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实证分析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跨国并购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中国的上市公司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资源、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然而,尽管跨国并购给公司带来了发展机遇,却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对于指导企业战略决策、提高绩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1.1 跨国并购绩效的定义与衡量指标跨国并购绩效是指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方式获取新的资产、技术、市场等资源后所产生的经济和商业效益。

通常用于衡量跨国并购绩效的指标有市场价值、财务绩效、战略绩效等。

1.2 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包括企业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企业因素主要包括公司规模、资本实力、管理能力等。

市场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开放程度、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等。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

二、方法论2.1 研究数据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至2020年间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的跨国并购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个案例。

2.2 研究模型本研究基于现有的理论框架,构建了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

模型包括企业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2.3 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跨国并购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SPSS等工具进行实证分析。

三、实证分析结果3.1 企业因素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规模、资本实力和管理能力对跨国并购绩效有着显著影响。

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容易在并购过程中获取更多的资源和优势,资本实力较强的企业更能够承担风险和挑战,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更能够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3.2 市场因素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开放程度和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对跨国并购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摘要】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一直备受关注,其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跨国并购的定义及我国企业的现状,然后探讨了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以及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绩效影响因素。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启示。

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对结论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国并购、绩效、我国企业、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启示、未来研究、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上市公司在跨国并购中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

跨国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国外公司来获取资源、市场和技术等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不断加大跨国并购力度,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在跨国并购中取得成功并非易事,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绩效不佳的问题。

研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战略布局和资源整合。

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管理不适应、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绩效不佳。

研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有助于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为企业提供指导,提高跨国并购绩效。

1.2 研究意义:了解并解析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并实施跨国并购策略,提高并购成功率,降低风险。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绩效影响因素,可以为企业提供指导意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还可以为学术界提供丰富的研究范畴,拓展学术视野,促进相关理论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为学术界提供研究借鉴,从而推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实践的规范化和提升。

2. 正文2.1 跨国并购的定义跨国并购是指一家公司在其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收购或合并另一家公司的行为。

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企业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在文中探讨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介绍了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分析、高层管理团队稳定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文化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资本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在文章强调了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重要性,提出了影响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企业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高层管理团队稳定性、文化整合、资本结构、评价指标、未来研究、重要性、关键因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是指在企业并购后对其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判断并购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对于并购绩效评价而言,不仅仅是简单地看合并后企业的财务数据,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管理层稳定性、文化整合、资本结构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对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并购活动的效果,并为未来的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研究,可以提高企业并购活动的成功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企业并购是当今商业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和长期盈利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并购并非总能取得成功,成功的并购需要对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以找出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企业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并购绩效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 探讨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指标,分析不同指标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为企业评价并购成果提供可靠依据。

2. 分析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包括高层管理团队稳定性、文化整合和资本结构等,探讨它们如何影响并购绩效的表现。

4. 探讨文化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企业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绩效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

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绩效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

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绩效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海外并购是当今全球经济中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

然而,并购的成功与否对公司业绩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对海外并购的绩效评估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绩效评估的角度出发,探讨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的绩效评估方法,并分析影响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

一、绩效评估方法1. 财务绩效评估:财务绩效是评估并购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分析收入、利润、资产利润率和现金流量等财务数据,对并购后的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比较。

同时,还可以考虑经济附加值(EVA)等指标,以评估并购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2. 市场绩效评估:市场绩效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可以通过分析并购后公司的市值、股价表现以及市场份额的变化等指标,评估并购对市场竞争地位的影响。

3. 组织绩效评估:组织绩效评估关注的是并购对公司内部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可以通过分析员工满意度、组织效率以及创新能力等指标,评估并购对公司内部运营的影响。

二、影响因素分析1. 并购目标选择:并购目标的选择是影响并购绩效的关键。

应当考虑并购目标的国别、行业、规模与公司战略的一致性。

行业差异性、文化差异性等因素也需要被纳入考虑范畴。

2. 并购整合能力:并购整合能力是决定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

并购后如何高效整合两个公司的资源和能力,如何实现业务的协同,都将直接影响并购的绩效。

公司应该制定相应的整合计划,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便将并购目标与本身的能力紧密结合。

3. 领导力与管理团队:领导力与管理团队是并购绩效的决定性因素。

具备良好的领导力和管理团队能够有效应对并购过程中的挑战,带领公司实施整合计划,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

4. 文化融合:公司文化的融合是影响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跨国并购往往伴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合文化,可能会导致组织冲突和员工困扰,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5. 法律与政策环境:法律与政策环境是跨国并购绩效的外部因素。

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购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商业战略。

企业并购绩效是指企业在进行并购后所取得的经营绩效和财务绩效。

对于企业来说,实施并购战略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

在并购活动中取得良好的绩效成为了企业的重要关注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者们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

关于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一些研究认为,并购可以提升企业的绩效,使其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市场份额。

Gugler和Sieber (2010) 在研究中发现,企业并购对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具有显著积极的影响。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并购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Mitchell和Mulherin (1996) 在研究中发现,在美国市场上,大部分并购交易对买方企业的价值和绩效没有明显的影响。

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因素有很多。

战略规划、资源整合和组织文化是影响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战略规划包括选择合适的并购目标、确定并购的目标和实施并购后的整合计划。

研究发现,良好的战略规划可以提高并购绩效。

Aktas,de Bodt 和Roll (2016) 在研究中发现,在进行并购交易时,购买价更接近目标价值的企业获得了更好的绩效。

资源整合是指将两家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研究表明,良好的资源整合可以提高并购绩效。

Jemison 和Sitkin (1986) 在研究中发现,进行资源整合的企业取得了更好的绩效。

组织文化是指并购企业的文化差异。

研究表明,组织文化的差异对并购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文化相似的公司在进行并购时取得了更好的绩效。

文化差异也可以创造新的机会和创新。

文化差异可以同时对绩效产生积极和负面的影响。

企业并购绩效是企业并购战略的重要结果之一。

过去的研究中发现,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一致。

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包括战略规划、资源整合和组织文化等。

跨国并购绩效理论综述

跨国并购绩效理论综述

跨国并购绩效理论综述跨国并购绩效理论综述Gugler et al(2003)在运用全球并购数据库汤姆逊金融证券数据库等的数据对价值超过US$1百万的45000例并购案的统计中,发现跨国(CROSS-border)并购占21.7%,即1/5的并购是跨疆域的。

Doukas and Travlos(1988)检验了美国企业并购外国公司对美国企业股票回报的影响,Harris and Ravenscraft(1991)检验了外国公司并购美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福利收获的影响。

Very et.al.(1997)研究了相关地位(relative standing)与被并购的欧洲公司的总收入、销售额等绩效的相关性.这些研究跨国并购绩效的学者对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一般从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效绩的评价指标问题;二是绩效差异的原因问题。

对后者的研究数量较多。

绩效的评价指标大体上是用下面这些指标:超常收益(abnormal re- turns,并购当日的股票价格与预期的股票价格差异)、股东收益、总收入、销售额或市场份额等。

而导致绩效差异的因素更是数不胜数,我将它们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组织、体制状况、行业状况、并购过程的操作方法以及整合方法.下面将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组织因素与跨国并购绩效组织因素是指管理风格、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组织文化以及组织规模等方面。

各企业组织因素千差万别,直接关系到并购的绩效水平。

1.组织先前的并购经验经验是组织中一种主要学习资源。

有着不同环境下的经验的经理和工人比没有这些经验的经理和工人的生产性会更高(Walsh,1995)。

在国际化多样性企业的CEO[,s]比国内企业的CEO[,s]有着更丰富的知识结构(Calori,Johnson&Sarnin,1994).过去的并购经验可以加速企业形象建立的过程(Hitt et al.,1998)和被并购企业的资源整合。

(Han,2002)通过91家投资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分析,有着相当多的国际化经验的投资者比有着有限国际化经验的投资者能够展现更优良的业绩。

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吕梦成摘㊀要:现如今ꎬ跨国并购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ꎬ探讨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具体因素再次引发热议ꎮ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后ꎬ依据现有研究的不足ꎬ对我国学者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适当展望ꎮ关键词:跨国并购绩效ꎻ影响因素ꎻ经验学习中图分类号:F273.1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1-0026-03㊀㊀一㊁引言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ꎬ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ꎬ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当下ꎬ而跨国并购是有效获取战略性资源ꎬ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通道ꎮ因此ꎬ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通过跨国并购交易来提升国际竞争力ꎮ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最新研究数据可以看出ꎬ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ꎬ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正在逐年增加ꎮ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ꎬ不容忽视ꎬ从全球并购金额来看ꎬ2013年是新兴市场国家第一次超过发达国家ꎬ也就是说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跨国并购交易是由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发起的ꎮ另外ꎬ从关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中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金额上ꎬ我国企业海外收购活动的历史记录都正在被不断地打破ꎮ然而ꎬ虽然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并购活动愈演愈烈ꎬ但许多研究数据却表明它们的并购绩效并不理想ꎬ而这其中ꎬ中国企业的表现更为糟糕ꎮ因此ꎬ深入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具体影响因素就成了当下学术界和企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ꎬ如何有效地提高跨国并购绩效ꎬ扬长避短ꎬ对于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至关重要ꎮ二㊁文献综述(一)跨国并购的概念界定关于跨国并购概念的界定ꎬ各个学者或组织的理解不尽相同ꎮ例如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跨国并购的概念界定为母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合并或者是收购的股份比例超过10%ꎬ使得母国企业的资产和控制权转移到东道国企业ꎻ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认为跨国并购是一国企业通过兼并或收购国外企业或公司的所有资产或足以控制其生产运营活动的相应股权ꎬ从而能够获得这个企业的长久利益ꎮ尽管目前对跨国并购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ꎬ但是本文认为不论如何界定跨国并购ꎬ它都应该具备下列三个特征:首先ꎬ该活动必须涉及两个主体ꎬ即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ꎻ其次ꎬ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必须分别属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ꎬ或者至少是它们的母公司不在同一国家或地区ꎻ最后ꎬ收购的股份比例足以控制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ꎮ(二)跨国并购绩效跨国并购活动是由决定交易是否完成的并购前阶段和并购交易完成后的运营整合阶段共同组成ꎮ并购前阶段是指并购交易公告宣布日后至并购交易公告完成日前的过程ꎮ在这一阶段ꎬ潜在并购方会和目标方就私人收购阶段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意向进行更为细致地磋商㊁谈判ꎬ从而决定此次并购交易的成败ꎬ所以并购前阶段绩效就可以理解为并购交易的成败ꎮ并购后阶段是指并购交易完成后ꎬ并购双方将它们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重新配置ꎬ发挥协同作用ꎬ提升企业价值的过程ꎮ其中ꎬ这些资源既包括有形的实物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ꎬ比如人力资源㊁管理技能㊁规章制度等ꎮ因此ꎬ并购后阶段绩效则可以看作是并购后运营整合绩效ꎬ即并购后企业价值的增加ꎮ综上ꎬ本文所阐述的跨国并购绩效应由并购前阶段绩效和并购后阶段绩效构成ꎮ就并购前阶段绩效而言ꎬ目前学术界是以此次并购交易的成功或者失败来表示ꎬ较为简单且直观ꎮ而并购后阶段绩效的测量则相对较为复杂ꎬ主要有事件研究方法和会计指标研究方法两种ꎮ此外ꎬ一些学者还会采用问卷调查以及临床诊断等方法评价并购后阶段绩效ꎮ(三)国内外研究综述关于具体哪些因素影响跨国并购绩效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ꎮ总的来说ꎬ那些聚焦于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学者们主要来自战略管理领域㊁组织行为领域以及公司金融领域ꎮ其中ꎬ大多数与跨国并购绩效相关的文献重点研究的是并购后阶段绩效ꎮ组织行为和战略管理领域的学者们主要采用会计指标研究方法来衡量跨国并购后阶段绩效ꎬ比如以协同效应㊁创新绩效㊁整合程度㊁知识转移效率等主观指标ꎬ或以企业净利润㊁营业收入㊁权益净利率㊁资产周转率等客观财务指标衡量ꎮ而公司金融领域对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则集中关注跨国并购后股东财富的变化ꎬ主要采用事件分析的研究方法衡量跨国并购绩效ꎮ从许多相关研究文献来看ꎬ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ꎬ它们分别是国家层面因素㊁企业层面因素和交易层面因素ꎮ就国家层面因素而言ꎬ主要包括:①文化距离ꎮDatta和Puia(1995)以美国公司实施的海外收购活动为样本进行研究ꎬ得出了文化距离会对跨国并购绩效产生负向影响的结论ꎻ但是ꎬDikova和Sahib(2013)却发现文化距离有助于促进并购绩效的提升ꎬ同时收购方丰富的海外收购经验会增强文化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ꎮ②国家制度ꎮ以往研究认为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监管体制越完善ꎬ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并购绩效可能就越好ꎻ另外ꎬ还有一些学者进一步从母国和东道国的制度差异出发进行研究ꎬ发现当母国的制度体系与东道国相比ꎬ完善程度越高时ꎬ并购方所能获得的绩62管理探索Һ㊀效就会越高ꎮ③税收体系ꎮ许多学者发现它对跨国并购绩效同样有着重要影响ꎮ例如ꎬManzon等(1994)以美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为研究样本ꎬ发现美国企业在税收负担越重的国家实施并购ꎬ其所能获得的跨国并购绩效越高ꎮ除了上述因素ꎬLi和Scullion(2006)以及Karolyi和Liao(2010)在研究中发现国家间的地理距离和经济差异同样会对并购绩效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ꎮ就企业层面因素而言ꎬ主要包括:①并购前的并购方企业绩效ꎮ例如ꎬ一些学者借用市场绩效指标托宾Q值进行研究ꎬ发现当并购方企业在并购前的托宾Q值越高ꎬ跨国并购后所能获得的绩效越高ꎻ还有部分学者从财务绩效指标出发ꎬ借用净利润为衡量指标进行实证研究ꎬ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大致相同ꎮ②并购企业的跨国并购动机ꎮ例如ꎬSeth等(2002)在研究中指出不同的并购动机是导致关于跨国并购能否增加股东财富的学术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ꎬ并且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那些为了实现协同效应㊁整合互补资源的跨国并购活动才能真正地为股东创造财富ꎬ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ꎮ③并购企业规模ꎮ例如ꎬJovanovic和Braguinsky(2002)㊁Moeller(2004)通过实证研究都发现ꎬ并购方的绝对规模会对跨国并购绩效提升产生不利影响ꎻ还有一些学者从并购方与被并购方之间的相对规模出发进行研究ꎬ发现相对规模比例越大ꎬ跨国并购绩效越低ꎮ此外ꎬ并购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并购经验也影响着跨国并购绩效提升(贾镜渝等ꎬ2015)ꎮ就交易层面因素而言ꎬ主要包括:①支付方式ꎬ例如ꎬ关超和段进东(2009)以及毕金玲和孙文佳(2011)通过研究发现在跨国并购交易中使用现金支付的比例越高ꎬ此次并购交易完成的概率越大ꎮ②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行业关联性ꎬ例如ꎬ冯根福和吴林江(2001)指出并购双方的行业关联性越高ꎬ交易完成可能性越大ꎬ并且也有利于促进并购后整合绩效的提升ꎮ除此之外ꎬ收购方式㊁收购比例㊁专业顾问㊁交易态度等也被认为是影响跨国并购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ꎮ三㊁结论与展望综上所述ꎬ通过对现有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ꎬ本文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存在下列不足:一方面ꎬ在现有的跨国并购绩效研究文献中ꎬ大多数学者针对跨国并购绩效集中探讨的是并购后阶段绩效ꎬ而对并购前阶段交易成败的问题鲜有学者研究ꎮ因此ꎬ正如Dikova等(2010)在文献中所述一样ꎬ针对并购交易公告日至宣布并购交易完成日这一过程的研究是现如今学术界急需探讨的问题ꎮ另一方面ꎬ目前针对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多数是以发达国家企业实施的海外并购交易为研究样本ꎬ而以发展中国家企业实施的海外并购交易为样本进行研究还相对较少(Bhagat等ꎬ2011ꎻBuckley等ꎬ2014)ꎮZhang和Ebbers(2010)㊁Buckley等(2007)曾指出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ꎬ发达国家企业和发展中国家企业存在着显著的区别ꎮ因此ꎬ我们需要考虑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特殊性ꎬ尤其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更值得我国学者们进行深入分析ꎮ至此ꎬ依据现有研究的不足ꎬ本文建议我国学者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为研究对象ꎬ深入探讨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成败的相关因素ꎬ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跨国并购理论ꎬ还可以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ꎬ促进跨国并购绩效的提升ꎮ参考文献:[1]HymerSH.TheInternationalOperationsofNationalFirms:AStudyofDirectForeignInvestment[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ꎬ1978ꎬ9(2):103-104.[2]ZolloMꎬMeierD.WhatisM&APerformance[J].TheA ̄cademyofManagementPerspectivesꎬ2008ꎬ22(3):55-77. [3]ShimizuKꎬHittMAꎬVaidyanathDꎬPisanoV.TheoreticalFoundationsof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AReviewofCurrentResearchandRecommendationsfortheFuture[J].JournalofInternationalManagementꎬ2004ꎬ10(3):307-353.[4]BhagatSꎬMalhotraSꎬZhuP.EmergingCountryCross-borderAcquisitions:CharacteristicsꎬAcquirerReturnsandCross-sectionalDeterminants[J].EmergingMarketsReviewꎬ2011ꎬ12(3):250-271.[5]StahlGKꎬVoigtA.DoCulturalDifferencesMatterinMergersandAcquisitions?ATentativeModelandExamination[J].OrganizationScienceꎬ2008ꎬ19(1):160-176. [6]DattaDKꎬPuiaG.Cross-borderAcquisitions:AnExami ̄nationoftheInfluenceofRelatednessandCulturalFitonShare ̄holderValueCreationinUSAcquiringFirms[J].ManagementInternationalReviewꎬ1995ꎬ35(4):337-359.[7]DikovaDꎬSahibPR.IsCulturalDistanceABaneorABoonforCross-borderAcquisitionPerformance[J].JournalofWorldBusinessꎬ2013ꎬ48(1):77-86.[8]ManzonGBꎬSharpDJꎬTravlosNG.AnEmpiricalStudyoftheConsequencesofU.S.TaxRulesforInternationalAcquisi ̄tionsbyU.S.Firms[J].JournalofFinanceꎬ1994ꎬ49(5). [9]LiSꎬScullionH.BridgingtheDistance:ManagingCross-borderKnowledgeHolders[J].AsiaPacificJournalofManage ̄mentꎬ2006ꎬ23(1):71-92.[10]ChakrabartiRꎬGupta-MukherjeeSꎬJayaramanN.Mars-Venusmarriages:CultureandCross-borderM&A[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ꎬ2008ꎬ40(2):216-236. [11]SethAꎬSongKPꎬPettitRR.ValueCreationandDestruc ̄tioninCross-borderAcquisitions:AnEmpiricalAnalysisofFor ̄eignAcquisitionsofU.S.Firm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 ̄nalꎬ2002ꎬ23(10).[12]McCardleKFꎬVishwanathanS.TheDirectEntryVersusTakeoverDecisionandStockPricePerformancearoundTakeovers[J].JournalofBusinessꎬ1994ꎬ67(1):1-43. [13]LaamanenTꎬKeilT.PerformanceofSerialAcquirers:To ̄wardanAcquisitionProgramPerspective[J].StrategicManage ̄mentJournalꎬ2008ꎬ29(6):663-672.[14]ShiWꎬPrescottJE.SequencePatternsofFirms AcquisitionandAllianceBehaviourandtheirPerformanceImpli ̄cations[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ꎬ2011ꎬ48(5). [15]JohansonJꎬVahlneJE.TheInternationalizationProcessoftheFirm:AModelofKnowledgeDevelopmentandIncreasingForeignMarketCommitments[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ꎬ1997ꎬ8(1):23-32.[16]FowlerKLꎬSchmidtDR.DeterminantsofTenderOfferPost-AcquisitionFinancialPerformanc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ꎬ1989ꎬ10(4):339-350.[17]BrutonGDꎬOviattBMꎬWhiteMA.PerformanceofAc ̄72quisitionsofDistressedFirm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 ̄nalꎬ1994ꎬ37(4):972-989.[18]HaywardMLA.WhendoFirmsLearnfromTheirAcquisitionExperience?Evidencefrom1990 1995[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ꎬ2002ꎬ23(1):21-39.[19]ZhangJꎬEbbersH.WhyHalfofChina sOverseasAcquisi ̄tionscouldnotbeCompleted[J].JournalofcurrentChineseaf ̄fairsꎬ2010ꎬ39(2):101-131.[20]KingMDRꎬDanRDꎬDailyCMꎬCovinJG.Meta-ana ̄lysesofPost-acquisitionPerformance:IndicationsofUnidentifiedModerator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ꎬ2004ꎬ25(2):187-200.[21]NadolskaAꎬBarkemaHG.LearningtoInternationalise:ThePaceandSuccessofForeignAcquisitions[J].JournalofIn ̄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ꎬ2007ꎬ38(7).[22]DikovaDꎬSahibPRꎬWitteloostuijnAV.Cross-borderAcquisitionAbandonmentandCompletion:TheEffectofInstitu ̄tionalDifferencesandOrganizationalLearningintheInternationalBusinessServiceIndustryꎬ1981-2001[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ꎬ2010ꎬ41(2):223-245.[23]关超ꎬ段进东.我国医院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ꎬ2009(11):74-76.[24]毕金玲ꎬ孙文佳.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效果的实证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ꎬ2011ꎬ27(5):102-109. [25]冯根福ꎬ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ꎬ2001(1):54-61.[26]张秀兰.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ꎬ2006(7):129-131.[27]阎大颖.制度距离㊁国际经验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败问题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ꎬ2011(5):75-97.[28]贾镜渝ꎬ李文.经验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 基于非相关经验与政府因素的调节作用[J].世界经济研究ꎬ2015(8):48-58.[29]贾镜渝ꎬ李文ꎬ郭斌.经验是如何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 基于地理距离与政府角色的调节作用[J].国际贸易问题ꎬ2015(10):87-97.作者简介:吕梦成ꎬ男ꎬ安徽芜湖人ꎬ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ꎬ研究方向:跨国战略与技术创新ꎮ(上接第15页)通畅等困难ꎮ在我市创客空间内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ꎮ创客空间应加强与科研院所沟通交流ꎬ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情报ꎬ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联系ꎬ掌握最新的国家政策ꎬ加强与各类产业园区㊁金融机构等部门沟通交流ꎬ做到资源共享ꎬ协同运行ꎮ在众创空间真正形成 政产学研用 相结合多融入的创业创新孵化链条ꎬ全力打造一批资源共享㊁功能齐全㊁布局合理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ꎬ建成不同特色的多快好省的创业孵化基地ꎮ(五)建立创客空间绿色通道ꎬ推行 一站式 服务我市创客空间内可提供 一站式 服务ꎬ实行 集中登记 ꎬ为创新创业者开辟绿色通道ꎬ对申请材料齐全㊁程序合法的企业ꎬ应安排专业人员为企业统一办理营业执照ꎬ为进驻众创空间的企业尽量做到 立等可取 ꎬ节省企业时间ꎬ方便企业尽快投入营运ꎬ无需创业者东奔西走ꎬ为一个公章跑断腿ꎮ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ꎬ推进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ꎬ从根本上保证创业者省心省力ꎬ方便快速完善各项手续ꎬ在网上查阅办理各类财税事务ꎮ(六)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众创空间专业化㊁差异化发展为了改变我市创客空间同质化可替代性现象ꎬ不同区域的创客空间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ꎬ而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资源ꎬ发挥特色优势ꎮ政府部门在建设创客空间过程中ꎬ项目引进应严格把关ꎬ至少避免同一区域内众创空间的同质化建设和无序引入ꎬ防止现有创业资源被过度稀释ꎬ无法彰显特色ꎮ众创空间建设做好顶层设计ꎬ优先支持科技型产业㊁环保型产业㊁纳米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众创空间的建设ꎮ加快众创空间与科技金融㊁科技中介㊁技术转让㊁研发设计㊁成果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ꎬ为入驻创客空间内的创业者㊁创业团队及企业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㊁技术支撑和保障ꎮ(七)加快推进我市众创空间建设与产业协同发展政府在众创空间的建设过程中ꎬ应充分考虑扬州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因素ꎬ结合扬州产业发展战略ꎬ准确细分众创空间市场ꎮ在此基础上ꎬ努力建成一个上下垂直通透的众创空间ꎬ为入驻创客空间的创业者打通和对接上下游资源ꎬ建设具有区域品牌影响力的众创空间ꎬ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ꎮ同时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要求ꎬ众创空间建设服从经济规划布局ꎬ经济规划布局又推动众创空间建设ꎬ建成一个多层次的众创空间发展建设布局ꎬ该布局以建设国家众创空间为重点ꎬ以产业区㊁郊区新城细分领域专业和特色化的众创空间为支撑ꎬ积极发挥众多众创空间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ꎮ最后ꎬ系统整理优化㊁发改㊁科技㊁经信㊁人社等各部门有关创业政策和文件ꎬ尽快落实政府的各项产业优惠政策到创业者手中ꎬ切实加强对众创空间创业者㊁创业团队的支持ꎮ总之ꎬ扬州众创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ꎬ需要优化顶层设计ꎬ加强多部门多环节协同配合ꎬ完善推进我市创新创业优惠政策ꎬ发挥我市自身优势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ꎬ使我市众创空间可持续性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度ꎮ参考文献:[1]张英明.扬州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㊀激发创新创业活力[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ꎬ2017-07-17. [2]2016年众创空间专题研究报告[R].互联网资源ꎬ2016. [3]进一步推进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专题研究报告[R].互联网资源ꎬ2016.作者简介:卜时忠ꎬ男ꎬ江苏兴化人ꎬ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ꎬ研究方向:民商法㊁企业管理㊁社会管理ꎻ於建ꎬ男ꎬ江苏如东人ꎬ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ꎬ研究方向:计算机㊁教学管理等ꎻ胡明君ꎬ女ꎬ江苏扬州人ꎬ扬州市科技干部进修学校ꎬ研究方向:创客管理㊁创业创新等ꎮ82。

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论文

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论文

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论文【摘要】从政府角度,我国政府应该对跨国并购的企业提供支持,完善反垄断法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范我国的并购行为。

在支持海外并购的同时也要关注到民族企业的发展。

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经济往来,保持政治经济稳定,为跨国并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

一、引言跨国并购与普通的并购并无太大差异,只在并购企业所属地上不同。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定义跨国并购为东道国企业与他国企业合并,或者是收购另一国企业的股份超过10%,使该企业的资产和经营控制权转移到收购企业。

跨国并购为的就是收获正的并购绩效。

并购绩效从根本上讲就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风险与成本。

从表现上来说,并购绩效可能表现为是股价或者公司估值的上涨下跌,或者是财务数据财务指标等。

跨国并购更多的还想要打开海外市场,实现国际化进程。

二、跨国并购绩效对于并购的绩效,无论是否跨国,都是褒贬不一。

按照人们的认知,跨国并购可以开拓企业的海外市场,迅速地进入国外市场并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也可以拥有并购所带来的协同效应、整合资源、分散风险等效益,增加企业的价值。

当然,跨国并购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也是一直有学者证明,并且也都研究表明了中国的企业实行跨国并购,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顾露露和Robert Reed(2011)通过对1994~2009年中国157个海外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并购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显著为正,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在中长期整体上取得了非负的超常回报率。

Jensen and Ruback(1983)指出成功的并购活动会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超常收益,收购公司股东获得的超常收益较小。

大多数学者也认同其观点,在并购中,被并购的公司实现正收益,收购过后,股价往往都会上涨,但是并购公司的股价几乎无上涨甚至呈现负收益。

在跨国并购中除了上述学者所研究表明的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外,也有学者证明了跨国并购并未为其带来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作者:赵鹏刘汉卿
来源:《北方经贸》2019年第11期
摘要:本文围绕企业跨国并购这一主题,从跨国并购改善企业绩效、降低企业绩效、短期改善长期降低企业绩效、短期降低长期改善企业绩效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并从外部、内部、交易因素三个方面梳理国内外关于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梳理后发现:研究视角不同是跨国并购绩效结论不统一的主要原因;我国学者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集中在内部因素;较少结合具体行业特征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内外部独特影响因素。

关键词: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11-0048-03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但是中国目前主要优势产品仍然是人力资本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自主创新少、自主品牌和专利不足。

近年来我国企业为了跨越技术鸿沟、进军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行跨国并购。

然而根据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中,约60%的交易没有实现当初交易双方定下的目标。

跨国并购能否真正改善企业绩效,跨国并购绩效又有哪些影响因素成为了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

由此,本文从跨国并购绩效、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梳理已有文献,并归纳出跨国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为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二、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梳理
国内外学者关于跨国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并不统一,大致分为能够改善企业绩效、降低企业绩效、短期改善长期降低企业绩效、短期降低长期改善企业绩效四种结论。

第一,跨国并购能够改善企业绩效。

部分学者通过采用案例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得出结论:跨国并购能够显著地改善企业绩效。

下表1详细列出了部分学者的实证结果。

第二,跨国并购不能改善企业绩效,甚至使企业绩效降低。

很多国内外学者采用案例研究法、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DEA、PSM等方法,实证研究发现跨国并购对企业绩效几乎没有影响,甚至能够造成不利影响,具体如下表2。

第三,跨国并购短期改善长期降低企业绩效。

我国学者在研究跨国并购绩效时,采用会计研究法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发现,跨国并购对我国企业短期和长期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部分学者认为跨国并购短期能够改善企业绩效,但是长期绩效反而会下降,具体如下表3。

第四,跨国并购长期改善短期降低企业绩效。

学者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跨国并购后短期内企业的绩效是有所下降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发展能力和企业绩效均有所提升,如下表4所示。

三、关于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梳理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在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时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交易因素。

其中外部因素包括:东道国营商环境、东道国与母国制度差异、文化距离、国家竞争优势;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公司治理水平、以往并购经验;交易因素包括:交易规模、支付方式、控股比例。

具体如下表5所示。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虽然国外在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中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但由于我国制度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上述研究方法与结果值得借鉴,但并不能直接作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因此国内学者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下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四、文献评述
(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不一致是跨国并购绩效结论不统一的主要原因
纵观上述国内外文献,学者们对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仍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造成结论出现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评价指标的选取、研究样本的选取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

在研究
跨国并购绩效时,学者一般采用事件研究法或会计指标法,其中事件研究法在我国资本市场的适用性一直是学者争论的话题,而会计指标法一般都采用单一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进行评价,很少使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二)我国学者研究跨国并购绩效独特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内部因素
根据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的梳理结果看来,国内学者在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时,大多与国外学者研究的因素相类似。

具体而言,国内外学者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外部影响因素时都考虑了制度差异、文化差异、国家竞争优势等因素,交易因素均包括交易规模、支付方式、控股比例等因素,并且研究结果大多与国外学者类似。

国内外学者研究差异较大的体现在跨国并购绩效内部影响因素,除了规模、治理水平、以往并购经验以外,我国学者结合我国企业具体情况,研究了政治关联度、内部控制、关系资本等因素,并且得到了颇具独特性的结论。

(三)结合具体行业特征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内外部独特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少
对企业跨国并购影响作用最大的内外部环境包括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以及将要进入的行业,因此企业的跨国并购业绩会伴随着企业并购行业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我国学者在研究跨国并购绩效时大多会结合具体行业进行研究。

然而在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时,很少有学者结合具体行业特征,研究该行业独特内外部因素对其跨国并购绩效影响情况非常少。

只有当研究具体某个行业时,跨国并购所带来的绩效才更具有可比性,根据这一行业研究的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才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KangJ.K., International Marketfor Corporate Control[J]. JournalofFinacialEconomics,1993:345-371.
[2] 孟凡臣,陳露.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评价[J].管理现代化,2014(2):87-89.
[3] 何萍.跨国并购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14(18):46-48.
[4] 田海峰,黄祎,孙广生.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制度因素分析——基于2000~201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6):111-118+129.
[5] 倪中新,花静云,武凯文.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成功吗?——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8):156-166.
[责任编辑:方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