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安全管理文件-地铁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
地铁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地铁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地铁工程建设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四条项目经理为地铁工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级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必须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第三章安全生产措施第七条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警示标志醒目、完整。
第八条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围栏、安全网、安全通道等,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通行。
第九条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确保施工人员正确佩戴。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触电、坍塌等突发事件,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第四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四条新进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章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第十五条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监理合同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
第十七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督促整改。
第六章事故处理第十八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最新版)1.注重风险评估,强化源头预防预控天津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目前在建的2,3号线即将开通运营,5,6号线正在加紧建设,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开通运营。
复杂的施工环境,特殊的地质条件多变,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风险。
如何在工程建设中,预判、预控安全风险,做好行为管理、施工管理、风险管理、应急处理,是天津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因此,实施安全风险评估预控制度,通过事前对安全风险的有效辨识、风险评估、分级预控、专家把关等措施,消减安全风险,同时对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实施强化管理措施,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确保安全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1)实施安全风险分级评估体系进行风险分级,要求各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在轨道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开展多层次的风险评估。
(2)积极化解风险,减少施工困难?对于识别出来的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预先有效防范、降低甚至消除安全风险。
(3)突出重点,强化政府监督?对无法规避的重大危险源,采取强化监管措施,预防预控安全风险。
2.注重过程控制,强化各项安全措施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管理思路,通过精细化、信息化、程序化的管理手段,强化动态管理,强化过程控制,监督措施和行为规范的有效执行,将风险防范落实与绩效考核及奖惩制度挂钩,保障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稳定、安全的生产形势。
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办法

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第四章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第九条工程施工前,在设计单位所作的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施工单位应进行工程踏勘、环境核查,仔细、全面地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对工程周边建筑物、铁路、桥梁、高架线、河流、地下建(构)筑物、地下障碍物、人防工程、地下管线等做详细调查核实,深入识别风险因素,形成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报监理审查、建设管理中心、集团监控中心备案。
(一)周边环境调查范围环境调查范围参考表工法类别环境调查范围备注明(盖)挖法工程不小于基坑边缘两侧各30m(或3H,取大值)H-基坑深度暗挖工程不小于隧道两侧各30m(或2Hi 、3B,取大值)Hi—隧道设计顶板埋深;B—隧道设计开挖宽度。
盾构法工程不小于隧道两侧各30m(或3Hi 、3B,取大值)Hi--隧道设计顶板埋深D--盾构隧道设计外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地面线、高架线工程的环境调查范围不小于线路外边线两侧各30m。
(二)周边环境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周边环境的名称、类型,平面位置及与轨道交通工程的相对关系、使用现状、竣工图纸及特殊保护要求等,调查内容详见《1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简称《516号文实施细则》),调查样表详见《516号文实施细则》附表1-1~1-10。
环境调查成果及资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的需要。
当设计方案发生变更时,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补充完善工程周边环境调查资料。
(三)周边环境调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编制《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环境调查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调查目的和依据、调查范围和对象、调查方法和手段、调查成果及资料说明、周边环境风险说明及对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建议、调查对象相关图纸、周边环境调查表、现场有关影像资料和实测数据、相关资料复印件等。
(四)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依据设计文件(含风险专项设计)、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周边环境调查成果、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进行风险评估,对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等级进行分析(详见《1地铁建设工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并编制风险分级清单。
20180202【建质函[2018]28号】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
![20180202【建质函[2018]28号】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07c702fc4ffe473368ab8f.png)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的通知建质函[2018]28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建立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机制,我部组织编制了《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2月2日(此件主动公开)附件下载:1、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2月为加强城市建设风险管理,提高对大型工程技术风险的管理水平,推动建立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专家编制了《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管理事务中心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主要起草人:黄忠辉、金磊铭、周红波、曹丽莉、高惕非、夏群、高承勇、朱晓泉、李冬梅、李浩、崔晓强、尤雪春、朱雁飞、陆荣欣、朱骏、唐亮、陈华、田惠文、梁昊庆、刘爽、周翔宇、张渝、李伟东、邵斐豪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3.1风险管理范围 (4)3.2风险管理目标 (4)3.3 风险管理阶段 (4)3.4 风险等级 (4)3.4.1 概率等级 (4)3.4.2 损失等级 (5)3.4.3 风险等级确定 (6)3.4.4 风险接受准则 (6)3.5 风险控制职责 (7)3.5.1 建设单位职责 (7)3.5.2 勘察单位职责 (8)3.5.3 设计单位职责 (8)3.5.4 施工单位职责 (8)3.5.5 监理单位职责 (8)4风险控制方法 (9)4.1 风险识别与分析 (9)4.1.1风险识别与分析工作内容 (9)4.1.2风险识别与分析工作流程 (10)4.1.3风险识别与分析工作方法 (10)4.2 风险评估与预控 (11)4.2.1风险评估与预控工作内容 (11)4.2.2风险评估与预控工作流程 (11)4.2.3风险评估与预控工作方法 (12)4.2.4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13)4.3 风险跟踪与监测 (13)4.3.1风险跟踪与监测工作内容 (13)4.3.2风险跟踪与监测工作流程 (14)4.3.3风险跟踪与监测工作方法 (14)4.4 风险预警与应急 (14)4.4.1风险预警与应急工作内容 (15)4.4.2风险预警与应急工作流程 (15)4.4.3风险预警与应急工作方法 (16)5勘察阶段的风险控制要点 (17)5.1 建设场址 (17)5.1.1地质灾害风险 (17)5.1.2地震安全性风险 (18)5.2 地基基础 (18)5.2.1地基强度不足和变形超限风险 (18)5.2.2基坑失稳坍塌和流砂突涌风险 (19)5.2.3地下结构上浮风险 (20)5.3 地铁隧道 (21)5.3.1盾构隧道掘进涌水、流砂和坍塌风险 (21)5.3.2盾构隧道掘进遭遇障碍物风险 (21)5.3.3盾构隧道掘进遭遇地下浅层气害风险 (22)5.3.4矿山法施工隧道涌水塌方风险 (22)6设计阶段的风险控制要点 (23)6.1 地基基础 (23)6.1.1基坑坍塌风险 (23)6.1.2坑底突涌风险 (24)6.1.3坑底隆起风险 (24)6.1.4基桩断裂风险 (25)6.1.5地下结构上浮和受浮力破坏风险 (25)6.1.6高切坡工程风险 (26)6.1.7高填方工程风险 (28)6.2 大跨度结构 (29)6.2.1大跨钢结构屋盖坍塌风险 (29)6.2.2雨棚坍塌风险 (30)6.3 超高层结构 (30)6.3.1超长、超大截面混凝土结构裂缝风险 (30)6.3.2结构大面积漏水风险 (31)6.4 地铁隧道 (31)6.4.1盾构始发/到达时发生涌水涌砂、隧道破坏、地面沉降风险 (31)6.4.2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地面沉降、塌方风险 (32)6.4.3区间隧道联络通道集水井涌水并引发塌陷风险 (32)6.4.4联络通道开挖过程中发生塌方引起地面坍塌风险 (32)6.4.5矿山法塌方事故风险 (33)7施工阶段的风险控制要点 (34)7.1 地基基础 (34)7.1.1桩基断裂风险 (34)7.1.2高填方土基滑塌风险 (34)7.1.3高切坡失稳风险 (35)7.1.4深基坑边坡坍塌风险 (35)7.1.5坑底突涌风险 (37)7.1.6地下结构上浮风险 (37)7.2 大跨度结构 (38)7.2.1结构整体倾覆风险 (38)7.2.2超长、超大截面混凝土结构裂缝风险 (39)7.2.3超长预应力张拉断裂风险 (39)7.2.4大跨钢结构屋盖坍塌风险 (40)7.2.5大跨钢结构屋面板被大风破坏风险 (40)7.2.6钢结构支撑架垮塌风险 (41)7.2.7大跨度钢结构滑移(顶升)安装坍塌风险 (41)7.3 超高层结构 (43)7.3.1核心筒模架系统垮塌与坠落风险 (43)7.3.2核心筒外挂内爬塔吊机体失稳倾翻、坠落风险 (47)7.3.3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桁架垮塌、坠落风险 (49)7.3.4施工期间火灾风险 (52)7.4 盾构法隧道 (54)7.4.1盾构始发/到达风险 (54)7.4.2盾构机刀盘刀具出现故障风险 (54)7.4.3盾构开仓风险 (55)7.4.4盾构机吊装风险 (55)7.4.5盾构空推风险 (56)7.4.6盾构施工过程中穿越风险地质或复杂环境风险 (56)7.4.7泥水排送系统故障风险 (57)7.4.8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中土体流失风险 (57)7.4.9盾尾注浆时发生错台、涌水、涌砂风险 (58)7.4.10管片安装机构出现故障风险 (58)7.4.11敞开式盾构在硬岩掘进中发生岩爆风险 (58)7.5 暗挖法隧道 (59)7.5.1马头门开挖风险 (59)7.5.2多导洞施工扣拱开挖风险 (60)7.5.3大断面临时支护拆除风险 (60)7.5.4扩大段施工风险 (60)7.5.5仰挖施工风险 (61)7.5.6钻爆法开挖风险 (61)7.5.7穿越风险地质或复杂环境风险 (61)7.5.8塌方事故风险 (61)7.5.9涌水、涌砂事故风险 (63)7.5.10地下管线破坏事故风险 (63)附录A 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64)附录B 动态风险跟踪表 (65)附录C 风险管理工作月报 (67)附录D 风险管理总结报告格式 (69)附录E 风险分析方法 (70)附录F 风险评估方法 (71)1总则1.0.1 为了指导我国大型工程建设技术风险的控制,有效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影响,保障工程建设和城市运行安全,特制定本控制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已于2018年5月14日经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2018年5月21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舒适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营基础要求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设置运营服务专篇,内容应当至少包括:(一)车站开通运营的出入口数量、站台面积、通道宽度、换乘条件、站厅容纳能力等设施、设备能力与服务需求和安全要求的符合情况;(二)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自动售检票等设施设备选型与线网中其他线路设施设备的兼容情况;(三)安全应急设施规划布局、规模等与运营安全的适应性,与主体工程的同步规划和设计情况;(四)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力衔接配套情况;(五)其他交通方式的配套衔接情况;(六)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
地铁安全管理体系(带目录)

目录目录 (1)第一章总则 (3)一、安全生产目标 (3)二、安全管理依据 (3)第二章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4)一、安全管理机构 (4)二、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委会)成员 (4)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委会)职责 (4)四、安全责任目标分解 (4)五、安全管理力量配备 (4)六、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5)第三章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 (5)一、项目经理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5)二、副项目经理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5)三、党委书记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6)四、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6)五、办公室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6)六、工程部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6)七、安全质量环保部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7)八、机电部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7)九、物资部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8)十、调度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8)十一、经营部长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8)十二、财务部长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8)十三、施工员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8)十四、班组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9)十五、安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9)十六、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 (9)十七、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 (10)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1)一、三级安全生教育制度 (11)二、安全交底制度 (12)三、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闭合制度 (12)四、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13)五、安全管理例会制度 (13)六、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14)七、工伤保险与职业病防治制度 (14)八、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 (14)九、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15)十、交接班及班前安全会制度 (15)十一、劳务安全管理制度 (16)第五章安全管理措施 (17)一、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17)二、消防制度及措施 (17)三、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7)四、专项安全措施 (18)五、安全操作规程 (18)第六章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办法 (18)一、奖励措施 (18)二、处罚措施 (19)三、安全隐患处罚标准 (19)四、日常检查所用表格 (21)结束 (26)第一章总则为了强化经理部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工程施工安全行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使整个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安全、优质、快速、高效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事业总部安全生产管理若干制度的通知》(武地铁建安2007-1号)和《武汉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武地铁建2007-6号)的通知及《集团公司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定,并结合经理部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预控实施细则》闽建建〔2018〕34号

附件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预控实施细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以下简称关键节点)施工前风险预控措施,提升关键节点风险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通知》(建办质〔2017〕68号)等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关键节点是指轨道交通工程开(复)工或施工过程中风险较大、风险集中或工序转换时容易发生事故和险情的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
轨道交通工程的关键节点见《关键节点分类清单》(附表1)。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等参建各方要高度重视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加强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严格控制施工风险。
第四条关键节点风险预控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勘察和设计交底的完成情况;(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和专家论证情况;(三)监测方案编制审批及落实情况;(四)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3 -(五)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六)周边环境核查和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七)材料、施工机械准备情况;(八)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组织情况;(九)应急预案编制审批和救援物资储备情况;(十)相关工程质量检测资料;(十一)法规、标准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况。
第五条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由建设、监理、施工、勘察、设计、第三方监测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责任人)参加,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施工单位结合项目,对照《关键节点分类清单》,编制《关键节点识别清单》(附表2),报监理单位审批。
(二)施工单位按照经监理单位批准的《关键节点识别清单》,对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进行自检自评,并填写《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自检自评表》(附表3),符合要求的报监理单位。
(三)监理单位对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进行预核查,预核查合格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申请表》(附表4)。
地铁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全面]
![地铁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019ee75a856a561253d36f69.png)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地铁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市开展了××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及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究.20xx年9月,研究成果首先在北京地铁9号线试用.目前,北京地铁11条新线建设中全面推广应用了《××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信息化管理系统,显著提升北京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有效控制了工程建设风险.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核心思想××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对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以预防为主,加强各阶段安全风险的预控与管控.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环境调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和工后阶段.规范、完善建设单位、各相关参建单位在安全风险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责任及工作内容.着重规范、完善施工风险控制的信息报送、预警和分级响应的内容和程序.该体系还提出了施工单位全面监测第三方监测单位重点监测,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现场巡视,风险预警以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主的预警管理模式;提出了北京地铁第三方监测的工作要求;提出了现场巡视的思想,并且分工法(盾构法、明挖法和矿山法)、分对象(工程自身与周边环境)提炼,形成了现场巡视的工作内容与重点;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针对开挖面地质状况、支护结构体系及基坑或隧道周边环境进行巡视,同时要求监理单位对施工工艺及设备、施工组织管理及作业状况等进行巡视.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主要内容该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工程分级管理,强化技术论证和过程控制管理,特殊环境的安全性评估管理,全面监控,预警分类、分级管理,建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监控管理组织机构和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风险工程分级管理是对危及工程自身和周边环境安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区别为自身风险工程和环境风险工程,并提出了分级标准.对高级别风险工程强化成果要求及技术审查论证程序强化技术论证和过程控制管理是对各阶段的重大技术方案采取公司组织技术论证和过程控制,如风险分级、特殊环境现状检测评估、特、一级风险工程专项技术方案等.特殊环境的安全性评估管理是指,工前现场调查检测与评估设计阶段施工安全影响分析+施工附加影响安全性评价施工图设计施工过程监控与动态评估工后现场调查检测与评估.全面监控,即在风险工程全面识别基础上进行全面监控,从组织机构、监控范围及方式上实施全面管控.预警分类、分级管理主要包括:监测预警、巡视预警和综合预警.××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还建立了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监控管理组织机构.这个三级监控管理组织包括:公司层、项目层和实施层,在公司层建立监控管理中心,在项目管理中心即项目层建立监控管理分中心,在实施层建立工点控制中心.公司层委托专业化安全风险管理咨询机构: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单位协助公司监控中心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层委托第三方监测咨询单位:在进行现场监测、巡视工作的同时,协助项目管理中心监控分中心承担新线安全风险事务的咨询任务;实施层监理单位:现场巡视与视频监控,协助项目公司监控分中心实施新线安全风险管控事务.同时,建立起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有:一是建立城市地下工程地质地理信息系统.存储、管理地形、建筑、道路、施工场地、地质构造、管线等信息,提供有效的显示、查询、统计、分析工具.二是进行工程监测数据、巡视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三是对盾构施工实时监控.各类盾构掘进实时参数以及材料消耗参数的采集和管理.四是进行远程视频监控.工地现场的视频图像可及时传送到监控室、办公室,管理者可随时了解工程进展,工程现场施工的情况等.五是建立远程监控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实现数据上传、分析报警、管理等功能.平台将甲方(业主)、设计、监理、监测、施工、专家等各方组合在一起,实现文档管理、工程信息管理、工作流程控制管理,共同处理和预防紧急事件.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信息化平台全面推广应用配合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信息化平台在北京地铁11条新线的全面推广应用,××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建立了从工点、项目管理中心到公司层的三级安全风险监控机构.在委托专业化安全风险管理咨询机构协助公司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在进行现场监测、巡视工作的同时,他们还协助项目管理中心承担新线安全风险事务的咨询任务,并组建了由40多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北京轨道交通工程的各参建单位在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应用中,已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成果.特别是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均按照体系要求通过信息平台上传监测、巡视等数据,各方已切实通过信息平台有效、及时地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在全网风险管理范围内,该体系的运行为保证地铁安全施工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的意识,通过现场的监测、巡视等工作,及时发现工程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开展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及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究。
2008年9月,研究成果首先在北京地铁9号线试用。
目前,北京地铁11条新线建设中全面推广应用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信息化管理系统,显著提升北京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有效控制了工程建设风险。
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核心思想
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对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以预防为主,加强各阶段安全风险的预控与管控。
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环境调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和工后阶段。
规范、完善建设单位、各相关参建单位在安全风险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责任及工作内容。
着重规范、完善施工风险控制的信息报送、预警和分级响应的内容和程序。
该体系还提出了施工单位全面监测第三方监测单位重点监测,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现场巡视,风险预警以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主的预警管理模式;提出了北京地铁第三方监测的工作要求;提出了现场巡视的思想,并且分工法(盾构法、明挖法和矿山法)、分对象(工程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