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

合集下载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解】: 1、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里本为楚地。 2、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 境内。 3、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 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
盛唐山水田园诗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由两 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和两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开创了唐 朝一代诗风,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水平。
一、山水田园诗派
东晋末年陶渊明开创田园诗,刘宋时 期谢灵运开创山水诗。至盛唐,有一 批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却长期隐居的 诗人,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互相唱和, 诗风较为接近,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首联—起。远景,概写。总写 了雨后山中秋天傍晚的景致。 颔联—承。近景,细描。具体 描绘山间雨后初秋月夜的美好 景色。 颈联—转。由景及人,奇峰突 起。 尾联—合。总结收尾,点明题 旨。暗寓情愿归隐山林,不愿 入世作官的思想感情。
主题思想:通过对秋日傍晚 山间雨后景色的描绘,表达 了诗人寄情于山水,归隐田 园的思想感情。
《辛夷坞》所描写的是辛夷花初开,尽管很美,但
由于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这里与尘世的喧
嚣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静寂,所以没有人 知道它的存在,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没有 死的悲哀,而诗人也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存在,与 辛夷花合为一体,不伤其凋落,又不喜其开放。
王维的诗歌创作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农夫们结束了一天的辛劳, 扛着锄头归来,相互间亲热地打 着招呼。 一幅乡村黄昏时分的晚归图, 充满了恬然、自乐,散发着大自 然的芬芳。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

王维山水田园诗代表中国山水田 园诗的最高成就。闻一多先生说: ‚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 的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 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 然‛。
1、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创造。

山水诗在谢灵运的笔下,往往追求 形似,写景繁富,而情与景两者则是 割裂的。陶渊明的田园诗则以写意为 主,并不着力于景物的刻画。 王维吸收了两家之长,把写景与 抒情密切结合,熔抒情与写景于一炉, 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从而创造了一 种玲珑剔透、不可凑泊的意境。


王维不是象谢灵运那样把山水景 物作为自己瞩耳流目的感官享受,而 是把山水景物作为精神的慰藉和心灵 的知音,当他写景时,景物就不是独 立于诗人主体之外的纯粹的客观对象, 而是寄寓了作者的情怀、思想、胸襟 与意趣,从而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 合。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诗歌的风格特征
意境平淡清远。写平静明丽的自然景物,总
是带着一种闲适清爽的心情。没有一般隐士 诗的远离人间的寂寞感,而是在宁静的环境 中表现生活的美好感受。因此,他的诗于宁 静的美中有生活的热烈和喧闹的气息。正因 为这种感情基调,其诗有一种外恬淡而内明 丽的风格。有的在宁静秀美中带壮逸之气。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的鉴赏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的鉴赏
审美观念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所创造的审美观念,对后世的审美标 准和艺术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美、生活 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THANKS
情感色彩
山水田园诗情感较为恬静、淡泊,而边塞诗情感较为激昂、豪放。
风格特点
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边塞诗则风格雄浑豪放,气 势磅礴。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文学价值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中国古代 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思想启示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思考,对后世的 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边塞诗的意境与情感
意境辽阔
边塞诗的意境通常非常辽阔,展 现了边疆的壮丽和雄浑。
情感深沉
边塞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包 括思乡之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
和平的渴望。
豪放与悲凉并存
边塞诗中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 悲凉的一面,展现了士兵们的英
勇和无奈。
对历史的思考
边塞诗常常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人 物,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
山水田园诗的意境通常表现为清新、优美、恬静、自然,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 放松。
情感
山水田园诗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包括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由 的向往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03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的特点
地域特色
边塞诗通常以边疆地区为背景,描述了边疆的 风土人情、战争和边防士兵的生活。
历史感
边塞诗常常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历 史的沧桑和变迁。
豪放风格
边塞诗通常具有豪放、雄浑的风格,表现了士 兵的英勇和壮志。
代表诗人及作品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一、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 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他们 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 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 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 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 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多 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 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 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 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 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 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 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 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 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四、孟浩然 1、生平: 、生平:
孟浩然( ),襄阳人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四十岁离家 ),襄阳人。 求仕未果,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求仕未果,在“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哀 歌中离开长安。长期漫游江淮吴越之间。 歌中离开长安。长期漫游江淮吴越之间。晚年依 旧过着隐居生活。开元二十八年因病不治而终。 旧过着隐居生活。开元二十八年因病不治而终。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由两大诗派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和两大诗人( (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和两大诗人(李白 和杜甫)开创了唐朝一代诗风, 和杜甫)开创了唐朝一代诗风,代表着唐诗的最 高水平。 高水平。
盛唐诗人大多有较浓厚的理想色彩。 盛唐诗人大多有较浓厚的理想色彩。写作重 视神似,偏于写意,强调主观感受,追求灵感, 视神似,偏于写意,强调主观感受,追求灵感, 这也就是严羽所谓“兴趣”。 这也就是严羽所谓“兴趣” 盛唐诗歌多浑厚真朴之作,尚自然, 盛唐诗歌多浑厚真朴之作,尚自然,致力于 表达真情实感,注重通篇浑成。 表达真情实感,注重通篇浑成。 一些诗人已经善于把深层的主观感情融合 到优美的自然景物描绘之中, 到优美的自然景物描绘之中,创造出情韵悠长的 意象,这就是殷璠所谓的“兴象” 意象,这就是殷璠所谓的“兴象”。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剖析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剖析



王维不是象谢灵运那样把山水景 物作为自己瞩耳流目的感官享受,而 是把山水景物作为精神的慰藉和心灵 的知音,当他写景时,景物就不是独 立于诗人主体之外的纯粹的客观对象, 而是寄寓了作者的情怀、思想、胸襟 与意趣,从而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 合。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初唐王绩在雕琢浮艳的六朝余风之外独树一帜,朴素、 清新的田园诗成为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
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 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2、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1)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 形成了山庄别墅化的生活环境,优游泉林、流连山水成为

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 坐看行云变幻,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 家的时间也忘了,何等自由惬意。 水穷云起之景,恰与诗人那种纯任自然、 无牵无挂,宛如云飞水流一般自在的情趣正 相契合,从而形成了意余于象的韵味悠长的 意境。

2、绘画技法的运用与诗歌的画意。
1、把绘画的构图手法运用于诗歌中。
名就而归山置田,也成为理想的人生范式。这样的生活方 式,使广大文人始终保持从容幽雅的心境来欣赏田园山水 的自然趣味,形成了无论仕隐都加入田园山水诗创作行列 的繁盛景象。

盛唐的诗歌流派

盛唐的诗歌流派

一.盛唐的诗歌流派有哪些?
1、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所以也叫王孟诗派,其诗作以描写秀丽山水各恬静田园风光,表达自己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为主,风格清新舒雅,写景状物工细传神,形式上大力写作五言律诗和绝句。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2、边塞诗派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

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其诗人除高适、岑参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3、浪漫诗派
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
• 《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 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 肠。”
•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
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
其二,以禅入诗;
•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 悟。……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 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 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 穷。”(严羽《沧浪诗话》)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 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 弧,
• (2)艺术特点: • 其一,“诗中有画”(苏轼);
《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 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三、王维及其诗歌
1、亦官亦隐、亦儒亦释的艺术通才
(1)廿一举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陷 贼充伪职
(2)以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 热衷政治,奋发有为,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后期呼啸山林,隐逸自适,耽于佛事。
(3)母亲崔氏“师事大照禅师(神秀弟子) 三十余岁”——“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 衣不文彩”——“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 ———《能禅师碑并序》——“朝梵林未曙, 夜禅山更寂”
其他山水田园诗人 裴迪、储光羲、常建、祖咏
《河岳英灵集》评储光羲诗: “格高调逸,趣 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 浩然之气。”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
一、盛唐文学概说
1.盛唐文学的范围 开元元年(713)到大历元年(766),含玄宗、
肃宗、代宗三个历史时期。 2.盛唐时期的主要作家
边塞盛诗人唐、气山象水,田表园现诗在人、士李人白乐、观杜自甫信等的。
3.盛豪和唐迈追诗李气求歌泽概自厚的、由:基“勇 的本一于 开特切革 放质都新 胸(是的 襟盛浪独 ,漫唐创 体的气,精 现象创神于)造诗的歌,
其一,政治感遇诗。•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寓言》等; •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二,游侠、边塞诗。
《使至塞上》、《观猎》、《少年行》等;
其三,乡情、友情、爱情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杂诗》其二、《送 元二使安西》、《相思》等;
其四,山水、田园诗。
《山居秋暝》、《终南山》、《渭川田家》、 《鹿柴》、《竹里馆》、《辛夷坞》、《鸟鸣涧》 等。
而不巧者也。”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
(二)王维及其诗歌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 陈衡恪: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
1.亦官亦隐、亦儒出许亦多文释人之的感想艺”术。通才
以40岁张•九龄维的罢摩 音文在区诘译相人传别是,为画统,具绘独梵又界有画树文译分文里一为学它帜为V性特。维i前m、有摩a后哲的i罗a学期“k性诘i:r、雅、t前抒i”情期性与热。工衷匠画政和治院体,画奋所 发有为,充满积毗极摩进明罗代取诘的的董,精略其昌神称正;维式后摩提出期或呼“维文啸摩人山诘画林”。和,“隐南逸北自宗论适”,。 耽于佛事。 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二,以禅入诗; •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 悟。……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 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 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 穷。”(严羽《沧浪诗话》)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 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2、盛唐时期的主要作家 (1)由初唐入盛唐的诗人:张若虚、贺知 章 、 张说 、 苏颋 ( 与张 说 并称 ‚ 燕许大 手 笔‛)、张九龄等。 (2)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689—740)、 王维(?—761)、储光羲(707?—760?)、 祖咏(699?—746?)、裴迪(716—?)、 王缙、张子容、刘昚虚、常建、綦毋潜等。
• 少年行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 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 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 弧,
• (2)艺术特点: • 其一,“诗中有画”(苏轼); 《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 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三、王维及其诗歌 1、亦官亦隐、亦儒亦释的艺术通才 (1)廿一举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陷 贼充伪职 (2)以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 热衷政治,奋发有为,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后期呼啸山林,隐逸自适,耽于佛事。
(3)母亲崔氏‚师事大照禅师(神秀弟子) 三十余岁‛——“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 衣不文彩‛——“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 ———《能禅师碑并序》——“朝梵林未曙, 夜禅山更寂‛ (4)精于音律,为官太乐丞;善画,人物、 山水兼长,为‚南宗‛及‚文人画‛之祖; 擅书法,尤工于草隶——诗、文、书、画、 音乐众艺兼善的通才。
3、盛唐诗歌的基本特质(盛唐气象)
林庚:‚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 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 (《唐诗综论· 盛唐气象》) 李泽厚:‚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 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 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 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过程。‛(《美的历 程》)
•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 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 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空有羡鱼情。
孟诗寂寥孤清之境
• 其三,风格‚清而秀‛(胡应麟); 《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 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 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 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其四,‚五言宗匠‛(高棅)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 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 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 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燕歌行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 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 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 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凌 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 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 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那可度,绝域苍茫 更何有。杀气三日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
(3)边塞诗人:高适(702?—765)、 岑 参 ( 715 ? —770 ) 、 王 之 涣 ( 688— 742)、王昌龄(?—756?)、王翰、李 颀(690?—751?)、崔颢(?—754)等。 ( 4 ) 李 白 ( 701—762 ) 与 杜 甫 ( 712— 770) (5)古文运动的先躯:萧颖士 (716— 768 ) 、李 华 ( 715—774) 、 贾至 ( ?— 772 ) 、 元 结 ( 719—772 ) 、 独 孤 及 (725—777)等。
四、高适及其诗歌(?—765) 1、生平与思想 (1)以五十岁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生活孤 贫,仕途坎坷;后期日渐通达,官至散骑常侍 (世称‚高常侍‛),史评‚有唐以来,诗人之 达者,唯适而已‛。 (2)三次出塞:开元十八年(730)左右入燕 求仕,天宝九载(750)冬送兵入居庸,天宝十 一载秋以后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 (3)‚万里不辞死,一朝得成功‛,‚大笑 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塞下曲》)——“拜 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封丘作》)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盛唐文学概说 1、盛唐文学的范围 文学史所谓‚盛唐‛,一般指从开元元 年(713)到大历元年(766)的半个世纪, 包括玄宗、肃宗、代宗三个历史时期,即陈 子昂之后、大历十才子之前的时期。盛唐文 学也可指开元元年到安史之乱爆发时(755) 的文学(郑振铎),依此说则仅指玄宗一朝, 共四十三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江上思归》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夜泊……》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送 杜十四之江南》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新唐书》本 传引。
(3)孟诗的艺术特点 冲和自然,清旷冲逸,是孟诗的总体风格。 其一,诗风古澹,近于自然,闻一多说:‚淡 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的孟浩然的诗‛; 其二,取景阔大,洋溢壮逸之气; 其三,情语寄于景语,诗中多‚有我之境‛ ; 其四,兴象超逸,别有妙境。严羽评曰:‚孟 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 者,一味妙悟而已。‛
2、岑参的边塞诗及其特点 1、内容广泛,想象丰富,奇情壮采,节奏多 变。 2、风格奇丽雄放,富有浪谩气息;语言‚稍 点秾色‛,瑰奇壮丽; 3、诗体长于七言歌行,舒卷自如,变化多姿。 概言之,岑诗以“奇才奇气”写“奇情奇 景”,妙在一“奇”字。清人施补华称其诗 “劲骨奇翼,如霜天一鹗”,牟愿相谓岑参其 人“如雪天剑客”。
《新唐书〃王维传》:“画思入神,至山水 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 不及也。” 《梦溪笔谈》:“王维画多不问四时,如 画花往往桃、李、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 予家所藏摩诘所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 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 神,迴得无意。”
其他山水田园诗人 裴迪、储光羲、常建、祖咏 《河岳英灵集》评储光羲诗: “格高调逸,趣 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 浩然之气。” 祖咏《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 增暮寒 常建 《题破山寺后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 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 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 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马行处。
•2、孟浩然之诗
(1)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一是借景抒怀、表达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遭际, 如《岁暮归南山》、《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二是描写故乡胜景、表现山林隐逸生活和闲适 之情的,如《春晓》、《过故人庄》等; 三是描写旅途风光、寄托身世漂零孤寂潦倒感 慨的,如《宿建德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 游》、《夜泊浔阳望庐山》、《舟中晓望》等。
六、‚七绝圣手‛王昌龄(698—757?) 1、边塞诗:《从军行》七首,《出塞》 二首。 2、宫怨诗:《春宫曲》、《西宫春怨》、 《长信秋词》五首等。 3、闺怨诗:《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4、送别诗:《芙蓉送辛渐》 5、其他写女子的诗:《越女》、《采莲 曲》、《浣纱女》等。
五、岑参及其边塞诗(715—770) 1、生平与思想 (1)世宦之家(曾祖、伯祖、伯父皆为 相)——十五隐嵩阳——往来京洛十年间— —三十举进士——两度赴安西(天宝八载749 任高仙芝书记、十三载754任封长清判官)— —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2)‚万事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 垣苦,岂为妻子谋‛——“功名只向马上取, 真是英雄一丈夫‛——“丈夫三十未宝贵,安 能终日守笔砚‛——“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 儿‛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 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 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 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 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 胜古人。
•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 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 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 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岁暮归南山》:“并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 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万山潭》:“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 行潭树下,猿挂鸟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 山。求之不可得,沼月棹歌还。”(闻一多谓 “淡到看不见诗了”) • 《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 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 肠。”
2、王维之诗
(1)内容 其一,山水、田园诗名作有《山居秋暝》、 《终南山》、《渭川田家》、《鹿柴》、 《竹里馆》、《辛夷坞》、《鸟鸣涧》等; 其二,游侠、边塞诗,名作有《使至塞 上》、《观猎》、《少年行》、《老将行》、 《陇西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