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山东省武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明智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明智中学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4分)马克•吐温说:“当我7岁的时候,我感觉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的时候,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父亲还是很聪明的。
”这说明了()A.青春期马克•吐温的自我意识不断完善B.14岁时出现了不正常逆反心理C.青春是人生最大的资本D.马克•吐温越来越不成熟2.(4分)青春期是多彩的,又是矛盾的。
我们在青春期不可避免会遇到的矛盾主要有()①独立性与依赖性②自制性与冲动性③好奇性与探究性④开放性与封闭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③④D.①②④3.(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大众媒介上群星闪耀,“追星”热一浪高过一浪。
下列对“追星”的看法,正确的是()①追星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所以不能崇拜明星②追星是自由,别人无权评说③追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常见的现象④心目中的偶像要尊重,但也不能盲目崇拜。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4分)我们要克服烦恼、悦纳自己,关键在于()A.不必介意别人的批评意见B.看到自己的优点,忽略缺点C.尽情地享受生活D.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制力5.(4分)进入青春期以后,我们的生理、心理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下列属于心理变化的是()①成人感增强②身体外形急剧变化③不良情绪容易出现④产生了与同龄人和父母平等交往的需要⑤性机能发育成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6.(4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自主能力越来越强,我们应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情绪问题上做到:()①不管什么情绪产生时,都要顺其自然②要学会合理表达情绪③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情绪④要寻找有效调节消极情绪的方式,做情绪的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4分)“漫卷诗书喜欲狂”、“怒发冲冠”、“哀民生之多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表达的情绪分别是()A.怒、惧、哀、喜 B.喜、惧、哀、怒 C.喜、怒、哀、惧 D.惧、怒、哀、喜8.(4分)有的人盛怒时会选择到操场上跑几圈。
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套真题)

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 ①建立隋朝;②灭陈,统一全国;③开通运河B . ①灭陈,统一全国;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 . 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陈,统一全国D .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陈,统一全国2.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往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隋文帝D . 唐太宗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的大运河()A . 促进了经济交流B . 促进了贞观之治C . 巩固了封建统治D . 结束了分裂局面4. 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A . 永济渠B . 通济渠C . 邗沟D . 江南河5. 《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
”由此可见,隋文帝()A . 崇尚节俭B . 重视农业C . 整顿吏治D . 生活奢侈6. 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谜。
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
爸爸给出的答案应该是()A . 晋惠帝B . 隋文帝C . 隋炀帝D . 唐玄宗7.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A . 三省六部制B . 科举制的创设C . “开元盛世”D . 大运河的开凿8.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
山东恃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山东省费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年。
A.公元581年 B.公元589年 C.公元605年 D.公元618年2.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如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①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达余杭②它的开通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④它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A. 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 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①建立隋朝②设置进士科③下令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①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4.下列不属于隋的贡献的是()A.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局面,完成统一B.创立科举制C.开通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D.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5.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6.在我国漫长的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共产生了近11万名进士.进士是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通过科举考试产生的?()A.秦朝B.隋朝 C.唐朝 D.明朝7.唐太宗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被唐太宗作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8.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A.尚书省裁决B.门下省审议C.尚书省执行D.门下省执行9.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其中不适合的一项是()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摇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制定法律,减省刑法D.唐太宗编订户籍,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
七年级历史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___________订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内___________不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题_____________七年级历史(下)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参考答案(考试时间80分钟即1小时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下面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你选的答案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小题1分,共50分)1.在中国历史上,结束国家分裂,实现统一并建立隋朝的人是 A .杨坚 B .杨广 C .李渊 D .李世民 2.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A .藩镇割据B .安史之乱C .黄巢起义D .陈桥兵变 3.隋唐时期被称为“药圣”的医学家是A 、华佗B 、张仲景C 、孙思邈D 、李时珍 4.唐玄宗时任用的宰相是A .狄仁杰、张柬之B .房玄龄、杜如晦C .魏征、马周D .姚崇、宋璟5.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 .唐高祖统治时期B .唐太宗统治时期C .武则天统治时期D .唐玄宗统治前期6.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经是A .建立军功B .努力耕织C .参加科举考试D .依靠门第出身7.有关科举制度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 .该制度创立与完善,是中国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B .科举取士不重门第,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C .武则天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D .隋唐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8.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佳话反映的是A .唐与南诏的关系B .唐与吐蕃的关系C .唐与突厥的关系D .唐与回纥 9.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A .唐朝设立都督府B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C .修筑“参天可汗道”D .派大军扫平东突厥 10.开创了殿试制度,又设立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是A .武则天B .唐太宗C .唐玄宗D .唐高宗11.2006年元旦,中国、印度两国领导人互敬贺电,揭开“中印友好年”的序幕。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他不但结束了南北分裂两百多年的局面,而且成功地将原北周的制度移植到大江南北。
他创立的制度中,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都影响了中国政治一千多年……他是个超越他的时代的人物,在大唐的辉煌盛世之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材料中“他”指( )A.隋文帝 B.北魏孝文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2.中国古代有许多诗歌评价大运河,其中以下诗文中与隋大运河无关的是 ( ) 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B.“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C.“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D.“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3.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沫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 D.唐玄宗5.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6.下面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
它们运用于 ( )A.农业B.工业C.商业D.交通7.据史书记载,唐太宗年间,北方少数民族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
这说明 ( )①唐太宗赢得各民族拥戴②唐太宗武力讨伐少数民族,实行民族高压政策③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④唐与少数民族关系密切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是唐朝《陇西行》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事实的是 ( )A.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D.吐蕃归属唐朝管辖9.小明想收集有关唐朝对外发展关系的图片,下列图片中不能入选的是 ( )10.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噶米精编山东省武城县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武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2.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电视剧《贞观长歌》曾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B.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C.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不已D.唐太宗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4武则天的无字碑,意为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A.统治时期,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B.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C.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5.下列不属于宋夏和议相关的史实是( )A.元昊向宋称臣 B.宋给西夏岁币C.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D.北宋派兵镇压西夏起义6.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A.武则天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7.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①曲辕犁②筒车③水排④耧车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8.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9.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0.要想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窝工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A.《金刚经》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史记》11.诗圣指的是()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杜牧12.赞普是对我国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A.回纥B.南诏C.靺鞨D.吐蕃13.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A.举荐制B.九品中正制C.分封赏赐有功之人D.科举14.“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A.秦始皇 B.汉武帝 C.赵匡胤 D.李世民15.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17秋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30题,共60分。
⒈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⒉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劳动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5.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B、C、D、6.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粟 D.玉米7.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
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8. “华夏儿女政通人和俱兴奔腾三江六川,炎黄子孙国强民盛两旺驰骋五湖四海。
”这副对联中暗示华夏族的主体是()①炎帝部落②蚩尤部落③黄帝部落④尧部落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9.使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条件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B.原始农业的出现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10.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11.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12.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A. 尧B. 舜C. 鲧D.禹13.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说明:1.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2.考生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所选的答案代号填入答题卡)1.同学们准备利用国庆放假时间实际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2.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 , 人民少而禽兽众 ,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生活方式是( )A.过着定居生活B.过着群居生活C.过着游牧生活D.过着游牧渔猎生活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
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6.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
”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7.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那时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定居生活,农业、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
以下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居民④半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中国式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武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2.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3.电视剧《贞观长歌》曾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B.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C.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不已
D.唐太宗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4武则天的无字碑,意为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
A.统治时期,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B.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5.下列不属于宋夏和议相关的史实是( )
A.元昊向宋称臣 B.宋给西夏岁币
C.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D.北宋派兵镇压西夏起义
6.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7.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①曲辕犁②筒车③水排④耧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8.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9.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要想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窝工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11.诗圣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
12.赞普是对我国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13.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举荐制
B.九品中正制
C.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D.科举
14.“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赵匡胤 D.李世民
15.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
A.宋朝重武轻文 B.宋朝重文轻武 C.从军死伤几率大 D.从军收入低
16.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派武将担任地方的知州
B.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C.武将主持国家的军政大事
D.扩大了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17.10世纪初,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宋B.辽C.西夏 D.金
18.11世纪前期,西夏建立。
它的建立者是( )
A.耶律阿保机B.元昊 C.赵匡胤 D.完颜阿骨打
19.12世纪前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金,并且迅速强大起来,灭掉辽,随后又灭掉( ) A.北宋 B.南宁 C.西夏 D.后周
20.岳飞在哪一个地方大败金军主力( )
A.燕京 B.兴庆 C.郾城 D.临安
21.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著名的瓷都是( )
A.开封 B.广州
C.景德镇D.洛阳
22.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这反映了( )
A.农业发达 B.手工业发达
C.商业发达 D.对外贸易繁荣
23.(2016·内蒙古赤峰·4)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
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国家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政权并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24.(2016·江苏泰州·33)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25.(2015年苏州市)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二、非选择题(第一题17分,第二题14分,第三题19分)
26、(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有何地位?(4分)
(2)隋朝大运河以(1)__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2)____________,南至(3)____________。
(6分)
(3)请按顺序写出从(1)到(3)先后需要经过运河哪几段?(4分)
(4)这条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什么?(3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贞观四年,皇帝欲修乾元殿。
谏曰:“臣闻阿房宫,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
……今时
功力,何时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甚于炀帝远矣”“此
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
”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于是罢役。
——- 依据《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2分)
2、根据材料归纳这位皇帝罢休乾元殿的原因(6分)
3、这位皇帝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南方的转移。
材料二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材料三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何时完成?(2分)
(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请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5分)
(4)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在重要港口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说出当时海外贸易的范围。
(4分)(5)从古到今,发展经济、富民强国都是一项重要国策。
请你对当今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一个建议(4分)。