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宣传资料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宣传资料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宣传资料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是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和女性性功能障碍。如果盆底肌肉因妊娠与分娩受损伤不能及时恢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相应并发症(如尿失禁、盆底肌肉松弛盆底脏器脱垂和女性性功能障碍等)会越来越严重,而最后只能用外科手术治疗,不但医疗费用增加,而且治疗效果也不理想。而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FDFP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女性身心健康而成为社会问题。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已在国内开展多年,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主要方法是盆底功能康复。盆底功能康复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最有前景的方法。依据盆底电生理及盆腹动力学作为诊断基础,为患者选择的盆底个性化康复方案是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最理想的途径。

盆底肌在女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盆底肌,就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象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有多项生理功能:

控制排尿 维持阴道紧缩度 控制排便 增进性快感

------------------------膀胱

------------------------子宫-------------------------------卵巢

直肠--------

----------------------盆底肌肉

女性盆腔脏器、会阴中央矢状面解

剖图

女性因为盆底结构的特殊性而容易受到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

妊娠、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

虚线显示正常体位时,

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使腹腔

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轴指

向骶骨。

实线显示妊娠时,腰部

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

向下突出,使重力轴线向前

移,所以,在怀孕时,腹腔

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

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

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

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

-------------正常体位重力轴向

-----------------妊娠体位重力轴向

这么看来,剖宫产也不能避免过程对盆底肌的损伤。

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过:

咳嗽、喷嚏、大笑、提重物时,不由自主的漏尿(尿失禁)

产后阴道松弛,至性生活不满意

盆腔脏器脱垂症状逐渐明显

怀孕、生产几乎是每个女性人生的必由之路,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是明智的做法。

产后检测、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盆底肌康复训练的要点:

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

掌握正确地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有恒

但临床发现高达七、八成女性在自己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时因方法不对而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作用相反。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凭借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精确客观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制定出人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增加患者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经过无创儿童、轻松愉快的治疗过程,增加阴道的紧缩度,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的发生。

盆底功能康复适合人群:盆底功能障碍及患妇科常见病妇女。其适应症:1、妇女常见病和疑难病:慢性盆腔疼痛,反复生殖道感染,子宫内膜变薄造成的不孕;2、盆底肌肉松弛:产后42天妇女、30岁以上已婚妇女;3、各种尿失禁、大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阴道松弛或痉挛、性生活不满意(如性交痛、无性高潮、性欲下降)、盆底障碍性疾病术后康复等;4、产后缺乳、乳胀;5、产后腰背痛、子宫复旧不良、尿潴留、耻骨联合分离、祛妊娠纹等;6、各种产后、术后疼痛;7、慢性便秘、痔疮、肠粘连。

优点:

安全性:无创、无痛、无需服用任何药物、可重复性

科学性:引进欧洲25年历史的康复治疗、手法治疗、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相结合

趣味性:治疗过程有如游戏般轻松愉快

非依赖:在祛除病因后,经一个疗程治疗后,用康复器结合家庭的保健治疗可长期保持疗效

作用:

产后妇女盆底肌肉功能恢复

增加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

治疗各种尿失禁

轻度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

导诊:

医生先用仪器进行盆底肌肉的电诊断

运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技术制定治疗方案,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治疗

每周2次,每个疗程10-15次。

盆底功能康复禁忌症

?产后恶露未干净或月经期?孕妇的腹部

?胸部装有同步心脏起搏器者?手术疤痕裂开

?恶性肿瘤区

?神经系统疾病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宣传资料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是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和女性性功能障碍。如果盆底肌肉因妊娠与分娩受损伤不能及时恢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相应并发症(如尿失禁、盆底肌肉松弛盆底脏器脱垂和女性性功能障碍等)会越来越严重,而最后只能用外科手术治疗,不但医疗费用增加,而且治疗效果也不理想。而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FDFP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女性身心健康而成为社会问题。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已在国内开展多年,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主要方法是盆底功能康复。盆底功能康复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最有前景的方法。依据盆底电生理及盆腹动力学作为诊断基础,为患者选择的盆底个性化康复方案是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最理想的途径。

盆底肌在女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盆底肌,就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象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有多项生理功能: 控制排尿 维持阴道紧缩度 控制排便 增进性快感 ------------------------膀胱 ------------------------子宫-------------------------------卵巢 直肠-------- ----------------------盆底肌肉 女性盆腔脏器、会阴中央矢状面解 剖图 女性因为盆底结构的特殊性而容易受到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

妊娠、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 虚线显示正常体位时, 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使腹腔 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轴指 向骶骨。 实线显示妊娠时,腰部 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 向下突出,使重力轴线向前 移,所以,在怀孕时,腹腔 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 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 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 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 -------------正常体位重力轴向 -----------------妊娠体位重力轴向 这么看来,剖宫产也不能避免过程对盆底肌的损伤。 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过: 咳嗽、喷嚏、大笑、提重物时,不由自主的漏尿(尿失禁) 产后阴道松弛,至性生活不满意 盆腔脏器脱垂症状逐渐明显 怀孕、生产几乎是每个女性人生的必由之路,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是明智的做法。 产后检测、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女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适应症

女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适应症有哪些 产后女性的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产后不久就可以自愈,但有一些需要进行辅助的治疗,才能有所好转,所以产后女性应该对自己的身体给予足够的关注,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适应症有哪些? 产后“安检”你做了吗? 产后恢复其实不仅仅局限于产后塑形,其实盆底康复是一个更为重要的产后恢复课题。不少产妇忽视了产后42天的盆底“安检”,殊不知,这个小小的疏漏可能导致产后尴尬不断。 产后盆底问题怎样影响日常生活 女性在妊娠期盆底长期受到日渐增大的子宫跟胎儿的压迫,分娩的时候盆底的肌肉又承受着过度拉伸跟会阴损伤的痛苦,另外,咳嗽、便秘、肥胖、泌尿生殖道感染等原因,都会对盆底肌肉造成损害,导致盆底肌肉变松弛。 情况轻的表现为阴道松弛、小腹坠胀、便秘、性生活质量不高、尿频等症状,重度的表现则为子宫脱垂、直肠脱垂、尿失禁、膀胱脱垂等症状,造成女性无以名状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的质量,还会造成家庭的不和睦,因此,建议生完孩子的女性,如果有出现这些盆底功能障碍性的疾病,应该要加以重视,及时进行治疗。 盆底康复治疗适应症 产妇在分娩后42天最好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发现问题及早治疗,越早治疗、早训练,效果就越好。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是明智的做法。

1、各种类型尿失禁,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 2、产后妇女常规的盆底肌肉锻炼(产后一年内是盆底功能康复的最佳时机); 3、泌尿生殖道修补术辅助治疗。 4、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者; 南昌市新时代妇医院引进的盆底康复疗法,专门针对盆底肌肉松弛、损伤等问题的康复设计。需在专业老师的辅导下学习掌握。该操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掌握之后可以随时随地锻炼。所以产后患有盆底损伤的女性不用担心,选择南昌新时代妇产医院,解决一直困扰您的问题。 盆底功能康复的要点 1、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的女性可及时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明确损伤程度。 2、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放松盆底肌肉,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3、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肉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别)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做完10-15次盆底肌锻炼后,可进行自我锻炼。 5、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6、存在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需要借助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并适当延长疗程。(相关链接: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方法) 康复治疗原则与个体方案: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一系列盆低损伤与缺陷.PFD 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2]。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POP的发生风险。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 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活动度改变、尿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现状及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4), 595-598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b7259927.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b7259927.html,/10.12677/acm.2020.104093 Status and Progress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Ning Wang, Rong J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Received: Apr. 4th, 2020; accepted: Apr. 19th, 2020; published: Apr. 26th, 2020 Abstract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In this paper, by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materials, various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ethods to as-sist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recovery are describe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medical workers o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o help puerpera in the early postpartum prevention and away from FPFD. Keywords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covery, Pregnancy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Kegel Motion, Biofeedback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现状及进展 王宁,景蓉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 收稿日期:2020年4月4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19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6日 摘要 盆底康复是产后康复治疗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各类康复治疗手段辅助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情况做出阐述,提高医务工作者对产后盆底康复的认识,帮助产妇在产后早期预防和远离FPFD。

产后为什么要做 "盆底康复训练"

产后为什么要做"盆底康复训练" 妊娠和分娩,是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而这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在带给女性成为母亲的喜悦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不可避免的损伤,引致后患。如何使产后女性最好地恢复到产前状态,减少因怀孕和生产过程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后果,从而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成为现代保健的重要课题。 丨【产后女性盆底肌肉受损的必然性】丨 产后的女性,也就是经历了妊娠和分娩的女性,其骨盆底部的肌肉不可避免地受到损伤。机理很容易明白:正常体位时,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轴指向骶骨;而妊娠时,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使重力轴线向前移,而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 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危害性】丨 有些女性以为剖宫产可以避免盆底肌肉松弛,导致了近年来剖宫产率极度上升。实际上,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十月怀胎的过程,已经使盆底肌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孕期和产时的异常情况如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孕妇体重增加过甚、产程过长、难产、阴道助产等,使盆底肌肉受损更加严重。 女性的盆底肌肉,象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除了使这些盆腔脏器维持正常的解剖位置之外,还参与了控制排尿、控制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活动。盆底肌肉受损,就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初期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等症状,不仅给女性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因阴道松弛、性生活过程中不会或不能收缩盆底肌肉而导致男女双方性快感下降,影响婚姻生活质量。 如果盆底肌肉功能没有及时康复,将逐渐发展为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给女性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就拿最常见的压力性尿失禁来说吧:轻度的,咳嗽、喷嚏、大笑或提重物时就发生漏尿;中度的,走路快就会尿湿裤子;重度的,站立时都会发生尿失禁。有些女性需要长期使用护垫或尿片,而且整天异味缠身,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也严重地影响了个人形象和社交生活。子宫脱垂更是苦不堪言。患者阴部有下坠感,阴道发胀不适,伴小腹胀痛,腰背酸痛,重度脱垂的子宫在走路时经常会摩擦到,引起溃疡、化脓或子宫肥大等问题,不易痊愈。

盆底功能康复

生物反馈的简介 ?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 BFT)是现代物理治疗学中涉及多学科综合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包括 物理医学、控制论、心理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 定义 ?将人们正常意识不到的肌电、皮温、心率、血压等体内变化,借助电子仪器转化为可以意识到的视听信号, 并通过医生指导和自我训练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的功能,用于疾病防治及康复训练的方法。 生物反馈的基本原理 ?借助生物反馈仪器将各种生理变化放大并显示出来,通过反复实践、强化和定型,通过不断自我总结,逐 渐形成和保持不依赖仪器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一般是利用仪器或运用患者自己想象中的松弛感、温热感等感觉的方法形成。通过生物反馈仪显示出来的 生理状态信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训练,使间接感知转化为直接感知,并得到强化,最终形成并保持脱离反馈仪而进行自行控制和调节自身某些心理、生理的反应能力。 生物反馈在外科中的应用 ?肛门括约肌撕裂、斜颈、截肢后康复等。 生物反馈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包括:肛门括约肌或阴道肌电图加腹内压,尿道内压加腹内压训练,增强盆底肌紧张度,对 因为盆底肌松弛所致的急迫性或压力性尿失禁及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盆底肌痉挛、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Ⅲ型前列腺炎)和排尿动作不协调进行辅助治疗等。 ?其它:如尿潴留、勃起功能障碍等。 生物反馈治疗急迫性、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面,目前可供尿失禁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多,虽然以骨盆底肌悬吊方式:如Stamy、Pereyya、 Raz等传统手术以及近来的Fascia Sling、TVT、TVT-O等手术,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但对患者存在一定的创伤和并发症,长期追踪的有效期正在观察中。 ?药物治疗上,抗副交感神经和抗痉挛的药物,对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疗效均有待证实,而且有一定的副 作用。 ?可直接或通过神经反馈间接引起反射性尿道外括约肌收缩。神经肌肉受刺激后形成冲动,兴奋交感通路; 抑制副交感通路,进而抑制膀胱收缩,长期作用则可降低膀胱逼尿肌的兴奋性,增加膀胱容积。 ?有研究者对26例育龄期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采用表浅肌电图相关型生物反馈治疗(s-EMG biofeedback) 行盆底肌肉锻炼(PFME)。在采用7日排尿日记、1小时尿垫试验、盆底肌力测定等方法对疗效进行评估后发现,61.5%的患者达到了治疗目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他们认为短期生物反馈治疗是有效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的新手段。 ?有人对135名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安慰剂的对照研究,生物反馈疗法治愈率为23%,61% 患者的漏尿次数明显减少。还有人利用肌电图式的生物反馈装置治疗48名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时,60%患者的漏尿次数减少,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另外,与手术治疗相比,生物反馈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上效果稍差,但没有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发症和高额的费用。 国内研究人员对OAB患者采用盆底电刺激治疗方案 ?阴道电极0~70mA±10%FS,肛门电极0~25mA±10%FS;刺激频率:5~100Hz;电极大小:阴道电极13cm, 直径2cm,肛门电极长11cm,直径1cm;刺激电流最大强度:8~75mA,治疗10~20次。 生物反馈对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的治疗 ?生物反馈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围手术期行为治疗,尤其是生物反馈治疗在改善术后尿失禁方面有一定优势。 国外有研究者选择了125例53~68岁拟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了研究。术前经过生物反馈治疗的患者较对照组在术后尿失禁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他们认为,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患者对排尿的控制能力,并减少尿失禁的严重程度。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及尿流动力学检查后发现,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治疗术后尿失禁的有

最新整理盆底肌康复知识讲座教学内容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爱,我是盆底肌康复指导。今天晚上,给大家聊一聊关于盆底肌的康复知识。 首先大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会有很多有价值的盆底肌知识发布给大家。 (发公众号) 爬楼暗号:4月6日 如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五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越来越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成为社会问题。 “和外国人相比,中国的孕产妇骨盆小,但生下的宝宝个头却不输给外国宝宝,因此,中国女性产后的盆底松弛现象非常普遍。” 但为什么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因为盆底松弛导致的某些后遗症,可能要到几十年后才反映出来。 1.什么是盆底肌?(图片)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 2.为什么出现盆底肌问题 女性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分娩时,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盆底肌”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等。 所以有些剖腹产的妈妈有个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剖宫产还会出现阴道松弛等盆底肌问题,这是因为孕期的影响,不是只有顺产才会出现盆底肌问题。 插入

2.盆底肌如何检查? 产后42天的妇科检查非常重要 一般的触诊即可对盆底状况有一个很好的判断。就诊者躺在妇科检查床,医生通常要求其用力屏气和咳嗽,对阴道壁膨出程度和宫颈位置进行判断。 就诊者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同医生对我的膨出脱垂程度判断不一?”这多是因为取仰卧姿势检查的局限性所造成。必要时,医生若能让就诊者采取站立位检查,判断将可能更为准确。 有些医院有产后康复科,产妇可以进行盆底肌筛查,利用仪器进行盆底肌肌力测试。 如果大家想自己检查是否有阴道膨出,可以尝试蹲下、憋气,然后触摸阴道口有没有突出的肉肉。 3.盆底肌的病症 表现为尿失禁、阴道松弛、膨出、子宫下垂 插入图片 尿失禁,大家一听到尿失禁感觉特别严重,其实尿失禁也分轻重,轻度尿失禁,叫漏尿,就是打喷嚏,咳嗽,跑或者跳的时候,有尿液流出,这些情况,就要做好盆底肌治疗,否则老年加大大小便失禁的几率。 子宫下垂,阴道壁膨出都属于盆腔器官脱垂。脱垂伴随症状通常有盆腔压迫感或者坠胀感,性功能改变、漏尿、便秘。但并不是所有脱垂患者都有症状,所有大家不能掉以轻心。产后盆底肌损伤的症状说大不大,但是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改善,还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严重。

盆底康复训练方法

盆底康复训练方法 对一些特殊疾病治疗,不仅要选择药物、手术治疗方法,同时一些康复训练也是很关键,这样对患者疾病缓解才会有很好帮助,盆底康复训练方法都有什么呢,是很多人不清楚的,这样疾病在康复训练上也是有很多方面的,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患者都知道该如何做。 盆底康复训练方法: 传统模式是“缩肛运动’,方法是收缩肛门.将肌肉绷紧,持续5秒,然后放松,连续做10次。这种运动做起来方便,但往往难以掌握正确的方法。病人往往收缩的是腹部或大腿内侧的肌肉,这样很难达到锻炼的效果。 现代模式使用盆底康复器训练,在欧州巳有近20年的历史,完全替代了”缩肛方式”,惠及了无数的女性。该方法科学、准确、方便有效。 主动收缩训练的现代模式是“生物反馈”,在阴道内放置肌

电探头,将不易被觉察的盆底肌肉收缩产生的肌电变化转变为视觉信号,使医生和病人能从监视器的荧幕上看到肌肉的收缩。训练者可以看着荧幕,根据反馈的信号学会如何正确收缩适当的肌肉,做得不对时,也可以从临视器上看出来并及时加以纠正。这种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使医生、患者客观了解盆底肌肉功能状况,使训练者迅速、准确地掌握训练技巧,从而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被动收缩训练最常用的方法是“低频电刺激”,可刺激盆底肌肉作有节律的收缩和放松,使之得到被动锻炼,进而达到增加肌力的效果。对于盆腔肌肉十分软弱无力,或是无法找出正确肌肉群的女性,可通过这种方法的帮助找出正确的盆底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和康复器可以同时配合进行。 在对盆底康复训练方法认识后,患者在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不过对这些方法使用,要长期的进行,有很多人都是进行短期康复训练,这样的做法对疾病缓解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盆底肌康复

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李瑞满,罗新1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邮编:51063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年龄22-40岁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产后经过病史问卷确诊为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康复组)。康复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每周2次,16次为1疗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盆底综合肌力、性活动频度、性高潮、性生活质量等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是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良好方法,是临床未来需要普及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关键词]产后性功能障碍;电刺激;生物反馈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Pelvic muscle rehabilitation in postpartum femal sexual disturbance [Abstract]Objective:to approach the therapy method of postpartum femal sexual disturbance. Method:Select100 puerpera, aging between 22 to 40who delivery in our hospital and are given the final diagnosis of postpartum sexual disturbance through case history questionnaire.These puerperal are divided to two groups randomly,one is the control group,the other group i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with pelvic muscle exercises(rehabilitation group).Rehabilitation group carries out rehab therap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doctor, twice a week, 16times is a course of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attains no therapy.Observating the effects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with pelvic muscle exercises on sexual disturbance through questionnaire.Result: Rehabilitation group is out weigh control group in Pelvic muscle integrated tonus,sexual activity frequency, sexual orgasm,quality of sexual life et,P<0.01. Conclusio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with pelvic muscle exercises is a good method to cure postpartum femal sexual disturbance, and is also a therapy should be pervased and extended in clinical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ostpartum sexual disturbanc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产后女性性功能低下或障碍发病率较高,孕前性问题的发生率为l%-38%,而产后性功能障碍问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至49%- 83%之间,初产妇产后性问题的发生率高达 70.6%,性交疼痛发生率占第一位[1]。产后女性性功能低下或障碍主要由产道及盆底肌损伤以及性激素变化而引起的,其特点是产前正常,产后出现性功能低下或障碍。目前国内外对这些问题研究较少,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实验观察产后给予盆底肌锻炼、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为探索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奠定基础,对于提高我国妇女性生活质量,维持婚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医院2006年11月~2007年10月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100例患者,平均年龄30岁 1通讯作者:罗新,电子邮箱https://www.360docs.net/doc/0b7259927.html,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资助课题(A200836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60401054)

分析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

分析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 发表时间:2016-06-02T14:42:46.3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作者:李绍娟[导读] 由此可见,产妇在进行分娩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损伤程度。 李绍娟(安达市医院151400)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从2014 年2 月至2015 年5 月期间收治的90 例产后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时间将90 例产后产妇平均分为两组,采用顺产分娩方式的设为对照组,采用剖宫产的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后产妇的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产后产妇的盆底肌肉受损程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但康复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明显好于观察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实验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顺产同剖宫产相比,前者对盆底肌肉的受损程度较大,但是康复治疗效果好于剖宫产。 【关键词】顺产;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康复治疗;效果对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00-01 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剖宫术较为广泛,然而,同顺产相比,多数产妇认为剖宫产是较为轻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本次研究活动选择我院从2014 年2 月至2015 年5 月期间收治的产后产妇90 例,并对顺产产妇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分析选择我院从2014 年 2 月至2015 年5 月期间收治的产后产妇90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本组90 例产后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产妇中,最大年龄为35 岁,最小年龄为22 岁,平均年龄为(22.4±6.1)岁。 观察组产妇中,最大年龄为36 岁,最小年龄为24 岁,平均年龄为(25.5±4.5)岁。比较两组产后产妇的临床资料,如:性别和年龄,存在的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临床对比。 1.2 排除标准为了确保本次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将没有盆腔手术史的产妇予以排除;将慢性咳嗽史的产妇予以排除;将慢性便秘史的产妇予以排除;将没有尿失禁的产妇予以排除;将没有盆腔器官脱垂家族史的产妇予以排除。 1.3 方法本组90 例产后产妇回院复查,并接受盆底肌肉检查,其后利用肌力测试法对其测定[2]。此外,对进行康复治疗的产后产妇实施训练,一周训练2 次,连续治疗10 次为一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本组所有产后产妇经检查后,盆底完全收缩且对抗时间较为持久,收缩次数分5 次,判定为5 级;盆底完全收缩,且有轻微对抗,其收缩次数为4 次,则判定为4 级;盆底完全收缩,且无对抗现象,收缩水次数为3 次,则判定为3 级;盆底不完全收缩,持续时间较短,且收缩次数为2 次,判定为2 级;盆底无收缩现象,且收缩次数为1 次,则判定为1 级。 1.5 统计学处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所得所有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1.0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选择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选择t 进行检验,当P<0.05 时,则表示两组实验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剖宫产产妇与顺产产妇的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对比分析观察组产后产妇经剖宫产后,同对照组顺产妇相比,盆底肌肉损伤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但经统一康复治疗后,对照组顺产妇的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后,两组产后产妇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分析详见表1。 3 讨论女性盆底肌肉是女性体内的重要组织器官,然而,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松弛和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3]。近年来,在临床分娩过程中,多数产妇会选择剖宫产。剖宫产具有快捷、恢复快以及轻松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产妇实施剖宫产,同顺产相比,其膀胱和会阴的位置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但是盆底肌肉的损伤程度小于顺产[4]。本文对所有产后产妇的盆底肌肉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主要评估内容包括:肌肉收缩强度、时间以及次数等。 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剖宫产产妇盆底肌力为1 级的比例为6.7%,而顺产产妇盆底肌力为1 级的比例为13.3%,由此可见,产后产妇实施剖宫产对盆底肌肉的损伤程度明显少于顺产产妇。此外,对本组所有产后产妇实施康复治疗,并对其进行结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盆底肌肉的恢复速度。从研究结果来看,顺产产妇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剖宫产产妇,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产后产妇之间的差异显著,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近年来,在临床治疗盆底肌肉损伤过程中,常采用康复治疗,其不仅使收缩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性生活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施康复治疗后,所有产后产妇的盆底肌力均有所提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 综上所述,顺产分娩方式同剖宫产分娩方式相比,前者对盆底的损伤程度较大,但实施康复治疗后,顺产分娩的康复速度和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剖宫产。由此可见,产妇在进行分娩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损伤程度。 参考文献[1] 李彩霞,刘群艳. 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对比[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120.[2] 王会英. 顺产与剖宫产对产妇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分析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比[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9):1289-1291.[3] 高鹰. 不同阴道分娩方式对盆底肌肉的近期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5629-5630.[4] 张艳,易念华,吴兰,等.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3):351-355.[5] 左海燕.产科因素对产后盆底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D]. 天津医科大学,2014.

盆底肌康复治疗

盆底肌康复治疗,你想要了解的【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方法包括肌肉生物反馈、膀胱生物反馈、A3反射、场景反射。 肌电评估

但更精准的办法就是通过生物反馈仪,采集盆底肌群的肌电,通过显示屏或者语音提示来告诉我们,我们的盆底肌收缩情况如何,我们的盆底肌的肌力到多少级别了。然后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达到控制盆底肌神经/肌肉活动,改善盆底肌功能 我们了解到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通过肌电介导生物反馈来实现,患者可以直观地感知其盆底肌的功能状态,学会如何适当地放松和收缩盆底肌,通过锻炼,帮助受损盆底神经肌肉恢复,改善血供,提高肌力促进整个盆底肌肉功能恢复,从而改善疾病的症状。历史小知识生物反馈疗法属于现代行为疗法的一个分支,而行为疗法可追溯到本世纪初美国Tnormoke(1898)和Watson(1920)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及苏联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Kinner条件反射(包括躯体操作性学习和内脏工具性学习),并以之为理论基础。 生物反馈技术和疗法取得了重大进展与突破。最近十年来,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对多种疾病的疗效已相当于或优于现有的药物和手术等疗法。 目前在北美、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生物反馈疗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

治疗学方法和预防保健手段,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大量涌现。因为通过生物反馈疗法,病人最终掌握了自我调控能力,其疗效是根本性的,一次成功,终身受益。且生物反馈疗法无创伤、无痛苦、无药物的毒副作用、费用低廉。 生物反馈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八十年代中期在行为医学界逐渐开展了有关生物反馈疗法的一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探索。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生物反馈技术逐渐被我国的临床医生接受和发展。开始主要应用于心理精神疾病,如各种紧张综合症、焦虑症,逐渐推广应用到某些心身疾病,如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康复医学的某些领域,并取得较好疗效。 现在,生物反馈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如同一枝报春花,昭示着人类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面对自身的潜能。 现在有盆底肌治疗仪(小爱有售)是具备肌电生物反馈刺激的治疗方式肌电生物反馈的意思是: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相结合,利用一定的低频脉冲,通过预先设定的刺激程序来刺激神经或者肌肉,使肌肉紧张或松弛,实现瘫痪肌肉的某种运动,达到改善或者恢复被刺激的肌肉或者肌群的功能的目的。 当我们的盆底肌进行生物反馈测试时,收缩不够力,仪器就会自动放出电流进行刺激治疗。

盆底培训中心标准

附件2 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技术培训中心标准 (试行) 妇女盆底功能障碍诊治中心的三级甲等医院,可申请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技术培训中心(简称:培训中心),经专家论证,中华预防医学会批准,成为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专业性培训机构(考评标准见附表)。负责所管辖区域或范围内盆底功能障碍筛查、防治、诊治、康复等各类及各层次人员的培训、考试任务,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操作指导及考试认证服务等工作。 一、申报医院条件: 1、开展妇女盆底功能障碍诊治工作的三级甲等医院。 2、具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中心资格。 3、人才队伍要求 1)负责人必须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有国内外盆底康复技术学习经历,每年在核心期刊上有盆底相关论著发表2篇以上。 2)专业技术人员15人(临床医师10人,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3人,护理3人),从事盆底防治专业人员必须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和《注册证》及《盆底技术培训结业证》(由卫生部主管相关部门认可的培训中心发出)的人员承担。其中,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国家级专家1名,或获得盆底技术欧洲二级证书1人(含)以上,或项目省市级专家2人(含)以上,获得盆底技术欧洲一级证书和国家级证书5人(含)以上,具有提供各级中心建立、质控、管理等咨询指导服务能力。 3)有资质带教老师10-12名,具有设备使用和指导操作的能力。

4)具有科研能力的学术队伍,本科、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60%。 4、设备条件 1)两台2通道以上盆底功能检查设备(含阴道动态压力、盆底肌肉I、II类肌纤维肌力、盆底肌肉I、II类肌纤维疲劳度); 2)四台4通道以上盆底功能障碍治疗设备(含盆底电生理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治疗方法含用于镇痛、肌肉加强、放松、本体感知恢复、条件及阈值电刺激,正负生物反馈、场景反射等); 3)一台8通道以上盆底功能障碍诊断设备(含盆底电生理,盆底压力,盆底基础张力、肌张反射、盆底工作张力、盆底主动收缩力,尿流率、性功能、腹部力学、场景反馈、神经损伤等盆底功能指标诊断)。 4)一台12通道以上盆腹动力评估与治疗设备(含电生理、盆腹动力生物力学评估,及盆腹力学整体恢复治疗。治疗含盆底肌肉治疗,刺激平滑肌改善循环及营养,物理刺激对结缔组织及脂肪细胞的改善、肛肠治疗)。 5)盆底网电子平台软件系统。 6)具有筛查、诊断、治疗、评估工作站硬件系统。 7)具有计算机局域网工作台,数据信息联网。 二、管理: 1、组织管理 1)培训中心有明确的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培训工作。配备专、兼职的培训管理人员(可由副主任医师担任),分工职责明确。 2)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有完善的管理办法。 2、培训中心任务

盆底功能康复健康教育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要点 o 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肉 o 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o 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个体化的训练 o 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有恒 临床发现高达七、八成女性在自己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时因方法不对而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反作用。 凭借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精确客观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经过无创,无痛、轻松愉快的治疗过程。增强阴道的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的发生。 盆底功能康复解答 适应症 盆底肌肉松弛:产后42天妇女、30岁以上已婚的妇女 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膀胱不稳定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 盆腔脏器脱垂:轻度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 阴道异常:阴道宽大、阴道痉挛 性不快:性交疼痛、无性高潮、性欲下降 优点 安全性:无创性、无痛,不需服用任何药物、可重复性 科学性:引进欧洲25年历史的康复治疗、手法治疗、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相结合 趣味性:治疗过程有如游戏般轻松愉快 非依赖:在祛除病因后,经一疗程治疗后,用康复器结合家庭的保健治疗,可长期保持疗效 作用 产后妇女盆底肌肉功能恢复 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 治疗各种尿失禁 轻度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

导诊 医生先用仪器进行盆底肌肉的电诊断 运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技术制定治疗方案,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治疗 每周2次,每个疗程10-15次。 小提示: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妇女在咳嗽、喷嚏、大笑、提重物时,出现不自主的漏尿(尿失禁)。随着年龄的增大,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逐渐明显。这不仅给女性带来很多生活上的不便,而且可能带来阴道松弛,甚至性生活不满意,进而影响到生活质量。如果出现上述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资料显示,我国已婚已育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90%都有性生活质量不高(阴道肌肉不会和/或不能收缩阴萎),专家呼吁全社会应重视及关爱妇女盆底疾病的防治。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近年来引起妇产科学界广泛关注的妇女常见病。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肠膨出、尿失禁、粪失禁等疾病,最常见的是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美国的一项2万4千多人的流行病调查中,46%的妇女有盆底功能的问题。英国医生调查了1万5千多名妇女,4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34%患病。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40岁以上妇女大约50%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虽非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很多女性要带上尿垫才敢出门,还有的人担心有气味,不敢与亲友、同事进行正常社交活动,患上了“社交癌”。 子宫脱垂的患者常有阴道口有物脱出,影响行走,伴有下腹坠胀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甚至行走时发生不自主的漏尿。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主要表现为强烈尿意或尿急感,尿不自主排出,常伴尿频、尿急、夜尿和排尿不能自控。由于该病与妊娠、分娩密切相关,及时进行产后盆底肌肉评估检测并开展康复训练,是极其重要的预防方法。我院已对产后42天的妇女常规行盆底肌肉评估,指导产妇盆底康复治疗。要坚持经常锻炼盆底肌群。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做三次5-10分钟Kegel运动,可以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的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清淡饮食,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阴道有堵塞感,大小便或用力时有块状物突出外阴,或尿频、尿失禁等症状,要及时就诊治疗。

(完整word版)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原则及个体化方案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原则及个体化方案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一系列盆低损伤与缺陷.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 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2]。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POP的发生风险。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 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活动度改变、尿道闭合压下降,导致SUI的发生[3]。妊娠及分娩过程中肛提肌及阴部神经机械性损伤,在PFD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训练(pelvivc floor rehabilitation,PFR)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下面就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原则与个体化治疗经验进行综述。 1 产后盆底肌肉检查及评估 妇女在产后6周左右进行病史询问、常规检查及盆底肌肉功能评估。医生要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有无合并慢性便秘、

慢性咳嗽、糖尿病等容易导致PFD的高危因素。常规检查主要包括会阴情况、一般妇科检查。会阴检查主要检查会阴有无伤口,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硬结、触痛或压痛),会阴体弹性,阴道口能否闭合,最大屏气向下用力时会阴平面下移度及同坐骨结节平面的关系。检查会阴骶神经分布区域的痛温觉,了解有无神经损伤。妇科检查主要了解子宫位置及复旧情况。盆底肌肉功能评估主要包括盆底肌力、阴道收缩压。盆底肌力主要评估肌肉收缩强度、能否对抗阻力,肌肉收缩持续时间及疲劳度、对称性,重复收缩能力及快速收缩次数。直肠检查用于评价在休息状态及自主收缩状态下的肛门括约肌有无受损。阴道收缩压表示阴道浅深肌层的综合肌力水平。医师对各种检查结果,应进行个体化分析和判断,为个体化治疗做准备。 2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严格来说,所有的中、晚期妊娠产后妇女,均适宜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于有下述情况者,更应及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①盆底肌力减弱。如无法对抗阻力、收缩持续时间≤3s(检测盆底肌力评级≤3级)或阴道收缩压≤30cmH2O 者。②产后出现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③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如POP-Q系统评分1期或以上,尤其

盆底肌康复知识讲座精编资料

盆底肌康复知识讲座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爱,我是盆底肌康复指导。今天晚上,给大家聊一聊关于盆底肌的康复知识。 首先大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会有很多有价值的盆底肌知识发布给大家。 (发公众号) 爬楼暗号:4月6日 如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五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越来越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成为社会问题。 “和外国人相比,中国的孕产妇骨盆小,但生下的宝宝个头却不输给外国宝宝,因此,中国女性产后的盆底松弛现象非常普遍。” 但为什么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因为盆底松弛导致的某些后遗症,可能要到几十年后才反映出来。 1.什么是盆底肌?(图片)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 2.为什么出现盆底肌问题 女性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分娩时,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盆底肌”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等。 所以有些剖腹产的妈妈有个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剖宫产还会出现阴道松弛等盆底肌问题,这是因为孕期的影响,不是只有顺产才会出现盆底肌问题。

插入 2.盆底肌如何检查? 产后42天的妇科检查非常重要 一般的触诊即可对盆底状况有一个很好的判断。就诊者躺在妇科检查床,医生通常要求其用力屏气和咳嗽,对阴道壁膨出程度和宫颈位置进行判断。 就诊者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同医生对我的膨出脱垂程度判断不一?”这多是因为取仰卧姿势检查的局限性所造成。必要时,医生若能让就诊者采取站立位检查,判断将可能更为准确。 有些医院有产后康复科,产妇可以进行盆底肌筛查,利用仪器进行盆底肌肌力测试。 如果大家想自己检查是否有阴道膨出,可以尝试蹲下、憋气,然后触摸阴道口有没有突出的肉肉。 3.盆底肌的病症 表现为尿失禁、阴道松弛、膨出、子宫下垂 插入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