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在夫妻之间传播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新婚夫妇警惕“蜜月肝炎”.docx

新婚夫妇警惕“蜜月肝炎”.docx

新婚夫妇警惕“蜜月肝炎”
所谓“蜜月肝炎”,就是在蜜月生活中的男女配偶之间传染而引起的肝炎或慢性携带者新婚后不久发病。

在蜜月前期,男女一方的未出现症状的肝炎病人或慢性携带者,为了蜜月前的准备,如忙新房及家具而过劳;婚礼中过多饮酒、蜜月旅行时旅途跋涉体力消耗过大、水土不适应;性生活不节、睡眠不足、营养补给不充足,这均能导致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病,甚至出现重型肝炎。

资料证明,在急性乙型肝炎的配偶中有23%-42%可被其对象感染。

因此,婚前男女双方均应作体格检查,并检测乙肝标志物(HBVM)。

过去患过肝炎,目前肝功能仍属异常的,应延迟婚期,待病情好转,肝功能正常后再考虑结婚。

婚前婚后尤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对HBsAg携带者,尤其是e抗原阳性的对方则应注射乙肝疫苗,待其产生保护性抗体(即抗-HBe)后再结婚,婚前应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0单位。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80例男性乙肝患者配偶及子女感染情况调查

80例男性乙肝患者配偶及子女感染情况调查

80例男性乙肝患者配偶及子女感染情况调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家族集聚现象,多数为母婴垂直传播,但也存在父婴传播及夫妻之间接触传播。

目前关于男性乙肝患者配偶及子女感染情况的研究报道较少。

为此,我们随机选取了80例慢性乙肝患者,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以此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在父亲与子女之间以及夫妻之间的传染播情况,为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选取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平均年龄(42.6±5.3)岁,其配偶的平均年龄(41.3±2,3)岁,子女平均年龄(21.5±6.7)岁.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分别留取患者及配偶、子女的促凝血4ml,提取血清备检。

留取标本在-80℃冷冻保存。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经本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二、研究方法采用ELISA方法筛查患者配偶及子女的乙肝血清标志物。

依据筛查结果分四组①慢性乙型肝炎组②慢性HBV携带组③感染后恢复组④未被感染组。

HBsAg阳性,且ALT>50U/L,除外其它病因引起的ALT升高者,定义为肝炎组;HBsAg阳性,且ALT<50U/L,定义为病毒携带组;抗HBs及抗HBc阳性,定义为感染后恢复组;肝炎血清标志物均阴性或仅抗HBs阳性,定义為未感染组。

结果随机选取的80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配偶及子女感染情况详见表1。

配偶为乙肝病毒携带者4例(5%),感染后恢复者44例(55%),未感染者32例(40%),男性患者配偶被感染过乙肝病毒者48例,感染率为60%,在48例被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的配偶中,44例感染后出现了抗HBs,占感染人群的88%,仅有4例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男性肝炎患者的子女中乙肝病毒携带者27例(34%),其中3例其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未感染者53例(66%),无肝炎及感染后恢复者。

父亲也可以传染乙型肝炎病毒给子女,父亲传染给子女乙肝病毒的发生率不足34%,多数子女未感染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在不同人群的传播率

乙型肝炎在不同人群的传播率

26家庭保健乙型肝炎在不同人群的传播率张毅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 201508)乙型肝炎,即乙型病毒性肝炎。

受长期慢性乙型肝炎感染,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

部分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在急性期可以痊愈,其比例在母婴传播的病例中仅为约10%,在幼儿中约为20%~30%,随着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痊愈率在成年人中较幼儿更高。

但如果急性期没有痊愈,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则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

尽管现有口服药物已经能够将乙肝病毒降低到检测不到,且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已经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能够达到停药后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阴性的患者比例仍不高,大多数需要常年服药。

本文主要介绍既往乙型肝炎在不同人群的传播率,以及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乙肝传播的预防效果。

乙型肝炎是否能通过一般接触传播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包括输注未经严格筛查和检测的血液制品、不规范的有创操作(如注射、手术及口腔科诊疗操作等)和无防护的性行为等。

尽管乙型肝炎常规不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但如果呼吸道和消化道有破损,乙型肝炎病毒能够经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仍然有感染的可能。

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中是否含有乙型肝炎病毒部分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中含有乙型肝炎病毒,唾液中的病毒含量与血液中的病毒含量有相关性,即血液中病毒含量高的患者,唾液中的病毒含量也高。

此外,乙肝e 抗原阳性的患者唾液中含有乙肝病毒的比例更高。

有研究显示,乙肝e 抗原阳性的患者,唾液中乙肝病毒阳性的比例可能达到100%;乙肝e 抗原阴性的患者,唾液中乙肝病毒阳性的比例约为15.1%(见表1)。

乙型肝炎在幼儿托育园的传播率相较于成年人,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对乙肝病毒的抵御力较弱。

乙肝疫苗在1990年之前尚未全面普及,通过文献可以看到未接种乙肝疫苗与接种乙肝疫苗的幼儿在接触乙肝病毒后的感染概率。

1987年,日本九州大学做过一项研究,对冲绳地区的幼儿托育园进行园内幼儿乙肝传播进行观察研究。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播途径
1、经血液传播: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或其他血源性注射传播。

2、胎源性传播。

3、医源性传播: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共用一个注射器、血液透析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

4、性接触传播: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重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夫妻之间的无防御措施的性行为传播率大概在14%左右,具体引人而异。

因乙肝病人的唾液中可以查到乙肝病毒,在接吻时有可能会由于皮肤粘膜破损造成传染。

因此在口腔有破损(如溃疡,咬伤,牙龈出血等)的情况下应避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亲吻。

预防乙肝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后才能最大程度的维护身体的健康,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

72例HBV感染者配偶感染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72例HBV感染者配偶感染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 国 一般 人 群 的 H B V 感染率为 5 7 . 6 %, H B V 携 带率为9 . 7 5 %,
的主要传播方式 , 但配偶间的H B V 传播并不仅仅限于性传播途径 ,
长 期 的共 同生 活 与 密 切 接 触 也 加 大 了相 互 感 染 的风 险 口 】 。 本 调 查 抽 取 了7 2 例H B V 感染者 , 对其 配偶 的感 染 情 况 , 家庭 生 活 中可 能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a f f e c t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H B s A g t r a n s mi s s i o n t h r o u g h H B s A g c a r r i e s s p o u s e s . Me t h o d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a n d g a t h e i r n g t h e n e c e s s a r y i n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 e i r d a i l y l i v e s .Co mp a r e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n o n — i fe n c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i n f e c t i o n
HBs Ag t r a n s mi s s i o n f r o m c a r r i e r s t o t he i r s po u s e s .
Ke y wo r d s : He p a t i t i s B Vi r u s ;S p o u s e ;I fe n c. -

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感染乙型肝炎危险性研究

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感染乙型肝炎危险性研究

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感染乙型肝炎危险性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夫妻间一方为乙肝后肝硬化,夫妻间乙肝接触传播的感染率。

方法:选择2016年-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及其配偶为病例组,运用病例对照方法,选取性别、年龄等因素,配比选择HBsAg阴性者及配偶为对照组。

开展问卷调查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

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对,其中,每组男性患者为34人,女性患者为20人。

其中病例组的配偶中,HBsAg阳性为4人。

对照组的配偶中,HBsAg阳性为3人。

病例组配偶HBsAg阳性率为7.4%,与对照组配偶HBsAg阳性率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3,P=0.696)。

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配偶,感染乙肝的风险无增加。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传播;配偶;风险【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3-0073-02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经血传播和性传播[1]。

有研究提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其配偶中HBsAg阳性率高于正常的水平[2]。

但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其配偶中HBsAg阳性率的情况,尚缺乏研究。

本研究对此进行探讨。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至2017年间,我院住院并确诊为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的配偶,并且配偶与患者间存在长期固定的配偶关系,按照病例对照方法选择对照人群,对照组选择来自同期我院体检中心。

病例组的病患乙肝后肝硬化诊断依据:(1)组织学或临床提示存在肝硬化的证据;(2)病因学明确的HBV感染证据;(3)排除其他常见引起肝硬化的病因[3]。

1.2 调查方法调查前制定统一调查表,经过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对调查对象面对面开展调查,内容为基本情况。

1.3 HBV血清学检测对所有研究对象静脉采血3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ELISA试剂盒采用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所生产,有效期内使用,HBsAg结果判定标准S/N>2.1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按说明书进行。

乙肝病毒家庭内传播情况调查

乙肝病毒家庭内传播情况调查

乙肝病毒家庭内传播情况调查李雪黎;雷宇;钟珊;周智;任红【期刊名称】《生命科学研究》【年(卷),期】2012(16)3【摘要】己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传播途径各个国家及地区存在差异.通过对543位慢性HBV感染者的调查分析,家庭中女性慢性HBV感染者其子女在无任何免疫预防干预下感染后慢性化的几率76.0%:男性慢性HBV感染者其子女感染HBV后慢性化的几率达22.5%;夫妻之间HBV感染的结局是以形成保护性抗体为主,调查的543对夫妻中,夫妻双方均为HBsAg阳性的有50对,达9.2%; HBV在夫妻之间的传播的特点是丈夫感染HBV后更容易慢性化:妻子为慢性HBV感染者,其丈夫被感染后慢性化的几率为13.8%(27/196);而丈夫为慢性HBV感染者的家庭中,其妻子被感染后慢性化的几率为7.1%(23/3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46,P=0.013);除母婴传播外,乙肝病毒在夫妻、父亲和子女、孩子之间以及其他家庭接触性传播也很重要.%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remains a serious global health problem. 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HBV may different among countries. 543 chronic HBV carriers were investigated, HBsAg positivity among offspring from female carriers was 76.0% and 22.5% from that of male carriers. Most of the infection between husbands and wives resulted in 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antibody. 50 out of 543 couples (9.2%) were both positive on HBsAg. Husbands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becoming chronic carriers than wives when infected by their spouses.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infection in husbands of infected wives was 13.8%,while that in wives of infected husbands was 7.1% (x2 =6.146, P=0.013).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among family members is also important,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wife, father-child, child-child, as well as other household contacts.【总页数】5页(P228-232)【作者】李雪黎;雷宇;钟珊;周智;任红【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中国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中国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中国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中国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中国重庆4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相关文献】1.高职学生家庭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J], 李锋涛;陈毓;王莹;秦枫;王秋云2.金华市高考学生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及家庭因素分析 [J], 葛忠良;周标;胡建伟3.小榄地区外地民工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情况分析 [J], 伍业星;丁德良4.小榄地区外地民工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情况分析 [J], 伍业星;丁德良5.重庆市六工厂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ⅠHBsAg携带者家庭内传播调查 [J], 林伯隆;卢仙娥;贾庆良;王健华;孙云松;马贵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型肝炎病毒性传播的研究现状

乙型肝炎病毒性传播的研究现状

乙型肝炎病毒性传播的研究现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高,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疾病预后差,致死率高。

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的普及,青少年人群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偏低,而中青年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却偏高,提示目前性传播途径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而乙型肝炎病毒的性传播尚未受到足够重视。

本研究综述了乙型肝炎病毒性传播的机制,夫妻间、男同性恋、女同性恋间乙型肝炎病毒性传播的现状,防控情况,危险因素,并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性传播的阻断措施,以期提高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性传播的认识并帮助指导临床及预防工作。

[Abstract] The incidence rat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is high,while the progno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diseases is bad,and fatality rate is high.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onatal hepatitis B vaccine injection,the carrier rate of hepatitis B of adolescent population is low,while the carrier rate of mid-aged and young ones is high,which suggest that the sexual transmiss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oute of transmission.Sexu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This study reviewed the mechanism of sexu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and the status of sexu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couples,gays and lesbians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risk factors.This study discussed preliminarily the blocking measures of sexu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order to in order to improve knowledge of the sexu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and to help guide the clinical and preventive work.[Key words] Hepatitis B virus;Sexual transmission;Research status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