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管控操作流程
模具管理流程

模具管理流程1.目的为确保模具的使用、维修、保养受控,保证模具处于最佳生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公司所有模具的管理。
3.定义使用: 指利用模具来生产出合格的、一定数量的产品的整个过程。
维修: 通过模具维修,制造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
保养: 通过对模具保养,保证模具的精度要求和寿命,保证产品质量的活动。
4.流程说明4.1建立模具清单4.2建立模具使用及维护履历表4.3模具的使用4.3.1车间根据生产计划确定使用模具,在模具仓库登记后将模具领出4.3.2装模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进行装模、调试、生产、卸模、归位等操作。
4.3.3 每次生产完毕后应填写『产品末件改善要求』。
4.4模具的更改4.4.1对于客户提出的技术更改或者公司内部提出的技术改善,按工程变更的工艺图纸执行,并在模具履历表中登记记录;4.5模具的维修4.5.1生产中的模具损坏由报修模申请,交模修进行维修,必要时请求技术总工协助;4.5.2生产过程中如遇到产品实际尺寸与图纸不符,及时报模修要求对模具进行修改;需用工件可委托外加工单位进行;4.5.3模修人员将模修情况记录在电子档的『模具履历表』中;4.5.4根据模具履历表,模修人员进行模具预知分析统计,及时进行模具的维护保养工作,为正常生产作好准备。
4.5.5模具上易损坏零部件都应有备件,以备损坏使用。
由模修人员结合模具的使用特性编制《模具易损件设定一览表》,配合生产计划储备和加工相应的备品备件。
4.6模具的保养/存放4.6.1在每批任务单生产完毕后,模修按末件保养和改善要求要求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修,以保证再次的可生产性;4.6.2将保养和维修后的模具按规定的模架位置进行存放。
4.6.3模具按其状态进行存放和摆放,确保能识别出维修、待修、报废等状态。
4.6.4 模修根据模具清单每月对模具进行盘点。
4.6.5每年年初编制模具维护/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
4.7模具的更新或者开发新模4.7、1根据业务的订单计划,目前模具的产能跟不上订单的需求,模具车间可提出新开发模具申请;4.7、2生产过程中模具生产性能不好,经多次修改仍然达不到要求,由模具主管提出新开发模具申请;4.7、3申请表单采用模具工装需求单,提出申请理由附后,由技术总工审核批准后实施。
模具管理流程

模具管理流程
模具管理流程是指对模具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一系列流程和措施,以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介绍一个常用的模具管理流程。
首先,需要建立模具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和权利。
制定模具使用、维护、保养和更新等具体操作规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明确模具存放、查找和保管的具体要求。
其次,进行模具的入库管理。
在模具进入工厂之前,要进行模具的质量验收,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模具的质量符合要求,并对模具进行编号,记录入库信息。
同时,建立模具数据管理系统,将入库模具的信息录入系统中,便于后期管理和查询。
然后,进行模具的出库管理。
按照生产计划,确定所需模具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出库操作,同时记录出库信息,并提前安排维修和保养工作。
接着,对已经使用的模具进行监控和维护保养。
在模具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收集模具的使用情况和故障情况,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程度和工作状况,对模具进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定期对模具进行润滑、清洁、修复和更换损坏部件等工作,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最后,进行模具的报废处理。
根据模具的使用寿命、磨损程度和维护保养记录,判断模具是否需要报废。
对于无法修复的严重磨损或损坏的模具,应及时报废,并填写报废记录,同时对
废旧模具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安全回收。
总之,模具管理流程涉及模具的入库、出库、监控和维护保养等环节,通过制度规范、数据管理和定期维护的措施,实现了对模具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益。
完善的模具管理流程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还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3.2工模部负责模具的制作、试模和维修。
3.3 生产部负责模具的保管和使用。
3.4工程部、生产部、品管部共同负责模具的验收。
4.定义:无
5.程序:
5.1新模的开发:
5.1.1工程部根据客供图纸或样办,依[模具设计作业指导书]进行设计.
出图(自审)
工程校核
主管审批
文控
原稿存档,复印件下发工模部
5.1.2工程部向工模部下达[制模通知单]和下发模具图纸。
5.1.3工模部依据模具图纸、开制新模。
5.1.4工模部对新开制的模具进行试模,直至符合客户要求,并填写[试模记录]。
5.1.5工程部、生产部、品管部根据图纸或样办对新开制的模具进行验收,并在[试模记录]上签字认可。
5.1.6工程部向客户提供样品、图纸和[样品检查报告],经客户确认合格后,将新模进行编号并收录进[模具清单]。
文件编号:COP-ENGD-002
文件版本:A/1
页码:第4页共4页
5.4.5维修后重新投入使用的模具,IPQC进行首件检查经判定合格后方能正式投入生产。
5.5模具的报废
无法维修与超过寿命需报废的模具,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填写[报废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查,并经总经理批准后作废处理,相关资料由文控中心备案.
5.1.7工程部将合格的新模正式移交生产部,由生产部根据工程模具
编号进行定位存放并妥善管理。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LTD.
程序
文件
标题:
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COP-ENGD-002
文件版本:A/1
页码:第3页共4页
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使模具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确保满足产品质量和顾客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加工使用模具的控制活动。
3.定义3.1 模具管理------对模具、工装、夹具等进行登记、监视和控制的一套体系。
4.职责4.1制造部、技术课、质保部联合负责模具的验证。
4.2制造部及生产车间负责正常生产模具的使用及日常维护管理等。
5.工作程序5.1模具的设计/制造5.1.1在新产品开发中,技术课根据产品质量特性及工艺要求设计模具图纸,由部门主管审核,副总经理批准。
5.1.2由制造部根据技术课提供图纸和要求组织制造,如本公司无能力进行制造则由技术课负责委外加工,并提供图纸、验收标准、CAD数据处理要求和进度计划。
由技术课负责对委外加工单位的进度控制。
5.2模具的入库5.2.1新模具入库时必须附相关部门会签的《模具验收单》及样品一件,保管员确认后填写《模具入库单》并编号,建立《模具管理台帐》及模具管理管理档案(其包括《模具履历登记表》、《修模验收单》、《模具验收单》、《模具检验记录》)入库后进入正常管理;如模具属顾客提供还需加注顾客名称缩写。
5.2.2对自制模具须由技术课和质保部负责按模具图纸进行全尺寸测量,合格后填报《模具验收单》方可入库。
5.2.3修模后入库的模具需有制造部、技术课、质保部联合签署的《修模验收单》,合格的方可入库。
5.2.4已批量认可,正常生产的模具入库时,保管员应检查是否附有质保部签署的《末件检验结论单》,且证明合格的,并有末件样品方可入库。
5.2.5所有模具在仓库和生产现场放置时须注明状态标识(如合格、待检、待修、报废、封存等)。
5.3模具的领用5.3.1模具需修理,由技术课开具《修模通知单》通知工装夹具库。
保管员做好领用手续,填写《模具出库单》后发放,在《模具管理台帐》上登记领用人签领。
5.3.2正常生产的模具由制造部下达生产通知后,由冲压车间到模具仓库领取,并登记,在指令单上签收。
模具管理流程

美盛隆制罐(惠州)有限公司模具仓库作业流程美盛隆制罐模具仓库,肩负美新隆集团大部份模具的日常进出,仓储及保管工作,工作量较大且跨公司管理,沟通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有效的对集团模具进行管理,确保模具正常及时的使用,不影响生产,特制定以下作业流程。
一、模具入库流程1、新模具入库为便清点,入库人必须具备模具送货单或入库单和产品样件.并且在模具上写好产品编号及模具名称,方可入库。
2、模具管理员要对入库的模具按样件进行清点.并检查模具是否是有损坏,如发现有异常暂不入库并且做好记录,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汇报。
3、模具管理员必须按产品编号成套上架。
二、模具本厂领用和退模/ 外发加工厂、各兄弟公司流程1、生产部领用模具应由生产特派员拿着标准样件到模具仓库,开好领模单写好所领的模具内容领取。
2、模具领用人必须对出仓模具进行核对和检查,模具出仓后造成的模具损坏和丢失,一切由使用车间负责。
3、模具退库前生产使用人员必须对模具进行检查,将本次使用状况作好记录,应对模具的完好负责。
4、模具管理员有责任对退库模具进行检查,如发现退库模具有损坏或少模的问题,模具管理员有权拒绝收模,由使用人把模具修好或补齐方可再退还仓库。
5、模具使用人及各兄弟公司、外发加工厂在模具使用期间,不得随意改动原有的模具,否则模具还原所造成的一切费用则由改模方负责。
6、外发加工厂和各兄弟公司要对领取模具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签好送货单。
7、外发加工厂和各兄弟公司要对退还仓库的模具做好保护工作,否则仓库管理员有权利拒收模具,对模具损坏和丢失所造成的费用则由贵公司承担。
8、模具使用人必须要对用后的模具进行清理,打好防锈油做好防护工作.才能退还仓库,否则仓库管理员有权拒绝收模。
9、模具在使用完后两天内必须退回仓库。
(除有异常外)三、模具库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1、模具应按产品编号定位上架,退库的模具应放在原来的位置,确保模具上的标识和编号完好并清晰可见,同类编号模具应尽可能在同一个架子上摆放,摆放时按大重模具在内或在下,小轻的模具在外或在上,注意安全。
模具管理制度流程模板

一、目的为规范模具制造、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确保模具满足生产及质量保证的需要,提高生产、销售管理的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模具,包括自制模具、所有权归属客户的模具及供应商制作由本公司摊销的模具等。
三、流程要求1. 责任分工(1)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公司模具相关技术管理类规范,以及公司所有模具的归口管理。
对于所有权不属于本公司或者模具权部分属于本公司的模具,技术部门应当积极配合销售部门做好与客户的沟通。
(2)车间主管:指定专人负责车间模具的日常管理,做好《模具台账》的记录,并与技术部门做好模具的衔接工作。
2. 模具供应商管理(1)技术部:负责更新和维护模具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并做好合格供应商的供应记录。
(2)模具加工单位的选择应考评其加工能力(满足质量与交付期限)、加工价格等的性价比,择优合作,为公司加工模具的合作方至少有三家,且经公司技术部有关人员考察同意备案,以供公司选择和考核。
3. 模具管理制度(1)模具领用制度① 模具领用应由生产负责人到模具库登记领取并签字。
② 登记内容:领用时间、生产单号、生产数量、领用模具名称等。
③ 生产时,首件、尾件及过程质量均由注塑科控制。
新产品第一次生产的首件由技术部项目负责人签样,品质部协同确认;进入正常量产的项目首件,由生产自行制作。
④ 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模具的完好负责。
发现模具需要维修的,由生产技术员或主管报模具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⑤ 模具维修后,由模具维修人员开具《试模通知单》或《工作联络单》至生产进行试模,试模合格后方能生产。
⑥ 模具维修员必须填写《模具维修记录表》交至模具管理员处。
(2)模具保养制度① 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保养的原则,模具使用单位有责任做好模具在日常使用中的保护、保养工作,特别是防锈处理。
② 依照模具生产使用保养制度填写《模具生产保养检查记录表》。
③ 采购部负责监督外协厂的维护保养工作,模具科负责监督。
模具仓库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盘点流程
准备盘点工具:如盘 点表、盘点机等
确定盘点时间:根据 仓库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盘点时间
通知相关人员:通知 仓库管理人员、操作
人员等参与盘点
盘点实施:按照盘点表, 对仓库内的模具进行逐 一盘点,记录数量、型
号等信息
盘点结果汇总:将盘 点结果汇总,形成盘
点报告
盘点结果分析:对盘点 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 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进行存放
入库完成:确认入库流程完 成,通知相关部门和客户
准备出库单据:填写出库单, 包括模具名称、数量、规格等 信息
确认出库需求:根据生产计 划或客户订单确认出库需求
出库流程
核对出库信息:核对出库单与 实际库存是否一致,确保出库
信息的准确性
出库操作:按照出库单进行出 库操作,包括搬运、包装、发
货等
按照模具维护状态分类:良 好模具、需要维护模具等
模具标识方法
模具编号:每个模具都有唯一的编号,便于 识别和管理
模具状态:标明模具的使用状态,如可用、 维修中、报废等
模具名称:标明模具的名称,便于查找和使 用
模具存放位置:标明模具的存放位置,便于 查找和使用
模具规格:标明模具的规格,便于选择和使 用
更新库存信息:出库完成后, 及时更新库存管理系统,确保
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库存管理流程
入库管理:接收、检查、登记、入库 出库管理:申请、审批、出库、登记 库存盘点:定期盘点、核对库存数量
库存调整:根据生产需求调整库存数量
库存安全:确保库存安全,防止损坏、 丢失
库存信息管理:记录、更新库存信息, 便于查询和管理
模具使用记录:记录模具的使用情况,便于 管理和维护
模具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模具工作流程,提高模具制造质量,确保模具交付使用后能顺利投入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模具制造、加工、检验、安装、调试、维护等环节。
三、模具工作流程1. 模具设计(1)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模具设计,确保模具结构合理、性能稳定。
(2)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模具加工、装配、调试等因素,确保模具加工质量。
(3)设计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确保模具设计符合要求。
2. 模具加工(1)根据模具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刀具和加工工艺。
(2)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加工,确保模具加工精度。
(3)加工过程中,定期检查模具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模具装配(1)按照装配图纸和装配工艺,进行模具装配。
(2)装配过程中,确保模具零件之间配合紧密、连接牢固。
(3)装配完成后,进行试装,检查模具装配质量。
4. 模具调试(1)根据客户提供的样品或生产需求,进行模具调试。
(2)调试过程中,调整模具参数,确保模具能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
(3)调试完成后,进行试生产,检验模具性能。
5. 模具检验(1)对模具进行外观、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验。
(2)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6. 模具安装与调试(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模具安装。
(2)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确保模具在生产线上正常运行。
7. 模具维护与保养(1)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洁、润滑、检查,确保模具正常使用。
(2)发现模具异常,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故障扩大。
四、模具工作流程管理要求1. 模具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模具加工、装配、调试等环节。
2. 模具加工人员应熟练掌握加工设备、刀具和加工工艺,确保模具加工质量。
3. 模具装配人员应熟悉模具结构、装配工艺,确保模具装配质量。
4. 模具调试人员应具备丰富的调试经验,确保模具能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
5. 模具检验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检验能力,确保模具质量。
6. 模具安装与调试人员应熟悉生产线,确保模具安装与调试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管控操作流程
模具库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1、模具应按生产指令1#、2#、3#等依次上架。
退库的模具应放在原来的位置。
2、保管员应对模具的账、卡、物相平衡负责。
总账、模具生产档案负责保管好,对库存、领用、出仓等模具应了如指掌。
督促模具管理人员及时把试样好的新模具入库。
3、保管员应做到根椐生产令号迅速找到该领用的模具。
4、保管员应对入库、领用、退库模具的完好负责。
不得出现混乱、遗失、损坏的现象。
应严格按模具的管理制度执行。
确保从库房领出的模具是能适应大生产的合格模具。
5、保管员有权对不履行规定的人员拒绝办理入库和领用手续。
6、保管员要积极主动配合车间生产,及时和调度员沟通,了解生产任务情况,做好为一线服务工作。
模具入库制度
1、模具入库必须具备模具合格证书,试模合格证,模具图纸和合格样件。
模具应打有产品编号,指令号标记。
模具按产品号成套上架。
通用模具按模具通用号码上架。
2、模具要符合大生产的要求。
定位可靠,操作方便安全,射蜡正常,试样成品确认后方可生产。
3、模具开发部应提供产品图纸。
技术检验员按产品图纸进行检验。
合格后开据模具合格证入库。
模具图纸,以备修理、补充模具使用。
4、模具开发负责人对模具检验情况给予确认并签字。
对产品超差部分是否通过使用,模具开发负责人和QC部负责人进行会签。
同意使用,才定为模具合格。
模具领用制度
1、模具领用应由生产调度人员到模具库登记领取。
登记内容:生产指令、产品编号、模具名称、领用时间、领用人签字。
2、模具合格证、图纸、试模合格证、及使用档案等由库房的管理人员保存。
3、模具退库前生产调度人员检查模具的使用情况以及生产记录。
应对模具的完好负责。
发现需要维修的模具,提出修理申请,报仓库管理人员进行修理。
模具现场使用的管理
1、班组长领用和退库模具,应按相应的管理制度办理相关手续,应对模具从领用到退库的全过程负责。
2、模具应按作业指导工艺安排生产。
特殊模具应由模具管理人调整和安装模具,并保证射蜡程序合理,试出合格样件后,才能开始生产。
3、射蜡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汇报,排除故障后再进行生产。
凡野蛮操作造成模具损坏,责任人应填写模具事故责任单,给予一定的处罚。
4、发生模具断裂、导板导向件变形造成的模具和机台的损坏要追查操作人员与相关人员的责任。
5、白、夜班交班应交清模具的使用情况。
交接后发生的责任事故应由接班人负责。
6、生产任务完成后及时通知调度员办理退库手续。
生产现场不应保存没有生产指令或完成本批次任务的模具。
发生模具遗失将追查最后领用人的责任。
精铸部门
201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