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的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稻谷国家标准.pdf

稻谷国家标准.pdf

《稻谷》新的国家标准
《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03-28发布,从2009-07-01开始实施。

《稻谷》(GB1350-2009)与原标准相比调整了整精米率要求,按照不同等级设置不同的整精米率指标;规范了整精米率检验方法和检验仪器;设定了等外级;增加了判定规则和标签标识要求。

具体质量指标见表1-2。

质量要求
1.各类稻谷以出糙率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等。

2.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


出糙率% 整精米率% 杂质含量% 水分含量% 黄粒米含量% 谷外糙米含量% 互混率% 色泽、气味1
≥79.0≥50.0≤1.0≤13.5≤1.0≤2.0≤5.0正常2
≥77.0≥47.03
≥75.0≥44.04
≥73.0≥41.05
≥71.0≥38.0等
外<71.0 —
注:“—”为不要求。

3.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见表2。

表2 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
等级出糙率% 整精米率% 杂质含量% 水分含量% 黄粒米含量% 谷外糙米含量%
互混率% 色泽、气味1
≥81.0≥61.0≤1.0≤14.5≤1.0≤2.0≤5.0正常2
≥79.0≥58.03
≥77.0≥55.04
≥75.0≥52.05
≥73.0≥49.0等
外<73.0 —
注:“—”为不要求。

稻谷国家标准

稻谷国家标准
《稻谷》新的国家标准
《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03-28发布,从2009-07-01开始实施。《稻谷》(GB1350-2009)与原标准相比调整了整精米率要求,按照不同等级设置不同的整精米率指标;规范了整精米率检验方法和检验仪器;设定了等外级;增加了判定规则和标签标识要求。具体质量指标见表1-2。
≤1.0
≤2.0
≤5.0
正常
2
≥79.0
≥58.0
3
≥77.0
≥55.0
4
≥75.0
≥52.0
5
≥73.0
≥49.0
等外
<73.0

注:“—”为不要求。
≥47.0
3
≥75.0
≥44.0
4
≥73.0
≥41.0
5≥71.0≥38.0来自等外<71.0

注:“—”为不要求。
3.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见表2。
表2 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
等级
出糙率%
整精米率%
杂质含量%
水分含量%
黄粒米含量%
谷外糙米含量%
互混率
%
色泽、气味
1
≥81.0
≥61.0
≤1.0
≤14.5
质量要求
1.各类稻谷以出糙率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等。
2.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
等级
出糙率%
整精米率%
杂质含量%
水分含量%
黄粒米含量%
谷外糙米含量%
互混率
%
色泽、气味
1
≥79.0

优质稻谷标准

优质稻谷标准

优质稻谷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优质稻谷GB/T17891-19992000-04-01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优质稻谷的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加工、销售的优质商品稻谷。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和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50-1999稻谷GB1354-1986大米GB/T5511-1985粮食、油料检验粗蛋白质测定法GB/T15682-1995稻米蒸煮试验品质评定GB/T15683-1995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出糙率、整精米、整精米率、不完善粒、谷外糙米、杂质、黄粒米、色泽、气味按GB1350-1999中的3.6、3.7、3.8、3.9、3.10、3.11、3.12、3.13执行。

3.2 优质稻谷由优质品种生产,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稻谷。

3.3 垩白粒率米粒胚乳的白色不透明部分,包括腹白、心白和背白。

3.4 垩白米率有垩白的米粒占整个米样粒数的百分率3.5 垩白大小垩白米粒平放,米粒中垩白面积占整粒米投影面积的百分率。

3.6 垩白度垩白米的垩白面积占试样米粒面积总和的百分比。

3.8直链淀粉含量精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百分率3.9 胶稠度精米粉碱糊化后的米胶冷却后的流动长度。

3.10 异品种粒不同品种的稻谷粒4分类根据优质稻谷的品种分为四类:优质籼稻谷、优质粳稻谷、优质籼糯稻谷、优质粳糯稻谷。

5 质量要求5.1 分级指标优质稻谷分级指标见表1。

表1优质稻谷质量指标类别5.2 定级以整粒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为定级指标,应达到表1规定;不完善粒、异品种粒、黄粒米、杂质、水分、色泽、气味按GB1350规定执行;其余指标,如有两项以上不合格但不低于一个等级指标的降一级定等;任何一项指标达不到三级要求时,不能作为优质稻谷。

国标稻谷的质量标准

国标稻谷的质量标准

国标稻谷的质量标准一、概述本标准规定了国标稻谷的质量要求,包括杂质含量、水分含量、硬度、气味、色泽、完整度和营养成份等方面。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运输、加工等环节的国标稻谷质量评价。

二、杂质含量1.杂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

2.表1 杂质含量要求3.等级 | 杂质含量(%) || --- | --- |特等 | ≤0.5 |一等 | ≤1.0 |二等 | ≤1.5 |三等 | ≤2.0 |2. 杂质的分类和定义如下:(1)泥沙、石子等无机杂质,不包括米糠、稻壳等有机杂质;(2)虫蛀粒、霉变粒等不良籽粒;(3)异品种粒,即与本品种籽粒不同的粒型和颜色;(4)其他杂质,如草籽、塑料等。

三、水分含量1.水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2.表2 水分含量要求3.等级 | 水分含量(%) |4.| --- | --- |5.特等 | ≤14.5 |6.一等 | ≤15.5 |7.二等 | ≤16.5 |8.三等 | ≤17.5 |9.水分检测方法:采用烘干法或红外线烘干法。

四、硬度1.硬度是指稻谷在机械加工或烹饪过程中的抗破碎能力。

一般来说,硬度越高,加工品质越好。

硬度要求符合表3的规定。

2.表3 硬度要求3.等级 | 硬度(硬度计数值) |4.| --- | --- |5.特等 | ≥70 |6.一等 | ≥65 |7.二等 | ≥60 |8.三等 | ≥55 |9.硬度检测方法:使用硬度计进行测量。

注意样品处理和仪器校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气味1.气味是指稻谷在加热或烹饪过程中散发的气味。

优质稻谷应有清香、甘甜的气味。

气味要求符合表4的规定。

2.表4 气味要求3.等级 | 气味描述 |4.| --- | --- |5.特等 | 清香、甘甜、无异味 |6.一等 | 清香、甘甜、微异味 |7.二等 | 清香、甘甜、轻异味 |8.三等 | 无清香、甘甜、异味明显 |9.气味检测方法:通过人工嗅觉或仪器分析进行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稻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稻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稻谷PaddyUDC 633.18GB 1350-86代替GB 1350-78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稻谷。

1 分类1.1 根据稻谷的粒形和粒质分为三类:1.1.1 籼稻谷:籼型非糯性稻谷。

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

按其粒质和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1.1.1.1 早籼稻谷:米粒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1.1.1.2 晚籼稻谷:米粒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2 粳稻谷:粳型非糯性稻谷。

稻粒一般呈椭圆形。

按其粒质和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1.1.2.1 早粳稻谷:米粒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1.1.2.2 晚粳稻谷:米粒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3 糯稻谷:糯性稻谷,按其粒形和粒质分为以下两种:1.1.3.1 籼糯稻谷:籼型糯性稻谷。

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1.3.2 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谷。

稻粒一般呈椭圆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2 各类稻谷中混有其他类稻谷(包括籼糯、粳糯互混)的允许限度为5.0%。

1.3 稻谷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稻谷和陆稻谷以及其他特殊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分别归属。

2 质量标准2.1 各类稻谷按出糙率分等。

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及表2。

2.1.1 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见表1。

2.1.2早粳稻谷、晚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见表2。

注:一类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四川、贵洲、云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北京、天津十五个省、市、区。

二类地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辽宁、陕西、宁夏七个省、区。

三地区:黑龙江、吉林、内蒙、新疆四个省、区。

2.2 各类稻谷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稻谷。

2.3 实行全项目增减价的出糙率基础指标,在三等指标增加1.0%。

稻谷国家标准.doc

稻谷国家标准.doc

《稻谷》新的国家标准《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03-28 发布,从2009-07-01 开始实施。

《稻谷》(GB1350-2009)与原标准相比调整了整精米率要求,按照不同等级设置不同的整精米率指标;规范了整精米率检验方法和检验仪器;设定了等外级;增加了判定规则和标签标识要求。

具体质量指标见表1-2。

质量要求1.各类稻谷以出糙率为定等指标, 3 等为中等。

2.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等级出糙率%整精米率%杂质含量%水分含量%黄粒米含量%谷外糙米含量%互混率%色泽、气味1 ≥79.0 ≥50.02 ≥77.0 ≥47.03 ≥75.0 ≥44.04 ≥73.0 ≥41.0 ≤ 1.0 ≤13.5 ≤ 1.0 ≤ 2.0 ≤ 5.0 正常5 ≥71.0 ≥38.0等外<71.0—注:“—”为不要求。

3.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见表2。

表2 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等级出糙率%整精米率%杂质含量%水分含量%黄粒米含量%谷外糙米含量%互混率%色泽、气味1 ≥81.0 ≥61.02 ≥79.0 ≥58.03 ≥77.0 ≥55.04 ≥75.0 ≥52.0 ≤ 1.0 ≤14.5 ≤ 1.0 ≤ 2.0 ≤ 5.0 正常5 ≥73.0 ≥49.0等外<73.0—注:“—”为不要求。

稻谷、大米质量标准及检验培训学习资料

稻谷、大米质量标准及检验培训学习资料

长市粮食局粮油质量安全及检验培训稻谷、大米质量标准及检验一、稻谷、大米基本知识1 稻谷分类按国家GB1350-2009《稻谷》质量标准,将稻谷分为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粳稻谷、籼糯稻谷、粳糯稻谷五类。

2 大米分类根据国家GB1354-2009《大米》质量标准,有两种分类方法,即分别按类型和按食用品质分类。

按类型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糯米又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

按食用品质分为大米和优质大米。

3 常用术语及定义(略)二、稻谷、大米产品标准1 《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2 《稻谷》GB1350-20093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69-20064 《大米》GB1354-2009三、稻谷、大米样品的扦样、分样、制备与保管1 粮食、油料扦样、分样法GB/T5491-851.1 扦样工具:包括扦样器、样品容器与扦样文件。

1.1.1扦样器包装稻谷和大米扦样采用中小粒粮包装扦样器,要求包装扦样器全长70cm,探口长45cm,口宽约1cm,头尖形,最大外径约1.5cm。

散装稻谷和大米扦样采用套管扦样器或者电动吸式扦样器,电动吸式扦样器扦取的样品不适于杂质检验。

取样铲主要用于流动粮食和倒包取样。

1.1.2 样品容器稻谷、大米样品容器应具备下列条件:密闭性能良好,清洁无虫,不污染。

常用的容器有样品筒、样品袋、样品瓶(磨口的广口瓶)等。

1.1.3 扦样文件扦样文件包括样品标签、封条、扦样单。

1.2 扦样方法1.2.1单位代表数量。

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单位。

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200t,特大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50t。

1.2.2散装扦样法1.2.2.1 仓房扦样:散装的粮食、油料,根据堆形和面积大小分区设点,按粮堆高度分层扦样。

步骤及方法如下:1.2.2.1.1 分区设点:每区面积不超过50m2。

各区设中心、四角五个点。

三等稻谷质量标准

三等稻谷质量标准

三等稻谷质量标准一、引言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等稻谷作为稻谷等级中的一个重要分类,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需求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等稻谷的质量标准,以期提高对相关领域的认识和了解。

二、三等稻谷的定义和分类三等稻谷是指在稻谷质量等级中,低于一等、二等稻谷,但高于四等、五等稻谷的稻谷。

根据国家标准,三等稻谷的粒形、色泽、杂质、水分、不完善粒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从产地来看,三等稻谷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如东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

三、三等稻谷的质量标准1.粒形:三等稻谷的粒形应基本完整,允许有少量破碎粒,但不得超过一定比例。

粒形整齐度适中,不应有明显的畸形粒。

2.色泽:三等稻谷的色泽应为正常的淡黄色或浅棕色,不应有明显的色泽异常。

允许有少量黄粒米,但不得超过一定比例。

3.杂质:三等稻谷中的杂质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包括石子、土块、秸秆等。

杂质含量过高会影响稻谷的加工品质和食用安全。

4.水分:三等稻谷的水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稻谷的储存和加工。

在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分含量,以防霉变。

5.不完善粒:三等稻谷中允许有一定比例的不完善粒,如病斑粒、虫蚀粒等。

但不完善粒的比例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稻谷的整体质量。

四、三等稻谷的应用和市场前景三等稻谷虽然质量稍逊于一等、二等稻谷,但在某些领域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三等稻谷可用于制作饲料、酿造米酒等。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对三等稻谷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三等稻谷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前景。

为了提高三等稻谷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加强其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可以将三等稻谷加工成优质米粉、米糕等食品,满足消费者对口感和营养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将三等稻谷用于生物质能源、环保材料等领域的开发,拓展其应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谷质量标准
籼稻谷质量指标(一)
地方储备粮和商品周转粮在安全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的稻谷储存品质还需按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进行判定。

2、水分含量大于表(一)中规定的稻谷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对实际水分(杂质)指标高于标准规定指标的,以标准规定的水分(杂质)指标为基础,每高%,减量%,高不足%的,不减量。

3、稻谷按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等级,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稻谷。

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的等级必须符合国标中等质量标准以上(含中等)。

4、稻谷中黄粒米不超过%,谷外糙米不超过%。

5、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籼稻谷储存品质技术要求(二)
为宜存。

新收购(轮换)的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必须符合“宜存”。

2、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均符合表(二)“不宜存”判定的,判定为不宜存。

3、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三项指标中,有一项符合表(二)“陈化”规定的,即可判定为陈化。

对判定为陈化的样品,必须在检验报告中报告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三项指标的检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