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给文学故事配插图 ︳冀美版 (1)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美术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的定义和作用- 能够说出自己对美术的理解和喜好- 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术语和常见的绘画工具名称教学内容1. 美术的定义和作用- 美术是以物理媒介为基础,通过视觉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
- 美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 我对美术的理解和喜好- 学生们分享自己对美术的理解和喜好,可以通过口头和绘画作品进行表达。
3. 基本的美术术语和常见的绘画工具- 介绍常见的美术术语,如素描、水彩画、油画等。
- 介绍常见的绘画工具名称,如铅笔、画笔、调色板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问题引入美术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探究(15分钟)- 学生分享自己对美术的理解和喜好,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点评。
3. 拓展(15分钟)- 介绍常见的美术术语和绘画工具名称,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多样性和工具的用途。
4. 练(20分钟)-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实践。
5.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对美术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第二课:色彩的表达教学目标- 了解色彩在美术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原理- 能够运用色彩进行简单的创作教学内容1. 色彩在美术中的作用- 色彩可以表达情绪、感觉和意境,是绘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段。
- 色彩也可以用于符号的传达和空间的构建。
2. 基本的色彩搭配原理- 介绍常见的色彩搭配原理,如互补色、冷暖色等。
-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3. 运用色彩进行简单的创作-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利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原理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感知色彩的表现力和作用。
2. 探究(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色彩在照片、绘画和插图中的应用。
3. 拓展(15分钟)- 介绍常见的色彩搭配原理,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辨别不同的色彩效果。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给文学故事配插图 ︳冀美版 (1)

《给文学故事配插图》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认识插图,掌握插图创作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了解创作插画的构思及创作思路,尝试为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画插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读书的情感,感受创作插图的乐趣
重难点:
1、运用绘画的语言表现文学情节。
2、对文学作品的体会及对插图的构思,与情节相匹配的绘画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共设计了5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二、体验探究
三、实践应用
四、作品评述
五、作业布置
第一个环节通过谈话导入,学生初步感知插图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通过欣赏插图作品,进一步体会插图的作用。
再通过听故事,想画面感受并明确设计插图的步骤。
最后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第三个环节在轻音乐声中给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设计一幅插图。
第四个环节通过从表现形式、构图美观等方面进行作品评述。
第五个环节通过作业的布置,使课堂作业延伸到课外,让课堂作业变得更有意义。
冀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巧置换第2课:自画漫画像、第3课:漫画与生活第4课:身边的风景第5课:从不同的视角表现第6课:操场上第7课:盘泥条问题提出第8课:瓶子巧装饰9、以墨代色10、看大戏11、搭座塔12、喂,你好13、电子贺卡14、木版年画第1课:巧置换问题提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教学目的1、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学生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创造力;形成设计的意识,并进行表现创作。
3、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我们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的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深化主题,使创作的结果更具意义)。
2、命题创作练习:(1)、放:有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谁的想法更多。
(2)、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
3、进行“同题异构”的方法开展想像。
三、创作表现:独立完成,在表现上以手绘为主,还可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
四、成果展示: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五、知识拓展: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总结反思学生通过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了创造力;形成了设计的意识,并进行了较好的表现创作。
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了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第2课:自画漫画像、问题提出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教学目的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了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冀美版五年级上册《4.给文学故事配插图》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2

小学美术冀美版五年级上册《4.给文学故事配插图》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从分理解文学故事诗意的基础上,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文学故事的意思,真正的“以画配诗”!过程方法通过学生回忆背诵学过的文学故事,理解诗意,抓住重点,讨论绘画内容、构图及画面态度情感培养学生想象与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什么是插图?
插图是指插附在书籍正文中的图画。
猜猜这些插图是哪个故事的插图?2、欣赏文学故事配画作品
A教师出示绘画作品并有感情的朗读文学故事!
B继续出示绘画作品:谁来用文学故事句形容一下画面?!
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为自己喜欢的文学故事配上一幅漂亮的画!
三、讲授新课
1、点出课题——文学故事配画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就是——
给我们学过或喜欢的的文学故事“配画”!2、文学故事配画应该注意什。
小学生美术课件给文学故事配插图冀美版共张PPT课件-V1

小学生美术课件给文学故事配插图冀美版共
张PPT课件-V1
小学生美术课件给文学故事配插图——冀美版共张PPT课件
一、确定故事类型和主题
在给文学故事配插图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故事的类型和主题。
比如说,如果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就可以选择温馨、可爱的图案来衬
托故事的氛围;如果是一篇惊悚恐怖的故事,我们可以选择黑暗、阴
森的插图来增强故事的恐怖感。
二、确定插图风格
插图的风格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风格会给人们的心情带来不同的感受。
比如说,卡通风格的插图比较活泼可爱,让人感到轻松;水彩风
格的插图比较柔美细腻,让人感到温馨;油画风格的插图则显得复古、神秘。
三、安排插图的布局
当我们选好了插图风格之后,还需要安排它们的布局。
一般来说,插
图需要尽量与文本内容相呼应,通过设计合理的布局来实现整体的美感。
如果是给小学生配图,更要注意布局的可读性和色彩的搭配。
四、编辑PPT
最后一步就是编辑PPT,将已经安排好的插图和文字整合成一张美观、
实用的PPT。
在编辑PPT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添加动画效果、音乐等元素,以营造更好的氛围和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给小学生美术课程配插图需要我们在确定故事类型和主题后,选择适合的插图风格和布局设计,最后再按照步骤编辑PPT。
这样做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4课 绘文学故事配插图 | 冀教版(2014秋)

《给文学故事配插图》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运用绘画语言进行插图创作。
培养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运用绘画的语言表现文学情节。
2.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会,与情节相匹配的绘画语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笔、纸等。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教师以微笑的表情注视学生,用眼神与学生交流。
在听到上课铃声响闭后开始上课并进行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老师上小学的时候都学了哪些课文吗?生:不知道!师:老师也记不清楚了!但是前两天老师看到一篇这样的图片,立刻想到了当时学习的一篇课文。
出示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生:东郭先生。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生:第一幅上面有披着衣服的狼、一位先生、农夫,第二幅有有张着大嘴的狼,害怕的老先生、拿着锄头的的农夫。
师:对学生们观察的非常仔细。
我们看到这幅画能想到他的故事,那么我们想到故事,你们能不能给他画幅画呢?生:能!2.出示课题:给文学故事配插图揭示插图的概念。
师:那么,同学们和老师一同欣赏几幅优秀的插图作品。
观看几幅插画作品。
分析插画的特点以及猜测插图中故事。
再观看几幅文学作品的插图,猜测是我们学过的什么文章并启发学生分析。
3.课堂练习根据自己知道的故事,画出它的插图。
4.评价选几幅画好的同学,进行展示。
教学评价:本课致力于探索美术课的教学实践,将美术中的绘画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融入到美术课教学活动中。
充分体现了教师灵活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与启发,同时又体现了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
并且在课堂设计中,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自主实践各种表现文学作品情节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给文学故事配插图-冀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给文学故事配插图-冀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概述
通过为文学故事配上插图,可以更好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主题,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
本教案介绍了在冀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材中学习如何为文学故事配上插图的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使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为文学故事配上插图,准确地表达故事情节和主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
•冀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展示文学故事的图片或书本
•绘画用具:铅笔、橡皮、彩色笔、颜料、刷子、画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观察插图和回归原著
1.展示一张展示文学故事的图片或书本,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插图中有哪些细节可以体现故事情节和折射主题。
2.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的情节和主题,并与插图进行对比,找出插图中的重要元素。
3.讲解如何使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主题。
第二课:创作插图
1.讲解如何运用创意和观察力,将故事情节和主题转化为插图。
2.给学生准备铅笔和纸张,让他们在思考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自由创作插图。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其它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评估反思
本教案侧重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观察力,通过绘制插图巩固对文学故事的理解。
教师可以运用平时的课堂表现、作品创新度等维度进行评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该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鼓励学生在表达中发挥创造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给文学故事配插图 ︳冀美版

三、插图说明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皇帝的新装》插图类型祥解
全景式的表现方式(水彩)
情节性的表现方式(素描)
教学反思
备课组长常规检查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教务处常规检查:
B、用铅笔定场景位置。画出天空与地平线(室内墙壁地面线),用基本形画出主要的景物。
C、定出人物的位置,按人物的大小、前后关系定用,一般是根据作品的内容决定的,
①色彩与作品内容有密切关系,插图(创作画)色彩为表达主题而设。
②用颜色衬托主体形象,使其突出,可以运用重色衬出淡色或淡色托出重色。
教学
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
用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所熟悉和收集的寓言故事,同学讲解。
2、让同学们思考如何用绘画的形势来形象的再现出寓言故事所给人的启迪呢?
3、欣赏优秀的寓言故事插图作品。
二、授新:
1、基本概念:
插画在中国被人们俗称为插图,是一种穿插在小说等文学书籍之中的画,插画之所以单独成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它要体现出情节的发展,又要包含画家自身的理解.最终造就了插画的独特性。
2、分析插图作品的内容及作用--对故事、寓言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形象加以说明,加强作品的感染力。
3、分析插图与作品的关系:插图是对文字起说明作用。
4、出示一些与创作插图有关的形象资料,讲述插图作品的主体,要符合内容要求,人物的身份、服饰及配置景物应有时代特点。
5、绘画步骤:
A、熟悉故事,选出主要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身份、服饰、所处环境和时代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文学故事配插图》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认识插图,掌握插图创作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了解创作插画的构思及创作思路,尝试为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画插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读书的情感,感受创作插图的乐趣
重难点:
1、运用绘画的语言表现文学情节。
2、对文学作品的体会及对插图的构思,与情节相匹配的绘画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共设计了5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二、体验探究
三、实践应用
四、作品评述
五、作业布置
第一个环节通过谈话导入,学生初步感知插图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通过欣赏插图作品,进一步体会插图的作用。
再通过听故事,想画面感受并明确设计插图的步骤。
最后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第三个环节在轻音乐声中给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设计一幅插图。
第四个环节通过从表现形式、构图美观等方面进行作品评述。
第五个环节通过作业的布置,使课堂作业延伸到课外,让课堂作业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