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会实务】固定资产处置实例

合集下载

出售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例题

出售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例题

出售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例题
假设公司出售一台机器设备,账面价值为5000元,已计提折旧1000元,出售取得收入3000元,清理费为100元,假设不考虑税费,以下为公司对此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第一步:将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进行转销**
借:固定资产清理4000元
借:累计折旧1000元
贷:固定资产5000元
第二步:将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元
贷:银行存款100元
第三步:将出售收入进行确认**
借:银行存款3000元
贷:固定资产清理3000元
第四步:将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余额结转到资产处置损益账户**
借:资产处置损益1100元(4100-3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100元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可能因公司会计政策和税法规定不同而有所差异。

【税会实务】对有关固定资产折旧财务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税会实务】对有关固定资产折旧财务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税会实务】对有关固定资产折旧财务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一、关于净残值率的确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需要支付的清理费用后的数额。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即为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

现行行业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3-5%。

围绕净残值率,下列三个问题值得探讨:问题一,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时是否一定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净残值一般都很小,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精密仪器、设备,报废时几乎没有多少价值可以回收。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净残值虽然是正数,但由于其绝对数额相对较小,按预计折旧年限分摊到每个年度(期间)内的数额则更小,从重要性原则出发,这类固定资产计算折旧时不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

问题二,固定资产净残值是否一定是正数由于安全、环保等法规的制约,有些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有可能不足以支付清理费用,即固定资产净残值出现负数。

例如,安全拆除核电厂发电设施所支付的费用要大大高于残值的变价收入,从而使净残值出现巨额负数。

看来,固定资产净残值出现负数是很正常的。

值得一提的是,净残值为负数时的处理和净残值为正数时的处理正好相反,即净残值为负数时,在计算折旧时应当先将负的净残值的绝对值加到固定资产的成本上去,然后进行折旧计算。

问题三,企业所有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是否需要统一有人认为,不同企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可以不同,但同一企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应当一致。

笔者认为,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如同固定资产预计折旧年限一样,不同的固定资产应当允许估计并采用不同的净残值率。

如贵金属制成的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一般可以高于普通金属制成的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机器设备的净残值率一般可以高于电子设备的净残值率等。

当然,同一种类的固定资产其净残值率原则上应当保持一致。

为了使净残值率的估计做到统一、规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按种类确定净残值率目录,并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接一贯性原则加以执行。

会计经验:固定资产折旧税会差异案例解析

会计经验:固定资产折旧税会差异案例解析

固定资产折旧税会差异案例解析
由于现行税法对固定资产分类规定了最低折旧年限,而财务会计制度对此没有具体规定,因此,税会差异在所难免。

在税收征管实务中,如何处理此类税会差异?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加以解析。

 案例一
 宏利公司2011年12月购置价值15万元的电脑等电子设备并开始使用,2012
年1月开始以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残值6000元,会计折旧年限定为2年,2012年~2013年已提折旧144000元;而按照税法规定,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最
低为3年,2012年~2013年允许税前扣除折旧共96000元,每年产生的24000元税会折旧差额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共48000元。

 宏利公司会计折旧年限为2年,税收折旧年限3年,会计确定的折旧年限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那么该公司应当在会计确定的折旧年限内,每年就会计折旧大于税法允许扣除的折旧的差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该部分调增的差额该如何处理呢?
 解析:
 29号公告规定,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按会计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部。

固定资产报废时的账务处理和税金计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固定资产报废时的账务处理和税金计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固定资产报废时的账务处理和税金计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A 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于 2009年 12月购入一台设备,于 2012年 7 月因 损失经批准报废,该设备原价 38461.54元,进项税额已全额抵扣,截止 到 2012年 7 月累计拆旧 9439.19元。残料变卖 7680元。 借:累计折旧 9439.19固定资产清理 29022.35贷:固定资产 38461.54 借:现金 7680贷:固定资产清理 7680 1、应交税费:借:固定资产清理 1115.9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1115.90(7680÷(1+17%)×17%) 2、缴交税费;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15.90贷: 银行存款 1115.90 3、结转清理损益:借:营业外支出 22458.25贷:固 定资产清理 22458.25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一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一、会计记录概况B公司系生产型企业,2005年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8,563,304.32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5,768,184.82元,本期固定资产借方发生额1,383,349.00元、累计折旧本期提取增加1,214,925.03元,固定资产本期贷方发生额6,383,955.16元、累计折旧本期减少2,582,414.35 元,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3,562,698.16元、累计折旧期末余额4,400,695.50元,具体数据见“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

二、审计目标(一)固定资产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5、确定固定资产的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累计折旧审计目标1、确定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折旧政策是否恰当;3、确定累计折旧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2、根据各账户余额,按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进行分类汇总,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2),复核加计正确并总计与总账核对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

“审计调整”与“审定数”在该项目审定后录入。

(二)执行“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情况,必要时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收集客户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书面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并适当地实施符合性测试。

会计实务:小企业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和毁损实例

会计实务:小企业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和毁损实例

小企业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和毁损实例小企业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和毁损小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上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固定资产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按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发生的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应交税金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3)出售收入、残料变价收入以及保险赔偿和过失赔偿等。

应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以及“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4)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①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区别情况处理:属于筹建期间的,冲减开办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损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科目。

②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应区别情况处理:属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借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例】某公司出售办公用房一栋,原值3000万元,已使用10年,计提折旧900万元,支付清理费用12万元,协议作价2300万元,营业税率5%(应计提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略)。

账务处理如下:①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21000000累计折旧9000000贷:固定资产30000000②支付清理费用时: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0贷:银行存款120000③收到价款时:借:银行存款230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23000000④计算应交纳的营业税:[23000000×5%=1150000(元)]借:固定资产清理115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1150000⑤上交营业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1150000贷:银行存款1150000⑥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时:借:固定资产清理730000贷: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730000【例】某公司一台设备,原值6万元,已提折旧万元,由于使用期满,经批准报废,报废时残料计价19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50元。

汇算清缴中固定资产折旧的调整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汇算清缴中固定资产折旧的调整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某项固定资产截至 2007年末的折余价值=资产原值-资产原值×(1-原 残值率)/(原税法折旧年限×12)×截至 07年末已折旧月份数
新办法年度计提折旧额=某项固定资产截至 2007年末的折余价值× (1-新残值率)/(新税法折旧年限-固定资产已折旧年限)
截止 2007年末该车辆已提折旧年限为 5 年,已超过新税法规定的折旧 年限 4 年,又考虑到新办法确定的残值为零,那么按照国税函[2009]98 号文件规定的过渡衔接办法,A 公司可以将该车辆截止 2007年末的折余 价值在 2008年度全额摊销,即:该车辆 07年末折余价值=300000.00300000.00×(1-3%)/(8×12)×60=118125.00元 2008年度该车辆月 折旧额=2007年末折余价值×(1-0)/12=118125.00/12=9843.75元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年限从 5 年改为 3 年。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规定的变化,使企业在新税法实
施前购置的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如何在新税法框架下计提折旧成为企 业账务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国家税务总局 于 2009年出台了《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 税函[2009]98号)文件,对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固定资产折旧的 过渡衔接问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明确。
2008年度该车辆月折旧额=2007年末折余价值×(1-3%)/12=118, 125.00×(1-3%)/12=9,548.44元
(3)“已折旧年限”< “新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且预计残值率改 变对企业固定资产明细表中 2008年 1 月 1 日起尚需要继续计提折旧的固 定资产,如果其在 2007年底时”税法规定使用年限”大于“已折旧年 限”,那么根据国税函[2009]98号规定,企业可以以该部分资产截至 2007年末的折余价值为基数,在“新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固定资产已折 旧年限”的剩余期限内计提折旧。具体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清理的示例【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固定资产清理的示例【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固定资产清理的示例【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例一]
某村通过清理资产,出售一台旧495机器,原值1200元,售价900元收到现金,495机器已提折旧800元。

会计分录:(1)先注销固定资产和折旧:借: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400累计折旧800贷:固定资产1200 (2)收回价款:借:库存现金900贷: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900 (3)结转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500贷: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500
[例二]
某村因火灾烧毁仓库一座,原值52000元,已提折旧22000元,保险公司赔偿15000元通过银行已支付。

清理残料变卖收入现金1100元,以现金开支清理费1300元。

经批准,转入递延资产处理,分4年摊销。

资产会计分录:(1)先注销固定资产和折旧:借:固定资产清理仓库30000累计折旧22000贷:固定资产仓库52000
(2)支付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仓库1300贷:库存现金1300 (3)保险公司赔偿:借:银行存款15000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15000 (4)残料变卖收入:借:库存现金1100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1100 (5)结转净损失(30000+1300-15000-1100)借:长期待摊费用15200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15200
(6)结转当年摊销数(15200/4)借: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3800贷:长期待摊费用3800
[例三]
某村因多日的阴雨天气,导致办公室房顶塌陷,经过抢修支付砖瓦、水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固定资产处置实例
例:沿用上例资料。

假定甲企业于20×9年1月对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固定资产清理变价收入为5万元,清理费用为1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收付。

假定该固定资产损失已经税务部门认定为实质性损害,其损失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不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因素。

按会计方法计算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为440万元(210-130+360)
按会计方法计算的递延税款借方余额为 132万元(69.3-9.9×2-23.1-6.6+112.2)
按会计方法计算应计入损益的该项固定资产的损失=2000-(200×6+180+180)-(80+360)-5+1=-4(万元)
按税法规定计算应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该项固定资产的损失=2000-200×8-5+1=396(万元)
按税法与会计计算的损失差异=396-(-4)=40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400=600(万元)
应交所得额=1000-400=600(万元)
应交所得税=600×33%=198(万元)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400000
累计折旧1560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00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5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