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_对湖南西部的实证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农民收入是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生计来源,也是国家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
这个话题就在下面的文章里讨论一下。
一、地区差异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每个地方的农民收入都有巨大的差异。
一方面,一些地区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劳动力资源非常紧缺;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苦寒无气,自然资源贫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利,农村劳动力过剩。
这种地区差异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总体发展的水平,也深刻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高低。
二、劳动力回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农民工外出务工,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往返。
这种劳动力的流动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其收入。
农民工外出的劳动力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工资收入,但是其在本地的收入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因为外出工作的劳动力没有时间去维护和经营家庭农场。
三、土地政策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民家庭的主要资产,对农民的收入影响很大。
土地资源的政策取向和管理模式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极其重要。
土地资源的不断整合和规范化,对于山区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对于平原地区,土地要更加强调肥力和托管。
四、市场机制发展市场机制是农民收入的关键。
将农产品市场纳入到市场经济的运作之中,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收入机会。
以此为基础,农民可以调整农产品生产的结构、质量和品种,达到产业的根本性转型。
同时,市场机制也可以让农产品的价格在市场上很快适应供需关系,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
五、教育水平农民教育水平是影响其收入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对他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育水平越高,农民在市场上获得一定的竞争力也就越高,同时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机会。
通过培训、技术转移和政策引导,可以帮助农民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总体而言,这五个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每一项因素都有不同的方面。
要想让农民获得一定的收入,不仅仅需要从相应的因素出发来制定合理的帮扶政策,更需要注重精细化的考虑。
人力资本视角下西部地区贫困缓解路径研究

人力资本视角下西部地区贫困缓解路径研究黄启发;赵丽丽;赵锦;何慧杰;朱新华【摘要】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形成原因,寻找切实可行的缓解贫困的方法,课题组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通过入户调查、干部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农户的详细信息,将样本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人群,通过对比分析他们造成贫困的原因以及缓解贫困的路径.研究认为,贫困农户摆脱贫困的最根本路径是要重视当代及下一代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最后从微观和中观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期刊名称】《沿海企业与科技》【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人力资本;精准扶贫;西部地区;缓解路径【作者】黄启发;赵丽丽;赵锦;何慧杰;朱新华【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派驻大新县东风村,广西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0一、引言贫困问题是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关注的重点,至今扶贫开发工作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截至2016年,我国仍然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92个,贫困村达12.80万个、贫困户约2948.50万个、贫困居民约7017万人。
农村是中国绝对贫困的主要发生地和诉求地,从国家扶贫攻坚计划资料看,所有贫困县中,西部地区占据60%以上。
因此,完成脱贫任务的重中之重在于西部地区农村脱贫。
而西部地区大都属于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民族宗教复杂、地理和自然环境恶劣,贫困覆盖面积广,贫困的程度深,贫困发生率较高,贫困人口所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也相对比较大,而且返贫发生率高。
本文从西部地区入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东风村的入户调查数据为例,通过整理统计,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对贫困成因做出理论解释,提出缓解贫困的路径,为政府进行扶贫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非常特殊 的资源是社会经济发
展 中最重要 、最有价值 的一类 资源 ,它 发 的潜力是
巨大 的 ,而 且 是 可再 生 的 。二 十世 纪 五 十年 代 以美 国
现 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居世界前列 ,
一
、
有近2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也就是说农村有着非常丰 / 富的人力资源 , 是否能充分地开发利用起来对农村经济
经济学家西奥多 ・ 舒尔茨为代表 的人力资本理论 ,及 以美 国经济学家爱德华 ・ 丹尼森为代表的人力资源要 素计量分析方法 ,揭示 了人力 资源开发对 于经济增长 的作用 ,认为人力资源 的质量存量差异是一个 国家或 地 区经济收益差别异常悬殊的主要原因。所 以随着经
的发展及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据最新统计 ,我 国农 村总人 口约为 9 3 .4亿 ,现 存劳动力 为 4 8 .2亿 ,约 占全 国劳动 力总 量 的 7 %。 0 在 17 9 8年 至 19 9 7年 间 我 国农 村 新 增 劳 动 力 为 13 37 5 2 .3万人 ,年均增 长 22 % 。如此 丰富 的人力 .8 资源若能充分有效 地开发 出来将会 是一 笔 巨大的财 富。虽然我 国农村人力资源有数量 巨大 、增长快 的特 点 ,但其素质普遍低 ,却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 农 民收入 的增 加 。
济 的快速发展及知识经济 的到来 ,人力资源开发 日益 受到人们 的普 遍关 注 ,现 阶段 国内外 有许 多经 济学 家 、H R管理人员都在研究怎样才能有效 地开发人力 资源 ,以推动经济增长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 是现在一提到人力资源 ,人们往往会想到企业 ,想到 企业如何配置人员 ,如何实现企业 目标 ,其实 ,人力 资源最丰富、最需要开发的是农村 。 农民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主体 ,但是总体 来看 目前 农村 经济发 展依然 缓慢 ,大部分农 民收入 低 ,生活水平不高 ,农 民问题 已经成为我 国要解决 的 首要问题 。由于农村人 口基数 大,人 口增 长快 ,大部 分农 民的思想陈旧 、科学知识 匮乏等原因导致农 民整 体索质不高 ,随着 市场化 、产业化 、网络化 的到来 , 农 民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所以无论从事什 么样行业 的 农 民增加 收入都 十分 困难 ,随着城 乡差距 的越来 越 大 ,相对来说农 民变得越来越贫 困。 解决农 民问题 ,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 。但是现 阶段许多经济学家一谈到增加农 民收入往往是从产业 结构调整 、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方面人手 ,很少有人从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手 。笔者认为 ,农村之所 以贫困 的根本原 因之一 ,就是农村大量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
提高人口素质:西部农村反贫困之根本——以湖南湘西自治州为例

困人 口 16万人 ,全 国绝对贫 困人 口从 2 8 0万素质、身体素 质等。在 实施 配套措施全 面推进 西部农村反贫困工作 的同时, 要把着重 点放在 人 口这 一 “ 活”的要素上 ,把提高 人 口素质作 为反贫困工作 的核心和关键 。把提 高人 I素 Z l
困工 作 的重 中之重 。
关 键
词 :人 口素质 ;西 部 农村 ;农 民 ;贫 困 ;湘 西 自治 州
中图分 类号 :F 2 . 3 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3 080 —030 0 92 1( 0 ) 04-4 2 6
改革开放 3 0年来 , 党中央、国务 院制定实施 了一 系列扶贫政策措施 , 19 如 9 4年出台 国家八七扶贫攻 坚计 ̄(9 4 2 0 19 - 0 0年) ,2 0 0. 1年制 定 中国农村扶 贫开发纲要(0 1 2 1 2 0 - 0 0年)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 得 巨大成效 。党 的十六大 以来 ,全 国农村减 贫速 度进
第 9 第 6期 卷 20 0 8年 1 2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un l f n nAgiut a Unvri (o i cec s o ra o a r l rl ie t S c lSin e) Hu c u sy a
vo .9N O.6 1 De c. 2 008
大部分集 中在 西部农村地 区, 些地 区 自然 环境恶劣 , 这
贫困程 度深、扶贫难度大、返贫率极高 。
湘西 自治州属典型 的 “ 、少 、边 、穷”地 区, 老
育培训等 方面所做 的各种投 入 统称为人力资本投资 。
根据这一理论 ,个人之 间、群体之 间的收入差 距 ,很
农村居民工资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经济发展的视角

[ 基金项 目] 本文是 湖 南 省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大 委 托 项 目“ 南 ‘ 型 社 会 ’ 设 中邵 阳发 展 战 略 研 究”( 目编 号 : 湖 两 建 项 2 1 WT 6 、 0 0 A1 )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 目“ 民营企业融资 困境 与制度创新研 究” 项 目编 号 :0 0D 6 和湖南省重 点建设 ( 2 1J 4 ) 学科招标课题 “ 欠发达地区 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项 目编号 :0 8 K 0 ) ( 2 0 X 3 4 的阶段性成果 。 [ 作者简介 ] 贺文华 ( 97一 ) 男 , 16 , 湖南 隆 回人 , 阳学院经 济与管理 系 、 邵 湖南 区域 经济研 究 中心副教 授。主要 研究方
[ 摘
要 ] 人力资本是资本 的一种形态。人力资本包括人 的知识和 人 的技 能, 只有 通过 一定 方 式的投资 , 掌
握 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 一切 生产资源 中最 重要 的资源。利 用 中国东 部 、 中部 、 西部农 村居 民的工资 性收 入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 , 究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 中国东部 、 研 中部 、 西部农村 居 民工 资性收 入的影响 , 出东部地 区最 高, 得 西部地 区次之 , 中部地 区最低 。东部、 中部 、 西部 的经济 发展对农村 居 民工资 性收入 的影响存在较大 的差异。
本 投 资” 概 念 。舒 尔 茨 指 出 , 力 资 本 是 社 会 进 的 人 步 的决 定性 因素 。人 力 资本包 括人 的知 识和 人 的技
入 到 了 发 展 中 国 家 。 Br t, artC等 ( 0 1 , opr e 20 ) C pad
( 0 1 ,a ah( 0 1 , rgr 2 0 ) T ksi2 0 ) G eoi L e 2 0 ) 的 o和 e ( 0 2 等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农户非农经营选择的影响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农户非农经营选择的影响李怡萌【摘要】非农经营是农户创业选择的主要活动之一.该研究运用微观调查数据对农户非农经营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Probit回归,结果表明,除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外,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也起到了显著作用.从人力资本角度看,作为家庭主要决策者的男性户主在本地非农经营中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而拥有健康的身体,受过专业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对农户选择非农经营也有推动作用;从社会资本来看,乡村干部职工户则因为视野较开阔,接触的人际范围广,拥有更多的非农经营门路和资源,得以在乡村非农经营中优先发展起来.因此,建议农村增加劳动力自雇就业的相关政策向提升农村人口职业教育水平倾斜,采取措施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以利于农产创业.【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9【总页数】4页(P6425-6427,6430)【关键词】非农经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农户创业【作者】李怡萌【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长期对立的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城乡资源分配不平衡,城乡居民发展机会不均等。
同时,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农产品价格长期受到政府管控,在物质消费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农民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城市相对优越的公共服务也增加了他们对非农部门的要素回报预期,农村大批劳动力逐渐从传统农业生产向非农领域转移。
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活动主要有3种途径:外出打工、本地打工及在本地参与家庭非农经营活动(自主经营)等。
金融危机爆发后,沿海产业转型升级,城市非正式部门难以为农民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农民工返乡自雇就业潮流兴起。
同时,传统小农生产逐渐被现代化生产取代,土地经营流转加快,农村出现大量家庭非农经营实体。
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

本生 活支出 占 7 . %。 由此可见 ,广西农村人力 资本水平 低下 ,农户大部分仍处 在贫困状态 。 52
针对 贫 困 的 原 因 ,美 国 经 济 学 家 纳 克 斯 ( anr uke 提 出 “ 困 恶 性 循 环 ” 理 论 ,认 为 资 本 短 R g a N rs ) 贫
等指出人力资本的缺乏是 造成 地 区贫 困恶性循 环 的重要 原 因 ,加大人 力 资本 的投 入是跳 出 “ 困陷 阱” 贫 的关键 。传统扶贫模式 由于缺乏人 本思想 ,不能从 根本上 提高 贫 困者 的生存 和发展 能 力 ,脱贫 人 口很 容
易 返 贫 。因 此 ,消 除 贫 困 的最 根 本 措 施 是 加 大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
人力资本是劳动者知识过程 、技术水 平 、工作能力及健康状况等 价值 的总和 ,16 9 0年舒尔茨 ( c u Sh 1 .
t z )指 出人力 资本的提高是帮助穷人摆脱贫 困的决定 性 因素 。根 据 K ze 16 )对 资本概 念 的扩 张 unt 9 1 s(
及 B c e 16 ) 对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概 念 的 定 义 ,可 将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分 为 教 育 投 资 、健 康 投 资 和 迁 移 投 资 。 ekr( 94 林 志 伟 (0 6 通 过 对 城 乡 收 入差 距 与 教 育 差 距 关 系 的 协 整 分 析 ,发 现 前 期 城 乡 教 育 差 距 是 造 成 当期 城 20 )
中 图分 类 号 :F 4 . 3 2 13 文 献 标 识 码 :B
一
、
文 献 概 述
我 国农 村 在 以 开 发 自然 资 源 为 主逐 步 转 向 以开 发 人 力 资 源 为 主 的 现 实 下 ,农 村 人 力 资 本 贫 困 已成 为 制 约农 村 反 贫 困 过 程 中的 主 要 障 碍 。 以西 部 欠 发 达 地 区 广 西 为 例 ,2 0 0 8年 广 西 乡村 人 口为 29 82万 人 , 7 .
中国农村劳动力返乡:基于人力资本回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在最初的 t时期 , 假设 a 两个区域经济发展 ,b 水平 相 同,尚未 形成 二元 经 济 。此 时 ,a ,b两个 区 域经 济 增 模 型 相 同,为 y t 一A ( ) [ () K t H
感 谢匿名评 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 ,笔者 已做 了相应 修改,本文文责 自负 。
10 0
经济理 论 与经 济管 理 绘 了二元 经济下 劳动力无 限供给 的经 济增长 图景 。] [ 5 之后 ,拉 尼斯和 费景汉 ( aiadF i R ns n e )对刘 易斯理
21 年第 1 期 01 l
[ 中图分类号]F 4. 文献标识码]A [ 2 14[ 文章编号]10 -56 (0 1 1 1O 9 00 9X 2 1)1—0 O一0
的回迁及 其 收入增 长 。
一
、
引 言
人力 资本对 区域 经济 增 长具 有重 要 作 用 ,而 该 区域 经济增 长情 况反 过来 影 响人 力 资本 的 回报 。在 罗默 (o r R me)和 卢卡 斯 (ua)作 出开 创 性 贡献 L cs 之后 ,研究 又将规 模 报酬 递增 、不 完 全竞 争 以及 人 力 资本等 因素引入 了增 长模 型 。】 ] lr 阿吉翁 和霍 依特 ]
经 济理 论 与经济 管理
21 0 1年第 1 期 1
中国农 村 劳 动 力返 乡 :基 于 人 力资本 回报 的理论 和 实证 分 析
伍振 军 郑力文 崔传 义 孔祥智
(.国务 院发展 研 究中心 ,北京 1 101 ;2 000 .中国人 民 大学,北京 107) 082
[ 要] 本文借鉴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 型和托达罗模型,构造 了农村劳动力两阶段迁移 提 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返乡是理性选择,原 因是其人力资本回报在欠发达地 区要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本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对湖南西部的实证分析刘纯阳(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沙 410128)摘 要:以湖南西部贫困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证明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几种主要形式中,教育和劳动力迁移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产生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
技术培训对于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有效,而对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的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农民收入;人力资本;教育;劳动力迁移中图分类号:F30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05)06-0055-03 一、引言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改善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具有积极影响。
针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这种一般性分析结论,国内已经有一些学者从农民收入角度进行了实证检验。
大致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关于教育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形成了三种观点:(1)农户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其家庭收入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2)教育对农民的宏观和微观收益都不显著,表现为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小,农民教育投入的个人收益率偏低;(3)教育程度与农民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表现为虽然就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但当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达到一定阶段时,家庭收入随劳动力文化程度提高而增加的趋势会明显减弱,甚至出现微弱倒挂的现象。
第二,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有利于农户收入的增加和资源配置的改善。
第三,有迁移投资的农村劳动力其年收入较之同等文化层次而无迁移投资者要大得多,异地流动的投资收益率远远大于本地流动的投资收益率。
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都证实了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个人及其家庭收入状况的一般性分析结论。
但是,已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非贫困地区为特定研究对象的。
我们知道,典型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之间不论是在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还是人力资本的供求条件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非贫困地区得出的上述研究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典型贫困地区。
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在典型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会不会产生影响?产生着怎样的影响?显然,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所指的湖南西部是位于湖南省西部的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怀化市三个市(州),该地区总共24个县(市)中有国家级贫困县10个,省级贫困县8个,其中大部分地处武陵山区,少数民族聚集,是全国著名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贫困研究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样本与数据在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湖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的贫困监测住户资料(2003),本文利用了其中湖南西部1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共计950个样本农户的数据资料。
样本户家庭平均常住人口为414人,家庭平均劳动力人数为2179人,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58111元。
样本户按不同分类标准的具体构成见表1。
表1 样本户按不同分类标准的频数及百分比频数百分比频数百分比样本户来源家庭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 普通农户8599014 文盲、半文盲户 (受教育1年以下)22213 个体工商户26217 小学户(受教育2~6年)3814011 乡村干部户50513 初中户(受教育7~9年)4504714 种养业大户15116 高中户(受教育10~12年)87912民 族 有劳动力接受过培训的户1192519 有汉族人口的户2112212有不健康人口的户2512614 全为少数民族的户7397718当年有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户2462519收稿日期:2005-03-18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0406020)作者简介:刘纯阳(1967—),男,湖南沅陵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本与贫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研究。
55《经济问题》2005年第6期 June,2005 N o16 在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民打工收入的影响时,数据来自于笔者在2004年1月对湖南西部贫困县的农户问卷调查。
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
进入调查范围的贫困县分别是:怀化市的沅陵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以及湘西自治州的凤凰和永顺两县。
调查农户共有劳动力人数418人,当年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劳动者133人。
不同类型打工者的平均月工资水平见表2。
所有的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都运用SPSS1010版软件进行。
表2不同类型打工者的工资水平样本数均值(元)样本数均值(元)按教育程度分 按打工所在地点分 文盲3383.33 省内27588.89 小学30650.00 省外106913.68 初中66828.03按性别分 高中241137.49 男性78917.31 中专71135.71 女性55749.09 大专以上3933.33按是否少数民族分按是否接受过培训分 汉族25930.00 未接受过116823.71 少数民族108828.85 接受过171011.76三、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11模型与变量说明模型分析的基础是Cobb-Douglas生产函数。
考虑到人力资本的相关变量并没有进入到Cobb-Douglas生产函数之中,因此,我们将体现农户家庭人力资本状况的四个变量引入到模型之中。
这四个变量分别是: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接受技术培训状况,家庭人口健康状况以及劳动力外出打工状况,依次代表农户通过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健康投资以及迁移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
其中,后三个变量被设置为虚拟变量的形式。
此外,由于所研究的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我们还引入了反映家庭民族成分的变量。
由此形成了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扩展式,模型如下: LA I=eΑ1+Α2DUMN+Α3DUM H+Α4DUM T+Α5DUMM+u A FVΒ1LABΒ2 ALAΒ3EDUΒ4将两边取对数得:lnLA I=Α1+Α2DUM N+Α3DUM H+Α4DUM T+Α5DUMM+Β1lnA FV+Β2lnLAB+Β3lnALA+Β4lnEDU+u 上式中:LA I为劳均纯收入,等于家庭纯收入除以家庭劳动力人数;DUM N为家庭民族成分虚拟变量,家庭中有汉族人口时取值为0,全为少数民族人口时取值为1;DUM H 为家庭人口健康状况虚拟变量,家庭中无不健康人口时取值为0,有不健康人口时取值为1;DUM T为劳动力接受技术培训状况虚拟变量,家庭中没有劳动力接受过技术培训时取值为0,有劳动力接受过技术培训时取值为1;DUMM为劳动力外出打工状况虚拟变量,家庭中当年无劳动力外出打工时取值为0,有劳动力外出打工时取值为1;A FV为家庭劳均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LAB为家庭劳动力人数;ALA为家庭劳均拥有的土地面积;EDU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于调查资料本身只提供家庭劳动力在各级教育层次上的人数分布,因此,这一指标的获取需要经过相应换算;Αi(i=1,2…5),Βj(j= 1,2,3,4)为待估计参数;u为随机扰动项。
21对模型的估计结果表3 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的回归分析解释变量非标准化回归系数标准化回归系数显著性常数项711493(521660)1000DUM N2011253(231619)2010991000DUM H201062(211904)2010511057DUM T011673(31854)011051000DUMM011743(51252)011441000lnA FV010853(51059)011421000lnLAB2015393(2131107)2014031000lnALA011673(61204)011901000lnEDU011893(51335)011471000调整后的R平方01322F值5618203样本数9401000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t检验值; 3表示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统计检验。
所得的估计结果如表3。
结果表明,模型的F检验值是显著的,说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除反映健康状况变量的参数值以外,其他所有的参数值都能够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统计检验。
因此,可以据此来检验家庭人力资本存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从参数估计值的正负符号来看,反映人力资本存量状况的几个变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与我们的预期相一致,即:家庭通过教育投资、培训投资、迁移投资以及健康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都有利于农户收入的增加。
比较家庭劳均纯收入的对数值,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劳动力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家庭比没有劳动力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家庭要高出1617%;当年有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家庭比没有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家庭要高出1714%。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产出弹性为01189,说明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家庭劳均纯收入可增加1819%。
虽然关于家庭健康人力资本存量的参数估计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其取值为负,说明有不健康人口的家庭其劳均纯收入水平比健康家庭的要低,这意味着家庭健康投资对农户收入会产生正面影响。
我们可以进一步利用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参数值大小来比较各种自变量对劳均纯收入的相对重要程度。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反映人力资本存量状况的四个变量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对收入的作用最大(01147),表明不断提高劳动力教育程度仍然是当前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诸多形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家庭中有劳动力外出打工对农户收入也产生着重要影响(01144),其作用仅次于教育。
劳动力接受技术培训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居于第三位(01105)。
对农民收入影响最小的是家庭健康人力资本存量状况(-01051),且统计不显著。
模型的估计结果还表明,家庭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对劳均纯收入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就总体而言,劳动力越多的家庭其劳均纯收入水平反而越低。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第一,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经营性收入,而资源拥有状况对经营性收入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劳均耕地面积对收入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清晰地看出来。
耕地面积对收入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19,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居于第一位。
由于65劳动力越多的家庭每个劳动者分摊到的资源数量越少,所以造成了劳均纯收入水平反而越低的局面。
第二,劳动力数量越少的家庭可能赡养负担越重,迫使劳动者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工作努力以取得更多收入。
第三,由于资源和就业机会的限制,劳动力多的家庭存在更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此外,家庭民族成分不同,劳均纯收入也存在显著差异。
同有汉族人口的家庭相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全为少数民族人口的农户劳均收入要低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