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写游记 文本解读二

合集下载

《学写游记》作文指导与反思

《学写游记》作文指导与反思

《学写游记》作⽂指导与反思⼀路芳菲⼀路歌——《学写游记》作⽂指导与反思邬翠莲⼀、感知美——学诗习⽂知题意。

多媒体出⽰⼀张图⽚。

师:同学们,看到这张图⽚,你想到了哪⾸诗?⽣:《早发⽩帝城》师:请⼤家齐背⼀遍。

诗⼈⽤细腻如画的笔触,引领我们神游名⼭秀川。

如果把这⾸诗⽤散⽂的笔法扩展开来,你会想到我们学过的哪篇⽂章呢?⽣:《三峡》。

师: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

《三峡》实际上就是游记的早期形式。

你们能⽤⾃⼰的话说说什么叫“游记”吗?⽣:游记就是把⾃⼰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

⽣:游记就是写⾃⼰游玩时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悟。

师:看来,⼤家已经了解了游记的意思。

“游”及游览⼭⽔名胜,重在写景;“记”及记述见闻情思,重在抒情。

半川烟⾬半川画,⼀路芳菲⼀路歌。

今天趁着春⾊尚好,酷暑未⾄,让我们⼀起到紫贞公园来⼀次浪漫之旅,好吗?【设计意图:在初中语⽂教材中,游记的数量并不多,甚⾄可以算得上是游记的课⽂也寥寥可数,且多为⽂⾔⽂。

《早发⽩帝城》和《三峡》是⽐较典范的游记类作品,⼜是学⽣所熟悉的,由此导⼊,既能消除学⽣对游记的陌⽣感,符合学⽣的认知规律,⼜能理解“游记”⼆字的含义。

游记的内容⾮常⼴泛,举凡⼭川景物、名胜古迹、风⼟⼈情、社会⽣活,⽆不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

这是⼀篇写作指导课,必得选择同学们都去过的地⽅来写才能引起共鸣,这样也更具有指导意义,否则⽆异于对⽜弹琴。

】⼆、发现美——湖光⼭⾊皆风景。

师:在公园⾥,⼤家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型长⽅形⽔池、花草树⽊、柳树、⼈⼯湖、地图⼴场、游⼈、栈桥、亭⼦、天鹅、湖边的⼤⽯头、⽔中的⼩鱼、⾳乐喷泉、蜻蜓、燕⼦、芦苇、⽔藻、鹅卵⽯铺成的⼩路、⽵林、⽯桥......师:同学们都有⼀双发现美的眼睛。

湖光⼭⾊皆风景,是不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呢?⽣:不是。

师:如果⼊眼即⼊⽂的话,那就太多、太杂,该如何处理呢?⽣:有些重点写,有些略写,有些不写。

师:你很善于思考。

景点有详略,重点才突出,特点更鲜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图文解读+例文赏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图文解读+例文赏析

还有“盘龙石柱”,正是我们中国人经常提到的“匠人精神”的体现。宝贝们想象一下:好多位工人用时 四年才雕刻完成这一根“盘龙石柱”!想起自己的一位高中同学,他如今是一家手作店的老板。我看过 他亲手做的皮具,堪称一绝。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争名逐利,而他,坚持努 力做自己,做自己热爱的事业。一件事,从无到有,坚持了五年,了不起。
到一定的范围,将写作内容充实化,将课堂上得厚实,也上出了语文味,是一堂好课.让我们也认识到好课
是磨出来的,只是将我们搞得精疲力尽,当老师太难了。
如何写好游记呢?
第一次逛孔庙,第一次登泰山,从出发前就开始期待,眼下坐在回北京的高铁上,心情仍然很激 动,忍不住和宝贝们分享一下路上的见闻。
赏析:我们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写游记呢?往往都是游玩结束回到家,坐在家里柔软的沙发上,开始 回味这些美好的见闻对么?那么不妨从游玩后的心情开始,运用倒叙回忆的方法写起,景色很美, 趣事很多,感触很深,心情很激动。
动。
师:写游记还可以写人情。
9、再练笔,旅游中哪些人情触人心弦,让你印象深刻?
生:略
四、总结
师:余秋雨说过: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
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在写人文景观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去体会其中的文化和人文历史。
多接触,多感受,相信我们的文章会更厚重。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 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 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 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 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 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 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 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 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 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 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 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生: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 生:运用对比的写法,巧妙烘托…… 生:展开联想、想象…… 生:诗意的语言 生:使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融情于景,巧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 5、师:看来要写好游记,我们还要抓住特点,细致描写。 6、师:在游玩的过程中,除了写你看到的美景之外,还可以写些什么来凸显景之美呢? 三、感人情 7、我们在一起来看一段文字,他写美食还写什么? 常听人说,到西北最难适应的是食物。但我对兰州印象最深的却是两宗美食:牛肉面与白兰瓜。 因此,这座黄河上游边的狭长古城,留给我两种风韵:浓厚与清甜。 兰州牛肉面取料十分讲究,一定要是上好黄牛腿肉,精工烹煮,然后切成细丁,拌上香葱、干椒和 花椒;面条粗细随客,地道的做法要一碗碗分开煮,然后浇上适量牛肉汤汁,盖上刚刚炒好的主 料。满满一大碗,端上来面条清齐、油光闪闪、浓香扑鼻。一上口味重不腻,爽滑麻烫。另递鲜汤 一小碗,如若还需牛肉,则另盘切送,片片干挺而柔酥,佐蒜泥辣酱。在兰州吃牛肉面,一般人都 会超过平时的食量。 我兰州的朋友范克峻先生是一位历尽磨难之人,经常带我到一家铺子吃牛肉面。掌勺的马师傅年事 已高,见范先生来便亲自料理一切,不容有半点差池。范先生轻声告诉我,这位马师傅实在是一位 侠义之士,别看他每天只是切肉煮面,你完全可以把一切信托于他。30多年前,一位每天到这儿吃 面的演员突然遭冤被捕,关在监狱里,判刑不轻。妻子亲朋都离他而去,过年过节时也没人来探 望。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位马师傅出现在铁窗之前,手提一包干切牛肉,无言捧上。如此者 每年不断,一直延续整整20年之久。20年后,演员的冤案昭雪平反,他又重登舞台,名震全城。不 管他用什么方式来邀请和感谢,马师傅全不接受,只在他每天早晨来吃牛肉面时,投以轻轻一笑。 正说着,马师傅的牛肉面已经煮好端来,只一口,我就品出兰州的厚味来了。 生:马师傅的一些事。 师:这是否多余,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牛肉面本身的味道美,但马师傅浓浓的人情味,让牛肉面更有味道。 师:在介绍了游玩中的美食之外,他还写了人情美,来凸显美食之美味。那么写风景,我们还可以 写什么呢? 8、看一段视频《童话世界九寨沟》 生:还可以写人。 生:九寨沟的景美,人更美。 生:条件如此艰辛,依然执着守护 生:人的质朴 生:因为有这些护林员的守护,九寨沟才更美。 师总:看来写游记,我们还可以当地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情。正如卞之琳所认为的:人是“风景”(即大 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会生

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游记类文本解析(附解答)

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游记类文本解析(附解答)

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游记类文本解析(附解答)一、文本解析游记类文本是描述旅行经历和所见所感的文章,它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等内容。

四年级下册的游记类文本通常以叙事为主,语言生动,富有童趣。

在文本解析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关键词汇:游记类文本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地点、人物或事件名称,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

2. 把握时间、地点、人物:理清文本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是理解游记故事情节的基础。

3. 感悟作者情感:游记类文本中,作者对旅行中的所见所感会有一定的表达,学生需要通过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4. 分析写作手法:游记类文本的写作手法多样,如描写、叙述、议论等,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

二、典型题型及解答1. 选择题题目:以下哪个地点是文本中作者没有提到参观的?A. 故宫B. 颐和园C. 天坛D. 长城解答:答案为C. 天坛。

在文本中,作者提到了故宫、颐和园和长城,但没有提到天坛。

2. 填空题题目:根据文本内容,填空完成句子。

文本中提到:“我们来到了北京的___,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建筑。

”解答:答案为“故宫”。

根据文本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提到了来到北京的故宫,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建筑。

3. 阅读理解题题目:请简述文本中作者对颐和园的描述。

解答:在文本中,作者描述了颐和园的美景,如“湖面宽阔,碧波荡漾,湖畔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像是在湖水中洗头发的姑娘。

”作者还对颐和园的建筑进行了描绘,如“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建筑,有的像宝塔,有的像牌楼,都非常漂亮。

”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颐和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总结通过本次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游记类文本解析,学生应对游记类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并学会欣赏不同的写作手法。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写游记》作文指导与反思

学写游记》作文指导与反思

学写游记》作文指导与反思师:接下来,我们要写游记了。

首先,我们需要捕捉美,把景物细细分解,找出它们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生:好的。

师:我们以人工湖为例,谁来说一下它的特点和美丽之处?生:人工湖是一个人造的湖泊,水很清,有很多天鹅和小鱼,湖边有很多柳树和芦苇,还有一个栈桥和亭子,非常漂亮。

师:很好。

现在,我们来一起捕捉人工湖的美。

板书:人工湖)人工湖,清澈见底,湖水碧绿,荷叶漂浮其上,水中游弋着几只白天鹅,它们摇曳着优美的身姿,仿佛在湖面上跳着___。

湖边的柳树和芦苇轻轻摇曳,映衬着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栈桥和亭子点缀在湖边,为这幅画卷增色不少。

”生:哇,好美啊!师:是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捕捉,就会发现美在我们身边。

出示例文2:昨天我去了一趟海边,感受到了大海的壮阔和美丽。

一开始我来到了一个岬角,远远望去,海水和天空融为一体,仿佛是无边无际的宇宙。

走近一看,海水波涛汹涌,拍打着礁石,溅起了一朵朵白色的浪花。

接着我来到了沙滩上,沙子细腻而洁白,脚底感觉非常舒适。

海浪不断地冲刷着沙滩,发出阵阵轻柔的声音。

我还看到了一些小螃蟹在沙滩上爬来爬去,它们的身体颜色五颜六色,非常可爱。

最后我登上了一座灯塔,俯瞰整个海岸线。

从这里可以看到远处的海面上有几艘渔船,它们在海风的吹拂下缓缓前行。

海面上还有一些海鸟在翱翔,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

生:将“我还看到了一些小螃蟹在沙滩上爬来爬去,它们的身体颜色五颜六色,非常可爱。

”调整到“沙子细腻而洁白,脚底感觉非常舒适”的前面。

因为这两句都是在写沙滩。

师:很好,同学们的修改让文章更加连贯。

写作顺序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内容的重要因素。

文章已经没有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了,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湖水清澈见底,阳光撒在水面上,泛着点点金光。

许多小鱼快乐地游来游去,黑天鹅悠闲地浮在水面上,有的正伸长脖子等着游客们给它们喂食。

湖边的柳树柔软的枝条在风中摇曳,空中不时飞过几只蜻蜓。

学写游记写作指导及例文展示-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教学(部编版)

学写游记写作指导及例文展示-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教学(部编版)

《学写游记》写作指导及例文解读【技巧】游记就是描述游览者在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一种写景的记叙文。

其中“所感”不可或缺,否则写出的游记就容易变成流水账,没有灵魂。

那么如何写好游记呢?常用的方法有——1.游踪要清晰2. 选景要精当3. 景中要有情感【教材示例】1.游踪要清晰以游踪为序是写游记常用的写作顺序。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移步换景、定点观察。

移步换景就是随着自己游览参观的开展,将一处处迷人的景物有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方法。

比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就是以游踪为序,草坝子-冰河-砾石堆-冰塔林-冰窟,这是按照地点的变换来展开的;而《桃花源记》则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发现桃花林、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小石潭记》是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写:作者闻水声心乐之—与鱼嬉戏—悄怆幽邃,最后离开。

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选定一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观察对象有次序地进行观察。

比如《登勃朗峰》,第三段、第四段: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穹顶呈V字形,巍峨庄观,此乃一座山门,原来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我们拾阶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据苍穹。

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又似主教头上的帽子;因巉岩太过陡峭,皓皓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才得以偶见几堆。

这两段就用到了定点观察法,对勃朗峰的美丽风景进行了全方位、细致的描绘,突出了勃朗峰的无限魅力。

运用定点观察法,首先要注意选择好观察位置,也就是立足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足点不同,观察时事物呈现的面貌也不同。

所以,一定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观察的需要,选择最理想的立足点。

还要注意有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可以按照不同的次序,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等进行观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学写游记》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学写游记》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3)

《学写游记》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学写游记”,这个主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对于这个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1. 观察与体验:游记的写作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旅行中的景点、风土人情等,同时感受和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

2. 表达与分享: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表达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提升写作技巧:写游记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描写景物、叙述事件、表达情感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写作经验。

4. 培养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旅行中的经历进行整理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不同景点的比较和评价,锻炼自己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

5. 增强文化素养: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通过写游记,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多元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

6. 培养兴趣爱好: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写作游记可能会激发他们对旅行和写作的兴趣。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学写游记”这个主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这也是一个让学生发现和欣赏世界之美的过程,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二、习作指导1. 规划行程:在写作之前,回忆你的旅行经历,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重点。

这将帮助你在游记中保持连贯性和焦点。

2. 收集资料:查阅与目的地相关的资料,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这将丰富你的写作内容,并使你的游记更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3. 观察细节:在旅行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景色、人物等细节。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或感受最深的景物来写,从不同角 修辞手法,着力表现瀑布
度、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写出其特 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
有的、令人难忘的地方。
人气势,读来令人震撼。
方法技巧
讲解
作用或举例
寄情于景, 主题鲜明。
由景及情,由景触 情,把情感融入字 里行间,才会表达 出鲜明的主题,才 会打动读者。
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写冰塔林, 作者就融入了主观的情感,表现出人在自 然奇景面前的渺小,表达了景物带给自己 的震撼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极大 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提示: 1.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 2.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感受,据此确定材料取舍与叙述详略。 3.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 以丰富文章内容。
写法点拨
1. 抓住特征,突出写作重点。
2. 我们应善于从众多的景点中选取几个最能代表总体特征的“点”,仔细观察,具体描绘。
《游览北海公园》
游览北海公园 5月28日,我和爸妈一起去游览北海公园。 10点,我们到了公园门口,买票进去。 首先看到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一些人在湖上划 船,湖边有很多游客。 我们沿湖行走,湖边有亭子,亭中有人休息。 我们登上了名为琼岛的小岛,看到了负有盛名的北 海白塔。
游览北海公园 5月28日,我和爸妈一起去游览 北海公园。 10点,我们到了公园门口,买票 进去。 首先看到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 一些人在湖上划船,湖边有很多游客。 我们沿湖行走,湖边有亭子,亭 中有人休息。 我们登上了名为琼岛的小岛,看 到了负有盛名的北海白塔。
很快,进入了万佛洞,着实震惊,四周密密麻麻的小坑中,铺天盖地的小佛坐在其中。但仔细看 去,有好些石壁中是空的,只有浅浅的凹陷。心下不解,这是没来得及完成,还是……顾不上细想, 随着人流继续。向前走,佛崖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石窟,致使许多石窟中的佛都没有了头,有些甚至整 个不见了。心中觉得骇人,却也并未多问。游走间,并没有预期的激动,只觉得黯然失语,也许是因 为这里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庄严肃穆的场所吧。

作文技法指导-学写游记2

作文技法指导-学写游记2

七、借景抒情的手法应该运用
八、人文景观的描写中,环境烘托是必要的,选着 恰当的景色进行烘托。
九:自然景观的描写中,修辞手法应该运用,但 是不要落俗套,好好自己去用心感受,最好有些 贴切的修辞创新。
作文细节描写
朗读下面几段文字:
1、只听见一声枪响,各国的跨栏运动员们便狂奔 起来,我国运动员刘翔奋力的跨过一个又一个栏 杆,把其他人都甩在了后面,最后刘翔冲到了终 点,夺得了中国第一枚跨栏金牌。
… …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
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
呢?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我们要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力争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
景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
——开头加入对旅游点的向往
——加入心情的叙写 ——加入景物的描写 ——加入历史风俗民情的介绍
——加入联想
注意:
昨天测验古诗词,我几次想拿 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 有成功,最后一次还是被老师发现 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3、描述一下已评分的试卷发 下来后,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表 现。
如何让细节描写具体、生 动起来?
(1)细致观察感悟; (2)精心锤炼词语; (3)巧妙运用修辞。
细节描写须遵循的三条原则:
4、你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咀 嚼桑叶,又像暖风吹拂白杨,像秋雨轻吻梧 桐,又像泉水叮咚欢唱。笔随着手腕运转, 字随着思路延伸,一个个,一行行,一页页, 横看如群蚁排衙,纵观如阅兵方阵。秀丽, 整洁,赏心,悦目,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你不认为这是一种乐趣吗?
什么是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 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 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 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 具体的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记散文知识及写法
我们如何写好游记散文呢?
一、游记游记,首先是“游”。

怎么游?最常用的方法是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就是游踪的变化和景物的转换为序,从不同的立足点描写景物的写法。

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景物,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但写作时有两点必须注意。

一是游踪线索首尾要一致,要把立足点的变化交待清楚,前后一致,才能使读者抓住作者的游踪,从而领悟文章的旨趣;二是游踪的变化与景物的转换必须一致,即边走边看,边看边想,边想边记,有条不紊地抒观察到的景物描绘出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先对景点的特点作总的介绍,然后再分别来写,由总到分来写。

二、怎么记呢?
记心情啊,记美景啊,通过写美景来反映好心情来。

这里介绍一种写景抒情的好方法——融情于景。

你知道何谓“融情于景”吗?就是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独有的心境。

文中的景物是思想感情的载体,是为抒发主观感受服务的,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想知道如何“融情于景”吗?为倾注感情使景物传达真情,可在对自己所热爱的景物进行描绘时,要极言其美,如“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文字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春花”的无限钟爱之情,令人读之心潮澎湃。

可运用修辞使景物充满灵性,如朱自清的《绿》中,把“平铺着的、厚积着的绿”比作“少妇拖着的裙幅”,比作“鸡蛋清”,比作“温润的碧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丰富“绿”这一形象,这些生动的比喻,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增添了游记散文的诗意。

可运用生动的词语使景物活泼生动起来,如“鸣蝉在树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长吟”、“伏”、“窜”这些动词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动物们的情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