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鸡的热应激及防控措施

鸡的热应激及其防控措施鸡最适宜的外界温度是18~24℃,当外界温度升至25℃以上时鸡开始感到不适,并处于热应激状态,但鸡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来维护代谢平衡和正常生产性能;当鸡舍温度超过30℃时,鸡群便处于强烈热应激状态。
鸡长时间处于强烈应激状态时,便会出现临床症状(过渡张口呼吸、饮水量剧增、稀粪便、饲料利用率降低等)、生理生化指标改变、生产性能(产蛋率、蛋品质、种鸡受精率、孵化率、健母雏率等)下降、免疫机能降低、体重降低、中暑死亡等系列状况,给生产带来损失。
肉鸡会出现体增重降低,增重率降低。
因此,如何克服高温带来的困扰,把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鸡群生产正常进行,力争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是养鸡生产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热应激对鸡的影响1、蛋鸡采食量减少,产蛋率降低鸡处于热应激状态时,采食中枢的兴奋受到部分抑制,表现出采食量下降,同时以增加饮水量来减轻热负荷。
采食量的下降将导致营养摄入的不足,使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蛋品质变差,体重持续下降。
鸡采食量下降的同时,饮水量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鸡的饮水、采食量比可以由正常情况下的2︰1变为4︰1,,饮水量的增加,导致肠道内消化酶浓度降低,加剧肠道蠕动,饲料在肠道停留时间缩短,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鸡体营养不良进一步加剧。
有资料显示,鸡舍温度在24-30°C时,每升高1°C,采食量下降1.4-1.6%,,饲料转化率下降(比寒冷时更甚);鸡舍温度在31-38°C时,每升高1°C,采食量降3%。
饮水量增加,导致肠道内消化酶浓度降低,加剧肠道蠕动,饲料在肠道停留时间缩短,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鸡体营养不良进一步加剧。
蛋重降低和蛋壳变薄是热应激时最早发生的现象。
另外,热应激还可使蛋鸡排卵数减少,产蛋率下降。
2、热应激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由于鸡没有汗腺,身体覆盖有羽毛,当温度升高到30~35℃左右时,蛋鸡则主要靠张口、加大呼吸频率来散发体热。
肉鸡热应激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2018年第10期热应激属于畜禽在生理机能和体温调节方面出现异常而表现出的反应,主要就是受到过高的温度所影响而导致的。
在我国的夏季,环境的温度普遍都是比较高的,而肉鸡通常都是体型比较大、快速的生长、皮厚而且皮下脂肪较多,这类的生理特点造成肉鸡容易患病的情况,生产中主要可见患鸡采食量降低,生产性能变差,免疫力低下,发病的鸡只容易出现死亡等情况,患病相对比较严重的鸡只会导致直接死亡的严重情况,给肉鸡饲养业的经济效益带来比较大的危害。
1饲养危害正常饲养的肉鸡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8~24℃,此种环境下的肉鸡代谢产生的热量会以不同的方式散发,可见辐射、传导以及对流散发,此外肉鸡排泄粪便、呼吸等途径也同样可以散发热量,这样可以保证产热和散热状态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其自身的体温处于正常状态,肉鸡对于饲料的利用率增高并且机体生长速度加快,但是死亡率呈现降低的趋势。
如果肉鸡的生活环境温度超过30℃,鸡群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可见鸡只呈现张口呼吸并且大量饮水的状态;但是如果环境的温度超过了38℃,鸡只体热的散发和传导都会出现障碍,而体温就会逐渐升高至44℃,从而导致鸡只非常容易死亡。
伴随着鸡只所处的外界环境温度呈现不断升高的状态,鸡只的体温自然也会随之逐渐的上升,这样情况肉鸡的心跳加快同时血压降低,呼吸速度加快并且喘息非常的明显,严重的肉鸡会表现出呼吸性碱中毒的情况,血液中的pH 值升高,血钠增多的同时血钾含量降低,造成钠钾比例呈现异常的状态,与此同时肉鸡机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总蛋白质、白蛋白以及球蛋白水平均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如果肉鸡表现热应激反应,通过体内的各种异生以及异化作用最终就血浆葡萄糖的水平不断上升。
热应激的肉鸡会表现内分泌紊乱,机体的代谢率降低。
如果肉鸡饲养在高温潮湿的环境条件中,会有大量的多种病原菌、寄生虫等进行快速的繁殖,受到热应激刺激的肉鸡免疫力表现低下,感染各类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2患病表现此种患病类型的肉鸡大多喜欢长久的在阴凉处进行休息,生产中可见其通常会大量的饮水,鸡冠呈现下垂的状态,表现出伸颈张口呼吸的情况。
肉鸡的热应激与营养控制措施

场所不仅不适宜鱼类生长,甚至会
危及鱼类生存。
(2) 基础条件
养殖场所选址
必须有利于水产养殖,要求光照时
挡风及妨碍养殖操作。
2.生产环境
水域是鱼类的生活场所,水域
湖北省英山县水产局 ( 438700
) 王文彬
态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有高大树木及建筑物,以免遮光、
提升水产养殖效益
养殖地域的土质以壤土最好,养殖场所周围不宜
培水。
降。因此,添加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应激作
草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氨
用。试验证明,在热应激情况下,肉鸡日粮中添
基酸等营养物质。研究表明,添加清热解毒、杀
加维生素C200 毫克/千克,可明显减轻热应激影
菌抗病中草药,能有效减轻和消除热应激对肉鸡
3.缓解肉鸡热应激的营
(1) 提 高 日 粮 营 养 水 平
量下降,而且还可明显影响肉鸡的生长
热
应激可导致肉鸡的采食量下降,
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给养鸡生产带
常规的日粮营养水平则很
来严重损失。据试验,环境温度
难满足其生长需要。据试
在 20 ℃ 以 上 时 , 每 增 加 5~
10 ℃,肉鸡的采食量就可能下
பைடு நூலகம்
的环节。渔业养殖环境主要包括生
创优渔业环境
渔业养殖环境的优劣决定着养
的环境条件,对鱼类的生存、生长
有着密切关系,高效养鱼要求有适
宜的环境条件。水域的环境因子相
当复杂,要创造、掌握和保持最佳
生态环境。
(1)基本要求 一般养鱼池形状
以长方形为佳,长宽之比以 2~4∶1
为宜,东西边长,南北边宽,宽边最
热应激对鸡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多 种微 量元 素 的流 失 . , 电解 质平 衡失 调 以及失 水等 。
1 热 应 激 对 鸡 危 害 的 机 理
鸡 属 于恒 温 动 物 , 境温 度 处 于 舒适 温 值 时 , 环 其 生 长 、 育 、 殖 功 能 均 表 现 最 佳 状 态 , 产 效 率 最 发 繁 生 高 。当环境 温 度超 出舒 适 温值 时 , 机体 随 即需 要 调整 生 理 活 动 与生 活 行 为 , 以适应 气温 的变 化 , 持 正 常 维 体温 , 保证 正 常生 长发 育 的需要 。
3 加强饲养 管理
鸡 舍 建筑 结 构 要 合理 。鸡 舍 建 筑应 定 向为 东 西 走 向 , 在 其 屋 顶 上 留有 1米 长 的屋 檐 , 强 太 阳光 并 使 线 难 以进 人鸡 舍 。鸡 舍 的窗户 要尽 可 能开大 些 , 于 便 正面 采光 和通 风 。屋 顶涂 成 白色 , 减少 热 幅射 。舍 内 应 利用 吊顶棚 来 隔热 。
导致静脉血 液回流障碍, 肺淤血 , 水肿体缺氧和酸 中
毒。
却后再进人鸡舍。使用水帘时 ,可在温度升高前打 开 , 午温 度 降低 后关 闭 , 样 可使 鸡 舍 内温 度 降低 下 这
4~ C 。 8 ̄ ,
体 内 氧化 过程 加 剧 。由于体 温升 高 , 内物 质 的 体 氧化 代 谢 加 强 , 害 的 代谢 产 物 和终 未 产 物 增 加 , 有 细
的环 境 温度 区为 1~ 2(, 佳 饲料 效 率 的环 境 温度 0 20 最 2 为 2c。 7C 环 境气 温 超过 鸡舒 适 温值 时 ,尤 其在 超 过 3  ̄ 2C 时 ,鸡 会 表现 出一 系列 生 理 与行 为 的应 激 现 象 包 括 , 热 喘 息 , 率 加 快 , 环 血 液 重 新 分 布 , 内 氧 化 过 心 循 体 程 加 剧 , 尿 排 泄 量 增 加 , 浆 中钠 、 白质 和 肾 上 粪 血 蛋 腺 皮 质 的激 素 浓 度异 常 , 其 是 皮 质 酮分 泌增 加 , 尤 神 经兴 奋 性增 加 或抑 制等 。这些 生 理变 化过 程 剧 烈时 ,
热应激对鸡群的危害和有效防控策略

甘肃畜牧兽 医
21 0 2年 3 总 2 4 期 ( 2)
热 应 激 对 鸡 群 的 危 害 和 有 效 防 控 策 略
雷海波
( 甘肃玉门油田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 酒泉 750 ) 300
中国图书分类号 : 5.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6 9 x(o 2 0—o 3 —o s 88 3 c 1o —7 9 2 1 )3 o8 2
使血液中碳酸氢盐含量降低 , 血液 p H值升 高, 导致呼吸性碱 中毒。大量饮水引发的拉 稀, 使过多钾 、 钠离子流失而造成体内电解质 紊乱 。
13 热应激 对蛋 鸡 的影 响 .
学合理的纵向通风效果最佳 , 要使得鸡舍 达 到有 穿堂 风通 过 即对 流通 风 。不 过 , 外 界 在 气温过高 时, 如超过 3 ℃, 4 不论哪种通 风都 不 能完全 缓解 热 应 激 , 必须 增 加 湿 帘 降 温装 置来 有效 降低 热应 激强度 。
鸡的热应激 也叫鸡的 中暑症 , 是在高温 环 境下鸡 体 内温度 急剧 上升 而发 生 的生 理机 能紊乱 。它通 过 改 变 机 体 生理 生 化 反 应 , 加 快呼吸频率 , 降低 采食量 , 降低饲料转化率 , 导致产蛋鸡蛋形变小 , 蛋壳变薄变脆, 产蛋率 下降 , 肉鸡生长速度降低 。更严重者 导致热 衰 竭 , 短时 间 内造 成鸡 群 死 亡 。近 几 年 的 在 生 产经验 表 明 , 一些 养 鸡 密 集 区 和养 殖 场 在
药, : 如 金银花、 菊花等单 味中草药或复方中
药 ; 日粮 中添加 0 5 在 . %碳 酸氢 钠 和 0 1 .%氯
化钾也能够缓解一部分热应激 ; 饮水 中可添 加 氯化钾 以补充钾 , 持体 内的电解质 平衡 , 维 同时调节 机 体渗 透 压 , 免 由于 增 加饮 水 量 避
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172 ·2021.010 引言鸡热应激是指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生理机能出现紊乱而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表现为生产性能显著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甚至会造成休克和死亡。
热应激是夏秋高温季节鸡易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会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且会降低鸡群对饲料的利用率和成活率,给家禽养殖产业造成经济损失。
在鸡养殖产业发展中,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掌握引发鸡热应激发生的具体原因,将各种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其正常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养殖场工作人员需提高重视程度,尤其是应注重积极做好鸡群夏季的热应激预防工作,一旦发现鸡群有热应激现象,应立即采取降温等积极措施,确保鸡群热应激症状能够快速缓解。
1 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1.1 采食量鸡的采食欲望和采食量主要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通常稳固环境比较适宜,饮水量合理,鸡采食量增加。
随着环境温度的增高,鸡的饮水欲望会显著增强,造成采食量显著下降。
鸡舍温度18~22 ℃时,每上升1 ℃或下降1 ℃鸡的采食量都会呈现下降或增加的趋势。
在热应激条件下,鸡的呼吸频率迅速加快,机体散热不足,降低鸡的采食欲望。
饮水欲望增加,使肠道中的消化酶浓度显著降低,加剧肠道蠕动,日粮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缩短,降低消化道对饲料的利用,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1.2 生产能力蛋鸡受到热应激影响后,会严重影响鸡蛋品质,造成产蛋量下降。
鸡的繁殖技能主要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
热应激条件下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调节,损害其生殖系统,造成繁殖机能显著下降。
热应激条件下,蛋鸡的产蛋能力会显著下降,且会改变鸡蛋的形状和比重,造成蛋壳较薄,鸡蛋个体较小,鸡蛋内容物发生显著变化。
这些主作者简介:王秀芹(1975-),女,山东平阴人,本科,畜牧师,从事畜牧方面工作。
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及防控措施王秀芹(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畜牧兽医局安城畜牧兽医站,济南 250409)摘要:热应激又被称为中暑症,是指鸡在高温条件下,由于体温调节和生理机能出现紊乱而引发的一种应激反应。
试析夏季肉鸡热应激的发生及防治

X u m u s h o u y i最近几年,商品肉鸡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中国很多地区的肉鸡饲养专业户在逐年增加。
但是在炎热的夏季,天气升温,很多鸡都会产生一些热应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鸡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在上升,但是鸡的免疫能力却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夏季肉鸡热应激的发病状况1、发病产生的原因肉鸡体表的羽毛比较丰厚,因此生长速度和其他鸡群比较,会很快,并且具有良好的新陈代谢的功能,自身的体温偏高。
在通常的情况下,会依靠自身呼吸,来起到蒸发散热的良好效果,从而维持热量之间的平衡,因此环境温度会对肉鸡的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
饲养的实践做出有效证明,肉鸡生长的温度不应太高,肉鸡只有在合理并且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够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自身系统的平衡,并且健康生长。
但是肉鸡生长的温度一旦过高,肉鸡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肉鸡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从而导致死亡现象的发生。
2、发病的临床症状肉鸡发病时,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差、采食量在变少、喜欢喝水、被毛出现凌乱、喜欢静卧在地上,以及身体多处的血管都会扩张,心跳剧烈加速,呼吸的次数得到提高。
产生这种病状的鸡群,双翅膀普遍会出现下垂的现象,粪便和正常情况下比较,非常稀薄。
实践中,相关人员在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后,发现病死鸡的肝脏主要呈土黄颜色,表面会出现不一样大小的血点。
在病例气管的内部会出现大量的黏液。
此外,遭受到热应激的肉鸡在免疫器官方面会产生一系列的损害。
二、夏季肉鸡热应激的防治措施1、对鸡舍结构进行改善相关人员为了防止肉鸡染病,一定要做好鸡舍内部的保温隔热功能。
鸡舍隔热最重要的部门就是屋顶,屋顶通过将外面高温所产生的热量以及太阳照射的热量阻隔在外面,从而真正做到让鸡舍内部的环境清凉舒适。
通常情况下,隔热的材料包括两种,一种是多孔材料,另外一种是热反射材料。
多孔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本身所包含的孔隙来进行适当的隔热,R值可以来表示材料的隔热性能,隔热的性能越好,R值的材料就越高。
热应激对鸡的危害与应对措施.doc

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其实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
它通过改变禽的生理生化反应降低鸡采食量、日增重、产蛋率,降低饲料利用率,使蛋形变小、蛋壳变薄变脆,更严重者导致热衰竭,在短时间内造成鸡大批死亡,给养禽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及全球性气温的普遍升高,热应激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阐明热应激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热应激的多种因素,对于探索缓解热应激的有效措施、指导生产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热应激的作用机理1.生理生化变化家禽受到热应激时,呼吸加快,使C02排出量增加,血CO 减少,H 浓度降低,pH值升高,NaHCO,/H CO,比例失衡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
Sangiah(1985)研究表明,慢性热应激时鸡血中pH值可由7.28升至7.395(24"12~32~C)。
范石军等(1996)报道,在炎热期,血清ca、K、Na显著降低。
这是因为热应激时鸡代谢活动加强,外周血液循环加快机体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且鸡为对抗热应激大量饮水排出稀粪也会导致矿物元素大量丢失。
另据报道,高温应激能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清葡萄糖和胆固醇含量,但血清TG含量下降。
这是因为热应激使禽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进而促进蛋白质分解,加强糖异生,使代谢向降解蛋白质提高糖原合成和脂肪沉积方向进行,因此血糖升高。
胆固醇是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前体,应激刺激肾上腺活动加强从而增加了对胆固醇的需要,周边组织胆固醇的合成和动员导致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
而高温使血清TG降低可能是因采食量降低所致(呙于明等,1998)。
另外,高温极显著降低了血清胰岛素含量,使血清中碱性磷酸酶、GPT、LDH 活性下降,而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急剧升高。
2.对内分泌的影响刘风华(1998)认为,鸡通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及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等起执行作用以应付热应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及防控措施(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肉鸡的集约化高密度生产的快速发展,热应激对肉鸡养殖业的危害愈加严重,使很多养殖者受到严重损失,本文阐述了热应激对肉鸡影响的机制,并从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得以综述,以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热应激肉鸡防控措施集约化高密度的现代化肉鸡养殖已成为现今养殖发展趋势,饲养环境因素成为影响肉鸡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其中尤以高温所引发的热应激更是突出。
热应激对肉鸡造成很大危害,使生产者蒙受重大损失,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因炎热高温、高密度饲养造成的肉鸡热应激更为普遍,导致免疫机能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引起大量死亡。
Selye(1936)提出应激学说并认为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或者说应激是机体对向它提出任何要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应答。
一般认为鸡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正常环境温度为10~32℃;21~26℃是鸡生存的舒适环境温度范围,肉鸡能发挥最佳生产性能;26~32℃是鸡不太舒适但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温度范围,而高于这个温度范围则会导致鸡生理功能混乱。
当环境温度高于肉鸡的等热范围上限值时,机体会产生各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我们称此现象为热应激。
山本桢纪认为热应激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舒适区的上限温度所致的应激反应。
因此,热应激给肉鸡饲养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肉鸡业的发展,热应激已成为肉鸡饲养上面临的实际问题。
1.热应激的生理机制应激反应的机制,是一个有较多争议的复杂问题。
目前,被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以交感神经兴奋,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调节和控制的理论。
感受器接受到的应激因子经信号神经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接到刺激后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经垂体门脉到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GH),ACGH进入血液循环后产生相应应答。
处于热应激期间的动物,免疫、生产和繁殖性能降低,而保持呼吸、物质循环和体温调节等基本功能;因此导致机体营养物质和身体储备从具有经济意义的性状转向维持基本生存急需的基础功能,进而影响动物生产性能。
持续热应激将造成采食量下降,动物机体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机体储备能量耗竭,免疫力遭到破坏,不仅仅影响生产性能,甚至引起疾病导致死亡。
2.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肉鸡处于热应激时,一般表现为呼吸加快,翅膀的羽毛散开等行为特征;呼吸加快导致血液中CO2+H20=H2CO3=H++HCO3-左移而影响了体内pH值,从而影响了肉鸡血清中P、K+离子浓度,尤其是大于30日龄的肉鸡(刘铀等,1999);机体免疫力受到影响,肉鸡的采食量降低,体质下降,持续长久热应激将直接影响肉鸡存活率。
2.1 热应激与肉鸡血液生化指标鸡由于无汗腺,在热应激条件下,只能通过提高呼吸率保持热平衡,表现出呼吸频率加快、羽毛散开、活动量减少;随之而来的是采食量降低,饮水量增加等临床症状(曾炯等,2009)。
肺通气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使得体内CO2 排出量增加,血液中CO2贮量下降,使得血液中的化学平衡:CO2+H20=H2CO3=H++H CO3-,向左移动,H+和H CO3-浓度减小;并且血清中Ca2+、P、K+下降(刘铀等,1999),从而导致血液呈呼吸性碱中毒。
肉鸡体温比哺乳动物高,耐热性较强,对热应激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李静(2004)首次对热应激(37℃)对肉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热应激严重影响肉鸡血液动力学,动脉压的显著下降可能会直接影响组织血液的灌流量,造成组织缺血,影响血气平衡。
经过7-9天后股动脉压有恢复趋势,组织血液灌流得到补偿,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转化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而后趋于正常动态变化。
针对37℃-42℃之间不同温度对肉鸡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认为37℃持续热应激是肉鸡耐热临界点,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辅助调节血压和新功能药物能够得到改善。
肉鸡在热应激下,还能够引起血液中的一些酶类含量的变化,杨小娇等(2011)研究表明,随着热应激温度升高,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活性逐渐升高,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逐渐降低。
全明等(1992)发现热应激肉鸡血清球蛋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P<0.01),说明高温可极显著降低血清球蛋白水平,对鸡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2.2 热应激与大肠杆菌热应激抑制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得机体抵抗力下降,易于感染疾病,这些都升高了热应激时肉鸡的死亡率。
大肠杆菌病是肉鸡饲养的常见多发病,大肠杆菌感染使肉鸡右心功能下降、肺动脉压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生产性能下降,可能与感染引起心、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变化、导致脏器功能衰竭有关。
李东红(2005)针对热应激对肉鸡实验性大肠杆菌病发病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热应激减缓了肉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过程,应激感染组的肉鸡病状出现较晚,死亡率(常温感染组55%,热应激组10%)极显著降低(P<0.01);但李东红,马增军等(2006)研究说明热应激和肉鸡感染大肠杆菌对肉鸡体重的影响是一种协同作用。
而与单纯热应激作用比较,大肠杆菌感染和热应激作用对肉鸡体重的影响则是迭加作用。
李东红,马晓娣(2006) 研究了37℃热应激条件下试验性大肠杆菌病肉鸡心脏和肺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其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感染大肠杆菌病肉鸡心脏损伤严重,而肺脏损害较轻。
热应激与感染大肠杆菌对肉鸡的心脏泵血功能及肺动脉压有相似作用,并且热应激对感染肉鸡具有迭加作用,对其作用机制以及热应激对感染大肠杆菌肉鸡的影响临界温度值是多少?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2.3 热应激与肉鸡生产性能热应激使肉鸡的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消化机能减退,生产性能降低。
在处于热应激状态下的肉鸡,用加强散热和抑制产热的方式调节体温,需要的基础代谢能降低,表现出采食量下降,这是导致肉鸡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热应激时,肉鸡全身血液重新分配以利于散热,流经体表、上呼吸道和肌肉等散热部位的血流量增加,而流经内脏器官及肠道的血流量降低,使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受限;并且消化道内的各种消化酶的活性降低,造成了对饲料的消化率降低(田书音等,2010),直接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另有研究报道,在21~30 ℃,气温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1.6%,在32~38℃,气温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4.6%(张福平,2008)。
热应激对肌肉品质还有一定的影响,冯京海(2006)进行了环境高温对肉鸡胸肌品质的影响,其结果说明高温导致胸肌乳酸含量升高,造成宰后胸肌pH值得下降速度加快,引起胸肌蛋白质变性,影响其肉色和持水力。
杨小娇等(2011)研究了不同温度热应激对肉品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热应激明显降低宰后肉鸡胸肉的pH30min、pH24h 和a* 值(肉的红度),明显提高宰后肉鸡滴水损失、L* 值(肉的亮度)和剪切力值。
据研究报道持续热应激对肌肉品质的影响还受品种的不同而不同,持续34℃高温使AA 肉鸡胸肌肉质有一定程度下降;而北京油鸡对高温的适应性较强,肌纤维对高温不敏感(卢庆萍等,2009)3. 热应激的预防控制措施热应激对肉鸡影响主要有血流动力学和机体内酸碱平衡,因此在肉鸡热应激的不同阶段,给以调节血压和心功能的药物,会对缓解热应激起到一定的作用。
朱明霞等(2010)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9种电解质对热应激肉鸡屠体品质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证明:NaHCO3和NH4CI组较其他组,显著地降低了热应激下鸡只的体温;NaHCO3组屠体重和屠宰率较高,NaHCO3、Na2CO3和NH4CI试验组胸肌率显著升高。
李文立等(2011)针对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显著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鸡血清和肠道的抗氧化性能,并且对前期的影响优于后期,肉鸡饲粮中谷氨酰胺的推荐用量为1.6%。
据研究报道,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E、B2可以有效减缓热应激对机体的影响,降低死亡率,并且维生素C、E、B2降低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相互作用。
在饲粮中添加微量元素铬、镁、硒、锌等能有效改善热应激肉鸡的血液生化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减缓对机体的损伤,降低死亡率。
除了调整饲料结构、药物辅助之外,还要有效做到降温处理,保证饮水供应充足等饲养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1]李文立路静孙振钧姜建阳李方正任慧英.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动物营养学报2011.23(4):695-702[2]曾炯黄兴国邬理洋.肉鸡热应激机理及其研究进展江西饲料2009.6:1-4[3]卢庆萍文杰张宏福董亚维王启军.长期高温对商品肉鸡和地方品种鸡肉质及风味的影响畜牧兽医学报2009,40(2):203-07[4]李静37℃持续热应激对肉鸡血流动力学和酸碱平衡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2004[5]李东红热应激.对肉鸡实验性大肠杆菌病发病过程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2005[6]李东红马增军王绥华.热应激对实验性大肠杆菌病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29(4):80-83[7]朱明霞,刘桂芹,孟喜龙,刘文强日粮中不同电解质对热应激肉鸡屠体品质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畜牧与兽医2010 42(6):43-46[8]杨小娇,许静,宗凯,张黎莉,刘国庆不同温度热应激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家禽科学2011.3:10-14[9]李东红,马晓娣热应激试验性大肠杆菌病肉鸡心肺病理组织学的观察中国畜牧兽医2006.33(8):55-57[10]田书音李冰热应激对肉鸡生产的危害及抗应激添加剂的研究饲料博览2010(10):10-13[11]范作良. 家畜生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12]张福平, 华时尚, 姜海波. 热应激对鸡的危害及降低热应激的综合措施[J]. 饲料工业, 2008(15): 14-16.[13]冯京海环境高温对肉鸡线粒体功能及胸肌品质的影响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