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生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究
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索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
双语教学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研究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双语教学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使他们更加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生物化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国际上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资源。
通过双语教学,研究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和掌握这些资源,扩大他们的学术视野和科研能力。
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师英语水平有限,无法胜任双语教学任务。
要推动双语教学改革,需要加强教师的英语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
其次是教学资源的问题。
双语教学需要教材、课件等一系列教学资源的支持,而目前的教学资源还相对不足。
需要加大对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投入,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
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一个难题。
为了推动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教师英语培训班、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修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加大对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投入。
可以根据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开发和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和教学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材料和平台。
建立良好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应该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
可以通过开展学术研讨会、举办学术讲座和建立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国内外研究生在生物化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地方高校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地方高校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探索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地方高校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探索地方高校的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地方高校的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使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
在课堂上,可以使用英文教材和课件,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国际化教学资源,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此外,通过与国外教授和学生的交流合作,学生也能够进一步了解国际化的学术研究进展,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能力。
其次,地方高校的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英语是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语言。
通过使用英语进行授课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竞争力。
同时,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是当今社会所需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与国外教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再次,地方高校的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国际化合作。
使用双语教学的方式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国际化教学经验,因此,地方高校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通过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教师可以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增强自己的学术能力,并将这些经验和成果应用到双语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最后,地方高校的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有助于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国内外医学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存在很多前沿和热点问题,而地方高校往往缺乏一流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条件。
通过与国外优秀教授和研究团队的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开展联合科研项目和共同培养博士生等合作,加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的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是指通过双语教学方式,在高校生物化学课程中引入英文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进行探讨。
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双语交流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引入英文教学内容,学生将在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国际交流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室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并通过英文讲解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教材、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制定多样化的学习任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学校可以建设生物化学实验室,并引入国外先进的实验设备,提供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评分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检验教学效果。
学校还可以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发表学术论文,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科学习和英语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提高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学科英文班的教学方法探讨

对医学院校来说,英文班的开展是对那些英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开设的目的在提高英文阅读文献能力,辅助科学研究为目的的一项举措。
在大学期间,接触专业英语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学科英文班的教学方法探讨张蕾 肖建英 许珂玉 李红 王顺 苏莉 辽宁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121000可以提高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了解科研,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对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提供较强的专业英文基础,这无疑是对科研后备力量的培养和熏陶是十分有益的。
但是,就生物化学学科来讲,对英文班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来看,多年来的经验和实践告诉我们,英文班的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
1.现在存在的问题目前,对于一些医学专业的中等水平的院校,英文班的开设应量力而行,考虑到教学单位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不足,教学效果与预想的结果有一定差距,就生物化学学科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1.1学生的素质原因国内各高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英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即使重点医科院校英语成绩的高低也不能完全反映英文能力的水平,英文的听说和理解能力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强化训练,才能适应专业英文教学。
所以,对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局进行专业的全英文教学是收效甚微的。
1.2教师的外语素质对于除了在国外进修一年以上的医学院校的任教教师来说,日常的口语交流还基本可以应付,但就专业英语的表达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了,对专业的理解和英文的表达总是不能同步,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1.3生化学科的特点生物化学学科本身课程内容难度大。
这门课有很多内容需要记,没有逻辑性,比如:三大物质的代谢途径的步骤,关键酶等,就是中文理解和记忆都是十分困难的,用双语讲授课程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生化的专业词汇多而长,发音容易出错,理解起来就更加有难度了。
1.4教材的选择与本科中文教材的差距目前已学英文班采用的英文教材有两大缺点,第一,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内容较中文本科教材多而细,而且与本科中文教材不同步,对本科生的要求来说较难掌握。
生物化学实验课开展双语教学实践的研究

生物化学实验课开展双语教学实践的研究近年来,双语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有研究发现,双语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双语教学实践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
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双语教学的定义。
双语教学是指一种教育方法,它将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作为工具,以建立一种深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融会两种语言或者多种语言的文化特色,以加强其学习效果。
例如,学生可以在双语教学环境中使用中文和英文,有助于提高双语水平,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其次,我们要着眼于应用双语教学方法到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
对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教学效果:首先,在双语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使用相应的双语材料,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程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第二,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强研究分析和解题能力,同时学习生物化学;第三,双语教学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应用双语教学实践到生物化学实验课中,需要考虑一些技术问题。
首先,教师需要掌握双语教学能力,以教授生物化学课程;其次,学校需要解决资源缺乏的问题,提供学生双语学习资源;最后,学校也需要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术研究。
综上所述,双语教学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
未来高校在开设生物化学实验课时,应权衡利弊,努力推广双语教学实践,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生物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然而 目前的现状是 ,师资力量 比较缺 乏。青年教 师多有 海 外 留学或进修的背景,能 自如的使用英语 与学生沟通 交流 ,但 是 由于经验不足,在教 学方面比起年长一点 的教 师缺乏很多引 导学生的技巧 ,对教 学内容的理解讲授 方面也不是十分得心应 手; 而年 长一点的教 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善于在教学 中发 现 问题,能很好的对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 估的结果进行对应 的强化训练,使学生们 更好的掌握 更多的知 识 和 技 能 ,但 是 却缺 乏 英 语 交 流 的 能力 , 不 能很 好 的在 双语 教 学探 索 中 与 学生 互 动 。
【 l 1
o
个 良好 的双语 学习专业课 的氛 围,课 堂上的讲解难度也稍小于 实验 中的交流,并且可以让 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 ,让 教师适应双语教 学及与学生 沟通,有利于展 开生物化 学实验双 语教 学 的探 索 和 实践 。 2 - 3 使 用新 兴 的教 学设 备
在课堂上,教 师如果改变以往的纯板书教 学而 使 用多媒体 教学,对 实现双语教学会有很 大帮助 。首先,多媒体教 学能激
【中图分类号 】 G6 3 3 . 9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 9 5 — 3 0 8 9( 2 0 1 4)1 1 — 0 1 0 2 — 0 1
生物化学的教 学工作 一直 以来都是 以中文教 学为主,随着 2 . 2从基础课堂双语教育做起 近年 来全球化 进程 的加快, 生命科 学技术也取得 了长足 的发展 , 生物化学实验课堂教 学开始实践有一定难度 ,因此应 当在 2 1 世纪也被称 为生命 科学 的世 纪。然而 当前情况下, 中文 的 基础课 堂上先开始双语教 学的实践,这样首先能为学生创造一
简议医用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简议医用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国际通行的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
在双语教学中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
目前,正在我国高校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和汉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
双语教学在医学院校的探索实施提高了医学生水平与素质,缩短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我国现行的双语教育模式可概括为全英语浸入式、半英语浸入式和汉英过渡式三类。
各个学校因条件各异,双语教学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选择也不尽相同,大都处于摸索阶段,主要形式有中文讲授英文板书或幻灯方式;中文讲授,英文总结方式;半英半中文讲授方式等。
双语教学是我校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措施,也是我校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必由之路。
2011年春季学期我们在医学类基础化学课医用有机化学中实施了双语教学的尝试,采用了英文幻灯、中英文讲授、中英文总结的方式,在我校医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问卷调查医用有机化学是我校针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航天航空医学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为我校本科一年级学生,全部由国家统一高考招生。
经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都能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
双语教学的内容我们选择了医用有机化学的绪论、醇、酚、醚和取代羧酸三章理论课,在实验课程教学中,我们选择了乙酸乙酯的制备和阿司匹林的合成作为双语教学的试点内容。
2011年6月,我们对500名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2教学效果分析就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目的而言,大部分学生认为开设双语教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目的,认为有助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是向教育国际化迈进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500多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和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各种互动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满意度超过90%。
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背景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加速推进,高校生物化学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生物化学课程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多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现代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因此高校生物化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将外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质量。
开展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引入双语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双语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促进高校生物化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背景介绍】部分的内容至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探讨双语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为提高生物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双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寻找适合生物化学教学的双语教学策略;2.整合生物化学知识内容,打破语言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3.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讨双语教学在高校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评估方法;4.总结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方法探索,为今后生物化学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研究,旨在推动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1.3 研究意义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病变结构提问题,也很重视教师对实验作业的评分。
由于在上理论课时,师生之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课与学生进一步沟通,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通过与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习惯用语和表达方式并熟悉彼此的发音,克服语言交流障碍。
2.6 严格教学管理和考试制度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均不同于我国,我们要尊重留学生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针对部分留学生学习纪律性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严肃上课、考勤、考试纪律,每节课前由任课教师点名签到。
对于迟到、旷课的留学生及时批评教育,对于缺勤达一定比例者,取消参加期末考试的资格。
由于留学生回国后要通过当地医生资格执照考试,因此教师在考试题型和内容设置方面力求与当地医生资格执照考试接轨,采用多种题型,如论述、问答、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等。
同时严肃考场纪律,尽可能杜绝作弊的现象。
3 问题与展望经过教研室教师的共同努力,留学生的病理学教学进行得比较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全英语教学,我们才刚刚起步,需要继续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探索适合留学生特点的病理学教学模式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新挑战。
相信通过大胆尝试,借鉴其它院校的先进经验,必将提高我校病理学教学质量,使留学生教育达到更高水平,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声誉。
参考文献:[1] 盛瑶环,李启华,冯霞.留学生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2):142-143.[2]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103-107.[3] 蒋萍,李俊红,王丽凤,等.留学生生理学教学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68-71.[4] 李晓辉.对医学基础课教学“兴趣性原则”的理性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2(1):65.作者简介: 宋樱,女,1975-08生,博士,讲师.[收稿日期: 2009-09-07]对医学生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究3朱飞舟, 曾卫民, 唐建华, 宋元达, 李文凯, 龙 苏, 刘灿华, 陈汉春Δ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物化学系, 长沙 410013; Δ通讯作者)摘要: 为提高医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和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生物化学双语教学。
组织了英语好、专业强的骨干教师,并聘请外籍生物化学教师,采用新版英文原版生物化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开辟师生角色互换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专题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台作读书报告,并书写英文综述;课程结束后采用全英文试题考试;建立了专家评课与学生评议的双语教学的反馈评价体系。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双语教学; 第二课堂中图分类号: R34 R-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49(2010)01-0085-03D iscussi on on b ili n gua l teach i n g of b i ochem istry for m ed i ca l studen tsZHU Fei2zhou,ZE NGW ei2m in,T ANG J ian2hua,et al(D ept of B ioche m istry,X iangya School of M edicine,Central South U niversity, Changsha410013,China)Abstract: To i m p r ove the students’English level,a p r ogra m of bi ochem 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was launched in the students maj oring in clinicalmedicine and bi ol ogical science.A gr oup of highly qualified teachers was organized,and f oreign bi oche m istry teacher were in2 vited t o use a latest English editi on textbook.Mean while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in which students were required t o write the thesis in English and take the r oles of teachers by giving lectures on what they had learned thr ough p resenting multi m edia3基金项目: 中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基金资助项目(2008年新世纪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第五批立项项目B-41)course wares made by their own.The students were als o required t o take a final exam inati on of bi oche m istry in English after they fin2 ished the course.A t last,the feedback syste m for bi oche m 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was established.By the measures above menti oned,the students’p r ofessi onal English levels and comp rehensive quality can be raised in an all2r ound way.A t the sa me ti m e,it will p r ovide a reference f or p r omoting bilingual teaching ref or m and exp l oring a p r oper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in China.Key words: bi oche m 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extra2curricular activities 生物化学(B i oche m istry)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和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
随着生命科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生物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中进展迅速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各学科领域,成为推动各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1]。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双语教学在我国方兴未艾。
双语教学是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学科内容[2],始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新加坡、卢森堡等国是实施双语教育最早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双语教学在我国逐渐兴起[3]。
从2006年起,我系在生物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中开展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
我们抽选和聘请英语好、专业强的骨干教师,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开辟师生角色互换的第二课堂,建立双语教学的考试、评价和反馈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6年,生物化学被评为中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2008年,生物化学被中南大学认定为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是中南大学8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之一、医学领域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之一。
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建立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师资英语水平是双语教学的最关键、也最难提高的问题,是很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瓶颈。
要使双语教学获得应有的效果,需要一支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
为此,我们组织了一批具有多年生物化学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其中大部分教师曾在英语国家学习2年至6年,且70%的教师有正高职称。
这些教师经过了严格的英语培训,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且精通专业、知识面广、教学经验丰富。
教师们书写英文教案、精心制作多媒体英文课件。
同时,通过反复预讲、讨论和集体备课,统一认识、规范教学模式,使这支双语师资队伍达到了真正的优化组合。
尤其是我们聘任了外籍客座教授张殿政,每年为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讲授生物化学至少2章。
张殿政教授在Philadel phia College of O steopathic Medi2 cine任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的教师。
张教授的到来等于把学生完完全全地带进了原汁原味的美国课堂,使学生零距离感受真正的美国大学的学生课程。
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显著提高。
2 选用新版英文原版生物化学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也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科书不是越厚越好,要注重“精”和“新”,并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
我们从张教授那了解到,美国的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固定的教材,只要讲师的讲义和各种自己网上查阅的资料。
但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张殿政教授的推荐,我们选用了一本美国很多学生都用的参考教材———由Pa mela C.Cha mpe,R ichard A.Harvey 和Denise R.Ferrier编写、L i pp incott W illia m s& W ilkins出版社出版的B i oche m istry(第4版)。
这本英文原版教材内容精练而且更新迅速,包含了本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延伸至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或进展。
通过采用该教材,拉近了学生与现代科学前沿的距离,增强了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并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不断开拓、创新。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也需要一本配套的实验课教材。
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验教材。
为此,我们组织精干力量,自主编写了实验教学的英文教材。
这样,使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不仅包括理论教学,而且包括实验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3 在教学过程中开辟第二课堂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开辟了师生角色互换的第二课堂。
在第二课堂中,我们不仅开展生物化学前沿专题知识讲座,而且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专题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台作读书报告,并书写英文综述。
同时,对学生的读书报告和英文综述进行评分,按10%的比例记入生物化学课程成绩,以引起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