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鉴赏诗歌语言共35页

合集下载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_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_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 第1页(共4页) 大学语文试题 第2页(共4页)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到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姓名、考生号、座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第Ⅱ卷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先秦时期极力主张“仁政”思想的是( )。

A .庄子B .孟子C .墨子D .荀子 2.《史记》五种体例中,“传记”记述的内容是( )。

A .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B .不同阶层、类型人物以及少数民族的事迹C .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沿革D .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诗出自唐代王维的( )。

A .《过香积寺》B .《终南山》C .《山中》D .《山居秋暝》 4.下列元杂剧作品中,作者为马致远的是( )。

A .《救风尘》B .《梧桐雨》C .《汉宫秋》D .《赵氏孤儿》 5.下列《聊斋志异》篇目中,以书生与花鬼狐妖爱情为题材的是( )。

A .《婴宁》 B .《促织》 C .《席方平》 D .《王六郎》 6.下列现代作家中,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

A .茅盾B .艾青C .张爱玲D .赵树理7.“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出自( )。

A .郭沫若《天狗》 B .闻一多《死水》 C .徐志摩《偶然》 D .卞之琳《断章》 8.下列小说中,以黄土高原生活为背景的是( )。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3)——鉴赏诗歌的语言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3)——鉴赏诗歌的语言

6.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
奇幻的情思。 杜甫的《观山水图》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bì)荔长” 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
“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 的画面。
7.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 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白居易《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 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 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 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 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 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8.沉郁 其特点为凝重深沉,忧郁悲伤,诗律严格,
音韵铿锵。 如杜甫的《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 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 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 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近及远、 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 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 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 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 艺术效果。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5)——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5)——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 地。(补充:表达自己的情怀:伤春之愁,送 别之恨,以及对朋友的祝愿 )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 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 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 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 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 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 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 可。)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试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 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 御此老觳觫(húsù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 郊野。③棰:鞭子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 容?

国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三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怀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案(之二十)——春江花月夜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案(之二十)——春江花月夜
规范与思路:释义+手法+效果+内容+情感
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 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良辰美景更衬出离愁之苦; 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 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虽然带着 些许感伤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展示了 大自然的美,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那种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真挚的探索, 也有着深长的意味。
A.江天一色无纤尘
纤:细,小。
B.不知乘月几人归 乘:趁着。
C.鱼龙潜跃水成文 文:花纹。
D.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追随。
文:波纹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Hale Waihona Puke )A.人生代代无穷已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学不可以已
然后,不久; 其它均为 “停止”
D.是亦不可以已乎
5.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 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 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 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 思无着落。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 不能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一轮明月升起来。这一轮明月,展示了春 江月夜如画的美景;这一轮明月,引出了诗人 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慨;这一轮明月,讲述了 思妇游子的几多愁情。这一轮明月,成就了张 若虚的千秋诗名。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孤篇 横绝,竟为大家”的张若虚的诗——《春江花 月夜》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走近作者
张若虚(约660—约720),初唐诗人。扬州 (今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 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 一首《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水平一般。一首 则是《春江花月夜》,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人以文 传,张若虚就是靠这首诗流传闻名的。

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文言文古诗

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文言文古诗

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文言文古诗一、概述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中的文言文古诗部分,是考生们备考备战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言文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专升本考试中,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古诗的背诵、理解和应用,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古诗背诵与理解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内涵。

在备战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中,考生首先需要进行古诗的背诵和理解。

通过反复诵读和理解古诗,考生可以逐渐领会其中的意境和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掌握古诗的内涵和语言特点。

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中可能涉及的古诗包括《望岳》、《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考生需要对这些古诗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在古诗背诵与理解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把握古诗的韵律、格律、修辞和意象等方面的特点,逐步领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考生还需要了解古诗的作者、背景和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诗的内容和内涵。

通过背诵与理解古诗,考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为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古诗应用与赏析除了背诵与理解古诗,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还可能要求考生在作文或阅读理解中运用古诗进行应用和赏析。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古诗的应用与赏析。

在应用方面,考生需要能够在作文中巧妙运用古诗,丰富文章的内涵和表达,展现自己的语言功底和修辞造诣。

在赏析方面,考生需要对古诗进行深入的品味和解读,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古诗应用与赏析的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独特的文学魅力和个性魅力。

通过对古诗的应用与赏析,考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还可以为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中的作文和阅读理解题目增添亮点,获得更高的分数。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古诗文重点实词词义汇编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古诗文重点实词词义汇编
【说明】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规定了35篇课文,这就是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 这35篇文章,含古诗文16篇,现代诗文14篇,外国诗文5篇。
在这些文章中,古诗文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专升本考试总分只 有100分,除掉60分的阅读、写作试题,前面四个大题(选择、 填空、释词、翻译)分值还有40分,而古诗文所占比例在75%左 右,大约有30分。
子语录》)
4.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谏逐客书》)

5.西并巴、蜀,北收上郡(《谏逐客书》) 一同,一并 67..其 则用其则父异与,羊旌姓并与衙诛隶莫俱得在而并(焉《(席《方驳平复》仇)议》)吞并,兼并
吞并,兼并
一起实施
和,同,以及
1.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先秦诸子语录》)
2.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106个实词)
AB C DEF
G HI
爱安 本鄙 察朝 但当 恶 伐方非 故顾 行
(2 兵并 称诚 道度 尔 服负复 归过 何
) (4 乘除 (4 (2 (6) (4 会
) 次从 ) )
) (3
(8


NO 内( 1)
P Q RS
T
辟聘 期穷 然 稍少舍
(2 去全 如 胜施使
) (4 若 是适书
) (3 庶数说
) 司斯素
速(15

UV
J KL M 及即 堪克 来类 靡莫 籍间 (2 (2 (2 见尽 ) ) ) 就举 具绝
(10 )
WX Y Z 亡王 相谢 业宜 载则 望危 信兴 遗已 直质 微( 修许 意阴 治致 5) 寻( 引狱 众诸
7) (8 卒作 ) 坐(
11)
1.爱共叔段,欲立之(《郑伯克段于鄢》)

山东省历年(2006-2018)专升本《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汇编(答案版)

山东省历年(2006-2018)专升本《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汇编(答案版)

山东省历年(2006-2018)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一、(2007)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写道: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时,然后给予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请回答:(1)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怎样的心态?(1分)(2)从这段话中可看出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2分)(3)根据这段话的精神,可以把中国历史概括为怎样的两个时代?(2分)答案:(1)容易满足的奴化心态。

(2)专制暴力。

(3)一是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人民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解析:阅读题考察的主要是对语篇的分析理解能力,在试题中属于较难的层次。

解答阅读题需要考生首先读懂语篇内容,对内容、层次、思想、艺术手法方面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然后针对问题细读相关部分,分析思考,然后作答。

这段话中,鲁迅先生主要揭露国民的奴化心态,作者从“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现实开始假设,然后揭示人们对将人当作牛马的感恩、满足的心理,从而展示了国人的容易满足奴化心态。

语篇不仅揭示了国人的容易满足的奴化心态,而且以元代为例,展示了这种奴化心态的形成原因。

元代是一个异族统治中原的时代,蒙古族对华夏各族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对蒙古族以外的异族采取了暴虐的统治镇压政策,在专制暴力的高压之下,人们的奴化心理逐渐形成。

第三小题要求根据这段叙述将中国历史分为两个时代,从语段中可以看出,一个是“乱世”,人不及犬;一个是元代这样的“太平盛世”,人等同于“牛马”,稍作引申,便可以明白,作者是分成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事实上,如果学习过鲁迅的《灯下漫笔》,这几个问题就变得相当容易,因为在原文的论述中,作者有相当清楚的表达。

如下面一段:“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

2020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

2020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先秦时期极为主张“仁政”思想的是()A.庄子B.孟子C.墨子D.荀子2.《史记》五种体例中,“列传”记述内容()A.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B.不同阶层、类型人物及少数民族的事迹C.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D.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件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自唐代王维的()A.《过香积寺》 B.《终南山》 C.《山中》 D.《山居秋暝》4.下列元杂剧作品中,作者为马致远的是()A.《救风尘》B.《梧桐雨》C.《汉宫秋》D.《赵氏孤儿》5.下列《聊斋志异》中,以书生与花鬼狐妖爱情为题材的是()A.《婴宁》B.《促织》C.《席方平》D.《王六郎》6.下列现代作家中,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A.茅盾B.艾青C.张爱玲D.赵树理7.“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出自()A.郭沫若《天狗》B.闻一多《死水》C.徐志摩《偶然》D.卞之琳《断章》8.下列小说中,以黄土高原生活为背景的是()A.《古船》 B.《边城》 C.《平凡的世界》 D.《受戒》9.比喻带来灾难和祸害的“潘多拉盒子”来源()A.古罗马神话B.古罗马传说C.古希腊神话D.古希腊传说10.下列关于外国文学知识表述正确的是()A.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为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B.维吉尔的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C.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包括《童年》《在人间》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敲钟人”加西莫多是法国作家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物形象二、填空题11.陶渊明《移居》(其一)诗中“奇文共欣赏,_______________”。

12.韩愈在《师说》中“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13.林逋《山园小菊》,__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

14.“黄州”是今天的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