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理与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1. 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
该制度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而设立的,旨在制止和惩罚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用欺骗、恶意攻击、恶意垄断、虚假宣传等手段,削弱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能力,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行为。
3. 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的目的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如下:- 保障公平竞争:通过禁止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推动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的良性竞争。
- 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利益:防止企业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害,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权益。
- 维护市场秩序: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市场秩序的扰乱,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4. 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的内容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种类,以及相应的处罚和救济措施。
- 监管机构和执法机关:设置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机构和执法机关,负责监督和执行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处理相应的案件和投诉。
- 投诉和举报机制:建立投诉和举报机制,鼓励企业和消费者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及时查处和处理违法行为。
- 处罚和救济措施: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等,同时提供相应的救济措施,如赔偿损失、恢复经营秩序等。
5. 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 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创新和竞争,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信任度,促进消费者权益的实现。
- 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名商品 既没有定义也没有作出解释性规定,只 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关于禁止仿 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不 正当竞争行为若干规定》中第三条第三 款作出相关规定:“知名商品是指在市 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 的商品”按照此项规定就是说:知名商 品要在相关公众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上海市近些年对本市公务用车、出租车等 购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凡更新公务车买桑塔 纳免收控办费 10000 元,其他车照收;桑塔 纳私人牌照只需 2 万元,外地车上牌照底价 8 万元等。针对上海市政府的汽车地方保护主义, 武汉市政府在“无奈”之下作出相应规定: “全市凡财政拨款单位新增或者更新轿车,应 由政府集中采购,并按用车标准选用‘富康’ 轿车。副局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需新增或者更新轿车,必须购买‘富康’轿车。 车辆定编部门对其他车型将不予定编。市交通 管理部门对其他车型将不予上牌照。”
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2002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司 法解释,足球裁判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将 被以商业贿赂罪起诉。
“黑哨”是中国足球场上长期以来存在的 一个顽疾,它损害了体育比赛公平竞争的 精神,玷污了足球场的真实比赛,让众多 的球迷和电视观众“欣赏”虚假的比赛。 “黑哨”问题是一个关注度很高的话题, 在社会各方的要求下,最高检专门为此做 出司法解释,将“黑哨”定性为商业贿赂, 为司法介入“黑哨”扫清了障碍。
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在“84消毒液”一案中,1984年研究成功后被 定名为“84消毒液”对一种新产品而言这样的命 名具有特殊性,体现了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区别性 特征,而原告所研制出“84消毒液”后,以技术 许可证方式许可多家企业生产该产品,全国诉讼 生产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已有四五十家,产品大 都使用“84消毒液”名称,并经过有关主管部门 的的审查核准,这样“84消毒液”实际被作为该 类产品的统称而被管理和使用。在“84消毒液” 产品10多年的市场过程中,已经成相关产品的含 义,应值得注意的是商品名称显著性特征并不是 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一 个特有的名称也可转化为通用名称,一旦出现这 样情况,就失去法律保护的条件。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二竞争法的产生和发展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点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
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 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 秩序的行为。
3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关系的竞争性; 2、主体的特定性; 3、行为的违法性; 4、手段的不正当性; 5、动机、目的的非义(非正义)性; 6、客体多重性;
7
不平等竞争与垄断的区别是:
1、不正当竞争是一种竞争行为;垄断 是一种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
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为法 律所禁止;有些垄断行为则可以由法律 认可和维护。
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垄断行为的主体不仅限于经营者,有时 可能还包括某些政府机关。
4、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济后果一般比 为法律所反对的严重垄断的较轻。
4
(二)不正当竞争与相关行为的区别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区 别在于: 1、正当竞争是依法竞争;不正当竞争 是违法竞争。 2、正当竞争的目的是促进自身发展, 创造社会财富;不正当竞争的目的是为 了击败竞争对手,控制市场以谋取暴利 或优势。
5
3、正当竞争是经营者采用正常的、 积极的手段求得发展;不正当竞争 是经营者采取非法的、不道德的手 段诋毁损害自己的竞争对手,并损 害消费者的利益。
2、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 地位的经营者实施限制竞争的行为。
3、政府及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 限制竞争行为。
4、商业贿赂行为即贿赂销售、购 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0
5、虚假宣传行为即经营者利用广告或 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 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 等作令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行为,同时, 也包括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 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定作这 类广告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理与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理与制度不正当竞争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行为,违反了正常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国纷纷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
本文将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理和制度。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以保护市场公平、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的,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平竞争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公平竞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的各方公平地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自由选择市场竞争方式,自由参与市场竞争活动,并遵守市场规则进行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规定禁止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和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的秩序。
2. 知识产权保护原则知识产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产权之一,也是创新经济的重要支撑。
反不正当竞争法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对伪造、抄袭他人的商业秘密,滥用他人的商标、著作权等行为进行制裁,维护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
3. 诚实信用原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倡导诚实信用,禁止虚假宣传、网络谣言传播、不当比较广告等行为。
诚信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建立可靠商业关系的前提。
通过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护了商业信用的正常发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度为了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保障市场经济的秩序,各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度。
下面将从立法、行政监管和司法救济三个方面介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度。
1. 立法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包括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
各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标准,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
2. 行政监管制度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一般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和处理。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违法行为者进行处罚,并恢复市场秩序。
反不正当竞争法(六)

2、商业贿赂
(1)商业贿赂的概念与特征 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 其它有价报偿等手段收买客户的能影响市场交易的 有关人员的行为。
主 体
特征 主观方面 客观方面
经营者
故意、自愿 违反法律规定,秘密给付报酬及其他财物
形式
回扣等
某百货公司销售电冰箱,在门口广告牌上写 明:“凡在本商店购买冰箱者,惠给总价款 百分之二的折扣,介绍推销者给付总价款百 分之一的佣金。”被人发现后举报到有关部 门,经调查发现该商店给付的折扣、佣金, 在帐面上均有明确记载。该公司的行为是 ( ) A、降价排挤行为 B、不正当竞争行为 C、变向行贿行为 D、正当的促销交易行为
江苏徐州某漆厂是生产水性漆的企业,该厂生产的一种 新型水性漆具有防腐、无味、性能好的特点,深受用户 好评,1993年被铁路部门推荐使用,并且被大连、青岛、 上海、宁波等多家船厂采用,并于2002年初建立了自己 的网页。 2002年10月该厂在办公室上网时无意中发现,徐州市某 装饰公司在网上宣传自己公司生产的一种水性漆的网页 内容竟然和他们厂的网页内容完全相同,包括漆的各项 性能指标、获得的各种荣誉和销售的区域,所不同的是 漆的型号、联系电话和网址。 厂方马上意识到对方盗用了自己的宣传资料在作虚假宣 传,该厂生产的水性漆曾经获得过国家级荣誉证书和省 级科技成果奖,对方的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便及时 电话通知该装饰公司,要求其立即停止上述宣传行为。 但直到2003年2月18日装饰公司网上宣传的内容仍未删除。 2003年2月20日,徐州某漆厂一纸诉状将徐州某装饰公司 告到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要求依法判决被告停止侵 权行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费人民币 100000元,承担本案诉讼费及律师代理费。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理与制度

2. 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m egallery.co
3. 扰乱社会市场经济秩序 4.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违 法的属性
m
.the
w
w
w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
1 、严格法定主义
? 假名冒牌、虚假宣传、限购排挤、滥用权力、 商业贿赂、侵犯商秘;
? 低价排挤、背愿搭售、不当奖售、诋毁商誉、 通谋投标
2 、一般性条款适用主义
m ?法律中对于不正当竞争的定义是一般性条款,
egallery.co
只要符合定义,均适应法律的规制 ?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释定要有限制
m
.the
w
w
w
(三)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在市场竞争中采取欺骗性、非诚信的手段,来 获取交易机会或市场利益的行为
1 、假名冒牌行为
? 假借或冒用其他企业或商品的名称、品牌等信 息,以引人误解,损害竞争对手
4 、不当奖售行为
①虚假有奖销售: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 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②推劣有奖销售: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
价高的商品;
m
egallery.co
③超标有奖销售: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 金额超过五千元(不包括附赠式)
m
.the
w
w
w
? 甲公司为宣传其“股神”股票交易分析软件, 高价聘请记者发表文章,称“股神”软件是 “股民心中的神灵”,贬称过去的同类软件 “让多少股民欲哭无泪”,并称乙公司的软件 “简直是垃圾”。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m egallery.co m .the w w w
? 下列哪一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混淆行 为?
A. 甲厂在其产品说明书中作夸大其词的不实说明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理与制度

②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 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
③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 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也必须如实 入帐
某百货公司销售空调机,在门口广告牌上写明: “凡在本处购买空调者,惠给总价款百分之三 的回扣,介绍推销者给付总价款百分之一的佣 金。”被人发现后举报到有关部门,经调查发 现该公司给付的回扣、佣金、帐面上均有明确 记载。该公司给付回扣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
A.欣欣公司不论其主观状态如何,都必须对虚假广告 承担法律责任
B.广告公司只有在明知保健品功效虚假的情况下才承 担法律责任
C.明星代言人即使对厂商造假不知情,只要蒙骗了消 费者,就应承担民事责任
D.社会团体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应承担 民事连带责任
3、诋毁商誉行为
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 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在市场竞争中采取欺骗性、非诚信的手段,来 获取交易机会或市场利益的行为
1、假名冒牌行为 假借或冒用其他企业或商品的名称、品牌等信
息,以引人误解,损害竞争对手
包括假名行为和冒牌行为
① 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②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 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 为是该知名商品;
①对商品做片面宣传或者对比
②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当作定论的事实 用于商品宣传
③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 品宣传
以明显夸张的手法宣传产品,而不致引人误解 的,不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一、引言不正当竞争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参与主体之一、多个或者多方之间的行为或者交易,违反消费者利益保护、破坏市场秩序等原则和规则的行为。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反不正当竞争的定义与分类反不正当竞争是指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制定的法律规定和制度。
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虚假宣传:包括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行为;2.不正当竞争手段:包括恶意扰乱市场秩序、恶意侵犯他人商业信誉等行为;3.侵犯商业秘密:包括盗窃商业秘密、非法获取商业机密等行为;4.不正当价格手段:包括恶意垄断、价格欺诈等行为;5.不正当竞争协议:包括限制竞争协议、垄断协议等行为。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竞争秩序的维护: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和界定标准,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2.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法律规定了禁止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欺骗性行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3.商业秘密的保护:法律规定了商业秘密的界定和保护措施,防止商业机密被他人非法获取和使用;4.执法机构的设立:法律规定了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执法机构和职责,加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5.赔偿机制的建立:法律明确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和方式,保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特点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法律与经济紧密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物,旨在维护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2.原则灵活性: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所遵循的原则包括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等,这些原则的具体适用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特殊情况进行灵活调整;3.多层次的法律保障: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涵盖了不同层面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民法、经济法等,形成了多层次的法律保障体系;4.执法与司法并重: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既强调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执法力度,也注重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受害方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假名冒牌行为 ❖ 假借或冒用其他企业或商品的名称、品牌等信
息,以引人误解,损害竞争对手
❖ 包括假名行为和冒牌行为
① 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②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 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 为是该知名商品;
LOGO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理与制度
一、正当竞争的基本原理
1、竞争的概念 ❖ 经济意义:主体对稀缺资源的竞相争夺 ❖ 法律意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主体在一定
范围内,向同一需求者提供同种或类似的商品、 劳务,或者接受同一供给者的同种或类似商品、 劳务的行为以及状态 2、不正当竞争 ❖ 违反公平合理、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原则,违 背公认的商业道德和市场竞争规则的行为 3、正当竞争 ❖ 合理竞争、合法竞争
A. 欣欣公司不论其主观状态如何,都必须对虚假广告 承担法律责任
B. 广告公司只有在明知保健品功效虚假的情况下才承 担法律责任
C. 明星代言人即使对厂商造假不知情,只要蒙骗了消 费者,就应承担民事责任
D. 社会团体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应承担 民事连带责任
3、诋毁商誉行为
❖ 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 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4、不当奖售行为
① 虚假有奖销售: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 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② 推劣有奖销售: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 价高的商品;
③ 超标有奖销售: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 金额超过五千元(不包括附赠式)
❖ 甲公司为宣传其“股神”股票交易分析软件,高 价聘请记者发表文章,称“股神”软件是“股民心 中的神灵”,贬称过去的同类软件“让多少股民 欲哭无泪”,并称乙公司的软件“简直是垃圾”。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只有乙公司才能起诉甲公司的诋毁商誉行为
B. 甲公司的行为只有出于故意才能构成诋毁商誉 行为
C. 只有证明记者拿了甲公司的钱财,才能认定其 参与诋毁商誉行为
D. 只有证明甲公司捏造和散布了虚假事实,才能 认定其构成不正当竞争
❖ 某商厦开展有奖销售活动,其公告中称:本次活动分 两次抽奖:第一次一等奖8名,各奖彩电一台(价值 4500元);第二次一等奖3名,各奖录音机一台(价 值2300元);第一次获奖者还可参加第二次抽奖。 对此事的以下判断中,何者为正确?
2、虚假宣传行为
❖ 经营者为了在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中获利,对 商品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引人误解的欺骗性宣传
①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 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 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② 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 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 下列哪一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混淆行 为?
A. 甲厂在其产品说明书中作夸大其词的不实说明
B. 乙厂的矿泉水使用“清凉”商标,而“清凉矿泉 水厂”是本地一知名矿泉水厂的企业名称
C. 丙商场在有奖销售中把所有的奖券刮奖区都印 上“未中奖”字样
D. 丁酒厂将其在当地评奖会上的获奖证书复印在 所有的产品包装上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模式
(一)立法体例 1、专门立法模式:德、日、奥 2、合并立法模式:与垄断一同规定在一部法典,
如俄、瑞典、芬兰 3、传统立法模式:在民商法中解决不正当竞争
的纠纷,如英、法、瑞士、西、葡 ❖ 我国采专门立法模式 (二)国际合作 ❖ 《巴黎公约》、《马德里协定》、《国际贸易
组织宪章》、《罗马条约》、《里斯本协定》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
1、严格法定主义 ❖ 假名冒牌、虚假宣传、限购排挤、滥用权力、
商业贿赂、侵犯商秘; ❖ 低价排挤、背愿法律中对于不正当竞争的定义是一般性条款,
只要符合定义,均适应法律的规制
❖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释定要有限制
(三)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在市场竞争中采取欺骗性、非诚信的手段,来
③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 为是他人的商品;
④ 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 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 的虚假表示。
❖ 司法解释中的重要规定 ① 对“知名商品”的界定:市场知名度 ② 使用在先的问题:在不同地域可善意使用 ③ “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界定:显著特征 ④ 正当使用:客观叙述 ⑤ 与知名商品混淆:使公众对商品来源产生误认
❖ 司法解释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推定
① 对商品做片面宣传或者对比
② 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当作定论的事实 用于商品宣传
③ 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 品宣传
❖ 以明显夸张的手法宣传产品,而不致引人误解 的,不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 欣欣公司为了宣传其新开发的保健品,虚构保健品功 效,并委托某广告公司设计了“谁吃谁明白”的广告, 聘请大腕明星作代言人,邀请某社会团体向消费者推 荐,在报刊和电视上高频率地发布引人误解的不实广 告。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 是正确的?
断竞合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程序、责任追究
程序等 (四)法律责任 ❖ 经济法责任:停止侵害、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 民商法责任:损害赔偿、赔礼道歉 ❖ 刑事责任
四、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
(一)历史与地位 ❖ 1993年制订并颁行 ❖ 与《产品质量法》、《广告法》、《价格法》
等一同构成实质意义上的反不正当竞争制度 (二)对不正当竞争的界定 1. 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2. 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 扰乱社会市场经济秩序 4. 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违法的属性
三、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原则 1. 法定原则:主体的权义内容法定 2. 适度原则:方向、力度、范围适度 3. 绩效原则:有助提高经济效率,增加效益 ❖ 保护合理竞争与合法竞争的潜在意图 (二)行为类型 1. 直接定义 2. 分项列举 3. 定义兼列举:我国采用
(三)规制的体制与程序 ❖ 很多国家中,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机关与反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