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工作量核算表

合集下载

工作量计算办法

工作量计算办法

附件五:本专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下述计划学时数为教学实施计划中的学时数,学生班人数为35人左右,每班增学生10人,按比例增0.1系数。

1、讲课(含备课、讲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测验、考查、考试等)工作量K1=计划学时数×系数M1 M1 =1+0.5×(班级数-1)+L1说明:(1)L1=(学生数-班级数×35)/100注:(学生数-班级数×35)只取够10的整数倍的人数。

(2)自然班学生数小于35人时,系数M1=1。

(3)无助教的主讲教师作业必须全批全改。

(4)有助教的主讲教师必须完成一个班的习题课和批改作业。

(5)助教每辅导一班从主讲教师授课系数中扣减0.3。

(6)重复课工作量按教学工作量系数的0.9计。

(7)新开课(或开新课)工作量=1.2 K1。

新开课,是指教师本人第一次开课。

开新课,是指我校现行专业未开过的或内容与体系均不相同的课程。

2、助课(含随班听课、上习题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或考查等)工作量K2= 计划学时数×班级数×0.3。

说明:(1) 作业必须全批全改。

(2) 各助课环节系数分配比例由院长决定。

3、体育课教学体育课按计划学时×体育教学班(含备课、课前准备、上课、测验考试等)4、制图(除讲课的各项要求外,含课后的两小时辅导)工作量=计划学时数×[系数M2+(班级数×0.2)]系数 M2= 1+ 0.5×(班级数-1)+L2说明:(1) L2=(学生数-班级数×35)/50注:(学生数-班级数×35)只取够5的整数倍的人数。

(2)自然班学生数小于35人时,系数M=1。

2(3)助教每辅导一班从主讲教师授课系数中扣减0.3。

5、实验班(指单班授课的课程)讲课工作量=工作量K×系数系数=21×系数系数=2助课工作量=工作量K2说明:系数根据相关文件作调整6、双语教学工作量=工作量K×系数系数=21说明:系数根据相关文件作调整。

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细则精选

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细则精选

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细则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妥善解决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和教学工作量的通知,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合理解决体育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稳定队伍,促进工作,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和教学工作服装供应等作出如下规定:一、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具有室外工作的特点,工作十分辛苦,各部门要充分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

二、体育教师工作量就包括体育教学,组织早操,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统计等。

三、体育教师人基本工作量每周,按省有关规定为:小学14-16学时,中小学每一节体育课为一学时,四、体育教师组织早操、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计算工作量的具体办法为:早操每5次算2学时,大课间体育活动每一次算一个学时,课外体育活动和业余训练每一次算为一学时,体育教师组织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的体育竞赛活动,校内竞赛每天按8学时计算,校外竞赛每天按10学时计算,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统计工作也应一定工作量计算。

五、纳入计划从事科学研究和教材、教学资料编写工作的体育教师,可按核准的工作时数计入工作量。

六、兼任行政、党务和体育社团工作的体育教师,应根据其兼任工作任务情况,酌情计算工作量。

七、对年老体育教师和妊娠、产后的女体育教师,要给予相应照顾,适当减轻工作量。

八、体育教师课时酬金和超工作量计酬标准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九、要坚持按国家标准规定供应体育教师工作服装,体育教师按每人每年不低于200百元的标准发放,并随物价的变化予以变化。

关于妥善解决体育教师工作量的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确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落到实处,合理解决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稳定队伍,促进工作,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和提出以下意见:一、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具体实施者,他们具有室外工作的特点,工作十分辛苦,各学校要充分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按照《条例》规定,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工作量计算,劳动报酬和教学工作服装等有关政策性问题。

学院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

学院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

学院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教学工作量是衡量教学工作状况的基础数据,是学校定编及分配的重要依据。

为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本着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相对合理、易于操作,有利于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原则,特制订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核算的原则1.本办法仅用于学校对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总量的核算,是学校定编和年终绩效分配的基本依据。

2.本着提高效率、相对合理、易于二级管理的原则,教学工作量的核算不宜过细。

本办法既考虑到当前教学运行的具体状况,又注重对今后教学工作规范的引导。

3.根据课程类型特点,在核算中附加不同系数,力求科学客观地体现各课程教学工作量。

4.教学工作量的核算以培养方案实际执行情况为依据。

二、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教学工作量以“标准课时”为计算单位,一个“标准课时”是指承担一个计划授课学时的全部教学环节,并满足教学工作规范要求的教学工作量。

教学工作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校下达的教学工作任务以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计算。

没有经过学校批准而增加的课程、环节或课时不予计算工作量。

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定额是取得奖励性绩效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年未完成教学工作量定额的年度考核原则上不得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

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折算成标准课时为每周10标准课时,每学期按照16周计算,全年教学工作量定额为320标准课时(教授工作量定额为280标准课时)。

新进教师第一年不作定额教学工作量考核。

“双肩挑”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教学工作量补贴等按照学校现行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外聘教师需经教务处审核、人事处备案后方可安排教学任务,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以实际学时乘以学生人数系数,不考虑其他系数。

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酬金(税前)按照正高120元,副高100元,中级80元标准执行,其教学工作量由聘用单位计算后报教务处审核,教务处统一制单发放。

教学工作量含理论教学工作量和实践教学工作量两类。

本科课程教学工作量核算标准

本科课程教学工作量核算标准

附件1:本科课程教学工作量核算标准年度课程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测试类教学,为当年度所承担的每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量之和。

课程教学工作总量的计算办法为:D总=ΣDi (其中,i=1,2,3,…6)Di为各类课程的教学工作量,以当量学时为单位,按以下标准核算:1.理论课程教学D1=S*J*[1+(R-C)/R](若[1+(R-C)/R]<1,则以1计算)。

式中:D1 为课程理论部分教学的当量学时;S 为计划的理论学时,S=周学时*18;J为课程开课类型,值一般为1,但下列类型课程例外:全英文教学课程(不含外语类课程),留学生汉语课程和中国文化课程:J=2;双语教学课程:J=1.2;单独为阳明班、创业班开设的课程:J=1.3;R 为授课班人数;C 为标准班人数,值一般为30,但全校性公共课(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不包括大学英语口语课]、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等):C=40;其中:(1)《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工作量按以下公式计算:D1=每届学生数/(全校性公共课标准班人数)* 34/6;(2)高中先修课课程教学工作量按以下公式计算:D1=实际学时*2;(3)对外开设的在线开放课程按以下公式计算:D1=S*K*2。

2.实践课程教学(1)实验教学及上机、听力(口语)D2=1*S+0.5*S*(R-C)/C(若R-C<0,则以0计算)。

式中:D2为课程实验部分的当量学时;R 为授课班人数;S 为计划的实践学时,S=周学时*18;C 为标准组人数,值一般为15,但下列类型课程例外:上机、听力(口语):C=30;海上教学:C=8;金工实习:C=6;(2)实训教学(体育、艺术术科类、模拟法庭等)D3=S*[1+(R-C)/R](若[1+(R-C)/R]<1,则以1计算)。

式中:D3 为课程实训部分教学的当量学时;S 为计划学时,S=周学时*18;R 为授课班人数;C 为标准班人数,值一般为30,但下列类型课程例外:体育术科教学:公共教学C=30;专业教学:C=20;声乐、乐器术科教学:公共教学C=15;专业教学C=8;美术(含设计类)术科教学:C=20;海上教学:C=8;(3)课程设计、实习(含见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军事训练D4=J*K*20*周数*R/C(若R/C<1,则以1计算)。

本科课程教学工作量核算标准

本科课程教学工作量核算标准

附件 1:本科课程教课工作量核算标准年度课程教课工作量的计算包含理论课程教课、实践课程教课、测试类教课,为当年度所肩负的每门课程的教课工作量之和。

课程教课工作总量的计算方法为:D总=ΣDi (此中, i=1,2,3,6)Di 为各种课程的教课工作量,以当量学时为单位,按以下标准核算:1.理论课程教课D1=S*J*[1+(R-C)/R] (若 [1+(R-C)/R]<1 ,则以 1 计算)。

式中:D1 为课程理论部分教课的当量学时;S 为计划的理论学时, S=周学时 *18;J 为课程开课种类,值一般为1,但以下种类课程例外:全英文教课课程(不含外语类课程),留学生汉语课程和中国文化课程: J=2;双语教课课程: J=1.2 ;独自为阳明班、创业班开设的课程:J=1.3 ;R为讲课班人数;C 为标准班人数,值一般为30,但全校性公共课(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不包含大学英语口语课]、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等): C=40;此中:(1)《局势与政策》课程教课工作量按以下公式计算:D1=每届学生数 / (全校性公共课标准班人数)* 34/6 ;(2)高中先修课课程教课工作量按以下公式计算:D1=实质学时 *2 ;(3)对外开设的在线开放课程按以下公式计算:D1=S*K*2。

2.实践课程教课(1)实验教课及上机、听力(口语)D2=1*S+0.5*S* (R-C)/C(若 R-C<0,则以 0 计算)。

式中:D2为课程实验部分的当量学时;R为讲课班人数;S为计划的实践学时, S=周学时 *18;C 为标准组人数,值一般为15,但以下种类课程例外:上机、听力(口语):C=30;海上教课: C=8;金工实习: C=6;(2)实训教课(体育、艺术术科类、模拟法庭等)D3=S*[1+(R-C)/R] (若 [1+(R-C)/R]<1 ,则以 1 计算)。

式中:D3 为课程实训部分教课的当量学时;S为计划学时, S=周学时 *18 ;R为讲课班人数;C 为标准班人数,值一般为30,但以下种类课程例外:体育术科教课:公共教课C=30;专业教课: C=20;声乐、乐器术科教课:公共教课C=15;专业教课 C=8;美术(含设计类)术科教课:C=20;海上教课: C=8;(3)课程设计、实习(含见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军事训练D4=J*K*20*周数 *R/C(若 R/C<1,则以 1 计算)。

体育学院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及教学

体育学院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及教学

体育学院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及教学工作量考核计算办法(试行)为进一步深化我院教学改革,体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现根据集美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并参考其它学院专任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一、考核人员学院安排在各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含双肩挑院领导,不含教辅和实验人员)。

二、工作量计算范围1、学校分配我院额定的教学工作量(含学院本科、研究生教学、大学体育教学、毕业论文指导、毕业生实习指导、硕士生导师、校内其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2、诚毅学院教学工作量;3、海外学院教学工作量;4、行政岗位工作量补贴。

三、教师工作量定额计算办法学院学年额定工作量÷学院专任教师数×90%=教师学年定额工作量(术科教学工作量系数为1;学科教学工作量系数为1.5)四、工作量计算办法1、教学班级人数及系数:(自然班或合班均由1名教师担任教学或训练工作)(1)学科原则上由两个自然班合班上课,系数为1.2,如个别未达到合班上课的班级,单班上课系数为1;超过两个自然班上课系数为1.3。

(2)体育专业术科普修课为一个自然班。

(3)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项理论与实践课人数在15-20人之间。

(4)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项理论与实践课人数在12-17人之间。

(5)大学体育课每班人数在35-40人之间。

(6)大学体育和专业术科普修课中的理论课按学科工作量计算,即理论课时×1.5计算(理论课时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计算)。

以上各类班级人数若不足,原则上不开课。

个别因客观原因人数不足,由教研室提出意见,教学秘书审定上报分管副院长批准,经院长同意方可开课。

2、实习工作由实习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采用完成实习任务包干责任制。

选派带队指导教师的人数是根据该学期的实习生人数而定,由各教研室选派指导教师上报院实习领导小组,原则上每个地区选派1名实习指导教师。

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细则

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细则
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细则
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细则周庄中心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细则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妥善解决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和教学工作量的通知,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合理解决体育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稳定队伍,促进工作,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和教学工作服装供应等作出如下规定:一、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具有室外工作的特点,工作十分辛苦,各部门要充分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二、体育教师工作量就包括体育教学,组织早操,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统计等。三、体育教师人基本工作量每周,按省有关规定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10-12学时,中学12-14学时,小学14-16学时,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每一次课(90分钟)为二学时,中小学每一节体育课为一学时,四、体育教师组织早操(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计算工作量的具体办法为:早操(课间操)每5次算2学时,大课间体育活动每一次算一个学时,课外体育活动和业余训练每一次(40分钟以上)算为一学时,体育教师组织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的体育竞赛活动,校内竞赛每天按8学时计算,校外竞赛每天按10学时计算,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统计工作也应一定工作量计算。五、纳入计划从事科学研究和教材、教学资料(包括补充讲义及有关教学指导工作)编写工作的体育教师,可按核准的工作时数计入工作量。六、兼任行政、党务和体育社团工作的体育教师,应根据其兼任工作任务情况,酌情计算工作量。七、对年老体育教师和妊娠、产后的女体育教师,要给予相应照顾,适当减轻工作量。八、体育教师课时酬金和超工作量计酬标准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九、要坚持按国家标准规定供应体育教师工作服装,中小体育教师按每人每年不低于300百元的标准发放,并随物价的变化予以变化。工作总结格式一般分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四部分。(1)标题。一般是根据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目的要求、总结方向来定。同一事物因工作总结的方向——侧重点不同其标题也就不同。工作总结标题有单标题,也有双标题。字迹要醒目。单标题就是只有一个题目,如《我省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一般说,工作总结的标题由工作总结的单位名称、工作总结的时间、工作总结的内容或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市化工厂1995年度生产工作总结”“××市××研究所1995年度工作总结”也可以省略其中一部分,如:“三季度工作总结”,省略了单位名称。毛泽东的《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其标题不仅省略了总结的单位名称,也省略了时限。双标题就是分正副标题。正标题往往是揭示主题——即所需工作总结提炼的东西,副标题往往指明工作总结的内容、单位、时间等。例如:辛勤拼搏结硕果——××县氮肥厂一九九五年工作总结——(2)前言。即写在前面的话,工作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交代工作总结的问题;或者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或者将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的介绍。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对工作总结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阅读、理解全篇打下基础。(3)正文。正文是工作总结的主体,一篇工作总结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成绩与问题,科学地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文章是否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使人信,全赖于主体部分的写作水平与质量。因此,一定要花大力气把立体部分的材料安排好、写好。正文的基本内容是做法和体会、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1)成绩和经验这是工作总结的目的,是正文的关键部分,这部分材料如何安排很重要,一般写法有二。一是写出做法,成绩之后再写经验。即表述成绩、做法之后从分析成功的原因、主客观条件中得出经验教益。二是写做法、成绩的同时写出经验,“寓经验于做法之中”。也有在做法,成绩之后用“心得体会”的方式来介绍经验,这实际是前一种写法。成绩和经验是工作总结的中心和重点,是构成工作总结正文的支柱。所谓成绩是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物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果和精神成果。所谓经验是指在工作中取得的优良成绩和成功的原因。在工作总结中,成绩表现为物质成果,一般运用一些准确的数字表现出来。精神成果则要用前后对比的典型事例来说明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高尚,使精神成果在工作总结中看得见、摸得着,才有感染力和说明力。2)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一般放在成绩与经验之后写。存在的问题虽不在每一篇工作总结中都写,但思想上一定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每篇工作总结都要坚持辩论法,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分清主流和枝节。这样才能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虚心谨慎,继续前进。写存在的问题与教训要中肯、恰当、实事求是。(4)结尾一般写今后努力的方向,或者写今后的打算。这部分要精炼、简洁。(5)署名和日期。署名写在结尾的右下方,在署名下边写上工作总结的年、月、日,如为突出单位,把单位名称写在标题下边,则结尾只落上日期即可。简而言之: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那么,工作总结怎么写?个人工作总结的格式是怎样的?详情请看下文解析。(一)基本情况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具体可以参考部分工作总结范文。(二)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另外,在结尾处也可以附上下一步个人工作计划。

二级学院教务处工作量核算规则

二级学院教务处工作量核算规则

XX学院教务处工作量核算规则1、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类工作量为0.5*人数*课程设计周数;实习工作量为0.5*人数*实习周数*实习系数,实习系数分校内为1,校外为1.25;毕业设计工作量为人数*毕业设计周数;金工实习工作量为1/3*人数*实习周数。

2、必修课程,工作量为学时数*班数,社科全校必修课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按照选修课计算,即以40人为一个班,核定班级系数。

3、选修课包括专业限选课和普通选修课,工作量为学时数*核定的班级数;班级数核定方法为选课人数/40。

4、全校公共选修课单独核算,判断全校公选课的依据为开课对象一般为全校公选或者全校选修;工作量为学时*系数;按照人数,30-40人,系数为1;41—80系数为1.2;81—100人系数为1.4;以后每增加20人系数增加0.1。

5、社科和艺术的还存在重复课乘系数的问题,以07082学期为例,社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应开课对象为合6、合5、合6的三组课都是一个老师的课程,要乘以重复系数,第一次课正常,第二次乘0.8,第三次以上乘0.7,即(合4人数/40)*1+(合5人数/40)*0.8+(合6人数/40)*0.7,所谓第一次课就是这个老师三组课中最先开始的那组;体育学院中的军事理论也按照这个算法来核算;艺术也有这个情况,但艺术在选修或者限选里存在这个问题,有一门课是同一个老师给两个班上的就给第二个乘系数0.8,即学时*班级*1+学时*班级*0.8,不用去判断这两次课的先后次序。

7、物理实验工作量核定办法为:0.65*2(学时数)*2(组数)*10(项目数)*班数(40人为一个班级)。

8、成长小组的工作量为:学时*0.8*老师人数.9、双语教学工作量要乘系数1.5。

10、重修课程单独核算工作量。

工作量=学时*系数,重修人数在40人以下(含40人)的课程,工作量系数为1;重修人数为41—80人的课程,工作量系数为1.6;重修人数为81—120人的课程,工作量系数为1.8,超过120的按1.8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授课名称
集中实习 分散实习 集中实习 分散实习
E
班级
F
专业 年级
G HI
分组
理论 实验 学时 学时
J
K
L
课程调 节系数
标准班 人数
班数
1.00
60
1.00
60
1.10
60
1.10
60
0.80
45
0.80
45
0.80
45
0.80
45
0.80
45
0.80
45
0.90
30
0.90
30
0.90
30
0.80
系(部)主任(签字):
教学院长(签字):
学院(盖章):
4.表中红颜色表格中无需填数值,禁止修改黄颜色表格中数值。 5.请提交核算表和汇总表纸质和电子文档各一份。
系(部)主任(签字):
教学院长(签字):
学院(盖章):
AB
姓名 职称
某某
C
课程类型
理论课 理论课 公选课 公选课 公共体育课 公共体育课 公共体育课 公共体育课 公共体育课 公共体育课 体育技术课 体育技术课 体育技术课 实验课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形势政策课
军训 劳动课
体育 学院 2013-2014 学年第 2 学期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表
20
3.00
1.50
1.50
0.60
6.00
1.00
1.00
5.00
合计
M NO
P
人数 天数 周数
所得 工作量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Βιβλιοθήκη 0.0010.00
0.00
填表说明:1.该表适合所有学院各专业课程的工作量核算。 2.该表请勿擅自增加表列数;请勿擅自改动“所得工作量”中的计算公式;请勿擅自改动表中“课程系数”中的数值。 3.该表可以复制增加表的行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