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爱惜每一张纸教案

合集下载

《爱惜每一张纸》教案

《爱惜每一张纸》教案

《爱惜每一张纸》教学设计黄梅三小周婵【教学目标】1.回顾生活中的纸,感受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经过分析比较,体会造纸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观看视频,了解造纸术,产生民族自豪感。

3.参与调查计算,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

4.讨论交流,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节约用纸的重大意义。

2.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结合图片与视频,了解造纸与砍树的关系,进而理解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1.计算器。

2.纸制作的小奖品。

3.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都用了哪一种材料?(相机板书“纸”)二、活动一:纸的用途多1.寻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师: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纸?(指名说)2.参观展示厅,体会纸的用途多。

师:大家找到了那么多纸的身影,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带你们去神奇的纸博物馆参观。

那里除了你们找到的,还有更多。

师:你可以大声说出你看到的(学生根据课件回答书、报纸、本子、奖状)这些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品。

当我们去购物时,会发现(学生根据图片回答奶盒、牙膏盒、药盒、说明书、价格标签、纸袋、快递盒)当我们去旅游时,会用到(车票、门票、钱)在我们的家里,(卫生纸、抽纸、纸杯)这些几乎是必需品了,每到节日里,少不了用彩纸装扮的鲜花,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年画)。

看了这么多,你发现了纸的用途——(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用途很大”纸的用途这么多,已经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纸上写字,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不过,在古时候,是没有纸的,那时人们是用什么来写字的呢?我们走进历史厅去一探究竟。

三、活动二:走近伟大的发明——造纸术1.交流在纸出现以前人们把字写在哪里。

师:(指大屏幕龟甲)用什么写字?(指名说)这种方式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指名说:费力)的确费力,看他刻得满头大汗。

后来找到书写时更省力的材料(指竹简)可是,它也有不方便的地方,猜猜看是什么?(指名说)有人找到了更轻更省空间的材料——丝帛,不过,没办法推广,因为它太贵,一般人可用不起。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6课《爱惜每一张纸》教学设计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6课《爱惜每一张纸》教学设计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6课《爱惜每一张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惜每一张纸》是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6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纸张的重要性和珍贵性,从而培养他们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纸张的来历和制作过程,以及纸张的浪费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教育学生要爱惜每一张纸,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 学情分析道德与法治课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知道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纸张的珍贵性和节约用纸的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对于纸张的来历和制作过程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来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纸张的来历和制作过程,认识到纸张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2.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纸张的来历和制作过程。

2.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节约用纸的过程,培养良好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准备实践操作的材料和工具,用于让学生体验节约用纸的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比如,可以讲述一个纸张浪费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纸张的珍贵性和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纸张的来历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纸张的来之不易。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纸张的制作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节约用纸的方法和经验。

爱惜纸教案

爱惜纸教案

爱惜纸的教课方案【篇一:《爱惜每一张纸》教课方案】《爱惜每一张纸》教课方案官窑一小黄彩琴教课目的:1、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养成节俭纸,爱惜纸的好习惯。

3、初步认识树木造纸的过程,认识纸与树木的关系,懂得节俭用纸的意义重要。

教课准备:1、皱纹纸若干2、课前部署学生采集各种纸制品,记录当日的作业用纸量,并统计一周、一个月、一年全班的用纸量。

3、采集发明纸以前写字资料的有关资料。

4、树木造纸过程的图片资料。

一、激趣导入1 拿出皱纹纸 ,持续练习做纸花 ,2、引出课题:纸的用途3、分组议论以下问题:(1)纸有什么用途?(2)假如没有纸,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4、小组介绍代表全班展现谈谈纸的用途。

5、找一找:我们身旁哪些地方用到了纸?6、发问:思虑并回答:我们方才所说的这说了然什么呢?(纸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二、学习明理(一)纸的用途多统计用纸量(1)老师指名谈谈自己一天中的用纸量。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全班 42 人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用纸量分别是多少?(3)学生报告统计状况。

(4)学生议论沟通用纸的需要量如何?过渡语:纸的作用大,用途广,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必不可以少的。

那么,纸是谁发明造纸的方法和技术呢?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二)造纸术——我国的伟大发明 (利用网上资源 )(1),谈谈古代的人用什么写字?(2)指名说古代人写字用的资料(龟甲、兽骨、竹木简、丝帛)(3)、小结:没有纸,写字真不方便。

为认识决这些问题,东汉期间湖南省耒阳县人蔡伦发了然造纸的技术,推进了纸的发展与变化。

造纸术的发明,为全球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为之感觉骄傲和骄傲!(4)看网上资料现代造纸技术造纸术的发明,小结:纸为人们带来了方便和气处,同时让我们感觉纸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应当怎么对待纸呢?(三)节俭用纸1、学生自读《你知道吗?》我们每一个人每日都在用纸,用各种各种的不一样种类的纸。

你统计过吗?你每日要用多少张纸?你一礼拜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以致一年要用多少张纸?这个结果是惊人的。

二年级思品?爱惜每一张纸?教案

二年级思品?爱惜每一张纸?教案

二年级思品爱惜每一张纸教案(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第六课爱惜每一张纸一、教学目标:1.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养成节约纸,爱惜纸的好习惯。

3.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懂得节约用纸的意义重大。

二、教学准备:1.计算器若干个,龟甲兽骨、竹木简及丝绸品。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纸制品,记录当天的作业用纸量,并统计一周、一个月、一年全班的用纸量。

3.搜集发明纸之前写字材料的相关资料。

4.树木造纸过程的图片材料。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展示学生的课前收集的纸制品,让大家感受纸的用处多。

2.引出课题:纸的用途3.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纸有什么用途?(2)如果没有纸,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4.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说说纸的用处。

5.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纸?6.提问:思考并回答:我们刚才找了那么多的纸制品,这说明了什么呢?(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7.小结(二)学习明理一)纸的用途多8.统计用纸量(1)老师指名谈谈自己一天中的用纸量。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全班42人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用纸量分别是多少?(3)学生汇报统计情况。

(4)学生讨论交流用纸的需要量怎样?9.过渡语:纸的作用大,用途广,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必不可少的。

那么,纸是谁发明造纸的方法和技术呢?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二)造纸术——我国的伟大发明(1)引导学生看31页的图,说说古代的人用什么写字?(2)指名说古代人写字用的材料(龟甲、兽骨、竹木简、丝帛)小学资源网(3)老师讲述:古代写字用的材料,让学生初步感知古代是没有纸的。

11.出示资料,发给学生每人一份:《造纸术的发明》、《纸前的“纸”》和《树木造纸》让学生分别谈一谈,了解古代人用纸造纸的方法与材料。

12.小结:没有纸,写字真不方便。

古代写字用的龟甲、兽骨又太少,木简、竹简太笨重,丝帛代价又太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汉时期湖南省耒阳县人蔡伦发明了造纸的技术,推动了纸的发展与变化。

爱惜每一张纸

爱惜每一张纸

爱惜每一张纸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树立爱惜每一张纸就是具体的环保实践的观念。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知道要爱护资源、爱惜纸张,学会并实践基本的爱惜纸张的方法。

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行为与习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自觉纠正不爱惜纸张的行为,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一纸的用途多
1.将学生的课前收集的纸制品进行展示,让大家感受纸的用处多。

2.导入课题:纸的用途
3.小组讨论问题:
(1)纸有什么用途?
(2)假如没有纸,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
4.小组代表在全班说说纸的用处。

5.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纸?这告诉了我们什么呢?(纸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紧密)
6.统计用纸量
活动二造纸术——我国的伟大发明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古代的人用什么写字?
2.老师讲述纸的来历(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古代写字工具)
3.出示蔡伦图片,简述蔡伦的故事
4.谈感想:
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呢?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说呢?
5.小结:
活动三节约用纸
1.出示从砍伐树木到造纸的全过程课件。

开展模拟造纸实践活动,感知造纸与环保的关系,体会组织过程的艰辛。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看了造纸全过程,亲自参与了造纸实践,你有什么想说的?
2.引导学生读“你知道吗?”并解释
3.小统计:各组学生统计本周的用纸量,然后让学生统计全班同学一周用纸量。

并说说自己对这一结果的看法。

6爱惜每一张纸教案新部编本

6爱惜每一张纸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6.爱惜每一张纸活动目标:1. 情感与态度: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

2.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知道爱护资源、爱惜纸张。

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3. 行为与习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4. 过程与方法:学习使用调查的方法解决问题,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1. 学生课前调查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本班学生每人每天的用纸量。

用纸情况调查表姓名做作业画画其他小计2. 学生准备计算器并收集家中各种废纸(包装纸盒、纸袋或旧挂历等)和废报纸边,准备剪刀、胶水、彩笔。

3. 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猜谜语——纸的用途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展示课件:四角方方,又薄又光。

可以写字,可以画画,传播知识,传播文化。

——纸)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纸,你知道我们在哪些地方用到了纸?通过课前的调查,看到大家信心十足的样子,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吧!那么,就把你们所了解的情况,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好吗?(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

)师:听同学们说得挺热闹的,那么请小组组长代表小组成员把你们组内交流的内容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好吗?请同学们认真地听,用心地记,更多地了解纸的知识。

(全班交流。

)师:你们了解得真不少,也非常详细,说明同学们调查的很认真。

我们为他们鼓鼓掌吧!(学生们鼓掌祝贺。

)是啊,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纸,总的来说,纸被分为这几种:一是生活用纸,包括餐巾纸、卫生纸、纸巾;二是学习用纸,包括复印纸、作业本、书籍、杂志报刊;三是其他用纸,包括包装纸、账本、发票单据等。

《爱惜每一张纸》说课稿.doc

《爱惜每一张纸》说课稿.doc

《爱惜每一张纸》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在您听到的是谭晶演唱的《树木招手鸟来和》,这首歌曲唱的是森林中树木葱郁,百鸟争鸣,空气清新!每每听到这首歌,我总想上一节课,让学生也知道环保的重要。

我知道,这是我作为一个小学品德老师的职责。

《爱惜每一张纸》给了我一个契机,结合歌曲,展开课文,设计了“认识纸张,节约用纸”为目标的品德课:“爱惜每一张纸”。

今天,我将从我的课堂理念、教材处理、活动方案、活动调控、活动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我一直觉得小学品德课应该与时俱进,闪现着时代的光辉。

我实践中的品德课,具有以下两个时代特点。

信息化的品德课。

无数实践证明学生对网络的兴趣要远远大于课堂,学生对音像资料的注意持久远远大于书本。

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

情景化的品德课。

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大脑储存的信息也较有限,承受、分析、加工、处理的能力也不高。

所以,只有给他们营造气氛,带入情景之中,才能直观地认识事物,明白道理。

活动化的品德课。

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区分是非的能力有待培养,在此根底上,教师要结合课堂知识和时代元素,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体验、明理的时机,从而到达导行的目的。

这样的课堂理念,像一缕一缕的春风翻开了我清香四溢的课文,接下去,我想解说的第二个篇章,就是教材处理。

《爱惜每一张纸》是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单元教学要求“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结合“爱惜每一张纸”的主题,我以“纸”为线索,从“纸的用途”、“纸的来历”、“纸的用量”和“纸与环保的关系”四个方面激情-明理,并由此确定四层教学目标和我的教法学法:情感与态度方面: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意义,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

知识技能方面: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知道保护资源,爱惜纸张,废物利用行为与习惯方面:能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爱惜每一张纸重点讲义资料

爱惜每一张纸重点讲义资料

《爱惜每一张纸》教学设计(2014-04-09 12:36:38)转载▼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

树立爱惜每一张纸就是具体的环保实践的观念。

行为与习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纸的来历以及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感受、观察、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合作能力,在辨别践行中提高实践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纸与树木、环保的关系,明白为什么要爱惜每一张纸。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一天的用纸量,收集纸制品。

2、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调查学校一天的用纸量。

教学过程:活动一:猜谜语——纸的用途多1、猜谜语引出纸。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喜欢)柳老师这儿就有一个谜语,大家想猜吗?(想)那么就仔细听好了。

四四方方,又薄又光。

可以写字,可以画画,传播知识,传播文化。

(板书:纸)2、通过学生介绍纸,了解到纸的用途多。

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是的,就是纸。

(板书)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纸呢?(学生边展示边介绍,大约10名学生)老师这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纸,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pt出示)看完了,你发现了什么,想说什么?(板书:用途多)3、通过假设没有纸,知道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便,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纸的重要性。

想一想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纸会是什么样子呢?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然后小组代表说一说。

(通过说一说让学生意识到纸的重要性)看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呀,它可真重要呀!活动二:看书本——纸的来历1、可是古时候没有纸呀,他们是用什么书写的呢?请大家将书翻到31面,仔细的看一看文中的三幅图和下面的文字。

(看书找答案)2、你们有答案了吗?(学生回答:龟甲兽骨、竹简、丝帛)3、教师展示对应的书写作品,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在竹简上写字,携带很不方便,太重了;在丝帛上写字,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爱惜每一张纸活动目标:1. 情感与态度: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

2.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知道爱护资源、爱惜纸张。

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3. 行为与习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4. 过程与方法:学习使用调查的方法解决问题,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1. 学生课前调查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本班学生每人每天的用纸量。

用纸情况调查表姓名做作业画画其他小计2. 学生准备计算器并收集家中各种废纸(包装纸盒、纸袋或旧挂历等)和废报纸边,准备剪刀、胶水、彩笔。

3. 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猜谜语——纸的用途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展示课件:四角方方,又薄又光。

可以写字,可以画画,传播知识,传播文化。

——纸)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纸,你知道我们在哪些地方用到了纸?通过课前的调查,看到大家信心十足的样子,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吧!那么,就把你们所了解的情况,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好吗?(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

)师:听同学们说得挺热闹的,那么请小组组长代表小组成员把你们组内交流的内容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好吗?请同学们认真地听,用心地记,更多地了解纸的知识。

(全班交流。

)师:你们了解得真不少,也非常详细,说明同学们调查的很认真。

我们为他们鼓鼓掌吧!(学生们鼓掌祝贺。

)是啊,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纸,总的来说,纸被分为这几种:一是生活用纸,包括餐巾纸、卫生纸、纸巾;二是学习用纸,包括复印纸、作业本、书籍、杂志报刊;三是其他用纸,包括包装纸、账本、发票单据等。

师:我们每天都要用纸,那你们觉得纸的用途怎么样呢?(生交流并指名回答。

)师:纸的用途的确很多,大家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纸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生交流并指名回答。

)顺口溜:《没有纸》没有纸,弟弟就没法做纸工了;没有纸,哥哥就没法写作业了。

没有纸,妹妹就没法画画了;没有纸,姐姐就没法读书了。

没有纸,爸爸就没法设计图纸了;没有纸,妈妈就没法查资料了。

师:纸的用处真是多,生活中的确离不开纸。

那没有纸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来书写文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活动二:听故事——纸的来历师:(幻灯出示刻有象形字的龟甲、兽骨。

)商代的人用刀子等尖锐的东西,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我们把这类字叫做甲骨文。

这种记录文字的方式有很多缺点,比如:把字刻到龟甲上非常费事,如果想写字而身边没有野兽的骨头就不行了,龟甲、兽骨也不是到处都有的。

古代人也进行了许许多多不同方式的尝试,例如把文字写在竹子上,叫竹简。

(出示竹简的图片。

)这种方法的确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很重,不易携带。

后来有人尝试将文字写在丝、布上。

但丝和布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

于是,人们又思考了:能不能发明一种既轻便又便宜的东西,用它来记录人们的思想呢?你们猜是什么?(生思考并猜测。

)师:是的,就是现在大家用的纸。

记载方便还方便携带。

(出示可爱的卡通“纸”的图片。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你们想知道是谁发明了纸吗?师:造纸术是1900多年前我国东汉的蔡伦发明的。

比欧洲早1 000多年。

大家看,这是蔡伦。

(出示蔡伦图片)就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的,你们想听听关于他的故事吗?师:(讲故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但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到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出示古代造纸图片)这是古代生产纸的图片。

人们先把植物砍下来,在水里泡一段时间,剥掉它们的皮,再用刀碎;放在锅里煮一段时间,等放凉以后,用脚踩一踩或者用木棍搅一搅,让其中的植物纤维变得又细又碎;往其中再放进一些其他材料,做成纸浆;把纸浆倒在竹帘之类的东西上,然后在太阳底下晾一晾,纸就做成了。

现在我们大家用的纸张的主要原材料是树木。

师: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呢?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说呢?师: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从古到今,从简单的手工制作到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这其中包含着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纸来的真是不容易,如果没有纸,写字真的很不方便!第二课时活动一:算一算——纸的用量师:课前我调查了我们班每人每天的用纸量,我发现,一天中,有的同学用纸的数量多于10张,有的同学用纸的数量少于10张,如果平均的话,大约都在10张左右,那么,我们按每人每天10张来算的话,平均每人每天用去10张纸,若我们班有50人,那我们班一天要用多少张纸呢?请同学们使用计算器来计算结果。

(学生计算结果。

)师:我们班一天要用的这500张纸大约有2千克。

若全校有30个班,全校每天会用去多少千克纸呢?(学生接着计算结果)师:全校要60千克的纸,通过上节课,大家都知道树木是造纸的重要材料。

为了造纸,每年人们就得砍伐大量的树木造纸,一棵树大约能造60千克纸,这样的话,全校一天要用去几棵树呢?(学生思考。

)师:(出示课件,森林中有一棵树被砍伐。

)每天砍掉一棵树才够全校用一天,面对这样的事实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谈感受。

)师:这样算的话,一年365天,要用去几棵树呢?(学生思考。

)师:(出示课件,森林中有一大片树被相继砍伐。

树木被砍伐,变成不同的纸制品:作业本、报纸、一次性纸杯……同时森林在逐渐减少)。

师:这只是我们一所学校一年用去的数量,如果有10所这样的学校,100所这样的学校呢?(出示课件,森林中有一大片树被相继砍伐。

)(学生利用计算器逐步进行简单统计。

)师:你觉得这个数字惊人吗?(学生进行简单交流。

)活动二:议一议——纸和环保的关系师:(展示有关资料片:乱砍乱伐,造成森林减少,导致沙尘暴、泥石流、土地沙漠化等。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纸和环保之间有关系吗?如果有的话,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思考并指名回答。

)师:(小结)造纸需要树木。

没有树木的保护,就会出现沙尘暴、泥石流,还很容易发大水,冲毁我们的房屋。

树木还能帮助我们净化空气。

纸与环保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师:班上是否有浪费纸张的现象呢?(学生思考并交流。

)师:我们每天在不知不觉中消耗纸张,就意味着树每天被砍伐,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那一年就可以少砍伐一些树木,也就等于挽救了一片小树林了。

师:现在大家明白了纸与环保的重要关系。

同学们,现在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呢?(学生思考并指名回答。

)师:我们的生活虽然离不开纸,但是我们可以节约用纸,不浪费纸。

爱护树木,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我们都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每一张纸!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怎样节约用纸?你有节约用纸的好点子吗?(学生思考并指名回答。

师把学生说的好的点子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想的点子都很好!废纸回收这个点子也很不错,废纸回收是很容易做的一件事情,而且还能保护环境,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够把废纸收集起来,然后通过相关的工作人员送到废纸回收站。

我国的废纸回收率低,每年要进口100~200万吨纸。

回收1吨废纸可少砍17棵大树,可生产800千克纸,减少35%的水污染。

如果每人每天使用5张再生纸,10个人一年就可以保护一棵树。

我希望大家把这些好点子落实到日常行动中。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希望大家都来节约用纸,多用环保型的再生纸,积少成多就是在为环保做贡献。

活动三:做一做——变废为宝师:今天大家带来了一些废旧纸盒,我们一起来个脑力风暴,看看怎样将这些废纸盒制作成新的小作品。

请同学们以小组,根据盒子的材料和个人需要设计制作小作品,做完后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帮助。

)师:同学们做得真不错!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讲一讲它的作用吧!(学生展示并讲述作品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第6课《爱惜每一张纸》主题目标:1、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养成节约纸,爱惜纸的好习惯。

3、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懂得节约用纸的意义重大。

活动重点: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活动难点: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计算器若干个,竹木简及丝绸品。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纸制品,记录当天的作业用纸量,并统计一周、一个月、一年全班的用纸量。

3、搜集发明纸之前写字材料的相关资料。

4、树木造纸过程的图片材料。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1、展示学生的课前收集的纸制品,让大家感受纸的用处多。

2、引出课题:《爱惜每一张纸》3、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纸有什么用途?(2)如果没有纸,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4、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说说纸的用处。

5、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纸?6、提问:思考并回答:我们刚才找了那么多的纸制品,这说明了什么呢?(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7、小结二、学习明理(一)纸的用途多1、统计用纸量(1)老师指名谈谈自己一天中的用纸量。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全班42人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用纸量分别是多少?(3)学生汇报统计情况。

(4)学生讨论交流用纸的需要量怎样?2、过渡语:纸的作用大,用途广,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必不可少的。

那么,纸是谁发明造纸的方法和技术呢?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二)造纸术————我国的伟大发明1、引导学生看31页的图,说说古代的人用什么写字?2、指名说古代人写字用的材料(龟甲、兽骨、竹木简、丝帛)3、老师讲述:古代写字用的材料,让学生初步感知古代是没有纸的。

4、出示资料,发给学生每人一份:《造纸术的发明》、《纸前的“纸”》和《树木造纸》让学生分别谈一谈,了解古代人用纸造纸的方法与材料。

5、小结:没有纸,写字真不方便。

古代写字用的龟甲、兽骨又太少,木简、竹简太笨重,丝帛代价又太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汉时期湖南省耒阳县人蔡伦发明了造纸的技术,推动了纸的发展与变化。

造纸术的发明,为全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造纸术的发明,为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好处,同时让我们感到纸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纸呢?(三)节纸用纸1、学生自读《你知道吗?》2、提问:你读这段话后,懂得了什么?3、学生相互交流。

三、启示,导行1、引导启发:既然知道纸是由树木造的,要造纸,就得砍伐树木,砍了树木就破坏了环境。

那么你们知道有哪些节纸纸张的好方法?2、学生思考、交流3、指名分别谈谈自己节约纸的方法与好点子。

4、发放卡片,让学生制作“我的点子”卡片,把自己节约纸的好点子写出来。

5、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节约纸的好点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