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生物实验复习:《探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教案
生物蒸腾作用教案

生物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兴趣和能力。
3.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观察分析、表达交流等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蒸腾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具体作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植物叶片、水、酒精、剪刀、滴管、显微镜等实验器材3.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吗?(2)引导学生回顾: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3)引出蒸腾作用:那么,植物吸收的水分是如何运输到全身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蒸腾作用。
2.讲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1)讲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叶片气孔的开闭,将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
(2)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从土壤中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根内部,然后经过根、茎、叶的输导组织,到达叶片的气孔,水分通过气孔的开闭释放到大气中。
3.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植物叶片、水、酒精、剪刀、滴管等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a.将叶片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观察叶片的变化。
b.用剪刀剪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容器中,观察叶片的变化。
c.将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解叶片的结构。
(3)实验现象:叶片在水中会膨胀,在酒精中会收缩。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叶片在水中膨胀是因为吸收了水分,而在酒精中收缩是因为失去了水分。
这说明蒸腾作用与叶片的吸水、失水有关。
4.讲解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等。
(2)植物自身因素: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开闭等。
5.讲解蒸腾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促进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运输。
(2)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拓展:同学们,你们知道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吗?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利用蒸腾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初中生物蒸腾作用的教案

初中生物蒸腾作用的教案
教学内容:蒸腾作用的含义、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
1. 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植物体内发生的位置。
2. 掌握蒸腾作用的原理。
3. 了解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蒸腾作用的定义、原理和影响因素。
难点: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图解说明、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蒸腾作用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水分是如何上升到植物的各个部分的?
二、讲解蒸腾作用(15分钟)
1. 什么是蒸腾作用:植物叶片内水分随水蒸气形式从叶子气孔中散失的过程。
2. 蒸腾作用的原理:叶片内的韧皮细胞失水,使叶片细胞张力增加,水分负压在叶脉中上升。
3. 蒸腾作用的作用:供水和元素运输、维持叶片温度、维持细胞形态。
三、讨论和实验演示(20分钟)
1. 讨论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光照、温度、湿度、风速。
2. 实验演示:利用玻璃管带有刻度的计量管测定植物蒸腾速率并观察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四、总结和板书(10分钟)
1. 总结蒸腾作用的定义、原理和影响因素。
2. 板书总结蒸腾作用的关键知识点,方便同学复习。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上关于蒸腾作用的习题,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希望通过结合实例和实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蒸腾作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蒸腾作用》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蒸腾作用》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蒸腾作用》是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一课,关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重要章节,它主要介绍了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表面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植物体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本节课内容承上启下,既是对前面所学的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知识的深化,也是后续学习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发生部位及主要过程。
(2)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蒸腾作用对植物体内水分平衡、矿物质运输及温度调节的作用。
(2)学生能够分析蒸腾作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定义、过程及其对植物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蒸腾作用如何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矿物质的运输,以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不久,对植物生理过程充满好奇但理解尚浅。
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分析复杂生理过程和生态系统间关系的能力还需培养。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直观展示、实验演示和启发式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蒸腾作用的动画和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蒸腾过程。
2.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蒸腾作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组,针对蒸腾作用的重要性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讨论,促进知识交流和思维碰撞。
4.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逐步揭示蒸腾作用的内在机制和生态意义。
(含五套中考试卷)中考生物实验复习:《探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教案

探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材料:一棵生长健壮的带叶植株(②家用并联电路板为学校物理实验室借用,可单独开一盏灯(实验组为不带叶植株一组;塑料袋内壁沾有的小水珠主要是由叶片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但是观察叶的蒸腾作用为什么也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进行呢?光照是腾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吗?它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这些困惑。
而解答的水中,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使容器中水的体积不断减少,单位时间内失水速度越快,表明植物的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对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以及生物圈中植物通过调节蒸腾作用来维持整个生物圈的水平衡稳0.验利现象明显,更加直观地测量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初中生物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35 道小题,每小题2 分,共70 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
)1.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2.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个体3.人们喜爱的“紫菜蛋汤”中的紫菜属于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4.下列食物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能A.面包B.矿泉水C.香蕉D.牛肉干5.右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A.1[来源:学科网]B.2C.3D.46.在下列动物中,营群体生活并且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A.猫B.螳螂C.蚂蚁D.虎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8.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右图中的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①②③9.在下列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种B.科C.纲D.门10.在做引体向上这一运动的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A.骨B.肌肉C.神经D.关节11.某A型血的人因意外受伤需大量输血,应该给他输A.O 型血B.AB 型血C.A 型血D.B 型血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A.乱砍乱伐B.随意排放C.乱捕滥杀D.植树造林13.右图是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初中生物植物蒸腾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植物蒸腾作用教案
主题:植物蒸腾作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植物蒸腾作用在水分循环中的重要性。
2.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影响因素。
3.掌握观察植物蒸腾的实验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3.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
4.观察植物蒸腾的实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影响因素。
难点:理解蒸腾作用的机制。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实验观察方法。
3.课堂讨论和思维导向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引入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提问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和意义。
2.教学展开:
(1)讲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介绍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机制,让学生理解水分是如何从植物体内通过叶子蒸发到空气中的。
(3)分析影响植物蒸腾的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速等。
(4)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观察植物叶片的蒸腾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3.教学总结与拓展:
(1)总结植物蒸腾作用的重要性和机制。
(2)拓展讨论其他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
(3)激发学生对植物生态环境的思考和探究。
六、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
2.实验报告评价。
七、作业布置:
1.整理植物蒸腾作用的知识点。
2.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蒸腾作用的变化。
3.完成实验报告。
教案编写:XXX老师时间:XX年XX月XX日。
中考生物实验复习:《探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教案

探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通过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材料:一棵生长健壮的带叶植株(
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
①选择菊花作为实验材料,主要是因为其叶片数量较多且表面没有蜡质,化,操作性强且不易折断;根系也比较发达,蒸腾作用相对较强。
②家用并联电路板为学校物理实验室借用,可单独开一盏灯(
验组为不带叶植株一组;塑料袋内壁沾有的小水珠主要是由叶片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件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观察叶的蒸腾作用为什么也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进行呢?光照是
腾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吗?它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这些困惑。
而解答
积不断减少,单位时间内失水速度越快,表明植物的启发学生思考:失水速度怎么计算?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呢?实
身的意义以及生物圈中植物通过调节蒸腾作用来维持整个生
25
用失水速度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带叶的植株插在一定体积的水中,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使更加直观地测量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
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一、课题名称: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二、实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验证绿叶在阳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了解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能力目标:1、学会设置对照实验,并尝试科学探究的过程。
2、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内容:1、实验名称: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实验器材:盆栽天竺葵、黑纸片、白纸片、透明塑料片、回形针、酒精、碘酒、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三角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酒精灯、清水等。
3、装置:(1)用黑纸片、白纸片和透明塑料片将叶片一部分上、下面遮光,放在阳光下照射。
(2)将叶片置于酒精中隔水加热。
(3)滴加碘酒后的叶片。
四、实验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教学难点:(1)用酒精对叶片进行隔水加热的操作。
(2)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
3.实验对达成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白纸片遮光部分(1)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
(2)通过实验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主要教学策略:(1).明确实验的目的:探究光照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必要条件。
(2)采取分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实验前的准备过程中有一部分同学提出了一个疑问:“用黑纸片遮盖叶片一部分的上、下面,这样会不会是这一部分叶片接触不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缺少光合作用的原料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呢?”为此,在这个实验中,我除了使用黑纸片之外,还使用了白纸片和透明塑料片来做为对照,以便更好的说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5.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
初中生物植物光照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植物光照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光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和工具进行植物光照实验。
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光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1.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和工具:光照仪、植物、尺子、记录表格等。
2. 实验材料:植物、光照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让学生思考植物为什么会生长在阳光下。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为什么会生长在阳光下吗?二、实验原理介绍(10分钟)1. 介绍植物的光照实验的基本原理。
2. 解释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操作步骤(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每组分配实验仪器和工具。
2.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并示范操作。
3.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1. 学生将实验数据填写到记录表格中。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五、实验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
2.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六、实验报告(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植物的光照对生长的影响,如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光照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植物光照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和工具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实验安全和实验材料的合理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通过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材料:一棵生长健壮的带叶植株(
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
①选择菊花作为实验材料,主要是因为其叶片数量较多且表面没有蜡质,化,操作性强且不易折断;根系也比较发达,蒸腾作用相对较强。
②家用并联电路板为学校物理实验室借用,可单独开一盏灯(
验组为不带叶植株一组;塑料袋内壁沾有的小水珠主要是由叶片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件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观察叶的蒸腾作用为什么也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进行呢?光照是
腾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吗?它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这些困惑。
而解答
积不断减少,单位时间内失水速度越快,表明植物的启发学生思考:失水速度怎么计算?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呢?实
身的意义以及生物圈中植物通过调节蒸腾作用来维持整个生
25
用失水速度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带叶的植株插在一定体积的水中,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使更加直观地测量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