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的应用状况及发展

合集下载

红曲的应用状况及发展

红曲的应用状况及发展

滁州学院课程论文题目:红曲及红曲色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食品添加剂考查学期 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考查方式课程论文姓名苏丹学号 2012212624专业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成绩指导教师蔡华珍红曲及红曲色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摘要:红曲是具有我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该文中介绍了红曲色素及功能性红曲在国内外的生产及市场现状,考察了红曲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功能性红曲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红曲;红曲色素;应用领域;发展趋势Abstract:Red koji is a kind of natural resour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food and medicine industry. Currentsituation about its production and marke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he problems inR&D, application andtrend of functional red koji are reviewed also.Key word:red koji;Monascus pigment; application; trend前言红曲是一种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药食两用品。

近年来,由于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天然色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药理学家发现,红曲入药,是一种出色的降血脂、降血压天然药物。

在李时珍主编的巨著《本草纲目》一书中即收载有若干个含有红曲成分的治病良方。

中国中科院研究人员开发的以红曲为原料的降脂新药“乐脂平”,疗效可与美国公司开发的他汀类降脂药物媲美,国外称之为“中国他汀”。

红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红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红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阅读笔记1. 红曲菌Monascus spp.隶属真菌门子囊菌亚门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红曲科红曲属,以菌丝体及孢子入药,菌株大致可分为3种:安卡红曲霉Monascus ankasp.、丛毛红曲霉Monascus pilosusSato及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Went。

其培养物大多呈现紫红色,古代称丹曲,又称红曲,主要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菌发酵而成。

红曲在我国的使用历史已有1000余年之久,广泛用于中药、酿酒、食品着色等方面。

红曲味甘,性温,归肝、脾、胃、大肠经,具有消食和胃、活血止痛、健脾燥胃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他汀类、脂肪酸、甾醇、色素等成分具有调节血脂、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从红曲中分离筛选出了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莫纳可林K,掀起了对红曲研究的热潮,至今已取得了斐然成果。

2. 红曲中的化学成分分类代表药物莫纳可林类洛伐他汀,成为首个上市的调脂药,其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是他汀类调脂的代表药。

近年来,洛伐他汀的抗肿瘤作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其对肺癌、胃癌、鼻咽癌、宫颈癌等多种常见恶性肿瘤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甾 1.麦角甾醇又称麦角固醇,是红曲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醇类要维生素类化合物,也是微生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麦角甾醇为维生素D2的前体物质之一,经紫外线照射发生结构转化生成维生素D2,参与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并影响细胞增殖分化。

研究发现,维生素D2还和癌症、骨质疏松症、自发性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有关。

麦角甾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为麦角甾醇用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豆甾醇又称豆固醇,是一种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种子中。

红曲的研究_生产及应用

红曲的研究_生产及应用
我国古代所著的《日用本草》《、本草备要》《、医林 篡要》《、本草纲目》等均有红曲药效的记载 。我国出 版的《中药大辞典》将红曲的主要药效归纳为“活血化
瘀 ,健脾消食 ,治疗产后恶露不尽 ,瘀滞腹痛 ,食积饱 胀 ,赤白下痢及跌打损伤 。”近几年 ,国内外学者对红 曲的药理活性物质研究越来越多 ,并取得了伟大成就。 1979 年日本的远滕章从红色红曲霉 (M. ruber) 中发现 了一种能强力抑制胆固醇合成的药理活性物质 ,定名 为 Monacolink。Monacolink 是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32羟 基232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 G2COA) 还原酶的抑制剂 。 所以 Monacolink 的存在能显著降低人或动物的血脂浓 度。通过日本人的研究 ,红曲不仅有降低血胆固醇的 功效 ,还有降血糖、降血压、防癌功效。
我国蔬菜加工业领域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蔬菜 加工业信息网络及数据库的快速建设与完善 ,有利于 技术创新系统及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 —蔬菜加工企 业能迅速掌握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及了解国内外蔬 菜加工产品的市场情况 ,及时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及销 售策略 ,开展技术创新 ,更新 、优化产品品种 ;同时还 可为知识创新系统的主体 —国家科研机构及大学提 供开展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的目标 ,以获得新的基础 科学及技术科学知识 ,为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
015 % 焦磷酸
加热至
红曲米
钠水溶液
浸泡
100 1~
℃ 3mi
n
过滤
滤渣
液体红曲色素 →干燥 →粉状红曲色素 。
滤液 1 再次提取
滤液 2
混合 分离 浓缩
90 年代以来 ,国内外研究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生 产红曲色素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如宁夏轻工业设计研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与应用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与应用

文章编号:1004-3888(2000)02-0188-04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与应用Ξ陈义光,彭德姣,田宏现(湖南吉首大学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湖南吉首416000) 摘 要:综述了红曲、红曲色素和红曲霉发酵产物药理作用的研究和应用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红曲;红曲霉;红曲色素;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TS20213;R282171 文献标识码:A 红曲是以大米为原料,经红曲霉(Monascus)繁殖成的一种紫红色米曲。

红曲的故乡在中国,它的发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酿酒、食品着色和中医中药中[1,2]。

红曲霉(Monascus)是一属小型丝状腐生真菌,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不整囊菌纲(Plectomycetes)散囊菌目(Eurotiales)红曲科(Monascaceae)[3],主要种类有红曲霉(M1anka)、烟色红曲霉(M1f uligi nosus)、紫红曲霉(M1purpureus)和红色红曲霉(M1ruber)等[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合成食品添加剂和化学药物对人体副、毒作用的认识,“回归大自然”的口号被提出,掀起了食用绿色食品和使用天然药物的热潮。

红曲作为药食兼用天然生物制品,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众多专家学者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红曲色素、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尝试开发多种新型保健食品和治疗药物,使这一中华民族宝贵科学遗产有望给人类的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1 红曲色素及生产工艺研究红曲霉以其能产生大量红曲色素而得名。

红曲自古以来在我国一直用于食品着色,特别是肉类的着色。

随着认识到合成色素有可能诱发癌症而逐渐被禁用后,红曲色素作为天然产物,消费量在逐年增加,中国、日本有多家企业已在进行红曲色素的工业化生产[5,6]。

红曲色素是多种色素的混合物,目前确认的有红色系和黄色系两大类6种[7]。

与其它天然食用色素相比,红曲色素具有热稳定性好、蛋白着色力强、色调柔和、对p H稳定等优点[8,9],尤其它能耐100~140℃的高温,使其在食品烹饪、肉类制品高温灭菌、糕点焙烤时不退色,而有广泛的用途。

红曲片行业报告

红曲片行业报告

红曲片行业报告红曲片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中的发酵过程。

红曲片的主要原料是红曲霉菌,经过发酵、蒸干、制成片状的食品添加剂。

红曲片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色泽和口感,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本报告将对红曲片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规模。

红曲片作为传统食品添加剂,在中国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红曲片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据统计,2019年中国红曲片市场规模达到了1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同时,红曲片的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二、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红曲片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备受青睐。

未来,红曲片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功能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红曲片作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红曲片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健康功能和营养价值。

2.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红曲片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未来,红曲片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3. 市场多元化发展,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红曲片市场也在不断进行产品多元化发展。

未来,红曲片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三、竞争格局。

目前,红曲片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差异化竞争,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红曲片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展开激烈竞争,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 品牌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红曲片企业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上下足功夫,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 价格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红曲片企业在产品定价上进行灵活策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红曲片作为一种传统食品添加剂,在中国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

红曲的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趋势

红曲的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趋势

红曲的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趋势作者:佚名保健品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5-8-17 [关键词]:降胆固醇,降血脂,骨质疏松,抗癌健康网讯:红曲一般是指以谷物为原料,接种红曲菌经固体发酵制成的红色或紫红色米曲。

自古以来,红曲一直被认为具有食用和药用双重功效。

红曲除了用在着色、酿酒、制醋和酱油外,它还可以生产各种酶制剂。

近年来,红曲菌的药用价值备受关注,利用红曲细菌开发研制各种功能性保健食品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实验室数十年的研究,对红曲的保健功能和食用安全性作了介绍,并指出了红曲保健品的开发趋势。

1 红曲的保健功能1.1 降胆固醇及降血脂作用1979年,日本远藤人从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ber)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种可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的活性物质,命名为Monacolin K。

至今已从红曲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到Monacolin L、Monacolin J、Monacolin K、Monacolin M和Monacolin X等11种化合物。

在胆固醇的合成途径中,HMG—CoA的还原酶是控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速度的关键酶,而Monacolin类化合物是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所以它可以有效减少或阻断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其中以Monacolin K的活性最为显著。

Monacolin K有内配式和β—羟基酸式两种结构。

化学合成药洛伐他汀为内酯式Monacolin K,需在体内水解成相应的酸式而发挥药效,由于需要消耗体内的羟基酯酶,长期使用会增加肝肾负担,其常见副作用还有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及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天然红曲中的Monacolin K多为酸式,其空间结构与体内HMG—CoA更为接近,无需水解,直接发挥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的作用,其活性较内酯式高约一倍。

临床试验表明,当血液中Monacolin K的浓度达到0.001—O.005μg/mL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就会受阻。

红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红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C u r r e n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T r e n d o f R e d Ko j i
Wa n g We n f e n g Yu a n Bi n g b i n g Xu L i n g
( J i a n g s u S h e n h u a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C o . , L t d . , h u a i h n 2 1 1 6 0 0 )
中发现并分离得 到能显著抑制体 内胆 固醇合成
的活性 物 质 莫 纳 可 林 K( Mo n a c o l i n K) , 全 世 界 的科 学家 开始对 天 然红 曲及 Mo n a c o l i n类化 合 物 给予 了新 的广 泛关 注 。 经研究 发 现红 曲中含 多种 有效 活性 物质 , 具
b o t h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p r o b l e ms i n d e v e l o p me n t ,
王文风 , 等: 红曲的研 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


红 曲 的研 究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王 文风 袁 兵兵 徐 玲 2 1 1 6 0 0 ) ( 江 苏神 华药 业有 限公 司 , 江苏 淮安

要: 红曲是具有我 国特 色的 自然资源 , 被广泛用于食品、 医药等行业。该文 中介绍
发 酵得 到 的红 曲一 直 应 用 于 传 统食 品着 色 及 药 用 。 明代 《 本 草 纲 目》中记 载 : “ 红 曲, 性温、 味 甘, 消食 活血 , 健脾 燥 胃。酿酒 , 破血 行药 势 。 ”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具备降血脂、降血压和降血糖 3 种功能的天然食品;红曲可同时降低、和升高,从而起到综合降脂作用,降酯效果和毒副作用皆优于对血脂异常疗效确切的他汀类西药——洛伐他汀。

还具有抗肿瘤、抗疲劳、预防骨质疏松、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功能红曲各种潜在的治疗保健应用价值正逐步被人们研究开发,经多年临床验证发现了除降脂外,红曲对心血管的多种有益作用,保护心肌和内皮细胞、改善动脉硬化和心肌重构、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的特点,已被证实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均可获益;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已具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

一、红曲概述红曲(),亦名红曲米,它用红曲霉菌接种于大米发酵而成 , 是由红曲霉代谢产物和发酵后剩余大米降解物的总称,是一种食疗兼备的传统中药。

红曲最早发明于中国 ,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和应用历史 ,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典型代表。

食品上主要用于腐乳、红酒、鱼等食品的发酵呈色,而其药用功能在《本草纲目》和《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红曲的药用价值:“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

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治安人血,气通乃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

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痪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症。

法国学者在1884年建立了红曲菌属的分类。

在分类上,红曲霉属真菌界,红曲菌科,红曲霉属。

目前,美国培养物物种保藏中心()已有 58个红曲菌株。

大部分红曲菌株属于3种:丛毛红曲霉,紫色红曲霉及安卡红曲霉。

现代研究表明,红曲中次生代谢物含有:莫那克林系列(),γ一氨基丁酸、氨基葡萄糖、卵磷脂、类黄酮、不饱和脂肪酸等功能成分。

因为大米中除了大量淀粉外,还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等可代谢物,在红曲霉菌所含各种酶的作用下,同时还会产生多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各种活性酶及糖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州学院课程论文题目:红曲及红曲色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食品添加剂考查学期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考查方式课程论文姓名苏丹学号专业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成绩指导教师蔡华珍红曲及红曲色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摘要:红曲是具有我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该文中介绍了红曲色素及功能性红曲在国内外的生产及市场现状,考察了红曲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功能性红曲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红曲;红曲色素;应用领域;发展趋势Abstract:Red koji is a kind of natural resour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food and medicine industry. Currentsituation about its production and marke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he problems in R&D, application andtrend of functional red koji are reviewed also.Key word:red koji;Monascus pigment; application; trend前言红曲是一种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药食两用品。

近年来,由于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天然色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药理学家发现,红曲入药,是一种出色的降血脂、降血压天然药物。

在李时珍主编的巨着《本草纲目》一书中即收载有若干个含有红曲成分的治病良方。

中国中科院研究人员开发的以红曲为原料的降脂新药“乐脂平”,疗效可与美国公司开发的他汀类降脂药物媲美,国外称之为“中国他汀”。

此外,红曲色素是以红曲霉液体深层发酵液为原料精制而得到的一种天然色素。

随着科学家对红曲霉的生理及药理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古老的红曲有望成为重要的新药来源。

此外,经证实红曲还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各种活性酶与糖等。

由于其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多系统、多靶点作用的特点。

但是,大多数红曲霉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橘霉素,从而影响到红曲产品的安全和出口。

所以,红曲已成为适应国际发展大趋势的优良食品添加剂,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备受世人关注。

1、红曲的发展及应用红曲的发展状况红曲最早发现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

红曲古代称丹曲,既是中药,又是食品,是用红曲霉属真菌接种于大米上经发酵制备而成的。

作为传统中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评价它说:“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奇药也”,在许多古代中药典集中岭载该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用于治疗食积饱胀、产后恶露不净、痕滞腹痛和跌打损伤等症。

红曲在中国的食品中有其妙用。

旧时在北京,有一道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叫灌肠。

灌肠其实不是肠,而是用团粉和红曲做成的像腊肠样的东西,切成薄片,放在平底锅里用猪油煎焦,吃时加蒜汁盐水,色味两绝。

这其中红曲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不止是灌肠,许多驰名中外的风味食品如无锡排骨、苹果鱼肚、樱桃肉、玫瑰卤鸭、鸳鸯鱼枣、寿桃馒头、马蹄糕、琉璃珠矶中都有红曲,红曲还可用于酿造黄酒,制做腐乳、食酯、食品色素等等。

红曲的问世,给中国和世界食品微生物发酵史写下了一页光辉篇章。

红曲的应用红曲是一种红色霉菌,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它的食用价值。

红曲用途极广,如古代未发明酱油专用酱色(焦糖)之前,红曲是红烧肉和其他红色食品的主要食用色素。

红曲还是一种出色的食品工业原料。

如中国闽台两省利用红曲生产的红色米酒(红酒)在东南亚以及港澳台市场上知名度较高,颇受消费者欢迎,被公认为有舒筋活血强身功效。

日本民族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他们也很喜欢红曲。

如日本乡村在腌制猪肉时就加入量红曲,在红曲霉蛋白酚的作用下,腌猪肉肉质细嫩,外观呈深红色,令人胃口大开。

到了现代,红曲的研究得到了世界的关注。

北京大学的生物学家从众多红曲菌种中筛选出一株红曲菌,在它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天然他汀类物质。

经过了大量的工作将野生菌种变异为生产菌种,使之能产生高含量、稳定的、适合制药的人体合成胆固醇关键酶特异性抑制剂一天然他汀类物质,同时还能产生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必需氨基酸、不饱合脂肪酸等等。

这时的红曲与一般仅作为色素的红曲已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称为特制红曲。

特制红曲现在已经用于制药,大量研究发现它具有非常强大的降低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显着综合疗效且服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并能有效的治疗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及与高血脂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

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前途的降脂物质。

红曲的研究开发现状对红曲的研究从红曲色素转向有关降血压、血糖及胆固醇的生理活性物质方面是发展趋势。

另外,作为食品添加剂也是目前红曲应用的主要方向,还有较多用于生产各种酶的专利以及在化妆品、处理废水、饲料上的应用等。

1979 年日本远藤章教授从红曲霉培养物中分离出莫纳可林 K(Monacolin K)后,发现其对心肌和内皮细胞有抗炎症、抗癌及保护作用,对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抑制作用,降低骨质疏松和减少骨折几率的作用。

预防老年痴呆和中风的作用以及对肾脏免疫调节等作用。

陈运中等通过动物实验还证明了 Monacolin K 具有抗疲劳作用。

亦有人将其作植物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应用。

由此可见,他汀类物质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将难以估量[1]。

国内科研工作者对红曲保健功能进行研究,开发出了具有不同保健功能的生物制品。

如 1995 年张茂良等利用红曲发酵后的综合提取物制成新型天然降血脂药物 - 血脂康,其未对发酵产物进行提纯,除含降胆固醇物质 Monacolin K 外,还保留其他多种有效成分。

同年,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生产的脂必妥片,也是一种新型中成药,主要成分是红曲米[2]。

我国生产含 MonacolinK 类药物时间不长,产率和提取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副作用普遍较大,此类药物主要靠进口,价格较贵,因此对 MonacolinK 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曲酯化曲是我国白酒专家吴衍庸教授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出来的1株烟灰色红曲霉,并发现这类红曲在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对香味物质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可利用红曲霉制成酯化曲和酯化液,以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和产量。

为红曲在大曲白酒生产上的应用开拓了新途径,是我国白酒工业的一项重大创新。

近几年来,在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红曲生产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的重大成就。

我国 2001 年利用航天生物技术研制他汀与硒的复合体,培育出红曲新菌种 - 天曲。

飞船搭载的天曲菌经地面筛选后,不但他汀产量提高了1倍多,耐硒能力显着增强,而且他汀的活性是胆固醇合成酶活性的 10000 倍,硒的抗氧化力是维生素 E的400 倍,是不含青桔霉素的天曲菌。

天曲是多种天然他汀与硒的有机复合体,在地面上是无法有机复合的,实现他汀与硒的有机复合是航天生物技术对医学的重大贡献。

利用富硒红曲原料开发的3 种新保健产品已获得卫生部批准生产,2005年产品销售收入已突破3亿元,增长速度迅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为了减少或消除红曲产品中桔霉素的不利影响,国内外已从菌种选育、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红曲霉菌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例如:保加利亚 Rasheva 等选育了1株不产桔霉素紫色红曲霉突变体 Went CBS 。

日本 Nihira 等筛选得到新的聚酮体合成酶基因,并将其应用于构建不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株。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过复合诱变处理得到的产无桔霉素的红曲色素变异株;江南大学教育部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筛选得到1株不产桔霉素、高产开环式Monacolin K 的红曲霉菌,该菌固态发酵红曲米中 MonacolinK 的含量最高可达11000mg/kg,红曲产品中开环式 Monacolin K 的比例为 70%~90%,该菌在酵母提取物和蔗糖培养基及谷氨酸钠和葡萄糖为主的培养液中均未测出桔霉素,液态及固态发酵红曲产品也未测出桔霉素,初步表明该菌株没有桔霉素生物合成能力[3]。

红曲,古为今用,已经赋予了它新的生机与活力。

老药换新颜,它将为人类的健康升腾新的希望2、红曲色素的安全性红曲色素是红曲霉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天然色素, 而红曲霉是目前唯一能产食用色素的微生物。

其为深紫红色粉末,略带异臭,易溶于中性及偏碱性。

近年来, 由于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受到挑战, 天然色素日益受到重视, 特别是具有多项功用的红曲色素更是受消费者的青睐。

红曲色素与合成色素相比较具有性质稳定, 耐光耐热性强, 对蛋白质、纤维素着色性好, 对 pH 值稳定, 安全无毒, 是值得大力开发推广的食用天然色素。

红曲色素作为天然色素, 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安全性较高的食用色素, 试验已证明不含黄曲霉毒素; 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及致突变性试验, 都无毒性, 也无致突变作用。

红曲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由于红曲色素具有良好的着色性能和较强的抑菌作用,可替代亚硝酸盐作为肉制品着色剂,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肉制品中。

红曲色素与亚硝酸盐的着色原理完全不同:亚硝酸盐是与肌红蛋白形成亚硝基肌红蛋白,而红曲色素是直接染色。

两者都能赋予肉制品特有的“肉红色”和风味,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保存期,但红曲色素的应用安全性更高。

酿造酱油中的应用:武汉佳成生物公司的发明专利 - 糖化增香曲(酱油专用)就是以红曲为出发菌种而制得的复合红曲菌种,在酱油酿造中使用糖化增香曲,可使原料全氮利用率和酱油出品率明显提高,同时酱油鲜艳红润、清香明显、鲜而后甜,质量优于普通工艺酱油。

杜德刚将红曲色素粉直接加入到酱醅中参与发酵,发现明显提高了酱油的红色指数,改善了酱油的风味。

丹溪红曲酒是采取压滤工艺生产的,保留了发酵过程中的粗蛋白、醋液、矿物质及少量的醛、酯等物质,具有香气浓郁、酒味甘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

另外还有陆公红、永春、琅峰山等种类的红曲酒。

在传统生产中常使用酱油作为着色剂加工腌菜,使酱腌菜的色泽更诱人。

红曲色素可以作为腌制蔬菜中外加色素,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渗入蔬菜内部。

蔬菜细胞在腌制加工过程中,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蔬菜细胞就能吸附其他辅料中的色素而改变原来的颜色[4]。

红曲色素在面制品生产中的应用,如生产红曲饼干、红曲面包、糕点、红曲面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