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精编练习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教学课件(2024秋)

文体知识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示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一般比较短小, 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极富表现力;多用借喻、 拟人、夸张等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 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形象地体现出来。
讽刺性、哲理性、劝喻性
读读
写写 雕像
字词清单
庇护( bì ) 爱慕
虚荣
品读寓言
(2)品议形象。 从这三“问”中可看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神?
三次发问,一问宙斯,二问赫拉,三问自己,所 参照者均为重量级之神,将赫耳墨斯的自视甚高层层 渲染,可见其是一个爱慕虚荣、自视甚高、目空一切、 妄自尊大却不被人重视的神。
品读寓言
(3)说说本寓言的寓意。 要客观评价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不宜
这个故事写了两场战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一下这两场战斗。
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消灭。
品读寓言
这一强一弱、一胜一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 么弱小的蚊子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被蜘蛛消灭 了呢?从中我们又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往往能克敌制胜。骄兵 必败。
读寓言,可以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来理解寓意。
课后作业
题目:请将《蚊子和狮子》中的“败仗”情节 以《蚊子和蜘蛛》为题改编成以蚊子和蜘蛛为主角 的故事。
提示:可以续写原文,可以删减改变情节,可 以补充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神态 描写改变主人公形象。
板书设计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问宙斯雕像
一个银元
赫尔墨斯 问赫拉雕像
还要贵一点
雕像者
问自己雕像 算添头,白送
杞人忧天 4. 白话演读,复述故事。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 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 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 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 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 天会塌下来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第24课 《寓言四则》第一课时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第24课 《寓言四则》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24课
《寓言四则》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相信同学们对《掩耳盗铃》 《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画蛇 添足》《龟兔赛跑》这样的故事一 定非常熟悉,那么你知道他们属于 什么体裁吗?
文学常识
寓言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 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 彼,给人以启示。 篇幅大都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动 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 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写法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文学常识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 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
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
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小故事。
文学常识
《伊索寓言》是西方文学中 最著名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 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
整体感知 3.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 此刻的心理?
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的自负。
4.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 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 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 “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课文小结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自命不凡
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碰壁的故事,
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初读感知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24寓言四则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爱慕(mù) 溉汲(jí) 躇步跐蹈(chú)B.庇护(bì)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精编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精编练习含答案

24 寓言四则01 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hè) 庇.护(bì) 喇.叭(lǎ)粘.住(zhān) 溉汲..(gài jí) 崩坠.(zhuì)寝.食(qǐn) 中.伤(zhòng) 跐.蹈(cǐ)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往晓.之(告知,开导)(2)及.其家穿井(待,等到)(3)若.屈伸呼吸(你)(4)闻.之于宋君(使知道)(5)国人道.之(讲述)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是(D)A.宋之.丁氏晓之.者曰B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C.只使.坠得一人之使.D.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解析:A:“之”的意思分别是:的/代词;B.“若”的意思分别是:像/你;C.“使”的意思分别是:与“只”组合,指纵使,即使/使唤;D.“亦”都是“也”的意思。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6.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

【揭示特征】(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

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

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阅读 24 寓言四则 蚊子和狮子》优质教案_10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阅读 24 寓言四则 蚊子和狮子》优质教案_10

《蚊子和狮子》教学目标:1.积累品味相关的语言。

2.掌握阅读的寓言基本方法。

3.学习寓言的基本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㈠作家作品《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它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其阅读量仅次于《圣经》。

《伊索寓言》绝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少部分以普通人或神为主人公。

它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其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狼来了》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伊索,为弗里吉亚人,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陈致羽: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也不能瞧不起比自己弱的人。

李西蒙:不能自高自大,骄傲自满,要脚踏实地。

师:上周我们学习了《赫尔墨斯的雕像》,回顾一下寓言的特点。

郭钰洁:寓言是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写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

师: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向你走过来的时候,却忽视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一个寓言能够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故事那部分以记叙为主,兼以描写,寓言那部分用的是议论。

好,我们今天学习《蚊子与狮子》,看看它讲了什么故事,是怎样讲故事的;看看它讲了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看看寓言是怎样写的,学习本文写作寓言的技巧。

二、进入正课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大意。

第24课 寓言四则-每课一练之堂堂清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解析版)

第24课 寓言四则-每课一练之堂堂清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解析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爱慕.(mù)溉汲.(jí)躇.步跐蹈(chú)
B.庇.护(bì)饶.头(ráo)舍.然大喜(shě)
C.中.伤(zhòng)强.大(qiáng)身亡.所寄(wú)
D.较.量(jiào)崩坠.(zhuì)闻而传.之(chuán)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B项,“舍”应读shì。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
..较量吧!
(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答案】(1)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2)待,等到。

(3)你。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的能力。

有以下六种情况要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
1。

第24课《寓言四则》学案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4课《寓言四则》学案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成长真经” 战胜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 付出终有回报 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 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答案:另外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 (2)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答案:丁家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

(4)得一人之使. 使唤,这里指劳力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穿井得一人。 答案: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2)闻之于宋君。 答案: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A. 宋之.丁氏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 求闻.之若此 闻.之于宋君 C.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其一犬坐于.前 D. 有闻而.传之者 俄而.雪骤 点拨:A. 两个“之”都是“的”的意思;B. 消息/听到, 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C. 向/在;D. 表承接/“俄 而”连用,表示“不久,一会儿”。
的。
想要生活一片坦途,那么首先就应
.
心中的障碍。成功时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失败时不垂
头丧气、
。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力量、一份财
富,让我们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A. 误解 虽然 删除 杞人忧天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二)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二)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二)及答案22 寓言四则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赫.拉(hè)爱慕.(mù)舍.然(shě)B.庇.护(pì)躇.步(chú)雕.像(diāo)C.凯.歌(kǎi)溉汲.(jí)粘.住(nián)D.中.伤(zhònɡ)蜘.蛛(zhī)喇.叭(lǎ)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身亡.所寄(死亡)凯.歌(胜利)B.庇.护(遮蔽,掩护)及.其家穿井(待,等到)C.国人道.之(讲述)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活动)D.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若.屈伸呼吸(你)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2)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4.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5.综合运用。

(1)请给下列成语各配上另一个成语,结成对子。

(只填选项)守株待兔——()杞人忧天——()亡羊补牢——()狐假虎威——()愚公移山——()雪中送炭——()(备选:A.叶公好龙 B.缘木求鱼 C.狗仗人势 D.画龙点睛 E.精卫填海 F.锦上添花)(2)寓言都含有深刻的哲理,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阅读下面这则寓言,你会得到什么启示?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

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寓言四则
01 积累运用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hè) 庇.护(bì) 喇.叭(lǎ)
粘.住(zhān) 溉汲
..(gài jí) 崩坠.(zhuì)
寝.食(qǐn) 中.伤(zhòng) 跐.蹈(c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2)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3)若.屈伸呼吸(你)
(4)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5)国人道.之(讲述)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是(D)
A.宋之.丁氏晓之.者曰
B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
C.只使.坠得一人之使.
D.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解析:A:“之”的意思分别是:的/代词;B.“若”的意思分别是:像/你;
C.“使”的意思分别是:与“只”组合,指纵使,即使/使唤;
D.“亦”都是“也”的意思。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6.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

【揭示特征】
(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

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

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讽刺、劝诫、智慧、故事。

【解读寓意】
(2)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而且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续写寓言】
(3)续写情节。

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

”(续写要符合情节的发展方向且故事蕴含一定道理)。

02 课内精读
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
(2)国人
..道之(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3)丁氏对.曰(应答,回答)
(4)得一人之使.(使唤)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穿井得一人。

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2)闻之于宋君。

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9.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呢?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10.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03 拓展阅读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

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

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

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是个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

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

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

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

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一条这个世界上跳得最远的猎狗。

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

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下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

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

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

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尽扫。

这时,小猎狗突然蹿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

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

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

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11.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猎狗在被别人瞧不起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别人的尊重。

1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
..数后面十条狗。

“挤”动作描写,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

“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

13.猎人的另外十只猎狗对小猎狗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最初他们嘲笑小猎狗,说它是傻瓜,最后它们都竞相模仿小猎狗走成罗圈腿。

14.公狼的出现在这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公狼的出现使小猎狗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故事情节发生逆转,达到高潮。

15.阅读本文之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

示例一:从小猎狗的角度看:①面对自己的缺陷,面对他人的嘲笑,内心必须强大。

②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

③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④要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

⑤相信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示例二:从猎人和人们的角度看:①不可以貌取人,不要随意轻视一个人。

②要看到别人的努力。

③要客观地评价一个人。

示例三:从十条猎狗的角度看:①不要嘲笑别人。

②不要去轻视一个看似比你弱小的人。

③不要盲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