、皱痕、弹力不稳定、尺寸稳定性差、色差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前处理工艺流程及设备、前处理工艺与操作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弹力织物其特点不同,加工要求、工艺流程和工艺控制要点各不相同,合理的前处理是提高和稳定成品质量的基础。
下面就弹力织物的前处理工艺流程设定和工艺控制进行讨论。
一.平幅前处理是控制的关键弹力织物不论是纬弹或经弹织物,还是经纬双弹织物,由于氨纶的存在,使织物在印染加工中首次接触湿热处理时会产生强烈的收缩,这时如果织物是在绳状状态下经受湿热处理,则很容易把绳状的折痕保留下来,从而形成不可消除的皱条、皱痕,若使织物在平幅状态下经受湿热处理,则布面的收缩是均匀的,不易产生皱条、皱痕,所以含氨纶的弹力织物在前处理时首先用合适的平幅机器馒坯布进行均匀的收缩是关键的一步。
理想的平幅前处理机是上下导辊式的平缩机,而宽门幅的导辊式蒸箱退浆机是合适设备的首选,不同的工厂现有条件不同,但其一致的地方是织物平幅经过水洗蒸箱,并且水温可调,张力可调,进布门幅宽。
平缩前处理工艺控制和设备的要求依织物的易起皱性不同而有区别,对于比较厚的纬弹织物生产时控制比较容易,因织物较厚收缩时不易产生皱条对设备的张力要求也一般;对比较薄的织物及经向头纹较少的织物则平缩设备的状态一定要好,导辊要平,表面不能有杂物,特别是扩幅弯辊应正常,角度要好,经向张力不能太大,否则门幅不容易收缩,还容易起皱条。
平缩时要注意去除织物上的污物和浆料,门幅尽量收缩到位,这就要控制好助剂配方、各级蒸箱的温度、张力与车速等。
纬缩时应根据产品是否含浆和产品的颜色决定助剂配方。
对于不上浆,布面干净,而且是染中深色的织物,可以清水平缩,这样做对稳定染色色光最为有利,因为平缩后的织物上不含有助剂成份,对染色影响小。
而对于有浆料的织物、布面油渍脏渍多,或虽无浆料但染浅色的产品,平缩时应在第一至二级蒸箱内添加液碱和退浆剂或净洗剂,液碱用量控制在36。
弹力布染色生产工艺

弹力布染色生产工艺弹力布是一种特殊的布料,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的手感,广泛应用于服装、泳衣、内衣等行业中。
目前,市面上的弹力布染色主要采用染色剂进行染色。
本文将介绍弹力布染色生产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预处理弹力布染色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确保弹力布表面洁净,便于染色剂渗透。
预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浸泡:将弹力布浸泡在温水中,使布料松软,同时去除杂质和含油污垢。
2、漂洗:用清水反复漂洗,以去除浸泡过程中残留的污垢和柔软剂等。
3、脱水:采用离心机进行脱水,使弹力布去除多余水分,便于下一步染色。
(二)染色染色是弹力布生产的核心环节。
染色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配方调制:根据弹力布的颜色和使用要求,制定染色剂的配方。
2、染色剂浸渍:将染色剂浸渍于弹力布表面,使染色剂渗透到布料内部。
3、加热固色:将弹力布和染色剂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使染色剂固定在布料中。
加热温度和时间根据染色剂种类和弹力布的要求而定。
4、清洗:用清水对染色后的布料进行清洗,以去除染色剂和杂质等。
(三)收尾处理染色完成后,需要对弹力布进行收尾处理,以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收尾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脱水:采用离心机等设备对弹力布进行脱水处理,使其达到理想含水率。
3、烘干:将弹力布烘干至理想含水率,并使其恢复正常形态和手感。
4、整理剪裁: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对弹力布进行整理和剪裁,以获得最终的成品。
(一)染色剂的选择染色剂的选择应根据弹力布的材质、颜色、要求以及染色生产的特殊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选用环保、无毒、低影响的染料更具优势。
(二)染色温度的控制染色温度决定了染色剂的渗透和固色效果。
应根据不同染料、弹力布材料和染色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染色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弹力布老化,而温度过低则可能使染色剂无法充分渗透到弹力布内。
(三)染色剂的浸渍时间和浸渍机械切换速度的控制染色剂的浸渍时间和浸渍机械切换速度,也对染色效果有很大影响。
涤棉氨纶针织物染整工艺探讨

涤棉氨纶针织物染整工艺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质量逐渐上升,对于衣食住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类的进化使服装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不仅具有遮羞和保暖的作用,还能展现出良好的美观和舒适效果。
氨纶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弹性性质的纤维材料,不仅线密度细度较大,而且耐化学降解,在涤棉针织物中适量添加氨纶可以有效改善其物理性质,提高针织物产品的整体应用效果,因此在服装制造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简要分析了涤棉氨纶织物制作过程中的染整工艺措施。
关键词:涤棉针织物氨纶染整工艺涤棉氨纶材质的针织物与其他材质相比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高回弹性,并且手感较为柔软,可以充分满足现代人对于穿着服装时舒适与塑性等方面需求,因此经常将其用在内衣、休闲装以及运动装的制作当中。
然而,因为其中包含一定的弹性氨纶丝,所以染整工艺相对较为复杂,对工艺技术提出较高要求。
在染整活动中,不能对涤棉针织物的处理方法进行简单套用,需要具体依据其物理特征设计出科学的工艺方法,在经过染整之后仍能保持优良的性质。
1、预定型在对氨纶弹性织物进行制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受到强大的拉力,所以会呈现出拉伸变形情况,坯布也具备较强的残余应力,导致织物结构出现变形。
倘若未能实现对其残余应力的有效消除,在进行织物染色时非常容易出现条花、折痕等问题,并且很难控制织物的门幅和单位面积重量,缩水不够稳定。
在针对织物进行染色处理之前,需要配置预定型工序,从而有效消除织物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残余应力和预缩过程中形成的皱痕,整体提升织物稳定性,使具体染色处理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条花和折痕等问题。
可以说,预定型处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之后各个工序的处理效果,倘若预定型温度太低,则很难将皱痕处理干净,导致织物的抗皱能力较差,而且门幅不够稳定。
而若是温度太高,则会导致布面发黄发硬,整体强度和弹性降低。
研究发现,当预定型温度处于180-190摄氏度之间,处理时间介于30-60秒之间,所呈现的处理效果最佳。
氨纶的性能及其机织物的染整加工

氨纶的性能及其机织物的染整加工汪甫仁 广东省三水市金盛新威印染厂(528100)摘 要 对氨纶纤维的弹性、强度、耐热性、染色性能和耐化学药品性进行了分析。
分别阐述了氨纶全棉机织物(包括平纹纬弹织物、斜纹和缎纹纬弹织物和经纬双弹织物)、锦棉氨纶织物、涤棉弹力织物、氨纶合捻线机织物、纬弹灯芯绒织物等品种的染整加工工艺。
对于不同的氨纶织物品种应采取不同的加工工艺,特别是全棉纬弹斜纹和缎纹织物,对坯布就要分析其组织结构,再研究具体的工艺条件。
叙 词: 染整 机织物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 性能中图分类号: TS190.6461 前言聚氨酯弹性纤维(Polyurethane Fibre)简称为PU 纤维,我国商品名称为氨纶,英文属名则为斯潘德克斯(Spandex)。
氨纶最早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制,美国杜邦公司投入大批量生产。
由于技术上的不够成熟,以及市场的开发不够,一直未能大批量生产,至20世纪末,才大量用于服装面料。
近10年来,氨纶与其他纤维的包覆纱、包芯纱、合捻线织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逐步取代全棉、涤棉织物,一跃而成为当今服装面料,特别是时装面料的首选。
其中包芯纱主要以全棉包芯纱为主;包覆纱以涤纶、锦纶包覆纱为主,而合捻纱则主要用于提花织物的织造。
氨纶是一种嵌段共聚物,其中聚氨基甲酸酯占85 %以上。
在该嵌段共聚物中有两种链段,一种叫软链段。
其由无结晶性的低分子量的聚酯或聚醚组成,玻璃化温度很低(-50~70℃)。
在常温下处于高弹态,只要赋予很小的应力就能发生很大的形变(高弹形变),从而赋予纤维容易被拉长的特性。
另一种链段叫硬链段,由于含有多种极性基团,并能产生大分子链间横向交联。
在应力的作用下,这种链段基本上不发生形变,从而防止了大分子链间发生滑移,为软链段的大幅度伸长和回弹提供了必要的结点条件,并赋予纤维一定的强度。
正是这种软链段和硬链段的共存体系,导致了氨纶纤维的高弹性。
硬链段大部分是4,4′-甲撑二苯二异氰酸酯(M DI),软链段则大多为环氧乙烷或己二酸己二醇的聚合物,链增长剂一般用二胺或二胺肼。
氨纶弹力经编织物的染整工艺

氨纶弹力经编织物旳染整工艺摘要:简介了锦氨平纹系列和经编氨纶色丁布系列产品以及涤氨经编织物旳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工艺条件。
指出氨纶弹力经编织物旳前处理采用水洗或干洗工艺,染色设备可根据织物品种而定,但均可采用经轴染色机染色,经轴染色机染色后旳织物布面平整,不易出现染色疵病,染色效果最为理想。
论述了弹力经编织物染整常见旳经向直色条白条、鸡爪印、折印、克重不稳、卷边等问题,并给出了对应旳处理措施。
近年来,氨纶弹性经编织物发展很快。
氨纶弹力经编织物作为泳装面料具有高弹性、高答复旳特点;作为内衣面料具有保持内衣旳形状,贴身舒适,塑身,经多次洗涤也不松弛或起皱旳特性。
氨纶弹力经编织物旳应用使时装、泳装、运动服、内衣等发生了崭新旳变化,即触感轻柔、贴身合体、弹性等。
以往国内氨纶经编织物受原料、设备、技术、市场需求等多种原因旳影响,只有很少企业生产,产量有限。
伴随国内外市场对氨纶经编织物需求量旳增长,大批弹力经编布厂相继投入生产,产量迅速提高,因此弹力经编织物旳染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染整工序不仅对经编弹力织物产品旳手感、弹性、风格、色泽及尺寸起决定性作用,并且对新产品旳开发、新工艺旳应用也起着关键旳作用。
1、经编氨纶弹力织物旳染整在生产过程中,氨纶弹性经编织物从整经到编织都处在受达拉状态,因此工艺设计中应尽量防止让交错旳氨纶丝裸露在外。
由于落机坯布中氨纶丝都是回缩被包覆在织物中,故染料旳选择应以交错组分中旳其他原料为主。
如锦氨弹力经编织物一般选用适合锦纶染色旳中性或弱酸性染料,涤氨弹力经编织物则选用适合染纶染色旳分散染料,为了减少对氨纶弹性旳影响,多选择低温型分散染料。
1.1、经编氨纶弹力织物染整工艺流程a、锦氨平纹系列:4.4tex(40D)锦纶、4.4tex氨纶,克重160-220g/m²。
工艺流程:坯布退卷→预缩(干洗或水洗)→预定形→染色→成品复定形→检查→包装b、氨纶色丁布系列b-1、厚色丁:4.4tex锦纶、7.7tex(70D)、15.5tex(140D)氨纶交错,克重一般在180g/m²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氨纶弹力织物染整工艺综述1前言近年来,含氨纶弹力织物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流行,进展迅速。
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专门是九十年代后期,由于这类产品具有较高的弹性和优异的回弹性能,手感柔软,穿着舒服并能显露出形体美,加上易吸汗可不能产生静电,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目前己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从内衣进展到外衣,针织物到机织物,服装用布到装饰用布及功能性材料,如用于医疗领域等工业用布,具有广泛的进展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氨纶纤维最早是由德国Bayer及其同事于1937年采纳二异氰酸加聚工艺获得了以聚氨基甲酸乙酯为要紧成分的弹性纤维。
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1962年由美国杜邦公司实现的,并命名为lycra(莱卡),随后德国拜耳、日本东丽、东洋纺、钟渊、帝人、可乐丽等公司相继推出了各种新品种,韩国是近年来氨纶进展最快的国家,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
估量到2003年年产量将达9万吨,我国氨纶的需求量较大,九十年代已在山东烟台,江苏连云港。
广东鹤山,福建长乐,上海青浦,浙江绍兴等地先后建立了氨纶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2.5万吨,随着弹力纺织品种类和用量的增加,我国氨纶生产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叫。
从近几年来的报导材料看,国内已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福建、广东、四川、湖北、河北、辽宁、河南、陕西等10多个省市的染整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发生产了各种含氨纶弹力织物。
取得了一定成效和实践体会,但也存在一些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咨询题,如门幅尺寸稳固性与碱浓、定形温度之间的矛盾,采纳氯漂去麻皮与清洁生产的矛盾,碱浓与去杂成效和清洁生产的矛盾,缩水率过大,织物泛黄与弹性回复率的矛盾等及生物酶的应用等。
目前染整行业的科技人员都在探究研究含氨纶弹力织物染整加工技术的最佳条件,并探究染整工艺与氨纶弹性性能,尺寸稳固及织物幅宽变化之间的关系,氨纶染整加工对设备的要求,以求得最佳的染整加工工艺。
把弹力织物做得更好,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笔者从大量发表的文章中,综合了各单位的实践体会,分析了各单位染整工艺的优缺点,并结合笔者的实践,提出了做好含氨纶弹力织物的一些看法。
2 生产好含氨纶弹力织物必须把握好三大关键2-1必须把握了解氨纶纤维的组成结构,弹性机理及其性能2-1-1氨纶纤维的组成结构;其要紧化学组成是聚氨基甲酸酯,但均聚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不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有良好的弹性是由于它是由软链段和硬链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组成的网络结构所致,即具有"区段"网络结构。
"区段"结构是通过二异氰酸酯分段加聚获得。
由低分子二异氰酸酯与低分子二羟基化合物反应制得高熔点易结晶的"硬段",软段"是由长链二羟基化合物(大分子二醇)制得,它又可分为聚醚二醇和聚酯二醇两类,依照分子链中软链段的聚酯和聚醚,聚氨酯纤维可分为聚酯类和聚醚类[1]。
这种含聚氨基甲酸酯大于85%的具有嵌段结构的长链型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纤维,具有专门的超分子结构,也是氨纶纤维高弹性和高延伸度的弹性基础,它是由纵向的结晶刚性链殷和作横向连接的非结晶柔性链段形成一个具有强大的分子间力的大分子网状结构,其中柔性链段呈无规则的缠结状态。
如加以拉伸,则柔性链段变成有规则的状态。
现在它又力图复原原先的缠结状态。
其高弹性能和从伸长状态迅速复原到缠结状态的性能,确实是建立在这一结构基础上的。
另外由于软链段在通常情形下不结晶,其中氨基甲酸酯基的含量专门低。
其玻璃化温度又专门低(在-40℃以下)因此在室温下处于高弹态。
其分子量较高约在2000左右(Mn=1500~3000),其长度为15~3Onm,约为硬链段长度的l0倍,因此在室温下被拉伸时,可产生专门大的伸长,并具有优异的回弹性。
如软链段中多元醇链越长则大分子就越柔软,如链段短则导致刚性。
结构中的硬链段为氨基甲酸酯与脲基,其分子量较小(Mn=500~700)链段又短,但由于链段中含有多种极性基团,分子间的氢键和结晶起着大分子链之间的物理交联作用。
因此一方面可为软链段的高度伸长和回弹性,提供必要的结点条件,阻止分子间产生相对位移,另一方面可给予纤维以一定的强度与弹性模量,正是这种软硬链段共存的体系,形成了氨纶纤维的高弹性[2]。
2-1-2 氨纶纤维的性能;氨纶纤维一样为复丝,单丝间不易分离,其间留有间隙,故手感较柔软,其纤度范畴在22~4478dtex,最细为lldtex。
其物理机械性能见下表:性能聚醚型(莱卡) 聚酯型(维林)断裂强度CN/dtex 0.618-0.794 0.485-0.574延伸度% 480-550 650-700回弹率% 95(伸长500%) 98(伸长600%)弹性模量CN/dtex 0.11 -比重 1.21 1.20回潮率% 1.30 0.30耐热性 15OC发黄,175C发粘 100热塑性增强、190C强力下降耐酸碱性耐酸、在稀盐酸和硫酸中发黄耐冷稀酸不耐热碱液耐溶剂性良好良好耐气候性长时刻照日光后强度会有下降长时刻日晒强力会下降并变色耐磨性良好良好从上表可看出不论是聚醚型或聚酯型氨纶,它们的物理机械性能依旧不错的,其回弹率均在95%以上。
由于氨纶中含极牲基团少,因此回潮率也低,在应力作用下易形变即拉长、但链段差不多不形变,在一定强度下可不能被拉断,其伸长率可达500%~700%,因此其伸长回复性能专门好,当伸长200%时,回缩率可达97%,伸长50%时,回缩率大于99%,伸长500%时,其回缩率也在90%以上,其回缩率大小与拉伸长度成倍数比。
具有低负荷高伸长的特点,因此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应保持其要紧性能,即伸长后可快速放松和回复,如此才能保持服装的形状。
和有良好的舒服性,而且这种性能能够经得起各种染整加工,专门是湿热加工、化学加工,包括高温热定形,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及树脂等后整理加工。
其初始模量专门低为0•000781N/tex。
其吸湿性一样为0.3%~1.2%。
其耐热性不同品种的差异较大,一样于95℃-150℃短时刻处理可不能损害纤维。
在9O℃左右加快了伸长变化,当温度达到150℃后变化更快。
聚醚型的到15O℃时会泛黄,175℃后会发粘。
聚酯型的150℃后弹性减少,当超过190℃后纤维强度明显下降,这些变化是由于硬链段被拆散引起的。
氨纶的这种结构与温度的关系,对染整加工专门重要[1]。
熨烫温度必须小于150℃,其软化点为20O℃左右,熔点(分解温度)约为270℃,其耐磨性在伸长500%-300%范畴内每分钟作200次疲劳试验,可耐100万次而不断裂。
其耐光性,在耐晒牢度试验仪中照耀40小时后强力降低20%左右。
其化学稳固性一样较好,较耐酸在常温下对稀无机酸和有机酸较稳固。
加有改性剂多胺化合物的氨纶,有吸酸能力[1]。
其耐碱性,聚酯型的不耐强碱。
在热碱溶液中快速水解降解,这在染整加工时需专门注意。
一样的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丙酮、二甲苯等)对它不起作用。
在加热条件下环已酮、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乙酰胺(DMAC)能使氨纶溶解。
氨纶的耐氧化,因氧化剂不同而异,对含氧漂白剂,有相当好的稳固性,但只能在稀的过氧化物溶液中漂白,也可用还原剂漂白。
而不耐含氯漂白剂,在次氯酸盐溶液中会形成氮一氯结合而使纤维损害泛黄[1],聚醚型结构损害更严峻(聚酯型的比聚醚型的耐氯性要高3~4倍)。
氨纶纤维还会吸取空气中的氧化氮废气,使一些分散染料发生烟熏褪色。
对聚酯型纤维,其防霉性较差。
对一些不饱和油如松节油等会使氨纶溶胀降低强力,对常用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和一些助剂也会对氨纶吸附,有的起载体作用,有的会改变氨纶的染色性能[1-2]。
2-2 必须把握弹力织物坯布与成品幅宽的关系和做好含氨纶织物染整加工前对其坯布的选择要生产好含氨纶弹力织物,除了把握好氨纶纤维的结构性能外,还应把握了解其坯布织造的要求和成品幅宽的关系。
因为含氨纶弹力织物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许多技术难度如卷边、皱条、缩水、幅宽、尺寸稳固性,弹力大小等咨询题,都和坯布织造时设计的坯布幅宽、经纬密度、坯布弹性率有关,因此必须搞清晰其内在联系。
加强和纺织厂的联系,依照成品要求及时对坯布作相应调整,据有关资料介绍,棉氨纬弹织物,其氨纶芯丝的棉包芯纱的弹性,要紧受氨纶的细度及成纱时喂入氨纶丝的牵伸工艺阻碍,依照氨纶芯丝的粗细操纵牵伸倍数在2~5之间,芯丝粗倍数高,芯丝细倍数低,由于有芯丝存在,外包棉纤维抱合力差,阻碍纱线强力,故必须提高捻度来提高强力,因此弹力纱比同支数棉纱捻度高,织布送纬时,又给予棉氨纶包芯纱相当于纺纱时85%-95%的牵伸力,织造时又给包芯纱以足够的张力,使外包复的非弹力纤维伸直,而氨纶丝的伸长不超过纺纱时的牵伸倍数,并对织物经纬密度以合理配置,使坯布弹力纱的回弹力能与织物的阻力实现平稳,以达到平稳状态。
在织造时筘幅要相应放宽,而经密则适当减少,这些差不多上为了给织好的弹力织物有较大的织缩,这在以后染整加工湿热处理时纬纱有较大的收缩余地(可达到20%~30%的收缩),给予织物良好的弹性和手感。
这是因为湿热处理时由于纺纱织造时产生的内应力放松下来。
氨纶丝急剧收缩,使纬纱收缩专门大而引起幅宽明显变狭,在纺纱时,如氨纶丝喂人牵伸系数越大,则幅宽收缩越明显。
故纬弹织物染整幅宽加工系数要比同类一般棉织物小得多。
因此。
织物的经纬密度必须配置合理以保证织物收缩相对稳固,如纬纱的这种收缩状态不变,则讲明织物门幅狭于成品门幅。
如仅仅将弯曲的纬纱进行机械拉伸,就会在放置过程中自然收缩,而在湿热处理过程中出现严峻的缩水。
另外弹力织物的组织结构也是阻碍弹性的重要因素,织物经纬纱和交错点越少,其纬向弹力纱的浮纱越长,纱与纱之间的间隙越大,则纬纱收缩的阻力越少,纬弹纱就能得到充分的收缩,则表现出其弹性伸长就越大,因此纬弹织物的幅宽加工系数较小,约在0.7~0.75之间[1],因此在染整加工前必须加强和前道纺织部门的联系了解,搞清晰坯布的组织规格,幅宽、经纬密度、弹性率、上浆浆料、坯布纬向的弹力伸长和缩水率。
在染整加工前,第一就要检测来坯的弹性率和幅宽(取一块整幅原坯布50公分用沸水处理30分钟,放松烘干后测量其幅宽和弹性),一样要求坯布幅宽与成品幅宽的差距不大于20%,其弹性收缩率在30%左右,则其成品纬向弹力伸长和缩水率成效较好。
同时要选择调整好坯布幅宽和经纬密度。
(1)使用氨纶纱纤度(特数tex)的运算;在坯布设计时要考虑氨纶纱的成纱条件和织物结构,对织造和染整加工的阻碍,并依照产品用途来确定织物弹性方向、弹性率和运算使用纱的纤度(特数tex)可由下式求得;纺丝特数(tex)=成品纱特数(tex)×(1+弹性率)/( l一染整加工缩率)———— (2)(2)坯布幅宽的运算;坯布幅宽是纬弹织物成品幅宽的一个重要基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